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止观修证试探
瑜伽止观修证试探
证 果
前 言
在现代科技高度发达,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体制下,人们的内心翻涌着复杂的心绪。是希望?是困惑?是灾戾的恶兆?抑或是辉煌的起点?市场经济将人们卷入不确定的漩涡中,不少人身心疲惫,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特别是精神空虚,心灵似乎无有一个安顿的支点。在高科技与高物质消费泛涌的同时,人们都强烈的渴求着净化心灵,盼望着内心稍稍得到休息。不过让心闲下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古代先贤们说;“若能闲下非等贤”。明朝的大理学家王阳明先生亦曾说过:“降伏山中贼寇易,降伏内心贼寇难”。但是我们内心的贼若不降伏,则就难能树人、生活、安心立命。可见净化心灵就是十分重要和必要了!那又如何才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呢?我们就得寻求那些已经降伏内心,活得十分自在的先贤。追踪古先贤的足迹,他们大都是修习瑜伽止观而得到内心的平静。佛教惟识学的主要经典《解深密经》,其中对修习瑜伽止观作了详细的描述。怀着一颗为了净化社会心灵的心,我不揣庸愚,对瑜伽止观的修证作一个试探,不妥之处敬请方家诸大善知识不吝批评指导。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对瑜伽止观进行窥探!
一、瑜伽的概念及其源流
瑜伽是梵语yosa的音译,意译“相应”,即依调息等方法而摄心,使与正理相应之状态。瑜伽,系源自动词语根yuj(将轭系在马或车上)的名词,引申而有连接,接合等含义。瑜伽,为佛教行门中的一主要法门,不知者,以为是密宗的专有名词,甚或视为瑜伽焰口一书的专有名词,这实太错误了!同时,瑜伽这名词,不是佛教所独有的,印度六派哲学中,就有瑜伽的一派。瑜伽派的学者,固时常运用这名词,就是非瑜伽派的学者,也有用这名词的。佛教与非佛教学者,虽同用瑜伽一名,但名下所诠的意义,是有很大出入的;瑜伽派说的瑜伽,是梵我合一。梵是大梵是大我,为创造宇宙的主宰者;我是小我,每一小我的生命自性,都是大梵所创造的。大梵是清净的,小我是垢染的,如何离小我的垢染而契人大梵的实体,这是瑜伽派学者的着力点。他们认为:修集中意志的瑜伽,遣除内心的妄念,就能达到真我超越的解脱,契人大梵的实体,进入梵我合一的妙境。佛教说瑜伽,是指禅定或止观的代名词,含有理与行统一的意思,就是所修的妙行与悟人的真理契合无间。学者对于诸法的认识,依佛教说,有两大途径:一是亲证,就是亲切的证觉到诸法本有的体性;一是推理,就是以集中意志的瑜伽去体验诸法本有的体性。所以瑜伽在佛教学者修行悟理方面,是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关于瑜伽一词,佛教惟识宗对此有特详细的解释。依《解深密经》卷三《分别瑜伽品》所述,瑜伽即以奢摩他(奢摩他为梵语,华译为止),毗钵舍那(观)为其主体。就中,‘奢摩他’以五分别影像为所缘,令心极平等寂静,‘毗钵舍那’以有分别影像为所缘,于所知义中周遍观察;又于见道方面,止观双运,以一切事边际为所缘而证得之,于修道方面,更进修止观平等,至佛果而以所作成满为所缘,始转得清净法身。此谓以止观为主之一切观行,即称瑜伽。
明白了瑜伽的概念后,我们对其源流做一个追溯。其实早在巴利语系大藏经中,就有《瑜伽抉择》一书。古印度僧伽罗义编著的《修行道地经》(先由安士高译出略本,后又由竺法护译出全本7卷),原名瑜伽遮复弥与后来唐朝玄奘大师所译《瑜伽师地论》同名。可见汉晋佛教初传时,曾将瑜伽译为‘道’字。其后佛陀跋陀罗又将瑜伽译为“禅”。由僧伽罗义的《修行道地经》,以弥勒菩萨,无著菩萨所著的《瑜伽师地论》,其内容都包括了佛说的三乘(声闻、缘觉、菩萨)法门,即全部大小二乘教法。可见瑜伽包括的范围是极为广泛的。
二、修习瑜伽止观的重要意义
依据《菩提道次第广论》说:“大小二乘世出世间一切功德,皆止观之果。”此处是说佛教所修证三乘(声闻、缘觉、菩萨)之果,以及世间上事业的成功,都是通过修习止观而得到的。又《解深密经》上说:“佛告慈氏,若诸声闻,若诸菩萨,若诸如来,所有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善法,应知皆是此奢摩他昆钵舍那所得之果。此处的意思与《菩提道次弟广论》所说差不多。确实,就拿世间上我们易见的事实来说,若不专心一致去做一件事,不能排除干扰,事业都不能成功的。比如要想考取大学,若不静下心来认真学习,肯定也是考不上的。那出世间的圣果,必须是不为五欲六尘所染,这就必须要有更强更高深的定力和慧力。如果修习瑜伽成就者将有不可思议的境界。《瑜伽经·威力》中列举了瑜伽行者得三摩地(三摩地是梵语,华译为定)后所得各种超人能力(神通),佛家认为修瑜伽最后能证三乘之果,即阿罗汉、缘觉和佛三种果位。在证最后果位之前也可先得超人威力,即六种神通(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其中前五通与婆罗门教瑜伽派等相似,漏尽通为佛教所独有。龙树菩萨所作《方便心论》,列举了“瑜伽外道”有能小,为大,轻举,远到,随所欲,分身,尊胜,隐没等“八自在”。又在《大智度论》中列举佛教瑜伽有能小,能大,能轻,能自在,能自主,能无至(此又有飞行远至,此没彼出,移远为近不往而到,于一念中遍到十方等四种),能动(六种或十八种震动),随意等“八神变”。修习佛教瑜伽有如是殊胜的意义,所以修习止观是十分必要的。因此下面专就修习瑜伽止观作一个阐述。
三、如何修习瑜伽止观
修习瑜伽止观,首先应有止的功夫,故当最先要修止,在修止的时候应准备修止的资粮。常言道法轮未转食轮先,故先得有衣食等顺缘,选择无猛兽怨魔等恼害,远离喧闹的地方,还要有很如法的良友。有了这些条件后就可修止了。在修习之时,复须少欲,不求众多上妙饮食等,略有粗劣便能知足。不得营商谋利,弃舍医I\等杂务及他人往返之因缘,严持所受净戒,思维诸欲过患与无常等理,要具备如是资粮和心态。在我们修习时如何住心呢?首先要清楚所缘之境,止观所缘境事,依佛陀说约有四种。(一)有分别影像境事:谓实践者,对听闻所得来的,或由教授教诫所得来的,或由见闻其他以及分别所得来的所知事的同分影像,在止观的实践中,予以审细的观察拣择,普遍的分BIj寻求,极普遍的分别伺察;但这所拣择所伺察的同分影像,不是他本身有真实的自相,而是能缘心上所变现的一种状态,所以名为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二)无分别影像所缘境事:对所缘的这影像相,用奢摩他的实践,来寂静其心的躁动,使心很安然地稳定下来,不再作其他之缘,所以名为五分别影像所缘境事。(三)事边际所缘境事;此指所缘一切法的尽所有性与如所有性。以尽所有性说,尽其所有的一切所知诸法,虽然很多,但归纳起来,不出蕴、处、界的三科体事。所以尽其精神与物质,有形与无形,有为与无为,有漏与无漏,世间出世间所有诸法体性,名为尽所有性。以如所有性说,诸所缘的真实性,真如性,四道理性。统此尽所有性,如所有性二者,说名事边际所缘境事。(四)所作成办所缘境事:谓修观的行者,对于如上所缘的影像,以修习多修习止观的因缘,就能获得究竟圆满,由究竟圆满的因缘,便能获得转依,一切粗重的东西,就能予以彻底的解决,由解决粗重而得转依的因缘,就超过所有分别影像,生起所知事有五分别的现量智见。行者从实践止观,到达这种程度,就名所作成办所缘境事。
以上四种所缘境事,有的是以观行为主的,有的是以止行为主的,有的是止观皆有的。佛陀在《解深密经》中进行了归纳,可见下图:
明白了上面四种所缘境事,只是从理论上认识如何住心,可是在真正修习住心时,我们的内心是没有那么听话顺服的,必得有从粗心到细心到极细心,最后到净心的转变过程,佛教对于修止得到止的过程,有较微细的深入研究。佛法提出九住心来安顿练习这颗心,《瑜伽师地论》卷三十称此九住心为‘九种心住’。在此也把它一一介绍一下。(一)内住:一般人一向是心向外散;儒者称为放心,如鸡犬放失而不知归家一样。修止,就是要收摄此外散的心,使心住到内心所缘上来,不让他向外跑。(二)等住:起初摄心时,心是粗动不息的,如恶马的腾跃一样,不肯就范。修习久了,动心也多息下来了,才能心住内境,相续而住,不再流散。(三)安住:虽说相续而住,但还不是没有失念而流散的时候。但修习到这,能住到妄念一起,心一外散就立即觉了,摄心还住于所缘中,到这阶段,Jb才可说安定了。(四)近住:这是功夫更进了!已能做到不起妄念,不向外散失。因为妄念将起就能预先觉了,先为制伏。这样,心能安住于所缘,不会远散出去,所以叫近住。(五)调顺:色声香味触——五欲,贪嗔痴——三毒;加男女为十相,这是能使心流散的,现在心已安住了,深知定的功德,也就能了知“欲”的过失,所以以静止欲,内心柔和调顺,不会因这些相的诱惑而散乱。(六)寂静,十相是重于外境的诱惑,还有内心发出的不善法,如不正寻思——国土寻思,亲里寻思,不死寻思,欲寻思,恚寻思,害寻思等。五盖——贪欲,瞋恚,昏沉,睡眠、掉举恶作、疑。对这些,也能以内心的安定功德而克制他,免受他的扰乱。到这,内心是寂静了。寂静,如中夜的寂无声息一样,并非是涅架的寂静。(七)最极寂静:上面的寂静还是以静而制伏寻思等烦恼,还不是没有现起,现在能进步到,寻思等一起就立刻除灭。前四住心,是安住所缘的过程,但修止成定,主要是为了离欲恶不善法,所以定力一强,从五到七住心,就降伏烦恼的过程,心静而又净,这才趣向正定了。(八)专注一趣:心已安住,不受内外不良因素所动乱,临到了平等正直持心的阶段,就此努力使心能专注同一,能不断的,任运的相续而住。(九)等持:这是专注一趣的更进步,功夫纯熟,不要再加功用,无作行而任运自在的,无散乱的相续而住。修习止而到达这一阶段,就是要得定了。修止的方便过程,不会越九住心的,也就是不外乎九住心的法门,所以修习止,应以此修习,而认识自己的进程,到了什么阶段,以免增上慢而贻误了自己。不论净宗之念佛,密宗之观想或禅宗之参悟,欲得成就,皆需先调己心,使免散乱,昏沉及忘失正念三魔。细考那些佛教中有大成就者,皆以其定力先下个很大苦功。不过外道诸仙修世间道于无所有以下离欲,修得五种神通等,都须依止此奢摩他。内佛弟子,以出离心及菩提心之所任持,修无我义证得解脱一切种智,亦要依止此奢摩他。因此定功是内外所共之道。
上面说了修定的过程,一般说来修定只是伏住烦恼,若是要根除烦恼还必须修习无我正观。无我即空义,空是佛教大小乘所共许的诸法特性。在《解深密经》里,佛陀讲了十七种空来遣除十种难遣之相。经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慈氏白世尊言:“如是了知法义菩萨为遣除诸相,勤修加行,有几种相难可除遣?谁能除遣?善男子,有十相,空能除遣。”所以了解诸法性空这是修无我观的第一步,在进入惟识厅堂的典籍——《百法明门论》,就讲得十分清楚,无我有两种:一种是人无我;一种是法无我,此二无我是认识佛教的核心。这在诸经论中都有广泛的谈及,在这里就不用赘述了。
总 结
这里略谈了瑜伽止观的修证,但是真正在修瑜伽实践时,有了一定的定的功夫后,要使定力合符正定,必须还要修习各种观法,以达成止观双运。有止无观只是心定不向外驰而已。不能开发智慧,不是真正的瑜伽,有观无止,犹如风中之烛,所发之慧甚为劣弱,亦不能断除烦恼,也不算是真正正理的瑜伽。惟有止观双运,定慧等持,止中有观,观而不离止,才是真正的瑜伽,是六波罗密中禅那波罗密。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