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的佛教
一、佛法是解说人的问题
人间的佛教指的是人类的佛教。佛教自印度向世界各地传播,代代相承,人类的文化与文明带动佛教,佛教也丰富了人类的文化与文明,因此佛法是为了解说人类的问题。
(一)三世诸佛皆以人身在人间成佛
过去、现在、未来十方诸佛都以人身而成佛,成佛后教化的对象也是人类。
(二)人类为本的佛法
1.众生的类别:有十法界,四圣六凡。四圣是佛、菩萨、缘觉、声闻四种圣人;六凡是凡夫,有人、天、阿修罗、地狱、鬼、畜生六种。
2.有情众生以人为本:天与阿修罗都是享福而不知修行;鬼、畜生、地狱众生则是苦多乐少(地狱最苦,完全没有乐报),无法修行佛法;人间有苦有乐,能够修行的只有人。 3.佛法的对象是人类:原始经典如《杂阿含经》所载,佛陀说法的对象主要是人类,对天及其他众生说法是极罕见的,佛陀说法虽为度众生,但还是以人为本。 4.佛法由人类传播于人间:原始佛法是人说的,是以人间身来度人间的众生,这是佛教主要的传播方式。
二、基本的佛法是说明人生的现象
(一)五蕴、十二处、十八界
1.五蕴:即色、受、想、行、识。色是物质,是色法;受、想、行、识是属于心,是心法。受是苦、乐、舍等种种感受;想是认识作用;行是意志作用;识是生命的主体,是业力的积聚。五蕴重在精神的分析,所以佛法是重心法的。
2.十二处:是身心活动的基础,分为六根与六尘两类。六根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感官;六尘是它们的认识对象:色、声、香、味、触、法(心理活动)。
3.十八界:界是界限,有范围的意思。十八界是十二处之外,加上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识。五蕴中的受的反应即是因为根对六尘而有六识。十八界是人的生理官能、认识对象和心识的总合。
(二)四大和六识
1.四大:构成物质的元素有地、水、火、风等四种。属性坚硬的是地大;属性润湿的是水大;属性温暖的是火大;属性流动的是风大。四大可分为内四大与外四大,内四大指六根、外四大指六尘。
2.六识:是属于精神面的,在原始佛教中只讲六个识,并没有提到有八个识。眼、耳、鼻、舌、身前五识只是反应的作用,没有判断与认知的能力;第六意识是通过五根产生意,有认识、分别的作用,称为五俱意识。另有在定中、梦中或狂乱中不须通过前五识而产生的分别认识作用,称为独头意识,这是后来唯识学才讲到的。
(三)贪、嗔、痴三毒
三毒是心理的烦恼,造业的原因。贪是贪欲,嗔是嗔恚,痴是无知,也就是执持颠倒想与邪见。颠倒(真理的反面)即主张常、乐、我、净的观念。邪见有五种:身见(执有实我)、边见(执常断等极端)、邪见(否定因果报应)、见取见(执错误见解为究竟真理)、戒禁取见(视错误戒律可导致涅槃)。
业感缘起主要是从贪、嗔、痴三种心理活动而来。身、口、意业的造作,乃是由意业的贪、嗔、痴而发动身业的杀、盗、淫与口业的恶口、两舌、绮语、妄语等七业,与贪、嗔、痴合计为十恶业。十恶业的相反,也就是不造作十恶业,称为十善业。
(四)戒、定、慧三无漏学
漏是烦恼的意思,是驱使有情造业、受报的动力。无漏的戒、定、慧三学是以空慧而修戒、定、慧三学。。
1.戒:即五戒十善等。积极的戒行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例如,持守不杀戒之外,还要放生、护生。布施而不求回报就是无漏,无漏的布施是三轮体空(施者、受者、布施物三方面都是自性本空)。
2.定:世间定是有漏的,无漏的定是出世间定。小乘四禅八定之上的灭受想定,以及佛的佛定(首楞严定、大定),还有定慧不二的即慧即定,都是无漏的定。
3.慧:无自性就是空,实证无自性就是得到空慧。
三、大乘佛法是从人的现象获得无限的提升
(一)发菩提心是由人成佛的首要条件
大乘佛法的第一项条件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发菩提心。发菩提心是由人成佛的首要条件,三世诸佛都曾经在人的阶段发菩提心,由人而达到成佛的目标,一定要发菩提心。菩提心是以利他为先,利益众生,帮助众生,愿众生离苦而成佛,这就是菩提心。
(二)六度的目的是从人的立场利益众生
具体菩提心的表现是六度与四摄。六度中的每一项都是利他的。布施是利他;持戒是布施无畏给众生,也是利他;为了度众生而修忍辱,也是利他;精进地修行,也是为了利他。如何能够精进地利他呢?要有禅定的工夫,并以智能来指导。因此,六度都是利他的。
(三)四摄的运作是从人的立场行菩萨道
摄是摄受、摄化,四摄是大乘菩萨道摄化众生的四种方法,是从人的立场来行菩萨道。四摄是:
1.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即应众生的需求而施以财物、佛法,以及于众生恐畏时除其怖畏。
2.爱语:随众生的根性,以和善、顺意的言语慰喻关怀。
3.利行:从事利益众生之行,并引导众生做有益的事。
4.同事:与众生共处,同甘共苦,以便随机教化。
四、佛法的世界观
(一)以人的角度看世界
佛法的世界观是以人的角度来看世界。所谓的三千大千世界就是一个大千世界,我们所处的娑婆世界也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一个太阳、月亮围绕一座须弥山,构成了一个世界,一千个世界是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是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个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是佛陀教化的范围,在这范围中,佛陀在有人的地方示现出生,而在四大部洲中的南瞻部洲教化。他所教化的对象是以人为中心,还有一些拟人形的天龙八部。
(二)以人的角度看十方
以人的角度看,有十方世界,有十方诸佛度众生,而在众生之中,只有人能造因感果,因此,十方诸佛度脱的对象是以人为主的。
(三)十方世界由人的业力及佛的愿力所成
十方世界由众生的的业力及佛的愿力所成。十方的凡夫世界是由众生,特别是人的业力所成;净土则是由佛的愿力所成。
五、佛法的人生观
(一)生老病死的人生观
佛教的人生观是如实知道生老病死的人生现象。因为看到人生有生老病死苦,佛陀才出家修道、成道,并在成道后说法,帮助人类解决生老病死苦的问题。
(二)有受皆苦的人生观
佛教以外的其他宗教与哲学,都认为人生有苦有乐,只有佛教认为人只有苦而没有乐。佛教认为纵使有乐有喜,乐和喜的开始是苦,结束时也是苦,乐和喜只是中间的一点点。人生以生苦为开始,以死苦为结束,只有求解脱才能真正了脱苦。
(三)无常无我的人生观
佛法的核心在于实证无常、无我获得解脱。要实证无常、无我,要了解因缘法,了知诸法无我、诸行无常,有缘起性空的观念。空才是真正能够使人了脱从始至终都是苦的人生。
(四)空为解脱的人生观
佛法讲空,并非断灭论的空,而是缘起性空。实证缘起性空,放下一切执著,便得解脱自在。
(五)面对现实的人生观
佛教谈因果,有所造因,自然有它的果报。果报出现时,坦然地面对它,接受它,进而处理它。这样的人生观当然是面对现实的人生观。
(六)积极努力的人生观
关涉到处理,就是要加上因缘,加上因缘的努力,问题获得了解决。这样的人生观不是消极地回避问题,而是积极面对与解决问题的人生观。
六、佛法的心理观
(一)心意识的三分法
佛法的心理观,将心理现象分析为心(citta)、意(manas)、识(vijbana)三个部分:
1.心:是生命的主体,是各种心识功能的合集,或者是各种心识功能所集合而成的心灵结构。
2.意:是情意的表现,是自我中心执著的反应。
3.识:是一种认识、认知的作用,也可以说自己的一种直觉的反应。有此直觉的分别后,如何采取行动,则是意的作用。
心、意、识三者,依《杂阿含经》是一体而不可分的;《瑜伽师地论》则说心指的是第八识阿赖耶识,意指第七识末那识,识指前六识。
(二)心与心所的功能
心又叫作心王,八识、六识都是心。心所是心的作用,也就是识的作用。比如第六意识,心所包括贪、嗔、痴、慢(傲慢自负)、疑(于法犹豫不信)、见等六个根本烦恼,以及触(使根境识和合的心作用)、作意(警觉注意)、受(感觉)、想(概念活动)、思(决意)五个遍行。遍行是与每一个识相应而起的心理活动。
实证心与心所都是虚妄不实,便能获得解脱。以基础佛法的五蕴法而言,受、想、行、识的心法都是缘起法,缘起法是没有自性的,也就是虚妄不实的幻象。实证缘起性空,就得涅槃,实证解脱。
七、近代诸师提倡人间的佛教
(一)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太虚大师全书》54及55册)
(二)印顺法师的“人间佛教”(《妙云集》下编之一《佛在人间》等书)
(三)东初老人的“人生佛教”(《东初老人全集》第四集)
(四)圣严法师的“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法鼓山的理念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