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人间佛陀(上篇)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于凌波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第一讲 佛教诞生的背景
  第二讲 百家争鸣思想混乱的时代
  第叁讲 长夜中的真理之光佛陀道
  (关于作者部分“学者型”的臆测,编者略有改动,为表出处故仍保留作者名)
  第一讲 佛教诞生的背景
  一、印度早期佛教活动的舞
  在现代具有世界性的叁大宗教中,诞生自印度的佛教,是最古老的一个。
  叁个世界性的宗教,是佛教、基督教、回教。基督教是耶稣基督于公元一世纪初所创立的,它的历史迄今不足两千年。回教是穆罕默德于公元七世纪初所创立的,迄今历史约一千叁百年而佛教,是释迦牟尼佛陀于公元前五百多年的时候所创立的,迄今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正确的说,佛陀涅槃于公元前四八六年,他世寿八十岁,则出生于公元前五六五年。佛陀二十九岁出家,叁十五岁成道,第二年就有了原始的僧伽最早的僧团。也可以说,佛教于此时已经诞生了,所以佛教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了。
  这个有两千五百年历史的宗教,最初是如何诞生的是在什么样的时空背景之下出现的呢?要探讨佛教诞生的背景,必须要自印度的地理、历史、宗教、文化解起。要不然,我们无从解佛教何以诞生,也无从解佛教在印度许多教派中的地位。尤其是,我们无从解佛教的教理,何以说常说断、说空说有。这就是我们要探讨佛教诞生背景的原因。于此,我们就先自印度的地理环境说起。
  印度位于亚细亚南端的半岛,其国土初看像叁角形,实际上则是不正四边形。自现代来看,印度面积有叁百二十八万平方公里,但自历史观点看,今日独立国的巴基斯坦、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早期都包括在印度的国土围之内。所以自历史观点来看印度,它是一个历史悠久、土地辽阔、人口众多,气候、生产、种族、语言都极为杂的地方。唐玄奘叁藏在〈大唐西域记〉中,说印度的地形是:[叁垂大海,北背雪山」,大体大说,确是如此,它西北方以利曼连峰邻于阿富汗,东北以雪山中隔邻于西藏。下面的半岛,西南望阿拉伯海,东南望孟加拉湾,半岛尖端下面,有一个扇形的海岛,就是古代的师子国、后来的□兰,今日的斯里兰卡。由于四面都为山海所包围,与他国隔绝,所以形成它特有的历史文化。它国内的地势,如果由西面的印度河口,向东面的河出海口画一直线,就成了上下两个叁角形。上面的叁角形,由中间垂直再画一直线,这样就共有叁个叁角形。上面西北方的叁角,是五河地区,东南方的叁角,是河平原,而下面的大叁角,就是频耶山以南的半岛。而印度的文明,就是依着这叁个叁角区的顺序而发展的。
  二、雅利安人的入侵
  印度当地的土着民族,最早而主要的,是达罗维荼族Dravidians,早在公元前两千五百年时当中国黄帝轩辕氏时代就在印度河流域形成了古代的文明社会,这称为印度青铜器时代的文明。青铜器文明的遗迹,在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巴城最显着,所以此一时期又称为哈拉巴文化。据考古学者的发现,那时他们已有了城市规,有下水道,有两叁层砖建的楼房,有公私浴室,街道上有店铺。且手工的纺织业、陶器业都相当发达。此一文明延续了千年之久,传说是由于雅利安人的入侵而予以破坏。雅利安人入侵自是事实,但哈拉巴文化是否因此而破坏和灭绝,历史上尚无定论。
  雅利安人Aryan人,据近代学者研究,最早是在中央亚细亚地方,约在元前叁四千年间,乘世界人口移动的风潮,分别向东西移动。向西者进入欧洲,成为欧洲人的祖先向东者到达波斯,后来一部份更向东南,就是后来进入印度的雅利安人。雅利安人之入侵印度,约在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前后。他们越过兴都克什山,进入印度西北部的五河地区。五河,顾名思义,是个河川纵横的地方,河川中最大的就是印度河,它集众流,注入阿拉伯海。雅利安人初到此地,感于此河水势之壮阔,称之曰[信度」(Sindhu),信度,是大水或海的意思。后来由Sindhu转为India,遂成为印度全境的名称。
  雅利安人之侵入印度,约在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前后。那时的雅利安人,已有自己相当的文化。他们已脱离杂婚,建立家庭单位,以父亲为家族之长,构成父系家长制的社会。部族的酋长即是王,王位选举或世袭。他们是逐水草而居的牧民族,族人勇悍好战,侵入五河地区后,征服了土着,在该地区定居下来,建立了许多国家。五河地区土地肥沃,生产富,由于长时期在该地定居,形成了雅利安人的政治文化中心也就是婆罗门文明的中心。雅利安人称那个地方为〔中国〕(MadhyaDesa)。指此一区域外的地方是化外之地。雅利安人也称此一地区为[阎浮提]阎浮提,就是后来佛经中称的南部赡洲。
  雅利安人的宗教信仰,是自然崇拜。原来初民对于自然界有极大威力的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水火昼夜等,不能理解,以为各有神祗司理,他们礼拜诸神,颂诸神。所以有许多想象力富、词句美丽的诗篇。这些歌由七个家族分别保留下来,到后来有了祭祀的仪式,祭司们把古代歌加以集,应用到祭祀上,祈求子孙繁衍,家畜增殖,降雨收,战争胜利等等,这就是最古老的吠陀圣典,黎俱吠陀。
  吠陀,是梵文Veda的音译,是智识的意思,〈翻译名义集〉曰:[韦陀,亦名吠陀,此云智识,由此生智。]雅利安人称此为七戢所作,是天启的圣典。黎俱吠陀的完成,大约以公元前一千二百年为中心。此后的一两百年间,又有沙摩吠陀、夜柔吠陀的编集,最后又有阿达婆吠陀的出现。阿达婆吠陀,是在该地者着达罗毗荼人间流传的降福、攘灾或咀咒仇敌的咒语,为雅利安人吸收用到祭典中,而取得第四吠陀的地位,四吠陀的完成,大约是公元前八百年间的事。这四吠陀的内容,如下所述:
  (一),黎俱吠陀Rigveda:四吠陀中,黎俱吠陀是最原始的一种,这是雅利安人居住在五河地区的时候,诗人歌颂大自然的诗句,及招请诸神至祭祀场所的歌。以口耳相传的传下来,最后编集而成的,这是世界最古老的诗篇,由一千十七首所组成,计一万五百八十颂,分为十卷。这是在祭祀的时候,献给诸神的唱。
  (二),沙摩吠陀Samaveda:这是苏摩祭时所用的歌,由一千五百四十九颂所组成,分为二卷。其实多是预祝年的歌。
  (叁),夜柔吠陀Yajurveda:这也是纯为祭祀用的歌,它的出世较晚,约是雅利安人离开五河,移居阎牟那河拘罗地方的作品,它是由韵文与散文混合而成的。
  (四),阿达婆吠陀Atharuaveda:阿达婆吠陀与前叁者不同,前者是公认的圣典,而此则全是个人招福攘灾、咀咒仇敌的咒法,古代印度称前叁吠陀为[叁明],视为叁位一体,此则是后来附加的。
  叁、婆罗门教与四姓阶级制度
  黎俱吠陀时代所歌颂的神,包括天空地叁界,事实上全是自然现象现的神格化,如天界的太阳神,空界的风神,地界的河神等,名目繁多。其中地位最高的,在天界为婆楼那,在空界为因陀罗,在地界为阿耆尼及苏摩。婆楼那是苍空的神格化,是自然界秩序的守护者,如日月运行,四季循环,均由婆楼那司之因陀罗是战神,他身躯高大,长于勇武,率领众神与雅利安人的敌人达沙作战阿耆尼是火神,它有破除黑暗,消灭恶魔的力量。雅利安人之崇拜火神,当是早期与伊朗共住时代的习俗即拜火教的习俗。苏摩是酒神,他是神人之间的媒介,是祭坛上重要的神。当时尚没有殿堂神像,每个家庭都有圣坛,要燃圣火、灌牛乳、献米麦、奉神酒,这是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份。而重大的祭祀,则须由司祭者主持。
  在四吠陀先后编集完成的多神时代,后世对此一时期,加之以吠陀教的名称。
  在公元前一千年前后的时后,雅利安人屡屡发动战争,征服者着,自五河地区向东南移动,由阎牟那河地区到达河平原,在这建立了许多国家。在当时流传下来的叙事诗上,可见到拘卢Kuru,般庶Panchala,拘萨罗Kosala,迦尸Kasi等名称。而由吠陀教演变而成的[婆罗门教],也在这个时代出现了。
  婆罗门Brahmana,梵文的原意,是[神学的掌握者]亦有[净行]、[静志]的意思。而婆罗门教,则是由五河时代的吠陀教演变而成的。雅利安人侵入五河地区,征服土着,当时就是有了[种姓]的分别。不过当时只是雅利安人与非雅利安人间的差别。原来种姓梵语[Varna],它原来的字义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本来,雅利安的梵语[Aryan],就含有[神圣的]或[高贵的]意思,因此,他们认为白肤色的雅利安人是品质高贵的人,而深肤色的达罗毗荼族和其它土着,都是品质低贱的种族。这就有了雅利安人,与非雅利安人[Anaryan]的分别。换句话说,前者是白肤色的征服者雅利安Aryan人,或者是被征服的黑肤者着,即所谓非雅利安Anaryan人。
  后来因为祭祀的仪式愈来愈繁琐,非专业者不能胜任,于是有了专业司祭者的出现,而司祭者又演变成为世袭,这就形成了婆罗门阶级另一方面,雅利安人不断的发动战争,于是有了专业战士的一个阶层,即所谓刹帝利阶级而从事农工商业的人民,被称为吠舍族,原来被征服的土着,就成了首陀族。首陀罗种姓中,也有农人、牧人,但大部分是役及奴隶。各种姓的职业都是世袭的,种姓之间不许通婚,尤其禁止首陀罗和其它种姓通婚。如果首陀罗男子和其它种姓女子生下了混血种,在法律上订有一种特别名称,称为[旃陀罗](Condala),又称为[不可触者]即可可接触之人。这种人一生只能操最微贱的职业,如屠夫、刽子手、扛死者等………。印度现在有七千万[不可触者种姓]的人,他们也常行请争取他们的权利。
  四姓阶级渐次形成,界限愈来愈森严,婆罗门阶级高高在上,专司祭祀,有解释经典的权利。刹帝利阶级主管军国大事,和婆罗门同为统治阶级。吠舍族是一般人民,受上二种姓统治及压迫。而首陀罗族的地位愈来愈低下,成为贱民、奴隶,受上叁种姓的奴役。且,上叁种姓是[再生族],都是婆罗门教的信徒,首陀罗是[一生族],没有信奉宗教的权利,死后没有来生。
  婆罗门教形成之后,四吠陀成为天启的圣典。建立了所谓[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的二纲领。婆罗门高高在上的地位更为巩固。这以后,印度文化进入梵书时代。梵书时代大约是公元前八至七百年间。如昧把四吠陀视同佛教的经,梵书就是根据经所造的论。详细一点说,四吠陀本典,全是祭祀时的圣歌,而梵书是在适用上即祭祀上加以明白的解说。所梵书是附属于各吠陀本典的神学书。
  梵书之后,继之有森林书的出现。森林书,是离开村落在森林中传授者,内容是叙述秘密的祭祀仪式和神秘的教义。它相当于佛教经论的注释。不过有一点要加以说明的,四吠陀、梵书、森林书,全是口口相传的传下来,没有文字记录,因为那时印度尚没有书写的工具。
  四、梵书时代神格的升沉
  婆罗门教继承吠陀教,也是一个多神的世界。四吠陀时代,众神分于天空地叁界,有叁十叁神、即叁十叁天之说。除此之外,尚有名目繁多的低级神祗,如干闼婆、梨布斯等。而叁界的主神,常随着时代的需要而有所升沉。雅利安人移居河流域后,征服土着的战争渐形减少,战神因陀罗因之失势,代之而起的是生主神。生主神是宇宙最高的原理,是宇宙的支配之神,也是祭祀的主神。生主神生天空地叁界,支配叁界的太阳神、风神、河神。生主神生叁吠陀,生叁光明,生人类及生类生类,是人类以外有生命的动物。生主神从它的口、胸、股、足等处,生出不同的神和人。总之,生主神是宇宙的本源,也是宇宙的主宰。这到后来演变成[梵]是创造宇宙万物的主宰,梵从口口生出婆罗门,从胁部生出刹帝利,从腹部生出吠舍,从足部生出首陀罗。以此定四种姓的贵贱,这是创造神的旨意,这也为种姓制度建立了根据。后来佛经中称圣化后的佛陀是由右胁而生,那是一种[通说],凡是刹帝利种姓全可说成是右胁而生的。
  到梵书时代的中期,生主神渐次失去了主宰的地位,代之而起的是[梵]。梵成了宇宙的最高原理,当然这其间尚经过相当杂的演变。最初,梵是附属于生主神的,叫做[初生梵]。后来逐渐演变成梵和生主是一,成为[生主是梵」。最后梵代替了生主的地位,成为宇宙最高的原理梵生诸神,梵是天地之主,天地由梵所护持。至此,梵完全取代了生主神的地位,具有创造神兼主宰神双重性格,此时称为[自存梵]。至了奥义书时代,演变为[梵我不二]、[梵我一如]的理论。
  梵书和森林书时代,印度的文化中心是在河中游,且继续向下游拓殖。这时雅利安人之间也不断发生内战,部族间酋长的小王,合小部落而成为大国王。存留的小国也成为大国的附庸。大国的王权扩大,许多本来是选举制的王国,也代之以家传世袭。个人拥有土地财产,国王课人民六分之一的租税,这就逐渐演变成有如中国古代封建社会。
  婆罗门种姓高居四种姓的首位,后来佛经中提到四种姓时,改变了四种姓的顺序,把原来居于首位的婆罗门改为第二位,变成刹帝利、婆罗门、吠舍、首陀罗。是有意贬抑婆罗门的地位,但与传统习俗就不符了。
  在婆罗门种姓中,僧侣即是司祭者,是特权阶级。婆罗门也有为王室服务的,但都是王师、大臣高位。也有是教师、地主等职业。僧侣是世袭的(当然要娶妻生子),他们主司祭祀、教育、文化,有解释经典的大权,他们把经典解释得神秘难懂,把祭祀仪式改变成繁琐万端。到后来,刹帝利王族为了解除婆罗门主义加给自身的束缚,策动开明的婆罗门学者,发动思想上的革新动动,这样,就有了反对仪式主义的奥义书的产生。
  五、奥义书时代
  初期奥义书的出现,是公元前七百年间的事。
  奥义书Upanisad,音译优波尼沙陀,有[近侍]、[侍坐]的意思。意谓这是师徒近坐,所传达的秘密教义。奥义书不是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的作品,那是历时数百年,无数婆罗门学者思想结晶。近代学者研究,总数有二百馀种,后世所传者通常谓一百零八种。以其文体、语法内容来区分,可分为叁个时期:
  (一),初期的奥义书,出现在佛教与起以前,约在公元前七至六世纪间,全部是散文体裁。
  (二),中期的奥义书,是公元前四百年至二百年间的作品,其中以韵文为主,间有散文。
  (叁),后期奥义书,是公元前二百年,至公元后二百年的作品,也是以散文为主。
  奥义书的兴起,是开明的婆罗门学者对于传统祭祀主义的反动。在传统积习下,他们对吠陀经典之绝对权威,祭祀之万能主义,及婆罗门之绝对尊贵,虽也大体承认,但时有否定的非婆罗门思想。如〈圣徒格耶奥义书〉中,尖刻讽刺婆罗门僧侣为[群犬的声],由此可见他们对婆罗门僧侣的反感。奥义书初期的婆罗门学者,他们上继吠陀时代,继吠陀末期的哲学思想,脱去祭祀仪式的外衣,深入的作哲学的探讨。同时也继梵书末期的[梵我不二]之说,加以充实而完成之。
  [梵我不二]说,是说[梵]Brahman,是宇宙的原理[我]Atman,是个人的原理个人的精神原理。因此,我的本性和梵的本性同一不二。也就是在个人的我以外,建立宇宙的大我梵。梵是宇宙的原理,是遍在的,有情界和物质界是梵的显现。个人的我是小我,是[尝蜜的]命我。尝蜜,是精神攀缘外境的意思。
  梵是宇宙的原理本源,所以宇宙万有都是梵的显现。物质界的地水火风空五大,有情界的天、人、生物胎卵湿化所生的生命体,人、象、牛、马,全是梵所创造。不过,这期间仍然以人为本。
  梵本来是[原理],是[概念],但是后来神格化,演变为梵天、大梵天王。
  印度的轮思想,起源颇早,最初是民间的下层信仰,或起源于土着的黑人。至梵书时代,为吠陀学者所吸收,故在梵书末期已有此说,这是与[我]论相应而有的。但是成为一种不易的理论,则是在奥义书时代。奥义书上说:人从欲而有,从欲而生意向,由意向而有业,从业而有果。有情的生命,以业分做两个方向进行,一个方向是现象化的继续,就是轮一个方向是回到本体梵,就是解脱。
  现象界的轮有叁条途径:一个人如果恭谨如仪的从事祭祀,死后便能由天道而生于太阳的世界,回归于梵,获得永的幸福反之,如不能恭谨如仪的行祭祀,死后则经由祖道生于月的世界,转生为人而行恶者则生于第叁道兽道或地狱道。
  这业与轮的理论,后来佛教从俗的加以融摄,变易了其内容。
  第二讲 百家争鸣思想混乱的时代
  一、婆罗门的堕落
  印度古代的婆罗门四吠陀时代的司祭者,对于印度文化有值得肯定的贡献。他们是人民的导师,在日常生活上予人民以呵护及指导。在佛教原始经典杂阿含的婆罗门经、及巴利文经集中,曾把古代的婆罗门和当代的婆罗门加以比较,且扬古代的婆罗门的德行。经文的大意说:
  古代的婆罗门,都是善行的人。他们个个都相当自,他们摒弃一切逸乐,全力尽他们的义务。
  古代的婆罗门,他们没有羊群,没有金子,没有财产和粮。他们的财富和粮食,就是持诵的经文,他们坚守着使他们成为婆罗门的戒律。
  曾经有坚守独身四十八年的古代婆罗门,为的是追求他的信仰,实践他的信仰。
  古代婆罗门不与其它种姓结婚,他们不[买]妻子,他们与妻子共享爱与和谐的婚姻生活。
  古代婆罗门,严守道德规律,他们贞洁、诚实、柔顺、忏悔与努力,这些都是为人所称颂的。
  古代的婆罗门,举止优雅,身体宏伟,名声卓着,行为正当。他们不但热衷于善行,而且竭力阻止邪恶。因此,他们使人民获得无比的幸福与快乐。
  以上是古代婆罗门的写影。可是,四姓阶级确定,婆罗门成为特权阶级以后,他们高高在上,养尊处优。一代一代傅下来,婆罗门逐渐堕落了。权力使人腐化,千古同出一辙。他们追求财富,追求享受,过着放逸宴安的生活。而却又道貌岸然的劝人为善,劝人祭祀布施。他们使祭祀仪式杂繁琐,以他们解释经典的权力,向人民勒索供物牛、马、羊、野羊,甚至于女人。这样,不但使刹帝利阶级难于忍受他们的束缚,也使一般民众感到失望。在南传佛教的经集中,继上段颂古代婆罗门经文后,有下列的记述:
  随着时日的消逝,这些婆罗门逐渐误入岐途。
  他们只看到快乐,国王般的豪奢生活,和打扮美丽入时的美女。
  他们的车蓬画满了图画,边缘另加饰彩,用上等马拉车
  他们的大厦建在风景最优美、交通最方便的地方,
  设有层层重拥的门阙和花园。
  世俗的财富,无数的乳羊、珍美的事物和美女
  这些,全都是婆罗门所想要的。
  于是他们便杜撰经文,然后到国王的根前说:
  献给我们财产,你们有的是献给我们金银,你们均极富有。
  这样来生你们才会拥有更多的财富。
  而这些国王,居然听信了婆罗门的话,
  不但举行马的献祭礼,还举行人的献祭礼,
  不但展开铺张的欢宴,还允许肉体的欢献………
  等到集所有的财富和宝藏后,
  他们因达到目的而窃喜,将那些珍宝储藏起来。
  由于利欲熏心的缘故,对爱欲的渴望,
  在他们心中燃烧的更加炽烈。
  当戒律不再有效,敌意在奴隶和群众间升起。
  武士和贵族分裂而互,妻子们也轻视他们的丈夫。
  这些武士、贵族、和婆罗门,还有其它受种姓制度庇荫的人,
  对于他们的血统、地位不再顾虑许多,
  而任由他们自已沉迷于淫逸和欢乐中。
  这就是公元前五六百年,释迦牟尼出世前后已经堕落了的婆罗门。由于婆罗门的堕落,加以社会环境的改变,在佛陀出世前后,印度社会出现了许多[自由思想家]即所谓[沙门集团],这包括着后代所称的[六师外道]各有大批弟子及信徒的六个集团「六十二见]六十二种不同的理论见解「叁百六十叁论师]叁百多位思想界的辩论家等等。
  二、百家争鸣沙门集团的兴起
  佛陀出生前的印度社会,由于婆罗门的堕落,社会上兴起了反婆罗门的风气,出现了许多自由思想家。自由思想家的出现,也有其时代背景。河流域的社会,不同于五河时代。河流域的土着民族,在比例土要比五河地区更多,相对的雅利安人比例就降低了。虽然规定上种姓之间不许通婚,但事实上种姓混合却愈来愈普遍。雅利安人为了巩固其对地方上的统治,允许土着部族的领袖,通过祭祀仪式,可以升格排入刹帝利种姓这有如叁百多年前满清入关,以少数统治多数,汉人特别是有功的将领可以通过皇帝特许而「入旗」。原本是满汉不许通婚,到后来禁令弛,也就成为具文了。
  雅利安人自五河地区向东南拓殖,这时定居在河中游,在此建立了许多国家,这在当时有十六大国之说,还有许多城邦式的小国不在其中。河流域土地肥沃,物产富,人民的生产方式除了由畜牧改变为农业外,手工业及商业亦日趋发达,这样就出现了许多以工商业为主的城市。工商业者以经济力为后盾,有否定传统的倾向。加以上述的因素,雅利安人是少数民族,其影响力已不如五河时代。再则由于婆罗门的作为不仅使人失望,且亦使人反感。于是社会上出现了些以自由立场思索、修行,以求解答宗教及哲学上问题的修道者。这种修道者日益增多,他们托钵行乞,栖止山林,社会上称这种托钵行乞的修道者曰[沙门」Sramana。后来二十九岁出家修道的佛陀释迦牟尼,当时就是众多沙门中的一个。
  关于出家修道,托钵乞食,亦有其传统的背景。雅利安人拓殖到河流域后,当地夏季极长,气侯酷热,使人的思想沉滞。这样婆罗门学者便提倡到清凉的山林中去修道。梵书之后的森林书,就是在森林中编集的。这种森林生活,最初只流行于婆罗门阶级,后来扩及于上叁姓,在公元前六世纪之初,把上叁种姓一生应遵行的四期生活,规定到法经中。但实际上仍是以婆罗门遵守为主。这一生四期生活制度,称作梵行期、家居期、林栖期、期。其大约内容如下所述:
  [一]、梵行期:婆罗门种姓的儿童,在八至十二岁之间,要出家就师住在师父家中,研究吠陀经,学习祭祀仪式,修养品德。同时朝夕奉事圣火,笃事师长。这种生活,通常是十二年。师父如果是林栖者,弟子亦随侍于林中,到聚落中乞食以奉师。
  [二]、家居期:梵行期满,回家以营世间生活。结婚生子,以慰祖先在天之灵。经营生计,祭祀诸神,接待宾客,以尽本阶级的职责。
  [叁]、林栖期:年岁既老,人生义务已毕,以家庭交付长子,以财产分配诸子,自已隐居于于森林中,修苦行以练身心,对四吠陀教义沉思冥想,进修道业。
  [四]、期:到了老年,剃去鬓,手持杖与水漉,悬头陀袋,四方。这种的人,被称为比丘、沙门、行者、或者。
  当时社会上,本来就有这种以饮食布施比丘沙门,而获功德福报的传统习俗。这就是新出现的沙门,栖止山林,托钵乞食而民众乐于布施的原因。后来佛陀领导的僧伽,乞食制度即取法于此。所不同者,是不经过前叁期,年轻时即直接成为比丘托钵乞食的修道者。
  叁、六师外道
  佛陀出世的前后,这种托钵乞食,栖止山林的修道者为数极伙,其中名气最大,弟子众多的,要以[六师外道]为代表。
  外道Tirthaka,梵音底体迦,译曰外道,亦作外教、外学,指佛教以外的一切宗教,是佛教称其它教派的名词。最早,这一名称不含有贬抑的意义。Tirthaka的原意,谓[神圣而应受尊敬的隐遁者],意思是苦行者、正说者。佛教自称内道,经典称为内典,佛教以外的经典称外典。到了后世,在这个名词上附加上了异见、邪说等意义,就成为一个含有侮蔑意义的贬称了。
  不过,如果我们探讨外道的理论,有许多教派的确是充满了邪说谬见。我们且来看看六师外道的理论:
  [一]、富兰那迦叶PuranaKassapa:他是一位无道德论者,他否认善恶和业报,他说:斫伐残害,煮炙割切,恼乱众生,愁忧啼哭,杀生偷盗,淫佚妄语,逾墙劫贼,放火焚烧,………非为恶也若以利剑脔割一切众生,以为肉聚,弥满世间,此非为恶,亦无罪报。于水南岸脔割一切众生亦无有恶报,于水北岸为大施会,施一切众,利人等利,亦无福报。
  [二]、阿夷多翅舍钦婆罗AjitaKesakambali:这是一位澈底的唯物论者,也是否定因果、业报轮迥论者,他不承认物质外有精神的存在。他说:受四大人,取命终者,地大还归地,水还归水,火还归火,风还归风悉皆败坏,诸根归空。人若死时,床舁举身,置于冢间,火烧其骨,如鸽色,或变为灰土。若愚若智,取命终者,为断灭法。
  [叁]、婆浮陀伽旃延PakudhaKaccayana:他是唯物论者、无因论者,否定善恶业报者。他说:
  一切众生,身有七分,何等为七?地、水、火、风、苦、乐、寿命。如是七法,非化非作。不可毁害,如伊师迦草,安住不动,如须弥山。不不作,犹如乳酪。各不诤讼,若苦若乐,若善不善,投之利刀,无所伤害。何以故?七分空中无妨碍。命亦无害,何以故?无有害者及死者故。无作无受,无说无德,无有念者,及以教者。
  [四]、末伽梨拘舍梨MakkhaliGosala:他是一位宿命论者,他认为人生苦乐不由因缘,唯为自然所产生。他说:
  人之善恶净秽,悉由命定,非由戮力懈怠而得故。世间无因果业报,非自体,非教作,非精进所致,非自由意志,一切悉由命定。吾人之命运、环境、天性可别为:黑、青、红、黄、白、纯白等六,由此而受苦乐。贤愚不肖等、于历八百四十劫尽有漏业,以业尽故,众苦得自得解脱。
  这种谬论,佛陀批评它是用人发织成的衣服,夏不吸汗,冬不保暖,毫无用处,却给社会带来迷惑与不安。这一派在当时又被称为邪命派。
  以上四种外道,全是否定因果,否定业报轮者。尤其是富兰那迦叶,他不仅否定业报因果,且否定善恶,破坏社会道德秩序。奇怪的是,这种荒谬之见,在当时竟成为一种哲学理论,受到许多人的拥护。也许这是对当时社会阶级制度不平,婆罗门假冒为善的一种抗议吧!在迷失、混乱的时代,这种破坏道德秩序的言论反易于为人接受。另外两种外道是:
  [五]、散耶毗罗胝子SanjayaBelatthiputta:这是一位怀疑论者,不承认认知有普遍的正确性,而主张不可知论。他认为:善行恶行的果报,可说是有,可说是无,又可以说是有是无,也可以说非有非无。可说是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的诡办论者。
  [六]、尼干陀若提子NirgranthaNatapata:他是耆那教的教主,他的思想与佛教很接近,主张有因果业报,以修苦行为解脱方法。信徒须守五戒不杀、不盗、不淫、不妄、无所有(财物)。耆那教的戒律严谨,信徒有强固的向心力,是传统的婆罗门教外,与佛教存的两大宗教。迄今印度尚有百数十万耆那教信徒。
  四、一元多元,断见常见
  当时的思想界,对于人生问题,否定业果轮迥,否定善恶道德而对本体问题形而上的本体界,更是异说纷纭,立论各异。有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种种。而对宇宙人生存在的形而上的本体,有永实体之说,有归于断灭之说,这即所谓一元、多元,断见、常见。
  早期的婆罗门教,以创造支配宇宙人生的最高神为永的存在。这最高的神,虽以时代不同而名称有所改变如生主神,梵,但都是一元有神论的神祗。奥义书以哲学立场讨论此一问题,以宇宙原理的[梵]与个人原理的[我]一体无别,主张[梵我一如],以此为永不变的本体,这是哲学上的一元论。而自由思想家的沙门集团,多是主张多元论。如六师外道中的婆浮陀伽旃延,以地、水、火、风、乐、苦、寿命等七原素为七身,此七原素是常不变的存在。末伽梨俱舍梨于七原素之外,更加上空、生、死、得、失为十二种要素。尼干陀若提子把存在分为灵魂的存在和非灵魂的存在,灵魂的存在不但包括人和动物,甚至于连植物、地、水、火、风等无生物也是灵魂的存在非灵魂的存在则有法(运动原理)、非法(静止原理)、空间、物质要素四种。而此四者亦是常住不变的存在。此四者加上灵魂,共有五种实体元素,称之为五有身。
  形而上的本体,有一元、有多元而本体的存在,有认为永的存在,有认为存在不是永远的,终归于断灭空无。佛教称前者为常见,后者为断见。常见者认为灵魂在今生肉体死亡后,来生之前是常存在断见者认为人受生之时,灵魂从空无转于肉体,肉体死亡,灵魂亦随之消灭。这完全是唯物论的论点,肉体之外没有灵魂的存在。阿夷多翅舍钦婆罗即是这种主张。在此常见断见之外,还有既不属常见又不属断见的,即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的,散耶毗罗胝子就这一派的领袖。
  后来佛教把这些不同的理论归纳起来,有六十二种之多,即所谓[六十二见论]六十二种错误的谬见。这六十二见再加以归纳,就是后来佛陀所不予置评的十无记或十四无记。
  五、邪说充斥、思想混乱的时代
  公元前六世纪,佛陀出世前后,印度的国际情势,是十六大国、无数小国林立,互相征伐兼,有如我国的战国时代(公元前六世纪,也正是我国东周的战国时代。)兵连祸结,生灵炭,社会动汤不安。而四姓制度的森严,政治地位的不平等,经济分配的不平均,首陀罗种姓的贱民,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尤其是当时的思想界,邪说充斥,思想混乱外道否定因果,否定人生努力的意志,使人生价值迷失,甘于堕落。真所谓漫漫长夜,何时出现光明。
  然而,就在这混乱迷失的时代,佛陀出世了,他以真理之光,照澈了黑暗的世界他以万法缘起理论,肯定人生努力的价值他以十二缘起说明生死轮,他以诸行无常、诸受皆苦、诸法无我的叁法印说明人生真像他以四圣谛八正道,指示出人生解脱法门。使人生有了目标,有了希望。
  佛陀,是天人师,是众生父,是一代圣哲。他是历史上实有的人物,是由人成佛的典。下一章,我们将以人间的佛陀、历史上的佛陀,来介绍佛陀的一生。
  第叁讲 长夜中的真理之光佛陀道
  一、人间佛陀
  人类自有历史以来,为世人所公认[四大圣哲],是释迦牟尼、孔子、苏格拉地、耶稣。
  中国人称颂孔子,有谓:「天不生仲尼,万古如常夜]。我想、这句话如果用在人间佛陀释迦牟尼身上,也是十分妥切。正如叁宝歌所云:「人天长夜,宇宙甚,谁启以光明?」是谁呢,是人间佛陀释迦牟尼。
  我们在此一再强调[人间佛陀],那是有别于后代经典中圣化后的佛陀。
  佛教传入中国已逾两千年,中国人多具「大乘根性],所以盛行大乘佛教。早期译经师虽也把原始佛教的四阿含经译为汉文,但中土的大乘行者,极少有人注意及所谓[小乘经典]。因之我人在大乘经典影响下,认为小乘行者是[自度自利]是[蕉芽败种]。因此连带对小乘经典也不屑一顾。
  以此之故,我们所认识的佛陀,是为后世佛弟子圣化后的、大乘经典上的佛陀,而不是历史上的、由人道的佛陀。由人道的佛陀,是两千五百馀年前,出生在北印度伽毗罗卫国的乔答摩、悉达多太子。他有感于人生生老病死的苦恼,十九岁出家修道。他曾历访各派宗教哲学人士,不得要领,最后在苦行林中自行参究,终于悟了真理,成了人间佛陀人间的觉者、智者。他后来被尊为[释迦牟尼],意谓[释迦族的圣者]。
  佛陀涅槃后,由于后世弟子对于佛陀的崇敬与怀念,或为了宗教上的原因,把佛陀圣化、神化、梵化、塑造成了大乘经典中理想化的佛陀。这位理想化的佛陀,具有不可思议的神通与法力,他超越了人间,上升到天界。他不是人间的觉者和智者,而被塑造成了神众神之上的神,有如造物主似的上帝。有些经典中张的称:佛陀居则金刚宝座,行则地莲花,外出则梵天执伞,帝释前导讲经则天龙八部护持左右。于特殊事故,则大地震动,天雨香花。这种超乎常情的渲染,绝不是佛陀生前的真面目。
  人间佛陀的真面目是什么样子呢?他有如中国的孔子,是一代圣哲,是人间伟大的教化师。他成道之后,四十五年行传道,席不暇暖,汲汲于宣示真理。他化期间,身着坏色之衣,手持乞食之钵,千里远行,赤足徒步,直到八十岁最后一次化仍是如此。他没有权势,没有武力,也没有钱财。但是,在当时诸国林立的印度社会中,上至国王大臣,中至工商人士,下至贱民奴隶,都对他有着至高无上的祟敬与信仰。
  佛陀是人间圣哲,人间圣哲被圣化、塑造成天上众神之神的时候,这就模糊了佛陀本来的面目。以指示月,若以为手指就是月亮,不惟失去了月亮,且亦失去了手指圣化为神的佛陀,不惟天上的神不是佛陀,且亦失去了人间的佛陀。这就是为什么西洋学者、不以为释迦牟尼是历史上实有的人物,甚至于说佛陀是神话中太阳神的化身。
  由于佛陀被后代弟子的圣化和神化,连带着佛教也变了质,变成了神佛不分的宗教。尤其是号称大乘之国的中国佛教,历来只是高僧大德、文人名士的佛教。而流传在民间的佛教,只是中国民俗化以后的佛教,所以给人的印象,是烧香、膜拜、求庇佑、求福报。以至于求子、求寿、求官、求财。这就与佛陀要人依正法而求智能、求解脱的精神,完全背道而驰了。尤其是与民俗宗教合流,在葬仪中超度、亡、诵经、礼忏,使人讽之为完全是为死人服务的宗教,这就使佛陀的正法完全变了质。
  如果我们要想认识佛陀的真面目,想要解佛陀的正法,我们必须自原始佛教的经典中去探索尤其是南传佛教的经典,有着与佛陀思想更接近,更较真实的资料。于此,我们就从早期的经典中来认识佛陀。
  二、雪山南麓下的小城邦迦毗罗卫国
  信仰佛教的人,莫不知道佛陀是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王太子,这伽毗罗卫在什么地方呢?印度的地形是[叁垂大海,北背雪山]。雪山就是喜马拉雅山,实际上是在印度东北边境。雪山北麓是我国的西藏,南麓是现在的尼泊尔,古代的北天竺。
  在现代尼泊尔的泰来地区,是一处高原性的盆地。于天气晴朗时,由此远眺,可以看到喜马拉雅山万年不化的积雪。夏季一部分积雪融化,成许多条河流,其中有一条罗泊提河,向南流入印度第一大川河。而迦毗罗卫国,就是在雪山南麓,罗泊提河东北的一片土地上。许多佛教书籍上称迦毗罗卫地大物博,社会富饶。那是张之词,迦毗罗卫土地约长二十公里,宽十六公里,面积约叁百二十平方公里。据说这片土地上有十个城邦,共有八万户人家,约有五十万人。十城邦各有城主,早先是由十位城主开会,推出一位有德威声望的人为王类似联邦制的主席,后来演变为世袭,这世袭的王就是迦毗罗卫城的净饭王释迦牟尼的父王。
  释迦牟尼,不是佛陀的名字,是佛陀的称号,意思是释迦族的圣者。所以释迦是族名。释迦族不是雅利安人,圣严法师着世界佛教史,称释迦族与跋耆族相近。他们不与雅利安人通婚,视为非我族类。而后来释迦族与跋耆族出身的比丘,都有以佛是我族而耀者。我国地理学家李学曾着亚洲种族地理,书中分析不丹、锡金、尼泊尔都是蒙古西藏的民族,故其人面部平坦,肤色较黄(佛经中说佛陀的身体是金色),与欧洲的白种人迥异。本来尼泊尔与西藏只一山之隔,释迦族与西藏民族有血缘关,亦非不可能。
  佛陀的家世,据说他的家族姓乔达摩Gotama(早期译为瞿昙),祖父师子颊王有四子,即是净饭王、白饭王、甘露饭王、和斛饭王。佛陀出生时,净饭王是迦毗罗卫的国王。佛陀就是净饭王的长子。佛陀的母亲摩耶夫人,是罗泊提河西岸,拘利族天臂城城主、阿拿释迦王的女儿。拘利族,是释迦族的胞族胞族,是社会学上的名词,是由血亲氏族或亲属集团组成的群体。他们的结合是由于相信有一个共同的祖先,或由于用共同的祭礼。他们近亲联婚制度,以保持血统的纯净。据说阿拿释迦王的妃子,就是师子颊王之妹而后来,悉达多太子的妃子耶输陀罗,又是摩耶夫人的侄女她哥哥善觉王的女儿。
  佛陀入灭于公元前四八六年,一般资料都认为佛陀八十岁涅槃,则其出生年代应在公元前五六五年关于佛陀生灭年代,有数十种不同的异说,前后相差数百年之久。印度是一个素来不重视历史的国家,自古以来,互相矛盾的传说,任其同传存而不以为怪。印度古代没有书写的工具,一切经典、史传,都是口口相传的传到后世。佛教的贝叶经,是公元前一世纪才出现的。所以对于佛教早期的史料,也只能从众说纷纭中加以抉择了。本稿所称的生灭年代,是在北传佛教中,为较多人所认同的、根据善见毗婆娑律所附的[众圣点记]所推算的年代。
  叁、乔达摩、悉达多太子
  写佛陀传记,说容易很容易说难又十分困难。往容易地方说,以大藏经中的佛传资料如:佛本行经、过去现在因果经、十二经、佛所行、或普曜经等等,以[八相成道]的顺序,平铺直叙的写下来,就是一篇无懈可击的佛传。但我们是要探索人间佛陀的真面目,当然不能用这种写法。说难呢,在所有佛传的资料中,任举出一个问题稍加考,全是众说纷纭,矛盾百出。诸如佛陀的生灭年代,佛陀青年时的婚姻情形,佛陀究竟多少年岁出家,佛陀独子罗侯罗何时出生………等等,全不易考出结论。本稿限于篇幅,也不能一一细述,我们只能择重点加以说明:
  传说净饭王的王妃摩耶夫人,中年时才初次怀胎。妊娠期满,按照当时习俗,头胎的孩子要回娘家生产,净饭王派遣宫女侍从,护送夫人归宁。夫人一行人到了中途,经过一处叫[蓝毗尼园]的时侯,可能是旅途劳顿惊动了胎气,就在园子的树林中生下了孩子。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二十,有下述张的圣化记载:
  摩耶夫人往蓝毗尼林攀无忧树下,暂时伫立便于右胁诞生菩萨(菩萨,是经中对佛陀未道前的尊称),尔时大地六种震动,放大光明与入胎无异。菩萨生时帝释亲自手承置莲花上,不假扶持,足踏莲花行七步已,遍观四方手指上下作如是语:此即是我最后生身,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梵王捧伞天帝执拂,于虚空中龙王注水,一温一冷灌浴菩萨。初诞生时于其母前,自然井现,香泉上,随意受用。
  所有的佛传,都是在佛入灭数百年后才成书的。至此、佛陀的人格已被圣化、超人化、神化。后世的佛弟子中,许多是出身于婆罗门种姓而出家修道的,这样就把婆罗门教的众神吸收到佛教中,以抬高佛陀的地位后来婆罗门教的后身印度教复兴,照样也把佛陀吸收到印度教中,说他是印度教叁大神之一、毗湿奴九次化身救世的化身之一,印度教的庙宇中,也有把佛陀塑像供奉于侧殿的,新德里的贝拉庙便是一例。
  说佛陀是右胁生的,也有其根据。梵书时代的生主神,从祀口胸股腹等处,生出不同的神和人。到后演变成「梵」是创造之神,婆罗门种性是由梵的口中生的,刹帝利种性是胁生的,吠舍种姓是腹生的,首陀罗种姓是脚底板生的。所以说释迦牟尼是胁生的,那是一般性的说法。也可以说,刹帝利种姓全是胁生的。
  摩耶夫人生子,这是轰动全国的喜讯。净饭王为孩子命名悉达多,梵文的意思是[一切义成]具备一切德行的意思。不过很不幸的是,太子出生七日,摩耶夫人便因病逝世了。这样一来,抚育太子的责任,就落在夫人的妹妹波波提身上。波波提也是净饭王的妃子,她于悉达多太子,是姨母,也是继母。资料中说、波波提夫人爱护太子,有如己出。这当然无可置疑。但是,姨母、继母之爱,是否就等于母亲之爱呢?所以太子自幼就性格沉默,好沉思冥想,这可能与他褓丧母有关。
  据佛经记载,太子出生后,有这么一段插曲,说是南方大山中,有一位名望素着的阿私陀仙人,到王宫求见净饭王,声称要为太子占相,净饭王命人抱出太子,请阿私陀仙人观看,阿私陀观察良久,最后息着说:
  [大王啊!照太子的相貌看来,在人间找不出第二个,将来长大,他若在家,一定为转轮圣王他若出家,可以成就一切智能,利益天人。但据我观察,太子将来必定出家学道,转大法轮,可惜我老了,恐怕将来看不到这种情形了。]
  说罢息着告辞而去。
  太子七岁,净饭王为他请婆罗门跋陀罗尼为师。教授[四吠陀]、[五明]之学五明,是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内明。十多岁时开始学武释迦族义译为强勇之族,刹帝利又是武士阶级,习武是理所当然之事。据说他精擅击技射,一箭能射穿七张皮鼓。有一次,太子随父王到郊外巡视,太子见田中农夫,裸背赤体,在烈日下耕作。老牛拖着犁奋力前进,还被鞭打的皮破血流。田中犁出的小蚯蚓,为鸟雀竞相啄食。一幅活生生的生存竞争图,使太子看的触目惊心,无限哀痛。于此,他感到人生是大苦聚,心中时有出家之想。
  四、太子出家太子为什么出家
  依据中阿含柔软经说:佛陀在郊外看到农民在烈日下耕作的情形,引起无限伤感。他不忍众生自相残杀不忍老死忧苦迫逼,使他有了出家的念头。
  净饭王见太子日常沈默不乐,想起了阿私陀仙人的预言,怕他心萌遁世之意,乃想如及早为他结婚,或可打消他出家的念头。净饭王乃太子完婚,妃子是天臂城善觉王的女儿,即是太子的表妹耶输陀罗太子的婚姻,有许多异说,成婚的年龄,有谓十七岁,有谓十九岁婚姻的对象,有谓太子有叁位夫人,一为耶输陀罗,一为乔比迦,一为鹿王。另一说谓太子的叁位夫人一名瞿夷、一名耶惟檀、一名鹿野。这两种说法,都载之于经典。其实这也无关紧要,一国王储,有叁位妃子,也事属了寻常,此处不再细述。
  据经典中说,净饭王为太子完婚,为他在宫苑中造了冬天住的暖殿,夏天住的凉殿,和春秋住的中殿。苑中广造池台,栽种花木,以许多宫娥彩女随侍。净饭王希望以人间宫室犬马,声色歌舞来羁绊太子,以免他出家修道。关于这些,经典中有许多张性的叙述。关于完婚,则谓:「王即令诸臣择吉日,遣车万乘,而往迎之]。关于宫中生活,则谓:「太子父王为立叁时殿,殿有二万彩女,叁殿凡六万彩女、、、、、]云云。这张的十分离谱。迦毗罗卫距天臂城一河之隔,「遣车万乘]迎亲,怕不把道路塞满?以人口有限的蕞尔小邦,何来此六万名适龄的少女?在中阿含一一七的柔软经中,称成道后的佛陀,在舍卫城祗园精舍,为弟子们说到他出家前的宫廷生活,大意是说:
  比丘们呀!在没有出家以前,我过着非常幸福的生活。我家的宫苑中有着池塘,漂浮着美丽的莲花。在房间,也时常飘浮着□檀的芳香。我所穿的,都是伽尸所产的最上等的布帛。有叁处宫殿供我住用冬天就住在冬殿,夏天就住在夏殿,春天就住在中殿。在夏天的雨季,整天躲在夏殿,以歌舞取乐。出门时,自有一把白伞为我遮太阳。别人家以米糠绊稀饭供养人和寄住的人,我家供养的却是米和肉。
  上面一段经文,说的十分实可信。净饭王是城主也好,是国王也好,在宫苑中盖上不同季节居住的房子,房中使用檀香木的家俱,穿着迦尸产的上等布帛,家中人和寄居者都吃米和肉,这都在情理之中。一般富有人家尚且如此,何况是一国之主呢?
  与一般人来比较,太子的身份是既富且贵,一呼百诺。若是一个普通青年,过着这种安富尊荣的生活,且身居王储之位,他大可安于现状,等待着继承做国王了。无奈这位悉达多太子,他具有超人的宿慧,悲天悯人的性格。在当时四姓阶级制度下,婆罗门高高在上,假藉神命,谋取私利刹帝利的王室贵族,执掌军国大权,是统治阶级,生活奢靡上二种姓究竟只是少数,而广大的奴隶贱民阶级脚底板生的首陀罗族,一生作人奴隶,一代一代生下来的孩子,先天的就注定了他们作奴隶的命运,这能算一个公平的社会吗?他不满于当时的宗教及政治,他把众生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为了探索解脱自我与众生痛苦的大道,他决意摆脱一切去出家他以他个人的意志力,克服了宿命的安排。
  在许多佛传的经典中,记载有[四门观]的故事。大意是说太子在宫苑中日久,想出外观,净饭王十分铺张的命臣下陪同太子出,首次经过东门,净居天王化作老人:[头白背伛,柱杖赢步]。太子问从者曰:「此为何人]?答曰:「此为老人]。太子又问[何者为老]?「唯此人老,他人皆然]?后来见到病者、死者,都是照这一模式问答。最后出北门遇到净居天所化的比丘,太子说:「善哉善哉,天人之中,于此为胜,我当决定为学是道]。太子返宫即行出家。其实这只是经典文学表现的一种手法。太子出家时,年已二十九岁,岂能对老病死人都分不清楚?
  认真探讨,太子出家,可能亦与他身为王储的身份有关。那时印度诸国林立,征伐兼,习以为常。迦毗罗卫蕞尔小邦,无四兵之战备四兵,是步兵、骑兵、车兵、象兵有强邻之觊觎。如果不能使迦毗罗卫国富兵强,屹立于强国之林那么出家修道,成为国际知名的学者,亦可间接维护国家的安全。观诸太子成道后,以舍卫城为其弘法据点,与波斯匿王维持良好的友谊,事实上就是保护了他的国家。
  五、菩提树下,悟真理
  佛陀出家时代的所谓[出家],是离开家庭,住于森林,或参访师友,切磋学问或寂默冥想,参究真理。不是后来的[亲割爱,剃度出家]。
  太子出家之前,他的儿子罗侯罗已经出生。罗侯罗Rahula,在梵语中是日蚀或月蚀日月上有覆障的意思。太子以为儿子是出家的障碍,所以命名罗侯罗。
  太子离开迦毗罗卫,初到一苦行林中访一跋伽仙人,跋伽所领导的沙门集团,是修苦行的。太子居留数日,与跋伽反复讨论,认为苦行不是究竟解脱之道。乃辞别跋伽仙人,南下摩揭陀国,去访师学道。
  太子出家的时侯,河中游的国际形势已有了极大的变化。这时河南北岸两大强国对峙,河南岸的是摩揭陀国,北岸是拘萨罗国。此外还有跋蹉国、阿提国也是较强大的独立国,以及许多城邦式的小国,多数是附庸国。拘萨罗的国都舍卫城、摩揭陀的国都王舍城,是南北两大政治文化中心。舍卫城在伽毗罗卫之西,距离不到一百公里。而摩揭陀国在河之南,距离四百馀公里。太子何以近求远,不到舍卫城,而南下王舍城呢?也许,拘萨罗是迦毗罗卫的宗主国,他以王储的身份,有所不便吧!
  太子到王舍城,暂在郊外灵鹫山栖止,摩揭摩国的频婆娑罗王获悉他的身份,到山中相访,要推国相让。太子怕节外生枝,立即离开灵鹫山,到各处参访本来,[志士入山恐不深,人知已是负初心],太子出家,为的是解决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的问题,如欲为王,自已本来就是王储,又何必出家呢?
  许多经典上说:「太子出家,六年苦行],可能不是如此。在前一段时间,他必是到各地访问各宗派的沙门集团,去解他们的哲学理论。他也曾从数论派的先驱、阿逻逻伽罗摩、和郁陀伽罗摩等修习禅定。最后他到王舍城西南方、伽耶山附近的尼连禅河畔的树林中修苦行。
  本来,婆罗门教就有修苦行的方式,而沙门集团出现后,又有了多种的[苦行外道]如自饿、投渊、赴火、自坐、禁语、持牛戒狗戒等等。不过广义的说,在林中沉思冥想、参究真理也就是修苦行。我相信太子修的苦行是属于后者,而不是外道的苦行。
  太子在苦行林中,参究真理组织他自己的思想体系。最后,他坐在菩提树下,作思想上最后的突破。据说,魔王波旬此际曾来威胁利诱,横加干扰。要他的叁个女儿染欲、悦人、可爱乐以美色诱惑太子。太子在金刚座上。战胜魔军。其实所谓魔(梵文Mara,本译为磨,后来梁武帝改磨为魔),不是来于外境,而是生自内心。这是我人内心深处的种种欲念爱欲、贪婪、权力、财富等种种欲念的化装表现而已。
  太子在菩提树下,苦心参究,终于在某一日晨,面对满天繁星,思想豁然贯通,悟了真理。这在佛经上称为[睹明星而道]。
  太子成道了,自此成为佛陀Buddha觉者。就是真理的悟者。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