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论述空海“即身成佛”思想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任林豪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中国佛教发展至唐代达到了鼎盛的阶段,同时随着中国其它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开始影响邻近各国,特别是对日本,更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日两国的交往,《后汉书》已有“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赐以印绶”的记载。到了隋代,二次派遣隋使。大业二年,(608),又派僧旻、清安、惠隐、广济四个学问僧人与留学生一起入隋,学习佛教义理。他们学成回国后,都积极传播中国的先进文化。唐贞观十九年(645),日本实现了国内史上著名的“文化革新”,此后中日文化交流更加频繁,规模也更大,使中国文化的传入在日本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作用。特别是佛教文化方面,由于日本不少僧人通晓汉文,所以中国的佛教经典,成为日本佛教所汲取的唯一泉源。文化革新以后,日本入唐的僧人越来越多。整个唐代有名有姓的共有九十人。他们根据各自的愿望,分别去佛教兴隆的长安、洛阳、扬州、天台山、五台山等地拜师求法,全面的吸取和传承了中国佛教各宗的实学,回国后广事弘法,有的成为一宗的创立人,有的成为一宗的开山祖。如公元653年入唐的道昭,回国后创立了日本法相宗;公元702年入唐的道慈,回国后创立了日本三论宗;空海、最澄回国后分别创立了日本的真言宗和天台宗。

空海是日本佛教真言宗的创始人,也是日本入唐“八大家”和五位获得“大师”称号的僧人之一。他俗姓佐伯,幼名真鱼,赞岐国(今香川县)人,生于日本宝龟五年(774),十五岁学《论语》、《孝经》等,延历十年(791),考入大学寮明经科。后偶读《虚空藏求闻持法》,并经一僧人规劝,皈依佛门而作居士。延历十二年(793)剃度,师事勤操,法名教海,后为如空。延历十四年(795)受具足戒于东大寺戒坛,改名空海,在奈良大安寺学习三论宗。后于大和国(今奈良县)久米道场东塔下发现了朝思暮想的《大日经》。由于对其中的梵字真言及印契等,不甚了解,乃决心入唐求法。延历二十三年(804),空海与最澄等人随日本第十二次遣唐使入唐,来到了向往已久的长安,初住西明寺,旋拜青龙寺惠果为师。得受两部大法及诸尊瑜珈,承续密宗嫡传。并受传法阿阇黎的灌顶,自号“遍照金刚”。又从般若三藏及昙贞等人受学《华严经》与悉昙梵语。大同元年(806)携带内典、外典等数百部书册返国。其后,得到嵯峨弘通密宗的敕许,在京都高野山寺立坛授法,弘传密宗。因而声誉大振。弘仁七年(816),与弟子等营建高野山金刚峰寺。弘仁十三年(822),奉敕于东大寺建立真言院,修息灾、增益法。翌年,受赐东寺,以为真言宗永久根本道场,并蒙赐号教王护国寺。天长五年(828),创建综艺种智院,教授道俗弟子诸学,普及庶民教育。承和元年(834)得仁明天皇的敕许,仿唐朝设内道场作法,而于宫中设真言院,创办“后七日御修法”。承和二年(835)示寂于金刚峰寺真言堂,世寿六十二。谥号“弘法大师”,世称之为高野山大师,或野山大师。

空海在唐游学二年,不但在佛学教义上学有所得,更重要的是回国后以《大日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作为根本经典,以《释摩诃衍论》、《菩提心论》以及《大日经疏》作为扶助的论释,又参酌其他各种经论及仪轨,精致地判释教相,正式创立真言宗。真言宗也称密宗,完整地应称为‘三秘密宗’。因为是废显教、立密教的宗教,所以有真言宗或秘密宗的名称。空海的佛学著作很多,主要者有《即身成佛义》、《十住心论》、《秘藏宝钥》、《般若心经秘键》、《二教论》等。其教义大纲系讲说六大(体)、四曼(相)、三密(用)等三大圆融,建立两部曼荼罗,而以‘即身成佛’为其主旨。

所谓“六大体大”即地、水、火、风、空、识;大曼荼罗、三昧耶曼荼罗、法曼荼罗、羯磨曼荼罗是“四曼相大”;身密、语密、意密“三密用大”。密教以显明地、水、火、风、空、识为万有的本体;佛是六大,鬼也是六大,天地也是六大,人们也是六大,虽然法界无限,但皆为六大所造。这就是“即事而真”。把此六大分开,则地、水、火、风、空属于胎藏界,识大属于金刚界。或者可把这两部分分为理、智,可分为色、心,可分为因、果。尽管如此,六大是无碍的,举一全收,所以胎藏金刚、理智、色心、因果是不二而二,二而不二的。这样胎、金两部的六大,第一是大曼荼罗,凡是诸佛、菩萨、诸神、诸鬼,以及人们的身形、万物的形象皆如是。第二是三昧耶曼荼罗,凡是诸佛、菩萨、诸神、诸鬼的印契,或如所用的东西,以及像人们的衣服等,皆属此类。第三是法曼荼罗,就是诸佛、菩萨、诸神、诸鬼等的名号。第四是羯磨曼荼罗,就是诸佛、菩萨、诸神、诸鬼的威仪、事业。以上统称为金、胎两部的曼荼罗;这四曼荼罗,是六大体中所本有的义相,具有“轮圆具足”之义。表达这“大、三、法、羯”的义相的互相涉入的法旨,名之为曼荼罗。而“四曼相大”之表现于人“身”,例如手按照法则去结印契,此为身密;“口”诵各种真言陀罗尼,此为口密;“意”认识心、佛、众生三平等的观念,此为意密,统称为三密用大。如果成就了这三密,此身立即成佛,所以《发菩提心论》说:“唯真言法中即身成佛,故是说三摩地法,於诸教中阙而不书……若人求佛慧,通达菩提心,父母所生身,速证大觉位”。

根据上述原理,空海在《即身成佛义》中引用乃师惠果所作偈颂:“六大无碍常瑜珈,四种曼茶各不离,三密加持速疾显,重重帝罔名即身。法然具足萨婆若,心数心王过刹尘,各具五智无际智,圆镜力故实觉智”。认为即身成佛是指众生与大日如来心体合一的大无碍无分别,众生本来即具足法身。并提出三种即身成佛,称为“理具成佛”、“加持成佛”和“显得成佛”。所谓“理具成佛”即一切众生自心中,具金刚、胎藏两部曼荼罗之体,远离因果,法然具足,称为理具即身成佛。由理而言,一切众生均由五大(地水火风空)构成,属胎藏界;心为识大,属金刚界,身心与大日如来无别,本来即具足法身。简单的说,就是依据“体”的六大。“加持成佛”即依修行之功,由佛力加持,而现成佛之相。乃众生之三业与佛之三密交互加持感应,开显本有证得之觉体。对本有理具之成佛而言,虽亦在修生修显之位,然众生本觉之功德与诸佛之加被力感应道交时,于一念之中觉知诸法实相,即开显众生本有证得之觉体。此系指修行之过程。简单的说,就是依据“相大”的四曼。“显得成佛”指三密行业相应,修行圆满具足,心中自开显内证之无量功德,于意证得依正无碍十界平等之佛身。真言名目曰:“加持内证,唯独自明了,余人所不见,故开示自身之万德,出现佛相,地地升进,十一地所显圆极是也”。即完成修行时,可得圆满菩提,显现佛b性圆满,达于最高修行目的。此系指果位。简单的说,是依据“用大”的三密相应。因而,即身成佛所求的不是“理具成佛”,也不是“加持成佛”,而在于“显得成佛”。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