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工巧明>> 建筑>>正文内容

文化宝库石窟寺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编者按:石窟寺,是一种特殊的佛教寺院建筑,开凿于山峦连绵的悬崖峭壁之间,因山岩凿龛,就岩石造像,以岩窟为寺院。石窟寺来源于印度,伴随着佛教一同传人中国,与原有的岩石开凿和雕刻技艺相结合,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中国的石窟寺。中国石窟寺的发展可分为几个时期:最早接受石窟寺艺术的是新疆地区,克孜尔石窟寺始凿于公元三世纪,基本上沿袭印度的模式,可说是初创时期。此后,沿着丝绸之路传个到甘肃敦煌等地,从此开始了新的厂泛发展时期。到了八、九世纪,石窟寺建设进入了全盛时期,中国化的风格也越来越显著。十一世纪以后,逐渐开始走下坡路。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石窟寺,是世界上保存数量最多、分布地区最广、延续时间最长的佛教艺术的宝贵遗产。中国的石窟寺数以千百计,其中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就有三十多处。最著名的,当推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被誉为中国四大石窟。此外,如大足石窟等,也都很有价值,规模也很可观。这是又一系列富有特色的佛教名山。
  河西走廊西端的茫茫荒漠中,闪耀着一颗灿烂的佛教艺术明珠,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它建在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始凿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莫高窟上下五层,南北长约1600米,保存着从北魏至元历代洞窟492个。这里石质粗松,不适宜于雕琢,所以除彩塑外,特别以壁画著称。彩塑佛像2415尊,有单身像和群像,从中可以见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发展。壁画多达45000平方米,艺术造诣之高令人惊叹不己。隋代以前的北朝壁画,主要是各种“本生”“佛传”故事画,描绘释迎牟尼的行善事迹。隋唐时期的壁画,宣扬极乐世界的“净土变”,通俗化形象化地展示出了佛教的理想。此外,壁画中还有各类人物形象,表现了古代多方面的社会生活。同时,又绘有供养人的画像,可以看到历代各族人民的衣冠服饰。约丽多彩的壁画,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莫高窟的特殊意义,还在于从这里发掘了大量宝贵的文物。清光绪二十年,一个道士偶然发现了“藏经洞”,其中藏有从四世纪至十四世纪历代文物五、六万件,有写本,有绘画,有刺绣,有织物,还有铜像等等。在各种民族文字的写本中,除大量佛经、道经、儒家经典之外,还有文学作品、史籍、地志、帐册、契据、状碟、信札、历本等。这是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引起了世界各国学者极大的兴趣,出现了以敦煌文物为研究对像的“敦煌学”,我国建立了敦煌文物研究所。
  云冈石窟的开凿晚于莫高窟约一个世纪。这时,大同是北魏的统治中心。据《魏书·释老志》记载,北魏兴安二年(453年),高憎昙曜奏请文成帝,在京城之西武周山麓开凿石窟寺。此后数十年间,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延二里多,逐渐蔚为壮观。云冈石窟造像以气魄雄伟著称,现在主要洞窟53个,此外还有110多个小窟,以石刻造像为主,大小达51000尊。最早的昙曜五窟,在云冈石窟的中部,编号为16至20窟,佛像高13.5米至16.7米,身躯魁伟,姿态英俊,面容端庄而清秀,是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第5、6窟是连成一体的双窟,中央坐佛高达17米,为云冈石窟最大的佛像。四壁满雕佛龛造像,有佛、菩萨、罗汉、力士、飞天等,内容丰富多彩,雕饰精致华丽,这窟也是云冈石窟中有典型性的一个,显示它的审美特色和精湛技艺。五华洞,包括编号9一13窟,有造型奇瑰的大佛雕像,有富丽多彩的风物图案,也可说是云冈石窟的艺术精华。
  龙门石窟坐落在洛阳城南,这里龙门山与香山对峙,犹如一座天然门阙,两山之间伊水穿流而过,所以自古有“伊阙”之称。石窟主要开凿在龙门山峭壁上,宛如南北长达二里的蜂窝。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开始凿造石窟寺,历经四百多年相继营造,现有窟龛2100多个,佛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多块,佛塔40多座。龙门风景名胜区,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在龙门石窟中,北魏至隋代开凿的约占三分之一,大部分是唐代的石窟。奉先寺不仅规模最大,而且艺术价值也最高。主像卢舍那佛像高17.14米,面容丰润,修眉长目,嘴角微翘,眼光下视,形态极其生动,给人以雍容华贵之感。左右两边洞壁各刻一弟子,一菩萨、一天王、一力士。这组形神兼备技艺高超的群雕,显示了盛唐雕塑艺术的卓越成就。据史料记载,奉先寺建于唐高宗时,武则天还亲率朝臣参加了卢舍那佛的开光大典。
  在中国著名的石窟寺中,以麦积山石窟的风光最为幽雅。它地处甘肃天水秦岭山脉西端,石窟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各窟之间全由架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相连,真可谓石窟艺术中一大奇观。如果说莫高度以壁画为主,云冈和龙门石窟大多为石雕,那么麦积山石窟就因泥塑而著称。这一“东方雕塑馆”始凿于后秦(384-417年),后经十多个朝代相继开凿。这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中国佛教名山,是前人的智慧创造出来的特殊文化,它们是能激起探胜者的无限遐想的地方。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