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略谈灭尽定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释印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大  纲
  一、前 言
  二、灭尽定之思想背景
  三、灭尽定与死亡的差别
  四、有心与无心之诤
  五、灭尽定与无想定之差别
  六、灭尽定与解脱之关系
  七、菩萨能否入灭尽定
  (一)菩萨的特色
  (二)能入与否之问题
  八、结 论
  【参考书目】
  一、 前 言
  “灭尽定”是建立在四禅八定之上,经典记载为无心定,但它真的是完全“无心”吗?它的思想演变过程如何?有关这些问题,在部派中有著不同的见解。其中,关于菩萨是否能入灭尽定的问题也是本文所欲探讨的。但本文主要是以说一切有部的菩萨观为探讨的对象,并参考其它部派的说法以作比较。
  二、 灭尽定之思想背景
  灭尽定(nirodhasamapatti),早期又称作“想受灭定”(sabbavedayitanirodhasamapatti)或“想知灭定”,是处于四褝、四无色定之上并共称为九次第定,或与七种观法──内有色想观外色,内无色想观外色,净解脱身作证,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而成为“八解脱”即佛教修持法门之一。虽然,灭尽定早在《阿含经》中已经谈到,但也有说这是后期演变出来的思想。印顺导师于其著作《性空学探源》中就这么提道:“…很明显的,佛教所说观空的禅定,在演变中,渐次的与三界的次第符合。所以我敢说:三界中无色界的次第,全是后代佛弟子们修定的过程,在‘身坏命终由本意故得至彼处’的理论下,组织安立成功的”。[1]他并将此思想的演变归纳为三期,而灭尽定是在无色定以上,所以应系属于最后期。[2]导师认为最初佛教是注重四禅的,于四禅修空、无相、无所有三三昧引发无漏慧而得解脱。但也有些修行者因执著(或乐、著、住)于它们(空、无相、无所有),不观它们是“无常法、是苦、是灭”(《大毗婆沙论》卷178,大正27?893上~中),命终后便生无色界天,如空无边处、识无边处及无所有处等。就如印度的一些外道,修无色界定时以为那即是解脱的境界――涅槃,此于《大毗婆沙论》卷74,如是说言:
  如契经说:有四无色处,谓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问:何故世尊于四无色以处声说?答:为破外道解脱执故。谓诸外道执四无色为四涅槃,一执空无边处名无身涅槃,二执识无边处名无边意涅槃,三执无所有处名净聚涅槃,四执非想非非想处名世间窣堵波涅槃。为破如是外道涅槃执故,说四无色名为生处非真解脱,真解脱者乃名涅槃。(大正27,382中,6~ 14)
  因此,从佛弟子们的禅修中,即开展出无色定乃至灭尽定。
  在佛教界也有一类说法,言灭尽定(或想受灭定)是从无相心定中分化出来的,两者于经典中似乎有著相同的地位,如《相应部》〈目犍连相应〉(南传15?405~414)于八定之上安立无相心定,而〈舍利弗相应〉(南传14?380~385)则安立想受灭定。同时,也有在相同的事,然南北传之间却提了不同的定,如《长阿含经》〈游行经〉(大正1?15中)[3]说佛是“入无相(想)定”令病康复,而《长部》〈大般涅槃经〉(南传7?68)却说是入“一切受灭相(想)心三昧”。可见灭尽定与无相(想)心定的关系密切,然也有些部派将两者之差别分析出来,关于这点以下再谈。
  三、灭尽定与死亡的差别
  关于灭尽定的特征,《杂阿含经》568经说此定于身、口、意中都没有任何活动的迹象。所谓的身、口、意行,经说:“出息入息名为身行,有觉有观名为口行,想思名为意行”。(568经,大正2?150上)换言之,入了灭尽定,就没有了呼吸,内心不再有任何分别故不会有言语的表达,同时内心也没有丝毫的概念,如《大毗婆沙论》卷152说:“灭尽定灭极细心心所故得”(大正27?774中)。不过,到底灭尽定是有心或无心的问题,自古以来即有很多的诤论,这会在下文中谈,于此暂且不说。
  那么,入灭尽定与死亡又有什么不同?这在《杂阿含经》与《中阿含经》〈法乐比丘尼经〉、〈大拘稀罗经〉里都有谈到,今举〈法乐比丘尼经〉中所言如下:
  复问:“尊者,若死若入灭尽正受有差别不”?答:“舍于寿暖,诸根败坏,身命分离,是名为死。灭尽定者身口意行灭,不舍寿命,不离于暖,诸根不坏,身命相属,此则命终入灭正受差别之相。(568经,大正2?150上)
  如上所说,两者之差别是在寿与暖。寿(ayu)即是命根或生命力(英:vitality),暖(usma)即是体温。若以现今的医学角度来判断死亡的准绳,则是以心脏停止或脑死为标准;接著亡者的体温下降,四肢僵化,最后才腐烂散坏。入灭尽定者是不会有这样的现象,虽说没有了呼吸,头脑没有思维,但仍然保持著生命力与体温;或许它们皆显得非常微弱,可是他还是维持支撑肉体的基本原素。犹如某些动物具有特殊的功能,让自己进入冬眠状态,若是没有科学常识的人,还会以为它们已经死亡。所以,也因生命力与体温的继续维持下去,入此定者才有办法从定中出来而恢复身心的所有功能。可是,这样的答案是乎还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因此又开始引发学派们的争议。
  四、有心与无心之诤
  灭尽定是否真的无心或细心不灭,部派之间便有所诤议,如《大毗婆沙论》卷152说到:
  …谓譬喻者、分别论师执灭尽定细心不灭。彼说无有有情而无色者,亦无有定而无心者。若定无心命根应断,便名为死非谓在定。(大正27?774上)
  毗婆沙师对此说法完全反对,并坚决灭尽定无心的立场。问题是若没有细心的存在,那欲出此定又是以什么原理令想受生起呢?Paul J. Griffiths在谈到有关赤铜鍱部所传的灭尽定之章节内,举了觉音所说的例子:如一面镜子装进了布袋,虽然不能照到外面的境界,但它的功能犹在;而入灭尽定者亦然,于定中六根(sense-organs)对外境的反应虽已停止,但它们本身具有的功能还是不灭的,一旦行者出定时,它们即随时恢复作用。[4]在《中阿含经》〈法乐比丘尼经〉也是这样说:“我从灭尽定起,然因此身及六处缘命根,是故从定起”(大正1?788中)。关于此一说法,也有某些部派认为:“如生无色色久时断,如何于后色复得生”?(《俱舍论》,大正29?25下)而有部的看法是:
  终不念言我今出灭定或复当出,然彼身命六处为缘,及本要期出灭尽定,或由饥渴便利所恼,在定虽不为损,出则作患故,彼法尔出于灭定。(《大毗婆沙论》卷153,大正27?780下)
  除了六根为缘、生理的需要外,有部给予的解释是以入定之前的心作为出定之心的缘,所以《俱舍论》说:“毗婆沙师许过去有前心为后等无间缘”。(《俱舍论》,大正29?25下)若以有部三世实有的思想来看,前心的自性不灭,理所当然地就可以贯彻前心与后心的关系。另外,还有《俱舍论》中所说的“先代诸轨范师”(《俱舍论》,大正29?25下)( Paul J. Griffiths说他们是经量部──Sautrantika)[5]说色心二法互为种子。
  其实,从譬喻者与分别说部的“细心说”,我们不难想像它与大乘佛教,特别是唯识思想的关联。唯识即将心分为八种,以第八阿赖耶识为最微细的意识,有维持生命体与含藏所有一切(五蕴身心与器世间)种子的功能,如此一来,便也解释了灭尽定虽无受与想,但却有最细识(或根本识)来维持色身,使之不致坏死,所以《成唯识论》说:“若生无色不起此定,恐无色心成断灭故,已信生彼亦得现前,知有藏识不断不灭故”。(大正31?37下)
  五、灭尽定与无想定之差别
  若依印顺导师的说法,无色定是后来所演变出来的,那么灭尽定是否就是由无想定而来呢?毕竟两者在经典中都有些许类似的地方,如前文所说。早期佛教的修行者应是依空、无相、无所有而得解脱,但也有因“乐、著、住”于它们,不以正观──“无常、苦、灭”而修之,所以死后便生到无色界天,也就是没有粗重的身体与活跃的思惟。无想定也就是无相定的演绎,传说此类众生是居住在色界的广果天的最高处。无想定与灭尽定,两者都是属于无心定,如《大智度论》卷47中言:“无心三昧者,即是灭尽定或无想定,何以故?佛自说因缘,入是三昧中,诸心心数法不行”(大正25?399下);那它们之间的差异到底在那里?从经论中所看到的,除了《中含阿经》(〈法乐比丘尼经〉、〈大拘絺罗经〉)、《大毗婆沙论》之外,比较周详的应属《俱舍论》了。以下列表简单介绍《俱舍论》中,无想定与灭尽定的迥异之处:(大正29?25上)

無想定

滅盡定

為求解脫(但非真解脫),以出離想作意為先

為求靜住,以止息想作意為先

即在第四靜慮非餘

唯在有頂,即是非非想處

招無想有情天中五蘊異熟

唯招有頂四蘊(除色)異熟

唯順生受

通順生、後及不定受、或全不受

唯異生得

唯聖者得

欲色二界皆得初起

唯在欲界人中初起

  

  由上观之,无想定是属凡夫所修的定罢了,也是圣者所不愿入的定,如《俱舍论》中所说:“又许此定唯异生得非诸圣者,以诸圣者于无想定如见深坑不乐入故”[6]。可是对外道而言,无想定的境界几乎是与涅槃一样,内心的境界比舍念清净的四禅还要殊胜,好像离却了一切念头,所以他们都误以为那就是解脱了。不过,在《长阿含经》中不也说佛入无想定,除去身体的病痛吗?[7]于此为何又说圣者如见深坑,不乐入呢?其思想的演变由此得见,本与灭尽定同等地位的无想定,到后期两者的差距似乎是越来越远了。
  六、灭尽定与解脱之关系
  有关灭尽定是否是有漏定抑或是无漏定的问题,也是争论不休的。《杂阿含经》有说灭尽定是顺趣于解脱,如《杂阿含经》质多罗长者回答伽摩尊者,言:
  入灭正受者[8],顺趣于离,流注于离,浚输于离,顺趣于出,流注于出,浚输于出,顺趣涅槃,流注涅槃,浚输涅槃。[9]
  此说灭尽定是趣于离、出、涅槃,也即是说此定能得解脱涅槃,应属无漏摄。可是,在《中阿含经》卷5〈舍梨子相应品成就戒经〉中,舍利弗告诸大众说,若于戒定慧成就,便能出入灭尽定,若未得无漏智而入灭尽定,又如果于定中丧命,必生欲界以上的天,如其说:“若比丘成就戒,成就定,成就慧者,便于现法出入想知灭定,必有此处。若于现法不得究竟智,身坏命终过搏食天。”(大2?449c,10~13)但尊者乌陀夷却反对舍利弗而言:“尊者舍梨子,若比丘生余意生天中,出入想知灭定者终无此处”。(大2?449c,14~16)依舍利弗所言,若没有证无漏智而修灭尽定,死后仍然会到有漏处(无色界),所以此定显然是有漏摄。而尊者乌陀夷的看法却正好相反,他认为即使没有得无漏智,也不会生到无色界,可见他所认为的灭尽定是属无漏所摄。又于此经中,也说到世尊是肯定舍利弗的立场。如此一来,与《杂阿含经》所说的灭尽灭能“顺趣于离”有所违背了。
  另外,在部派中,大众系与(上座)分别说系,说灭尽定即是烦恼灭尽,是第八解脱,如《成实论》(持有大众分别说之义)中也是这么说到:“第八解脱一切灭尽,所以者何?若灭色灭心,则有为都灭,是名阿罗汉果。以如是次第乃得灭尽,是名八解脱”。[10]乃至大乘经论中,如《智论》说:“般若波罗蜜气分,即是灭尽定”[11],及《成唯识论》卷7亦说:“此定初修必依有顶游观无漏为加行入,次第定中最居后故,虽属有顶而无漏摄”[12]。可见大乘的主张是偏向灭尽定属无漏法之说。
  然而,有部却有不同的意见,其想法如下:
  问:此灭尽定自体既尔,其相云何?答:自体即相,相即自体,以一切法不可离体别说其相,故尊者世友作如是言:此灭定解脱为相,故作是说。住此定者,心心所法解脱,胜解脱,极胜解脱,离系,胜离系,极胜离系。问:此定不能断诸烦恼,如何可说住此定者心心所法解脱等言。答:住此定者心心所法暂时解脱,乃至暂时极胜离系,故说此言,非谓此能断诸烦恼。[13]
  表面上,尊者世友(Vasumitra)所说的好像都很吻合《阿含经》的说法,其实最后他还是认为灭尽定非属于无漏的,它只是暂时令心心所的功能处于无功用的状态,并不能真正的断烦恼得解脱。这种状态与涅槃相似,但并不就是佛教所谓的解脱境界。有部认为灭尽定是修禅定者,为了超越无所有处定,进而止息受想等心的烦乱而修的,故其言:“谓已离无所有处染,止息想作意为先心心所法灭,是名灭尽定”;并且说此定“唯非想非非想处系”。[14]
  对有漏与无漏的问题,在《冠导阿毗达磨俱舍论》[15]也有将灭尽定以大小乘作出了六同十异的分类,其中对有漏、无漏的判摄则是:小乘属有漏有顶系,大乘属无漏非界系。
  其实,任何的定若是依正观来修,是有引发无漏解脱的可能,如《中含》〈小空经〉这么说:
  若欲多行空者,彼比丘莫念无量识处想,莫念无所有处想,当数念一无想心定。彼如是知:空无量识处想,空无所有处想,然有不空,唯一无想心定。……彼作是念:我本无想心定,本所行,本所思,若本所行、本所思者,我不乐彼,不求彼,不应住彼。如是知,如是见,欲漏心解脱,有漏(心解脱),无明漏心解脱。……彼如是知:空欲漏,空有漏,空无明漏,然有不空,唯此我身六处命存。……若彼中无者,以此故彼见是空;若彼有余者,彼见真实有。阿难!是谓行真实(空)性不颠倒也,谓漏尽,无漏,无为心解脱。[16]
  一般被称为异生定的无想定,若以不乐、不求、不住,就能引发无漏。因此,经中才说得欲漏等心解脱;除了色身于命终前是不空外,内心已不为烦恼所动。总之,无论是有漏或无漏摄,各家异议纷纭;不过若是执著于彼,不与空慧相应的话,即使是能引发解脱的法也会成为世间法了。
  七、菩萨能否入灭尽定
  (一)菩萨的特色
  菩萨的思想,在《阿含》中甚少谈到。其发展的根源可说是从《本生谈》而来,这种思想之所以被开发,也可说是因为佛弟子们对世尊的怀念。在部派佛教的时代,说一切有部对当时的印度北方,可说是颇具影响力。秉著声闻的学说,毗昙师起初对菩萨的涉猎可谓是少之又少,就如《发智论》,仅在“见蕴”中,说到“齐何名菩萨”(《发智论》卷18,大正26?1018上)。但是随著大乘的逐渐兴起,甚至连说一切有部中如尊者、马鸣菩萨等人也与大乘思想产生共鸣;因此,有部也不得不对菩萨的思想有所留意了。在《大毗婆沙论》中,也提到佛之种种功德如卷17说:
  谓如一佛成就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住、十八不共法等无边功德,余佛不尔,故名平等。(《大毗婆沙论》卷17,大正27,85上)
  不仅于此,《婆沙》于各处中也是有谈及,如“佛之十力(力、无畏等功德)”(卷30~31);“菩萨六根猛利”(卷13);“菩萨眼见”(卷150);及“菩萨修行阶位”(卷167~177)。有关佛的十力、四无畏,于《阿含经》中早有所说,然至于十八不共法,却无有所见,或许这是受了大乘的影响所采纳的思想。菩萨的思想,大体上可说是源自于〈本生谈〉──世尊前生的事迹;有部的菩萨观亦是依〈本生谈〉而展开其论义,只不过他是站在人间的菩萨观上来说,与大乘菩萨的观有著不同的诠释。
  有部的菩萨定义是:
  以增上意乐恒随顺菩提,趣向菩提,亲近菩提,爱乐菩提,尊重菩提,渴仰菩提,求证欲证不懈不息,于菩提心无暂舍……恒于菩提精进勇猛,求欲速证。(《大毗婆沙论》卷177,大正27,887中)
  其次,又说菩萨必须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修三十七道品与四波罗蜜──布施、持戒、精进、般若(六波罗蜜是外国师之说,然,迦湿弥罗的有部认为忍可由戒摄,定则由般若所摄,故只说四种波罗蜜[《大毗婆沙论》卷178,大正27,892上、中])。有部对菩萨所行的波罗蜜之观念,即“得尽智[17]时此四波罗蜜多方得圆满。”(《大毗婆沙论》卷178,大正27,892中)。又依有部的菩萨观,菩萨在未证得菩提之前,其烦恼仍然未尽。有部更说菩萨于三大阿僧祇劫,虽于初劫满时,已经具足种种难行苦行,但仍未能自知作佛;于第二劫满时,虽能决定自知作佛,然还不敢说自己当来必能作佛;最后,于第三劫满时,再经一百劫修“妙相业”──亦即是三十二相,这时菩萨才作无畏狮子吼:“我当作佛”。因此,《婆沙》中说:
  从初发心乃至未修妙相业来,虽于菩提决定,而趣未决定,未得名为真实菩萨。要至修习妙相业时,乃于菩提决定,趣亦决定,是故齐此方名菩萨。(《大毗婆沙论》卷176,大正27,887上)
  此时,菩萨才能被天人及世间人所共同认识为菩萨,否则在修妙相业以前,只有天人才知道彼将作菩萨。另外,菩萨在修妙相业时,能舍五劣事得五胜事。此十事即:1、舍诸恶道,恒生善趣;2、舍下劣家,恒生贵家;3、舍非男身,恒得男身;4、舍不具根,恒具诸根;5、舍有忘失念,恒得自性生念。如此,菩萨若具备以上的条件:修妙相业,菩提与趣皆决定,天、人所共识,及舍五劣事得五胜事。菩萨修妙相业,同时也于兜率天宫说法饶益有情,直至百劫满,先作四种观察,如时间、地点、种性及依器。时间即佛出世的时间,从八万岁乃至百岁;地点即佛应于中国(中印度)如南赡部洲生,而非边地生;种性即佛常选择尊贵的族性如刹帝利或婆罗门;依器即是生佛的人是何等种性,(道德方面)是否清净,及身体是否健康,能持菩萨那罗延力所合成身经十个月。然后,才下生人间,出家修道,乃至菩提树下入金刚喻定,于三十四心断尽烦恼,才是菩萨道的圆满──即成佛。[18]为什么有部所说的菩萨非得来到人间成佛而非天上?《婆沙》举了九个理由,如
  1、过去诸佛皆于人中而取正觉故。
  2、天趣身非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依止故。
  3、人之智见猛利,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4、诸天耽著妙欲,于入正性离生得果离染等事非增上故。
  5、人趣根性猛利,多分能受如来正法,天趣不尔。
  6、菩萨的最后一生必受胎生,而天趣只有化生而无胎生。
  7、唯人趣有厌心及猛利智。
  8、为俱摄人天的众生故来人间成佛,若在天上则人无法由往天上而得佛摄化。
  9、若天上成佛,再来世间度化人,世间人当怀疑佛是幻术所作而不受法。(《大毗婆沙论》卷178,大正27?893上~中)
  基于以上的原由,因此有部所认为的菩萨必须来人间成佛。
  总之,有部的菩萨必须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修三十七道品及四波罗蜜,百劫修三十二相,然后下生人间,并出家、修道,最后才于菩提树下入金刚喻定,于三十四心断结尽而成道。
  (二)能入与否之问题
  到底菩萨是否能够入灭尽定?《大毗婆沙论》卷153有这么一句话说到:
  问:菩萨为入灭尽定不?尊者世友说:不能入。契经说,为圣者定故,若菩萨能入者,亦应名异生定。[19]
  尊者世友站在有部的立场上,说菩萨不能入灭尽定,其原因在于他们对菩萨的观念与大乘有所不同。有部所谈的菩萨在未证菩提之前,都是属于异生,而灭尽定无论是大小乘都一致公认是三果以上所修的定,所以尊者世友才说:“若菩萨能入者,亦应名异生定”。对于这一问题,当然也有其他的说法,如说:菩萨亦应欣上离下所以也会入灭尽定。另类说法则是:菩萨是广求一切智的,所以也应该修学与入灭尽定。还有大德法救作如此说:
  菩萨不能入灭尽定,以诸菩萨虽伏我见不怖边际灭,不起深坑想,而欲广修般罗若故,于灭尽定心不乐入,勿令般若有断有碍故,虽有能而不现入,此说菩萨未入圣位。[20]
  属于譬喻师的大德法救,与大乘的思想似有所同,彼认为菩萨可以断我见,于智慧上是有足够的能力入灭尽定的,可是为了得到更高的佛智,因为太深的禅定是无法起观慧的,因此在未证菩提前菩萨不能入灭尽定,若果将堕入二乘的涅槃。在《大智度论》卷39中,也有说菩萨可以入灭尽定,甚至可以从初禅乃至一念间入,这是因为“菩萨无量福德智慧力,深入禅定,心亦不著,故能远超”[21]。以大乘的目光视之,具有无量福德与智慧的菩萨随时都可以入灭尽定而无所障碍的。这与《大毗婆沙论》中所说的外国师似有相同之处,他们也作如此之说:“一切菩萨先起灭尽定。后证无上正等菩提”[22]。然对有部的毗婆沙师而言,“一切菩萨先证无上正等菩提后起灭尽定”。[23]
  总而言之,有部所提倡的菩萨尚还是属于异生凡夫,无论是经过了多少时间,累积了多少的福报与智慧资粮,仍然不能入灭尽定,唯有直到菩提树下,断三十四心刹那断结得一切智的时候,才能入灭尽定。
  八、结 论
  最后,本文结论列举如下:
  1、 印顺导师的看法,无色定乃由后人修行的成果所演变出来的,此乃因修空、无相、无所有三种出世法失败而成为世间定;而灭尽定可说是由无想定而演绎过来的定。
  2、 与死亡的差别,小乘认为只在寿与暖,而大乘者却认为有细心或阿赖耶识。在出定方面,有部认为不须细心,而以前心作为后心的等无间缘。
  3、 无想定与灭尽定除了都是无心定以外,主要差异在灭尽定是圣者所入定,而无想定是异生所入定。
  4、 《阿含》中有说灭尽定能顺趣解脱,有部则认为那只是暂时性的解脱,并不能真正断除烦恼,而大乘则说它是无漏所摄。
  5、 有部的菩萨必须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修四波罗蜜,百劫修三十二相,然后下生人间,并出家、修道,最后才于菩提树下入金刚喻定,于三十四心断结而成道;在这之前的菩萨,以有部的观点上,尚且还是异生。
  6、 虽然大乘的菩萨是能入灭定,但依有部的菩萨观来看,所谓的菩萨尚还是属于异生凡夫,唯有在菩提树下,于三十四心刹那断尽烦恼而得一切智之后,才能入灭尽定。
  【参考书目】
  1. 《杂阿含经》
  2. 《长阿含经》
  3. 《中阿含经》
  4. 《相应部》
  5. 《长部》
  6. 《发智论》
  7. 《大毗婆沙论》
  8. 《俱舍论》
  9. 《大智度论》
  10. 《成唯识论》
  11. 印顺导师:《性空学探源》,正闻出版社,民国79年8月11版
  12. 印顺导师:《空之探究》,正闻出版社,民国74年7月初版
  13. 印顺导师:《说一切有部为主之论书与论师之研究所》,正闻出版社,民国81年10月7版
  14. Paul J. Griffiths: ‘On Being Mindless:Buddhist Meditation And The Mind-Body Problem’, 1986, published by Open Court Publishing Company.
  15. Winston L. King: ‘Theravada Meditation’, 1992, published by Motilal Banarsidass.
  16. Johannes Bronkhorst: ‘The Two Traditions of Meditation in Ancient India’, 1933, published by Motilal Banarsidass.
  17. Nyanaponika Thera: ‘The Heart of Buddhist Meditation’, 1996, 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
  --------------------------------------------------------------------------------
  [1] 《性空学探源》p-94,印顺导师著,正闻出版社,民国79年8月11版
  [2] 《性空学探源》p-96~98,印顺导师著,正闻出版社,民国79年8月11版:
  与解脱相应的第四禅,‘除断苦乐,忧苦先灭,不苦不乐,舍念清净’,为佛教目标所在,大概是第一期的思想了。以空、无相、无所有三三昧的熏修,其未能引发无漏即生解脱者,理应生于此空、无相、无所有处;无色界的组织,因此成立。空处以上有识处,这是定心空外境而存内心 也就是境空心有的过程,与十遍处、四空处、识处的次第相合。境空心有,进而不念境空,不念心有,即是无所有;等到心境并寂,即是无相心定。瑜伽者的禅观过程显然与四无色的次第相合。‘杂含’空、无相、无所有的次第,‘中含’转而为不动、无所有、无想,实有深切注意的必要。‘杂含’567经,‘中含’‘支离弥梨经’,仅立一无相心定,这是第二期佛教者的目标了。但此无相心定,如‘杂含’485经、‘中含’‘一切智经’,开为无想定(非想非非想处)与灭受想定二者;‘杂含’456经,开为非想非非想处(无想处)及解脱二者;而‘杂含’474经、‘中含’‘真人经’、‘大因经’(巴利藏见长含),又开为非想非非想、灭受想定、及解脱三者。到此无相心定,不再说它是智果智功德,被视为有念与出定计我了。
  [3] 参见《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36(大正24?387 中)
  [4]  Paul J. Griffiths:《On Being Mindless:Buddhist Meditation And The Mind-Body Problem》p.11~12,1986 by Open Court Publishing Company.
  [5] Paul J. Griffiths:《On Being Mindless:Buddhist Meditation And The Mind-Body Problem》 p.64, 1986 by Open Court Publishing Company.
  [6] 同上
  [7] 《长阿含经》大正1?15中:
  阿难!我所说法内外已讫,终不自称所见通达。吾已老矣年粗八十,譬如故车方便修治得有所至,吾身亦然。以方便力得少留寿,自力精进忍此苦痛,不念一切想,入无想定时,我身安隐无有恼患。
  [8] “灭正受”是“灭尽定”的异名。参见:《杂阿含经》卷20(大正2,150中):“若死若入灭尽正受有差别不?答:‘舍于寿暖,诸根悉坏,身命分离,是名为死。灭尽定者身口意行灭,不舍寿命,不离于暖,诸根不坏,身命相属,此则命终入灭正受差别之相。’”
  [9] 《杂阿含经》大正2?150中~下
  [10] 《成实论》大正32?339上
  [11] 《大智度论》卷64(大正25?513上)
  [12] 《成唯识论》卷7(大正31?37下)
  [13] 《大毗婆沙论》卷152(大正27?777上~中)
  [14] 《大毗婆沙论》卷152(大正27?774上)
  [15] 《冠导阿毗达磨俱舍论》(大藏经补编6?503下~504上)
  [16] 《中阿含经》卷49,〈小空经〉190经(大正2?737下)
  [17] 《大毗婆沙论》卷29(大正27,150上):“云何尽智?谓如实知我已知苦,已断集,已证灭 ,已修道。云何无生智?……如实了知我已尽欲漏、有漏、无明漏,是尽智”。
  [18] 其实,若以大乘的立场来谈,菩萨不必等到最后一生才入正性离生,他大可在修“般若道”时,即证正性离生──无生法忍。尔后修“方便道”,严土熟生而成正等正觉。
  [19] 《大毗婆沙论》卷153(大正27?780上)
  [20] 《大毗婆沙论》卷153(大正27?780上)
  [21] 《大智度论》卷39(大正25?343中)
  [22] 《大毗婆沙论》卷153(大正27?780中)
  [23] 《大毗婆沙论》卷153(大正27?780中)
  迦湿弥罗国毗婆沙师说:“一切菩萨先证无上正等菩提后起灭尽定。”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