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我本来面目 ─ 佛陀的成道及教化
还我本来面目 ─ 佛陀的成道及教化
导言
首先要先解释今天要报告的题目。
今天有这个机会在圣地牙哥台湾中心的文化图书馆读书会向大家报告,要感谢郑博士德昌兄的邀请。郑博士要介绍Arthur F. Wright著的”Buddhism in Chinese History” 以及Herman Hesse 著的”Siddhartha”所以他请我来用一小时的时间介绍佛教。﹝注:因德昌兄临时有事出城,讲者讲了两个小时﹞因为这是一个既大又复杂的主题,所以当初我在电话中就用英文定了题目说我就来报告”The Essence of Buddha’s Teaching”─佛陀教化的精义。我没有用华文而用英文是因为“佛教”自汉朝末传入经过千余年,“佛教”两个字已失去原意。后来德昌兄公布这次活动的主题就用了‘释迦牟尼的成道及佛陀的教诲’。这样也同时包括了德昌兄要介绍的一本书。
‘佛’是个外来语的简称,全词是‘佛陀’原是梵文Buddha的古译音。其本意是‘自觉觉他的悟道者’。‘佛’这个字已经成为华语的一部份,已成为一个通称,也成为一个集合名词。本文用‘佛陀’而不用简称的‘佛’字,主要的目的是因为要强调今天我们要研究了解的对象是历史上肉身证道为世人尊称为‘释迦牟尼佛’的释达多太子。
壹、‘还我本来面目’为何?
为何要在主题‘佛陀的成道及教化’上再加上‘还我本来面目’?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要点出佛陀成道及教化的焦点─所有的生命都本自具有清净光明的佛性不待外求,只因为众生的贪婪、愚昧、及痴情把那完美无缺的自性给掩盖住了。佛陀成道及教化四十九年所讲的就是这个。第二个原因是佛陀所传的法,﹝‘法’字用我们的平常话讲就是道理或真理。事实上‘法’字也是个外来语,原是梵文Dharma的古译借用字,它的原意为‘所有一切有形及无形的事或物,包括所有的思想、观念、念头等等’﹞,经过将近二千六百年的传承,受到不同地理国情文化的影响,尤其在中国传承千余年,受到帝王专制政权的利用与影响,佛法被扭曲而失去了本来的面目。希望用今天这一个小时的时间把佛陀所传的法,做个非常简明的介绍。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本人才疏学浅做这种不自量力的工作,希望不要闹笑话才好,请大家包涵。因为这个会是读书会主办的活动,所以所讲的内容也比较学术性,但也不离佛法本意。
贰、佛陀教化的演化
严格来说,佛陀的教化﹝以下简称佛教﹞并不能称为是一个宗教。因为“佛教”并没有一般宗教的排他性,相反的祂尊重各个宗教。佛陀的教化也不独尊一神,更没有救世主的说法,佛陀更不准弟子造祂的像来摩拜。非常反讽的是举世最大的教主肖像居然是佛像。“佛教”有极为丰富的超哲学理论,又有一套极其完备成佛的实践方法。其实说佛陀的教化是超越宗教也不为过,譬如讲超越智慧﹝梵语般若﹞的‘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或简称金刚经﹞就很明白的指出“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里所指的贤圣,就是各个宗教的教法。‘金刚经’这部教典讲超越智慧和宗教无关,有兴趣追求人类最高智慧、泯除偏见的人都应该拿来好好研究实践。将梵文版‘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翻译为英文版的英国学者Edward Conz在其序中更推崇‘金刚经’为人类最高智慧的书籍,不可不读。圆融是佛陀的教化的特色,所以能广布各种不同的文化,但是因为圆融不具排他性反倒成了布化的致命伤。佛法的包容性即是佛法本身的致命伤,在华夏,道教为吸引信徒在道观供奉佛像,佛寺庙也不反对,结果弄得佛道不分,佛道莫辨。重智慧的‘自利利他、自觉觉人’的教化在一些民间宗教道士以讹传讹的盗法下,反倒变成为求福求寿的‘祈福教’。在印度发展晚期,因印度教的影响,发展为密宗,而有一些宗派过度讲求方便,曲解修行所得之法乐,形成追求感官逸乐的教派,完完全全彻底丧失佛陀的教化的精神。台湾目前也有学者推广这类的末流,异常可悲。所以知史是很重要的。‘知史’是明辨是非重要的一步,固然很多历史的记载也不尽可信。
因为印度这个民族不重视历史,加上中亚细亚的国家千余年来为其他排外宗教的统治,有关佛陀教化的史迹经典被毁灭殆尽,所以要完全了解有关佛陀教化在印度以及中亚洲的发展,几乎是不可能。仅可能从梵文、巴利文经典或华译或藏译的经典来研究。事实上,从前后历经近乎千年的华译佛教经论历史中,几乎可找到印度佛教发展的历史。
至于中亚的佛教传布历史,遥想建于公元二至五世纪间,千余年来座落于阿富汗巴米扬175 尺高依山石而雕的佛像﹝2001年3 月9 日为神学士激进回教派所毁﹞,人类居然没有丝毫的纪录,是属人类文明发展的悲剧:是谁的创意要在那石山雕出那巨大石立佛像?又是那些雕艺师合作雕出?当时来来往往的过旅又何在?当时的社会经济人文活动又如何?从巨大的佛像可知位于中亚的阿富汗曾是佛教文化的重镇,但曾几何时,阿富汗历经几次战争现今已成废墟。人类的文明就这样的生生灭灭循环不已。‘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点滴不差。
佛陀教化传入华夏,历经大乘空宗和大乘有宗的发展期,所以华夏的佛法的发展有很明显的显教特色。而佛法传入西藏较晚期,那时印度正是密教发展期,因此西藏的佛法充满密教的色彩。所以华藏佛教极其不同。事实上佛陀教化的演化历史是一个研究宝库,基本上可以大分为二做深入的研究:一者人文历史、二者教理发展史。而最重要的其实是要能认识体证佛陀所证悟的─我们本自具有的佛性,这才能根本解决人生烦恼的问题。
参、佛陀出生前的印度社会
要深入了解佛陀布化本怀,原始经典是不可缺的,个人也觉得若能对佛陀当时的印度的人文、社会、风俗等有基本上的认识一定有相当的帮助。佛陀的祖先来自中亚的雅利安民族﹝Aryan﹞。这个民族天性喜好冥思,充满神秘的色彩。再加上定居于印度河流域,气候炎热,更喜好沉思静坐的天性。甚至到今日仍然未改变。听我的老师说现代印度境内仍然很容易见到印度人,甚至于妇孺盘腿坐在树下静坐。所以从禅观证悟的佛法发展于印度也是一件应然的事。
要说印度是世界宗教的发源地,应该没有什么可争议的。大约西元前二千年至一千六百年之间,印度就有极完备的宗教经典─四吠陀经。基本上四吠陀经是婆罗门教的经典。有如此一说:雅利安民族迁入定居于印度,为方便统治当地土著,而创‘四姓制’的世袭种姓制度,被征服的当地人永远被列为最低等的人,子子孙孙永不得改变。而佛陀就是要破祂老祖宗的劣习,说佛陀是人类世界第一个社会革命家也不为过。四吠陀经除了记载婆罗门教的赞颂、祭礼、攘灾等宗教事务以外,其内也详细说明世袭种姓制度。四吠陀经的最后附记有‘阿兰若迦’﹝Aranyakahs﹞它的译意是‘寂静处’,也就是在说明修道者如何在森林无人幽静的地方静读思虑。后来的人称此书为‘森林之书’﹝Forest Book﹞。‘森林之书’就是印度禅的源泉。古印度经过‘吠陀时代’,再经过‘叙事诗时代’才进入‘奥义书’时代。
‘奥义书’﹝Upanishads﹞乃是一本经年累月由众多学者以思辩方式说明‘森林之书’的书籍。Upanishads 原意是坐在导师脚下。就是学生们在森林中环绕著老师,坐在老师脚下接受指导。婆罗门教在发展为专尊多神中的一神的印度教之前是多神论的。经过这个‘奥义书’时期,古印度人的哲学思想更加发达起来,各种学派也如雨后的春笋,孳生不已。事实上,古印度哲学和希腊哲学的关系也是很有趣的探讨项目。耶稣有七年的时间因为没有纪录,不知所向,有一说是到东方﹝印度或中亚﹞去学道。以印度宗教哲学在耶稣出世前千余年就很发达以及当时中亚一带宗教的盛况的情形看来,这种可能性是很高的。
佛陀在世的时代,印度婆罗门教有几个比较热门的教派,如声闻派重视仪式,吠陀派重视精神的提升,因明论派重视论理逻辑,胜论派重视实相即希腊哲学的本体论,数论派重视缘起,瑜珈论派重视实践。佛陀对这些教派的理论都做一些批判和修正,因此多少有一些吸收。佛陀在这些教派中创立以‘缘起性空’﹝异于数论派的缘起﹞为基础的佛法,能够击败各各婆罗门教派,成为一支独秀、倡导‘众生平等’大异于婆罗门教的佛法,有赖于其极严谨圆融的教法。
佛陀体证的‘缘起性空’对当时即已盛行的外道的宇宙人生理论也有相当的冲击。当时对宇宙世界有三种理论解释,这三个立论和日后发展出的论说也毫不逊色:
一、 宿命论:就是决定论的世界观,这种理论认为一切前生所定,非人力所能改变。很多人认为佛教是悲观的宿命论者,其实是不对的。有人信佛信到变为宿命论,也是益常可悲。佛陀若是宿命论者就没有成佛这么一回事。
二、 神意论:认为宇宙一切依神的意志而存在,这是一神教的特性。
三、 偶然论:认为宇宙一切是偶然发生的结果,也是所谓的机械的世界观,这种说法类似近代的唯物论。
佛陀为破这三种思想而说‘缘起性空’论。主要就是要破婆罗门教的神秘主义。‘缘起性空’论是佛陀教化最大的特质,也外道最畏惧的道理。‘缘起性空’论最基本的理论是基于‘十二因缘论’。一位高僧师父私下告诉我 (约一九七一、二年间),台北市的善导寺是蒋家兵败退到台湾时,由大陆避台的高僧所挂单避难的寺庙。蒋宋美龄曾下令不准这些高僧们讲授‘十二因缘论’。不讲‘十二因缘论’就没有佛教可言。就像基督教不讲‘创世纪’。‘十二因缘论’就是对治‘创世纪’的。身为因鬻圣经而致富的宋家的子女,蒋宋美龄有这种行为动机是可了解的。说这些的主要目的是要强调让大家了解‘十二因缘论’及‘缘起性空’论的重要性。‘十二因缘论’讲众生如何产生,另有一部经‘楞严经’则讲宇宙万物如何产生。有兴趣的人,可以研究一下。
肆、从出家到成道
佛陀名悉达多﹝Siddhartha Gautama﹞,生于西元前五百六十四年中印度迦毗罗城﹝Kapilavast﹞释迦族的王太子。父亲是净饭王﹝Suddhodana-Raja﹞。母亲是摩耶夫人﹝Mayadevi﹞,生太子一周之后就不幸去世。佛陀幼年是由姨母﹝Mahaprajapati﹞照顾养育长大。成年后娶善见王﹝Shaci﹞的女儿耶输陀罗公主﹝Yashodhara﹞为妃。生有一子名为罗侯罗﹝Rahula﹞。十九岁离开王宫,割发骑著祂的爱驹进入森林去求道修行。有关佛陀的生平,‘本生经’有详细的记载。个人以为幼年丧母对佛陀的人生生死的看法有很大影响。再加上净饭王怕佛陀放弃王位离家去修道,依四季建不同的皇宫让佛陀过不食人间烟火的欢乐生活。不料佛陀还是看到生老病死的世间苦相,或许也因为长期的优逸的生活环境突然看到生老病死的苦相,那种对心理的冲击特别强烈。因此产生出家学道的动机。所以说人为的操控Manipulation,往往造成反效果。
菩提树下见晨星悟道
太子离开王宫后,沿著恒河由北向南行。历访苦行林中的诸位硕学高德,寻师问道。据载曾向阿罗逻贺兰Aradalama修学‘四禅定’到‘无所有处’,太子不以为究竟之道,又向郁陀罗罗子Udraramaputra修学到‘无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处’,太子又不觉得是究竟之道,而此二人是当时数论派的硕学。太子因感全印度境内没有可以师学的,因而进入尼连禅河畔与五个修道人共修苦行,过著每日仅食一粒芝麻的苦修生活。过了一段时间,佛陀又觉得苦行并非正道,所以告别五位修道人,这五位修道人认为佛陀吃不了苦,就很看不起佛陀。佛陀就自己渡河到迦耶﹝Gaya﹞在一棵毕波罗树﹝Pippala,后世尊称此树为菩提树Bodhi-druma﹞下铺草端坐静思,并发重誓不证正道不离此座。终于在十二月八日晨曦下见东方明星,豁然证得无上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Anuttarasmyaksambodhi﹞时年三十一岁。接著禅坐二十一天以后才起座传布教法。后人尊称为释迦牟尼佛﹝Shakyamui Buddha﹞。佛陀第一个传法的对象就是先前一同苦修的五位修行人,五位修行人听了佛陀所解说的‘四圣谛’就皈依佛陀为弟子,后世称这五位为五比丘。佛陀的姨妈,妻子,儿子后来也都随佛陀皈依出家修道。
伍、佛陀传法时的印度社会
古印度人追求真理的风气鼎盛,社会也非常尊重修道者。因为求道殷切,有学问的修道人便成为大家拜师的对象。而且一切以道行学问为标准,如果你的道比我的好,能说服我,我就拜你为师,这和中华文化文人相轻的社会现象有很大的不同。佛陀就因为如此收服了好几位当时相当有名望的弟子譬如‘金刚经’的主问者长者须菩提,他的年纪比佛陀大很多,因为服膺佛陀所证的道,皈依在佛陀的门下。长者须菩提就是以实相智慧著称。所以‘金刚经’这本讲超智慧的经典就由长者须菩提来起问。另有舍利子皈依佛陀前也是独据一方的大师年纪也比佛陀大,带著一百位弟子一同拜在佛陀门下。不摆架子、身分、年纪、这种尊重真理、求真的精神正是求圆不求真的中华文化所最欠缺,这是另一个主题希望以后有时间再讨论。这种风气一直传到唐朝玄奘大师到印度求经还一直存在。每年定时举行辩论大会,参加的人互相提问题诘难,无法答辩的人就要认输不可再宣扬自己的立论。这种尊重真理知识的传统,倒很像今日学术界的研讨大会。
陆、佛陀教化的精随
佛陀是人类知识史上第一位把时间因素放入万物中观察的第一‘人’,﹝第二位是爱因斯坦,所以他创相对论,说宇宙有成住坏空﹞。因为有时间的因子,世间万物都是无常的,是暂时的,都是过往如烟的,所以是苦的。但众生本具的本体是真的,不因时间而改变的,那是永恒的,是清净的,是快乐的。
佛陀教化近四十九年,三藏十二部包含各种对不分贵贱不同对象的教法,下面我列了一些极重要的基本教法:
1. 自然智﹝无生智﹞─佛陀的教化是要开发人类本自具有的智慧,不必外求。
2. 证道依禅观─教化的核心在教如何证得祂所证的无上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3. 缘起性空﹝后述﹞
4. 四圣谛:苦集灭道
5. 十二因缘
6. 常乐我净
7. 般若智慧
8. 慈悲喜舍
9. 四依:“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识,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10.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一句三岁小孩知得,八十老翁做不来的老掉牙的话,但确是佛陀的教化的精随。最主要是‘自净其意’一句,要做到彻底不动心,起歪念头。
因时间关系,没有办法详细一一说明,希望以后有机会再在一起研究。
柒、佛法和其他宗教的根本差别
每一个宗教都有灵修或静坐的修行方法。但佛法有一套完整理论配合及各种境界解说的修行方法。灵修或静坐到达某一种程度有人会见到光,但非必然。佛法讲这个光是自己的﹝自性光﹞,是一种身体产生的生理自然的现象,有时身体有恙的反应,因而有不同色的光,并不是什么神佛来关照你,不可执著于此光,否则无益道业。但是很多宗教说那是神的降福,是神的光。也有假借佛名的伪佛道胡说八道说那是佛光。真正的佛法不讲这些东西,只教你好好做人。
刘博士问:‘缘’字的英文翻译是什么?什么是‘缘起性空’?
答:我没有确定的答案。有一位土生的美国人任职英文老师帮我翻译一篇文章用“affinity“ 这个字,“和你有缘的人”她翻译为“people who have a feeling of affinity with you”我觉得很不错。事后我找Merriam-Webster Online Dictionary 发现它对affinity 的一条定义是”likeness based on relationship or causal connection”,所以这个翻译的确是高杆。
‘缘起性空’是佛法的根本教法,所有的经典立论都是从这四个字发展出来。简单的说就是宇宙万物的发生都是因缘和合,什么事物都有它的前因后果,而万物的本体是真空妙有,终极境界就是佛陀所证的无上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人的本来面目,就是人人本来就具有的平等佛性。而这个境界是不可用语言文字描绘的,因为对绝对境界以客观的描绘没有意义,事实上也影响绝对境界。我喜欢用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来比喻这种关系。绝对境界是超乎人类的五官思想所能捕捉了解的。
陈教授问一:大乘﹝ㄕㄥˋ﹞和小乘的差别
答:乘是乘﹝ㄔㄥˊ﹞具,交通工具。简单说就是大的交通工具和小的交通工具。古印度大的交通工具是大象所拖的车,小的交通工具是牛羊所拖的车。是佛陀后世学者用以强调自己的法高于他人的分别心。大乘强调佛法重自度度度人,小乘则只重自度。事实上这只是北传佛法﹝中日韩等东亚地区﹞,自以为高于南传佛法的说法。从修行的境界来说,唯一的差别在于有无慈悲心。而这个慈悲心的考验在于修练禅坐达到相当的境界产生有一种法乐,有人耽于这种法乐不理世事做个自了汉就是小乘。有慈悲心的人不会耽于这种法乐,起座入世做各种不同的布施,如讲经说法,当义工服务人群等等都是大乘。
陈教授问二:佛经的名词的翻译似乎没有一个准则,像﹝Aranyakahs﹞音译为‘阿兰若迦’,﹝Upanishads﹞又意译为‘奥义书’。
答:Aranyakahs以及Upanishads这两本书是古印度的经典,是婆罗门教的经典。这汉文书名是现代人翻译的,并非古译。后者应该是日本人翻译的。关于佛经的翻译史事实上本身就是一门大学问,汉译佛经所含蕴的语言及人文科学的资料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音译的字,应该可以找出许多台语的失传的字,从音译的辞汇也应该可以证明唐宋元的官话都不是北京话。佛经的翻译前后延续近千年。尤其是魏晋南北朝的鸠摩罗什及唐朝玄奘两位大师的翻译事业规模可说是惊天动地,不仅由国家来推动,参与者更上千人。在世界文化史上可以算是绝无仅有。近代欧文翻译为汉文的规模及工作和佛经的翻译相比,实在是无法比拟的。佛经的翻译是有一套规矩的,就是所谓的‘五种不翻’是玄奘大师所订的。这五种不翻译的原则就是拿来做为现代翻译外文的准则仍然是可通的。‘五种不翻’就是:
一. 秘密之故不翻、
二. 含多义故不翻、
三. 此方所无故不翻、
四. 顺于古例故不翻、
五. 为生善故不翻。
可见佛经的名词的翻译是有一定的准则的。
牛博士问:佛像的来源为何?
答:佛陀在世时就不许弟子立像膜拜。甚至在佛陀入灭后一百多年,弟子们也仍然遵循戒律不设像纪念。仅有在佛陀曾经走过或停留的地方,设立一个脚印,雕刻一棵菩提树或一个法轮,来‘遥想’思念佛陀的教化。文化的发展事实上是没有一定的轨迹的。在希腊人入侵印度以后,有些希腊人定居在印度,慢慢地希腊人也开始学佛,在贵霜王朝时,开始有希腊艺术家因袭他们造神像的习俗为佛陀造像,所以早期的佛像充满希腊的风格,因为造像者多是希腊人。所谓的健陀罗艺术就是。渐渐地造像的风俗影响到各地的文化,造像的也变成佛教的一大特色。而佛像也因传入不同的地域也有不同造像的风格。就像耶稣的像,在北美洲非裔社区或非洲的形象是黑色的形象,而不是欧裔的形象。事实上,耶稣的形象应是犹太形象,但这种像在世界上并不多见,倒是希腊或欧裔形象居多。在中国,上帝是穿长袍马褂的,也没有什么对不对的问题。真理是超乎形象的。
黄医师问:佛法对现代社会有何助益?
答:佛法对现代社会有很多助益,学佛者不会犯法,降低社会治安成本就是一个。另一方面,用简单的一句话说,假如大家遵照佛陀的教化、身体力行,这个社会的精神科医师将无法存在。佛陀教化的目的可以用‘心经’的一句话说:“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这句话是成佛层次,但是用现代的语言说达成这种境界的第一步就是要能够做到没有胡思乱想,心理建康。事实上,现今人类的社会最大的冲突源于三个大偏见:种族、宗教、及名利。彻底解决这些偏见所造成的问题,只有教育人类去除偏见,但教育者本身都难免充满偏见,谈何容易。而佛陀的教化就是要根本解决这些人类天生的习性。刚刚说到修行的法乐,事实上是有科学根据的。二零零三年九月十一至十三日在麻省理工学院举办佛教心理与脑的学术研讨会,主要在探讨有关佛教修行与心理学的关系,达赖喇嘛是主要的推动者。这个年会召开已有多年。有一位心理学家用仪器探测喇嘛打坐入定的快乐程度发现,快乐程度竟然超过仪表的指标,不可测量。这表示静坐可以达到人体利用外物刺激感官所无法达到的快乐。现代人有靠非法麻醉药物以得到忘我的快感﹝high﹞,假如他们去学静坐,得到的快乐不但合法,不费分文又无害身体。
黄先生问:为何日本和尚娶妻?
答: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在中国和太平洋多处开辟战场,男子死伤殆尽,战争末期又成立自杀式的神风特攻队把青少年送上坟场。战后日本男子所剩无几,天皇因为担忧日本灭种,而下令佛教出家人结婚。这种改变是日本战后发生的。
【杨宗翰讲于台湾中心西元二零零四年三月六日,圣地牙哥台美基金会文化图书馆读书会主办】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