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中国近现代佛学的特点和趋势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高令印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中国近现代佛学的特点和趋势
  高令印
  基于两宋以来中国佛学的文化化,禅教和释儒道相融合,佛学成为中国主体文化意识——新儒学(理学)中的重要成分。此外和此后,佛学当然还有自己独立发展的系统;但是,跟其先前相比是微弱得多了。到了近现代,由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和佛教本身的弱点,又在西学东渐、太平天国、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中受到冲击,使佛教长期处于衰败状态。张之洞说:“方今西教日炽,二氏(按释、老)日微,其势不能久存,佛教已际末法中之命运,道家亦有鬼不神之忧。”①不过,在这时期,基于清末民国以来,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西方哲学和宗教的输入,一些士大夫竞谈变法,由此研究佛教的兴趣也大起来了;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佛教的一些代表人物也力图使其适应新的历史时代,古今、中西结合,提出革新,使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所发展。各地寺庙开放和修复,僧尼激增,组织佛教协会,创设佛教各类学校,以至华严大学等高等院校,刊刻经典,甚至一度出版《佛教日报》等报刊,十分活跃。纵观其特点和趋势,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一、佛法世间觉
  研究中国近现代佛学,首先要看看中国近代化佛教学者为适应社会需要而复兴佛教,所倡导的“人间佛教”。中国佛教协会于1984年4月的《决议》中提出,“本着人间佛教积极进取的精神,顺应时代因缘,把我们佛教徒的智慧和力量倾注到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事业中去。”这是现时代中国佛教的指导原则。
  “人间佛教”是中国佛教的根本思想,它是印度佛教中国化的一个标志。印度佛教中国化主要由唐朝慧能创立的禅宗完成的。他们提出宗教活动即“日用常行”,禅即生活。慧能认为,“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以慧能为代表的禅宗,运用中国传统思想改造外来佛教,把佛从遥远的西方(彼岸)拉人人的内心,“即心即佛”;并由渐悟转为顿悟,“顿悟成佛”。自证自悟,就是孔子“为仁由己”的宗教表述:只要在现实生活中“成圣”,就是成佛了。这样,就泯灭了出世与人世的界限,出世的佛教就成为人世的人间佛教了。
  近现代中国佛教大师太虚、印顺等,明确提出“人间佛教”的概念,并进行了深刻的论述。如印顺指出:
  人间佛教是整个佛法的重心,关切到一切圣教。这
  一论题的核心,就是“人·菩萨·佛”——从而发心学菩萨
  行,由学菩萨行而成佛。佛是我们所趋向的目标。学佛
  要由学菩萨行开始。菩萨道修学圆满了,即是成佛。
  这就是“诸佛世尊,皆出人间”。佛陀出生在世间,说法度生在世间,佛法是源于世间并要利益世间的。
  人间佛教的基本内容,包括五戒、十善、四摄、六度等自利利他的广大行愿。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善是五戒前四戒再加上不两舌(不挑拨离间)、不绮语(不秽杂戏谑)、不恶口(不盛气辱骂)、不贪、不瞑、不痴(后三者称三毒)。前三是身业清净,后三是意业清净,余四为口业清净。身口意三业清净谓之十善业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为大乘佛法,令众生度过生死轮回而到达涅架彼岸,因此六度总摄万行。前四度属戒学,与后二合为戒定慧。四摄即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行四摄只是行为,还要四无量心为其固根,才能表里如一。四无量心即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六度万行可摄为一切善行,即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具体之,就是四弘誓愿。弘指大心普遍,誓指自制其心,愿指志求满足。此是一切菩萨共同发出的通愿。四弘愿是:度无边众生,断无尽烦恼,学无量法门,成无上佛道。这就会福德日增,智慧日长,达到福慧两足,即圆满成佛。
  由上可见,人间佛教是以奉行众善、普度众生为大愿,并跟上祖国人民和世界人类前进的步伐。法轮常转,就是人民幸福安乐,国家昌盛,世界和平。这正是中国佛协《戒牒》中所说的:
  作如来使,光大法门。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这就是说,佛教在世间,出家人首先要从做人起。如果每个出家人都做到五戒、十善等,也会在社会上发生深刻的影响,成为人之榜样。中国佛协《戒牒》指出:
  佛陀住世,以佛为师;佛灭度后,以戒为师;防非止
  恶,戒为根本;转凡成圣,戒为舟航。故《华严经》云:戒为
  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坚持于净戒,是则如
  来所赞叹。……证菩提果,登涅槃。
  这就是说,通过持戒修行觉悟到人生的究竟,解决生死问题,登涅架城,达到佛教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就现实的出家人说,具体有下列两大方面。
  一是惜身。佛教徒修持有五乘,叫做五乘佛法。首先是人乘,就是乘五戒以生人中。成佛要从做人开始,这是出发点。在六道中能维持住人道是不容易的,若一失身,不是畜鬼,便是地狱。保持住人身,就是今生修道无成就,来生还可以继续修持,否则就难了。修持就是学佛,即努力使自己达到与佛陀同等的证悟。释迦牟尼就是以人身达到一切圆满的佛陀的。所以出家人不能辜负这宝贵的人身。这就是说,要努力养成人所应具备的人格。学佛的基本条件是先完成人格。近现代的佛教大师太虚、印顺等在谈到自己的证悟经验时都强调:仰止惟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人格学佛,只是依于人的立场,善用人的特性,不碍
  人间正行,而趋于佛性的完成。
  佛陀在世时,瞻礼佛陀的人,以佛陀的崇高人格感化自己,改正以往的恶行。当今有些学佛之人,漠视佛陀的崇高人格,不在自己人格修养上做工夫,把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当作佛事,道场即战场,“向钱看”,思虑外矢,是违背出世本怀的。这种有学佛之名而邪命自活,于己于佛于国家均有害,不如返回世间去奋斗、竞争。所以,学佛之人必须净化自己,澄除私欲,升华人格,做一个名符其实的佛教徒。
  二是正信。就是对佛所说要有正确理解,真正懂得,不歪曲,不再相信其他迷信邪道。佛经上说:
  信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对治不信,乐善为
  业。
  这就是说,信具有实、德、能三大特征,由此深信佛所说四谛、十二缘起、六度等真实无妄和自己能够成就成佛德业。信也有邪信,佛教所要求的是正信,由正信才能走上无上菩提的大道。
  儒佛道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最主要内容。文化是以文教化。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和生活方式。佛教自东汉初传人中国后,到唐宋实现中国化,成为中国社会上层建筑的主要部分。一是佛教自身中国化,隋唐时建立起禅、华严等中国佛教宗派;二是佛学融合于儒学里,形成两宋理学。理学是以儒为主干融合佛、道而形成的,把中国文化推进至高峰,其本体论主要是佛学提供的。佛学的一些主要特征已凝聚于中国人的思想品格和行为之中;当今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许多问题或隐或显地触及人们的有关佛教的思想情感。因此,正确地评价佛学以至佛教,是当今文化建设的不可忽视的方面。
  实行“人间佛教”,首先要改变传统的夷夏观念,即认为佛教是外来的,无论如何也不如土生的优越。要认识到,在本体论、知识论、解脱论、心性分析、艺术创造等许多方面,佛教优于儒、道,是中国文化传统亟待发掘的宝藏。其次是要摆脱传统的佛教研究的宗旨和方法,如把佛教看成是单纯宗教,是惟心论(甚至认为是迷信)。上面讲到,中国佛教是人间佛教,是出世的,亦是人世的,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主要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力量和生活方式之一。因此,要从多元世界宗教现象的角度来综合审视佛教的现代价值,要从宗教心理学、宗教现象学、比较宗教学、心理分析学、精神医学等崭新观点重新探讨佛教思想与文化之种种。知名学者傅伟勋说:
  佛教已到不得不脱胎换骨的地步了,其中最大的关
  键是,佛教能否经由中道与真俗二谛之现代诠释,建立它
  本身的社会伦理学,能否挖深“生死即涅槃”的哲理,以便
  重新发现生命奋勉的每一时刻即是涅槃解脱的后现代意
  义出来。……佛教所分出世与入世的二元区别会逐渐解
  消,人们会从现实生活的日日改善这个角度重新探求宗
  教的需要和意义。就这一点说,不论是大乘佛学的“生死
  即涅槃”,或是道教的养生寿老之说,抑或儒家所倡“极高
  明而道中庸”,都会被人们重视和关注。我无法预测未来
  中国的宗教发展动向,但是我对(1)个人生活智慧与社会
  伦理如何衔接,(2)入世(现实)与出世(理想)如何贯通这
  两大课题作自我探索和发展。
  傅伟勋先生强调,研究评价中国佛教必须立足于现时代,这是出发点。佛教的生命体验和个人直观,以及其本体论,最具有现代价值,应予以深入发掘。“最具有‘哲学性’的中国哲学资料,除了先秦诸子与朱(熹)、王(阳明)之外,泰半来自中国大乘禅学。”中国大乘禅学为中国哲学分量最重的部分。我们如要开拓更广更深的中国哲学之路,则千万不能忽略佛教思想,否则绝对谈不上创造性的现代化综合。也必须改变过去那种保守的注释学方法,参照西方解释学、比较哲学、语义分析等建立起适合于中国思想的方法论,才能开拓出新的境界。
  对于中国佛学与佛教的研究,在中国应该说还是刚刚开始。我相信,这一课题将对中国哲学与文化的重建起着重大的作用。
  二、默照禅复兴
  中国禅,如果从达摩时算起,当时应是默照禅。所谓默照,就是摄心静坐,潜心内观,彻见诸法本原,即时呈悟见佛。大慧宗呆说:
  昔达摩谓二祖曰:“汝但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
  壁,可以入道。”种种说心说性二祖俱不契,一日忽然省得
  达磨所示要门。遽白达摩曰:“弟子此回始息诸缘也。”达
  摩知其已悟,更不穷诘。只曰:“莫成断灭去否?”曰:
  “无。”达摩曰:“子依么生?”曰:“了了常知,故言之不可
  及。”达摩曰:“此乃从上诸佛诸祖所传心体,如今既得,更
  勿疑也。”
  “达摩所谓‘心如墙壁’,即默也。二祖所谓‘了了常知’,即照也。默照乃达摩真诀,谁疑之哉!克勤《击节录》卷上云:‘德山一日示众道:汝但无事于心,于心无事则虚而灵、寂而妙。德山之所谓虚则默也,灵则照也。寂则默也,妙则照也。正觉之《默照铭》,乃以明此,何容疑乎?”“若坐中照得昭昭灵灵为自己者,谓之默照禅。”默照是早期禅宗之禅。直到北宋神秀,更是教门徒住心观静,常坐不卧,仍为默照禅。到了以慧能为代表的禅宗南宗,强调道由心悟,“长坐不卧,是病非禅!”此应是内证禅。但是,实际上从慧能起一直并未废除坐禅。再至慧能的继承者五宗七家,更出现公案禅、文字禅、看话禅等,离开正统禅法越走越远。
  于是,天童正觉(即宏智)便明确提出默照禅,向正统禅学回归:正觉是曹洞宗下第八代,活动于南宋初年。其所撰《默照铭》中有谓:
  默默忘言,昭昭现前,鉴时廊尔,体处灵然。灵然独
  照,照中还妙。露月星河,雪松之峤。晦尔弥明,隐而愈
  显。鹤梦烟寒,水含秋远。浩浩空空,相与雷同。妙存
  默处,功忘照中。妙存何处,惺惺破昏。默照之道,离微
  之根。……默照现圆,莲开梦觉。百川赴海,千峰四
  岳。
  默照禅于南宋初盛行,反映出人们在经历国破变离后的心情,默照沉思,思痛而开来。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风起云涌,变幻莫测,你死我活。一个人,或一个群体,政治的或经济的,科研的或学习的等等,在经过一段难于喘息地繁忙纷乱紧张之后,坐下来静修一段时间,疏理一下思虑,总结经验教训,是很有必要的。因此,默照禅是非常适用的。在当今台湾、泰国等佛教地区和国家盛行的各种不同职业人的禅学夏令营、冬令营,以及禅学讲修班等,皆可以说是默照禅之活动。例如,台湾十方禅林于1991年2月4—9日举办的“第二届大专学禅冬令营”,其宗旨曰:
  “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佛法的智慧可使人彻悟
  宇宙人生的真谛,进而创造生命的意义。我们将在山明
  水秀、宁静优美的大自然界中,藉各项清新的活动,融合
  佛法和实际生活,使你体会出佛教生活的圆融和安祥,薰
  习佛法的正知正见,净化身心,剥落妄执,引发出现代青
  年健朗、开阔、活泼、喜乐、慈悲、奋进的生命境界。”
  其具体做法是:研习禅理,禅观专修,行愿实践。通过止观双运、真修实证,变化气质、圆觉无碍,“发明心地,观照心性,正知因果,如虑思维,正见解脱”。台湾思澄在《参加社工人员学禅营纪实》中说:
  老师在“佛法概说”中谈我与破我之理的过程中,告
  诉我们一切问题都是因“执”而产生的,没有“我执”许多
  问题就自然消失了。……我们聆听鸟叫、蝉鸣、风声、水
  声等种种大自然的声音,也让我们静听自己内在的声音,
  这些声音我平常是静不下心来听的。……
  此外,他们还有举办过警察人员学禅营、商业人员学禅营、国中教师学禅营等④。据参加“国中教师学禅冬令营”的陈顶鼎老师在《禅在峨嵋》中叙述,此次团员中,男众10名,女众25名,平均年龄37岁,分别在教职中任训导、辅导、导师、专任教师等。法师开示,指示由戒、定、慧引发出慈悲心去在教学中面对学生,化解问题。他说:
  老师的“菩提道次第略”,揭示出生伞由五蕴组成,必
  须籍由八正道证验实相,进而摆脱贪、瞋、痴、慢的习气。
  其步骤:1、亲近善知识,2、听闻正法,3、内证思维,4、法随
  法行。修行时,在戒中不再掺进杂质;在定中逐渐沉淀以
  见清明;在慧中深观因缘果报。是故,不怕念起,只怕觉
  迟。能深观无常才能放下执著。随后,大家实地体验,练
  习听音。一时间,放松下的肢体竟象是毫无负荷的一滩
  泥,任由大地的声音闪现其中。原来,共鸣总是另一种自
  然。
  他还指出,“在那种环境中,渐渐地感受到游移地心境在转移,既深刻又熟悉;同时也感受到在心灵世界被轻扣,发出慈悲、从容、醒觉、悦乐。用心佛法必须在宇宙人生之间,人生就活在变相启用之中。工作中事物虽忙,而心要闲,释开心灵枷锁。山里的生活夜静,反省自我,接纳宇宙之爱。”
  由上可见,禅是个人的宗教体验,人们在现代社会中很需要它反省观照。据记载,大作家苏轼被谪湖北黄州时,隔日前往安国寺,“焚香默坐,深处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所以生而不可得。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修然,无所附丽。”
  三、禅净结合
  1000多年来,禅家围绕“见性成佛”进行修持论说,有不少人见了性,成了佛。禅家还有一条基本原则,那就是“禅即生活”,即慧能所说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对于文化较低、生活较富裕之外的人来说,“见性成佛”还是似是而非、难于企及的目标。特别是,在现代化的社会中,物质文化生活丰富,佛教主要活动于现代的市镇之中,那种古老的“见性成佛”禅之内涵已与现代生活不大相适应。
  其实,“见性”即佛,是讲人性之返璞归真,是人之崇高境界,似儒家的“内圣成德”。如果仅停留在“性佛”或“内圣”上,也非大乘佛教之本意。还要勇猛精进,由内圣而外王事功,为社会人类作贡献。基于中国古代的“大同”理想和近代社会主义学说,于是便出现“成佛”是乐土,是极乐世界,是人类共同追求的最崇高的目标。禅学的这种理论发展趋势和净土宗相结合,是佛教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其在现代社会能进一步存在和发展的必经之路。印顺说:
  净土为大小乘所共仰共趋的理想界,如天台、贤首、
  惟识、三论以及禅宗,都可以修净土行,弘扬净土行。
  ……佛教的流行人间,必须理智和情意并重,适合众生的
  要求才能得到合理的发展。偏于理智,冷冰冰的生活,每
  不免枯寂;偏重情感,热烘烘的生活,又易于放逸,失去人
  生的正轨。惟有智情融合而统一,生活才有意义,才能净
  化人性而成圣成贤。
  净土,不但是自然界的净美,还有众生世界的净化,也即是社会的净化。如经济生活不解决,就是身在最繁华的都市,也是无穷痛苦。因此,净土中特别说到有关物质生活的衣、食、住、娱乐等事。在净土中“各取所需,各得所适”。资源的物质不是属于某人或某些人的,一切属于大家所共有共享的(世间也有理想的“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社会主义社会)。“净土中的物质的享受都是随心所乐而受用的。没有巧取、豪夺、占有、私蓄的现象。……净土着重于群众的和合共处,是超越了私有的家庭制度和狭隘的国家主义的。有友爱而没有怨敌,这真是达到了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的地步。”印顺接着还说,佛教的净土思想,是应人类的共同要求而出现的。十分显然,印顺是把禅净思想现代化,使其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开辟出禅学进一步发展的新方向。
  净土宗亦称莲宗,东晋慧远为初祖,实际创立者为唐朝善导。以《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往生论》等为理论根据。有药师净土、弥勒净土、自性弥陀净土等,就中信仰弥陀净土(西方极乐世界)者为最多。
  西方非方位意,主要是据《易经》八卦之兑卦( )而引申出来的。兑为悦象,故西方为安乐世界。信仰弥陀净土,主要是专念“阿弥陀佛”名号以求往生西方净土。而念佛能定心是禅观之一种,所以又称其为自性弥陀净土。禅是通过自力,由心“定”而生慧;而净强调“信”,借助“境”力而使心“定”。这就是说,修净者自力、他力兼施,净和禅本来是不可分的。印顺说:
  为调和禅净的争执,莲池大师倡导一心说以会通。
  中国唐代的净土法门,专重他力;而禅定是主心外无物,
  顿息一切分别,所以批评净土法门的有取(净土)、有拴
  (娑婆),有分别念(佛)。其实,禅、净各有重心,由于执一
  概全才有诤执。若着眼于全体佛教,即用不着冲突。所
  以,莲池大师特别提倡理一心说,作为禅、净的调和。理
  一心,即体悟法性平等,无二无别,离一切相,即见如来。
  这样,禅净便有贯通处。但是,这是随顺深意而说,若据
  净土法门的易行道、他增上的特性来说,念佛往生所被的
  机缘本是摄护初心的。禅、净各有特色,不一定在一心上
  圆融会通。净土法门蒙佛摄受,齐事一心的念佛即得。
  到理一心,这必先要定心成就,然后进一步于定中起观:
  佛既不来我也不去,我身佛身,同是如幻如梦,无非是虚
  妄分别所显现。于是超乎名相,远离一切偏计执,而现证
  法性。如到此地步,有愿的往生极乐,论品位应在上品上
  生之上;如于极乐世界无往生的特别愿欲,那是不一定生
  极乐的,要生那是“十方净土,随愿往生”。
  在这里,印顺不仅强调禅、净双修,也是主张以念佛来补充参禅之不足,既深信西方净土,也兼取惟心净土、自性弥陀,是自、他二力结合论者。
  在近代,最早主张自、他力相结合的,是杨仁山(1837-1991年)居士。他是净土宗的代表者,而用禅释净。例如,他在讲到净土宗时说:
  以念佛明心地,与他宗无异;以念佛生净土,惟此宗
  独别。古德云: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者,一往之辞,夺
  境不夺人也。应作四句料栋,如云:去则决定去、生则实
  不生者,夺人不夺境也;去则实不去、生亦实不生者,人境
  俱夺也;去则决定去、生亦决定生者,人境俱不夺也。依
  净土三经及《天亲论》,应以人境俱不夺为宗,方合往生二
  字之义。后人喜提惟心净土、自性弥勒净土之说,拨置西
  方弥勒,以谓心外取法,欲玄妙而反浅陋矣!岂知心外无
  境、境外无心,应现无方,自、他不二。现娑婆而颠倒轮
  回,而汨于四生无道之中;现极乐清凉自在,解脱于三贤
  十圣之表。彼修惟心净土者,直须证法性身方能住法性
  土。非入正定聚登初住位不可。其或未然,仍不免隔阴
  之迷,随业轮转耳。此宗以观念、持名兼修为上。
  “四料栋”是临济义玄提出来的,用以因学徒才之高低而施不同之教法。这是用禅家的观点解释净土之意,使禅净融合在一起。料即材料、理、量意。栋即简,择取意。料栋,量裁选取意。生必有其人,故谓为人。去必有其境,故谓为境。人境,用现在的话说即能所、主客观。印光说:“夺,即寂灭迹象之谓。不夺,即显示理体之谓。入境,即人法境智之谓。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为夺境不夺人者,显能生之人,泯所生之境故。去则决定去,生则实不生,为夺人不夺境者,显所生之境、泯所生之人故。去则实不生,生亦实不生,为人境俱夺者,入境两寂故。去则决定去,生亦决定生,为人境俱不夺者,入境双显故。以上虽有四句,然只是事实有生、现实无生耳,亦是彰照泯寂,彰寂泯照、寂照双泯、寂照双彰之妙旨耳。此理甚深,宜认真念佛庶可亲得。否则,使成为口头禅,妄谈般若矣!”
  当今活跃于台湾佛学界的净空(1927—?年),其所编选《净土《五经合刊》之出版对禅净的进一步结合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原是者名哲学家方东美的学生,后随李炳南居士修净士,在佛学理论上造诣精深。《净土五经合刊》非仅五经,其疏、钞、讲义者多非专治净土人物。一、《佛说无量寿经义疏》,三国魏康僧铠译、隋慧远疏;二、《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会本》,隋智者大师撰疏、宋知礼述钞;三、《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是近代名僧圆瑛据明名僧蒲益《弥陀要解》所作的《讲义》;四、《大佛顶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选取清名僧续法之《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疏钞》;五、《大方广佛华严经人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选取近代名僧谛闲之《菩萨行愿品集要疏》。就中隋智颉是天台宗摩诃止观大师,其《观无量寿经疏》旨在明“此径心观为宗,实相为体””。明僧蒲益本出自禅宗,晚年倡诸宗融合说;圆瑛踵其诸种融合说,而其基点是禅宗。如圆瑛在此《讲义》中说:
  吾人本有之觉性。此生本来自有,不假修成。觉即
  是佛,乃人人本具之佛性。今在凡夫迷位之中,称为本
  觉。迷此本觉,而为不觉之众生;虽然不觉,而本觉之性
  未尝失,如醉汉衣里明珠,贫人宅中宝藏。……因缘具
  足,依理起智,方始觉悟。既觉悟已,则以智照理,时时回
  光返照,照破一切妄惑,惑尽(即烦恼干净)智圆(即菩提
  圆满),复还本有心源,究竟清净,朗然大觉,是名为佛。
  ……此经佛说西方极乐,依正庄严,即是惟心之净土,自
  性之弥陀;一切依正,不离吾人心性之外。此心非肉之假
  心,非意识之妄心,乃是包太虚、周沙界、竖穷横遍之真
  心。生惟心净土,即是生现在极乐世界,惟心所现之净
  土,非别有一净土也。见自性弥陀,即是今现在说法,惟
  心所现在弥陀,非另有一弥陀也。若依报,皆不离心,此
  为本经之纲要。
  由此可见,圆瑛主禅净结合,他把禅净融合起来以适应现代社会之需要。
  就禅宗本身来说,它在自性禅的基础上衍化为公案禅、文字禅等之后,出现的看话禅、默照禅,便吸收净土宗的观像、观想、实相等念佛方式进行参禅。如参话头即是典型禅净结合的修持方式。号称禅宗诸宗集大成的虚云说:
  念佛到一心不乱,何尝不是参禅?参禅参到能所双
  忘,又何尝不是念实相佛?禅者,净中之禅;净者,禅中之
  净。禅与净本相辅而行,奈何世人偏执,起门户之见,自
  替毁他,很像水火不相容,尽违背佛祖分宗别教的深意。
  ……勿再同室操戈,大家协力同心,挽救这只浪涛汹涌中
  的危舟吧!
  在这里,虚云是站在禅宗的立场上说禅净合一的。“净中之禅”、“禅中之净”似是禅净是一回事。他有时也把二者分开。如谓“既徘徊于禅、净之门,则何妨合禅、净而双修?于动散之时则持名念佛,静之际则一心参究念佛是否,如斯二者岂不两全齐美矣!”
  有清一代,天下禅林多讲经、传戒、念佛并重,还以赶经忏、做道场、超度亡灵等增加经济收入。这就是俗谓“内则禅、讲、律、净,外则经、忏斋、焰”,与传统的禅宗内涵大有不同。这表明禅者寻求适合现代社会的契机。就是佛教内部说,禅是向净靠拢,禅净结合或许是禅进一步发展的契机。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