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静夜钟声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净明山人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静夜钟声》1

  大约是二十岁那年,与某居士去平阳见一禅师,此居士大谈某某法师、某某居士的过错,而禅师只是听着,并不评论,也不阻止。说完后,把我叫到另一房间,非常严肃地说:“你以后永远也别在背后说他人的过错!”
  这句话一直在我心中留下,成了不见人过的警钟!
  《静夜钟声》2
  我天台宗师父振莲法师在山居的茅蓬里告诉他初悟的机缘:他出家后依止一位禅师,不令看经教字,只教他打坐观心、礼佛诵经,三个月后的一次座中,身心世界全部脱落,唯一灵知了了而无一念分别心,下座后把体会告诉依止师,师说,这就是啊,你已初入见性,以后善自护念!从此自心常生智慧,一照文字,即知佛祖真义。
  振莲师告诫说:千万不要入文字相而覆盖本有的智慧,否则教海茫茫,何处是彼岸啊!
  故从此山人唯悟文字中之旨要,而不记文字之相境,于是心常空灵而流现自在!
  《静夜钟声》3
  八二年皈依清定上师,一次单独去浙江山门的高枧拜见上师,并由师授五戒及略示密意,同时说,我的密法你都可以修学,但以后你另有上师,所以不要拘于师门。不久我整理并印行了《清定上师开示录》,但不受同门欢迎,故从此不再执着门派中人的往来。
  由清定上师的不拘执师门一事中,令山人了悟一切作为只是随缘,不必形成有为的门户,若入其中,必受束缚。
  《静夜钟声》4
  十八岁随李佛德先生学《大乘起信论》,乃文革后期的秘密法会,只有十几位学生,先生讲完后总结说:“一切言教都归于理与智,圆解于心而不执文字;以所解悟之理而常起慧照而导于行,在法行与随行中体达而得受用,不断积累与开发,终致于圆满菩提。”
  李先生所言,使山人得益非浅,此后纵读诸多经论,总是消归于理智而不存于名相,然后体现于人事中,则知佛法本在一切处,而经论之言说只是导归之方便而巳!
  《静夜钟声》5
  某师在外大骂他人饮酒,而又赞叹其师在花园饮酒作诗的潇洒自在。山人闻之一笑,知为愚执故斥其非,为智者明达无碍故叹其妙。从此知人生如舞台、宗教如游戏,各据其位而表演,若深悟万法自显,本无染净,则无边见而权变自在也!
  其师后来以大骂而验天下人之机,亦于大骂中入草互回也!
  《静夜钟声》6
  某教派一代宗师示疾,山人拜见于静室,宗师感叹说:“我的弟子一个也没有用啊!”山人云:“那就顺其自然、无宗无派多好啊!”宗师然之,固然未有遗嘱留下。
  由此山人了悟有宗派而出头为人师,其结果也只是不了了之,总是叹其不完美。世少有超师之见与独创一方之人,反之往往借宗师之名而行自我之私,结果内部必排斥而互争,对外却无一致化诤之能力,可见超宗祖之位、消宗派之执,然后自在于人生,那是多么美妙之境界!
  《静夜钟声》7
  某上师墙上挂一半裸美女画,以此考察来访弟子的心地,有动心者、有疑师者、也有哂然一笑而了然者,上师即机而说法。
  一日上师云:行人若过得了一切言语关、境界关,并能游戏自在者,方堪受于法印!
  山人知之,此上师必无受印之人,何故?以有法印在也!
  一切境界唯于心显现,不须追究于外境;一切作用唯自性之了达,不必拘于法印而守之,全然回归,方知妙在当下!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