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面对无常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黄威南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第二篇 面对无常

第四章 如何在无常中生活得更好?

⊙想到生的乐趣,生固然可以留恋;但想到生的苦趣,无常也不一定是恶客。无论贵贱,无论贫富,其时都是「一双空手见阎王」......
—鲁迅(朝花夕拾。无常)

在本书的前面,我们曾经谈到关于「无常是一种简单的日常知识」这件事。在第一篇:「认识无常」中,我们则讨论、分析,并且真实地对世间的种种事物作了一番观察,也得到了几个简单的结论,那就是: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物质的,或是精神的,都是不会永久保持不变的。由于一切都是由直接条件和间接条件的配台,也就是「因缘和合」的情况之下所产生的,所以一旦其中的条件或元素有所离散或分解,变化于是发生。我们把这种动摇的、不稳固、不安定及会败坏的现象叫做「无常」。

认识无常,掌握了这种「简单的日常知识」之后,对于我们有些什么帮助呢?

有句话说:「知道了一件事,而不去做,那就是还没有真正知道。」同样的,认识无常、知道无常之后,却不能利用这种知识来给予我们本身一些助益的话,那么,这种认识将是没有意义的。在本章中,我们将会对「如何在无常中生活得更好」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首先,让我先提出一个问题,请你仔细的想一想:知道了无常的现象之后,是不是会使得一个人变成悲观、消极的呢?

◆无常非悲观

懂得去追究世间的实相,去分析事物的生灭,而洞察缘起的道理和无常的现象的人,是一个积极而真正懂得生命的人。为什么呢?因为惟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唯有在了解自己所处的形势、状况之后,才能妥当地处理、面对一切事物。这不是要比那些浑浑沌沌,盲目被欲望和感官刺激所奴役的人强过千百倍吗?

如果不懂得你所拥有的一切将会失去,你又怎会懂得珍惜;如果不是懂得人生能够相聚的时间不长,又哪会惜取机缘、彼此关心呢?如果不懂得生命苦短的话,人们不免虚耗生命、不求上进。如果懂得酒醉终归会醒,也就不会再有借酒浇愁的痴人了。

但是,这种知道和懂得,必须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如实知见。不是单凭听见他人说说,或者背几句「人生无常」的句子便算数了。所谓如实知见,就是所知道的要像「看见」真实的情况那样。必须做到心细如发、明察秋毫才是。

本书上所记载的知识或者别人口中所说的道理始终是他人的知见,并不是我们本身所具有的知见;充其量,本书或别人所能给予的只是指示或说明。这些指示或说明使得我们比较容易发现无常的实相。可以这么说:真实的知见来自于真实的观察。

要了解身体的无常,便必须从对身体的直接观察下手;要了解心的无常,就必须时刻观察内心的动念;要了解世间的无常,便必须时时注意、观察周遭的环境和事物。

这种种的观察和了解不正是在对生命作一番积极的探知吗?却又何来悲观?

认识无常,那是为了更了解生命的真相;而洞悉生命的实相,则是为了使自己活得更好!

◆无常并非绝望

无常的现象,使得所有快乐转眼消逝;同时,无常的现象,不也公平地让再大的痛苦也终归消散吗?

切莫愚痴地期盼一切恒常不变。若果真的一切都是永久的话,那么,痛苦又怎么可能被消除,而让安然、自在所替代?我们岂不是注定了非得要一辈子在痛苦中挣扎、纠缠?

如果不是无常,我们又怎会由蒙眛无知而变为清醒、知觉。过去我们并不知道世间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的,现在我们知道了;过去我们在痛苦难过时,总会以为这种折磨是永远漫无止尽的,现在认识了无常,知道痛苦终于会成为过去,因此而对痛苦的现实多了一分安慰与宽心—这种种转变,也是无常的表现啊!

无常,所以一切变得可能。如果不是无常的话,也就没有所谓的人生。一切将是停顿的,就像电影中被定格的画面一样:没有动作、没有声音......甚至连这个被定格的画面也没有。

有人认为,对无常的认识不禁会令人感到绝望。既然一切终归坏灭,那么,努力还有什么意义呢?这种想法未免太过消极了。我们先来打个比方:我们都知道自己有一天会死,但是当你在水里遇溺时,难道就不设法求生了吗?你当然不会那么愚蠢—在这个生命发生剧烈的转变而导致死亡之前,这个生命暂时还是属于你的,就像一辆还没有成为废铁的汽车一样,是可以被你物尽其用的。

在不住流动的溪流中,我们移动我们的肢体,划动着在水流中泅泳;在生命的洪流中,不也一样吗?

在生命来到尽头以前努力着,使自己活得更好、更愉快,不也很好吗?

◆无常带来希望

前面曾经说过:无常,所以一切变得可能。这个「可能」,也就意味着创造和希望。

在无常的法则下,我们拥有了为未来的日子创造幸福的可能。千万不要以为这种幸福是永恒不变的—这将为你带来痛苦,并且破坏你的幸福。最大的幸福就是能够时时保持内心的安然、平静。不要被外在的种种扰乱你内在的安乐、宁静。如果你的身上已经中了一支毒箭,为什么要让你的心也被射中另一支毒箭呢?让身体的痛苦只是属于身体的因缘和合,切莫因此而使自己变得慌乱而手足无措;冷静、理智地处理你的身体所面对的问题:如果伤口正在流血,那么,就替它止血吧!如果伤口有毒液的话,就进行消毒吧!为什么要因此慌乱而怨恨愤怒,使你的心理也加重负担呢?何必让身体上的伤口来划伤你的心?

如果你是一个母亲,那么,好好地爱你的孩子吧!如果你正在读书,那么,好好地准备你的功课和考试吧!这是你的责任和职守;只要你不以「你是一个母觊」的身分要求什么,你就不会因为这个身分而苦。只要你不为考试的成绩而患得患失,那么,作为一个学生其实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如果你已经履行了作为一个母亲的责任,已经完成了对你的孩子所应有的教育与照顾,那么,你还忧心些什么?如果作为一个学生的你,已经尽力、用心地求学,那么你已经为你的考试成绩创造了一个好的因缘。好的条件当然会产生好的结果;那你还担心些什么呢?

其实,人生的幸福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的,是不是?一切只在于平常、自然!

◆无常使痛苦的人生起勇气

如果你现在正受到严重的困扰,被难过的情绪所层层捆缚,那么,你最想听到的一句话应该是:「这一切很快就会过去!」这句话将带给你的欢喜、雀跃何止万分!

而如果你确实知道,并且肯定:「这种痛苦是不会永久的!」这不是可以使得颓丧、悲伤莫名的你激起无限的勇气吗?

无常使乐转苦;同时也使苦转乐;无常的转变是自然演变的一种现象。使我们痛苦的并不是无常,而是对常、对永恒、对不变的执着。只要我们真正洞悉无常,我们便可以坦然面对无常;如果可以坦然面对无常,又何来绝望?何来所求不得?

正因为我们贪恋着感觉所带来的快乐,而对这种感觉的转变生起痛苦、抗拒。如果不贪恋快乐的感觉,那么,所谓不好的感觉也只是一种自然生灭,又何来苦恼?

因此,当我们觉得痛苦时,冷静地观察它、分析它、看透它—是的,它终究会成为过去。事实上,它只是某个事物的生灭,某个念头或感觉的生灭。

不要向痛苦低头,因为它并不能永远困扰你;不要被痛苦迷惑,因为它也只是因缘和合的,一旦因缘分解,它便会转变以致消失得无影无踪。

◆认识无常是为了活得更好

认识无常是为了活得更好;认识无常也是为了灭除烦恼、痛苦;所以,佛法才说「无常」。

佛法是灭苦之道,也就是熄灭苦恼的方法。佛陀为了熄灭人生的种种苦恼而出家修行,他所追求的,就是对世间实相的洞察,对苦恼根源的发现。佛陀像是一个专科医生那样,为人生的苦恼找出了根源,然后将这个「毒瘤」一刀切除,使得毒性不再蔓延,使我们的身体恢复健康。所以,佛法也是清净之法。

由于无常的变迁为我们带来了种种烦恼、痛苦,所以对它有所认识是必要的。当我们认清无常的真相之后,也就找出了苦恼的根源:对「常」的执着。如此一来,病源已明,病也就易于痊愈了。所以,我们才会说:认识无常是为了活得更好。

甚至我们还可以用一种比较轻松的态度看待无常,那就是:无常的变化使得人生充满乐趣,时时为我们带来惊奇!

无常,使我们的生活不致于枯燥乏味。使得我们对一本小说有着追读下去的兴趣的,不也正是这种「未知的结局」吗?那么,有时也把人生当作一本还没有看完的小说,并以此来保持一份对生命的热诚和继续努力下去的欢喜吧!虽然明知小说必有结局、终章,但是一个怎样的结局呢?究竟是悲剧收场或是大团圆的喜剧性落幕?这些都是使得我们充满兴味地去阅读一本小说的推动力。同样的,虽然明知会有死去的一天,但那是一个怎么样的结束,不也是很令人感兴趣的吗?更妙的是,在这本叫做「人生」的「活书」里,主角是我们自己、作者也是自己!在经历了几番悲喜、层层苦难之后,我们是否也可以像那些证果的圣人们那样,了无罣碍地说一句:「我的生死烦恼已经结束了,清净的行为都已经建立,应该履行的义务职守都己被履行,自己知道不会再有任何烦恼束缚了。(「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自知不受后有。」)那就得视乎我们是否努力精进了!

总的来说:使我们生起痛苦、烦恼的,并非「无常」本身,而是我们对「无常」的拒绝接受和对常的执着、不舍。可以说,苦恼是由于对无常的无知所引起的。因此,只要真实认识无常、坦然面对无常,并且,努力地把握眼前的每一个「此刻」,把心安住在每一个「现在」—不去眷恋、追悔过往,也不欣求、担忧未来;那么,你一定可以活得比从前更好!

(注意:是确定的「现在」,而不是那个存在于你的观念中但事实是早已成为「过去」的「现在」。因为,当你的观念捕捉到这个「现在」时,它早已成为「过去」了!)


第五章 如何在无常中相爱?

⊙世乱为何起,起自不相爱。
—墨子

有人这样来告诉我:「我想一个开悟证果的人,他的状态,就好象是植物人那样。」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想法!一个认识无常、修行佛法的人,竟然会变成这样?和那一具「会走动的尸体」—所谓的「行尸走肉」还有什么差别?

我真无法想象为什么会有人把证果的圣人想象成这样一个绝情绝义、灰身泯智,连哭笑都不会的模样!这太恐怖了!

爱、仁慈、关怀、同情、同甘共苦和建立良好关系,是人类行为中的重要部分。在认识了无常之后,我们应该是更珍惜、更感恩于此刻幸而还有一具可以被用来关怀、同情别人的身体和一颗健全的心灵;认识了无常,将使我们有更广大的宽容,因为我们知道:所有别人加诸于我们身、心上的苦恼,终将成为过去。百年易过,只要放宽视线,也就不会再为了眼前的一点芝麻小事而纠缠不清了。怎么可能会变成一个「活死人」呢?

有些人说:「反正一切都是无常的,所以不要太关心你身边的人,不然的话,一旦你失去了他们时,你会很痛苦。修行人,还是『绝情』一点的好。」真的是应该这样吗?当亲人死去时,我们的伤悲究竟是来自于我们对他(们)的关心,或是对他(们)的「占有」?我们不正是为了再也没「有」看见他的权利、跟他说话的机会,等等......而悲伤吗?我们那「我拥有他」的感觉受到了打击;我们的执着被动摇了;我们不肯放手却被迫放手—不正是这些原因而使我们陷入深深的自怜之中的吗?

感情,只是工具,或媒介。如食物、如语言、如阳光、水分。我们需要食物,所以饿了吃饭是自然的事情。我们以言语交谈、沟通,那也是自然的事情。何独感情例外?感情,只是人与人之间心灵交流的媒介,联系两个不同个体的工具,只要不贪爱它、执着它,又何来痛苦?贪爱佛法、执着佛法难道就不会令苦生起?当你所坚持的「佛法的立场」和世间人的立场有所冲突和歧异时,又苦不苦?

诗人奥丹说:「我们必须互爱,不然还不如死亡。」如果认识无常而使你再也没有勇气去关心别人,那么,还不如不要佛法。如果世上的人们都不再彼此关爱,那还不如即刻死去。要知道: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怀其实是一种责任和义务,不能因为人世无常便以此为借口来逃避或推卸责任。难道对身边的亲友漠不关心的人便可以免于无常变迁吗?

我们应该勇于面对无常,而不是软弱无能地被无常的洪流所冲击而束手无策。唯有面对无常、接受无常、承担无常,才可能使心安定下来。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无常中彼此相爱、彼此关怀呢?

让我们先来看看: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如何升起的—

◆情到深处人孤独

很久以前,有过这么一首歌,歌中有着这么一句:「情到深处人孤独」。为什么当感情越来越深厚时,人却会感觉到「孤独」呢?

那是因为我们往往在付出感情的同时,也加入了过多的「自我对他人的要求」。

感情,本来只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怀之下的一种自然「产物」,也是人际之间的一种承担和负责,是不带有任何「自我对他人的要求」的。然而,在付出感情的同时,我们往往预先「假设」、「想象」着对方可能有的响应和表现,并且期待,甚至要求这种种「假设」随着个人意愿而成为事实。一旦意愿不能实现的话,愤慨、不满、失望、猜疑等种种情绪由是而生。在这种情况下,相爱变成了彼此相互要求、须索的手段,终致造成苦恼—所求不得。

当失望、猜疑的情绪生起后,我们便会开始觉得自己不被关心、重视,一股强烈的、对「自我」的执持不放,使得这种「感觉」一再加强,也就会自怨自艾、自怜自叹起来。到了这个地步,我们将会认为自己是受害者(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误),是应该被垂怜的、同情的「弱者」,所谓「孤独」于焉而生。

人际间的相互关爱虽然是易变而不安定的,但它却是生活中具体而生动的经验;它并非为了达成某种目的或要求的手段,没有任何其它的期待或须索—在我们付出感情时,不应该认为:「我对你这么好,你也应该对我......」这将使被关爱的人产生压迫感,并且在忍无可忍时作出反弹或抗拒;于其时,付出感情的一方便会认为自己深深地受到了伤害。其实这一切是多么地不必要。人与人之间本来就是相互依存,同时拥有个别的「基地」的,让感情成为一种自自然然的相依,彼此相互激励、共同成长,为什么要让它成为一种「痛苦的占有」呢?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互爱关系是不把所爱的人视为自我的延伸,而将其视为一独特且永远美好的个体—可以彼此表达自我,是两个自我的融合,但却不必担心自我的迷失。

我们已经说过:「感情,本来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怀之下的一种自然产物。」虽然,在许多时候,在处理感情问题,尤其是男女之间的爱情或亲子之间的亲情时,总会带有若干「执着」的成分;然而,在本质上,感情仍是由了解、关怀、尊重所组成的。一旦感情变成了一种要求对方的行为或言语来符合自我或取悦个人的手段时,那已经不再是一种人际间相互关爱的自然产物了。这时,「感情」已经被变质成为一种刻意的追求。所有的适意、温暖都成梦幻泡影,取而代之的只是一连串的迷乱、慌张、懊恼。

再强调一次,感情并非被「制造」出来的。当我们对人生起关怀,而对方也自然地响应时,这将令我们产生一种愉快的情绪,一切本来都是那么自然,同时也是无常的,终于会过去的。但是,往往这种愉快的情绪将被强烈的「捕捉」并且期盼它能不断延续—「常」而保持不变;于是乎我们企图「制造」感情。事实上,这不是感情,是执着、是渴求、是贪。

以男女间的爱情为例—恋爱中的人往往喜欢问对方:「你会永远像现在这样地爱我吗?」当然不会!人本身在因缘生灭的过程中不住变化无常,附属于精神作用的感情又怎么可能永远都像「现在」这样呢?只有「越来越爱」或者「越来越不爱」。如果能够认清这一点的话,夫妻白头偕老的神话也便不难实现。怎么说呢?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更进一步分析感情的无常性。

◆离别是为了相聚

名小说家古龙在他的一部武侠小说「离别钩」中有一句「名言」:「相聚是等待别离,而别离则是为了相聚。」(大意)没有别离,何来相聚?既得相聚,又怎能永不分离?这句话十分恰当地形容了人间的聚散离合和情感的转折。

人与人之间总是在相聚、分离中反反复覆地打转;感情也随之而起伏不定。因此,更精确地说,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不仅是「越来越爱」或者是「越来越不爱」,还有时「比较爱」、有时「比较不爱」、有时「忘了去爱」......总而言之,就是说感情将随着特定的因缘、环境,对象的出现与否而时时无常转变。

事实上,即使是朝夕相处的也难免会有聚散之间的游移;不相信吗?撇开因工作、出外或办事等明显的暂别不说;在你闭上眼睛的那一剎那,在你入梦之际......你能保证自己每一个念头都想到他(她),都爱他(她)吗?虽然你以为是如此,也愿意、期望是如此,但这却是绝不可能的事情。我们每一个人的念头总是此起彼落,剎那生灭,又岂有例外呢?

和世间其它的一切事物一样,感情只有在「因(付出的一方)缘(被关爱的一方)和合」的情况下,才可能产生,这是铁定的事实。只有在我们和所关爱的对象有所接触时,才会产生「感情」这种作用。也许是在我们的脑海里认识对方的影像时—我的「心」和他的「形象」接触到了!也可能是在和对方见面时—我的「视觉」和他的「相貌」接触到了;或者是在听到对方的声音时—我的「听觉」和他的「声音」接触到了。总之,还是一句老话:就是当我们内具的思想和感官及感觉作用接触到作为「外境」的对方时,方才有「感情」这种「产物」。

因此,无可避免的,作为一种因缘和合的「产物」,感情亦如其它事物一般,具有无常、变异的特性。这意味着,如果不能明白「感情」是无常、变易的事物,却强要认为它是「常」而不变的,并且还以此为依据,紧紧地抓住这种观念,想要使它变成事实—使「感情」由「无常」变为「常」,那无异是自讨苦吃的幻想!

然而这也并非意味着:我们必须放弃所有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相互依存的关系、责任和义务,跑到深山野林中去藏躲起来,或者装聋作哑,无视他人的疾苦,作一个自我封闭,对一切不闻不问的「活死人」。虽然,我们可以将这种行为美其名为「不去执着无常的感情,以免自己及他人因为这种执着而生起痛苦」,甚至冠冕堂皇地宣布:「这是因为对无常有了深切的认识,才具有的大智能。」说到底,却只不过是一种懦弱的表现,愚痴暗昧的幼稚行为!

无常的现象起因于万物为因缘和合的事实。人是群体生活的「社会性」动物,即使是远离了人烟,躲入山林,也不能免除对其他事物的依靠而独一生存。换句话说,也还是必须有「地方」可住、有「食物」可吃......对人久了,会产生感情;对一个地方久了,难道就不会产生依恋?这样子的躲法,要躲到那里去才可能免于与其它人或其它事物产生联系?

我们说过:感情只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联系,人际间的一种自然「产物」;感情实在并非制造痛苦的原因。痛苦的生起在于「执着」—一种期望永远保留这种「联系」,使它「持续不变」的愚痴。这种执着起因于不认识世间无常的真相;一个真正认识无常、变易的法则的人,将会时时刻刻保持清醒的理智,提醒自己不要陷入这种执着之中。

有句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意思就是说:水流可以被利用来作为一种助人的「工具」,借助水势来泛舟、行船;水流也可能会把船弄翻,成为危害人类的祸首。载舟、覆舟,在于你是否能够掌握水势,了解水性;是否懂得划船、泛舟之道?

感情也一样,处理得当、认识清楚,则是人在以感情为「工具」,促进人际的和谐、亲善,使生活更幸福、美满;处理不当,对感情的特性—无常,一无所知,则「感情」在支配人类,终将船翻人亡,淹死在感情的海洋之中。

谈到这里,如果你要学会如何在无常中从容相爱的话,你至少必须具有这个概念:感情是铁定会改变的,但是这种「会改变」并不代表绝望,并非意味着你便有可能逃避或放弃。这正有如水会流动,并不代表在水面上航行的船只一定会翻,因此不敢在水面上行船。你需要做的是:学会驾驶船只(感情),懂得在什么情况之下,应该驶向那一个方向:如何掌舵,或者,如何划浆。

◆以「无常」面对无常

在不断改变的水势中要游得好就必须配合水势,改变动作以借用水势移动身体。这正好可以作为一个譬喻。不断改变的水势好比感情;要在「感情」中游得好,就必须以不断改变的动作来移动身体—就是以「无常」面对无常!

何谓以「无常」面对无常?这并非谈玄说妙,而是在说明一个面对「感情」的态度:以不断的成长和自我调整来面对感情的无常变易。

在进入讨论之前,我们再强调一次:感情,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不是永久保留同一状态、不起变化的「常态」;而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关爱的自然产物,一种人与人互相接触而自然发生的精神作用。

安摩洛林白(ANNE MORROW
LINDBERGH)在她的著作中这么说:「你爱一个人的时候,并非一直是爱她的,同样是一个时期一个时期的。永远爱她是不可能的事,希望如此也只不过是个谎言。然而,这的确是大部分人所希望的。在生命、爱、关系的涨退中,我们的信念是如此薄弱。高涨的时候,我们迫不急待的扑上去;衰微的时候,我们畏惧地阻挡。我们害怕它将永远不在。我们坚持要持续不变;在生命和爱中,惟一可能持续的是成长、变迁—自由。」

是的,在这世间惟一不变的正是变化—也就是无常本身。被动的无常是无奈的、悲哀的,是残忍的现实;主动的无常—成长,却是认识真理、观照实相的生活智能,是从容面对无常、不为无常所困的惟一枢钮。

在这个章节中我们只讨论,如何在不断的成长中从容面对感情。

◆在相爱中成长

如何不断使自己成长以便从容面对无常,解除「相爱」所引起的种种苦恼?这个问题最简短的答案就是:彼此相扶相携,共同「各自」完成自己健全的人格。

注意!是「各自」完成健全的人格,不是「代替」对方完成—或者,更贴切地说:不是「强迫」对方完成自己理想中的「健全人格」,这种行为只是在要求对方满足自己的欲望、要对方来取悦自己;这种要求所产生的将是「求不得苦」。因为,事实上,每个人的人格和成长都必须亲身亲力去完成,其它的人充其量也只能指示或提携、鼓励他,绝对不可能反客为主,取而代之。

如果用佛教中通用的术语来诠释这一段话,那就是:把每一个你所爱的人当做「同修」。在家庭关系中,把亲人、家庭成员当做是「同修」;在夫妻、情侣关系中,把丈夫(或妻子)或者你的伴侣当做「同修」;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把友人当做是「同修」......同修—就是「一起修行的同伴」;也就是「彼此互相勉励,一起修正改善自己的言语、思想及行为,使人格不断提升、朝向完美、健全人格而共同努力的伙伴。」

由于篇幅有限,在这里我们只以在各种感情关系中最为纠缠不清,兼且引起种种悲剧、苦果的爱情为例,进行较具体的讨论。同时,引用中国前总理周恩来及邓颖超夫妇所提出的夫妻之间「八互」,来说明在感情中共同成长。虽然,这「八互」是为夫妻关系而提出的,却也同样适用于其它人际关系中。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何谓「八互」?

◆风雨同舟。一路同行

「八互」就是:1、互敬2、互爱3、互信4、互勉5、互帮6、互让7、互谅8、互慰。

两个人同在一起共处的首要准则就是「互相尊重」。少了这一点,也就可以不必再谈人际关系了,何况是必须朝夕相对的夫妻呢?唯有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之下,才有彼此沟通的可能。俗语说:「人心隔肚皮」。我们既没有神通或超能力,也没有可以看到别人内心所思所想的「透视眼」,一旦缺乏沟通,该如何使步伐共同、目标一致?脚步不一样、目标不一致,争执、口角在所难免,那时将会变成互相伤害、彼此拖累,还谈什么「同修」?

「互敬」,可以说是在给自己和对方留一个空间;一个彼此都可以自由思想、自由生活,并且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向往和理想的空间。这个空间使得彼此可以自在交流、沟通,听听对方心里的声音,也让对方听听自己心中的话。继而,才有可能通过这种心灵对话而达到彼此拥有共同的意愿,而其余「七互」也才有可能实行。

由于「互敬」而达到心灵的交流之后,我们体会到对方和自己一样,有着人格上的优点,也有着人性上的缺点;对方也和自己一样,深切期望并且正在努力提升自己。因此,真实地感受到对方也是一个这样有血有肉、有哭有笑的人,一个真诚、良善的好人,达到了「有难同当,有福同享」的要求,也就是「互爱」—即「互相关怀」。这样的「互相关怀」也才可以说是真正的「彼此相爱」。

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说:真正的相爱应该是在互相欣赏、互相了解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发生。如果只是单纯的男追女、女追男,或者你死抓住我不放,我也死缠着你不走的话,与其说这是「相爱」,还不如说是「相害」;与其说是「爱情」,倒不如说是「爱欲」。

所以,真正的感情自然会令双方「互相信任」。若不,那岂不是彼此猜疑、嫉妒,哪有宁静?这样一来,不仅不能相互成为「彼此各自完成健全人格的同伴」,反倒还要变成「彼此怀疑、仇恨,各自破坏自己原有良好人格的毒药」了!

无可否认,我们之所以需要感情,需要相依相存,那正是因为我们凡夫俗子每个人总有他所「不能」做到的一些事情,他脆弱的一面。这时,我们不免需要一些来自他人的、外在的助力或辅导。这也正是「八互」中提出「互勉」、「互帮」的理由。我们可以将这二者如此分类:「互勉」,是精神的,是心灵上的,通常总是通过一些关切的语言、表情或动作来表达。譬如:说一些激励人心的话,用力握握对方的手或拍拍他的肩头以示「我在你身边给你打气、支持」,诸如此类,使人恢复斗志的勉励。

「互帮」则是生活上的相互提携,是一些具体的行动。譬如:代做家务或者共同劳作,协助对方完成一些必须赶时间完成的工作或能力不足的事务,从中使对方也学会并具备这些能力。而且,更可以在互相帮助中更增进彼此间的关怀、信任与尊重。

「互」相忍「让」更是两个人相处时必具的条件。要知道,两个平凡的人自然各有自己性格上的缺点,如坏牌气、缺乏耐心等。这些都是需要时间来改进、成长的。如果不能做到互相忍让,彼此都给对方一点时间来调整彼此性格上的缺点或者生活上的坏习惯的话,反而互相嫌弃、厌恶,那么又何苦还要相处?套用一首华语老歌的歌名:「还不如早点分离」!

要真正做到「互让」就必须也做到「互谅」—即「互」相体「谅」;「互」相「谅」解。体谅什么?谅解什么?体谅对方也正在学习、正在努力;谅解对方的处境,相信他并不是有意要暴露他的缺点来为难自己,使自己难堪;由于他的无法及时控制贪心、愤怒或迷糊而犯下了错失,因为彼此互相了解,所以也就知道并且相信对方此时此刻也正为了他自己的过失而沮丧、懊恼;由于对他的关怀,而且感激他曾给你的关怀(互爱),也就因为这种感同身受而原谅了他,不去厌恶、嫌弃他,也不去怒骂、指斥他;反过来,却还以温和、关切的语气来慰问他、勉励他;在行动上,也具体、实际地尽己所能去帮助、辅导他。

在对方有错失时还能够体谅、慰勉他,这才是两个人在一起,相亲相爱的真义所在。要不,那便只是欲望的须索,纯粹是由很大、很多的痛苦所集合成的「地狱生涯」了!

上面简略地说明了「八互」的意义和活用它的方式。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与「认识无常」这件事情毫无瓜葛,事实上却大大不然。

一个对无常有所认识的人,将会更能做到上面所说的互敬、互爱、互信、互勉、互帮、互让、互谅、互慰。不是吗?如果你知道生死无常、人命短促的话,你必会知道有缘相聚,诚属不易,也就会加倍感恩、珍惜于眼前的一切因缘,因此而真心互敬、互爱。如果你知道无常正是一种成长、茁壮的可能,是使一切可以变得更好的演变的话,你也就不会再固执地认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从而也就愿意付出更多的宽容去互信、互勉、互慰。如果你知道无常的演变正是源于因缘产生适当的变化的话,你一定乐于互帮、互谅。如果你知道对方虽然因为一时的忿怒而对你恶言相向,严词厉色,但这一切终将变迁,成为过往云烟,那么你也就会更从容地忍让、迁就,彼此共勉,达到互让的美行。

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八互」的美德,建基于对无常的体认。

◆忘了我自己

从以前到现在,有不少情歌都以「忘找」来作为情到浓时的形容,比如「忘了我自己」或者几年前曾流行一时的「忘了你,忘了我」。其实要想真正能够做到在无常中洒脱地从容相爱,秘诀正在于:「忘了我自己」。

只不过,一般情歌里所谓的「忘了我自己」是指失去了理智,这在佛法中认为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事情。一个人如果失去了理智,便会做出许多伤天害理、杀人放火的事情。失去理智,小则可以害己害人于一时,大至一失足成千古恨也不足为奇,所以这里所说的「忘了我自己」并不是这个意思。

这里的「忘了我自己」指的是:「不自私」。

不自私的美德可以对无常、因缘和合的如实观察中建立起来。现在,就让我们回到「第一章:如实观察无常」去—

在第一章的讨论中,我们得到以下几点认识:

1、我们的身体是由四大元素(地、水、火、风:固体、液体、温度、气体)所组成的组合体。

2、喜怒哀乐等种种感受和情绪,是由五官和外境种种事务接触后所领纳的刺激而生起的。

3、时间只是一种「假设」;实际上,它只是一连串的生灭、生灭......的过程。我们把这样的「一串生灭」称为一天,或一月、一年......

4、思考、意志、判断和经验等心理作用,和我们的身体或感受一样,是会随着外在的环境和条件以及个人各别不同的情况而改变的。

5、由上面四个例子可以得知:一切的物质和感受、思考、意志、认识等心理作用都是会随着因(主观因素)缘(客观因素)的和合或离散而变易无常的。

6、因此可知,所有认为「事物会永久保持不变」的见解(对「常」的执着)都是不恰当而且不可以被依赖的。所以,一切没有针对眼前此刻的因缘和情况的见解,也同样是不可以被依赖的,因为它们都是不确实的、不恰当的。

7、那么,不管我们是把物质身体的或者是思想、感受等任何一种变化无常的现象,来当作是一个可以一直被依赖的,永久不会改变的主体—「我」,都是不确实而不恰当的。

复习了上面几个要点之后,接下来再让我们对「自私」这种行为作一番分析。所谓「自私」,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心态或行为?是如何生起的呢?

自私,就是以「我」为出发点,强烈地要把一切都变成「是我的」的一种心态,或因这种心态而造作的各种行为。所谓的「我」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有人说:「我」,不就是这个会走、会动、会跑、会跳的身体吗?它会哭、会笑,活生生地存在于这个世间,明明白白地被「看」到—

也有人说:「我」,就是具有个人特色、风格的思想、见解,通过言语、行为而表达在外,清清楚楚地被听到、感觉到—

于是,人就依赖这个被认为是「我」的身体:感官及它所生起的种种感觉,向外争取、索求能够满足官能刺激的,种种「美好」的感受—从而引发种种自私的行为。

或者,有些人则依赖个人的思想、见解,强烈地用「我想......」或「我认为......」来判断对错,因而忽略了相依相存的因缘关系,以「自我」的思想、见解为中心,构成「自私」的心态和行为。

归根究底,就是依赖或执持某种物质(如身体及它所生起的种种感受)或某种思想、见解来判断、经验周围的一切事物,产生偏差。这种偏差,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自私」。

认识、体察无常的人,便可破除自私。

我们已经知道:感受也好,思想、见解也罢,都会随着时空、环境等因缘的和合或散离而变易、转换,并不足以作为依赖的对象,是不可、不应被依恃的。

我们应该做的是:针对每一个现在;也就是:以「现在」面对现在。不被「过去的情绪」—对往事的回忆、眷恋,也不被「未来的情绪」—对未来的期盼、幻想,所牵引、限制;以「现在心」处理「现在事」。记住:不向过去攀缘,也不向未来伸手,活在眼前、稳在当下。也就是说:在一种「安定」的状态中自然移动。

不依赖感受,但清楚照见感受如何生起。

不依赖思想、见解,但明白知见思想如何演变,并且主动使它成熟通达。

不依赖身体,不以它为归宿;但善用身体,了解身体将会生老病死。

只要不去执着捆缚,一切也就自然无碍。


第六章 如何在无常中从容成长?

⊙将来是现在的将来,于现在有意义,才于将来会有意义。
—鲁迅

人生是什么?就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旅程;也就是一个人从「生」到「死」的生活过程;就是生、老、病、死;喜、怒、哀、乐;开始到结束;一大「串」生灭、生灭的现象;是......

人生,就是无常变易。

人生是:视觉的改变递换;听觉的变化改易;嗅觉、触觉、味觉的变易无常。

人生更是种种思想转变、改换,见解从幼稚到成熟,眼光、看法自片面至深远的蜕化过程—我们说:这是心灵的「成长」。

人生何尝不是身体从幼小脆弱长大成强壮魁伟、自矮小成高大的过程?这个过程,我们说是:肉体的「成长」。

成长,是无常的一种表现。

成长,是变之一种;是以主动的姿态来面对无常—既然是不得不「变」,那么就让我们变得更好、更洒脱自在吧!

◆成长是「不得不变」

成长,是「不得不变」;如果不「变」的话,那么,痛苦烦恼永远还是痛苦烦恼,几时才有了期呢?

杂阿含第七经中有一段说:「于色爱喜者,则于苦爱喜;于苦爱喜者,则于苦不得解脱。」

当我们对一件事物一直保持「不变」的爱喜时,苦于是生起。这时,只要爱喜「变」成不爱喜,苦岂不就得以除灭了吗?

很多时候,我们的苦恼正是由于不能面对事实,不能接受「变」而产生的。我们总是以习惯性的思维、习惯性的要求来面对眼前的事事物物。一旦事物发生变化了,跟我们的「习惯性」产生了对立和冲突,我们便会因此而感觉到烦恼、感觉到失望。这时,种种的负面情绪随之而生。负面情绪产生之后,我们也就开始像个陀螺似的被「自己」抽得团团转却还不知不觉。

我们总是以我们所习惯的、熟悉的事物或感受来当作是「好的」、「喜欢的」。并且更习惯于要求这些已经被认定为「好的」、「喜欢的」事物。这种重复又重复的「习惯」和认同逐渐形成一种依赖。种种「好的」、「喜欢的」事物被形象化、固定化,我们慢慢开始「相信」这些事物是会一直出现的,「可以」被依赖的,有着「安全感」的。

这种「相信」逐渐变成一种牢不可破的「认定」。我们为「好的」、「喜欢的」事物加上了一个标帜:「我」。从此,这些事物就成了「我喜欢的」、「我要的」......强烈的「自私心」便由此萌芽。

如果我们敢于求变、敢于突破我们的惯性思维的话,一切也就有了转机。

话说回头—一旦「自私心」生起之后,一切的思想、行为便会以自我为中心,从而又产生了人我之间的种种对立、对抗。如果要对世间的一切争夺、纠纷、烦恼、是非作一个最简单的形容的话,我们甚至可以这样形容:那只不过是两个人的「自私」在打架。

不是吗?每个人都以「他的自我」为中心筑成了一道围墙,划下清楚的界限。谁敢把他的手伸过界限,「我」就负起了保护既得利益的使命,要把别人的手砍断!

事实上,这个「我」藏在那里呢?这个「我」只不过是一大堆的「要」、「要」、「要」......「贪」、「贪」、「贪」......的「向心力」所制造出来的假象,观念的妄想。

上面的说法并不是在试图否定眼前所见的这个身体和精神作用的存在;我们说过:在适当的因缘和合下,组合成了一个完整的「人」—有形体、有思想的「因缘和合」(或者:「条件组合」、「元素集合」。)我们要强调的是:以「我」为本位、以「我」为中心的种种接受、抗拒、贪求、欲望......这个被作为本位、作为主体的「我」,不论是思想作用或是物质肉体,它本身便是一个不断在无常变易的「因缘和合」—在变化不定的「因缘和合」中找一个「我」,不就如同要在不断流动的河水中只取一瓢水而要称它为「河」吗?

「河」就是这一道不断流动的水的「组合」;一瓢水只是「河」的其中一个组合元素,如果要以这一瓢水为中心,来划分河的界限,那是可笑的。或者,也有人说:那么,整条水流总可以叫「河」了吧?这倒没错,它的确是一条「河」。

但是,若要以它为中心,来划分界限,标明此「河」以内的都是「我」的,此「河」以外的都不是「我」的;那么,请问:截断源头的「河」是否还可称其为「河」?这叫「死流」—终将枯竭。

从「时间」来看:「人」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无常表现,各种因缘的或增、或减。

从「空间」来看:「人」是世间相互依存的缘起,也是组成整个世间的一个元素。

怎么可能会存在着一个单一的「主体」—「我」呢?

「我」,只是一种强烈的「认定」,一种观念,一种渴望。

唯有舍弃对「我」的执着,舍弃以「我」为中心的划地自限,「死流」才有可能成为「活水」;一切才会通畅无碍。

成长,就是「不得不变」;不得不把「死流」变成「活水」!

◆见招拆招。安然适应

看过武侠小说的人一定听说过「见招拆招」这回事。在练功时,所有的招式都是顺着次序,一招一招地演练下来的。然而,真正临场打斗时,可没有「顺序出招」这回事!所谓「随机应变」,一旦发现对手的某个部位露出破绽了,便应急速使出适于攻击该部位的招数。如果接招的人死抓着「已经排好次序」的招式,坚持从第一招演练到最后一招的话,他可说是必败无疑了。

招式的演练是固定而死板的;学功夫的目的就是为了临场打斗时得以灵活施展,所以,「活学活用」是很重要的。「见招拆招」就是要在对手使出专攻心口的招式时,立即以能妥当保护胸口的招式来化解心口被袭的危机。

「见招」是活用招式的首要条件—如果连对手使的是什么招式,攻击的那一个部位,力度如何都毫不知情的话,那可要如何应付才好?「见招」,就是看清楚对方的招式。

要除灭因为无常而引起的苦恼,也必须先「见招」,然后便可「拆招」。要看清无常的招式,便必须对「无常」本身作透彻的观察和了解。看清世间种种变异的真相;看清心理作用瞬息变易的现象;看清物质、身体,从健壮至衰颓、自美好到败坏的无常变易......于是,我们将会轻易发现:

回忆之苦,起于我们对已经过去的一切不舍,对往事的紧抓不放。

彷徨之苦,在于我们对未来不可测的一切胡乱猜想,就好比在一列长长的火车厢中拼命伸长颈项,想要看到第三节车厢窗外的景色,终究不免是徒劳无功,凭添颈项的酸痛麻痹而已!

常常,不都是由于这种前盼后顾的不安分,才造成种种苦恼的吗?

往事,已经过去,再多的不舍也抓它不回,自苦何益?让回忆只是回忆,让甜蜜只是甜蜜,让它在记忆中安享一个舒适温暖的角落,但是请莫要强求它重现吧!也不要拿它来和现在比较。要知道:无常的变易是自然而必然的;成长,也是自然而必然的。既然已经是一个新的时间、空间,已经是无常改变后的一番新面貌,那么,何不也以新的心情和角度、已经是成长改变后的一番新眼光来看现在呢?

未来,总有会来的时刻;前面的景色只有在到了前面时才能看到,也自然会看到,何必拼命伸长颈项?同时,却白白错失眼前的大好风光!先浏览此刻的景色吧!等到了前方,你自然会有更好的观赏能力,更敏锐于体会一草一木的秀美!先处理此刻的问题吧,到了「未来」时,你当然已有了更好的应变能力和判断的智能。

不舍于过去的话,将使你错失现在;

强求于未来的话,将令现在从你眼前溜走;反而错失「未来」!

还记得本章开始时,附记的那段文字吗?

让我们再一次品味它的个中滋味吧—

「将来是现在的将来,于现在有意义,才于将来会有意义。」

请不要再把你的「心」任意摆放了;「安心」地坐在这一列人生的火车上,清楚地知晓:再美的原野也会被急速行驶的火车拋在后头,再远的美景也会被急速行驶的火车贯穿行过—然后又被拋在后头......

何必张惶四顾呢?你大可以从容浏览车窗外的景色,安然稳坐于车厢之中!

◆走向觉悟

谈了那么多关于无常的道理,我们对于无常—这个世间的真相大概也有了一个清楚的概念;然而,这种「概念的认识」是否足以让我们去认清无常的真相,使我们能够从容面对无常、处变不惊呢?无常,就像层层而起的波浪,一旦发生变化时,我们很可能就这样被随便一个浪头卷入海里,没头没脑了。

如果不是早已把每一招、一式都演练成熟的话,我们又怎能了解每一招、每一式的去势和作用?若不是对每一个招式的变化都了然于胸的话,又哪有可能真正做到「见招拆招」—掌握每一个招式的变化、路数来化解对手的攻势?所以,单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概念的认识是不足以应付实际所需的。

有人曾以三个阶段来形容一个人对山的认识、探索和认清之间的不同:第一个阶段是「见山是山」;第二个阶段则是「见山不是山」;最后一个阶段却又是「见山是山」。乍看之下,说这话的人似乎在故弄玄虚,令人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难以明白其中奥妙。其实并非如此。

一个在山下看山的人,从未登过山,但是,如果你问他:「你知道山吗?」他一定会毫不犹疑地,遥遥指着那高耸入云的山峰,充满自信地回答你说:「哪!那不就是山吗?」

这时的他,只能说是认识山的概念。如果你问他:「山上有些什么?」他也许会回答你说:「有树木、山洞、泥土、沙石......」然而,他真「知道」这些吗?这都只是他从别人那儿或者书本上看来、听来的。一旦你再穷加追问,他便不免招架乏力了。这时,他所认识的「山」,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一个概念而已,他能看到的也只有山的轮廓罢了!虽说「见」到「山」而知道「是山」,事实上所知的也只不过是「山」的浮光掠影。

然后,他爬上了山,在山上探索、观察、深入山中,了解山、认识山。这时他见到的是许多的树木、泥土、沙石、洞穴、虫鸟、花草等;此时的他见山不是山,只因他「身在此山中—虽然是正在一步步地爬在山的『身上』」,探察山的每一部分。身在山中的他,虽然知道眼前的草木、花草、一沙、一石,无一不是山的一部分,都是和合成一座山的因缘(元素),但又怎能说一棵树或一粒石头就是「山」?他真正「见」到了「山」的每一个细节,但这些细节却不是「山」(整个「因缘和合」)。

最后,他下山了,再次遥指着高耸入云的山峰告诉你:「那就是山。」然而,这一回,随便你问个够吧!他对于山的了解、认识,绝对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因为,这些都来自于他的实地观察啊!

这样的「认清」,我们名之为「觉悟」—发现、明白。朝向「觉悟」,是我们唯一的方向。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定义:成长,就是走向「觉悟」。

怎样「走向觉悟」呢?就是「实地观察」。

有句话说: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在于问题本身。为什么呢?因为形成问题的原因正是解开问题的枢钮啊!有玩过「迷宫」游戏的人,一定知道一个玩这个游戏的秘诀:就是从「出口」倒过来走的话,会很快、很容易找到正确的途径。所以,「从问题的本身去找答案」就是解决所有问题的秘诀。

那么,现在就去观察无常吧?观察无常的变化如何生起,事物的演变到底如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