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桢著:《金刚经》的研究(3)
佛在《金刚经》中说:“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这句里的“如来”是佛陀自称,意思说,我从性德中悟证,所有宇宙间的一切,都是无实无虚。
因为宇宙间的一切都瞬刻在变,所以“无实”;
因为宇宙间的一切都是本性的显现,都是本性,所以“无虚”。
因为“无实”,所以不要执著它,而生起妄想;
因为“无虚”,所以因果不昧,千万不要忽略。
因为“无实”,所以要将世上的一切看淡,不要被它所转;
因为“无虚”,所以要求好报,必须要种好因。不论升天成佛,如是因,如是果,纤毫不爽。
各位,这是“建立”,是佛陀所指出的一条正确途径。
如果明白了“无实、无虚”,各位就不难解答佛对须菩提的问题:“可以身相见如来不?”或者你们所天天看到的我的身相,是不是就是法身如来?
因为“无实”,这个瞬刻在变的身相是虚妄的,不能说即是遍一切处,不生不灭的法身如来。所以答案应该是不可。
因为“无虚”,这“身相”即是法身如来(本性)的显现,即是法身如来。所以答案应是可以。
也因此江味农居士在他的《金刚经讲义》中,认为这句须菩提的答语,应该读成:“不(读弗)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著重“得”字)见如来。”“不可”是要铲除一般人(包括当时听法的大比丘们)的执著佛相的习气,而“以身相得见如来”则是建立自性生万法,万法即是自性(本性,如来)的真理。江居士自有他独到的见解。
不过,我的浅见,也许在佛讲《金刚经》的时候,须菩提──他是“解空第一”的大弟子,认为对当时的听众讲“铲除”还比“建立”更重要,所以他的答覆“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是偏重在“无实”,要“铲除”一般人的习气,也因此,他接下去说的是“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在《金刚经》的后面,佛还问了“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须菩提的答覆也是偏重于“铲除”,而那时候须菩提显已明白“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可是须菩提同时也明白,非得先有“铲除”,很难“建立”,因此还是著力于“铲除”,换句话说,对我们凡夫讲,我们固然要明了“建立”的真理,但在日常生活中,还应著重于“铲除”的修法。
这是我的浅见,还希望各位多多指正。祝您们福慧双修。
(二十六)《金刚经》日用
我这个题目原本很长,我想说的是:我们能不能将《金刚经》的教义应用在日常生活上。主持夏令营的同修,觉得这么长的题目太啰唆,因此将它缩短为《金刚经日用》。好在能日用,每天都用,就达到了我想和各位研究的目的。题目短确比题目长醒目,所以我很称赞这位同修的修改。
我从小就欢喜《金刚经》,也不明白是什么缘故。记得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们的国文老师是一位前清秀才,讲起课来,常常闭起眼睛,摇头幌脑,表露出一种很陶醉的样子。有一次国文考试,学生每人得做一篇作文,忘了是什么题目。总而言之,我在作文中引用了《金刚经》中的一句“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没有想到老师对那篇作文,大为称赞,批了一个“甲”,而且在课堂上摇头幌脑的念了出来,他的评语是“笔法老练”。其实,天晓得,我那时对“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根本不懂,不晓得是怎么样会将这句经文用了上去,也不晓得何以老师会这样赞赏。可是《金刚经》第一次在我的日常生活中,却给了我一种极大的鼓励,使我对国文课,更是用功,不敢马虎。
后来年纪渐渐大了,知识逐渐增多,可是《金刚经》对我的日常生活却好像愈来愈是疏远。“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的前面,还有两句,也是佛说的,叫“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知是什么原因,这“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两句,随著我的年龄长大,在我心中逐渐占了重要地位。什么叫“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呢?就是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见到,所听到,甚至于所想到的一切一切,都不是真实的,都是虚而不实,妄而不真。可是这一来,不但《金刚经》和我的现实生活脱了节,而且在我心中引起了虚妄及真实的矛盾。
年纪愈大,现实生活对我的影响愈深。生病了,会觉得苦;跌伤了,会觉得痛;看见流血了,心里会生害怕。慢慢的欢喜听别人的称赞及恭维,不欢喜听别人的批评及责骂。一天到晚,忙忙碌碌,尽是在“争取”,要这个,要那个,得到了高兴,失掉了懊恼。虚妄不真的念头早已抛到九霄云外!
一九三八年,政府派我去德国,住在柏林。翌年的九月,德军突然进兵波兰,势如破竹。第三天晚上,柏林有空袭警报。我在中国时对空袭警报已训练有素,所以不慌不忙的抓了一条被单,走到指定的地下防空室去。那晓得一踏进门,可把我惊呆了。原来满室的德国人,人人都戴上了防毒面具,唯有我,什么防毒的东西都没有。突然,第一个念头涌上心头:万一毒气弹来时,我将是唯一的枉死鬼!另一个念头又飘过心头: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些念头,都只是在一刹那间就过去了。各位,我那时候真希望这一切都是虚妄,可是拉拉被单,擦擦眼睛,还不是真真实有,一点不假。我勉强挤坐到屋角的地上,心里好像转过很多真真假假、真我假我的问题,昏昏沉沉,一直到忽而看见室内的人差不多走完了方才惊觉。这时正是初秋天气,走出防空室时,一阵凉风拂来,还不是仍在德国柏林,过著现实生活!
各位,现在我想问您们一个问题:今天,您们在纽约庄严寺,参加夏令营。此刻我们同在观音殿上,您们面对著中间的七百多年前明朝时代造的五彩瓷观音像,面对著一千多年前晚唐时代的古观音像,我们在共同讨论,您可觉得这一切都是虚妄的呢?可有那一位直觉地感觉这一切都是如幻如梦、虚妄不实呢?恐怕答案是没有。每个人,相反地,都觉得这是真真实实,有这么一所道场,有这两尊慈悲庄严的观世音菩萨像,有这许多同修共聚一堂,大家在参加夏令营,千真万确,看得见,听得清,抓得住,如果要说这是不真实的,是虚妄的,实在不容易接受。各位,您说对不对?
自从第一次看到《金刚经》到四年前居和如往生,我在佛桌上看到她念了十八年的《金刚经》本子,发愿继续替她念《金刚经》为止,正好六十年过去了。在这六十年中,我一直对《金刚经》只是一种说不出理由的仰慕,可是总觉得高不可攀,没法和现实生活相契合。换句话说,没法在现实生活中应用《金刚经》的经义。
自从一九八八年七月四日我开始每天至少念一遍《金刚经》后,有个念头逐渐在我的心中滋长,这个念头,即是如何可将《金刚经》的教义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打成一片。而且更重要的是不唱高调,不是仅仅懂,还要使一般人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不妨碍日常生活,而能使日常生活过得更丰富,更符合《金刚经》的教义。
各位,每天继续不断的功课,确有它不可思议的感应。在这过去的四年中,我自己认为有四次突破。可是现在想想,从前的所谓几次突破,大都是理论上增进了解,而不是日常生活上的应用,用佛教的术语来讲,只是知见上的深入,不是习气上的突破。只有去年的一次给我的影响最大,我这次所以选这个题目,也是因为那一次的突破后,觉得应该尽快的介绍给各位同修。如果各位因此有所启悟,我愿将这功德回向给令我得此突破的那位同修及法界一切众生。
去年我在纽约大觉寺曾以“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浅谈”为题作了一次讲演,我引用了《金刚经》中佛陀自己讲他在过去世中,有一次为残暴的歌利王斩割肢体的故事。佛说我那时候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为什么可以如此说呢?因为我在当时被节节支解时,如果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
我在引用这段经文后,说了这么几句话:“各位,请记住这句经文:‘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反过来讲,如果生气怀恨,即是著了我、人、众生、寿者四相。换句话说,生气动火,就是极明显也是最容易犯的我、人、众生、寿者的形相。是什么人在生气呀?是我,这是我相。我相是四相的根,因为有我,方才有人、众生、寿者。”
可是我在说这几句的时候,很惭愧,实在还是依文解义,并没有真真明白怎么做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不著我相?
那天有一位应朋友相邀第一次来大觉寺的丁太太,听完了演讲之后,满脸高兴,向我连连道谢,我可不明白她为什么要这样客气?
以后她差不多每个星期日都来大觉寺,看见我总是高高兴兴的称谢赞美。有人对我讲,这位丁太太是常常骂先生骂得出了名的,可是近来好像忽然变了。
有一天,她一早就在大觉寺,一看见我进门,就赶过来对我说:“今天早上我的先生忽然对我讲:‘近来你怎么不骂我了?我心里痒得怪怪的,只等著你来骂我!’”她说:“沈菩萨,这都是你教我的,真是感激不尽。”她那种出自内心的喜悦,突然触动我的灵机,若有所悟,于是我也连连向她道谢,彼此道谢了好一回。
各位,我为什么向她道谢呢?并不是礼貌上的客气。这是我今天想要介绍给各位的要点,希望各位得到实益。
各位,从前我对《金刚经》中“不著我相”、“不住我相”的教义,都是看重在防御压制,重心放在“我”上。譬如说:说话的时候要尽量少用“我”字,不要太固执我个人的见解,不要偏重于肉体的享受等等,可是压制来压制去,还不是我相依然,苦无办法。忽然看到丁太太活生生的表情、轻松的事实,她并没有在“我”字上下功夫,也并不故意压制,只是将她的习气转变了一下,而我相自然冲淡,这种现身说法,能不令我五体投地?
我细心研究,为什么丁太太可达到的境界,我却没有达到?现在我先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我的答案,是否确当,还请各位指正。
譬如有一棵根盘极粗大而枝叶不多的大树,这树的根很深,盘绞地下,既广且密,上面的枝叶虽然不多,但是这棵树却靠这些枝叶供给它日光空气以生存滋长。
各位,如果有一只啄木鸟在这大树上啄洞,或者有地鼠在地下咬掉一些根,它们对这棵大树的影响,和一个人拿刀将树上一枝茂盛的枝叶斩掉,使大树减少了很多赖以维持生命的日光空气,是那个影响大啊?
那位朋友对我讲:“丁太太是个出名的喜欢骂先生的人。”“常常骂丈夫”是她的习气,已形成一种习惯,起心动念,常会形之于语言仪态;“出名”是说她本人已不以为怪,任意表露于外,为人觉察。这是说这一种习气在她的日常生活中已占了极大的比重,现在一下子去掉,等于将树上一枝十分茂盛的枝叶斩断。而我几年来在“我”字上用功,“我”的范围,既广且杂,有如大树的盘根,这样的用功恰如啄木鸟啄木,地鼠咬根。所以,在“我”字上下功夫,劳而少功,而改变出名的习气,却事易而功倍。
一般人的习气很多,而且自己不难觉察,也容易体会得出在滋长自己的“我见”“我相”。照我个人的经验,我列举若干,以供各位参考:自慢、自大、自赞、好胜、好吃、好赌、好色都是习气;好和人争论,欢喜批评人,欢喜受人恭维,不愿接受别人的批评,好发脾气也都是习气;有嗜好、有怪僻、吸烟、喝酒、吸毒,更是明显的习气;好管闲事,拨弄是非,更是易造口业及伤阴德的习气。这些习气,都是我们这棵“我见”“我相”的大树上茂盛的枝叶,这些习气经常的以日光空气滋养这棵所谓“我”的大树,而这棵大树正是我们生死轮回一切苦痛的根源。
相信各位现在已经可以明白,为什么丁太太能迅速的减轻烦恼?而我这啄木鸟、地鼠式的想破除我相,虽然已经下了不少功夫,还远不及她?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再研究《金刚经》中佛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上面我已经提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逐渐在心中占了重要地位,可是好多年来,我总觉得这个观念对人类没有好处。我的疑问是:如果大家都觉得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虚妄不真,没有永久性的存在和价值,那么人为什么要努力、要奋斗、要争取上进呢?不但生活变成了没有意义,而且人类也不会有进步。在一九八九年大约念了一年的《金刚经》后,有一天,在念《金刚经》的开始时,忽然心里提出一个问题。《金刚经》在开始时:“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我忽然自己问自己,佛陀不是已澈底明白了之后,还是和常人一样过著衣持钵、入城乞食的生活?而且每天不辞辛劳,尽心尽力,教导这许多弟子呢?四十九年可不是一个短的时间!佛为什么在大澈大悟之后,仍过著和平常人一样的生活,而且积极不懈的说法度生?
各位,我曾对各位讲,我在过去的四年中因每天诵念及研究《金刚经》,我自己认为有四次的突破。同时我承认这几次的突破,大都是理论上、知见上的深入,至于如何方能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和日常生活相契合,则尚待继续努力。那天读《金刚经》,自己提出为什么佛在大澈大悟后仍过著和常人一样的生活的问题,是我第二次的突破。
那天,我突然发现,我的问题不在“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的问题是没有将接下去佛说的两句“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连起来一同思维或观想。因此,我一直将重心放在“虚妄”、“不真实”、空无所有的“空”上,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和我现实生活中的积极个性发生了矛盾冲突。
这次的突破,不但明白必须将此四句连在一起,不能断章取义,而且在理论上统一了“虚妄”和“真实”的矛盾。
为使各位更容易明白我的思路,我想先讲一讲我对了解“则见如来”的意义的过程,这是一个重要关键。而后谈一谈这次突破前与突破后思想上的区别。
各位,要真真得到佛法的受用,一定要您自己亲身体悟,所以闻了要思,思了要修,我今天贡献给各位的,只能说是一个引子。
我在年轻的时候,常听人讲,如来即是佛,是佛的一种名号。所以初读《金刚经》的时候,我把“则见如来”解释成“就看见佛了”。后来看大德们的注解及懂得一些梵文之后,方才晓得这种解释并不确当。
“如来”是印度梵文 Tathagata 的中文译名。Tatha 是清净不动的本性。中国古代的译经大德找不出一个中国字可以完全和Tatha的意义相同,很善巧的选用了一个“如”字,所以这清净不动本性也叫真如。Agata 是来去的来。所以,“如来”的意义是说佛从清净不动的真如本性中所显现出来的一切功德,将这名词用来代表佛的性德,所以也可以用这个名词来称呼佛。
这样一来,意义就完全不同了。“则见如来”并不是用肉眼看见佛,而是显现清净不动的真如本性。所以,这个“则见如来”的“见”字,读作“现”,其意义也是显现的现。
什么叫做清净不动呢?《心经》中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即是清净不动的描写。换句话说,在清净不动的本性中,没有相对比较或对待的观念。
因此,“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是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感觉到的一切相对比较的物质和观念,都是虚妄的;但如果我们了悟了这一切都是虚妄,不加执著,我们的清净不动的真如本性,即时显现;这清净不动的本性是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恒久长在的,如果用人的言语来表达,它是真实的。所以,这四句要一气呵成。
有了理论上的建立,各位就不难看出我在突破前和突破后的区别。
在突破前,虚妄和真实是对立的。是虚妄即非真实,是真实即非虚妄。在突破后,了解“虚妄”“真实”都是人定的名词。虚妄即是真实,因为万法(虚妄)都是本性(真实)的显现;真实即是虚妄,因为自性(真实)能生万法(虚妄)。
在突破前,以“我”为中心,以“希望”为心的形态。如果我生病,我有不如意事,我不欢喜这些,我的心就希望这些都是虚妄;如果我得意,我满意,我欢喜这些,我的心就产生贪恋,而希望这些都是真实。
在突破后,仍以“我”为中心。如果我生病,我有不如意事,我不欢喜这些,我明白这些都是我清净不动的本性中显现出来的因因果果,所以都是真实的,我一切承当。在佛法的术语中,就叫忍辱。如果我得意、我满意,我欢喜这些,我明白这一切也都是我清净不动的本性中显现出来的因因果果,它们是不真实的,虚妄的,我不再贪恋。在佛法的术语中,就叫持戒。
我不再烦心这是虚妄呢?还是真实呢?我只依照佛在《金刚经》中所说的“如所教住”。住什么“所教”呢?“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应无所住”在佛法的术语中,就是智慧或般若,“行于布施”即是修福。
各位,我这第二次的突破,还只能说是在理论上的深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自如?还在尝试中,自知所差尚远,也不及前半篇向各位介绍的转变习气来得切实可行。总之,我和各位一样,虽都已经上了渡生死大海的船,但还在学习如何划船,还在摸索方向。几次的突破,只能说方向正确了一些,划船的技术纯熟了一些,但尚待努力精进,还希望各位多多给我指导启发。
最后,希望各位此次参加夏令营,能法喜充满,身体健康,并将学习的心得,尽量介绍给其他有情,愿大家同证菩提!谢谢各位。
一九九二年七月四日讲于纽约庄严寺夏令营
(二十七)在家人如何修行的商讨
我从前做船生意,对船很有缘分,因此对《金刚经》中佛说的“如筏喻者”,特别感到有兴趣,今天想先以“如筏喻者”作为引子。
如筏喻者
“如筏喻者”是以划船渡大海为譬喻。筏或者船是譬喻佛法,渡大海是譬喻从轮回生死到解脱成佛的过程。轮回生死譬喻此岸,解脱成佛乃称彼岸,此大海茫茫,非有船不得渡。
在座的各位,都和佛法有缘,因此可以说都已经是上了船的人。上了船的人应该说已有希望到彼岸,可是世上也有很多人上了船之后,又改变主意,跳回此岸。有的船老是在此岸港口不离开,有的船虽已划到海中,但不知划向何方,有的船则老是在兜圈子。我很盼望大家不但已上了船,而且知道彼岸的方向,正在朝这个方向一直划去。
世上已上船的人,如果已经剃度出家的,我们称之为出家人;如果并未剃度出家的,我们称之为在家人。因此,我今天这个题目中的在家人,并不是指世上所有未剃度出家的人,而是指已有缘接触佛法、已有缘找到一条船、已有缘上了船、已有缘握桨在手、已有缘在划船、或者已有缘认清方向,正在朝这个方向划船前进的这些在家人,正好比如各位。应该如何修行最是有效?如何修行最不浪费时间?是我想和各位讨论的题目。
我十六岁有缘接触佛法,可以说上了一条小船,六十几年中划划停停,有时候兜圈子,甚至于倒退。近年来,虽然自己觉得好像比较能用得上劲,方向也似乎看准了些,但究竟已离此岸多远,实在不敢讲;会不会又划回此岸,也不敢讲。所可说的,我是一个十足的在家人,从来没有出过家,凡在家人所有的妻子、子女、贪嗔痴疑慢我都有。虽然现在已逐渐减少,譬如说妻子已先走了,嗔也比从前减少,六十余年中多少有一些领会,有一些在酸甜苦辣中提炼出来的经验,深深感觉到修行的不容易,而在家人修行似乎障碍更多。今天之所以选这个题目,也是因为觉得在家人修行实在不易,觉得我这多年中得到的一点经验,应该贡献出来,以供各位同修作参考或是借镜。抛砖引玉。还希望各位不吝指教。
修行这个名词,原有广义狭义之分。今天这个题目是专指在家人的修行,所以是广义的包括了修人天福报的十善道,换句话说,是有相布施及无相布施都包括在内;而布施也包括了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简称之,也可以说是指修一切善法。
在家人要想修行,只有靠自己,要自己订出一套可行的功课,这是我六十年来所体会出来的最重要经验。
出家人过的是寺庙生活,有做功课的殿,有庄俨的佛菩萨像时时看著,有一定的时间共同做功课——早课、晚课及参加各种法会,还有师父师长的督促指导及师兄师弟的互相鼓励。我们在家人没有这种福报,而且在家人的环境也远比出家人乱而杂,上事父母、下养子女,不但谋生的负担重,外境的引诱也多,特别是在美国的中国年轻父母,想到将来子女读大学的费用,每每觉得压力很重。因此,在家人要修行,实在不容易,不但错了方向没有人纠正您,也极容易感到疲厌,生退心。所以,在家人修行,顶重要的是要严格管理自己,订出一套可行的功课。我愿意再强调一次,这是我六十年中体会出来的最重要经验。
自己定功课
怎样定您自己的功课呢?当然每个人不会相同。我也订过不少不同的功课,试验过好几种法门,我目前的结论共有四点,想贡献给各位。
第一点,要决心起早,自己订一早课。晚上订的功课,极容易因一天工作的疲劳或者因为有晚间的应酬而松懈或放弃。唯有早上提早至少半小时起床,在早餐以前,订出半小时的功课,这时间最为有用,也不容易受打扰,可以持久。譬如说每天早上念一遍《金刚经》,或者多少遍“大悲咒”,或者一遍《阿弥陀经》及一千声佛号,或者念多少遍六字大明咒,或者练习四念住,或者修习止观禅定,看您对那种修法最能相应,都可以,但一经订后,三、五年内不要变更。
第二点,要设法一年至少参加一次严肃的佛七、禅七或其他修持,不要短过七天。我一生中感觉到跟张澄基教授有三次连续三个星期的修静最为得力。在参加期间一定要禁语,能守八关斋戒最好。禁语要真真连续七天,并不是上堂禁语,回到宿舍又和人闲谈,这样的中断,对修持毫无用处,毫不得力。所以,最好什么事都不管,在这七天中,将身心完全放在修行上。各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您就抽出七天,将您身心内的一切污染,澈底清除一次,对您一定有好处。
第三点,要细心认识自己。先问一问自己,您活了这么多年,有没有认识您自己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这是在家人修行中的一个重要关键。如果您对自己没有了解,不知道自己嗜好、长处及弱点,不了解自己的个性,很可能盲修瞎练,浪费时间,甚至于走入邪途。
怎样去认识您自己呢?先从大处著手,细心体会一下您自己的个性。不要去想这种个性是好呢?还是坏?也不要听别人这么说,就以为您是如此,而是要坦白找出您自己的个性是那种典型。下面二个例子是比较偏向于极端的例子,您的个性可能介乎两者之间,不过也可以找出倾向。
第一种典型——你是不是常有不安全感?常常为自己著想,将自己的利害看得很重?因为要保护自己,所以怕和人接交,怕找麻烦,也因此不喜欢帮人?所谓独善其身,个性趋向孤独。这是一种个性的典型。
另一种典型——您对自己的事、自己的利害看得很淡,不十分关心,却喜欢帮别人的忙,喜欢替别人著想,有极强的同情心,有仗义打抱不平的胸怀,不计自己的利害,有时会弄得焦头烂额,不以为苦。为人慷慨好朋友,虽然有时也会答应了人做不到,反而被人骂。这又是一种个性的典型。
自己细心的观察一下,您是近乎那一种典型。
各位,这两种典型都不坏。您只要自己认清楚了您是近乎那一种典型,运用发挥您的长处,避去您的缺点,一样可以成功。我的所谓成功,是指走上修行的菩提大道。
如果您自己观察下来,您是近乎第一种典型的人,我建议您先从修学原始佛教人手。四念住是一帖对症良药。如果您对于研读中国古文的经典没有问题,四圣谛、八正道等哲理及教法,都是好的,应该细心研究。倘若宿根深厚,一样可以得果。《金刚经》中说:“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陀洹是修学原始佛教达到的初果。不入色声香味触法,即是不受外境的影响。第一种典型的人,比较容易修到不受外境的影响,也比第二种典型的人所接触的外境简单,因此容易修到初果的境界。
如果您自己观察下来,您是近乎第二种典型的人,我建议您读一读《华严经》中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将您的心胸放大。学大乘佛法,顶要紧的是冲淡我相。
而扩大心胸是破我相的基础。第二种典型的人已具有大乘根器,再将心胸放大,则人我之分趋淡,分别计较减轻,自然能迅速走上菩提大道。
至于认识您自己的弱点,是贪心重呢?是嗔心重呢?是疑心重呢?或是自慢骄傲?唯有自己坦白承认您的幻躯有那些弱点,方能设法避免,方能自己提醒,不走上造恶业的因缘,这是想要修行的在家人须时时警惕的重要步骤。
第四点,要尽量将您的生活和修行打成一片。这初听好像并不容易,其实并不难,养成习惯之后,效用很大。因为我们所讨论的是在家人的修行,所以最可能和日常生活打成一片的是布施。其要诀是将布施的念头常常放在心上,留心抓住机会。要记住凡是影响人们愈广愈大愈久的机会,其作用,也就是功德福报也愈大。
我们都已经是上了船的人,应该知道布施并不只是捐钱。布施有法施、财施、无畏施,范围很广。让我简单的和各位谈一谈:
使人增加智慧,教人有用的智识(如做老师),供养法师(使法师能安心将佛法智慧传给大众),助印佛书,赠送及流通佛书,都是法施。像我们的李祖鹄居士,二十年如一日,经他的手送出去的佛书,相信已超过一百万本。最近翁仁明居士开了一所维摩诘书屋,大规模的赠送及流通佛书,自己常常到书屋去照料。他们二位都是将生活与法施打成一片的好例子。
财施也包括了物质。有的宗教,规定教徒要将每个月收入的百分之几捐给教堂,佛教中一般来讲,都没有这种硬性规定。其实,这种每月得捐若干的办法,也有它的好处,至少可以每个月提醒您一声。假定您能自己规定,我每个月一定捐几块钱给某一个寺庙或某一种义举,久而久之,您就养成财施与日常生活打成一片的习惯。至于随时随地助人之急,不论多少,都是财施,都是善因,必得善报。
无畏施更是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可修的法门。一位善尽其职的护士或警察,即是减除人们恐怖的好例子。无畏施也包括了不要造成对方的恐怖。记得小时候,有一次跟著母亲去绍兴乡间一家替我们看管祖坟的人家,偶然间看到一件事,使我留下一个始终磨灭不了的印象。这个人家的主妇为了要请我们吃饭,去杀一只鸡。我正好看到那只母鸡拼命在前面逃,这位主妇拿著一把菜刀在后面追,后面还有几只小鸡在吱吱呀呀的叫。这天在餐桌上我看了鸡肉,实在吃不下去!这即是无畏施的反面,世界上的这种情形,或比这更惨的场面不知有多少。要天下太平,要都市中杀盗的罪犯消除,看上去并不容易!因为有这共业的恶因,必然会生共业的恶果。如果我们能随时随地自己注意无畏施,也能劝人阻止人不杀不害,这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好修行。
现在我将上面的四点再归纳一下,这是各位可以自己订的功课:
一、要订立一个可行的早课。
二、一年至少要认真参加一次七天或以上的修行法会。
三、要随时检讨认识自己。
四、要在日常生活中实行修行,随时抓住机会。
因为在家人修行要靠自己,别人帮不了您多少忙,所以健康对您十分重要。近年来,美国社会已经由医治疾病逐渐进步为预防疾病,这是一个好现象。希望各位同修对这一方面的新知识,尽量接受。您身体健康,住世久长,修行、种福、积功德的机会也就增加,非常重要。
我自己近年来有三种警惕及一个目标,也想贡献给各位参考及讨论:一、不要以为一定有明天。二、不要批评。三、不要为烦恼所转。并以福慧双修为目标。
不要以为一定有明天
各位,我这句话并不是危言耸听。几年前,显公法师等六个人坐一辆我的车子,由一位居培诚先生开车。我坐在司机后面窗边的座位上。当车在 Sprain Brook 高速公路上驰行时,右方同一方向开的一辆车,突然绕过我们的车前,撞在我车的左方。那时我正睡著,只觉车身一震,“碰”的一大声,惊醒睁眼看时,只见那辆撞我们的车正好一个跟斗翻了出去,我们的车也马上停止。后来方才知道那辆车正好撞在我们的车前后门中间的钢骨上,这是这辆车最坚固的一点,所以那辆车被弹了出去。各位请想一想,如果那辆车是撞在钢骨的前方,即撞进前门,居君不死即伤;如果稍向后、撞进后门,我不死即伤,这真是差之毫厘的事。如果撞在后车门上,今天我就不可能和各位相聚!
在现代的高速度社会中,一个人随时可以死亡的例子,真是举不胜举。相信各位亲自遇到的经验也一定很多。所以,我这一个警惕——不要以为一定有明天,并不是故意恐吓各位。
常听见做母亲的会说:“啊呀!我是很想修行呀,可是孩子还这么小,家里的事情又忙得喘不过气来,那里有时间修行呢!等孩子们都成人了,我那时就可以安心修行哩!”各位,在座的年轻母亲很多,不知有没有生起过这种念头?我可以告诉各位的,有一位母亲十多年前曾这样说过,可是她现在正忙著替女儿照料外孙!
也常听见在做事的朋友讲:我很欢喜学佛啊,可是现在每天上班,事情实在太多,不如等我退休之后,一定可以专心修行了。也有人说:现在那里有时间修行,现在得尽力赚钱,不然等退休之后,连生活都没有保障,还谈什么修行。
各位,我和我的妻子和如都曾有过这种念头。记得有一次我们讨论到这个问题时,和如曾问我一句话,改变了我们的观念。她说:“您知道您能活到几岁?”我说:“这件事可没有人能知道呀!”她说:“那么算盘不能打得这样如意呀!”各位,您们觉得怎样?六十年来,我亲眼看到不能等到孩子成人或等到退休就先走的,已有好几位了!
去年年底,我参加了显公法师在大觉寺主持的佛七,令我回忆起十七年前我在大觉寺第一次参加佛七的情景,不觉生起极大的感慨。因为在这短短的十七年中,共同参加第一次佛七的在家佛友,竟没有一人在此次重见。就我记忆所及,其中已有七位先后去世!如果这种事实还不能使我们相信无常的真理,实在可以说沉迷得太可怕了!
所以,以为一定有明天,等明天再修的观念,是在家人修行的大忌。
不要批评
我所讲的批评是包括了批评事及批评人。
不批评并不是说不辨是非,在您没有证入本性或空性之前,应该要辨别是非,应该对是非有所取舍。我的不要批评的警惕,一是要慎重三思,不要轻易批评;二是减少造恶业的可能。各位,我们得自己承认,我们的智慧实在不够,也没有天眼通,看不到一件事今后的影响如何,因此批评很容易有错误,或者有所偏,不够公正。错误、有偏或不公正的批评,害人害事,就会造成恶业,而最易犯的是口业。
各位,喜欢批评人是我见我相强烈的明显表现,是成佛的极大障碍,也是我们在家人极易犯的毛病。其实天下很少有绝对的坏人,任何人都有他的长处及短处,重视一个人的长处,帮助他发展及发挥他潜伏著的长处,是真真善于教人用人的人。批评往往会增加自己的烦恼和我慢。
也有人讲,我是为他好,所以批评他。也有人讲,没有批评就没有进步。民主国家,就靠老百姓可以公开批评,以防止作威作福的弊病。这些话都有它的道理。我所警惕的不批评是不要轻易任性的批评,须知道批评也会使人生反感,错误冤枉的批评更容易伤阴德。
不要为烦恼所转
各位,烦恼并不可怕,所怕的是为它所转及由它所引起的业障。怨憎、灰心、退心都是由烦恼所引起,也即是为烦恼所转而产生的后果。
记得中国对日本抗战的时候,我从德国回来,在中国昆明负责电话厂的制造部门,赶造军用电话机,上面逼得很紧。我那时才二十八岁,督促著员工日夜加班,根本没有休息,还要跑空袭警报,也没有星期日或假期。可是后方昆明的工业条件极差,什么工具都没法补充,往往有因为缺少一件器材而不能制成成品的现象。近半年的工作,真可谓心力交瘁。有一天黄厂长到我工场来,说我们还有近一千架的军用电话机没有交货,重庆又有电报来催。我听了黄厂长的话,一声不响。他走了之后,我马上回家。写了一对辞职信,叫妻子和如送去给黄厂长。和如看著我,也一声不响。两个人都流了泪。那天晚上两个人几乎没有说话,和如知道我十分烦恼。第二天恽总经理及黄厂长同来我家中看我,半软半硬的叫我将辞职信收回。各位,毫无疑问,我那天是生了烦恼,而且为烦恼所转,因为我怨了黄厂长,我自己认为已经卖命到这种程度,而他还要来催逼我,因此灰心不干。后来想想,实在惭愧。我那时既没有想到军用电话机对抗战的重要,也没有顾虑到失业之后在昆明将怎样,和如及我两人的父母都在沦陷中的上海;更没有体会到黄厂长受到重庆的压力,而他却不能像我这样年少气盛,一气就辞职不管!各位,后果可能如此,这就是为烦恼所转。
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也常常会有这种情形,觉得已经学了很久一段时候,可是还不得要领,因而生起烦恼,为烦恼所转而灰心、退心、中断。像这样的修行,极难有所成就,结果是浪费许多宝贵的时间,到头来还是没有把握,随著业报流转。
因此,为烦恼所转是我们修行的大忌。各位,烦恼不必怕,它会自生自灭。一感觉有烦恼时,马上想什么是这个烦恼可能引起的后果呀?是怨呢?是恨呢?是灰心呢?还是放弃呢?这些后果乃是我们的大患,因为它们会像癌细胞一样扩大,果又变因,因又生果。烦恼已经早就过去了,可是这些后果会造成无穷的业障!所以,各位,我这第三点不要为烦恼所转,是在家人修行的一个重要点,盼望各位细心体会。
现在是我的总结论,即在家人修行要福慧双修。福慧双修各位都很知道,其实用不著我多讲。我所想贡献给各位的,只是我自己的一些经验。我以往的几十年中,虽也零零星星的读过一些佛书,做过一些善事,其中也有可以算是修福的,也有可以算是修慧的,但并无一定的目标、标准或做法,只是随缘做做而已。所以,几十年中我划的这条小船,可以说尽是游荡于大海之中,没有确定的方向,也没有上劲得力的划。近三年来,因为研究了《金刚经》,对佛所讲的“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而行布施”颇能相应,遂将这句经文作为我修福修慧的指针。
应无所住而行布施
各位,“应无所住”是修慧,“而行布施”是修福。“应无所住而行布施”连起来,就成为不住相的修福修慧,是无相功德。
什么叫做“应无所住而行布施”呢?我举一个例:
在《地藏菩萨本愿经》中,佛说“若未来世,有诸国王、宰辅大臣、大长者、大刹利、大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见经像,毁坏破落,乃能发心修补,是国王等或自营办,或劝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结缘,是国王等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各位,请想一想,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这福报大不大?这就叫做人天福报。像各位现在赞助庄严寺造大佛像,修复千年破旧的古观音像,都是这种人天福报。可是,人天福报,大是很大,还是有限的,为什么有限呢?因为您有所住,住在那里呢?住在您是为自己求福,对象狭隘,所以福报有限,这就叫做有相布施,还不是“应无所住而行布施”。
佛在《地藏经》中接下去又说:“更能于塔庙前发回向心,如是国王乃及诸人,尽成佛道,以此果报,无量无边。”发回向心,即是将此功德迥向法界一切众生,你本来要回向的自己、父母、子女或一切其他人,都已包括在内。各位,法界无边,众生无量,所以您这回向的对象,也是无量无边,这就变成心无所住。如是布施,才是“应无所住而行布施”,福德也就像经中所说,无量无边,终成佛道。
所以,各位,我们在家人修福慧,只要记住一个最要紧的口诀——随时抓住机会,尽量布施,任何好事,都将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
各位同修,我今天所讲的,比较严格,有些人或者会觉得难以做到,特别是欢喜早上多睡一会的朋友。不过我所讲的,句句出自真心诚意。各位,如是因,如是果,是千真万确的,不经一番寒澈骨,那得梅花扑鼻香!希望各位不要听过就算了,要能真真得到益处,这是我衷心所祈望的。
(二十八)“苦、空、无我”的三个修行阶段
今天是清明法会,依照中国的传统美德,清明节是纪念和追忆已故的亲属及祖先。我想各位一定同意,趁这个机缘,让我们一起来发愿。愿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功德,都回向给历世的亲属,愿他们离苦得乐,早生净土。
对于今天这个题目,首先我有三点说明:
第一点:今天想讲的“苦、空、无我”,并不含有消极、悲观、逃避的意义,各位听完了之后,请自我品评,也许会同意我的说法。
第二点:题中所谓三个修行的阶段,并不是真的有阶段之分,而是为解释方便起见,假定有三个阶段。实际上,各位可以体会到,修行心态更变的过程,是一以贯之的,并没有硬性的划分。
第三点:我没有出家经验,所讲的是以在家人修行为主,出家修行可能不同。
第一、苦
“苦”如果讲得更清楚一点,应该说是“知苦”。知苦实在是任何人发心修行的先导。本师释迦牟尼佛示现出生在这个世界,也是因为体会到人有生、老、病、死的苦而离开王宫,寻求离苦解脱的方法。苦行了六年,最后彻底觉悟乐苦两极端都非解脱之道,完成悲智具足圆满,尊称为佛,树立了“知苦”是修行得解脱的榜样,为后世千千万万人所仰慕,为我们的模范。
所以一个人如果能够知道苦,才不是苦,他是应该值得恭喜和庆幸的。一个人不知道苦,那才真是苦,往往会后悔莫及。年轻的时候,身体强壮,尽贪口味上的刺激,酒、肉、烟、咖啡、浓茶,毫不顾忌,一旦发现胃出血,照X光说是胃溃疡、胃癌,赶紧停止喝酒,可惜已经迟了。这里不过是举一个例子,如果举一反三,这类日常生活中的悲剧,真是道不胜道!
佛法中概括的说,苦有八类: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现在我提出几项,想问各位:在座的可有人没有过病苦?出生以来,没有生过病,或不以为病为苦的,请举手。(无人举手)
在座的可有人没有过和亲人别离的痛苦?这包括了生别或死离。没有过这种痛苦回忆的,请举手。(无人举手)
在座的可有人并不觉得有老的痛苦?今天在座的年轻人很多,我想不如将问题反过来问。在座的倘有人已经感受到有老的苦痛的,请举手。(几乎都举手)
哎!我没想到有这许多同修已感觉到有老的痛苦!
接著我想再问一个问题,在座的可有人有“求不得”的苦?求不得的意义广泛得很。例如,小孩跳跃著跑进房来,伸手向妈妈讨糖吃,妈妈说:“NO!”小孩嘟起了嘴,眼泪汪汪地慢慢走开,这是求不得的苦;失业了,找事做,东碰钉子,西遭冷眼,这也是求不得苦;家中老小四口,靠救济金不够,眼见孩子们日渐瘦弱,心中尽是难过,但苦无办法,这也是常见的求不得苦。这些求不得的苦还是合理的苦,至于情场失恋,赌场输钱,官场失意,商场亏本,则更可以使人倾家丧身,这种求不得苦,往往是贪心愈重,苦痛愈大。自古以来,不分中外,这类例子,真是举不胜举。
各位在座的同修可能有人会说:“我是凡求皆得,从没有求不得苦。”从没有求不得的苦的,请举手。(无人举手)
现在我想请问各位一个问题:“您到大觉寺来,为的是什么?您们求神拜佛,诵经念咒,为的是什么?您们修净土、参禅、学密又都是为什么?”说是好奇吧,在最初接触佛法的时候,也许有些好奇的成份在内,可是这种成份不会持久。所以极大多数的人之所以学佛,都是因为明白了人生有痛苦,而想求离苦解脱的方法。听人说,佛法会教您这种离苦解脱的方法,所以您来信佛教,发心修行。到大觉寺来也是为了要多了解一些佛法的内容,多懂一些修行的方法,您说对不对?
所以“知苦”而后发心,要寻求灭苦的方法,有了方法,您再依照这方法去学习、去精进,我们就称为“修行”。知苦、发心、修行三部曲,为方便解释起见,作为第一阶段,而苦是这一阶段的前导,是主因。
所以我说:知苦的人是值得被恭喜庆幸的。
等到佛法接触稍稍多了,有一种新的观念会在您的心中慢慢滋长,这种观念用中国的文字来表达,叫做“空”。这种观念是说一切的一切荣华富贵,到头来都是一场空,什么也带不走,那么人辛辛苦苦,究竟为的是什么呢?说是为了子孙,一个人两眼一闭,子孙的好坏,是否还能照顾得到呢?说是留芳后世,可是后世人称赞您,您还听得见吗?这种思想给人带来一种灰心、消极、失去意义的苦痛。各位,这种“空”不是佛所讲的“空”,而是不够了解佛所讲空的意义而误解的“空”。这还是苦,并没有脱离我所讲的第一个阶段,不过比前面所讲的苦,更深了一层而已。
各位可曾注意,我们前面所讲的知苦、发心、修行,都有一个共同的中心。是谁知苦?是谁发心?是谁修行?答案是“是我知道人生有苦,是我发心,是我想修行,是我在修行”对不对?所以在这第一阶段中,“我”的观念,实在是一切的中心。一切的体会、思想、行动,可以说都以“我”为出发点。
因此在第一阶段中有两个重点:一是知“苦”,二是有“我”。
那么什么是我今天要讲的“空”呢?
第二、空
禅宗的六祖慧能在他开悟的时候,说了这么两句偈: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听懂了这两句,就进入了我今天要讲的“空”,也就是修行中的第二个阶段。“自性”即是“本性”。“何期”,是本来没有想到,现在忽然明白了的惊叹词。明白了什么呢?明白了原来我们的本性本来是清清净净的。而什么是清清净净呢?即是“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最后一句是说,可是我们眼耳鼻舌身意所感觉到的一切的一切,包括物质及思想,即所谓万法,却又都是在这清净不动的本性中显现出来,您说奇怪不奇怪?所以六祖慧能不禁惊叹!
我想举两个例子,都是我们几乎每天都会遇到,已不足为怪,不去仔细研究的现象,希望因此可以增强我们对自性清净,却能生万法的真理的了解。
各位,如果在一处极热闹的场所,譬如联合国大楼吧,看到一面极大的镜子,这镜子里面一天到晚显现出各式各样的人形,男的、女的、老的、小的、黑色的、白色的、黄色的、阿拉伯人、非洲人、中国人、印度人,又穿著各色各样的服装,无奇不有。可是这些影像是不是在镜子之外呢?不是。是不是在镜子之内呢?也不可能。这些影像,此去彼来,有没有影响或改变这面镜子呢?一点也没有。
各位,这面镜子本来是一片清净,可是能显出万万千千的影像,虽然显出万万千千的影像,可是镜子本身并没有增加什么,也没有减少什么,也不会动摇,也没有改变。如果没有东西在它的前面,它还是一面清净的镜子,您仔细想一想,这种现象奇怪不奇怪?
各位有没有念过《楞严经》中观世音菩萨讲的耳根圆通?您如曾在纽约庄严寺住过,您便会体会到观世音菩萨所讲的“闻性”,在清晨二、三点钟的时候,一觉醒来,耳边是一片清净。可是即在这一片清净的闻性中(即是听觉),忽然生起风吹落叶的声音,是这么遥远,好像来自另外一个世界;又忽然生起小鸟的歌声,继而虫鸣,于是听到远远传来钟声,心中就生起原来法师们已在上早殿了。这一天您倘能细心体会,您会发觉,在您的原本一片清净的闻性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音调,有柔和声,有暴噪声,有令您烦恼的声音,也有令您兴奋的声音,无奇不有,细细分析,真可谓五花八门,此起彼落。可是虽然出现这无数无量的音声,您的闻性又何尝增加了什么,又何尝减少了什么,又何尝动摇?又何尝有所改变?当您深夜再一心观静时,还不是仍旧一片清净。您仔细想一想,奇怪不奇怪呢?
各位,您看我们能不能仿照六祖慧能的偈子,也来一套:
何期镜面本自清净
何期镜面能显万象
何期闻性本自清净
何期闻性能现万声
各位听了觉得怎么样?我看到有人在笑。
各位,日月星宿,地球万物,所以能游行于虚空之中,是因为虚空是空的,对不对?
如果镜面上涂了一层颜色,将镜面遮住了,是不是还可能显出万像呢?不可能。
如果闻性中先有了某种声音,如聋子只听到嗡嗡之声,是不是还可能出现其他各种声音,也不可能。
所以镜面必须本自清净,才能显出万象;闻性必须本自清净,才能出现万声。
同样的理由,自性(我们的本性)也必须本自清净(空),方才能生万法。这个道理在佛法中称为“性空”。
至于万法怎么会生起的呢?它并不是自己忽而生起的。在镜子的例子中,因为有人走过这镜子的前面,镜中才会显现出这个人的形象,所以“人的走过”是“镜中显人影”的因缘;在闻性的例子中,因为法师打钟,所以闻性中显出钟声,因此撞钟是闻性中出现钟声的因缘。在佛法中就称为“缘起”。
性空、缘起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大觉大悟时所证到的道理,学佛的人对这个真理必须彻底了解,才不会走上岐路。懂了性空缘起,就走上了我所假定的修行第二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您会逐渐走上成佛之道。各位,请重视“逐渐”这两个字,修行急不出来,千万不要操之过急。操之过急,往往会加强“我见”,反生障碍。譬如帆船航行于大海,只要看准方向,随顺风向水流,继续不断的航行,自有到达目的地的一日,操之过急,反有覆舟淹死的危险。
那么什么是我们修行的方向呢?就是在第二阶段中的“性空缘起”。
既然我们的本性是空,一切都在本性中显现,则宇宙万像、人生一切都不离本性,如影像之在镜中,如声音之在闻性,一切都是同体,这种认识,如能日久薰习,渐渐的,人我分别之心会淡,心胸会扩大,会随时体会到别人的困难和痛苦,生起协助的心,进而达到佛法中的所谓同体大悲,效法观音,千处祈求千处应。并且因为心胸宽大,易和“我当灭度一切众生”的大愿相应。
既然一切都是缘起,则知缘聚乃生,缘散乃灭,一切在不停的变化中,没有永久存在实有的个体,因此对佛在《金刚经》中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生起信心,渐渐冲淡执著之心,懂得贪恋的愚痴,而引发不住相的大智,能广修六度万行,若无其事;且能进而效法普贤菩萨的大行,不倦不厌,不以为苦。
大悲、大愿、大智,大行在佛法中就叫“菩萨行”。菩萨行应是我们修行方向目标,也应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指南针。
各位,这并不是说,我们明了了缘起性空,就马上能达到大悲、大愿、大智、大行的境界,现在也许还差得很远。可是这正像一位小学里的学生,他是以进大学读博士为志趣为目标一样。有了指南针,有了一定的方向,您就可以向这个方向前进,时时以这个方向检讨警愓自己,看看是否错了方向,这正和大海行舟,有了卫星向导一样。各位,这是我所想讲的修行的第二阶段,无以名之,名之曰空。
这个阶段,可能很长,但依此方针修行,您会自己体会到:逐渐的对苦而不觉其为苦,生起劳而无怨的心情;逐渐的对人对物愈来愈重视,生起勇于助人救物的心态。我相我见日渐消淡。
所以在修行的第二阶段,虽仍有苦,能不以为苦;虽仍有我,但能人我并重,致力利人。
各位,我在第一阶段中所讲的“知苦”,可以说都是我亲身体会到的经验。其中以一九三七年日本侵略中国开始,这数十年中的“亲别离”苦为最明显,病苦及求不得苦次之,老苦又次之。虽然我晓得我所受的苦,和一般真正受大苦的人比起来,差得很远很远,但是这些小苦已足使我发心要学佛法。所以今天第一阶段所讲的可以说都是实际的体验,其中有很多都是各位也亲身经验到的。
第二阶段所讲的,则个人的经验、观察及理解都有。以我目前的修行情形而论,应该说理论远多于实际的经验,日常生活中还很少能和性空缘起的道理相应,大悲、大愿、大智、大行的菩萨行,则还只是可望而不可及,差一大段,尚待努力精进,自己虽常自警愓,更希望各位同修随时多加策励勖勉,因为对您们讲,也是积福做功德。至于第三修行阶段的“无我”,则可以说完全是从经典及大德们的讲解著述或身教中浓缩而成的核心思想,还只是一个更遥远的目标,可是已明白这个目标是十分重要,因为一个人“我相、我见执著程度的深浅”,实在即代表了这个人修行程度的高下。
第三、无我
“无我”简单的说,即是《金刚经》中一再提到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法相、无非法相以及无我见”等的总代表名词。“无我”也即是“无我、法”,即是“无我、无法”,我及法都不执著。
为什么“无我”或“无我、法”十分重要呢?我想引用《金刚经》中佛说的两句话“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这两句话很有意思,这是说如果一个人被别人恭维称为菩萨,可是他对我相、法相还是有执著,不能四通八达,一无障碍,这个人还不能被称为菩萨,他还没有资格是菩萨。
那么究竟怎样才是“无我”呢?各位,因为我还没有通达无我,所以袛能就我所了解的,提出两点。供各位参考,希望各位指正。
第一,“无我”并不是没有“我”,或将“我”毁灭。如果这样去体会,就完全错了,那就是取了“断灭相”。“我”仍旧一样的有,那么如何去体会“无我”呢?下面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希望各位细心体会,不要一笑了之放过。
一九九三年三月中庄严寺的方丈明光法师在纽约庄严寺主持一个禅七。七天之中,气氛严肃,香板高举,大家对师父都极尊敬,连碰也不敢碰一碰,止静跑香,都很循规蹈距,进行得很好。在圆满的那一天,明光法师叫大家都到观音殿门口去拍团体照。殿在有十六级高的石阶上,石阶及地上因连续几天下雪都积满了雪,一片白色,著实美丽。大家站在殿门石阶顶上,拍好了照。忽然明光法师以宏亮的声音说:“大家都到雪地上去玩雪。”一声甫了,只见他带头从石阶堆满的雪上,竟纵身滑了下去,参加禅七的男男女女,还有圆满日来找父母的十几个孩子,都大呼大叫的纷纷跟著滑下。一到雪地,只见法师拿起一团小雪,突然抛向一个小孩的头上,这一来,“雪战”展开,先是明光法师与小孩们互掷雪球,不一刻参加禅七的男女居士亦纷纷加入“战团”,互掷雪球,只见观音殿前雪球来去飞舞,极为壮观,而法师中“弹”最多,黄衫上点点白雪,也有人在抢拍镜头,我们这位方丈和尚,满不为怪,若无其事,活像一个六、七岁的小孩,和大家“打”成一片!
现在我想念一段《金刚经》的经文“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各位听了这位现代方丈和尚禅七后的一举一动,和《金刚经》中所记载佛的日常生活,可觉得有异曲同工之处?我个人则像须菩提那样,心中生起“希有!方丈!”的念头,为什么呢?请各位参一参。
第二,“无我”并不是逃避、消极、不负责任、或什么都不做。相反的,“无我”应该是奋不顾身、更积极、勇于负责、忘我、尽心尽力的做一切于人有益的善事、善法而没有名闻权势之想,这才是“无我”。各位,请细心想一想,逃避、消极、不负责,或什么都不做为的是什么呀?还不是为了我,因为我怕麻烦,想少辛苦,怕人批评,这一切都以我为中心,怎么能称为“无我”呢?
如果有一些些“我”的观念在心中,各位,释迦牟尼佛在行菩萨道时,又怎么能舍身救虎呢?如果有稍微的“我”的观念在心中,他又怎能在被歌利王节节支解时而不生嗔恨呢?有人说:“这两个例子太难了,我们怎么能做到呢?”不错。各位,这并不是您得如法泡制,而是希望您明白这种“无我”的精神,在您对于性空缘起有了根基,您自然而然的会照这个方向前进,这是我想贡献各位在修行第三阶段的重点,希望和各位共勉。
佛在《金刚经》中有这么几句话,我想用来作为今天的结论。佛说“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非善法,是名善法”。各位,这就是无我、法,能够如是通达,如来说名真是菩萨。苦的观念已渐渐消灭,我的观念亦日渐冲淡,终于达到无我、无法,诸法无我,而广修一切善法。祝各位早日圆满福慧双修功德,超越这三个阶段,亦无阶段可超。谢谢各位。
一九九三年四月四日讲于纽约大觉寺
(二十九)从因果的观点来研究忍辱
相信凡是接触过佛法的人,都知道“因果”这个名词,也都知道“善因会生善果,恶因会结恶果”。但是,“因”如何“生果”?要多久才结成果?“因”是不是一定会结成“果”?一样的“因”会不会生出不同的“果”?这许多自然界复杂的现象,要完全了解清楚,可也不是顶容易。
今天我想趁这个机会和各位先将“因果”搞清楚,因果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有了这个基础,然后再来研究忍辱。
因缘果报
各位大概都已经知道,有一尊一人多高的千年古观音像最近降临庄严寺。这尊古观音像,不知道是那一个年代,从他的故乡中国大陆,被人搬运到海外来,而且一定经过了许多的兵灾磨难,因为他被一位欧洲的丹麦人运到纽约的美国雕刻家 PAUL RUDIN 的家时,已是一堆支离破碎的形像。这位丹麦人留下了他进出口公司的电话及住址,请 RUDIN 估价修理。据 MR.RUDIN 讲,他接下来之后,才知道这是一件和西方艺术品完全不同的东方古代雕刻人像。他那时才二十九岁,自己知道经验不够,也缺乏参考资料,所以想请丹麦人将这堆东西取回去。可是几次根据他留下来的电话及住址,都无法找到这位丹麦人,也从此不见他再来。这位年青的艺术家只好将这堆支离破碎的身体和手足搁置在他家的小阁楼。这样一等,竟等了六十三年。
六十三年过去了,一直到一九九一年的十一月,他知道附近有一所东方人的庄严寺,正在塑造一尊大佛像,MR.RUDIN 以九十二岁的高龄,扶著手杖,和八十七岁的夫人同来参观。这是他初次来庄严寺,看了陈教授刚塑成的大佛头部,叹为观止。
回去后,即将那尊古佛的照片寄来,并表示愿意出让,我们去函同意。可是他病了,次年(一九九二年)一月逝世,遗言夫人将此尊古佛像捐赠庄严寺。他说:“我将这座东方的古代艺术品,保管了六十多年,虽然自己不能修复,但是现在已经找到了能修复古佛的人,及应该是这尊佛安身的场所,我心中很高兴,我任务已了,可以走了。”
各位,现在我请问各位一个问题:
以观世音菩萨的广大神通之力,为什么这尊木雕观音像,要在阁楼中等上六十三年之久,才再被修复,继续受人供养,来度我们这些众生呢?
“因为六十三年之后,缘才具足成熟。”──(听众答)
您们说得很对。现在我们引进了一个新名词,叫做“缘”。而且我们看到,“因”要有“缘”才能结成“果”。在这尊观音像的例子中,什么是“因”呢?
丹麦人将一堆支离破碎的人像,送到 RUDIN 家中是“因”。
什么是“果”呢?
陈长庚教授将这尊晚唐时代的古观音像修复,供在庄严寺是“果”。什么是“缘”呢?
如果缺了它,就不能结出如是的“果”的是“缘”。现在让我们来看看,那些是这尊古观音像例子中重要的“缘”?
很明显的,如果 MR.RUDIN 没有活到九十二岁已早去世了,这个因就不可能结出现在的果。仔细想一想,只差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可以说是千钧一发!
如果 MR.RUDIN 不到庄严寺来看大佛像的塑造;或者来得太早,只要早五天,大佛头尚未塑成;或者看了不满意陈教授的手艺,他就不会起“付托有人”的观念,这个因也就不可能结出现在的果。
古佛在阁楼中虽然已经等了五十年,但是,如果没有中国人来兴建庄严寺;或者虽然有寺,但是没有建大佛,也没有像陈长庚这样的第一流雕刻艺术家,那么即使 MR.RUDIN 看中这个场所,我们恐怕也不敢接受这堆支离破碎的木块而结出现在的果。
如果陈长庚不从中国大陆到美国来探亲;或者没有六四事件,他照原定计划在一九九○年就回去了,这个因也不可能结出现在的果。虽然也许有另一位艺术家来替代陈长庚教授的角色,不过他所修复出的观音像,不可能是现在各位所看到的果。
经过这样分析之后,各位可以看到这些缘都是何等的微妙,都是差不得一点。更何况这里面还有许多同修捐款的缘;很多同修提供参考资料的缘;找到眼珠的缘;找到手臂的木料的缘;如是如是,众缘聚合,这个因,等了六十三年,才结出现在这个灿烂庄严慈悲的果!各位,您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福报,相信自己是何等的幸运,您说对不对?
从这个古观音像的例子中,我们得到两个结论:
(一)“因”要有足够的“缘”,才能成熟结果,并没有一定多久的时间。
(二)“因”可以因不同的“缘”,而结出不同的“果”。
各位,这两个结论十分重要,因为有这两个结论,您才有可能使过去世的恶因迟迟不成熟,而使善因先行成熟;也可以使过去世的恶因原本可能结的果,予以改变;或者将过去世的善因,结出更美满的果。您说:“不可能吧!”我说:“这是可能的。”
让我来引用《金刚经》中佛说的一段经文:“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现在我将这段经文的意义,以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的三世情况来分析,各位请看,此人他在──
(一)过去世:
(甲)有极重的恶因,造了应堕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的恶因。
(乙)一定也有善因,否则他不可能今世还在人道,而且得闻《金刚经》,并且能受持读诵。
(二)现在世:
(甲)他受持读诵《金刚经》。受持读通并不是随便念念,“受持”不但要明白了解经义,而且要坚信不疑。所以这位善男子或善女人,他一定是位持戒修福的人,否则在现在这个时代,他不可能对《金刚经》的经义,生起信心。且能精进,时时读诵。
(乙)为人轻贱,可以分狭义和广义来说,以狭义简单的讲,即是被人侮辱、诽谤、恶意批评、谣言破坏名誉等。广义的说,凡受到一切困扰不如意事、痛苦、破财、拂逆的事都可以包括在内。总之,此人在现在世是忍受了被人侮辱或拂逆的遭遇,并没有对对方有所反击,所以为人轻贱已是事实,因此佛说“以今世人轻贱故”。
(三)未来世:
(甲)先世的极重恶因已经消灭。
(乙)当得成无上正等正觉的果,即能成佛。
现在让我将以上的分析再总结一下,归纳成下面几点:
(一)这个人过去造了极重的恶因,但也有得闻《金刚经》的善因。这些因都在等待足够的缘,才能成熟结果。
(二)今世他持戒修福,因而受持读诵《金刚经》,努力于培植善因的缘,不做助长恶因的缘,因此善因迅速成熟,而应堕恶道的恶因,则因为缘不具足,不能结出堕三恶道的果。
(三)可是他还是有些助长恶因的缘,所以这些应该堕恶道的因,已显露出一点将要成熟的现象,所以被人轻贱,幸而他已能持戒修福,受持读诵《金刚经》。所以经中说“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以今世人轻贱故”,是说,他虽受人侮辱、讪谤,或虽然有破财、生病等困扰,可是他能安心忍受,不起怨恨心,不起嗔怒心,不起报复心。换句话说,他能不生起可以助长恶因的缘,因此他过去世种下极重的恶因,没法滋长成熟。
(四)而且他因受持读诵《金刚经》,深信实相,所谓“心若空时罪亦亡”,我相已淡,那过去世的极重恶因,结成一点“为人轻贱”的小果,也就此消灭。不但如此,而且奠定了未来成佛的基础。
讲到这里,各位同修大概已经明白,我为什么要讲前面这么一大段。
因为佛所举的这个“为人轻贱”的例子,正是我们所要研究的“忍辱”里的“辱”。而这位善男子或善女人,能不起怨恨心、嗔怒心、报复心即是“忍”。所以“忍”即是避免造助长恶因的缘。
各位,佛的这个例子,不但加强了我们前面的两个结论:(一)“因”要有足够的“缘”,方能成熟而结“果”,及(二)“因”可以因不同的缘,结出不同的“果”,而且强调了“缘”的重要性。因为“受持读诵《金刚经》”是滋长一切善因的缘,“不起嗔恨报复之心”是避免助长一切恶因的缘,于是善因迅速成熟,智慧日益增长,而恶因则迟迟无法成熟,终于结个小果,就此消灭。
忍辱
有了上面对因、缘、果的相互关系的了解后,现在我们进一步来研究,什么是佛法中的“忍辱”。
为解释方便起见,我将忍辱分为四种层次。为了容易记得起见,我将第一层次叫做“强迫忍辱”。
强迫忍辱的意义是,实在忍无可忍,但又不得不忍,否则只有死路一条。在中国不幸的文革时代,这类例子不胜枚举。不知多少人遭遇到所谓的乱戴高帽子的罪名,种种难以忍受的侮辱,种种无所不用其极的虐待,可是被害的人若一反抗,不是被杀,即是自杀。这种忍辱是表面上的强迫忍辱,而其内心,往往是十分的怨恨嗔怒,只是不敢发作而已!
各位,可悲的是这种强迫的忍辱,会造成极大的助长恶因的缘。又因为害他的这批搞文革的人,也种了极重的恶因,于是造成怨怨相报,无有了期。从因果的观点来看,强迫忍辱是最危险也是最悲哀的境遇。
第二层次,我名之为“勉强忍辱”。一般人通常都在这个层次之中。所谓“勉强忍辱”,就是说,在普通的情况下,并不忍辱。若有受人侮辱的情形,即使是极小的事情,也会引起反感的破口相骂,甚至于动手记恨。只有在特种情况下才忍辱,譬如,在上司面前,不得不低声下气;或想要做成这笔生意时,总得忍一口气;或者在不好意思的场合下,就噤著嘴不响,而心里还在叽哩咕噜的,这种都是勉强忍辱。勉强忍辱还是在造成助长恶因的缘!而可叹的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连勉强忍辱都不多,往往是任性地发脾气,有时一件芝麻小事也可以弄得拍桌破口大骂,可以造成滋长恶因的重要助缘!
第三层次,我叫它为“明理忍辱”。这一层次是明白了因、缘、果的关系和道理之后,知道要忍辱;明白了如果不忍,将会造成助长恶因的缘的道理而忍辱;明白了忍辱表面上看来是吃亏,而实际上是对自己大有好处的道理而忍辱。这样的忍辱,不但不会造成助长恶因的缘,而且可以做到将侮您的人当作善知识看,当作恩人看,由此更建立了滋长善因的缘。所以佛经里说“忍有无量功德”。各位,明理忍辱顶要紧的一点是,并非只是外表上的忍,而内心的明理,内心自发的忍受,怀恨嗔怒的心不生起的忍。从明理忍辱再进一层,即达到我想介绍给各位同修的最高目标──第四层次。
这一层次,本无可名,姑且称为“无相忍辱”。这是根据《金刚经》中,佛说他前生被歌利王解割身体时,他没有嗔恨,因为他已没有我、人、众生、寿者四相,所以名为无相忍辱。各位,什么是无相忍辱呢?要忍辱而自己没有“在忍辱”的观念,要忍而“不自觉为要忍”,要根本心中“没有我在被辱”,也“没有我在忍辱”的观念,这才叫无相忍辱。没有四相,本性如如,自然谈不到造助长恶因的缘,这是我们学佛的应该建立的理想。这也叫做“忍辱波罗密多”。
各位,我们谁也没法知道,从无始以来,所造的无数恶业,无数善业,究竟有多少留藏在我们的八识田中。这些善恶的种子,都在等待有足够的缘来使之成熟。如果我们希望善因先成,恶因能迟迟或顶好永远不要成熟,很明显的,今世我们最应该努力的,就是做能滋长善因的缘,而不要造助长恶因的缘。若希望善因快快成熟,多多成熟,就得随时随地,抓住机会,尽量做各种可以滋润一切善因的缘,而尽量避免做可以助长恶因的缘。
忍辱只不过是许多机会中的一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起心动念,都在造缘,若处之得当,则成善缘;若处之不当,便成恶缘。是善是恶,往往是差之毫厘,却失之千里。而什么是滋长善因的缘呢?什么又是助长恶因的缘呢?这就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说得周全的,这要各位在日常生活中时时自己去体验。做为今天的结束语,概括的讲,我可以引用佛经中常提到的贪、嗔、痴、慢、疑,都是助长恶因的缘;戒、定、慧、六度、十善道则是滋润善因的缘。愿和各位同修常常互相警惕勉励,共同走上消除恶因,成熟善因的正路。谢谢各位。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六日讲于纽约大觉寺
(三十)愿力
各位同修:
一九八五年我到中国大陆去,在普陀山的观音道场打了一个佛七,回向给历世的祖先。有一天,在船上听到有一群人在低声谈话。
“你今天许了愿没有?”
那人答:“有呀!我每次都是求观世音萻萨的。”
“您怎么发愿呢?”
“我愿观世音菩萨保佑我这批货平安到达。”
“灵不灵呢?”
“从前我不求观世音菩萨的时候,货常被没收。”那个人说了之后,东张西望了一下,看看没人注意,他又说:“这次如果平安,我总得还愿了。”
问的人说:“你难道许了愿,都不曾还?”
“我太忙了,不过这次一定去还?”
各位一定明白他们在说些什么。这种发愿,不是我今天所要讲的佛法中的所谓“愿”。这只是一种希求,在佛法中应该说是“欲”,是贪的一种。
当佛法自印度传入中国的时候,翻译经典的大德们,对选择字眼是煞费苦心。“愿”与“欲”在中国文字中原是相通的。《辞海》中的注解,即是“愿者欲也”。可是佛法中的发愿并不是要助长一个人的贪欲,而是一种虔诚决心要种善因、造善缘,期得善果的表露。所谓善果,是要逐渐的减轻乃至消除虚妄的我相、我见、法相及非法相,而证佛果。
我相、我见极不容易减轻乃至消除,因此在我们的修行过程中,不必怕有一个“我”的存在,更不应该有错误的观念,说要将“我”消灭,而可采用一种善巧的方法,即是将“众生”的观念,来逐渐替代“我”的观念。譬如说,各位中有人希望长命百岁,当你转到这“愿我长寿”的念头时,立即也想到“愿一切众生都寿命无量”。这就是阿弥陀佛在未成佛之前,是法藏比丘时所发的四十八大愿之一。法藏比丘的愿是:“我作佛时,我刹中人,寿命皆无央数劫,无有能计知其数者,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因此今天我想和各位研究讨论的是佛法中所重视的誓愿。“愿”为“行”的前导,也是“行”的方向,而“行”是愿的实践。没有愿的行,可能变成漫无目标的修行,不知所终。没有行的愿,顶多只能做到望梅止渴,而身体仍没有得到一滴水份。所以愿与行必须相辅并进、必须并重,才能产生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叫它是愿力,也可以叫它是感应。
今天时间不多,我想提出两点,供各位参考,也许抛砖引玉,各位同修因此更有所启发,得大受用。
第一点是:虔诚的愿,可以感应很快,不必等到满愿。
第二点是:愿要发得大,愈大则感应也愈快愈大。
关于第一点,我想以两个例子来说明。一个是取自《了凡四训》,一个是我自身的经验体会。
各位大概都知道有《了凡四训》这本书,这里有白话注解的本子赠阅。袁了凡先生是中国明朝人,做过相当大的官,这本《了凡四训》原是他将自己的经验和心得,汇集起来,分为四类教训,写给他儿子的。可是这本书的内容,极合做人的实用,所以数百年来,流传极广。
袁了凡先生原名学海,本来是学医的,因为先后遇到了两个人,改变了他一生的境遇。第一位孔老先生,命相专家。孔先生说他的命不应该学医,应该读书做官。并算出他那一年应中县考,得第十四名,府考是第七十一名,一直算到他入京考科举,得第三名,可是没有考上举人、进士,而后被派去四川做官。但说做满三年,应即告退回乡,因为他只有五十三岁的寿命,将于八月十四日丑时寿终正寝,并且命中没有儿子。
奇怪的是,袁学海自弃医、读书,应考之后,所有县考、府考等的年分及考中名次,和孔先生算的完全一样,丝毫不差,这不能不使袁先生佩服得五体投地,但也因此逐渐的令他心灰意懒,因为一切都已前定,非他所得更变,况且寿命不长,又无子孙,前途渺茫,所以感觉生命缺乏意义。于京城中入贡后(即全国会考被录取)回来,到南京栖霞山和一位云谷禅师,对坐三日三夜,不曾闭眼。
云谷禅师即是袁学海遇到的第二位长者,改变了他的整个人生观及生命。云谷见他对坐三日夜而不起妄念,怪而问之。袁先生据实以告:因他的命运,已被孔先生完全算定,生死荣辱都有定数,且此生已来日无多,又无儿子,即使要生妄想,也想不出什么妄想了!
云谷听了大笑:“我观你三日夜不起妄想,以为你是个豪杰,原来你只是一个凡夫。”于是云谷禅师给他一番很肯切的开示:三世因果,丝毫不差,命数是有的。但是算命只能算一个人的过去。今世所造的因,所得的果,在命数中算不出来。普通的人,因为今世的因并不极大,所以命运的改变虽有之,不很显著。可是,大恶的人或大善的人,今世所造的因,足以影响他的命运。你听了孔先生的命数,就消极地放弃了今生造善因改变命运的机会,甘心受命运的支配,岂不是一个十足的凡夫!袁学海深为感动,乃拜而请教。
云谷禅师问他:“你自审能中举人否?”袁想了很久,说:“不能。中举人的人往往都是有福德的,而我这生毫无福德可言。”又问:“你自审能有儿子否?”袁也答不能,“水清者常难养鱼,而我过分的偏爱清洁。和气能育万物,而我又常容易发怒。”,袁说了好几个理由。于是云谷禅师叫他在佛前痛自发露忏悔。袁先生于是在佛前立下誓愿,誓行善事三千件,求能中举人,以答谢祖先之恩,并将他学海的名字改为了凡。
次年,袁了凡去礼部考科举,照孔先生的命算,他应以第三名录取,可是他考了第一名,这是第一次孔先生算的命竟不全准;而这年的秋天,袁了凡中了举人,就完全和孔先生所算的命不同了。
在《了凡四训》中有两段特别值得我们的注意,都是袁了凡自己讲的:
一、自在佛前忏悔、誓愿行三千件善事之后,我就常觉得有神明在暗中督察,因此战战兢兢对任何事都勤奋努力,一改往日懈怠随便的习气;
二、自发誓愿后,虽然第二年即中举人,可是三千件善事,却并不容易,一直到十一年后方才满愿。而且自己检点,过失还是很多。其中最大的是看见有善事可做而迟疑不决;或心想为善,而口上常犯过失,得罪于人。
这里我得到一个重要的结论:袁了凡的佛前发露忏悔,并不仅是一种仪式,而是深心的至诚忏悔,有痛哭流涕的感觉,以这样的诚心为基础而生起的愿,力量极大,所以虽然他三千件善事的愿,要在十一年后方才满愿,可是第二年就中举人,达到了他的心愿,这就叫愿力无边。
第二个我想举的例,是五年前的七月四日,内子居和如往生那天清晨,在八个小时握著她的手念阿弥陀佛后,心中是一片的空虚,好像失去了一件无价之宝,也像是一个迷路的小孩,不知前途依靠何在?就这样的走进了家中的佛堂,而第一眼看到的即是佛桌上和如每晨念的《金刚经》的本子,一颗心就抓住了这本经本,发了一个要替和如每晨继续念《金刚经》的愿。到今天已整整五年,尚未有一日间断。现在回想起来,发那个愿时的心境,确可算得是清净虔诚。此愿不知何日了!也没有一定的回向对象,但感应已经很是显著,不但我个人因此有了一个精进修行的中心,即以那本《金刚经的研究》小册而论,现在已有六地的善知识分别出资刊行,包括中国大陆,增订版有的已是第四版,本数已有几万本,译文已有俄罗斯文,越南文,相信一定有人因此得益。各位同修!请体会一下我那时发愿的心情,确乎可说是无相无私,至诚全心,并没有任何贪图,所以至诚的愿,其力量实在不可思议,否则决不可能有这样的善果。
各位同修,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下第二点,“愿要发得大,愈大则感应也愈快愈大。”首先,我想要求各位,在想愿要发得大的时候,就只要想:“愿要发得大。”不要去想“这样的大愿如何还呢?”也不要去想:“我是不是在空口讲大话啊?”更要忘了我上面所讲的“感应会愈快愈大。”就只是至诚的发大愿,以愿为中心,不作其他的想。所谓感应愈快愈大,是自然的因果现象。你愈不去想它,感应就愈快愈大,愈去想它,就愈著相。
《金刚经》开宗明义,须菩提所问的问题:发了心的善男信女,应该如何安住其心?降伏其心啊?简单的说,就等于是我们常常想问的:我想学佛,但是应该如何修行啊?
佛在经中两次说明,要想学佛的,就得发大愿,“我应灭度一切众生。”众生应广义的讲,是众缘和合而生的一切有情、无情的物质、情感,都叫众生。“灭度”是烦恼生死的解脱消灭。各位想一想,“应灭度一切众生”是要将宇宙间的一切有情无情的烦恼生死统统消除。各位,我们要想消除一个人的一点点烦恼,都尚且不容易,这样的大愿,佛是不是叫我们在空口说大话呢?当然不是。佛在《金刚经》中强调:“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所以愿发得大,不是说大话,和所谓吹牛不同,因为愿是目标,愿是方向,愿是信心。
哥伦布数百年前,为了要证明地球是个圆球的理论,不惜冒生命的危险,航行于茫茫大海之中,历经种种风险,终于发现了新大陆。这要证明地球不是一个平面而是圆球形的决心,即是佛法中所强调的愿,也即是一个人学菩萨行、学佛的目标、方向、信心。
法藏比丘四十八大愿,终成阿弥陀佛;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明白的说明,虚空无尽,众生无尽,众生烦恼无尽,我愿无尽,这是何等的心胸!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观世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应。各位请想一想,我们从早到晚,忙忙碌碌,可有那一刻的思想,那一刻的行为,相似于这些大菩萨们的心胸志愿呢!这是不是即是我们没有懂得如何学佛、修菩萨行的要领呢?
也许各位在想,既然发愿这样重要,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发愿呢?这个问题极切实际,应该是我今日想和各位研究的中心。
《金刚经》中有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千年来读诵《金刚经》的对这个问题都有讨论。问题是:为什么在经首佛答须菩提的问题时,不说善男子、善女子,而说诸菩萨摩诃萨?而在卷中再答须菩提的类似问题时,则不再用诸菩萨摩诃萨,而是直答善男子、善女人?
我想用一个极浅近简单的解释,不知各位以为如何?佛的先提菩萨摩诃萨,即大菩萨,是要我们以大菩萨的修行方法为榜样,所以指的是理想及目标。后面直称善男子、善女人,是告示应如何实践。可是两个回答的大意,都是“应灭度一切众生。”于此可见“灭度一切众生”不但是理想及目标,也是实践的具体法门,要我们逐渐的消除一切众生的烦恼生死。既然要消除众生的烦恼生死,自然不应该做可以造成众生生起烦恼或种生死流转罪恶之因的种种业。可是这谈何容易,决不是一下子可以做到的。所以佛在经中说:“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有了目标方向,还得一桨一桨地努力划去,否则徒有目标,船还是动不了。
因此,有愿必须有行。我们应以大菩萨的宏愿作榜样为目标,而采用各种量力而行的划船方法,这样才能生起不可思议的愿力。
今天我只提出三种划船的方法,只能说是我粗浅的心得,各位举一反三,一定可以想出许多更适合您的实际情形的方法。如果各位同修可以将您们所想出的方法,也能写信告诉我,使我可以发更多更大的愿,大家多结善缘,十分心感。
我想介绍的第一个方法是:要发您能做得到的愿,并且要发得大。这话怎么讲呢?我现在举几个相彷的例子,请各位细心体会,看那一个愿最大。
一、我愿每日念十遍心经,将此功德回向父母,以报养育之恩;
二、我愿尽形寿每日念十遍心经,愿以此功德,祈求世界和平;
三、我愿每日念十遍心经;
四、今年我愿每日早晨念十遍心经;
五、今年我愿每日念十遍心经,保佑合家平安;
六、我愿念一千遍心经,祈祷某某的病早日恢复康健。
各位,那一位愿意说,这六个愿中,那一个愿您觉得发得最大?(有人答:第三愿。)很好!很好!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