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说(一)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净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说(一)
  导师 上净下元禅师 著

  一、译本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称般若心经、心经。为唐朝玄奘于贞观二十三年(六四九)译出,现收藏在大正藏第八册中。本经的不同译本有:
  (一)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大正藏题为姚秦鸠摩罗什译,但据梁代僧祐的出三藏记集卷四和隋代法经的众经目录卷四,均列入失译录,到了唐代智升的开元释教录,才将其归于鸠摩罗什译典之内,从此沿用不改。本译和奘译内容,除文字略微变化外,大抵是采同一梵本,无序分和流通分。
  (二)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为唐代摩竭提国沙门法月重译。
  (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为唐代罽宾三藏般若与利言共译。
  (四)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为唐代大兴善寺三藏沙门智慧轮译。
  (五)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为唐时吐番国师法成译,大正藏于经题下另加注“敦煌石室本”。
  (六)唐梵翻对字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为梵本音译,大正藏题“观自在菩萨与三藏法师玄奘亲教授梵本不润色”,系英人史坦因于敦煌石窟所发现者。
  (七)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为宋代施护译。
  (八)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由今人霍韬晦依梵本原文译成白话语体。
  另外,据元代庆吉祥等所编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卷一的拾遗篇,尚载有唐不空和契丹慈贤的译本,但均佚失不传。除第六种梵本音译为玄奘自翻及第八种白话译本外,其余各本均有序分和流通分,至于正宗分则内容大同小异。又据东初法师所著般若心经思想史中,关于本经汉译本者,尚有:
  (一)佛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为唐代义净译,尚存。
  (二)般若波罗蜜多那经─为唐代菩提流志译,已佚失。
  (三)摩诃般若随心经─为唐代实叉难陀译,已佚失。
  若此,则汉译本总共有十四种,尚存十种,佚失四种。
  其次,非汉译者有藏、蒙、满文,都和法月的译本近。又,现存本经的梵本有大本和小本二种,于尼泊尔被发现的为“大本”,日本法隆寺秘藏本,于一八八四年由英国语言学家麦克斯穆勒与南条文雄共同校订出版的为“小本”,并于一八九四年时,由麦克斯穆勒将其英译出版。此外一八六四年英国佛教学者比尔依奘译本译成英文出版。
  本经虽译本众多,但以奘义流通最广,尔来注疏诸家亦是依奘译为主。
  二、经文出处
  此奘译连经题一共有二百六十八字,言简意赅,如详考其出处,约可分成几个部份:
  (一)本经自“观自在菩萨”至“无智亦无得”句─奘译大般若经卷四?相应品第三至一:
  “舍利子: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菩萨摩诃萨,与如是等空相应时,不见色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见受,想、行、识若相应、若不相应。何以故?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不见色若是生法、若是灭法,不见受、想、行、识若是生法、若是灭法;不见色若是染法、若是净法,不见受、想、行、识若是染法、若是净法。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不见色与受合,不见受与想合,不见想与行合,不见行与识合。何以故?舍利子!无有少法与少法合,本性空故。所以者何?舍利子!诸色空,彼非色,诸受、想、行、识空,彼非受、想、行、识。何以故?舍利子!诸色空,彼非变碍相;诸受空,彼非领纳相;诸想空,彼非取像相;诸行空,彼非造作相;诸识空,彼非了别相。何以故?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不异空,空不异受、想、行、识;受、想、行、识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识。何以故?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染不净、不增不减,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舍利子!如是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地界,无水、火、风、空、识界;无眼处,无耳、鼻、舌、身、意处;无色处,无声、香、味、触、法处;无眼界、无耳、鼻、舌、身、意界;无色界、无声、香、味、触、法界;无眼识界,无耳、鼻、舌、身、意识界;无眼触,无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无无明生,无无明灭,无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愁叹苦忧恼生,无行乃至老死愁叹苦忧恼灭;无苦圣谛,无集、灭、道圣谛;无得,无现观。”
  此段与本经主文内容相似,其异译本(鸠摩罗什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经(以下称大品经)习应品第三中,自“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习应七空,所谓性空…”至“无苦、集、灭、道,亦无智、亦无得”,文句与本经更加接近。而大般若经卷四○三?第二分观照品第三之二时,又重复出现与上述相应品几乎相同之经文。其次大般若经卷四?初分学观品第二之二,亦有类似经文。
  (二)本经自“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句─与大般若经卷第四百二十九?功德品第三十二文意相近: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或诸天子及诸天女,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一经其耳,善根力故,定当渐次证得无上正等菩提。何以故?憍尸迦!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及诸弟子,一切皆学如是般若波罗蜜多,证得无上正等菩提,入无余依般涅槃界。”
  异译大品经则载于卷十?劝持品第三四中。
  (三)本经自“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至“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句─与大般若经卷第四百二九?功德品第三十二文意相近:
  “如是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是一切咒王,最尊最胜,最上最妙,能伏一切,不为一切之所降伏。何以故?如是般若波罗蜜多能除一切恶不善法,能摄一切殊胜善法。”异译大品经则载于卷十?劝持品第三四及宝塔大明品第三二中。
  (四)本经咒语部份“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句─与陀罗尼集经(唐天竺三藏阿地瞿多译)卷三?般若波罗蜜多大心经的第十六咒类似,此咒分大小二种,其“般若大心陀罗尼”为:“跢侄他 揭帝揭帝 波罗揭帝 波罗僧揭帝 菩提莎诃 是大心咒,用大心印,做诸坛处一切通用。”其“般若小心陀罗尼”为:“跢侄他 揭帝揭帝 波罗民揭帝 波罗若他莎诃 用小心印,通一切用”
  此咒语于各般若经中均无,应为后期大乘密教发达以后,为了适应当时的信仰环境而加上去的。如依经意,则知般若波罗蜜已蕴含咒的功德,不须再说此咒语了。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