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地区佛教>> 越南佛教>>正文内容

越南中部高等佛学院的教育方向 ——“关于二十一世纪的僧伽培养”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释海印[越南]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教历史是一部佛教教育与传播的历史。世尊之所以被世人称为世界上最人本的教育家,是因为他不但教导众生怎样生活得好,怎样得到究竟的幸福,怎样去觉悟,明明白白地认识到世间的实相是无常、苦、空和无我,而且还教导众生如何去做一位解脱的圣人。在佛教看来,众生之所以不能获得美满幸福与觉悟,是因为在他们的心中有太多的贪、嗔、痴。所以世尊主要是教人怎么去断除烦恼,怎么去得到人生真正的美满幸福与彻底的解脱,这就是佛教教育的根本宗旨。
  在这次中越佛教研讨会上,我不敢主观地说越南中部高等佛学院的教育方向是获得最圆满的成果、取得最好成绩的唯一方向,但我完全相信我们的教育方针是正确的,是符合佛教传统的教育思想的。在介绍我们中部高等佛学院的教育方针之前,我想先概括地介绍佛教教育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几个特点和阶段。
  一、佛教教育体系的形成与特点
  我们知道,佛陀在世时佛教教育的精神就已经形成了。当时人们非常尊敬佛陀,尊称他为“伟大的导师”,佛教术语称作“天人师”。这是因为他不但到很多地方说法度生,而且他的教化不歧视任何一个人,只要哪个众生有一点醒悟或愿意听他说法,他都会给他们讲说。这就是一种很普及又很有特色的佛教教育精神,在各种宗教里只有佛教才有这样的精神。阿诺德·汤因比也许正是看到这种佛陀教育的精神才肯定地说:“在五位圣人之中(琐罗亚斯德、耶稣、乔达摩佛陀、毕达哥拉斯与孔子),佛陀是最光辉最伟大的。佛陀的所有教诲都是为了改善众生生活的缺陷,他认为一切众生在痛苦中生活是由贪嗔痴引发出来的。如果众生努力清除自己的贪欲,那么他一定会得到解脱。但是贪欲常隐藏在众生的心中。”
  佛陀通过这种教育方式在当时就培养出不少圣者,如摩诃迦叶、舍利弗、目犍连、富楼那、阿难等等。虽然佛的这种教育精神并未以颁发任何证书的方式体现,但在当时就已经受到不少人的肯定,因为这使得他们得到了解脱和美满幸福。
  佛入灭大概两个多世纪以后,佛教的教育形式改变为以寺院为中心,所有佛在世时的教诲都被结集起来,称为三藏,它是佛的法身。虽然佛教传统的教育形式有所改变,但在内容上仍然继承了佛教的传统——教育人们转凡成圣。A.L.B Asham曾经这样说:“在公元前二世纪,在憍萨罗国的塔克西拉学校(也称作得叉始罗大学),当时已有佛学系、语言系、医学系。公元前二世纪,为了纪念佛的智慧第一的大弟子舍利弗,阿育王在摩揭陀的那烂陀地方建立了一所僧伽蓝来传授佛学知识。”
  一直到公元二世纪,为了发展佛陀的教育,龙树不但大力重修了一些寺院,而且还建立了不少新的寺院,这就是后来那烂陀大学的前身和基础。到了公元四、五世纪,这所学院又有了一个新名字——“那烂陀摩诃毗诃罗”(Nalanda Mahavihara),并有一个石头的印章,历任院长有无著、世亲等著名佛教大师。该学院设有几个系,根据经、律、论或五明来分类。此后的两个世纪,那烂陀大学成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所国际大学。对此,玄奘与义净大师可以作为历史的见证人。
  总而言之,在这个阶段,寺院的佛教教育已经形成戒定慧三学的教育体系,通过它来开发人生智慧,获得既能解脱自己的痛苦、又能教化众生离苦得乐的本领。这些正是佛教教育最特别的地方,值得我们深思。
  二、越南佛教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
  根据越南佛教历史,公元一世纪印度佛教通过海路传入越南,后来越南又继续接受中华佛教的影响,这使得越南佛教更加多姿多彩。她一边接受了印度佛教的思想精华,一边接受了中华佛教的思想精华,又融入了越南民族的传统思想,所以她不但发展佛教的传统教育,弘扬戒、定、慧、禅、律、密,而且还特别重视教人仁慈、孝顺、诚实、守信等。这种教育是从寺院里发展出来的,如绍龙寺、法云寺、见初寺等……当时的僧人多是知识分子,都是有修养,有爱国、爱民族之心的人士。他们进入寺院接受佛教传统教育之后,被人们当作“如来使者”,到各处弘扬佛法,还有人到印度去留学,如大乘登禅师、运其等。到了陈朝(1225—1400),越南统一,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教育得到更大的发展,当时的越南佛教也为国家做出了不少贡献。到了郑阮朝(1528—1802),越南佛教在教育方面要求僧人都要精通两种经典语言:汉语与梵语,以便更好地弘扬佛教戒定慧三学,教人如何生活的更好、怎样从人生的苦恼中解脱。到公元十八世纪初,越南佛教与中国佛教交流更多,邀请了不少中国禅师到越南弘扬佛法。如了观祖师(实妙了观)师从中国高僧石廉学习禅观,后来开创了了观禅派。这一宗派不断发展,在各地建立了许多道场,其中发展得最好的就是越南中部了观道场。在二十世纪初期各国佛教走向复兴时,越南佛教在全国形成北部、中部和南部三大佛教中心,其中中部佛教中心是复兴越南佛教的根据地。
  三、越南中部的佛教教育
  在二十世纪初,为了发展寺院教育,越南中部的天兴寺慧法和尚创建了一所道场专供出家人学习经律论;1920年,这所道场迁移到竹林寺,改名为竹林寺佛学堂;到1929年改名为山门佛学堂,由福慧和尚任监学。1932年,觉先与弟子们创立了安南佛学会,非常妥善地办理佛教教育事宜,当年该会即创办了一所名为安南佛学堂的佛学院,大约有50名僧人在此学习;1936年,这所佛学堂迁移到报国寺,由智渡和尚任监学;1944年又迁移到金山丛林,这时这所佛学堂已经开设有初等、中等与高等三级佛学课程来培养僧众,还有一所专门培养尼众的妙德道场。1936年又创立佛学德育团,后来成为组织教育在家弟子与弘扬佛法的佛子家庭会。
  越南中部佛教教育特别注重戒定慧三学,并按照闻思修的次第培养僧尼,如今已培养出不少人才,他们都在各地担任重要的佛教工作。
  四、越南中部高等佛学院
  20世纪50至70年代,越南各地已经有了佛学院与佛教办的初、高中学校,但由于社会诸因素,70—80年代佛教教育事业日趋衰落,不少佛学院被迫停办。随着战争结束,国家统一,1981年越南佛教教会开始复兴,成立了三大佛学院:一所在北方河内,一所在中部顺化省,另一所在南方胡志明市。但由于因缘不具,一直到1997年,中部的高等佛学院才正式活动,由释善超大和尚当院长。这所佛学院专门培养佛学学士学位的僧尼,因而所有僧尼都要有中等佛学证书与高中毕业证书才有资格入院学习。到今年为止,中部高等佛学院已经培养出160名僧尼,已在各省工作。越南中部的高等佛学院主要研究汉语、藏语、巴利语与梵语的经律论三藏。其教育目的是让僧尼有一定的知识面,使他们可以自修或入世弘扬佛法、服务社会。另外,学院还开设外学课程与外语,如巴利语、梵语、汉语、英语等。学院还有一所图书馆,有各种系列的参考书。佛学院的教育方针也是主要集中在戒定慧三学,并按闻思修的次第来进行教育。闻慧是“亲近善友,听闻正法”,思慧是如法观察万事万物、明辨是非,修慧是“法随法行”,将闻思所得落实到学习与实践中。这样的教育方针,是为了全面发挥学生潜在的无穷智慧。
  按戒定慧、闻思修的要求来发展佛教教育是我们的方针。可以说,这样的教育方针是佛教教育的传统——既科学,又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同时又能应机施教。如果所有的僧尼都遵循这种教育方针来修学,那么我们将能培养出许许多多有学有修又有智慧的僧尼。这样的僧尼不但对佛教是有用的,而且对社会也是非常有用的。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所有僧尼在我院学习期间一切生活都要接受严格的管理。
  我们学院虽然创办时间不长(刚刚5年),但我们这一代继承了上一代的传统与教育经验。我们最关心的是能否培养出学风与道风兼优的僧尼。所谓学风,是具足正见,能以正见来处世、生活与修行;所谓道风,是坚持戒律与禅定的教育,僧尼都要在生活与修行上有必要的操行和造诣。
  总而言之,我们越南中部高等佛学院的教育方针是发挥以下两点:一是勤修戒定慧,二是戒定慧一定要按闻思修的次第循序渐进。但我们最担心的是,这种教育方针能不能成功的关键,是教师与学生是否配合得好。因为事物都不是孤立的,教师教得好但学生不想学,那样也没有办法发展得好。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