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 识 转 依
唯 识 转 依
※ 作者: 养辉法师 - 中国佛学院研究生
一、绪言
二、以阿赖耶识为转依
三、以三所知能相为转依
四、见道转依
五、如来转依
一、绪言
《显扬圣教论》云:“转依究竟亦是现观究竟” [1],转依在瑜伽行派的思想中很突出,其他学派所常讲的则是解脱、涅槃等,转依这一概念,把握了实践的具体的关键。《摄大乘论》所说的所知依,即是以阿赖耶识为中心的赖耶缘起,也就是《成唯识论》所说的持种依。有情流转生死,种种痛苦的存在,都是由于识的现显。我们把我们所面对的物件,无论是色法还是心法,都生起实在性的执著,加上又执著那个能执著的自我。于是,对于由识的分别就产生了外内、能所的执著,便生起了痛苦的存在。如果我们能够反此而观,既然我们所面对的物件唯是内识的现显而被表现著,在圣者的真实认识上是根本不存在的。进一步由认识到此物件的不存在,那能认识此物件的能认识,把它作为是认知的主体,其实也是不存在的。由此,那被概念化、被思惟化的戏论的世界就会止灭,同时,也就实现了无分别的胜义境界。唯识将此情形表现为:作为能所二者相对应而显现的世俗世界,变成了不显现,未显现的胜义境界就变成了显现或证得。
《摄论》云:“转依,谓依他起性对治起时,转舍杂染分转得清净分。”[2]把成立众生世间的迷妄的依据,转换为佛的智慧,即是转依。戏论寂灭的境界是转迷开悟,也就是把识的状态转变为智的状态,故云转识成智。世间以识为主,故以识为依,出世间以智为主,故以智为依。在《楞伽经》中对于识相与智相作了细致的比较,关于智的种类说到有三种。《楞伽经》明确的说到识有八种,而对于智的分类是立足于种性的差别上说的,对于转八识成四智的理论该经还没说到。最早出现转识成智思想的,被认为是波罗婆蜜多罗所译的《大乘庄严经论》,这可于李百药所撰的序中看出:“其菩提一品,最为微妙,转八识以成四智。束四智以具三身,详诸经论所未曾有,可谓闻所未闻,见所未见。”[3]这一重要思想,在后来的《佛地经论》以及《成唯识论》中,发挥得极为详尽。这一学说主要是回答了在佛地以后的唯识问题,反映了实践的要求。当时不论大乘内部或是一般思想界,都对这一问题有探知的兴趣,并影响了后来的密教。
唯识宗以阿赖耶识等八种识来说明宇宙人生诸现象,从理论和实践上作一交代和安置,这于八识的二种能变可以窥出,一作为因能变的种子能变,二作为果能变的诸识现行。阿赖耶识作为众生轮回的依据,是染污的和迷妄的。妄识的现起和流行是无始的,其表现为我执和法执。阿赖耶识贮藏的种子是有漏的、杂染的,其显现的现行表现为能所隔阂的二元性的存在。在三性中是用遍计所执性来表示,其生起是完全由于情识的妄执,根本上是不存在的。认识到遍计所执性的不存在,亦即证得圆成实性的存在。这种用否定的方式,因其无和还其无的本来面目,从而显现胜义空性的模式,在转识成智的理论中,是由无漏种子的现起为关键而实现的。
无漏种子被认为是无始本有,寄存在阿赖耶识中而为杂染阿赖耶识的对治因,亦即转识成智的生因。无漏种子之所以是无漏的,是因为从佛陀最清净法界等流而生,故其质是无漏的。要使无漏种子起现行,完成从迷到悟的转换,还得从最初的归依大乘正信开始,经无数劫的精进修行。《摄论》云:“依他言因及内各别如理作意,由此为因正见得生。”[4]又“如理作意所摄,似法似义而生似所取事,有见意言。”[5]从听闻佛陀开示的正法,并对闻教作根源性的思惟,这是大乘实践的中心课题。从听闻正法而得到闻熏习的无漏种子,以此种子为因而能成就转依。此转依的情形,是断一分无明便证得一分菩提,约位则有五种:一、一分转依。二、具分转依。三、有动转依。四、有用转依。五、究竟转依。
二、以阿赖耶识为转依
阿赖耶识是一切法的所依,《摄论》卷上云:“此中最初且说所知依,即阿赖耶识。”“所知”的范围非常广博,包括世间的一切因与果,即一切有情生死的异熟总果报。此阿赖耶识即是《成唯识论》所说的持种依。《成论》卷十云:
二所转依。此复有二;一持种依,谓根本识。由此能持染净法种,与染净法俱为所依,圣道转令舍染得净。……二迷悟依,谓真如。[6]
在《成论》中,所转依有二种,除持种之阿赖耶识依外,还有作迷悟依的真如。故窥基《成论述记》认为,《摄论》对于所转依的说明,在范围上是狭义的。彼云:
然无性等,二摄论等,但以阿赖耶识为转依。《对法》十一,转依有三:一心转,即真如。二道转,即前能转道。三粗重,即阿赖耶识。故此(指《成论》)转依,略有二种,体宽《摄论》,彼无真如故。狭于《对法》,无彼道故。然道是此能转道中摄故,亦不狭于彼。[7]
阿赖耶识是梵语Alaya的音译,义译为藏,即具有能藏、所藏、我爱执藏三义。能藏是指此第八阿赖耶识能贮藏前七转识诸法的种子,望彼所藏之种子,而名此第八为能藏。所藏是指由前七转识诸法所熏的种子,藏在阿赖耶识中,望彼能藏的诸法,而名此第八为所藏。所谓我爱执藏,是指第八阿赖耶识,恒被第七末那识执著为我,即常一主宰的东西。故就被第七识执为自内我而言,名此第八识为我爱执藏。此阿赖耶识之能藏、所藏、执藏三义,相当于摄论所说的三相,即因相、果相、自相义。彼云:
安立此相略有三种,一者安立自相。二者安立因相。三者安立果相。此中安立阿赖耶识自相者,谓依一切杂染品法,所有熏习为彼生因,由能摄持种子相应。此中安立阿赖耶识因相者,谓即如是一切种子阿赖耶识,于一切时与彼杂染品类诸法现前为因。此中安立阿赖耶识果相者,谓即依彼杂染品法无始时来所有熏习,阿赖耶识相续而生。[8]
复何缘故此识说名阿赖耶识?一切有生杂染品法,于此摄藏为果性故。又即此识于彼摄藏为因性故.是故说名阿赖耶识。或诸有情摄藏此识为自我故,是故说名阿赖耶识。[9]
阿赖耶识又叫一切种子识,如《解深密经》云:“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种子是因义、能显现义。由种子生现行,现行又复熏种子,种子与现行互为因果。这种现熏生的道理,即包括了宇宙间的一切法。所谓现行,即指前七转识所生诸法。转识与阿赖耶识互为因缘义,如云:“诸法于识藏,识于法亦尔。更互为果性,亦常为因性。”如此,便安立了阿赖耶识缘起,亦即分别自性缘起,同时也否定了其他的所谓缘起。《摄论》云:
如是缘起于大乘中极细甚深。又若略说有二缘起,一者分别自性缘起。二者分别爱非爱缘起。此中依止阿赖耶识诸法生起,是名分别自性缘起,以能分别种种自性为缘性故。[10]
从第八识所贮藏的种子,生起七转识的现行诸法,复而又熏习种子于第八识中,生灭相续,遇缘具足复生现行。这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种子生种子,有情自无始以来,即辗转相续,不断地在生灭著。从无始以至于现在,虽经过了百千万亿的变化,而始终没有超越这个历程。因此,从阿赖耶识缘起诸法的赖耶缘起上,安立染净诸法的根本的,就是第八阿赖耶识。
第七末那识是分别与俱生我执的根本,有四个特别的烦恼心所,并与之恒时相应,即: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第七末那识有执藏的功能,恒时执著第八识的见分为我,执著第八识的相分为法。因此,只要第七识我爱执还在生起现行而没有断的话,第八识就名为阿赖耶识,为杂染法生起的根本所依。《显扬》卷十七云:“若略说阿赖耶识,当知是一切杂染法根本。”[11]
阿赖耶识本身是刹那生灭、相似相续,唯有能见与缘由,即种子与现行,并没有所谓的常一不变的东西存在。然此如幻的阿赖耶识,只有登地的菩萨,证见真如,得法眼净,通达一切法界已,方能通达一切种子阿赖耶识。非未见谛者,于诸谛中未得法眼,而能通达一切种子阿赖耶识。阿赖耶识以修习善法故,即得转灭。《显扬》卷十七云:
又此行者由阿赖耶识是一切戏论所摄诸行界故,略彼诸行于阿赖耶识总为一团一积一聚。为一聚已,以缘真如境智,修习多修习故,所依止转。转依无间,当知已断阿赖耶识。由此断故,当知已断一切杂染。[12]
又《庄严经论》云:“如是种子转,句义身光转。是名无漏界,三乘同所依。”[13]此说转依,种子转即谓阿赖耶识转,次句谓前七转识转。
三、以三所知能相为转依
《庄严经论》卷五云:“能相略说有三种,谓分别相、依他相、真实相。”[14]三所知能相即是三性,亦即三种诠表模式,所谓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圆成实性。三性学在唯识宗乃至对于整个佛法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依三自性可以随宜抉择了、不了义经,究竟抉择一切法之空无自性、自性涅槃等,它对于唯识转依的说明、修习、证得,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成论》云:
依谓所依,即依他起,与染净法为所依故。染谓虚妄遍计所执,净为真实圆成实性,转谓二分:转舍、转得。由数修习无分别智断本识中二障粗重,故能转舍依他起上遍计所执,及能转得依他起中圆成实性。由转烦恼得大涅槃,转所知障得无上觉,成立唯识意为有情证得如斯二转依果。[15]
第一依他起性。依他起指依他为缘而得生起的意思,因而否定了依自而起,也就是缘起性空的意义。《解深密经》即以十二缘起来解释依他起性,彼云:
云何诸法依他起相?谓一切法缘生自相,则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无明缘行,乃至招集纯大苦蕴。[16]
这是立足于人生现象而述说的两重三世因果,也叫分别爱非爱缘起。此外还有业感缘起和赖耶缘起,《摄论》即以赖耶缘起说明依他起性,彼云:
此中何者依他起相?谓阿赖耶识为种子,虚妄分别所摄诸识。[17]
第二遍计所执性。遍计是周遍计度的意思。《解深密经》云:“相名相应以为缘故,遍计所执相而可了知。” [18]遍计所执性是依靠名与相而展开的虚妄执著,本来名与相是依他起性的,是假安立的,然而当遍计所执性生起的时候,却把它当作实在的东西,起实我实法的执著,并分别其自性、差别等。因此,其性质是于执情有而于道理无。
第三圆成实性。圆是圆满,成是成就,实是真实,《成论》云:“二空所显,圆满、成就、诸法实性,名圆成实。”[19]在依他起上,遍计所执自性不行,所取空能取亦空,亦即人法二空,由此二空所显者即是圆成实性,亦即真如、法性、法界、胜义等。《解深密经》云:“云何圆成实性?谓一切法平等真如。” [20]此即遍一切一味相,亦即般若所说一相所谓无相。真如是所缘缘,唯正智慧知,亦即根本、后得二智所行之境。《显扬》云:“圆成实自性,二最胜智义。无有诸戏论,远离一异性。” [21]
三性即是三无性,三种自性一一皆是无性,是故说三无性。一相无性。因为遍计所执性是凡夫增益出来的没有体相之法,由此体相都无,故说相无性。二生无性,因为依他起自性是依他众缘所生之法,亦即阿赖耶识种现熏生之缘生法,以其是缘生而非自然生,故说依他起性为生无性。《显扬》云:“何名生无性?谓缘力所生非自然有故。”[22] 三胜义无自性。圆成实是胜义谛,是一切诸法之无我性。以其既是胜义,又是无自性之所显,故谓胜义无自性性。又不以依他起是胜义无自性性,因为依他起非是清净所缘,无有胜义故。
在三性中,依他起性为遍计与圆成二性作依止,起到了中心与桥梁的作用。依他起性的范围相当广大,包括了宇宙人生的全部,在《摄论》里,即以以识为主的赖耶缘起当之。因此在所转依中,依他起性亦是依。然而依他起性本身如幻,既不是染也不是净,但它既与二性作依止,又可决定其是染或净。当它与圆成实性结合的时候,即成为清净之依他起;当它与遍计所执性结合的时候,便成为杂染之依他起。可以说,圆成实性是圣者之所依,遍计所执性则是凡夫之所依。如世尊言:
遍计自性中,由有执无执。二种习气故,成杂染清净。
是即有漏界,是即无漏界。是即为转依,清净无有上。[23]
凡夫依靠遍计所执性,而有了生死之流转。遍计所执性是于依他起性上生起的,依他起性的世界怎么会有了遍计所执性的显现?《解深密经》卷二云:
由遍计所执自性故,彼诸有情于依他起自性及圆成实自性中,随起言说,如如随起言说如是如是,由言说熏习心故,由言说随眠故,于依他起自性及圆成实自性中,执著遍计所执自性相,如如执著如是如是,于依他起自性及圆成实自性上,执著遍计所执自性,由是因缘生当来世依他起自性。由此因缘,或为烦恼杂染所染,或为业杂染所染,或为生杂染所染,于生死中长时驰骋,长时流转,无有休息。[24]
三种自性,皆有转依义,这是相对于遍计所执自性而说的。遍计所执自性是彻底的无,由此而立三性即是三无性,亦由此而转依。三自性与三无性,是“即是”的关系,而不是相互对待的关系,更不是立三无性而否定三自性。三自性是三种诠表模式,是存在的真理,不容否定,依圆二性更是应正存有,不能否定。要断除人我执,进一步还需要断法我执,成立三自性的意趣即在于此,所谓人我、法我即是遍计所执自性。因此三性三无性的理论中,所遣者只有遍计所执自性。《解深密经》云:
非由有情界中,诸有情类,别观遍计所执自性为自性故,亦非由彼别观依他起自性及圆成实自性为自性故,我立三种无自性性。然由有情于依他起自性及圆成实自性上增益遍计所自性故,我立三种无自性性。[25]
在三性中,遍计所执性的不增益,即是圆成实性的不损减。凡夫的世界,由有无明的关系,依假名言,执著能取所取,把本来没有的执著为有。若把这本来没有而执著为有的东西,如实知其为无,是为断烦恼。因此,所谓断烦恼,并不是有烦恼可断。《瑜伽论》卷七十四云:
为即于此言说随眠,正断灭时诸相除遣,为断灭已后方除遣?答:断时遣时平等平等,如称两头低昂道理。[26]
又《佛性论》卷三云:
非为除灭一法故名为灭,以本来不生故名灭。如《无上依经》中说:阿难,于无生无灭法中,心意及识,决定不生故。[27]
又《大乘庄严经论》卷四云:
法界与世间,未曾有少异。众生痴盛故,著无而弃有。
如彼起幻师,譬说虚分别。如彼诸幻事,譬说二种迷。
如彼无体故,得入第一义。如彼可得故,通达世谛实。
彼事无体故,即得真实境。如是转依故,即得真实义。[28]
四、见道转依
正入转依,是指入见道位时的转依,《三无性论》卷下云:“二者具分转依,谓初地菩萨具得人法两空也。”菩萨在证见道后,修行才算真正开始,此后还须经过漫长的历程,在十地的修行中,继续修习六到彼岸,在每一地上修习奢摩他和毗钵舍那,直到佛地方能究竟圆净。虽然如此,但菩萨在见道位时,通过暖、顶、忍、世第一法的四个三摩地的修习,已能伏除能取、所取的执著,分别的烦恼、所知二障不再现行。见道位在修行的位次上很特殊,也很重要,此后的修行与此前的修行不一样,有著极大的不同性。
在见道位之前,还有两个位次,即是大乘资粮位和加行位。在资粮位中,广备福德、智慧二种资粮,进行三相练磨心、断四处等。此位虽为求无上菩提,而修种种殊胜资粮,于唯识义亦深生信解,然于能取、所取空,还未能印取,也没有功力令其不起现行。因此,还须于加行位作进一步的修习,方能伏灭能取、所取,双印二取空,而入见道。
《摄论》云:“入所知相云何应见?多闻熏习所依,非阿赖耶识所摄,如阿赖耶识成种子;如理作意所摄,似法似义而生似所取事有见意言。”[29]阿赖耶识虽为一切杂染法因,然于多闻熏习的、法界等流的无漏种子,亦寄附于此,为一切清净法生起之因,为彼阿赖耶识之对治。通过如理作意,以清净真如为缘,虽也有似法似义之相生起,然此与普通的缘名执义不同,不唯不同,还是彼对治。因为从闻熏习而生起的大乘法义,唯是意言显现,唯识无义、法空无性。所谓意言,即是意识的分别。
凡夫的世界也是用著意言,只不过循名执义,于唯识所现却是日用而不知。名言是假的,它的生起离不开分别。《楞伽经》曾说,唇舌胸喉等和合,而有语言。这说明名言是依他起的,通过名言所指的事,更是不实在的,是意识的假搭挂。名言作为一种符号,有它所代表的丰富的资讯。古人讲“名者实之宾”,这个“实”怎么看,有很大的差别,比如,过去中国人注重名节,认为这才是真实的。孔子讲为政之道,首先应以“正名”为务,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正;刑罚不正,则民无所措手足。”这个“名”应包含了孔子所宣扬的道的内容,从天地运行的秩序,反映到人事,即等级次序等礼教,所谓克己复礼,而后天下归仁。通过正名而达至天下太平,止于至善。可见孔子安立于名的内容以及其所达到的作用,跟普通人是不一样的。老子讲“道隐无名”,道无名,不可用语言来描绘,没有所谓固定的规定性,于我们的日常经验了不相涉。名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产生执著性的一个代表。名是命名、诠表的意思,《说文解字》谓“名,自命也”,它因分别确证的需要而产生。“名”是产生于一种分辨的意欲,依著人的情见而进行,通过赋某物以名而将其区别出来。有了名言,对于物质世界,可区别此物非彼物,有种种的自性与差别。在欧几里德几何中,用点、线、面、体来诠表物体,世界莫过于点、线、面所构成的几何图形,虽然此点、线、面根本不存在,然亦如此诠表。分形维数几何虽比欧几里德几何更精确,但性质并没有改变;于精神世界亦然,有种种思想、种种境界的无量差别。我们把太阳命名为太阳,其所指者大火球。大火球即所谓光、热等,是大阳名的属性。太阳这个名字是假安立的,大火球这个事体,亦是刹那生灭,如幻如化。凡夫对于名与事体不分,恒恒时挂在一起,并且大火球也是实实在在的,过去如此,现在未来亦如此,丝毫不会改变。凡夫的世界就是这样的名言性的世界,能诠的名与所诠的事,成了一个东西,而且还是实在的存在。
染污末那识之四烦恼心所恒缘彼阿赖耶识,使得阿赖耶识成为有情杂染生死的根本。前七转识增长阿赖耶识种子,即名言熏习种子、我执熏习种子、业熏习种子,由此三杂染种子为因,使得有情的世界表现为能取、所取的执著。于遍计所执性而言,即以相名为缘,似义显现,而为二取的执著。因此,如何伏灭二取,体证无二,是修行的关键与下手处。由阿赖耶识中法界等流的清净种子起现行,意言显现,似法似义而得生起。此圣教法义,能为彼二取法义对治,因为通过推证名与义之自性差别,皆是假立,意言显现,于所缘法无复分别,亦即安住“于一切义无分别名”。对于能取所取的伏灭,是由修习四个三摩地而实现的。《摄论》云:
于此悟入唯识性时,有四种三摩地,是四种顺抉择分依止。云何应知?应知由四寻思,于下品无义忍中有明得三摩地,是暖顺抉择分依止。于上品无义忍中有明增三摩地,是顶顺抉择分依止。复由四种如实遍智,已入唯识,于无义中已得决定,有入真义一分三摩地,是谛顺忍依止。从此无间伏唯识想,有无间三摩地,是世第一法依止。应知如是诸三摩地,是现观边。[30]
又如引《分别瑜伽颂》云:
菩萨于定位,观影唯是心。义相既灭除,审观唯自想。
如是住内心,如所取非有。次能取亦无,后触无所得。[31]
真正算得上转依位的,是在菩萨入见道的时候。《庄严经论》卷七云:“此即是转依,以得初地故。”初地的菩萨,因通达了法界真如的共相,能观他身即是自身,获得五种心平等。如云:
如是菩萨悟入唯识性故,悟入所知相。悟入此故,入极喜地,善达法界生如来家。得一切有情平等心性,得一切菩萨平等心性,得一切佛平等心性。此即是菩萨见道。[32]
何谓为五?一者无我平等,谓于自他相续不见有我,无差别故。二者有苦平等,谓于自他相续所有诸苦,无差别故。三者所作平等,谓于自他相续欲作断苦,无差别故。四者不求平等,谓于自他所作不求反报,无差别故。五者同得平等,如余菩萨所得,我得亦尔,无差别故。 [33]
五、如来转依
在证入通达位后,数数修习无分别智,时间上还要经过两个阿僧劫的修行。在修习位的十地中,每一地都要修习十到彼岸,断除二障随眠。《成论》卷九云:“云何证得二种转依?谓十地中修十胜行,断十重障,证十真如,二种转依由斯证得。”[34]登入佛地,转依方得圆满,是名究竟转依。《三无性论》卷下云:“五者究竟转依,谓如来地至得圆满故名转依。”此转依不可思惟,如该论云:
言不可思惟者自有四种:一者成就不可思惟,谓一切惑一切苦不能违害,一向清净常住无变故,名成就也。二者自性不可思惟,谓此转依,即色为自性,离色为自性,皆不可思惟。如是乃至识及六入、四大、三界、六道、十方等,若即若离皆不可思惟,如佛性中广解。三者寂静不可思惟,谓此转依于乐住中不可思惟,于静住中不可思惟,如是乃至有心住圣住天住梵住佛住等皆不可思惟也。四者功德不可思惟,谓此转依,略说如来功德有六种:一圆满。二无垢。三无动。四无等。五利他为事。六胜能。[35]
又《庄严经论》说于三自性有五种学境,即一能持。二所持。三镜像。四明悟。五转依。此第五之转依,系指如来转依而言。《杂集论》卷十一云:“依者谓转依,舍离一切粗重得清净转依故。”[36]又四种所缘中有遍满所缘,此遍满所缘中之所作成就所缘,亦指如来转依而言。如《杂集》云:“所作成就所缘者,谓转依。已得转依者无有颠倒,所缘显现故,如是转依不可思议。”[37]
又《佛性论》云:
转依者,胜声闻独觉菩萨三人所依止法故。又有四种相应知。一者为生依。二灭依。三善熟思量果。四法界清净相。……三善熟思量果者,善正通达,长时恭敬,无间无余等修习所知真如,是转依果。若在道中,转依为因,若在道后,即名为果。若转依非是善熟思量果者,则诸佛自性应更熟思量,更灭更净,而不然者,故知转依为善熟思量之果。
复次,如来转依有八种法摄持应知。八法者:一不可思量。二无二。三无分别。四清净。五照了因。六对治。七离欲。八离欲因。此八合有二意:一离欲,是灭谛。二离欲因,即是道谛。[38]
如来转依为诸转中最胜,胜过声闻独觉菩萨所得转依,安处无漏界处。如来转依之能转道有二种,一得极清净出世智道。二无边所识境界智道。由此成就佛体与最清净圆满白法相应。又《庄严经论》说如来转依相有十种功德云:
何等为十?一者他义转,谓转依已为利他故。二者无上转,谓转依已,一切法中而得自在,过二乘转故。三者不转转,谓转依已染污诸因不能转此依,彼依转故。四者不生转,谓转依已一切染污法毕竟不起故。五者广大转,谓转依已示现得大菩提及般涅槃故。六者无二转,谓转依已生死涅槃无有二故。七者不住转,谓转依已有为无为俱不住故。八者平等转,谓转依已与声闻缘觉同解脱烦恼障故。九者殊胜转,谓转依已力无畏等一切佛法无与等故。十者遍授转,谓转依已,恒以一切乘而教授故。[39]
转依有四义,即能转道、所转依、所转舍、所转得。此四复有二义,其中第四所转得二义谓:一所显得,谓大涅槃。其中无住处涅槃,只有佛才能证得。《成论》云:“四无住处涅槃,谓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辅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乐有情穷未来际,用而常寂,故名涅槃。”[40] 二所生得,谓大菩提。能生菩提之种,众生本来即有,但由于所知障障碍的缘故,不得生起,一旦断灭所知障染污种子,无始本有的大菩提无漏种子,方起现行,是为得菩提。此即四智相应心品,由转有漏八七六五识相应心品次第而得。《成论》云:
云何四智相应心品?一、大圆镜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离诸分别,所缘行相微细难知,不妄不愚一切境相,性相清净离诸杂染,纯净圆德现种依持,能现能生身土智影,无间无断穷未来际,如大圆镜现众色像;二、平等性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观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大慈悲等恒共相应,随诸有情所乐示现受用身土影像差别,妙观察智不共所依,无住涅槃之所建立,一味相续穷未来际;三、妙观察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善观诸法自相共相无碍而转,摄观无量总持、定门及发生功德珍宝,于大众会能现无边作用差别皆得自在,雨大法雨,断一切疑,令诸有情皆获利乐;四、成所作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为欲利乐诸有情故,普于十方示现种种变化三业,成本愿力所应作事。[41]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