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心无尽愿无穷
悲心无尽愿无穷
-莲园卅年庆感言
莲华学佛园创园卅周年了!印证了 晓云导师她老人家自喻为“教育界的耕牛”,献身佛教教育培养僧才,弘法兴教的弘愿。爰将个人所仅知之莲园教育中就其荦荦大者,略述于后。
一、兴学育才的教育理想
遥想 导师自民国五十六年应当时文化大学的创办人张其昀先生之礼聘,回国任教之前,在香港已创办云门学园,开办慧海中学等。至五十九年继假阳明山永明寺创莲华学佛园,六十九年于光明山设华梵佛学研究所,七十九年在大仑山创华梵大学,历六十余年,始终秉持以内明智慧,启发众生悲情的教育宗旨,终于完成出家众与在家众二部并进的教育。以一位尼师却“不盖庙不当主持”,历一甲子尤能一以贯之,献身教育事业,非有异于常人的睿智与愿力曷克有成。
二、解行并重的教育宗旨
导师为天台门下第四十五代传人,以其丰沛的学养与修行,参透‘真空妙有’之谛境,以‘般若净化思想,菩萨悲智精神’略以‘般若思想,菩萨精神’作为园训,即在阐扬天台宗风,教观并重,禅戒合一,藉教悟宗,六度并行,以培育佛教界弘法的人才。
一个宗教的开创,首要条件在于教主的身教能感格人心,其人格所形塑的召感性,方能使信众逾亿,历千载而不衰。宗教的延续不仅在于经典中奥妙的义理,尤在于戒律之奉行,宗教的发展也源自有力量的人格的承传。故莲园的教育,在培养有道心,有悲愿的佛教人才。施教内容不但包括经、律、论的研修科目,而以‘学以致用’为教育方针,学生在课业外兼重服务教育必须操作园务,学佛淑世济人的言行,故名‘学佛’园,为国内所仅见。
三、与时并进的教育观
综观莲园在课程与生活作息的规划,深具用心与远见,不但具备国际观,尤能就当前教育的缺失予以针砭。
(一)注重景观境教涵养心性:当前教育之不理想,不能充份发挥应有的功能,部份原因在于学校离社会太近,两者之间几乎没有区隔,离开校门即直接踏入社会,学校教育之陶冶功能未显,学子已被社会歪风污染。所谓“天下名山多属僧”,莲园从阳明山而光明山而大仑山,园内园外无不花叶扶疏、景色宜人;建筑造型、室内摆饰、设备朴素淡雅,耐人久观久住;入得园来,自有一番清明之气,顿洗尘劳,身心舒畅,陶冶之功不言而喻。
(二)重视艺术教育变化气质︰在升学主义的引领下,当前学校教育中的美术、音乐、体育……都是副科,不列为联考的科目,始终不为正规的学校教育所“正视”,且错认为不务“正业”。全然忽视了艺术教育,净化人心,启迪人性,培养创意,创造理想,充实生活,提升品质的正面功效。莲园的课程中自始至终,就安排了以佛教艺术为主的绘画、书法、音乐课,以及插花、园艺乃至太极拳等科目,对艺术教育的重视与倡导远非一般学校可比拟。
(三)培养身体力行的实践精神︰中国传统上的知识份子,就给人以“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印象,现代的知识份子也往往是“口的巨人,手的侏儒”。学校教育中,道德伦理说教太多,行为的养成太少,知行始终不能合一,乃至言行悖离,徒增人世间的纷扰。莲园的教育,一向秉持佛教教育精神--“禅农耕读”之遗风,重视“作务”,阐扬百丈精神“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园务不分内外,举凡清扫、采购、种植等,以及 导师所主持的事业、主办的活动皆须参与,以磨练踏实践履的精神。职是之故,莲园学子,文武双全,有的是大丈夫的气慨,而无时下青年的虚矫身段。
(四)倡导心灵教育提升精神境界︰佛教即心教、佛学即心学、佛法即心法,佛教教育的成效也表现在“调心”的工夫上见真章。莲园教育中最值得重视而与一般学校教育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灵修课程的安置与落实,除早晚诵课、静坐外,每周有一日止语摄养日,用功自省,每年冬季并举办“禅七”。目的在提醒学子,随时内观自省涵养心性,所谓“用志不纷,乃凝于神”,随时提起正念,以达“制心一处,诸事皆办”的境界。
四、花落莲成话莲子
自莲园创办以来,以其超凡的生命理想,明确的教育宗旨,充实而有内涵的课程,落实的生活教育,虽不曾公开招生,海内外闻风慕道而来的学子,却络绎于途,三十年来造就了不少的僧才。莲园学子们为佛教文化学术贡献其心力,几乎是“每役必与”,从清凉艺展(廿四届)、国际佛教教育研讨会(十一届)、原泉出版社的成立、华梵佛学研究所、慧海佛教文化基金会、佛诞与法会、朝山、园游会、觉之书院等活动,华梵大学之创建,赖莲园师生投注大量的心力,有以致之。毕业学子之中或在国内外进修硕博士学位或为佛学院院长,寺院之住持等,所在多有。尤其是每一位学子都能承续佛陀之法身慧命,达成生命的圆满,成就自己,庄严佛土,更为人所称道。
卅年就个人的生命而言,已是一段漫长的岁月,然 导师尝谓“教育与我的生命是一体的,直到我生命最后的一天”。她老人家悲天悯人永无止息的悲心与行愿,叫我们后生晚辈仰止与惭愧之余,惟有百尺竿须更进一步。展望“觉之教育”的推广,何能因循,何敢懈怠!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