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教数据电子化的意义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谢清俊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教数据电子化的意义
  作者:谢清俊
  各位好!今天实在很荣幸到这里向各位做报告。办这个活动的时候,自衍法师找我,我说我实在是忙,六月、七月各有一个国际性的会议,这两个国际性会议之间,事情特别多。所以他就说好吧,下次再说。过了不久,接到他的E-mail:「有很多人说,佛教界做佛教电子化是不务正业,您有什么看法?」还问我很多其它的问题,我都回答了。后来他说:「您还是来讲一讲好了。」
  其实,「佛教数据电子化的意义」这个题目,我第一次讲是在中华佛学研究所,第二次则是去年在香光尼众佛学院图书馆举办的「网络资源在佛教图书馆之应用」研习营。那两次演讲都是依理论来讨论,就是谈一谈计算机化、网络化后,我们的社会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子?对自衍法师提到这件事情,我准备了一个很短的报告,来说明我自己的一些看法,如果不对,请各位指正。这份数据在研讨会后会放在香光的网页上,大家可以免费下载。
  今天的报告包括前言、因特网的主要功能、沟通、媒介和文字般若的关系、网络上的语文、文字般若的情境,最后做一些建言和结语。
  壹、前言
  大家都知道,因特网的发展影响很大。刚才悟因法师也和各位说了,于此就不再详细说明,如果需要详细数据的话,请参考我以前写过的一篇文章「电子佛典的意义」。
  因特网(Internet)的普及,逐渐改变了人们沟通和处理信息与知识的方式。对社会来说,在此变迁下,知识的取得、拥有和利用也随之改变;对学术界而言,新的工具引导了研究环境的改变,也扩展了知识领域的范畴,新知识获得的速率是前人所料未及的。目前观察到的变化虽颇惊人,但仅仅是冰山一角。真正重要的,是信息科技与因特网引起的文化变迁。这文化变迁,无疑的将巨幅改变人类的生活形态、社会结构和文明的内涵;而且此一变迁已经开始,势之所趋无可规避。
  变迁的过程中以文物的数字化影响最大,例如有了网络以后,我们要把佛教文件电子化,或者说数字化,文物数字化的主要理由是利于长久保存。其次是数字化以后的资源几乎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比方说我们让别人接触到佛法、研习佛教理论,做种种利用,或是做佛学研究等都方便多了。再其次是可以大量汇集知识,汇集的结果,可以看到以前看不见的事情,产生相辅相成(synergy)的效果。其实文化资产数字化的好处非常的多,不胜枚举,所以现在蔚为风潮。处此变局,不可避免的,我们要面对从旧到新的转化过程,佛教的研习和推广所涉及的数字化问题,也就正式呈现在我们眼前。
  一、佛教数据与文字般若
  佛教文物的数据可以当成广义的文字般若。我们晓得,狭义的文字般若只是文字的表达,但是真正的文字般若并不限于文字一种媒介,如:扬眉瞬目、身教、棒喝,都是文字般若。扬眉瞬目可以说是一种肢体语言;身教、棒喝也是一种形式。所以,文字般若如果用广义的解释,就是所有能向我们显示佛法道理的一些形式。这些形式不论是语言、声音、文字、肢体动作,或是一些其它的任何显示的形式,都可以广称为文字般若。有很多前辈大德包括印顺导师也是这样说的。
  二、指月之指
  佛教文物,文字般若可以说是禅宗讲的「指月之指」,即指月的手指。它只是一种形式、一个信息;信息也是一种形式,并不是内容。文字般若的内容即佛陀教育之内涵。它的形式虽然是固定的,但接收的人接收到的内容或内涵并不一定相同。例如:六祖听金刚经,听了一半就豁然大悟,那么我们看金刚经,为什么悟不出来呢?金刚经抄本是一个形式,我们从这个形式接受到它真正要传递的讯息、内容,但因为每个人的根性不同、经验不同,而有不同的了悟。
  然而,真正要了解的是佛陀教育的内涵,但这个内涵必须藉一些形式来表达,才能为人知晓。这形式就是信息。形式是世间法。世界变化了,这些形式会改变。比方说,以前没有文字的时候,所有佛陀的教导是口耳相传。有文字以后,把它记录在文字上,之后有了印刷就不用抄了,可以大量的印刷。这些世间形式的改变,都是事相。这些事相在如法的条件下,可以权宜的改变,这是佛法的方便。今天的主要目的,就是想说明在佛法的表达上不要执着事相,应将重点放在这表达是否如法。换言之,佛教文物数字化后,是否如法,才是要点。不应该执着于目前的文物形式,而认为数字化是不务正业的。
  数字化这个变化究竟牵涉多大呢?这有很多面向。比方说有哪些新的软件工具、新的计算机网络设备,但这都是枝节。事实上,我们应该关心的是未来的佛教数据将是什么样子?从教育或传播的角度来看,电子化的佛教数据,其资源、内容、运用的方法,以及经师和法师扮演的角色,甚至于丛林的组织……等,将发生何种变化?虽然这些也是一种形式,但它是我们应该关心的重点。换言之,数字化后佛教经典文物的应用,以及应用带来的影响,才是更需要我们关心的问题。
  刚刚悟因法师已经说的很清楚,现在整个网络,整个沟通环境的变化,已经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了,机构与机构之间的关系变了,行业与行业之间的依存关系也变了。这些都在改变的情况下,佛教数据电子化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但佛教数据电子化之后,整个僧团、整个佛教组织的运作,佛法与世人的关系,这些究竟怎么变?变化有多快?持续有多久?什么时候会停止?这些问题都是相关连着的。
  现在一个麻烦问题就是信息环境变化太快!硬件约十八个月到二十四个月就更新。所以每次买了计算机以后,只有一年好神气。软件大概两年到三年,大家可以看到Windows 95、Office 97、Windows 98、Office 2000,这几乎就是这种速度在变。网络更可怕,有一个名称Net Year,即网络年,一个网络年是人间的三个月,最近更有一说,七个网络年才等于一个人间年!面临这种无常的变化、快速的变化,我们不能跟着跑;要对它有一些了解、有一些见解、有一些正见,才能走在它的前面,不被变化的情况带着跑。所以,了解变迁的源头及其性质是十分重要的,可以使我们预期变迁的趋势,并作因应。
  贰、因特网的主要功能
  今天我们不谈太理论的东西,因为理论的相当复杂,就佛教的一句话「因果难明」,因此只谈一些事相。从事相来讲,网络的主要功能可分为二:一是沟通;二是知识的处理。
  一、沟通
  网络造成沟通的革命,这大家都知道的。网络上有E-mail,用E-mail很方便。说个真实的故事作例子吧。前一阵子有位教授说:「现在的小孩子一天到晚都找不到。」另一位教授在旁边说:「给你儿子一个E-mail不就找到了吗?」这个教授越听越气。这例子说明了网络上的沟通已改变了家庭中的父子关系。
  二、知识的处理
  知识处理是指对整个人类累积的知识,如何储存?如何使知识累积增长?如何使知识散播?如何应用知识?如何查询知识?如何取得知识?如何在新的知识上探索新的知识、获得新的知识?等等。
  所以,有人说网络是一种沟通的科技,这是对的,但不仅如此,事实上网络也是处理知识的科技。网络上的佛教数据电子化有什么意义?可以从这两方面来思考。
  参、沟通、媒介与文字般若
  一、沟通
  网络来了以后,有一个重要的一般性现象,就是有许多事情都被迫使我们追溯到事情起源的原点,重新作全盘的思考,我们先看这个现象--沟通。
  如果大家有机会看Discovery Channel或是看看国家地理杂志的网络,会发现其介绍很多关于文化的话题,介绍原始的部落、原住民。这个地球上一直到现在还有一些民族没有文字只有语言。这些民族只有语言,其生活环境、文化就只能到那个水平。有了语言以后,文化就往前迈进一步,人的社会经历、社会知识,才可以累积、反省、检讨、讨论,慢慢的发展更高层次的文明。
  语言出现后,文字出现了,接着是纸和印刷术的发明、机器印刷与装订的出现。纸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被喻为中国历史上五大发明之二,是因为它改变了整个社会上知识的拥有、分配和运用。换言之,不同的沟通情境会产生不同的文明,这从历史上可以看得很清楚。
  现在从纸面的文明要转变成网络文明,沟通的情境整个变了。就如刚刚悟因法师讲的,人与人关系变了,机关与机关的关系变了,社会整个变了,那么,文明也整个变了。所以,沟通好像是文明的基因,基因变了,后面所有的发展都变了,这是一个极重大的事情。佛教数据的电子化,事实上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它是因应社会整个情境的改变,不是佛教界自己一家的事。佛教界只能面对它,用自己的能力去适应它。
  另外,大家都知道事实上言语并不能真正表示真理。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言语所表现的并不能百分之百把你真正想表达的表示出来。现在有人讲「虚拟实境」,事实上,人类文明发展过程的第一个虚拟实境,就是文字所建构的世界。虚拟出来的东西与实际本来就有差距。现在网络上有的,不只是文字,还包括图片、动画,这些综合的多媒体表示方式。这种情形所建构的虚拟实境,从声光的效果上来讲,从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可能更接近真实,但也还不是真实。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信息科技赋予文字般若新的生命形式。这个新的生命形式究竟如何?到目前为止,大家都还在起步探测的阶段。
  在因特网下,沟通的观念、方法、工具、对象、范畴、情境、效果改变了,造成人们赖以维生的社会环境也改变了。这个变化非常的大。佛陀教育从一个角度来看,是有特定目标与内涵的沟通系统。所以佛陀教育在这整个环境下,都受到相当大的冲击。因此,谈论因特网上的佛教数据,沟通引起的变迁,就成为必须探讨的课题。
  二、媒介变革与佛学知识的传播
  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观察,媒介之于沟通和知识处理的影响非常大。凡出现一种新媒介时,必定引发信息和知识传播方式的改变,进而引起人际关系的变化,导致组织和社会的变革,产生新的文明。
  媒介的改变,就是形式的改变,亦即世间法的方便变化。从历史记载来看,凡是有一种新媒介出现时,率先使用者无不是宗教界。举两个例子来说明,第一个例子是国内的,宋朝时有活字版印刷的发明,第一个用金属活字版印刷出来的文献是金刚经;另一个例子是在外国,德国古腾堡发明活字印刷术,第一本印刷出来的是Golden Bible,这Golden Bible现在世界上还存有五本。由这两个例子表示,宗教界对整个媒介的变革是比较敏感的,新媒介为宗教传播所带来的意义,宗教界是看得很清楚。所以,实际上佛学知识的传播和媒介的变革,从历史上来看也有这样的渊源。如果有人再说,佛教数据电子化是不务正业,我想这个人一定是对整个发展不了解。
  三、文字般若〔语文〕与媒介
  再看看文字般若和媒介的关系。刚才讲过文字般若是广义的,语文属其中之一,扬眉瞬目、佛像、佛教雕塑、佛教艺术,佛教整个在生活面的应用都在指涉之内。事实上,佛教界的沟通和知识处理均仰赖文字般若,因此可以根据前面所讲的,从两个角度来看:
  (一)从沟通的变化看文字般若
  物质改变了,从纸面移到电子、磁的、光的方面;工具上改变了,从文房四宝到大量印刷、彩色印刷、自动装订,到现在整个计算机、网络,根本连纸都不要了。技艺与技术也改变了,现在写笔字的人越来越少,学生一天到晚用计算机交作业,你要他写一些字的话,那个字写出来简直不能看。我们可以从沟通的这些变化上去看文字般若可能的变迁。
  (二)从知识处理的变化看文字般若
  另外,对于佛教文物储存与累积、散播与应用、查询与取得、新知的探索与获得,也可从种种知识处理的变化看文字般若未来的走向。
  (三)语文能力和素养教育息息相关
  还有一个文字般若和媒介有关的就是「素养」,语文能力和素养教育是息息相关的。
  1.传统的素养
  别人写的要看得懂,自己有想法,要写得出来。读与写的基本能力是语文沟通的能力,亦即所谓的素养。所以,传统的素养就是沟通的素养,就是怎么与社会沟通,能够融入这个团体,而不是置身于这个社会之外。
  2.功能素养
  现在社会越来越复杂,和人的沟通不光只是读与写,有些功能必须要具备,如:计算机素养,不会用计算机,怎么取得需要的知识?怎么和人沟通?经济素养,如果不晓得怎么理财,如何在这个社会活下去呢?比方说,有一些年纪大的人,就是不会拿提款卡去领钱,连我自己也不会,所以这些就慢慢变得有些问题了。
  3.文字般若与信息素养
  文字般若和信息素养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这也是值得关心的。也就是网络越来越普遍的时候,是不是需要一些基本能力,这些基本能力,就像以前社会要求大家要会读和写一样,才能不自外于社会呢?。
  文字般若和媒介之关系还是蛮深的。从表面上看,媒介的变化只是一种表现方式上的改变。但实际深入观察分析,则发现媒介的变化将引起文字般若现象根本上的变化,就如前面提到如基因的改变,会影响后面所有的发展。
  设计电子数字媒介时,不会顾及文字般若所表达的内容,但文字般若的内容呈现,却深受电子数字媒介性质的影响。这些关系大家应该了解的,这不是平等的关系,就如电话的发明,不会限制说英文就通,说中文就不通。网络也是一样的,不会因为传播股票消息就通,传播佛经就不通。但是没有充分的信息素养将是网络上数字化佛教文物应用上的障碍。
  肆、网络上的语文〔文字般若〕情境
  一、网络之语文情境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要把佛教的数据呈现在网络上时,就受到网络性质的影响,这是在所难免的。那么网络上究竟和现在有什么不一样的呢?
  (一)主动的媒介
  主动媒介与一般被动媒介不一样。所谓被动媒介,如:书、报纸,它告诉你的数据就是已经确定下来了,你要问它,它不会回答你;但网络上有很多数据库,你要查什么,它回答什么,甚至可以主动通知你有一个e-mail来了,赶紧去收。像这样的,是主动媒介,它的功能与以前被动媒介是很不一样的。
  (二)动态的文件
  让我们举例说明:香港做电子四库全书的制作人说:「我们为什么做得快,因为我们不像学术界,学术界希望做得尽善尽美再推出来,像中央研究院做电子版的二十五史,不做到一个完美的程度是不会出版的。」又说:「一本书印好了后,就改不动了。但网络是动态的,随时可以去改它,所以重要的是有错就立刻能改的机制,如果有这个机制,就不必等尽善尽美才出版。」此外,现在有很多杂志,是先在网络上刊出来后再改。因此,网络上的数据易累积、更正、更新、变化,当然这个特征适不适合用于佛教数据的电子化,会有什么正面、负面的影响仍待研究。
  此外,信息的汇集、参照、共享等亦有重大变化,因为时间关系,兹略而不谈。
  二、表达内容的手法
  资料的表达,以前是写作,现在是美术、工艺,除此之外,超级链接(Hyperlink)、多媒体、虚拟实境也都是表达内容的手法。事实上佛教数据电子化,涵盖的范围不只是书本里面,包括佛教艺术,甚至佛教整个动态。举个例子,在美国,我看到有线网络上,有些佛教团体在做早课,就把做早课的过程放在网络上,有些人接收到了,就可以一起作早课。这些都是一个实时的、动态的东西,也就是它已经打破书本和其它文物间的界限。
  美学中有人以信息系统来诠释感觉机能者,如 Roman Ingarden,Man and Value,1983。亦有人以通信模式诠释外化者,如Abraham Moles,Information Theory and Esthetic Perception。
  有一些美学的技法和观念可以增益表现文字般若的手法。比方说,以前是写作、书法、抄写,现在录音、录像、整个的输入(码、音、形)。以前是线性阅读,现在是非线性阅读,如:链接(hyperlink,link)、导阅(navigation)、浏览(browsing),这些新技法越来越多元,呈现(presentation)的方式也不一样。从书本换到各种接口设备的输出,如:屏幕、打印设备。内容的变化表现也不相同,如:标点、句读、标题、章节段落的不同,以及版面、结构、语文、内容上的通用结构(DTD)和卷标(tagging)等标志(markup)也不同。其它还有一些以前没有的,如:转码、翻译、字体(font)、媒介与媒体之转换(transformation),还有查询(searching)、储存(磁盘片、光盘、CD、DVD)都和以前不一样。内容的组织也不一样,如:全文、关系型、阶层式的数据库,线性、非线性的方式链接,以及知识库等。环境变化也不一样,如:多种语言、多媒体、虚拟实境。
  五、表现文字般若的手法与运用
  (一)传播与传送
  表现文字般若的运用目的也不一样。以前是人与人沟通,现在是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在线、网络上,告知、交换、取得、共享、连接、参照、转换、合作等种种的目的都不大一样。
  (二)表现之手段
  以现代技术,如:数字化、电子化、统计、汇集、结构化、模式化,为表现之手段。
  即表现文字般若的手法与应用方面,无论在规模、效果、功能、组织、行为和与其它领域的依存关系上,都有明显的变化,是亟待研究开发的领域。
  伍、建言与结语
  一、因特网带来一个新文明的开始
  因特网带来了一个新文明的开始,实际上佛教文物数据的数字化,绝对是佛教界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天职、使命。在网络的环境下,对文字般若的重新认知和思考,是有必要的。如何将佛陀教育呈现在因特网下?在因特网下,对佛教资源的应用,应该重新检视,对佛学研究工具应该积极地开发。佛教教育在网络时代将会有全面革新是可以预期的,这是一个机会也是大家必须面临的一个挑战。
  二、培育网络素养
  培育网络素养,除佛学之外,对世间法亦应:
  1.提升人文关怀和生活品味的水平,积极了解信息科技和人文、社会的互动关系,加强本科的学识与技术水准。
  2.培养追求卓越,保有特色的态度,知道提升质量、累积知识和精益求精,是今后生存的必要手段。
  3.养成与他人合作、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观念,并能尊重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专长。
  三、信息素养的养成
  1.体认「变」的观念:建立「变是常态」的观念,随时要有「应变」的准备。
  2.养成重视和尊重数据、信息、知识的观念,并能了解环境的变迁和未来的趋势。
  3.对信息和信息科技的性质应多多了解,培养操作设备的技术。
  4.增强沟通的素养和能力。
  5.增强应用信息的能力。
  6.信息伦理的培养:尊重信息的产权、平均信息的使用权、尊重隐私权、注重信息的正确性、时效、适当性与完整性。
  说了这么多,其实在网络时代,或许更有机会体会「无常」之真意,更能显示「众生平等」之法象。然而这一切,仍取决于我们是否具有「正见」,来看透这一切事相的变化,和是否有「正信」来面对这数字化的挑战。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