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贪”和“愿”等心行的差异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学佛者:
  学生现在已经没有体悟了,一切皆可破。

  zf:
  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危险的“体悟”!一切皆可破吗???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的因果规律可破吗???因于无明而有轮回、因于般若而有解脱这些缘起法学兄能破得了吗???

  学佛者:
  不存在“佛性”,那只是能证而已。方法是一切如幻,无非本性清静而已。

  zf:
  大乘经中广宣佛性,若如学兄所断言:不存在“佛性”,如来岂不是大妄语者!我等初机学人,切不可因自己一时无法理解如来所说而妄下断言。如来经典中的“矛盾”是因我们自己心中的无明所致,克服这些“矛盾“的有效方法就是虔发无上菩提心,真诚忏悔自己的业障。业障减轻后,原来心中的“矛盾”会自然消失。
  缘起之法如同梦幻,虽无自性而能现起种种作用。轮回如幻,菩提亦如幻。但因如幻之菩提能利益如幻之众生,我等不应因其如幻而放弃追求。

  学佛者:
  学生只是意解到“脱离对立的……是对立后的能所不可能去认识的,而脱离对立的……也不脱离对立之后的能所”。其中“脱离对立的……”是不得已而强说。

  二麻子:
  “超越能所”是不能用对立中的能所二执去认识的。而超越能所也不需要离能所相。这段意思大致无误。

  学佛者:
  我的修行方向,“正定”时,不去寻求执守“空性”。一发现自己执守“念头”时,按如上的理解“体悟”之“如幻”,因为自己定力不够,“体悟”往往就是“观”了。

  zf:
  由观察修开始,自然过渡到安住修恐怕是实修的必经之路。 

  学佛者:
  请评点及指引以后的修行方法。

  zf:
  只要将发菩提心和忏悔业障作为修行的重点就不会偏离正道。以上建议谨供参考。

  学佛者:
  后学初期不敢去想“追求”,“追求”要等后学证得“无思维而起念”时才行。这点后学特想听听诸位大德的教导。

  zf:
  在下猜测,学兄不敢“追求”的原因是因为没有搞清“贪”和“愿”等心行的差异。客观上一些人常常将“追求”统统斥为“贪”的指责可能也是造成我等学人不敢大胆地“追求”的原因之一。
  贪和愿俱为欲的范畴。欲又作乐欲,意谓希求、欲望,是希望所作事业之精神作用。欲有善、恶、无记等三性,善欲为引起精勤心之根据;恶欲则为引起烦恼的根据,包括贪等。
  先说贪。贪乃欲求五欲、名声、财物等而无厌足之精神作用。即于己所好之物,生起染污之爱着心,引生五取蕴而产生诸苦。
  再说愿。愿乃心中欲成就所期目的之决意,如心愿、志愿、意愿、念愿等。从本质上说,愿就是欲,但在佛经中,愿常指善欲。一切佛菩萨皆于修行之始,发为度众生愿成佛之心,如四弘誓愿等。同时,佛菩萨亦各有特殊之愿(别愿),如释迦牟尼佛之五百愿、阿弥陀佛之四十八愿、药师如来之十二愿、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等。盖果虽直接由行所感,然若无愿,则其行亦无法到达所期之目的。密乘中,佛菩萨的誓愿常以宝幢来表示。大日经疏曰:“宝幢是发菩提心义也。譬如军将统御大众,要得幢旗,然后部分齐一,能破敌国,成大功名。如来万行亦复如是,以一切智愿为幢旗,于菩提树下降伏四魔军众,故以为名也。”由此可见,“追求”无上菩提的誓愿,乃为统帅诸菩萨万行大军之幢旗。军中无此幢旗,军众便没有了灵魂,学人心中如无对无上菩提的“追求”,便绝无成就无上菩提的可能。
  由此可见,菩萨的誓愿和众生对五欲等的贪著虽同为“追求”,但因动机和目标的差异,其果报全然不同。
  至于先证空性还是先发大愿的修学次第要因人而异。如来弟子中一些人是先部分证得空性,后在回小向大的劝导下发起无上菩提心;大乘的通途则是先发四弘誓愿后证空性。《华严经·初发心功德品》中之“诸佛色相庄严身,及以平等妙法身,智慧无著所应供,悉以发心而得有”。这一开示指出:不但如来的胜色身,其胜法身(即对空性的彻证)同样因于无上菩提心而证得。
  总之,欲成无上菩提,“追求”是不可少的,无论是早追求还是晚追求。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