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工巧明>> 地理>>正文内容

佛教四大圣地之首——五台山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教四大圣地之首——五台山


五台山坐落在山西省境内,太行山北段,五台县东北部,由五座山峰组
成,其中台翠岩峰是核心,海拔3058 米,被誉为“华北屋脊”。其周四峰为:
东台望海峰、南台锦秀峰、西台挂月峰、北台叶斗峰。各险峰遥然相对,互
相映衬,浑然一体。五台山还有内外台之分,五峰之内,称做内台,五峰之
外,称做外台。不论台内台外,大小寺庙,星罗棋布,形成了一个规模宏大
的古代建筑群。它与四川的峨嵋山、浙江的普陀山、安徽的九华山合称为中
国佛教的四大名山,并且以其历史最早而被列为首位。
五台山,又叫清凉山。传说从前的五台山气候炎热、久旱无雨。文殊菩
萨为了解救百姓遭受酷热的苦难,化为一个和尚到东海龙宫去借宝。龙王领
他看遍了宫内的奇珍异宝,他都不要,却挑中宫外一块叫做歇龙石的大石头。
这块大石头原是龙太子歇息纳凉的地方。每当龙太子玩得大汗淋漓时,只要
到石上一躺,便会遍体生凉。龙王虽舍不得石头被借走,但一想到石头又大
又重,谅这个和尚也搬不走,便假意答应。不料,文殊菩萨用手轻轻一点,
歇龙石突然变小,装入袖中不辞而别。文殊菩萨回到五台山,将此石扔在山
沟里,只见瞬间遍山草长花开,清泉涌流,气候突然凉爽起来。于是人们把
这块神奇的石头称做清凉石,至今还躺在台怀镇西南18 公里处的清凉谷中的
清凉寺内。传说文殊菩萨还常坐在石上讲经说法,所以又称之为曼殊床。其
实,五台山被称为清凉山,主要是因为它地处华北,海拔又在2000 米以上,
每年四月解冰,九月积雪,北台和中台阴坡山的积雪终年不化,虽三暑盛夏,
气候仍热十分清凉高爽。的确,这里众山环绕,山高地超,环境幽洁,终年
气候清凉,故而,古人说它“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曰清凉”。
景貌有五台,气候有清凉,二者都与佛经相扣,那么叫“五台”或“清
凉”,看来都甚相宜,说它是文殊菩萨“道场”,自然也就顺理成章。所以,
五台山又被人叫做“清凉圣境”。
远古之时,五台山叫做五峰山,台顶树木稀少,犹如垒土而成,因此当
地俗称“秀头山”。传说文殊菩萨从龙王处取回歇龙石后,龙王五个儿子追
到五台山,用龙爪乱扒乱翻,想要找回歇龙石,因此把五个山峰扒成平台。
现在每座台顶的山麓,都可看到有成堆乱石,人们称之为“龙翻石”。其实
这是冰川时期由于冰冻作用造成的砾石堆。
自古道:“天下名山僧占多。”五台山佛教发展的历史,据明代的《清
凉山志》记载是始于汉代。早在东汉永平年间(公元58~75 年),印度高僧
摄摩腾和竺法兰来中国传扬佛教,称五台山为文殊菩萨的演教处所,奏请汉
明帝在此建寺。相传台怀镇西侧山峰与古印度佛祖释迦牟尼出生地灵鹫山相
似,因此,汉明帝刘庄就将五台山第一座寺庙改名“大孚灵鹫寺”(今名显
通寺)。随后历代封建统治者也都竞相在山中修建寺庙,以彰功德,到清代
嘉庆(1796~1820 年)中期以后才逐渐衰颓。在全盛之时,山中共有大小寺
庙数百座(现存台内寺庙39 座,台外寺庙7 座),僧人10 万之多。台怀镇
周围寺塔林立。
五台山以佛教名山而久负盛名。中唐时期五台山图传至日本,后又传到
敦煌,绘入莫高窟61 窟中的《五台山图》。唐宋时,日本僧人数次来此朝圣,
学习佛法。以后,朝鲜、越南、泰国、尼泊尔、印度尼西亚等国,每年都有
大批香客、圣徒来山顶礼膜拜,布施献佛。清朝康熙皇帝五次来朝,乾隆皇帝六次游历此山,并住宿于菩萨顶。现在中门匾上的“灵峰胜境”为康熙亲
笔御书,乾隆所题御碑高6 米,四面刻有汉、蒙、满、藏四种文字。
一进台怀,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高大的舍利大白塔。此塔矗立在塔院寺
内,位于慈延寿宝殿和大藏经阁之间,其周身涂以白垩,俗称大白塔。相传
崇信佛教的印度阿育王,曾用五金七宝铸造8.4 万座铁塔,并把这些铁塔分
布在世界各地,又在每座铁塔下放上释迦牟尼的舍利子,台怀镇原来的慈寿
塔就是其中的一座。明朝万历十年(1582 年)七月,敕建现在的大白塔时,
就把原来的慈寿塔藏在了腹内。巍峨的白塔塔基呈正方形,边长31.4 米,高
56.4 米,整个形状像一个藻瓶。塔顶中央置风磨铜宝瓶,金光闪耀,塔腰与
露盘四周还挂有252 枚铜铃,风吹铃响,余音不绝。塔的中层,建有塔殿三
间,殿内有三大力士铜像、瓷质济公和尚像、木雕刘海戏金蟾像和佛像。白
塔建筑之难、工程之大,在整个五台山的工程中可称之最,它一向被视为五
台山的标志。
在五台山的古建筑群中,最著名的要算台内五大禅处:显通寺、塔院寺、
菩萨顶、殊像寺和罗睺寺。
显通寺在五台山佛教中心聚集区的台怀镇内,紧临灵鹫峰下,是全山最
负盛名的寺院,全山规模最大的青庙,也是全山历史最古远的佛刹。它始建
于汉明帝时,最初名为大孚灵鹫寺。北魏孝文帝时(公元471~499 年)重建
后,改名为花园寺。到了唐太宗时(公元627~649 年)才被命为“大显通寺”。
如今,显通寺规模宏大,殿阁巍峨,占地面积8 万平方米,各种建筑400 余
间,中轴线上殿宇布局和建筑式样带有宫廷建筑的色彩。殿堂各具特色,无
一雷同,可算是明清时代庙宇建筑的典型。这七座殿宇分别是:水陆殿、大
文殊殿、大雄宝殿、无梁殿、千钵殿、铜殿、后高殿。
水陆殿乃是举办“水陆法会”的场所。水陆法会又称“水陆道场”、“水
陆斋”,是为超荐水陆一切亡灵而设的,往往规模巨大,仪式繁杂,少则七
天,多则七七四十九天,是佛教中的重大佛事活动。
水陆殿后有左右碑亭,其西面碑亭为无字碑。“无字”,是说文殊菩萨
功德无法用文字来表述,所以有碑无言,而无言则无所不言矣!其东面碑亭
是清康熙皇帝的御笔制碑,记述了显通寺的历史。
大文殊殿内有文殊塑像一尊,这是仿菩萨顶真容院内的文殊驾狻猊像而
造的。
大雄宝殿面阔七间,与作为献殿的五间抱厦联为一体,十分宏伟壮丽。
殿内供有释迦佛、弥陀佛和弥勒佛,以及骑狮文殊、驾象普贤和十八罗汉像。
无梁殿为明代青砖券构而成的穹隆式建筑,宽七间深四间,规模宏伟,
砖雕精致,内供无量寿佛,上部藻井,镂刻富丽。
千钵殿里,供有十一面千手千钵如来像。
铜殿高两丈,以紫铜铸成,内外贴金,金碧辉煌。殿前原有五座各高两
丈、形式不一的铜塔,分别象征文殊菩萨的五智,因此又称“五髻塔”或“五
方佛塔”。但其中三座覆钵式嗽嘛塔和合壁式塔已不知去向,只剩两座楼阁
式塔仍巍然屹立。铜殿是五台山的著名宝物,闻名海内外。它与峨嵋山金顶
上的铜殿,同为明代高僧妙峰大师所造。
后高殿是最后一层殿宇,它地形最高,可俯瞰全寺,故以为名。
显通寺内还藏有明版经藏和华严经字塔等宝物。寺门前有钟楼,雄伟壮
观。钟楼下层有一洞门,为街巷的通道;上层四面有迴廊,楼房内悬一口巨大铜钟,为明代正统年铸,重达9999 斤半,上面刻有楷书经文一万余字。以
巨木击之,声传全山,余音经久不绝,又是寺内一宝。
塔院寺紧挨着显通寺,在显通寺之南,台怀镇白塔下。它是五台山的象
征与标志。无论从台怀镇上平视或仰视,还是从四面的五峰顶上俯视,都一
眼可见大白塔傲然耸峙于群峦绿掩、众寺环宫之间。遥遥望去,素洁如白鸽
展翼,雄壮似镇山之碑;又婉如一支高标领航的旗舰,率五台万千舻舸,遨
游于天地苍莽之间。
菩萨顶在显通寺北面的灵鹫峰上,传为文殊菩萨道场。因菩萨顶为文殊
居住地,故又名真客院,亦称文殊寺。菩萨顶创建于北魏。明永乐年后,蒙
藏教徒进驻五台山,因大喇嘛居菩萨顶,此顶遂成了黄庙(即喇嘛庙)之首。
菩萨顶上有殿宇430 间,占地3 公顷,其格局均按皇宫模式建造,上覆三彩
琉璃瓦,下铺青色细磨砖,十分富丽堂皇,为诸寺之冠。山门内有天王殿、
钟鼓楼、文殊殿、大雄宝殿等建筑。文殊殿内的文殊菩萨驾骑青狮,手持利
剑,头顶五髻,故又有“五台”为文殊五髻的说法。在佛教中,文殊和普贤
是释迦牟尼的左右胁侍,而文殊是智慧和威猛的象征。菩萨顶为五台山风景
区的最高处,在灵鹫峰的南坡,有108 级石阶,直达菩萨顶上的梵宇佛宫。
在佛教中,这108 级台阶,暗指人世间有108 种烦恼,走完这些石阶,一切
的烦恼也都踩在脚下了。石阶尽头是一座装饰漂亮的三间牌坊,上书“灵峰
胜境”四个大字,为康熙所立。在东禅院碑亭内,立有乾隆御碑一座,用方
形巨石雕成,碑高6 米,每面宽1 米,为五台山最大雕刻。碑上镌刻着汉、
满、蒙、藏四种文字。人们踏上这108 级台阶,都会想起《水浒传》中鲁智
深大闹五台山的故事:酒醉如泥的鲁智深,步履蹒跚地登上台阶,砸开山门,
演出了一出捧腹的闹剧,但却表现出他不服清规戒律的豁达性格。
殊象寺位于塔院寺西南一华里处。因寺内供奉文殊像而得名。始建于唐
朝,后毁于火灾,明朝成化23 年(公元1487 年)重建,遂成今日规模。山
门、天王殿为前院、廊庑、配殿为两侧,禅堂方丈室为后院,中间建文殊阁
五楹和钟、鼓二楼。文殊阁宽五间,深四间,重檐九级顶。阁内文殊骑在约
9 米高的狮背上,龛背面塑三世佛(药师、释迦、弥陀),两侧为悬塑五百
罗汉渡海像,各个神情飘逸优美,精巧逼真,令人叹为观止。
罗睺寺在塔院寺东北不远处,始建于唐代,明清时均有修建。清康熙、
雍正、乾隆三帝崇佛法,多次朝圣,又予修饰扩建。现在罗睺寺内殿堂宇阁,
奇饰雕工,都保存完好,有天王殿、文殊殿、大伟殿、藏经阁、厢房、配殿、
廊屋、禅院等建筑。后殿中心,有一木制圆形佛坛,坛上周雕水涛和十八罗
汉过江之像,当中荷蒂上有木制大型莲瓣,内有方形佛龛,四方佛分坐其中,
形制极为精美。更为绝妙的是,在大莲瓣上设有中轴、轮盘、牵索等机关,
可以牵伸自如,令莲瓣时开时合,使四方佛时隐时现,还有一个美丽的名字,
叫“开花献佛”。观者无不啧啧羡叹。
出台怀镇向南5 公里,就到达怀南九龙岗山腰上的龙泉寺,寺现存有影
壁、台级、牌坊和三座院落。在影壁中间镶嵌一幅巨石雕刻,文殊骑狮居中,
四周布满了人物花卉,构图严谨美妙,神情生动逼人。向北登108 级石阶即
达山门,它是一座由汉白玉雕刻件组装成的牌坊,共有三门六柱,呈“一”
字形,中间高,两端低。石坊前后都有匾,正题为“竣峰凌宵”,背面为“妙
通玄机”,整座石坊造型优美,雕工精巧,上面刻着的89 条蛟龙伸爪昂首,
鸟兽欢跃,花草并茂,人物神态宛然如生。据说当时耗费了36000 两白银才建成。在外台区还有两件国宝,一是佛光寺,一是南禅寺。
佛光寺是五台山最负盛名的寺庙之一,被称为中国古建筑“瑰宝”。佛
光寺坐落在五台山豆村镇北佛光峰上,背东向西,东、南、北三面山峰环抱,
通幽的小路从山坡下弯弯曲曲伸向山门。它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代,据说孝
文帝曾在此处“见佛光之瑞”,因以为名。东大殿是佛光寺主体,为唐代所
建。殿门正上方有一蓝色巨匾,上书“大佛光寺”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此
殿居高临下,气势雄伟。柱、额、斗拱、门窗、墙壁,全部用朱土涂刷,未
施彩绘,格调古朴端庄。殿面宽七间,进深四间,单檐四阿顶。殿顶全部用
板瓦仰俯铺盖,脊兽全为黄色琉璃艺术品,屋脊的两端各矗立着一个高大雄
健的琉璃鸱尾。步入殿内,迎面是一坐高14 公分的大佛坛,佛坛上面有三佛
和菩萨胁侍等像35 尊。正中间是降魔释迦像。左边是弥勒佛,右边是阿弥陀
像。释迦、弥勒都有螺发,阿弥陀佛则是直发。三尊塑像,个个面颊丰满,
眉毛弧弯,嘴唇端正,具有显著的唐风。
在东大殿内柱额上的几幅拱眼壁画,均为唐代遗物。其中最为珍贵的是
右次间内柱前额上的横幅。横幅分三组:中间一组以佛为中心,七菩萨胁侍。
左右两组以菩萨为中心,其两旁又各有菩萨、天王、飞天等。壁之两端有僧
俗供有人像。北面一排是披袈裟的僧徒,南面一列是袍服大冠的文官,内有
一官,好像是权衡长短,那嘴角上的胡须飘然若动,与敦煌中壁画的人物几
乎无异。壁画颜色除石绿以外,都是深暗铁青色。画像的衣纹姿态自然流畅,
具有唐代风韵,而画脸和胡须的笔法,则含有汉画的遗风。大殿左右四梁下
刻有唐人题字。笔法遒劲,清晰明了,实属不易多得的唐人墨迹。
佛光寺地处群峦环抱之中,坐东向西,因山势而建,东、南、北三面峰
成壁障,唯西面豁开。这里松柏苍翠,优雅清寂,是难得的风水宝地。
南禅寺位于五台县城以西22 公里的李家庄,已是五台山西部边缘。南禅
寺玲珑小巧,当属五台山最小的寺庙了。其所以受人重视,全在于它的古朴
悠久。它的寺庙建筑,不仅是五台山,而且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座木结构
建筑,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782 年),距今已1200 多年。大殿古朴典雅,
单檐歇山顶,殿内无立柱斗拱层叠架,给人以庄严雄伟的感觉。
五台山的建筑、塑像、壁画和墨迹四种艺术,萃聚一处,形成孤例,被
人们称为“四绝”。五台山的六月大会盛况空前,相传文殊菩萨在农历六月
十四诞辰,这一传统从隋唐时期一直流传至今。每年会期,四方僧尼香客蜂
拥而至,各寺庙灯烛辉煌、香烟缭绕。尤其在六月十四、十五两天,喇嘛教
要举行特有的“斩鬼”、“跳鬼”宗教仪式。喇嘛们头戴鬼神面具,穿着奇
装异服,手持各种宗教器具,手舞足蹈,引八方来客争相围观,热闹非凡。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