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轨组成
一般而言,佛教仪轨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加行、正行与后行。在行中,只摄“皈依”与“发心”。然而在其意义上讲,皈依是被认为由“外凡”转入“内凡”的阶段。所谓“外凡”,即外道凡夫,但不合贬意。所谓“内凡”,则是就已经皈依,发心学佛的行者而言。
藏传佛教的皈依与汉传佛教的皈依的明显不同之处,就是在皈依佛、法、僧三宝之上,更置一喇嘛(上师),归此四宝为“四皈依”。西藏人说:“无喇嘛上人,如何得近佛”可见喇嘛上师受到信仰者特别崇敬,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西藏僧人及信徒确信上师及善知识乃理解金刚持之必备条件,不依上师引导,不知有佛;不从上师教诲传承,则无法人佛、成佛。过去请佛皆由上师教授,而得信解行证。上师乃救度众生之导师,而更在“三宝”之上。故皈依佛、法、增三宝,尚须皈依金刚上师。因此“四皈依”成为藏传佛教之特色。
皈依应由一位心灵上师在正式的仪轨中授与。在本质上,皈依是尊敬和信赖佛、法、僧的一种表达。佛陀,藏语称为“桑杰”,即净化和圆满;佛法,藏语“却”,是引导开悟的道理;僧伽,藏语为“根顿”,是佛法的继承者和弘扬者。皈依佛,是承认自己的潜能可以体验开悟的境界。皈依法,是承认由于自己过去所依赖拙劣的方法来处理自己的困惑未得解脱,迄今仍困在期望和恐惧的循环中;皈依僧,是承认信赖上师之指导、鼓舞、开示的重要。在皈依“三宝”中,唯有佛被认定是究竟的皈依。例如病人求医,僧伽就是医生,药物就是“法宝”,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服药治疗,就是我们修行学法的过程,一旦病痊愈了,就不再需要任何药物和医生诊断治疗。同样的,一个人成了佛,就不再需要皈依“法”和“僧”了。
不论是在最初皈依仪轨不,或者是每天修特大礼拜来皈依的时间,在传承中均要求行者持着一份大愿心皈依,以尽形寿直到开悟,并且要奉献己力以助所有众生均达到究竟开悟,这就是菩萨的悲愿。皈依时,若发心革除自己的恶习,并且产生处处为众生着想的积极态度,那么不管行者的习气多重,“三宝”的慈悲与智慧,将引导这悲愿而使行者达到开悟的境界。这一切的根本和基础即是要皈依佛、法、僧“三宝”,这可以称为“外皈依”。但从密乘的观点来看,若行者皈依上师即为所有加持力的根本;皈依本尊为一切开悟的根本,皈依空行母为所有善行的根本。这就是所谓的“内皈依”。更深入地说,只皈依自己的根本上师枣能够认识此根本上师是佛、法、僧的化身,并集上师、本尊与空行母于此化身,并且具足他们所有的特性枣这就是所谓“密皈依”。
藏传佛教特有的皈依形式,以噶举派较为典型,为六皈依,这是把皈依分为六类:三种是恭敬“三宝”。三种是恭敬三个根本。上师是加持(藏语称为“吉拉”)的根本,是“三宝”的化身,尤其是佛陀的化身。本尊是诸佛的示现,以不同的形相具体地显现佛性,以使行者能够按照自己的根性去修持,而行者修持其身、口、意与本尊之身、口意契合时,便显示本具的佛性,而行者修持其身、尊是成就(藏语称为“俄竹”)的根本。而勇父、空行母和护法是觉悟的众生,他们藉四种佛行实践以去除业障而达佛道,而这四种佛行是息、增、怀、诛,因此,他们被称为佛行(藏语称为“廷雷”)的根本。
在皈依的六项对象中,上师十分重要。佛陀在世时,曾预言未来末法时代,佛陀将化身为上师形相,现示给需要他的指引和保护的众生,因而,行者认上师为佛陀,便可以体验到同沾佛陀本身的法露。因而,也就有了简易的“四皈依”形式。第一项皈依金刚上师,表示行者深信上师是三根本的化身,因为他真实的形体与色身是上师,他的言语是空行与护法善行的表现,而他的心识是本尊的本性。如此,我们在“外皈依”于佛、法、僧,这项简短的皈依中,也包括了皈依“三宝”及“三根本”。
上师通常是指已开悟的师父,他已经完成了广泛的训练,已达到心灵体悟的高层次,并且依照一套有根本、完整的传承来传法。藏传佛教的上师能以大智慧、大悲心、无犹豫、无差别地对待众生来予以认可。皈依弟子可以清清净净地观察师父,看他是否具备上师的五个条件;
(1)五官庄严,声音宏亮,喜怒不是偶然的,而是正常的,不为一点小事而喜怒无常。
(2)有禅定的功夫。
(3)戒律清净。
(4)有菩提心。
(5)有真正根本的传承。
上师收皈依弟子也有五个条件:
(1)五官端正,声音味亮。
(2)精进。
(3)有菩提心。
(4)对师父有真正信心与供养心。
(5)能承受师父所传授的法,是真正修行法门,不是普通的法门,知如理如法修行能即身成佛。
具备上述五个条件就是根器,师父如是观察弟子要观察一年多。一般人不一定明白师徒关系的本质,因此,了解什么为上师是必要的,了解弟子对师父的职责为何也是很重要的。纵使行者有与生俱来的聪慧,能接触佛法,如若缺少上师的引导,仍然很难在修持上有所突破。这未开悟之心智若尚被无始以来累积的习气冲动指使着,若无上师超凡的洞察力和引导,是很难克服的。上师的宽大与悲心,给行者一个机会,改变其观察有情世界的习惯性方式。在上师的完全无私中,行者可以找到一面观察“真我”的镜子,如果了解这一情况,学习如何对治,那么修持就更有效益了。
仪轨组成
--------------------------------------------------------------------------------
一般而言,佛教仪轨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加行、正行与后行。在行中,只摄“皈依”与“发心”。然而在其意义上讲,皈依是被认为由“外凡”转入“内凡”的阶段。所谓“外凡”,即外道凡夫,但不合贬意。所谓“内凡”,则是就已经皈依,发心学佛的行者而言。
藏传佛教的皈依与汉传佛教的皈依的明显不同之处,就是在皈依佛、法、僧三宝之上,更置一喇嘛(上师),归此四宝为“四皈依”。西藏人说:“无喇嘛上人,如何得近佛”可见喇嘛上师受到信仰者特别崇敬,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西藏僧人及信徒确信上师及善知识乃理解金刚持之必备条件,不依上师引导,不知有佛;不从上师教诲传承,则无法人佛、成佛。过去请佛皆由上师教授,而得信解行证。上师乃救度众生之导师,而更在“三宝”之上。故皈依佛、法、增三宝,尚须皈依金刚上师。因此“四皈依”成为藏传佛教之特色。
皈依应由一位心灵上师在正式的仪轨中授与。在本质上,皈依是尊敬和信赖佛、法、僧的一种表达。佛陀,藏语称为“桑杰”,即净化和圆满;佛法,藏语“却”,是引导开悟的道理;僧伽,藏语为“根顿”,是佛法的继承者和弘扬者。皈依佛,是承认自己的潜能可以体验开悟的境界。皈依法,是承认由于自己过去所依赖拙劣的方法来处理自己的困惑未得解脱,迄今仍困在期望和恐惧的循环中;皈依僧,是承认信赖上师之指导、鼓舞、开示的重要。在皈依“三宝”中,唯有佛被认定是究竟的皈依。例如病人求医,僧伽就是医生,药物就是“法宝”,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服药治疗,就是我们修行学法的过程,一旦病痊愈了,就不再需要任何药物和医生诊断治疗。同样的,一个人成了佛,就不再需要皈依“法”和“僧”了。
不论是在最初皈依仪轨不,或者是每天修特大礼拜来皈依的时间,在传承中均要求行者持着一份大愿心皈依,以尽形寿直到开悟,并且要奉献己力以助所有众生均达到究竟开悟,这就是菩萨的悲愿。皈依时,若发心革除自己的恶习,并且产生处处为众生着想的积极态度,那么不管行者的习气多重,“三宝”的慈悲与智慧,将引导这悲愿而使行者达到开悟的境界。这一切的根本和基础即是要皈依佛、法、僧“三宝”,这可以称为“外皈依”。但从密乘的观点来看,若行者皈依上师即为所有加持力的根本;皈依本尊为一切开悟的根本,皈依空行母为所有善行的根本。这就是所谓的“内皈依”。更深入地说,只皈依自己的根本上师枣能够认识此根本上师是佛、法、僧的化身,并集上师、本尊与空行母于此化身,并且具足他们所有的特性枣这就是所谓“密皈依”。
藏传佛教特有的皈依形式,以噶举派较为典型,为六皈依,这是把皈依分为六类:三种是恭敬“三宝”。三种是恭敬三个根本。上师是加持(藏语称为“吉拉”)的根本,是“三宝”的化身,尤其是佛陀的化身。本尊是诸佛的示现,以不同的形相具体地显现佛性,以使行者能够按照自己的根性去修持,而行者修持其身、口、意与本尊之身、口意契合时,便显示本具的佛性,而行者修持其身、尊是成就(藏语称为“俄竹”)的根本。而勇父、空行母和护法是觉悟的众生,他们藉四种佛行实践以去除业障而达佛道,而这四种佛行是息、增、怀、诛,因此,他们被称为佛行(藏语称为“廷雷”)的根本。
在皈依的六项对象中,上师十分重要。佛陀在世时,曾预言未来末法时代,佛陀将化身为上师形相,现示给需要他的指引和保护的众生,因而,行者认上师为佛陀,便可以体验到同沾佛陀本身的法露。因而,也就有了简易的“四皈依”形式。第一项皈依金刚上师,表示行者深信上师是三根本的化身,因为他真实的形体与色身是上师,他的言语是空行与护法善行的表现,而他的心识是本尊的本性。如此,我们在“外皈依”于佛、法、僧,这项简短的皈依中,也包括了皈依“三宝”及“三根本”。
上师通常是指已开悟的师父,他已经完成了广泛的训练,已达到心灵体悟的高层次,并且依照一套有根本、完整的传承来传法。藏传佛教的上师能以大智慧、大悲心、无犹豫、无差别地对待众生来予以认可。皈依弟子可以清清净净地观察师父,看他是否具备上师的五个条件;
(1)五官庄严,声音宏亮,喜怒不是偶然的,而是正常的,不为一点小事而喜怒无常。
(2)有禅定的功夫。
(3)戒律清净。
(4)有菩提心。
(5)有真正根本的传承。
上师收皈依弟子也有五个条件:
(1)五官端正,声音味亮。
(2)精进。
(3)有菩提心。
(4)对师父有真正信心与供养心。
(5)能承受师父所传授的法,是真正修行法门,不是普通的法门,知如理如法修行能即身成佛。
具备上述五个条件就是根器,师父如是观察弟子要观察一年多。一般人不一定明白师徒关系的本质,因此,了解什么为上师是必要的,了解弟子对师父的职责为何也是很重要的。纵使行者有与生俱来的聪慧,能接触佛法,如若缺少上师的引导,仍然很难在修持上有所突破。这未开悟之心智若尚被无始以来累积的习气冲动指使着,若无上师超凡的洞察力和引导,是很难克服的。上师的宽大与悲心,给行者一个机会,改变其观察有情世界的习惯性方式。在上师的完全无私中,行者可以找到一面观察“真我”的镜子,如果了解这一情况,学习如何对治,那么修持就更有效益了。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