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要义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刘奕赐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华冈佛学学报第五期

  提要: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是大乘佛法的纲要,也是整个佛法的纲要,等於是经典中的佛教概论,所有大小乘主要教义都包含在内。经中讨论的主题是菩萨道的内涵--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而以般若为统合一切的中心。本文就本经的性质与内容要点加以简单介绍,然後将般若波罗蜜多与禅法做尝试性的连系解说。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是大正藏的第二六一部经,也就是以诠释般若空慧为主旨的般若部的最后一部经(注1)顾名思义,它是大乘佛法的「理之所趣」,是说明大乘佛法主要内容的经。我们可以把它当做经典里的佛教概论来看。本文就本经的性质与内容要点加以简单介绍,然後以其中心思想所在--般若波罗蜜--来与禅法做一个尝试性的联系解说。

  一、本经的性质

  本经不仅如其名字所显示,是大乘佛教的概要,而且也是全部佛法的概要,包括大小乘。虽然它的重点是在大乘的六度法门,但对於小乘的四谛,十二因缘等主要教义均有说明。统括性与概要性就是本经的特点。许多重要经典都有其特色。例如,妙法莲华经是以主张三乘会归一乘为它的主要特色,楞严经是以讨论什麽是心及如何习定制心为它的主要特色。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没有提出任何特别主张或特别理论。它所提供给读者的是一幅大乘佛教以及整个佛教的全图。一个真正的佛教徒,一个菩萨道的行者,在戒定慧各方面应该怎麽办,从本经里都可找到答案。另外我们还能从本经得到关於六道轮回,地狱状况,及佛住世当时的许多外道行径的知识。

  菩萨行是六度万行。本经分别说明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以及般若六个波罗蜜多,而以最後一项--般若--统合一切。在这一个总架构内,所有佛教主要教义都出现而混合为一。以分析研究某一宗派的教理来说,本经可能不够明晰,但以介绍佛教大概的全貌来说,很少其他经典可以比拟。或许是由於这种统括与概略性质,没有人以它为那一宗派的代表经典,而它提供普遍教义解说的重要性似乎没有受到应有的注意。

  根据「御制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序」(注2),本经是在唐德宗贞元四年(西元七八八年),由宾国沙门般若受旨宣扬,而由沙门利言翻译而成的(注3)。除这两位以外还有数位法师参与证明经义与润饰译文的工作。因此本经是多人合作的成果。难怪它行文流畅美妙,浅显易懂。大部份句子是由四个字的意义单位组成,有时还有对仗押韵。我们不知道这种语言之美是梵文本原有的,还是那些行人学者翻译时的杰作。

  六度经没有中文异译本,没有藏文本;其梵文原本也已经遗失(注4)。自其汉文本译成以来,有六种长短不一的注疏出现过,但这些都已经不存在了(注5)。幸而由於经文的浅易,注疏有无并没有很大关系。本经不仅文字顺畅,它的说理也相当的有条不紊,很合现代人的逻辑观念。对於佛学名相有基础认识的人,不需要注疏便可以了解它。

  二、本经的概略

  六波罗蜜多经的「布局」,也就是它的行文脉络,是很简单的。故事发生在王舍城的迦多迦竹林精舍。当时佛住在那儿,与许多菩萨摩诃萨、大阿罗汉以及无数其他众生一起。会中主要当机发问的是弥勒菩萨。他问佛陀以下几个问题:「云何令诸有情趣大涅盘安稳正路?此等有情,当做何事,於一切智得不退转?云何圆满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多?又此般若波罗蜜多,与前五种波罗蜜多而为其母,云何修习而能圆满?又此大愿,云何显发?又诸有情,云何修习涅盘彼岸」

  这些问题确定了佛陀说话的方向,也构成经文的题纲。事实上它们可以归纳为一个问题:如何行菩萨道?或是,如何修习大乘佛法?所谓「大涅盘安稳正路」就是大乘之道。一切智是佛智,是大乘道的目标。六波罗蜜多是大乘道的本身,大乘的主要内涵。般若波罗蜜是大乘的眼目,是大乘的方向盘。而发大愿就是发修习大乘之愿,也就是发菩提心。在回答问题时佛陀首先说,一切有情若要求得无上佛智,涅盘之乐者,应当归依佛法僧宝。接著他解释三宝的意义和归依三宝的正确方法。归依三宝是行菩萨道的准备,它答覆了「云何令诸有情趣大涅盘安稳正路」的问题。要使众生走向涅盘大道,就必须先使他们归依三宝。当佛陀刚解释完归依三宝的事,突然从遥远的东方不世界来了一位大菩萨,名叫无尽藏,跟随他来的有六十俱胝(也就是六千万)其他的大菩萨。应阿难尊者的要求,佛陀随即说明不世界的种种庄严。依我看来,无尽藏菩萨的来临参与盛会,及不世界的状况报导,有其特殊意义:不世界可说是大乘的理想世界。把这个世界描绘在佛陀正式阐明菩萨道之前,不是替我们提供了一个模仿的对象,努力的目标吗?关於这点留在後面再讨论。

  说明不世界的状况之後,佛因曼殊室利(文殊师利)菩萨的问题而简述受持此六波罗蜜多经深妙理趣的功德。接著曼殊室利、普贤、观世音诸大菩萨,及诸天王纷纷各说陀罗尼以守护国界及受持此经典的人,并为他们涤除一切障难(注6)。在这里称赞本经功德似乎很奇怪,使人觉得有本经已讲完的味道。其实,以修习大乘的果地境界来说,不世界描绘完了就等於把大乘境界说过了。听者对於大乘要义,所谓「大乘理趣」,应该已经有概念。从这一点看,「六波罗蜜多经深妙理趣」的功德於此称赞,便不违背常理。此後弥勒菩萨所问,佛陀所说的都是因地修行法门,是达到像不世界那种大乘境界的具体办法。虽然六度解说是本经的主体,但是不世界的描述似乎自成一个小单元。

  在诸菩萨与天王说陀罗尼之後,佛应慈氏菩萨的要求,继续宣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佛说修大乘行者应先发五种胜心。这五种胜心即是菩提心,即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这部份的说明从第三品「发菩提心品」延长到第四品「不退转品」。第四品其实是第三品的延伸与扩大,用种种事例来解说如何发菩提心,如何保持菩提心到成佛为止。

  此後佛陀顺序解释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个波罗蜜多。他时时强调般若波罗蜜多的重要性,因为只有般若空慧才能使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与禅定的修习达到圆满的程度;只有般若才能把布施等修行提高到可称为波罗蜜的领域。前五种修行项目怎麽修才能与般若相应,才能真正成为波罗蜜呢?那就是要无住而修,无相而修;无我我所,远离一切分别妄想而修。至於般若波罗蜜多本身的修行,主要在於空性的体验与实践。

  当佛陀对於般若波罗蜜的解说将要结束的时候,会中有一个外道,名叫微末底,提出一个有关佛陀所说「一切诸法本来不生,自性清净」的问题。他说有人以为自在天能生诸法,能造世间,有人以为神我能生一切诸法,也有人以为诸法从和合生,为什麽佛却说诸法无生。在回答中,佛提出一段简短而非常精彩的反对上帝创造万物论与反对真实自我存在论。於是佛教的中心论题--「无我」--乃得到适当的处理,而般若空性的意义乃得更清楚的解析。

  般若波罗蜜的讨论完毕後,佛陀解下自己所穿外衣,授与慈氏菩萨,大概是作为佛统传承的象微。接下去是佛陀称赞本经功德,诸天人向佛保证护持本经,保护法师、国土及一切众生;诸大弟子保证受持读诵流布此经,以令正法得以久住;诸菩萨摩诃萨也发誓护持流通本经。一切大众,包括来自不世界的菩萨们,闻佛所说,都欢喜信受奉行。

  从以上所述本经概要看来,做一个大乘行者或做一个菩萨应该怎麽做是很明显的:他必须归依三宝,发菩提心,修习六波罗蜜多,而把一切消归般若。

  三、本经的要点

  以下就本经的要点加以较具体的说明。

  (一)归依三宝

  三宝即是佛法僧宝。先说佛宝。佛宝可分为佛身与佛德两方面来讲。佛身可说就是「佛格」,即佛之所以为佛。经文说:「言佛身者,所谓如来:已於过去无量无边阿僧只劫,不惜身命勤修六度万行圆满;菩提树下,坐金刚座,降伏魔军,断诸结贼,获一切智,成等正觉。具足如是诸妙功德,号之为佛。」至於佛德的意义,经文说:「言佛德者,即佛身中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三解脱、三示导、六神通、随心三摩地、四智二智;离於知境,断烦恼障及所知障,离诸习气;无功用道,起如如化……。」换一句话说,佛德就是佛的神通大用。

  佛身的另外意义是指佛的三身:法身、报身与化身。法身「非相亦非无相,自性清净,无染无著,甚深无量,无有变易,难解难知,微妙寂静,具无边真常功德,绝诸戏论,唯佛证知,非余所及,亦非譬喻之所校量。」报身的解释是:「佛报身者,谓诸如来,三无数劫,修集无量福慧资粮,所起无边真实功德;常住不变,诸根相好;智慧光明,周遍法界,皆从出世无漏善根之所生故;不可思议,超过世智;纯熟有情,为现兹相;演无尽法,广利无边。」化身的来由是:「为彼有情随所应化故,现无量阿僧企耶诸佛化身。」依此经文的解说,三身的意义接近法相宗所立的自性、受用、变化三身(注7)。

  我们应该怎样归依佛呢?应当归依诸佛清净法身。为什麽?因为「佛应身刹那迁变,化身佛者疾入涅盘。」法宝有三种:第一种是涅盘,以常乐我净为体性,能除尽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第二种是戒定慧诸妙功德,也就是三十七菩提分法,是证清净法身的方便。第三种法宝是三世诸佛所说正法,即三藏十二部所列。但经中分为五部份:素罗、奈耶、阿达磨、般若波罗蜜多及陀罗尼门(注8)。

  这三种法宝其实是把佛法依由简而繁,由根而末的顺序而分为三种的;三种即是一种。

  三种法宝之中,我们应当归依「无为法宝」,就是归依究竟涅盘。

  僧宝也有三种:第一是诸佛圣僧;第二是处各修行阶位者,如阿罗汉、辟支佛,和菩萨三贤十圣;第三是比丘与比丘尼。由此可知这三种僧宝是依修行程度高低而分的。

  应该如何归依僧宝呢?应「归依第一义谛无为僧宝」(注9)。也就是归依诸佛圣僧,归依诸佛的法身。因为「此僧宝无漏无为,不变不易,自证之法。归依如是无漏僧宝,能灭有情一切苦故。」

  由经文可知,三宝实是一宝。归依佛是归依诸佛法身;归依法是归依涅盘,而涅盘与法身名异实同;归依僧是归依诸佛,也等於归依法身。法身就是众生之佛性,即六祖大师所说的自性。本经对归依三宝的解释是坛经「自归依」(注10)的一个注脚。

  (二)大乘理想世界的描述与眼根修行法门的暗示前面提过,不世界是大乘的理想世界,何以见得呢?我们可以看看描述该世界的一段经文:

  彼佛世尊唯以诸大菩萨而为其众;无有声闻辟支佛名,何况有实。而彼菩萨久积净业:布施调伏,善御六根;常行忍辱,无所障碍;坚固菩提,勤行精进;成就善巧静虑解脱,及三摩地,三摩钵底;游戏神通,大智光明;自在无碍,文字巧妙;慈悲喜舍,犹若虚空;悉能摧伏异道邪论;降魔劳怨,勇猛不退;成就佛智微妙甚深,如来十力,四无所畏;辩才不断,智慧无碍;深入缘起,能离有无;行於中道,离我我所,有情寿命,养育士夫,补特伽罗,意生儒童,作者受者,知者见者,断见常见;远离一切妄执诸见;得陀罗尼,素缆王,以如来印之所印也;普观众生,坚固不舍,等如一子,无有二心;演甘露法,犹狮子吼,上中下类,一切有情,闻斯法已,无不获益,速疾安住涅盘正路;三明六通,具八解脱;绍三宝种,无有断绝;灌顶受职,当做法王;能了有情,度未度者;诣菩提树,坐於道场;处狮子座,自在无畏,降伏魔怨;能现佛身,相好具足;能转无上清净法轮;纯以大菩萨僧而为眷属,围说法,利益有情。

  可见不世界的众生都是六度万行圆满具足的大菩萨,而他们的依报也理所当然的庄严清净:「无诸苦难及三恶趣,亦不闻名。亦无五众犯禁之名。亦无烦恼劳虑等声……」这样美好的世界,不是大乘的理想世界是什麽?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世界的名称与修行方法。经文说这个世界:「无有文字亦无言说。彼诸菩萨受化之时,来诣佛所,恭敬合掌,目不暂赡仰如来,念佛三昧自然成就。故彼世界名为不。」这种修行法很像禅宗四祖道信说的「守一不移」的观法:「守一不移者,以此空净眼,注意看一物,无间昼夜时,专精常不动。」(注11)只是这里的「一物」是佛而已。以眼根守一不移的观法,尚未看到有特别名称,姑且称之为「眼根修行法门」(注12)吧。不世界不仅是大乘的理想世界,而且也是从修眼根圆通而直入实相的世界。

  (三)发菩提心

  在第三品中佛说修大乘者应发五种胜心:「一者於诸有情起大悲心;二者为诸有情求一切智心无退转;三者一切有情皆我亲友;四者一切有情於我有恩,未有毫厘用相酬报;五者一切有情皆我眷属,我曾於彼起不善业,种种呵骂,非理责罚,深心惭愧,何时偿毕。」(注13)前二种心使菩萨於大乘法精进修行。後三种心使他勇猛不退,直到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求一切智与起大悲心是发菩提心的主要内涵。发菩提心就是决心为济有情而求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把众生当自己的亲友、恩人与眷属看可加强与维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决心,时时提醒大乘行人:众生未度,佛道未成,不可休息。前二种心是菩提心的本身,後三种心是菩提心的充实、加强与持续,是不退转心。

  如何发起大悲心呢?应当观察六道众生种种痛苦无救的状况(注14)。仔细观察之後,便会起悲心,并且了解除了进入六波罗蜜的大海去寻找一切智的宝珠以外,无法可使众生得到解脱。因此要求证得无上菩提。

  要发起与维持对众生的大悲心,必须体会由於业缘关系,一切众生与我是一体的。他们都曾是我的父母亲友或眷属。我受他们的恩未报,欠他们的债未还。他们的一切苦痛。包括种种外道邪行,都与我有关,都是我的错。我应负起解救他们的责任。

  (四)布施波罗蜜多

  布施是六度之门,是菩萨最容易做到,也是首先要做到的事。布施有财施与法施的分别,又有小施、大施与第一义施的分别。布施身外之物如饮食、衣服及财宝,叫做小施。把所爱的人如后妃眷属布施给来乞者,叫做大施。以自己的身命而行布施,而心清净,这叫做第一义施。

  菩萨布施,应该完全出自大悲心,不择怨亲,不拘财物多少而行布施。应该修习「无相施」,才得称为布施波罗蜜多。

  (五)净戒波罗蜜多

  首先要发广大心,为怜愍一切众生而守净戒,「所谓不怖地狱,不求生天,不为己身自求解脱」而护持禁戒。只有自己先坚持净戒,然後说法才能为众生所信受,如果有人发菩提心,普为一切五趣四生而持戒,那麽纵使他只护持一种禁戒,也算入佛净戒波罗蜜多,能得无上正等菩提。

  最主要的净戒有十种,就是十善业。有关身的净戒是离杀、盗、淫三种。有关口的净戒是不说虚诳、离间、粗恶、及无义语四种。有关意的净戒是离贪、瞠、痴三种。这十种善业一一都能召感四种果报:一是现在安乐,二是烦恼势力衰弱,三是於当来世常得尊贵,无所乏少,四是如果继续精勤修习,将可证得无上正等菩提。

  有这些净戒,还不是波罗蜜多。取相持戒只是净戒,不是波罗蜜多。何以故?「但获三界有漏果报,寿尽无故。」若普为一切众生持戒,而观第一义空,无我人相,便得名为净戒波罗蜜多。

  (六)安忍波罗蜜多

  安忍的对象很多:有外来的,如天魔、鬼神、药叉、罗刹的侵害,狂乱众生的打骂杀害,以及整个生死流转的痛苦。也有内在的,即八万四千烦恼怨贼,一时不能摧伏者。这些都必须忍受。还有,在修习布施波罗蜜多时,菩萨以安忍力,才能舍头、目、髓、脑、身肉、手、足、及身命而心无吝惜。菩萨以同事摄降伏外道时,也必须靠安忍力量,先示苦行倍过於彼,等外道尊敬菩萨以为师范,然後导之以正法。教外道「无我法」也要安忍。这里的所谓「安忍」,除了一般称为「忍辱」的意义之外,还有「容忍」「忍耐」「耐心」「耐力」等意义。

  虽然能忍一切难忍之事,若心取相,还不是安忍波罗蜜多。经文说:「若观无常,离彼我相,心得安忍,非真实忍。若观诸法善不善相,心得安忍,非真实忍……。」那麽怎样才是真实忍呢?真实忍是以正智慧了知一切法本性皆空,无二无别。其中没有善恶、是非、道与非道、有漏无漏、涅盘生死等相可言。换句话说,安忍必须与般若相应,才算是波罗蜜多。

  (七)精进波罗蜜多

  精进是指修习其余五度及一切善法的勤勉求进精神。其余五种波罗蜜是靠精进力量才能成就的。精进可分身口意三方面,其中以意业最重要。菩萨修习意业有二种心理状态:一是精进,二是退转。发起菩提心是精进,止息菩提心是退转。至於如何是发起菩提心,如何是止息菩提心,经中举出很多例子。要而言之,勤修六度万行是发起菩提心,反之则是止息菩提心。

  菩萨有四种精进,即四正勤:「所谓未生不善能令不生,已起不善速令除灭,未生之善当令速生,已起之善能令增长。」菩萨依精进力,难舍能舍,难作能作,广度众生出生死海,而无度相。这就称为精进波罗蜜多。修习种种精进行法,应同时了知一切所行於诸法无增无减,才能利益众生。为什麽?因为这样才能远离一切相。离相而修精进才算是波罗蜜多。

  精进的人在生死轮回中演说诸种过患,显示涅盘无量功德。由於经常有大悲心与般若空慧的支持,他能不住生死不住涅盘,利乐有情穷未来际。

  (八)静虑罗蜜多

  佛说我们应该这样想:「佛道悬远无人能到。唯有一法饶益有情,所谓正定。」菩萨尚未获得正定之前,他的心还不能清净不动,还不能亲证生死涅盘无有二相。正定有如清凉的风,能扫除众生的妄想云翳,消除他们的烦恼之热,使他们获得清净安乐的涅盘。

  菩萨想修行静虑波罗蜜多,应当先亲近大善知识,远离诸恶知识。他应当一心奉持净戒,小罪也该畏惧避免,宁可丧失身命,也不毁禁戒。同时,他应舍离一切世间治生、贩卖、种殖、根栽,以免扰乱其心,使他不能安住甚深禅定(注15)。菩萨摩诃萨於行住坐卧,都要断除妄想,善摄其心。但他不可自入涅盘而舍弃生死中的有情。他要除去懈怠懒惰睡眠,以及世间缘务治生艰难。若能避免过度的勤与惰,他的心便会正直而湛然寂静。

  修习静虑有五种障,即所谓五盖:一者贪欲,二者瞠恚,三者掉举,四者昏眠,五者疑惑。有此五盖,学行难成,戒定慧门不能显了。修定的人应该远离它们。

  勤修静虑,能起五种神通:所谓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住随念智证通(即宿命通)、及神境智通(即神足通)。这五神通只是修定所起的作用,不算是静虑波罗蜜多。菩萨得神通後仍应勤修静虑,直至无上菩提。发心修习静虑不难,要持续不懈而有真正成就才是难事。

  菩萨修定,也要修四无量心,所谓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经中对於这四量心的含义有详细解释。广义的说起来,这四无量心包括所有主要的大乘功德。

  修行静虑就是修行出世的方便与智慧。「於诸有情起慈悲心名为方便,观法寂灭是名智慧…求一切法是名方便,了法性空是名智慧。观佛色身是名方便,观佛身空是名智慧。」要而言之,修行度众是方便,证悟空性是智慧。

  住於真正三昧的人了知一切法平等,一切众生平等。众生对他有利有害,他都不动於心而平等对待。他通达一切法而了解第一义谛。他能处於世间而八风不动。他能不舍三昧不离世间而自在无碍。

  菩萨入静虑波罗蜜多便能入无量三昧。经中列举很多三昧名称。换句话说,正定修行圆满时,什麽样的修定方法都能通达,什麽样的定境都可进入。其实这时无所谓定不定,不能说有出有入;菩萨无时无地不在三昧之中(注16)。

  (九)般若波罗蜜多

  般若波罗蜜多是其他五种波罗蜜多及一切善法之母。离开般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都不能圆满成就而称为波罗蜜多。离开般若,解脱涅盘终不能证得。般若波罗蜜多不仅出生一切善法,也出生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故本经是一切诸佛之母。

  前五度的讨论显示,每一波罗蜜多都以「无相」为必要条件,也就是以般若为必要条件。般若是六波罗蜜多的中心与主体。而六波罗蜜多实是一般若波罗蜜多。任一个波罗蜜多广义的解释起来都可包含其他五种,这点从经文本身可以看得出来。

  为什麽般若波罗蜜多是其他五种波罗蜜多之母呢?因为有了智慧才能「无相」。取相布施,取相持戒等是有漏法,是世间善,不能成为解脱涅盘之因。这里的所谓「相」是指一切见闻觉知的对象,最主要的是指心中的相,也就是心中的形象与念头。例如,为求升天或为求自己解脱而行布施,便是取相布施,不得名为波罗蜜多。「大智施者心无所得,无所得故得佛菩提。如是施者名檀波罗蜜。」只有心中无所得,无所求,无所念,才能得佛菩提。这样行布施,才是布施波罗蜜多。这种说法与金刚经所言「不住相布施」是完全一样的。无相即不住於相,即无念,即心无分别。要证空性有了般若正智才能心无分别。

  众生「执我取相」故有五种怖畏:一者不活畏,即怕没资财生活;二者恶趣畏,即怕因已造恶业而坠入三涂;三者死畏,怕丧失身命;四者恶名畏,恐自己的劣行为人所知;五者大众威德畏,怕在众人之中发言。菩萨智慧观察,具证我法二空,能利益自他,除断邪行,具净尸罗,深入缘起,了本无生,住无相理,身心寂静,无自他相,成就微妙四无碍辩,处众无畏犹狮子王,所以没有这些怖畏。正如心经所说:「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般若波罗蜜多既然这样的重要,那麽到底什麽是般若波罗蜜多?经中列举十六种法与般若不相应。所谓「不相应」就是「没关系」、「不相干」的意思。这十六种法是一、十二因缘;二、无明灭乃至老死灭;三、身见边见乃至六十二见;四、世间八风;五、各种随烦恼;六、我慢增上慢等;七、各种根本烦恼;八、烦恼魔死魔等;九、我相、人相、作者、受者、养育、士夫、补特伽罗、意生、儒童、业障、报障、烦恼障等;十、妄念分别,见闻觉知;十一、四种颠倒(无常计常,常计无常;无乐计乐,乐计无乐等)及有情心行乃至诸尘劳门;十二、悭恪、犯戒、瞠恚、懈怠、散乱、愚痴,与有相行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十三、不善之法,性罪、遮罪、有漏、有为,及世间出世间善法、无漏、无为法;十四、二十二根;十五、三界五趣种种有情;十六、真谛俗谛,有为无为,有智无智,有识无识,作意无作意,有体性无体性,有相无相等心意差别。

  这十六种法包罗万象,可以说就是一切差别法。般若不与一切差别法相应。经文有言:「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无染无著离诸分别,平等清净一相一味,不与如是差别等法而为相应。」这与心经所言相同。心经有言:「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理趣经是就般若而说,心经是就空性而言,但同样是说明一切皆遣,一切皆离的道理。般若是证空性之智,空性是般若所证之理。所谓理智一如,都不容有差别相。

  因此,所谓般若就是绝对的远离一切妄想分别,就是诸法空性的证悟与所有执著的消除。一个人如果脱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的桎梏,便可发挥无限的潜能,到四面八方去,以各式各样的方法为众生服务,所谓普渡众生,担荷如来家业。智慧与慈悲总是携手并进的。越是证菩提越能发慈悲。由此看来,般若在解脱方面的否定一切正是在度众方面的肯定一切,并非沉空死寂。

  正因为如此,所以形容大乘智慧或菩提的句子常常双头并举,包含正与反、静与动、绝对的离执与随之而起的无边功用。例如说菩萨「住三解脱门而不取证,游戏神通净入实际,不住生死不入涅盘,不尽有为不住无为,虽观无相不舍大悲,虽住三界而恒出离,知真无染而不修证,离於戏论常乐宣说」等等。这也就是不著两边,行於中道。

  诸法性空的中心论题之一是诸法不生,诸法无我。这问题在本经般若波罗蜜多第十品中有详细的说明。有一个外道名叫微未底,他问佛说:「世尊,佛说一切诸法本来不生,自性清净。此义不然。自在天帝,而是一切万物父母,能生诸法,能造能作,安立世间。复有说云神我能生一切诸法,然此我者住於心中,犹如姆指。复有说云一切诸法从和合生。云何今者乃说无生?」於是佛提出一段很精辟的分析,说明何以上帝创造万物论与真我存在论是不正确的。在结论中,佛说一切诸法假有实无。它们不是自在天或神我创造的,也不是和合因缘而生的,也不是五大(地水火风空)合成的。「一切诸法本性不生,从缘幻有;无来无去,非断非常,清净湛然。是真平等。」

  从缘幻有就是因妄想分别而有,而妄想分别起於无明。无明依於阿赖耶识,是藏识的污染现象。经文有言:「诸法非因生,亦非无因生。虚妄分别有,是故说唯心。无明妄想见,而是色相因。藏识为所依,随缘现众像。如人目有翳,妄见空中花,习气扰浊心,从是三有现。」总而言之,「所见皆自心。」

  修行就是要去除赖耶识的妄习。妄习若除,赖耶即如来藏,即正智,即本觉心,即真性,即大圆镜智,或其他许多名相:「赖耶妄熏习,隐覆如来藏。修习纯熟时,正智方明了。诸识随缘转,不见本觉心。自觉智现前,真性常不动…赖耶性清净,妄识所薰习。圆镜智相应,如日出云翳。」

  修行人不可以执著於空,应观色即是空,而色空具不可得:「若有修空者,顺空而取空,观空与色殊,不名真观者。观色即是空,色空不可得,此即胜义空,是真解脱者。」

  般若的意义讨论到此为止。那麽修行般若波罗蜜多如何起步呢?佛说有十种事能障智慧之灯应该去除:一者懒惰;二者近恶知识;三者耽著睡眠;四者听闻大乘寻复忘失;五者乐习世间技艺而生执著;六者我慢覆藏,虽遇善友不能谘问无上正法;七者於大乘教微妙深理不能解悟,我慢自高便生退屈;八者耻己愚昧,不能亲近有智之人;九者攻乎异端诈谓知见;十者於最上乘不生信乐。

  菩萨应具足八十四种胜上之心,才能发生般若波罗蜜多微妙胜慧。这些「胜上之心」就是可以导致般若正智的种种思想行为。例如闻法无厌,敬事多闻,观身寂灭,清净适悦等。在此不赘述。要而言之,这些都是远离妄想分别的方便。

  修习般若波罗蜜多者应当修习八法。这八法是:蕴善巧、处善巧、界善巧、谛善巧、缘善巧、三世善巧、一切乘善巧、一切法善巧。所谓善巧就是彻底研究或非常熟习的意义。修习般若的人要彻底研究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各种谛(如真谛、俗谛等)、缘生法门、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佛法的一切乘、以及一切法。这八种法实际上包括了一切佛所教的东西,包括世间出世间的一切。换句话说,修习般若需要彻底研究经教。但研究经教的主要目的在於验证诸法的空性,以及获得由这种体验而产生的无量无边济世大用。大乘行者永远是悲智双运,空有不二的。

  四、结论、大乘理趣、般若、禅

  佛法如汪洋大海,四面八方看都无边际,但要说简单也简单得使人难以相信。不论大乘小乘,其教义归纳起来不过是老生常谈而三岁小孩都懂得的四句话: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一切善法,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与经教研究,都可归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两个项目之下。般若波罗蜜多的离相行善与体解空性则属於「自净其意」。般若波罗蜜多,或自净其意,是佛教的精神所在,是成佛的关键,也是最难修习的部份。若心得彻底净化,戒恶行善根本不成问题。因此我们可以说,大乘的要义(理趣)是六度,而六度的中心在般若。

  心的净化正是禅法的内容。禅的特点就是它不理会问题的枝节,而直捣问题的根源--心;它不先讲求戒恶行善,却直接著手於体验心的本来清净。这就是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从禅的观点看(其实禅没有观点,不如说从我对禅的了解看),於心无相还不够无相,应该连心也无才是彻底的无相。真正的无相实在没有相不相可说。因此在处理无相法或空法方面,禅比一般的教法要更进一步。

  如果众生的心可以用无相的程度来划分层次,我们可约略分为五个层次,各以一图代表(注17):

  一、恶相心(图略)

  二、善恶杂相心(图略)

  三、善相心(图略)

  四、无相心(图略)

  五、无心

  (图略)

  第一种心充满恶相,以一圆圈充满黑点来代表,是地狱众生的心,或是即将下地狱的众生之心。第二种心善恶杂陈,是大多数众生的心。这种众生既行善也作恶,而善恶程度有无量的等级差别。第三种心是善相心。这是世间大圣贤的心。世间圣贤善心善行圆满,可谓完人。但他们著相行善:或为求来世善果而行善,或为升天堂而行善,或为明辨是非善恶而行善,或为成圣成贤而行善等等。第四种心是无相心,此乃大菩萨之心。菩萨一切所行所思,都是无缘大悲的自然流露,没有自私的目的,也没有是非善恶等的执著分别。第五种心不用任何图形代表,就是禅心。禅心是无心,不能用任何东西来表示,也没办法说明。

  从世俗观点看,善行越多,一个人的品德便越高尚。从佛教的观点看,行善当然好,但是如果著相而行善,则善业越多,心中污染的白点也越多。心中有染,不管是被白点或黑点所染,都是不自由不解脱的。点子越多,束缚越大,著相的害处就在於此。世人常抱怨「好心不得好报」,就是著相行善的表现。因此,应该不住於相而行布施,不住於相而行持戒等等。应离一切相,而行一切善法。

  上面说第四种心是大菩萨心而第五种是禅心,这并不意味著禅师的心还高过大菩萨的心。这不是心的等级问题,而是表达的层次问题。任何可思可议,可以语言文字表示的,都只止於第四种心。真正的无相,真正的无心,是从来没有人讲过的。只是禅法特别强调摆脱语言文字的束缚,用不寻常的方法,使人当下体验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那个东西而已。

  到此可以下个总结语:大乘的理趣是六度;六度的中心在般若;而禅法是般若的具体化,方法化与实践化,有时也是戏剧化,趣味化。

  以日常用语来说,怎麽实践般若的无相呢?为善不欲人知是不够的。为善而忘掉它如何?还不够。应该为与忘同时。或许有人要问,那怎麽可能呢?问的人该受一顿棒喝。注释:

  (注1)本经有金陵刻经处於清光绪十九年刊行的单行本。民国六十一年在纽约的美国佛教会曾影印这单行本当当赠送用。本中有少数字句与大藏经本稍有出入。

  (注2)金陵版谓此序为唐代宗(在位时间是西元七六三--七七九年)所作。这个很显然是错误的。序文明言该序是贞元四年(西元七八八年)由在位皇帝本人写的。贞元是唐德宗年号,而根据後晋刘撰的旧唐书卷十二及宋朝欧阳修撰的唐书卷七,德宗是在他父亲去世之後才即位的。唐代宗不可能是本序作者,德宗才是。

  (注3)金陵本与大藏经本都写明是三藏般若奉诏译。可能是般若语译,而利言笔录。

  (注4)见大藏经法宝目录二一九页。

  (注5)见望月佛教大辞典三二八八页。

  (注6)这一系列的陀罗尼(咒语)的出现,以及在归依三宝品中对陀罗尼门的特殊称赞,可能使人觉得这部经是属於密教的。例如望月大辞典便列本经为秘密部(见该辞典三二八八页)。但本经主旨在宏扬般若,应该不成问题的。

  (注7)有关三身的意义,见丁福保编佛学大辞典三○二页。经文中三身的用语及解释似前後不一致。前面说法身、报身、化身,其解释与自性、受用、变化三身的相似。但後文说「佛应身刹那迁变;化身佛者疾入涅盘。」这应身的「刹那迁变」便与上文报身的「常住不变,诸根相好」不同。

  (注8)这五部份中经文特别称赞「陀罗尼门」为「契经中最为第一」,而陀罗尼门或总持门常为密教代称。因此,可能令人以为本经属密教典籍。见(注6)。

  (注9)这句话意义不很确定:是「归依第一义谛这种无为僧宝」呢,还是「归依最高意义的无为僧宝」呢?前者意义是归依僧宝要归依第一义谛(即法身),後者意义是归依僧宝要归依诸佛圣僧。但归依诸佛即是归依法身,故两种解释结果相同。

  (注10)六祖坛经的「自归依」是指归依自性三身(法报化三身),不同於此处的归依三宝。但两者归依对象都是众生之佛性,不假外求。

  (注11)见圣严法师著禅门修证指要(民国六十九年东初出版社出版),第十九页。

  (注12)这里的「以此空净眼,注意看一物」如果是指以眼根对一物而不加意识分别,则很适合用「眼根修行法」的名称。依我看,「空净眼」就是不杂意识分别的净眼。但是楞严经第五卷阿那律陀所述的眼根圆通与此稍有不同。阿那律陀的眼睛已瞎。他是观眼根,「旋见循元」,而不是以眼对境。

  (注13)这五种心在发菩提心品的开始与结尾各列举一次。以结尾处所列举的文义较为通顺完整,故此处所引是该品的结尾语。

  (注14)在不退转品中佛对诸趣众生的痛苦有很深刻的描写。

  (注15)这点使我怀疑本经是对出家众而说的,但观全经思想脉络,却又不尽然。

  (注16)大乘的三昧不是有出有入的那种定,而是六祖所主张的定慧一体的那种定。不世界诸菩萨所成就的念佛三昧就是一个例子:「念佛三昧云何是耶?所谓非色相生,亦非受想行识生。其念佛三摩地不可思议,於诸法无所行,而观诸法如实相,无说无示无相无名。此即名为念佛三昧。」这个三昧的解释与般若的意义相符合。

  (注17)以四个圆圈来表示「自净其意」的四个层次,这观念是十多年前在台中的李炳南居士提出的。加个「无心」是我个人的臆测。所有名词与其解释都是个人不成熟的见地。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