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释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张化蒙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本经导读
  一、本经的翻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一卷,全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般简称为《般若心经》、《心经》。本经之译本很多,有《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鸠摩罗什)、《般若波罗蜜多那提经》(菩提流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玄奘)《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利言)、《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法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智慧轮)、《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法成)、敦煌发现译本《唐梵翻对字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施护)。然诸译本中,玄奘译本、失译本和敦煌本为“小本”,只有正文;其余为“广本”,有序、正、流通三分,仍以玄奘法师译本流传最广。
  二、本经的释本。本经的梵本,今日本法隆寺有秘藏本,1884年由麦克斯穆勒(MaxMuller)与南条文雄共同校订出版,1894年麦克斯穆勒更将之英译出版。此外,1864年英国佛教学学者比尔(Samuel, Beal)亦将玄奘所译之《般若心经》译成英文出版。另有将梵文以汉字音译者,称《唐梵翻对字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与玄奘本相当,系史坦因发现于敦煌石窟者,为佛教学术之重要资料。本经之注疏本极多,较重要者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窥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赞》(圆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法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疏》(慧净)等。
  三、本经的纲要。心,指心脏,有精要、心髓等意义。本经是将内容庞大的般若经浓缩,成为表现“般若皆空”精神之简洁经典。全经举出五蕴、三科、十二因缘、四谛等法以总述诸法皆空之理。本经在组织上大致可分为如是几个部分:(一)总纲,明本经修学之目的。经文从“观自在菩萨”到“度一切苦厄”,是说菩萨用般若智慧认识到五蕴都是如幻不实的,重点是在破除众生的我执,我执一除,自然度除一切苦厄。下面即是依此深入分析怎样“度一切苦厄”。(二)非有非空,明空有之关系。经文从“舍利子,色不异空”至“亦复如是”,是说一切诸法是非有非空的,此段用意是在恐众生闻“空”便起“断灭见”,所以首先就得阐述空有之关系。(三)释空相。经文“舍利子,是诸法空相”到“不增不减”,在交代空有关系之后,便解释什么是空相,与龙树《中观论颂》“八不偈”是同一理趣的。(四)破执。经文“是故空中”至“无智亦无得”,此是依诸法空相广破一切执见,可分三类:一是破凡夫执,即为其说五蕴、六根、六尘、十八界空。二是破二乘执,即说十二缘起空为破独觉执,说四谛空为破声闻执。三是破菩萨执,说菩提、涅槃空即是破大乘菩萨对佛果的执著。(五)明果。经文“故知般若波罗蜜多”到“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破除一切执见之后,则能转依证得菩提、涅槃的佛果。(六)颂赞。经文“故知般若波罗蜜多”至“真实不虚”,是在赞叹般若之伟大,从而回归全经主题,说明以般若观照一切法空即能度除一切苦厄,其道理是真实不虚的。(七)规劝。经文“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至“菩提萨婆诃”,规劝大众普学般若,以度苦厄、证涅槃、成菩提。
  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释》旨在揭示经文纲要及其基本含义,对经中名词不作繁琐解释,以让学人能直接窥见《心经》幽旨。
  本经原文
  观自在菩萨,[1]行深般若[2]波罗蜜多[3]时,照见[4]五蕴[5]皆空[6],度一切苦厄[7]。
  舍利子[8]!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9]受[10]、想[11]、行[12]、识[13]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14]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15]无色,无受、想、行、识;[16]无眼、耳、鼻、舌、身、意;[17]无色、声、香、味、触、法;[18]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19]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20]无苦、集、灭、道;[21]无智,亦无德。[22]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23],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24]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25]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26]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帝揭帝,般罗揭帝,般罗僧揭帝,菩提萨婆诃[27]
  本经释文
  注 释:
  [1]观自在菩萨:旧译为“观世音菩萨”。即闻众生悲苦之音而进行拔济。此处译为观自在菩萨,即是说以般若智慧思维观察世间万事万物而得的自在解脱。观世音,是表示大悲;观自在,是表示大智。
  [2]般若:梵语,汉译为智慧,也就是一种没有烦恼的清净正确认识。
  [3]波罗蜜多:汉译到彼岸。谓由生死苦海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
  [4]照见:即以般若智慧体察(或思维和分析)一切事物的本来面目(空性)。
  [5]五蕴:蕴,是聚集的意思,也就是说将万事万物归纳聚集成色、受、想、行、识五类。
  [6]空:此处所说的“空”并不等于“没有”,而是指一切事物都是在变化着的,是幻化不实的,其存在有如我们晚上做梦一样。
  [7]度一切苦厄:谓以般若智慧观察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在变化无常的,没有真实性,而众生本身也不例外,同样是空的,故并无实在的有情在世间感受种种痛苦,从而内心超然解脱,不为烦恼所累,安住于清净的涅槃境界,从而超脱一切苦厄。
  [8]舍利子:又译作舍利弗,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属智慧第一。
  [9]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五蕴之一,即物质,也就是指一切事物的现象。“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说一切事物的现象与“空”的本质既不是一个,也不是截然分开的两个。如开水,水是色,热度就如空。离开热度就不是开水;没有水只有热度也不是开水。空与事物也是一样,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故经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10]受:五蕴之一,即苦、乐、舍等感受。
  [11]想:五蕴之一,即意识的思维活动。
  [12]行:五蕴之一,即一切行为活动,包括语言、表情、动作及事物的变化、流动等。
  [13]识:五蕴之一,即众生之认识功能,此种能力有六种和八种的不同。六种是指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分别认识色(一切颜色及有形的物质)、声(一切音声)、香(一切气味)、味(一切味道)、触(一切冷、热、滑、硬等感觉)、法(一切思维活动)。八种则是在六种的基础上在加末那识和阿赖耶识。末那识主要是固执有一个实在的“我”存在;阿赖耶识则主要是在保存我们思维及行为所留下的潜能(种子)。
  [14] 是诸法空相:谓“一切事物的空的状态是……”
  [15]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这是在讲“一切事物的空的状态”,其状态是什么呢?即: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为什么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因为在空性中,是不存在生、灭、垢、净、增、减的,一旦我们体证了这种空性,内心也就不存在生、灭、垢、净、增、减等的分别,自然也就达到了一种没有妄想执著的心境。“是故空中”,此句即是承上文继续阐述“一切事物空的状态”,故经中说“无色”等。
  [16] 无色,无受、想、行、识:此是讲“空性”中没有实在的五蕴。
  [17] 无眼、耳、鼻、舌、身、意:此是讲“空性”中没有实在的六根。根,是根本的意思。也就是说此六根是生起眼识、耳识乃至意识的根本。
  [18]无色、声、香、味、触、法:此是讲“空性”中没有实在的六尘。尘,即是指境,即眼、耳乃至及意识所认识的对象。
  [19]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此是讲“空性”中是没有实在的十八界。界,此处是指人、宇宙、世界的构成要素之种类,大致说来由十八种组成,故说名十八界。其具体的内容是:六根(认识发起的根据)、六尘(认识的对象)、六识(认识的主体)。这实际上是就有情认识论而立的,也以此可看出世界并非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是依有情认识而假有的。
  [20]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此是讲在“空性”中没有实在的有情在生死和解脱。“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是原始佛教的一种轮回和解脱观,即通常所说的“十二因缘”或“十二缘起”,其具体的内容是:无明(没有智慧,即愚痴,不知四谛、不明世出世间因果规律)缘行(错误的行为,即身口意的造作)、行缘识(六识,或指轮回的主体)、识缘名色(五蕴)、名色缘六入(六根)、六入缘触(指六根与客观事物相接触)、触缘受(由根与事物的接触而产生种种感受)、受缘爱(由感受种种事物而生起贪恋,即三爱身——欲爱、色爱、无色爱)、爱缘取(由贪恋而生起执著,即欲取、见取、戒取、我取)、取缘有(由执著而有烦恼,从而便有了生死的因——根据)、有缘生(由于造作了流转的因,生成有漏根身,即具足五蕴、诸界、六根、命根等)、生缘老死忧悲恼苦(有情生命衰竭,最终死亡,根身坏灭),这便是生死的流转。而其解脱则是要有般若智慧,有了般若智慧,则自然不会愚痴(无明),也就不会有错误的行为(行),没有行为上的不良作为,则自然不有不好的潜能(种子)随识流转,乃至不会有五蕴、六根、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这便是出世的解脱。而在“空性”中,是没有实在的有情在生死中流转,也没有实在的有情在涅槃中解脱,所以说是“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21] 无苦、集、灭、道:此是讲在“空性”中是没有实在的四圣谛。四圣谛与十二缘起一样都是在讲有情流转与解脱的,其不同之处在于十二缘起主要是在“因”上说的;四圣谛则主要是在“果”上说的,也就是从现象上讲的。谓:苦谛,说明人生现象的实质;集谛,说明人生痛苦的根源。苦谛,说明灭除苦痛后的人生境界。道谛,说明达到人生解脱境界而灭除苦痛的方法。此中苦集二谛属世间的染因果,灭道二谛四在说明出世的净因果。可以说此四谛法是最原始而朴素的“缘起观”。谛,是“真实的道理”的意思。在“空性”中是没有实在的世间的染因果,也没有实在的净因果,故经说“无苦、集、灭、道”。
  [22] 无智,亦无德:智,是指菩提,即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和成所作智。德,是指涅槃,即涅槃具有常、乐、我、净四德。在“空性”中是没有实在的菩提和涅槃的,故经说“无智,亦无德”。
  [23] 菩提萨埵:此是梵语的直译,即菩萨。菩提是“觉”的意思,萨埵是“有情”的意思,意谓“觉悟了的有情”(体味了人生宇宙的绝对真理、又能将此真理告诉他人的人,即是菩萨)。
  [24]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谓菩萨依般若智慧正确认识一切事物,知其是如梦幻泡影的,是空而不实的,由此对一切事物都不执著,从而心中没有烦恼的挂碍;无有挂碍,也就没有对生死等苦的恐怖;远离种种错误的认识,内心当下便是清净的涅槃境界。涅槃,汉译寂静或圆寂,在原始佛教中是与“解脱”同义的,是指远离了烦恼、内心清净、没有痛苦的一种生活境界。
  [25]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前面是讲菩萨依般若智慧而证得涅槃,此处是讲过去、现在、未来的佛都是依于般若智慧而成就的,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提,有三种,即声闻菩提(阿罗汉所得)、独觉菩提(辟支佛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所得)。“阿耨多罗”是无上(没有谁能超过)的意思,“三藐”是正等(没有谁能与之等同)的意思,“三菩提”是正觉(没有谁能超过或等同其所觉之空性)的意思,合起来就是“无上正等正觉”的意思。
  [26]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此段经文是赞叹“般若智慧”的。咒,是总持的意思,有统摄一切的意义。“是大神咒”即是说般若智慧有大神力;“大明咒”即是说般若智慧有大光明;“是无上咒”即是说般若智慧是超出其余的,没有什么能出其上;“是无等等咒”即是说般若智慧是没有什么能与它相等同。“能除一切苦,真是不虚”即是说依般若智慧即能除尽一切痛苦,这是没有虚假的。
  [27]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帝揭帝,般罗揭帝,般罗僧揭帝,菩提萨婆诃:此段经文是在规劝学人的。“揭帝揭帝”译为“去啊,去啊!”“般罗揭帝”译为“到彼岸去啊!”“般罗僧揭帝”译为“大家都到彼岸去!”“菩提萨婆诃”译为“成就无上的菩提!”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