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人生>>正文内容

云冈第6窟:佛的生命礼赞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赵昆雨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第6窟:佛的生命礼赞
  □ 赵昆雨 《中国文化遗产》 2007年第05期
  当世人处于自以为是清醒的人生而其实仍游离于混沌浊世的梦境中,有一个人把自己叫醒,他叫乔达摩·悉达多,后来,信徒们奉他为宗教信仰之神,尊称释迦牟尼,佛陀。
  当世上所有的地方还沉浸在用文学、音乐,绘画和片段的雕刻去赞颂佛陀的成就时,有一个地方已经在用石头去雕刻佛陀那具有传奇色彩的绚烂的生命赞唱,那便是来自东方的云冈石窟。
  第6窟,属云冈中期洞窟,完工于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迁都洛阳之前。该窟雕饰富丽,堪谓“云冈第一伟观”,是中国乃至世界雕刻艺术史上的一个奇迹。窟内中央设方形塔柱,分上下两层。这种营造出回旋式空间的中心柱窟,主要是供佛徒修习禅观时绕塔柱右旋礼佛时用的。塔柱下层龛外两侧浮雕再现释迦一生事迹的佛本行故事,匠心独到。洞窟东、南、西三壁分层布龛,上层排列11尊立佛,中层为大型佛龛,龛内雕刻鹿野苑初转法轮、降魔成道等故事题材。最下层浮雕分栏长卷式本行故事画面,恰到好处地与塔柱上故事内容相衔接。
  本行故事,又叫佛传故事,讲述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从出生、出家、成道、说法乃至涅槃的种种事迹,亦真亦幻,充满传奇色彩。其实,释迦生前是极力反对弟子们对他本人进行盲目性地神偶崇拜的。在他的身上,“你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质朴、热忱、寂静,为光明而战之人;一个并非神秘,而是鲜明的人道个性。他教给人类宇宙知体性。许多我们现代最完善的观点与佛教紧密一致。他教导我们,生命中的一切痛苦和不快都是来源于自我。在人类还没有达到安乐之前,一个人必须不再为其感官和自我而生活,然后才能跨入伟人之行列” (那烂陀《觉悟之路》)。没有一位宗教导师象佛陀这样无神,但是也没有一位宗教导师象他如此神圣。
  释迦灭度的当年,大弟子迦叶在摩揭陀国首都王台城召集500弟子回忆佛陀的教诲,虽没有形成文字,但开始口头流传。到了第三次结集的时候,亦即阿育王时代,众僧共同编纂佛典,如同妆銮世上至美的一座宫殿似的,将古印度恒传已久的神话、寓言、传说故事等等,虔心地镶饰、附会于佛陀身上,赋予他超人性的理想,这是信徒的需求,更是宗教社会的需求。正如恩格斯所说:“作为人的创作结果的宗教,虽然有它所特有的诚恳的热情,当其创立时,不会是不带欺骗和不歪曲历史事实的。”
  释迦的被神格化,为佛教艺术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幻化空间。印度部派佛教时期已经出现了本行故事雕刻,不过出于对佛陀的极端崇敬,当时只是以佛足迹、率堵波、圣树、华盖等崇拜物来象征佛陀的存在,这也是印度早期佛教雕刻共同遵循的模式。公元1世纪中期,犍陀罗和秣菟罗分别出现了佛像,结束了佛陀“象征表现”时代,进入了“人像表现”时代。
  第6窟本行故事雕刻现存30余幅,从画面表现内容和故事情节发展顺序来看,主要取材于求那跋陀罗《过去现在因果经》和竺法护《普曜经》两部佛经。全窟故事雕刻由三种不同形式在不同位置来表现不同年龄阶段的佛陀。中心塔柱上反映的是太子从出生到读书的少年时代生活;洞窟壁面下层长卷式浮雕故事图讲述太子从试艺订婚到出家修行的青年时代生活,洞窟壁面上大型单幅式故事图,则浓重渲染释迦成佛后几个具有标志性纪念意义的场景。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少年太子
  公元前6世纪的北印度出现了16个国家,其中最著名的是摩揭陀和拘萨罗,此外还有4个独立的或半独立的小国,迦毗罗卫国就是一个由部落酋长领导呈半独立状态的小国,国王为白净王,王后是拘利国善觉王的妹妹摩诃摩耶,摩耶直到40岁时也未能生育子女。
  第6窟本行故事雕刻内容是从释迦前生作菩萨时选择降神人间开篇的。
  那时,诸天聚集大讲堂,共同商议菩萨应该托生于哪个国家哪个门庭,并以什么形象降现。有的说,迦毗罗卫国种姓炽盛,五谷丰熟,安隐贫贱。白净国王性行仁贤,夫人仁慈博爱,好乐布施,前五卣世为菩萨母。现在,他们饥虚无子,宿夜望待,应投神胎到那里。还有的说,应该以六牙白象形降神人间。菩萨便如此这般进行了选择。太子降生前,世间先现32种瑞应:树林自然生果,地中宝藏自然涌现,雪山中出500狮子……一切树神半身人现,低首礼待。胎满十月,按照印度的古俗,摩耶夫人回拘利国娘家分娩。途经蓝毗尼园,见园巾有无忧树,花色香鲜,枝叶茂盛。夫人欲举手牵摘,太子从右胁降生。这是公元前565年,中国农历的4月8口。14年后,春秋时期的鲁国也诞生了一位圣者,孔子。太子出去后,前后左右各行七步,步步生莲,手指天地,显扬梵音:“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当时,天降九龙,口喷香水为太子洗浴。太子的诞生无疑给这个国家以及膝下久虚的白净王带来了从未有过的喜悦和希望,他亲赴蓝毗尼园接迎太子回宫。阿私陀是一位很有修正的苦行僧,国王夫妇请他为太子占相。仙人两手抱起太子观相,感慨万千地说:“大王,太子具32相……有如此相好之身,若在家者,年29为转轮圣王,若出家者成一切种智,广济天下人。’”古印度人心目中的最高理想,在家做转轮圣王和出家修习佛道,都被认为是最高的成就。太子出生满7天,摩耶夫人即告命终,后由妹妹波阔波提抚养太子。波阁波提后来成为佛教僧伽中的第一个尼姑。国王为使太子不生学道之心,兴建寒暑温三季宫殿,供太子享用。后来又建大学堂,为太子聘师开讲。太子受到了当时刹帝利青年所应接受的全部教育。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青年时代的太子
  太子19岁时迎娶了“瑰艳若天后”的耶输陀罗为妻。耶输陀罗是摩耶夫人的同族,所以他们是表兄妹,两人共生一子,取名罗喉罗。婚后的太子仍郁郁寡欢,专精志道,经常处于冥思苦想状。一天,他向父王请示出宫游观,父王应诺。太子在诸官属前后导从下,出游东西南北四门,分别遇到老病死沙门,遂感生命无常,即念解脱诸苦之道。一个深夜,太子看到耶输陀罗与诸婇女入睡,暗自思忖,“家庭生活使人受到束缚和限制,是挣扎不休的火坑!相反,出家的生活犹如天空一样广阔。因而作为一个在家人,想要究竟圆满清净无染地休息梵行是非常困难的” (那烂陀《觉悟之路》)。于是,决意乘马离宫出家。出城门后,太子遣返仆马,人山先行寻访了奉行苦行的跋伽仙人和其他禅定仙人。不过,从他们那里,并没有得到解脱诸苦的答案,太子便独自离去,走向尼连禅河两岸和佛陀伽耶。
  第6窟长卷式浮雕故事现今只存留以上雕刻内容,其余画面因风化泐蚀,内容不明。根据整个洞窟故事情节的安排和发展进程来看,应是讲述太子成佛前的事情。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佛陀释迦
  公元531年2月8日,年近35岁的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静坐思维。魔王波旬得知释迦将成正觉,整集魔军百般恐吓,进行阻扰,释迦正襟危坐,施法力令大地震动,魔军崩溃。降服魔军后,释迦即便人定,思惟真谛,终于觉悟成道。现实中的释迦,没有击溃魔军的神力,当他的祖国灭临绝灭的时候,奉行和平主义的他,除了劝说拘萨罗国王退兵,别无它法。
  得道后的佛陀,首先向停留在鹿野苑精进修习的懦陈如等五人宣说佛法,此即鹿野苑初转法轮,是佛陀一生弘法布道中最重要的事件。
  第6窟本行故事雕刻,形式侈丽,雕刻手法简朴,结构处理得当,不强调透视,富于图案意味,是北朝本行故事雕刻的珍品。画面中的人物表现,更是变梵为夏,使其行为特征符合中国人的审美理想和生活习惯:如出游四门之一的遇病人,佛经中以及印度相关图像中,均表现为“身度腹大”,属热带地区常见的水腹病人,可是对于中国人对于平城地区这是非常陌生的。故此,故事图中的病人改为腿疾患者,观者一目了然。再如出游四门之一的遇死者,肩扛长幡和挥臂号哭者,竟然是身著鲜卑装的俗人,反映了古代雕刻艺术家卓越的艺术表现力和坚实的生活基础。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