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庄春江居士之“解脱道与菩萨道”读后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厚观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庄春江居士之“解脱道与菩萨道”读后
  厚观
  拜读庄居士大作“解脱道与菩萨道”,收获良多,感激不尽!尤其是下面两段,读来更令人感动万分。
  一、若从每个生命个体的横向——人、我关系来看,何尝不是“无我”——每个生命个体,对其他生命个体的高度依存性;乃至于也对生存环境的高度依赖性!自我的生存是如此,同理,自我的成长,甚至于能修行、能得解脱,何尝不是这样呢?那是需要多少累世众生,相依相待地支持啊!从缘起的圆满性来说,我们能不心存感恩地,时时慈悲利他以回报吗?
  二、若论解脱道与菩萨道,何者较为殊胜,这对解脱的圣者来说,或许已经不存在什么实质意义。然而,从凡夫的角度来看,身陷于苦海里的云云凡夫众生,需要正法久住世间的滋养,当然更期盼著愿意长远修菩萨道的菩萨们,来利益众生。由于菩萨的信念,是愿意挪出自己的时间(生命),广学利益众生的方便,即使耽搁了自己证入解脱的时程,也在所不惜,所以,这种能为人而忘己的菩萨道,真是伟大而令人赞叹!
  以下想提出个人的几点拙见,还请庄居士斧正!
  (以下庄居士原文以标楷体,厚观拙见以符号※  及新细明体标示。)
  一、印顺导师……判摄“佛法”为“第一义悉檀”,“初期大乘佛法”为“对治悉檀”。然而,印顺导师却说,他的立场一直是“坚持大乘”的。……虽判摄“佛法”为“第一义悉檀”,但却仍然“坚持大乘”,这是值得我们处在这样的冲击中深思的。
  ※   导师确实判摄“佛法”为“第一义悉檀”,“初期大乘佛法”为“对治悉檀”,乍看之下,似乎“佛法”胜于“初期大乘佛法”。但是,导师在其他地方的一些叙述亦值得我们留意:
  (一)、‘华雨集’(四)p.29-30:
  ‘杂阿含’以第一义悉檀为主,而实含有其他三悉檀。进一步的辨析,那“修多罗”部分,也还是含有其他三悉檀的。
  (二)、‘华雨集’(四)p.32:
  这一判摄,是佛法发展阶段的重点不同,不是说“佛法”都是第一义悉檀,“秘密大乘佛法”都是世界悉檀。
  (三)、‘印度佛教思想史’p.126:
  第一义──胜义在“佛法”中,是缘起;缘起法是法性,法住,法界。依缘起说,蕴,处,(因缘),谛,界,及出世因的道品,都是胜义,这就是‘杂阿含经’(巴利藏作‘相应部’)的主要内容。龙树是大乘行者,依‘般若经’说,以涅槃异名──空性,真如,法界,实际等为胜义。
  ※   “初期大乘佛法”虽被判为“对治悉檀”,但龙树论对“缘起、性空、法性、涅槃”等之深究,似与“佛法”之胜义(第一义悉檀)相符。
  (四)、‘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p.491:
  每一阿含,都可以有此四宗;但就每一部的特色来分别,那就可说‘长阿含’是“世界悉檀”;‘增一阿含’是“为人悉檀”;‘中阿含’是“对治悉檀”;‘杂阿含’是“第一义悉檀”了。
  ※   但p.489引说一切有部的‘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大正二三?五0三下──五0四上)云:“为利根众生说诸深义,名中阿含,是学问者所习。”由此可见,‘中阿含’虽是“对治悉檀”,可是他是为利根众生说诸深义!
  (五)、导师于‘华雨集’(四)p.77-78提到印度的三期佛教:
  1、三藏教──小乘的无常中心时代。
  2、共大乘教──大乘的性空中心时代。
  3、不共大乘──一乘的真常中心时代。
  于‘华雨集’(四)p.110-111则说:
  这三期佛教,正像人的一生。
  1、初期佛教是童年:它活泼天真、切实,批评阶级制、苦行、迷信、祭天、淫荡、神我,指导了不苦不乐的人生正轨。不过,正法的内容,还没有具体的开发,理论上幼稚了些。它还在求学时代,重于自利。
  2、中期佛教,是少壮时代:理智正确发达,行动也能切实,它不但自利,还要利他。它不像小孩的乱跳,老翁的倚杖闲眺,它富有生命、朝气,大踏步向前走。不过世间的经历渐多,不随时检讨,惰性、自私怕要跃跃欲试了。
  3、后期佛教是衰老,一直向灭亡前进。它的经验丰富,哲理的思辨,中期也有不及它的地方。它的惰性渐深,暮气沉沉,专为子女玉帛打算,却口口声声说为人。
  ……现阶段的中国佛教,不但理论是后期的大乘,唯心的、他力的、速成的行践,也都是后期佛教的本色。我们如果要复兴中国佛教,使佛教的救世成为现实,非推动中期的少壮青年的佛教不可。后期佛教,可以请他做顾问,取他一分丰富的经验。我们更得发扬初期的天真、切实的精神。以中国内地特有的中期佛教的思想,摄取藏文系及巴利文系的宝贵成分,发扬佛陀本怀的即人成佛的佛教!
  (六)、导师于‘印度之佛教’p.4-7中把整个印度佛教的发展,区分为五个阶段:
  1、声闻为本之解脱同归
  2、倾向菩萨之声闻分流
  3、菩萨为本之大小兼畅 (龙树菩萨)
  4、倾向如来之菩萨分流
  5、如来为本之梵佛一体
  最后p.7说道:
  印度佛教凡经五期之演变,若取喻人之一生,则如诞生、童年、少壮、渐衰而老死也。
  ※   导师将龙树菩萨所处的“菩萨为本之大小兼畅”比喻为少壮时代,亦可看出导师对“初期大乘佛法”之推崇与肯定!
  二、“尔时,世尊告曰……”等,“佛说”的定型格式表现,但实在无法当成是佛所宣说的可信证据,而让人相信这些大乘经都是“佛说”的。然而,不是佛说,就不能是纯正的佛法吗?
  ※   有关“佛说”之定义,导师于‘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1322-1329有详细的解说。如:
  1、(p.1323) 依一般的意见,释迦佛说的,是佛说,否则即使合于佛法,也是佛法而不是佛说。这是世俗的常情,不能说他是不对的。但在佛教中,“佛说”的意义,与世俗所见,是不大相同的。
  2、(p.1323-1324)佛灭后的“原始结集”,是少数长老的结集,经当时少数人的审定而成立,这是通过结集者的共同意解而认可的。如不得大众的认可,如阿难传佛“小小戒可舍”的遗命,虽是佛说,也会被否决,反而立“诃毁小小戒”的学处。
  3、(p.1324)“佛语具三相”:一、修多罗相应,二、不越毗尼,三、不违法性。修多罗相应与不越毗尼,是与原始集出的经律相顺的;不违法性,重于义理(论证的,体悟的),也就是“不违法相[性],是即佛说”。这一勘辨“佛说”的标准,与非宗教的世俗的史实考辨不同,这是以佛弟子受持悟入的“佛法”为准绳,经多数人的共同审核而决定的。所以“佛说”,不能解说为“佛口亲说”,这么说就这么记录,而是根源于“佛说”,其实代表了当时佛弟子的公意。已结集的,并不等于“佛说”的一切……?
  4、(p.1325)“菩萨譬喻”,“菩萨本生”,“佛譬喻”,佛“因缘”。传说在佛教界的,虽因时因地而有多少不同,而大体上是共同承认的,也就都是“佛说”的。这里面,孕育著佛菩萨──大乘佛教的种种特性。在部派中,阿毗达磨论也认为“是佛说”的。
  5、(p.1326)‘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一(大正八?五三七中)说:
  “佛诸弟子敢有所说,皆是佛力。所以者何?佛所说法,于中学者,能证诸法相[性];证已,有所言说,皆与法相不相违背,以法相力故”。
  弟子们所说的法,不是自己说的,是依于佛力──依佛的加持而说。意思说,佛说法,弟子们照著去修证,悟到的法性,与佛没有差别,所以说是佛力(这是佛加持说的原始意义)。龙树解说为:“我等当承佛威神为众人说,譬如传语人。……我等所说,即是佛说”。弟子们说法,不违佛说,从佛的根源而来,所以是佛说。
  6、(p.1327)依大乘经“佛说”的见解,“大乘是佛说”,不能说“是佛法而不是佛说”!
  三、……如恒河沙数量的菩萨道发心者,或因般若慧力修学能力的不同,或因悲心熏习,根器的不同,最后能成就不退转的,只有一、二位而已。事实上,现实人间不退转菩萨的实例,确实不容易看到。就是佛世时,像尊者茂师罗、尊者殊胜那样见井水而尚未能喝到水;到达正知见“有灭涅槃”而未证入阿罗汉果位(正见深法,而未证入的菩萨与此类似),也是“绝少数”的(印顺导师《空之探究》光碟版p.151-153)。……
  ※   修菩萨道得无生法忍、不退转的确实难得。但您引用‘空之探究’之解释似乎与导师原意有些出入。如导师‘空之探究’p.152所说:
  惟有另一类人(绝少数),正知见“有灭涅槃”而不证得阿罗汉的;不入灭尽定而有甚深涅槃知见的,正是初期大乘,观一切法空而不证实际的菩萨模样。
  又p.153-154云:
  起初,如‘小品般若波罗蜜经’说:“是深般若波罗蜜,应于(能得)阿毗跋致菩萨前说,是人闻是,不疑不悔”。不退转菩萨是少之又少的,所以说:“无量无边阿僧祇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于中若一若二住阿毗跋致[不退转]地”。这当然是甚深义法门,还不是普遍传宏的。也许大乘法门传开了,来学的人也渐渐多了,于是久行菩萨也能够信解了,所以说:“能信解深般若波罗蜜,当知是菩萨如阿毗跋致。何以故?世尊!若人于过去世不久行深般若波罗蜜,则不能信解”。进一步,“新发意”(应译“新学”)菩萨也有信解可能了,如说:“若新发意菩萨随恶知识,则惊怖退没;若随善知识,闻是说者,则不惊怖没退”。再进一步,一切法空的般若深义,什么人都能契入,如“中本般若”说:“是(法)门,利根菩萨摩诃萨所入。佛言:钝根菩萨亦可入是门,中根菩萨,散心菩萨,亦可入是门。是门无碍,若菩萨摩诃萨一心学者,皆入是门”。般若甚深法门,三根普被,人人可学可入;这就是直从法性平等,法法皆空、皆如去深入的法门。
  ※   导师说:“恒河沙数量的菩萨道发心者,最后能成就不退转的,只有一、二位而已”这是就“般若法门初期,尚未普及时”而言。说:“到达正知见“有灭涅槃”而未证入阿罗汉果位(正见深法,而未证入的菩萨与此类似),也是“绝少数”的”。这是就“原始佛教或部派佛教时”,少数有“正见深法,而未证入”的菩萨模样而言。
  四、既是“对治悉檀”,就有其相对性与局限性。
  ※   不知“对治悉檀”之“相对性”与“局限性”如何解说?
  五、注106“败坏菩萨”。
  (编按:原文有极详尽的注解,共154条,限于篇幅,未能刊登。此注106:“慧力不足而悲心强,要流于世俗而成所谓‘败坏菩萨’的”,印顺导师《般若经讲记》……)
  ※   ‘大智度论’提到“败坏菩萨”有两处:
  1、卷29,大正25,271a28-b:
  菩萨有二种:一者、败坏菩萨;二者、成就菩萨。败坏菩萨者,本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遇善缘,五盖覆心行杂行。转身受大富贵,或作国王,或大鬼神王、龙王等。以本造身、口、意恶业不清净故,不得生诸佛前、及天上、人中无罪处:是名为败坏菩萨。如是人虽失菩萨心,先世因缘故,犹好布施,多恼众生,劫夺非法,取财以用作福。成就菩萨者,不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慈愍众生。或有在家受五戒者,有出家受戒者。在家菩萨,虽行业成就,有先世因缘贫穷,闻佛法有二种施:法施、财施,出家人多应法施,在家者多应财施。我今以先世因缘故,不生富家。见败坏菩萨辈作罪布施心不喜乐,闻佛不赞多财布施,但美心清净施,以是故,随所有物而施。又出家菩萨守护戒故,不畜财物;又自思惟戒之功德,胜于布施,以是因缘故,随所有而施。
  2、卷36,大正25,323c7-11:
  有二种菩萨:一者、行慈悲,直入菩萨道;二者、败坏菩萨亦有悲心,治以国法,无所贪利,虽有所恼,所安者多,治一恶人以成一家。如是立法,人虽不名为清净菩萨,得名败坏菩萨。
  ※   看来,有些施以严刑厉罚的国王,有点像这里所说的“败坏菩萨”。
  --------------------------------------------------------------------------------
  致 厚观法师:
  法师您好:
  十分感谢法师对拙著(习作)《解脱道与菩萨道》之指导,以下为后学对法师来函指正之诸点的回复,还请法师指导:
  1、关于“第一义悉檀”与“对治悉檀”之分类,后学完全同意法师的看法,尤其是:
  (一)、‘华雨集’(四)p.29-30:
  ‘杂阿含’以第一义悉檀为主,而实含有其他三悉檀。进一步的辨析,那“修多罗”部分,也还是含有其他三悉檀的。
  (三)、‘印度佛教思想史’p.126:
  第一义──胜义在“佛法”中,是缘起;缘起法是法性,法住,法界。依缘起说,蕴,处,(因缘),谛,界,及出世因的道品,都是胜义,这就是‘杂阿含经’(巴利藏作‘相应部’)的主要内容。龙树是大乘行者,依‘般若经’说,以涅槃异名──空性,真如,法界,实际等为胜义。
  这也是拙文企图尝试以“缘起”作为“解脱道”与“菩萨道”对话的“共同基础”——佛法所不共于外道的特质。法师从此点(四悉檀的判摄)切入,也是理解导师“坚持大乘”——初期大乘的一个重要方向。感谢法师的指导。
  2、关于“佛说”的部分,后学完全同意导师所作的定义与观点,但在与一般佛教徒的接触中,也还常慨于一般人对“佛亲口宣说”的刻意强调与尊崇,故有“不是佛说,就不能是纯正的佛法吗?”的反问,意在打破这样的迷思。
  3、关于“不退转菩萨”,法师说:“修菩萨道得无生法忍、不退转的确实难得。但您引用‘空之探究’之解释似乎与导师原意有些出入。……”法师的意思似乎是认为“恒河沙数量的菩萨道发心者,最后能成就不退转的,只有一、二位而已”是指“般若法门初期,尚未普及时”而言;“‘有灭涅槃’而未证入阿罗汉果位(正见深法,而未证入的菩萨与此类似),也是‘绝少数’的”是就“原始佛教或部派佛教时”,少数有“正见深法,而未证入”的菩萨模样而言,待大乘佛法宏传开来,成就者应该就不会是这样的少数了。法师的看法也颇有道理,后学觉得很值得参考。但后学总觉得,菩萨行确实是“难中之难”(故称“伟大”),即使是大乘法门宏传开来了,能“信解”的人多起来了,乃至于“人人可学可入(如鱼子庵树华)”(“也许大乘法门传开了,来学的人也渐渐多了,于是久行菩萨也能够信解了”、“‘新发意’(应译“新学”)菩萨也有信解可能了”、“三根普被,人人可学可入”),也不一定表示成就不退转的菩萨,数量上能多起来。能信解,乃至于能发心修学,与能成就,也许不一定有直接关系。如导师在《学佛三要》p.152-153中说:
  菩萨是超过凡夫的,也是超过二乘的。恋著世间的凡夫心行,是世间常事,如水的自然向下,不学就会。一向超出生死的二乘行,是偏激的厌离,一面倒,也还不太难。惟有不著世间,不离世间的菩萨行,才是难中之难!事实确乎如此:凡夫心行,几乎一切都是。释迦佛的会上,有的是小乘贤圣,不容易,也还不太难。菩萨,只有释迦与弥勒;这是人间的历史事实。可见菩萨心行是极不容易的,如火中的青莲华一样。大乘经中说:十方有无量无边的菩萨,那是十方如此,而此土并不多见。至于大地菩萨的化现,可能到处都是,但这不是人间所认识的。从此土的薄地凡夫来论菩萨行,如不流于想像,神秘,尊重事实,那是并不太多的。经上说:“无量无边众生发菩提心,难得若一若二住不退转”。所以说:“鱼子庵罗华,菩萨初发心,三事因中多,及其结果少”。这不是权教,是事实。出世,是大丈夫事,而菩萨是大丈夫中的大丈夫!如有一位发心得成就不退,对于众生的利益,实在是不可度量,如一颗摩尼宝珠的价值,胜过了阎浮提的一切宝物一样。
  法师之指正,后学当先抽掉该出处注解(编按:原注139:印顺导师《空之探究》p……),并抽空重读《空之探究》。
  4、关于“对治悉檀”之相对性与局限性,后学以为对治是对特定偏差的矫正,如对“甲”偏差的校正,也许对“乙”偏差没有多大功效,所以说是“相对性与局限性”。如《佛在人间》p.30中说:
  三、对治悉檀,以制止人类的恶行为宗旨。如贪欲重的,教他修不净观;嗔恚重的,教他修慈悲观;愚痴重的,教他修因缘观;散乱多的,教他修数息观;我执重的,教他修界分别观。有的能行许多慈善事业,却不能遏止自己的恶行;也有人能消极的止恶,却不能起而积极的为善。所以生善与息恶,在应机施教中成为二大宗旨。
  又如《中观今论》p.247中说:
  唯心论,依龙树说,也不失为入道方便。说境唯心现,这因为众生偏执外境为实有,偏执主观的心识随客观环境而转。为针对此种偏执,使众生了达外境非实,故特地强调主观心识,这只是对治悉檀。若即此执为真实心或真常心,那不过是“梵王旧执”,婆罗门教的旧思想而已!
  初期大乘多谈“一切法空”,或有“对治”各部派普遍在论究一一法“自性”的偏差。(《印度佛教思想史》p.68-71中说:
  部派的异义多极了,略述三项最重要的。一、三世有与现在有:……大众部分化出的北道派说:色等(有为)法的自性svabhava,是真如、无为。这正是“现在实有而是无为”;无为是有为的自性,如如不异,依自性而起用,有生有灭,才是有为。这与说转部的根本蕴是常,同一意义,不同的是三世有与现在有而已。三世有与现在有,论诤得尖锐的对立著,但论究到一一法的自性,现出了是常是恒的共同倾向;对“大乘佛法”来说,也可说殊途同归了!)
  又如《中论》中所评破一些部派或当时的邪见,后学常有不是自己很贴切(事不关己)的遥远感觉,总需要以现代熟悉的说法去转换理解。所以后学以为“对治悉檀”有其时代性、个人习性的相对性与局限性,而其目标总是在引入“第一义悉檀”。
  5、关于“败坏菩萨”,感谢法师所引《大智度论》所述之参考。
  末尾,再次地感谢法师于法务繁忙中,仍给后学指导,谢谢您!并祝
  法安
  末学 春江顶礼
  --------------------------------------------------------------------------------
  春江仁者道鉴:
  有关“不退转菩萨非常难得”的问题,如果真正理解菩萨道的话,不但要有般若智、方便智,还要无缘慈,要悲智均等,确实不容易!就此土现实世界来说,一般肉眼众生可能不容易看得到,所以导师埋下了一个伏笔:“大地菩萨的化现,可能到处都是,但这不是人间所认识的。”
  我曾听导师开示过:“我推崇龙树学,不过,我详谈得“无生法忍”之前的这一段,至于得不退转之后,得法性生身,自由自在化生这部分,我仅点到为止而已。”就因为菩萨之难能可贵,所以导师特别赞叹菩萨精神的伟大,如导师在‘印度之佛教’自序p.6中言:
  印度之佛教,自以释尊之本教为淳朴、深简、平实。然适应时代之声闻行,无以应世求,应学释尊本行之菩萨道。中期佛教之缘起性空(即缘起无我之深化),虽已启梵化之机,而意象多允当。龙树集其成,其说菩萨也:
  1、三乘同入无余涅槃而发菩提心,其精神为“忘己为人”。
  2、抑他力为卑怯,“自力不由他”,其精神为“尽其在我”。
  3、三阿僧祇劫有限有量,其精神为“任重致远”。
  菩萨之真精神可学,略可于此见之。
  导师特别引用‘大智度论’卷四(大正25,92中7-9)的一段话:“佛言无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众生,何以故言三阿僧祇劫。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而赞叹菩萨的伟大,菩萨之真精神可学,连三阿僧祇劫都太短了,应无量阿僧祇劫作功德度众生,真是“任重道远”啊!愿共勉。祝
  吉祥如意!
  厚观合十
  --------------------------------------------------------------------------------
  法师您好:
  谢谢法师再次地指导。关于“不退转菩萨”的问题,就弘扬人为本的“人间佛教”立场,后学觉得,是否应重正常人所能领受的教说为上,而避免“不是人间所认识的”的部分?
  导师说“立本于根本佛教之淳朴”,后学对此深有所感,故对“超人间现实”的部分,往往比较趋于保守之故。谨祝
  吉祥如意
  末学 春江顶礼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