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探讨中国佛学有关心性问题的书札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吕澄、巨赞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秋逸先生:
  最近连续拜读了三篇大作(吕先生三且篇文章先后发表在《光明日报》的是1961年7月3日的《谈谈有关初期禅宗的几个问题》,曾转载于本刊(按《现代佛学》)1961年第六期;次之是1962年6月6日的《试论中国佛学有关心性的基本思想》。第三篇是发表在《学术月刊》1962年第四期的《<起信>与禅》——本刊编者注),就思想的严整和引证的精密上说,对我个人启发很大。现就管见所及,提出几个问题,请于便中惠予指教。
  一、大作《试论中国佛学有关心性的基本思想》中有云:“他们由此推论人心之终于能够摆脱烦恼的束缚,足见其自性(本质)不与烦恼同类,当然是清净的了。——这样构成了以明净为心性的思想……随着这些对于人心的不同解释,心性的意义也由原来只从它和烦恼的关系上去作消极的理解的,渐变为从具备成佛的因素方面去作积极的理解。不过,以为人心自性不与烦恼同类的那一基本观点是始终未曾改变的。”我以为这样说法,只是印度佛学中心性明净的一种理解,而不能概括其余。
  《大智度论》卷六云:“喜根法师容仪质直,不舍世法……但说诸法实相清净。语诸弟子:一切诸法淫欲相、嗔恚相、愚痴相,此诸法相;是诸法实相,无所挂碍。以是方便教诸弟子入一相智……是弟子利根得法忍。问胜意言:‘是淫欲法名为何相?’答言:‘淫欲是烦恼相。’问言:‘是淫欲烦恼在内耶在外耶?’答言:‘是淫欲烦恼不在内、不在外,若在内,不应待外因缘生;若在外,于我无事,不应恼我。’居士言:‘若淫欲非内非外,非东西南北四维上下,遍求实相不可得,是法即不生不灭。若无生灭相,空无所有,云何能作恼。”这是就缘生性空的教义,而说贪、嗔、痴三毒烦恼实相清净(先锋:上面的“不在内、不在外”明显是诡辩,在根本佛法中,“无明”是缘起而有实际作用,就其作用而言,不能说“空”,就其缘生缘灭而言,才说它“性空”。至于说它“实相清净”,更是无视其实际作用——后来的大乘佛学是以“一元论的最高存在”否定了“多元论的分别有”),。《大般若经》卷二O一至卷二八四所云:“贪嗔痴清净故,即色等清净;色等清净故,即贪等清净……一切智智清净故,色等清净;色等清净故,六度二十空真如法界乃至诸佛无上菩提清净。何以故?贪等清净与色等清净、六度等清净,无一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也是这个道理。似乎很难说它和“人心自性不与烦恼同类”的理解,属于同一个范畴(先锋:这是我遇见的几乎所有学佛人糊涂的地方!以“真如法界”等一元本体的“空性”而否定贪嗔痴的多元化、缘生的实际作用,使得佛法失去了对治对象。一个是本体论的“空”、一个是认识论的“有”——属于两个不同范畴。巨赞为一代高僧,居然也犯下如此低级之错误))。
  二、大作《<起信>与禅》在证成魏译《楞伽》的错误之后,即引《起信论》文云:“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赖耶,”说明这一思想导源于魏译《楞伽》的异说。但是《大智度论》卷三二云:“实性与无明合故,变异则不清净,若除却无明等,得其真性,是名法性清净实际,名入法性。”这与《起信论》的说法虽然很不相同,而草蛇灰线,其间似乎有学说发展上的线索可寻。若更向上推,则《大般若经》卷五六九《法性品》云:“诸法虽生,真如不动;真如虽生诸法,而真如不生。”此奘师所译,当然没有误译的问题,它与《大智度论》的说法,似乎也不能说没有学说发展上的关系。
  (先锋:须知“真如”是对自性通过对治烦恼而可能达于的清净境界,可是,这一清净境界不应该成为“脱体现成”意义上的“预设”,而是通过实实在在对治烦恼而达到的“预设”,在此意义上,佛法的“涅槃寂静”,是坚决反对“脱体现成”的“返本”理论的,因为那样一来,“对治”——及“灭谛”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三、大作《<起信>与禅》又云:“由此推衍,还说此净心即是真心,本来智慧光明,所谓本觉,所有修为亦不待外求,只须息灭无明,智性自现;这样构成返本还源的主张。”似乎返本还源的主张,肇源于《起信论》,恐与事实不符。《大智度论》卷三二云,“诸法实相常住不动,众生以无明等诸烦恼故,于实相中转异邪曲。诸佛贤圣种种方便说法,破无明等诸烦恼,令众生还得实性,如本不异,是名为如。”龙树菩萨的这一段话,虽然不能说它就是返本还源论的始作蛹者,但是也很难断然地说它与《起信论》的说法毫无关系。
  (先锋:当“佛性”作为“自性”的“本然一面”、“当然一面”出现时,佛教的本体论便成为根本教义的最大伤害。“如来藏”即是如此、“如本实性”亦是如此。)
  四、就道理上讲,通常所说的返本还源论,实在是很难讲得通的,所以唐代复礼法师以偏问“天下学士”,曾经在当时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就是到了宋朝,天台宗的四明尊者也还提出了相应的看法。因为一提到返本还源,必然要牵涉到“性起”的说法,而性起之说与天台宗、贤首宗以及禅宗教义都有密切关系。但是法藏法师在《华严经问答》中云:“缘起无自性故,起本具性……言起者即其法性……如其法本具性故名起耳,非有起相之起。”这样说来,贤首宗的“起性”说,似乎基本上没有超出《中论》:“以有空法故,一切法得成”,《维摩经》:“依无住本,立一切法”的论点。因此,探讨中印佛学的异同问题,似乎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谈。《起信》、《楞严》的真伪问题,初期禅宗的思想问题,也可作如是观。
  (先锋:无论是“返本还源”、还是“性起”,都预设了一个本体,而这一本体、尤其是心性论本体,都是使“无明”和“涅槃”分成两截、失去彼此之间的张力的谬论。当然,“性起”说还有部分宇宙本体论的意义,但那是另一个话题)
  一孔之见,无当大方,抛砖引玉,伫候明教。顺祝
  六时吉祥
  巨赞 敬启
  6月18日
  巨赞法师:
  得十八日惠书,真不胜空谷足音之喜,最近拙作数种皆匆促间写成,语焉不详,有劳疑难,实深惭惊!兹遵嘱略就所难分疏,当否,再候明教。
  (一)惠书引《智论》[卷六]一段文,致疑拙作之以心性不与烦恼同类释成明净,只是印度佛学中一种理解,并不能概括其余。诚然,印度佛学大小空有异说纷如,随举一题,皆难得通彻之论。但以心性明净言,如拙作所解,则固属较能彻上彻下者也。盖“心性明净”一语,本与“客尘所染”合成一完整命题(先锋:这就是我说的“张力”),此从巴利文《增一》下至《胜鬘》、《楞伽》、《中边》、《宝性》,莫不皆然。故谓其不与烦恼为类(即染而不染,见非染性),即惬当于原意,亦融贯于群言,似亦可谓得其要领,正不必以全概与否相责备也。且拙作中段小结亦云:“印度佛学对于心性明净的理解是侧重于心性之不与烦恼同类”,其中特别点明“是侧重于”,或亦能幸免于语病欤?其《智论》[六]所说,意指法性,虽心性亦必以法性为基础,但究竟是两事,惠书对此,似辨析尚有未尽也(拙作还引用宗密《都序》所谈空性两宗论性不同一段,借以说明即在法性基础上看心性(先锋:就是以本体论取代认识论,使“识缘相”变化成了形而上学的“心缘法”),亦可见其以空寂为明净——当然所谓空寂者有不同。至于进一层辨析心性,则印度要以非烦恼为性相解释,而中国却落到本觉上,两者遂边异矣。宗密所见自未能致此,引文不过旁证中印两方立说实有不同而已)。
  (二)惠书又引《智论》[卷二]、《大般若》[五六九]两段文,致疑拙作之说《起信》依如来藏有生灭心,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的思想导源于魏译《楞伽》,并不正确。愚意此应辨明两点:其一,《智论》所说仍明明是指法性而非心性(先锋:注意了,由于年代的关系,我和吕先生所用的词汇有所不同。吕先生说的“心性”是偏向认识论的,而“法性”是偏向本体论的。在我的表述中,“心性”也是形而上学、本体论的。认识论意义上的佛法,我不使用“心性”字眼,因为这一字眼太过于汉语思维化,我用“识”来表示心性的认识作用),且立说方式又与《智论》[六]有不同,盖系从主客相对的认识上言之,故上文有“众生以无明等诸烦恼故于实相中转异邪曲”之语,下文又明言“名入法性中”(入是悟入,不能离开认识)。依愚所理解,《智论》之文,乃是说客观的诸法实相由于众生无明所障蔽,以致在认识上(先锋:这就是认识论上的心性了)发生歪曲的理解而构成不清净的看法(从主观方面说来是不净),亦犹因乌云之蔽空,而成昏天黑地,其实日月光明固自若也(此从客观说仍是净,论文所谓实相常住不动也)。论云“实相与无明合”,乃以主合客,此与《起信》纯从主观一边立论(先锋:这就是本体论上的心性了)而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固属两个类型矣,必欲寻其草蛇灰线之迹,似亦可不必。其二,上推《般若》[五六九]一段文,所指实亦迥异。先以译文言,玄奘所翻此段,颇多沿用《胜鬗》旧译之文(此由对照两者而知),不能视为精神无误(玄奘诸译并非百分之百的正确,其中有意的改动,无意的错落,甚至由于不得其解而流于含浑,实例甚多,因此非本题,今姑不谈)。次以意义言,惠书断章只取经文“诸法虽生,真如不动;真如虽生诸法,而真如不生”两句,其实应连上文“如实知见诸法不生”通读乃识其意。依愚所理解,经文正说诸法不生,下文连贯两句,只是层层纵夺以坚人之信解而已。其意若曰:纵使诸法有生起之义,而从真如言仍是不动即不生;更进一层,纵使真如有动即能生诸法,而如本身仍自不动即不生。如此归结到诸法不生,可谓剥蕉见心。若泛泛以真如生法解之,似末为善得经意也。经文上面亦说由法性生无边功德之法,此正是惠书所谓以空性诸法得成之意,其成也亦非自成,乃由悟者如应而设施之耳。此经与论相通,只可从法性(先锋:在吕先生之前,所有的汉语佛学,都在这一点上搞混了——“真如生法”是“法性”意义上的本体论)言,其与心性(而非认识论)之说固犹隔一间也。
  (三)惠书又引《智论》[三二]一段文,致疑拙作说返本还源的主张起源于《起信》恐与事实不符。此亦未免误会。拙作之谓返本还源只专指以人心为本觉(甚至说成已觉,与佛不异),去蔽即现,不待外求;此正是后来禅家正令之所自出,其为从魏译《楞伽》、《起信》所说展转构成,有如拙作之阐发,似亦已确然无疑矣。至于《智论》之言,仍是从主客认识关系上以谈法性(先锋:《智论》还不至于完全形而上学化,虽然有严重的本体论思维,但是仍然坚持了认识论,这一点吕先生看得很准!),其与拙作所说心性(先锋:我要再次强调:这是认识论意义上的“心性”——即我说的“识缘相”之“识”,不是后来汉语佛学的“心缘法”、“性缘体”等形而上学意义上的心性)固属两事,不拉关系,似无不可。
  惠书还旁论返本还源之不当,而涉及性起之说,此又说来话长,恐涉支离,姑略而不论。惟最后说到中国、印度佛学的异同问题,亦可以从另一角度去看,此自是切确之见。拙作以心性思想论中印佛学之异同,亦只以其上与孟荀性论相涉,下文又与宋明理学有关,从中国思想史上言,此乃甚为重要一环,因而先论及之,非谓中印佛学之异即限于此一点也。法师得暇,如能另端论列,以开茅塞,则感幸无既矣。
  吕澄 再拜
  6月23日
  原载《现代佛学》1962年第5朔(总131)。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