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支谶译经“法师”考(1)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释继坤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释继坤
中华佛学研究第三期
中华佛学研究所发行
1999年三月出版
页43-68
--------------------------------------------------------------------------------
页43
提要
本篇论文的特点是以文献学方法,对“法师”一词在初期
大乘经的角色作探讨,同时针对日本学者静谷正雄的研究作进
一步查证与补正。所引用的文献是三部支谶最早译出的大乘经
,即《道行般若经》、《般舟三昧经》、《阿佛国经》,代
表三部重要的初期大乘经典,以看出“法师”在西元二世纪之
前所扮演的角色。
本论文的贡献可分三方面:第一,找出初期大乘经典中“
法师”的语词来源是可能译自三个不同的梵语词,并非如静谷
氏所探讨的结论,只有一个来源。第二、对初期大乘经典“法
师”提供新且比较清晰的概念。以上二点补充现今佛学辞典有
关“法师”的内容。第三、针对静谷正雄的研究作出补正,其
中论点包括大乘经典著者是“法师”作出反驳与论证,认为大
乘经典的成立,很可能是从僧团中来;同时说明大乘经的“法
师”并非著者自称,反而是一种尊称,作为鼓励“善男子、善
女人”多受持读诵大乘经的一种善巧方便。除此之外,本篇亦
凸显支谶译经的重要性──即是最早把大乘经翻译成中文,而
且所译出的都是重要的大乘经典,是为佛典研究之珍贵资料。
关键词:1.支谶 2.法师 3.《道行般若经》 4.《般舟三昧
经》 5.《阿佛国经》
一、研究动机、主题与目的
(一)研究动机
佛教术语起源于佛典,因此想要了解某一特定名相,必须
从经典中的上下文去体会各名相所要传达的内容与意义。这些
术语随著佛法的普及,渐渐与生活结合,成为日常的用语,而
失去它原来在经典中的意思。其实此乃文化发展的一种自然过
程,故无须过于强调这种演化之得与失。但是,由于语言是一
种传达思想的工具,因此对于佛教文化而言,某一语词的演变
,有每阶段所代表的意义;所以佛教徒要理解佛学名相的确切
观念,必须知道是以何立场来谈,才不至于落入含糊不清,模
棱两可的局面。然而佛教徒对这一方面的醒觉尚不多,因此本
篇试著从“法师”一词略微溯源,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从现今的社会层面而言,“法师”一词是对出家众的尊称
。再深入一层,在佛教界内,又以善于讲经说法的出家众,才
堪称为“法师”。但是有些经典中指出,“法师”可以包括出
家众与在家众,因而产生一个问题─“法师”的定义究竟是什
么呢?查阅在中华佛学研究所目前所有的十二部佛学专科辞典
,“法师”一词,其相关资料如下:
1.定义:说法者,精通佛法、宣说教理(正法)的人,修
净行,领导众生的僧人。[注 1]
2.梵语词:“dharmabhaa.naka”
3.巴利语词:“dhammakathika”
4.藏语词:“chos smra ba”
5.所引的书证:
经类:《杂阿含经》、[注 2]《佛藏经》、《华严经
》、《大般涅槃
───────────────────────────
注 1:各辞典之释义或有语词修饰、简略之异,兹归纳撷取之。
注 2:在诸经中,只有《杂阿含.经二十六》对“法师”的定
义如下:“何名法师?佛言:‘若于色说是生厌、离欲
、灭尽、寂静法者,名法师。若于受、想、行、识说是
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名法师。是名如来所说
法师。’”T2.99[26]5c10~18。
页45
经》、《法华经》(该经有二品,即〈法师品〉及〈法
师功德品〉)
律部:《四分律》、《十诵律》、《有部毗奈耶》
论书:《十住毗婆娑论》、《瑜伽师地论》、《十地经论》、
《俱中国祖师著作:《华严经大疏钞》、《法华文句》
6.“法师”的类型:依《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有五种法
师,即受持、读经、诵经、解说、书写。
7.“法师”应具备的条件:依《十住毗婆娑论》所说,“
法师”应行四法:广博多闻,能持一切言辞章句;善知
世间、出世间诸法生灭之相;得褝定智,于诸经法随顺
无诤;不增不损,如所说行。
8.“法师”的德行:依澄观之《华严经大疏钞》有十德,
即善知法义,能广宣说,处众无畏,无断辩才,巧方便
说,法随法行,威仪具足,勇猛精进,身心无倦,成就
忍力。
以下是十二部佛教辞典或工具书有关“法师”的内容总览
:[注 3]
───────────────────────────
注 3:本文各辞典的简称及出处如下:《望月》=《望月佛教
大辞典》,望月信享编(东京:世界圣典刊行,1960年
,第三版, 4599a页)。《佛教》=《佛教辞典》,宇
井伯寿监修(京都:大乘出版社,1986年,第三刷,97
6a页)。《龙谷》=《佛教大辞汇》,龙谷大学编(东
京:富山房,1973年,4114b页)。《佛教语》=《佛教
语大辞典》,中村元编(东京:株式会社,1975年,第
二版,1232a 上)。《佛教学》=《佛教学辞典》,多
屋赖俊等编(京都:法藏馆,1976年,第十刷,899a页)
。《佛学大》=《佛学大辞典》(台北:新文丰出版,
1985年,1401b页)。《总合》=《总合佛教大辞典》
(京都:法藏馆,1987 年,第一版,1314a页)。《实
用》=《实用佛学辞典》(台北:佛教出版社,1989年
,900页)。《佛光》=《佛光大辞典》(高雄:佛光
出版社,1989年,第三版,3378页)。《岩波》=《岩
波佛教辞典》,中村元等编(东京:岩波书店,1989年
,第一刷,724b页)。《佛思想》=《佛教思想大辞典
》,吴汝钧编(台北:商务印书馆, 1992年,第一刷
,9316b页)。《佛百科》=《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蓝吉富编(台南:中华佛教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
2917 b页)。
页46
表一 各佛学专科辞典中有关“法师”的内容
┌──────┬──┬───┬────┬───┬──┬──┬──┬──┐
│佛学专科辞典│定义│梵语词│巴利语词│藏语词│书证│类型│条件│德行│
├──────┼──┼───┼────┼───┼──┼──┼──┼──┤
│《望月》 ◎│ + │ + │ + │ │ + │ + │ + │ + │
├──────┼──┼───┼────┼───┼──┼──┼──┼──┤
│《佛教》 │ + │ + │ │ │ │ │ │ │
├──────┼──┼───┼────┼───┼──┼──┼──┼──┤
│《龙谷》 ◎│ + │ │ │ │ + │ + │ + │ + │
├──────┼──┼───┼────┼───┼──┼──┼──┼──┤
│《佛教语》 │ + │ + │ + │ + │ + │ + │ │ │
├──────┼──┼───┼────┼───┼──┼──┼──┼──┤
│《佛教学》 │ + │ │ │ │ + │ + │ │ │
├──────┼──┼───┼────┼───┼──┼──┼──┼──┤
│《佛学大》◎│ + │ │ │ │ + │ + │ │ │
├──────┼──┼───┼────┼───┼──┼──┼──┼──┤
│《总合》 │ + │ │ │ │ │ + │ │ │
├──────┼──┼───┼────┼───┼──┼──┼──┼──┤
│《实用》 ◎ │ + │ │ │ │ + │ + │ │ │
├──────┼──┼───┼────┼───┼──┼──┼──┼──┤
│《佛光》 ◎ │ + │ + │ + │ │ + │ + │ + │ + │
├──────┼──┼───┼────┼───┼──┼──┼──┼──┤
│《岩波》 │ + │ │ │ │ │ │ │ │
├──────┼──┼───┼────┼───┼──┼──┼──┼──┤
│《佛思想》 │ + │ + │ │ │ │ │ │ │
├──────┼──┼───┼────┼───┼──┼──┼──┼──┤
│《佛百科》◎│ + │ + │ + │ │ + │ + │ +│ + │
└──────┴──┴───┴────┴───┴──┴──┴──┴──┘
体例说明:+表示有相关内容
◎引用《释氏要览》相关“法师”的条目
从表一以及有关“法师”一词的内容中,发现有三点值得
注意:首先是在十二部辞典之中,《望月》的资料最早、最多
、也最齐全,但仍缺少相关藏语词。其他较晚期的辞典,除了
前面少数几本(如《佛教语》[注 4]),多半辞典对“法师
”一词是相同的内容,而且很可能就是摘录前者。但各辞典却
没有发现《望月》所引的资料中,有些是错误的。如《望月》
引述《释氏要览》记载《辩中边论》有“十种法师”类型,而
实际上是《释氏要览》作者道诚误把“十种法行”看成“十种
法师”;而《释氏要览》引《十住毗婆娑论》经文,却是《十
住毗婆娑论》再引述《决定王经》的说法,以上二处之错误已
被高明道指出。[注 5]
───────────────────────────
注 4:《佛教语》是中村元一生在做学术研究时,所累积的笔
录编集而成的,因此是非常珍贵之学术成果。
注 5:参高明道,〈“法师”─《释氏要览》杂考之一〉(收
录于《万行》第二十九期,1988,第三页)。有关《决
定王经》究竟是那一部经,至今不得而知。印顺于《初
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北:正闻出版社,1981
年初版,第30页)将该经归入“还没有查出与汉译的那
一部相同或是没有传译过来”。《释氏要览》的出处是
:T54. 2127. 260b。
页47
从上表显示,有六部辞典是依《释氏要览》而作转述,但皆没
有发现以上的差错,可见各辞典皆认为《望月》的资料应该没
问题,而未查证所致。
其次,还有一点令人不解之处,“法师”的梵语词
"dharmabhanaka”与巴利语词“dhammakathika”是来自二个不
同的语根,前者是√bhan,后者是√kath,且该巴利语词可找
到相等的梵语词,即“dharmakathika”。在《望月.补遗Ⅱ》
“法师”的词条下,认为梵语词有二个,但却没有说明究竟那
一个词是藏语词所根据的译语。[注 6]是否此二梵语词在藏
语是译自同一语词,或不同,则不得而知了。所以单凭工具书
的解释是不足够的。
再者,所引经证的数量甚少。在第五项引用书证的部分,
摘录或引述经文的经与论,总共只列出五部经、三部律、六部
论及二部天台智顗的著述。根据《大正藏》(以下简称T)所
收录的佛教契经共有1419部,84部律,189部论。[注 7]从
比率而言,所占成份过低,似乎说明“法师”在佛教契经中并
未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如果从各辞典对“法师”所下的定义来
看,“法师”在佛教中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显然不应该只
在非常少数的经典中出现。为了想知道“法师”在那些经典中
出现,还得亲自下一番功夫查证不可。
笔者根据目前仅有的一部有索引可查阅的《大藏经索引》
,[注 8]经初步的调查结果,收录在T各部契经类有“法师
”的词条与次数有如表二所列:[注 9]
───────────────────────────
注 6:《望月.补遗Ⅱ》(954)是后来望月信亨之学生冢本
善隆补编,收录于同书第十册。本篇参考1973年,第八
版。
注 7:T收录于经部的经号,从第1册第l号经至第21册第1419
号经,律部是从第21册第1421号至第24册第1504号,论
部是第21册的1420号,再加上从25册第1505号至第32册
第1692 号。
注 8:笔者是透过查阅大藏经学术用语研究会编集的《大藏经
索引》,(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查阅“法师”
的词条,再找出经文对照。
注 9:本文根据索引检查“法师”出现的次数,不是精确的方
法,仅就不圆满的工具书,做大概之参考。有关《大正
藏索引》的学术评价,请参阅Nattier, J., Once Upon
A Future Time: Studies in a Buddhist Prophecy of
Decline (Berkeley: Asian Humanities Press, l992,
p69 n.l0).
页48
表二 收录于《大藏经索引》契经中“法师”次数
┌─────┬─────┬──┬────┬─────┬─────┬──┬────┐
│契经类别 │出现次数 │册数│每册比率│契经类别 │出现次数 │册数│每册比率│
├─────┼─────┼──┼────┼─────┼─────┼──┼────┤
│1.阿含部 │ 5 │ 2 │ 2.5 │6.宝积部* │ 36 │ 2 │ 18.0 │
├─────┼─────┼──┼────┼─────┼─────┼──┼────┤
│2.本缘部 │ 3 │ 2 │ 1.5 │7.涅槃部 │ 0 │ 1 │ 0 │
├─────┼─────┼──┼────┼─────┼─────┼──┼────┤
│3.般若部 │ 15 │ 4. │ 3.75 │8.大集部* │ 32 │ 1 │ 32.0 │
├─────┼─────┼──┼────┼─────┼─────┼──┼────┤
│4.法华部* │ 16 │ 1 │ 16.0 │9.经集部 │ 62 │ 4 │ 13.0 │
├─────┼─────┼──┼────┼─────┼─────┼──┼────┤
│5.华严部 │ 15 │ 2 │ 7.5 │10.密教部 │ 26 │ 4 │ 6.5 │
└─────┴─────┴──┴────┴─────┴─────┴──┴────┘
“法师”出现的次数总共:210
体例说明:1.“契经类别”是依T第1册至第21册的十大类别。
2.“出现次数”是依《大藏经索引》第1册至第11册
,“法师”词条中出现的出处次数。
3.“册数”是T依而计算。[注10]
4.“每册比率”以“出现次数”除“册数”,而得
看出平均每册出现之比率。
5.*:比率最高三部契经类别。
从表二显示“法师”出现在T的次数共有 210 次,频率最
多的是在大乘经典,尤以宝积部、大集部及经集部出现最多,
如以比率而言则是宝积部、大集部及法华部为高。从这可知“
法师”一词在大乘经的各类契经(除《涅槃经》类之外[注11]
皆曾出现, 从出现的次数来看,相信“法师”在各经典中扮演
著极为重要的角色。 为何只有少部分的经典被辞典所注意,或
许是因为其他经典中有关“法师”的内容不多亦不重要的缘故
,否则确实有点过于偏重少数几部,而招致顾此失彼之感。 然
而查现代学者之中,高明道曾写过一篇〈《大法炬陀罗尼经》
“法师说”初探〉。 [注 12 ]从高氏的研究得知,为数二十
卷; 分为五十二品的《大法炬陀罗尼经》,其中有五品之品名
是与“法师”有关, 即“法师相”、“法师行相”、“供养法
师”、“将护法师”以及“法师弘护”。 先不谈该经的思想背
景,单从内容而言,已是一部非常丰盛且不
───────────────────────────
注10:此依据册数而不以页数来计算,是因为依页数所得的比
率很小,难以作比较。
注11:各辞典的经证中有引用到《大般涅槃经》,可见《大藏
经索引》也并不能提供最完整的“法师”资料。
注12:参高明道,〈“频申欠呿”略考〉(收录于《中华佛学
学报》第六期,1993年,第129页)。
页49
容忽视的“法师”资料。[注13]这比起《法华经》的二品(
〈法师品〉及〈法师功德品〉),还要多出三品。如此丰富且
重要的相关经典文献,竟未被各佛学专科辞典注意,[注14]
除了表示各辞典的不圆满外,同时亦透露一个珍贵的讯息:一
定还有很多珍藏的经典,因为未被重视而在呐喊!为了不让这
些宝藏被隐没,本篇就以“法师”一词从事探讨。在未进入选
择主题之前,先看看近代佛学研究已达到何等的成果。
(二)近代学者研究评析
有关探讨“法师”一词的专篇论文,作开创性的研究是日
本学者静谷正雄。静谷氏于一九五四年发表一篇论文,名为〈
法师 (dharmabhaa.naka) ????──初期大乘经典?作者?
关??试论──〉。 [注 15 ]二十年后静谷氏又以该篇的研
究为基础, 扩大范围而撰写一本著作,名为《初期大乘佛教?
成立过程》。 [注 16 ]该篇有关“法师”的研究,是以铭文
及经典文献作为研究的基石, 就“法师”一词的溯源,而论述
“法师”为初期大乘经典[注 17 ]的作者。 静谷氏从《法华
经》的内容开始, 再旁涉其他初期大乘经,发现各大乘经典中
的“法师”多是译自梵语的“ dharmabhaa.naka ”,同样是以
“法师”为受持、读诵解说者, 并将最大的赞词与权威归于他
们。因此他推测“ dharmabhaa.naka ”“法师”,是一群负责
《法华经》以及几乎所有初期大乘经典的著作人,同时自称
─────────────
注13:《大法炬陀罗尼经》是隋代阇那堀多翻译,共有20卷,
收录于T21. 1340. 661 ~755。
注14:没有被注意的原因,或许是因为该经没有梵本及藏译本
可参考,然而以《大智度论》(T l509)为例,亦同样
没有梵本及藏译本,却非常受到学界的重视。因此这恐
怕是另有其他的原因了。
注15:参见静谷正雄〈法师(dharmabhaa.naka)????──
初期大乘经典?作者?关??试论──〉,收录于《印
度学佛教学研究》第三之一,1954年,页131-132。
注16:静谷正雄,《初期大乘佛教?成立过程》,(京都:百
华苑,第二刷1987年,该书初版是1974年发行)。
注17:根据静谷正雄上引书,(1987,274)所说,“初期大乘
佛教”是在西元50~250 年。
页50
为“法师”以宣扬所著作的教理为主导。
另一方面,静谷氏亦发现与“法师”对等的梵语词有二个
来源:一是“dharmabhaa.naka”只出现于大乘经典中。二者,
“dharmakathika”(即相当于巴利语“dhammakathika”)则
是用在巴利藏的尼柯耶与律典中。以上二梵语词在经典中的运
用,很显然的区别开来。在相对的藏文译语中,前者通常被译
为“chos smra ba”,而后者则是“chos sgrogs pa”。静谷
氏除了从经典中对照梵本及藏译本中有如是发现,同时亦从历
史角度,透过铭文证明“dharmakathika”是非常古老的用语,
而“ dharmabhaa.naka ”则是新的用语,该二梵语词的词根
不同,但意义相同。在佛典中出现的方式是完全不同,而中文
却皆译为“法师”;在其职能、思想以及历史的情况中,二词
又是大异其趣。他更举例“dharmakathika ”在《法华经》中
非常难得且珍贵的例子,罗什把它译为“说法人”,以表示与
“法师”有所区别。
很显然静谷氏的该篇论文是划时代的研究,参考很多被认
为是属于初期大乘佛教的经典,其中包括有梵本的《大品般若
》、《小品般若》、《大宝积经.迦叶品》、《华严.十地经
》、《方广大庄严经》、《金光明经》、《楞伽经》,以及仅
有藏译的《般舟三昧经》、《贤劫经》、《决定总持经》、《
大宝积经.郁伽长者会》、《大宝积经.无垢施菩萨会》。资
料的引用是非常的广泛,又参考了梵本及藏译本的文献,同时
也对“法师”的梵藏语词作较清楚的交代,是一个相当全面性
的探讨,因此具有相当说服力。从该论文受到学界的肯定与重
视,被收录于《望月.补遗Ⅱ》;[注18]并成为东西方学者
在谈论相关主题的时候,所必征引的资料;[注19]可见静谷
氏在“法师”这一主题的研
──────────────────────────
注18:参《望月》册10,页954。亦即是前面所提及该书的补
遗部份,但因为静谷氏的论文是删减式的摘录,所以并
不能很清楚文中的论证重点。
注19:例如: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研究》(东京,春秋
社出版,第一刷,1968 年247n.第11页)。Harrison,
The Samadhi of Direct Encounter with the Buddha
of the Present: Annotated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Tibetan Version of the Pratyutpanna- Buddha-
Sammukhavasthita-Samadhi-Sutra with Several
Appendices Relating to the History of the Text.
(Tokyo: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Buddhist
Studies. 1990, XXI.n.14)。以下简称Samadhi。
页51
究已是公认的专家,到目前为止,尚无任何学者超越其研究,
其影响力之深远是可想而知的事。
然由于静谷氏所涉及的范围太大,要照顾的层面太广,难
免有所缺漏,因此即使是一位大家,他的研究也不是完全无误
的。笔者先针对两个梵语词,即“dharmabhaa.naka”及
“dharmakathika”,二者分别仅出现在大及小乘经典的说法
,而作进一步的查证。经初步查阅各种索引,[注20]发现该
二梵语词各具证据显示与静谷氏论点稍有出入:一者是透过《
南传大藏经索引》,[注21]获悉在《南传大藏经》第六十一
卷的《小王统史》[注22]
────────────────────────
注20:笔者所参考的索引如下:Gadjin M. Nagao, Index to
the Lankavatara Sutra(Najio Edition): Sanskrit
-Chinese-Tibetan, Chinese-Sanskrit(Tokyo:
Nippon Gakujutsu Shinki-Kai, 1961.) Conze Edward,
Material for a Dictionary of Prajnaparamita
Literature (Tokyo: Suzuki Research Foundation),
1973. Daisetz Tei taro Suzuki (铃木大拙),An
Index to the Lankavatara Sutra (Najio Edition):
Sanskrit-Chinese-Tibetan, Chinese-Sanskrit, and
Tibetan- Sanskrit (Kyoto:The Sanskrit Buddhist
Text Publishing Society, 1934) Yikio Hatta (八田
幸雄), Index to the Arya-Prajna-Paramita-Naya-
Satapancasatika (Kyoto: Heirakuji-Shoten, 1971).
Akira Hirakawa, Index to the Abhidharmakosabhasya
(Taishio Edition), Part Two:Chinese-Sanskrit
(Tokyo: Daizo Shuppan Kabushikikaisha, 1979).
Takashi Maeda, Tibetan Sanskrit-Chinese Index
to the Sarvatatha-gatatattvasangraha Nama Mahayana
Sutra, (for the 1st chapter,
Sarvatathagatamahayanabhisamaya
Mahakalparajad Vajradhatumaha-manda-lavidhivistarah)
(Tokyo: Kokushokankokai, Ltd. 1983). 宇井伯寿,《
梵汉对照菩萨地索引》,(东京:财团法人铃木学团出
版,初版,1961年)。水野弘元,《南传大藏经总索引
》,(大阪:东方出版,出版第一刷,1986年)。东京
东洋哲学研究所,《〈法华经〉一字索引(附开结二经)
》,(东京:东洋哲学研究所,1977年);《〈维摩经
〉、〈胜鬘经〉一字索引》,(东京:东洋哲学研究所
,1979年)。伊藤瑞睿,《梵文法华经荻原.土田本总
索引》,(东京:勉诚社出版,1993年)。
注21:水野弘元,上引书,1986年,第520b页。
注22:高楠顺次郎,《南传大藏经》第六十一卷的《小王统史
.六王章》(东京:大正新修大藏经刊行会,再刊,19
74年,第9页,第149-150条):“说法?师?敬??
常?正法?听闻?、处??说法师?施食?供???、
??大慈悲者?刀鞘?[常?]衣服?中?忍???、
恼???人??见出?每?苦恼??脱?????”相
对巴利经文见于Geiger, Whilhelm; Culavamsa Being
the More Recent Part of the Mahavamsa, vols I,
II. (London: Routledge, Pali Text Society Text
Series Nos. 20, 21, 1980, p.11, no.149~150) 如
下: "Nicca.M assosi saddhamma.M Sakkatva
dhammabhaa.nake, dhammabhaa.nakava.t.taM ca
pa.t.thapesi tahim tahi.M; saa.takantarato katvaa
satthava.t.ti.M mahaadaya di.t.the ditthe pamocesi
dukkham haa dukkitejane."
页52
中有“dharmabhaa.naka”的用语,相对于巴利文的
“dhammabhaa.naka”,日译为“说法师”出现在经文中;这是
唯一在巴利系统出现的资料,但由于《小王统史》是属于晚期
南传有关锡兰佛教史的文献,是否有受到后起大乘的影响,亦
不得而知。[注23]这是在巴语系用例的证明。二者,有关“
dharmakathika”亦从孔兹(Conze)编的《般若波罗蜜多文献
之辞典》中发现一个出处,[注24]而在荻原云来(Wogihara)
所编的《狮子贤八千颂般若译注》中,有二个与之有关的梵文
“dharmakathika”[注25]的出处,[注26]以上二本书所指
的应是同一部经的经文,同一个出处,表示了另一个例证,证
明该梵语词不仅是在梵本《法华经.五百弟子受记品》中出现
,同样在《小品般若》中也有类似的情形,因此不是孤证。
以上虽然不过是少数例子,然而却足以提供另一个线索与
思考的方向和空间,来看待静谷氏的研究,说明静谷氏有关“
法师”的研究似乎有再商榷的必要。因此不禁令笔者对静谷氏
的研究起了疑惑,究竟他对“法师”的观点,是否真的符合初
期大乘经典中所要表达的意思。笔者从他的论点中,产生了几
项质疑:第一、“法师”的译语,是否仅限于所列的上述二梵
语词而已?还是另有其他梵语词,在初期大乘经典中被译为“
法师”?第二、静谷氏仅依据《法华经.法师品》提到“称受
持、读诵、解说《法华经》的人为‘法师’”,因此推论“法
师”是一
───────────────────────────
注23:一般学者认为南传的巴利系统是属于上座部佛教,照理
不应受大乘的影响,但由于历史文献的欠缺,而整个文
化的酝酿与发展是错综复杂,因此对以上的事件纯属揣
测。根据高明道的看法,锡兰是采取敌对立场看待大乘
,因此部派佛教的语词受大乘影响的可能性恐怕不大。
注24:Conze, Edward;上引书,1973年第209页,作者把它理
解为“preacher of dharma”此辞的出处为p.263。
注25:有关“dhaarmakathika”是相等于“dharmakathika”。
参见Edgerton, F.; Buddhist Hybrid Sanskrit
Dictionary, New Delhi: Mothilal Benarsidas, 1985
reprint, 1979, p.285a. 亦等于巴利语的
“dhammakathika”,参见荻原云来《汉译对照梵和大
辞典》,(东京:讲谈社,1979年,第643a页)。
注26:Wogihara U., Abhisamayalamkaraloka
Prajnaparamitavyakhya, The work of the Haribhadra,
Together with the Text Commented on (Tokyo:Sankibo
Buddhist Biik Store Ltd., 1973, p.123(3,5) 202(10)
页53
群初期大乘经典的著作者,且自称“法师”来宣扬所著的经典
,如此的推论是否能够成立,尚待进一步的考证。
其他学者方面,如平川彰著《初期大乘佛教?研究》谈到
有关“法师”的论题时,是参考且引证静谷正雄的研究,从而
继续探讨有关初期大乘佛教的论题。[注27]另外印顺法师在
其《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中亦与前二位日本学者的看
法一致,并认为“‘法师’(dharmabhaa.naka)是从通俗教化,
音声佛事的“呗匿者”(bhaa.naka) 演化而来的。”[注28]
也就是说印顺认为“法师”在大乘经典中,只是“dharmabhaa.naka”
一个梵语词的译语,这论点是值得斟酌之处。
除了以上两位学者,另有日本学者,例如友冈雅弥和河村
孝照,以上二位都围绕《法华经.法师品》而谈论,并未重新
对静谷氏的论点提出建议或修正。[注29]台湾有蓝吉富之〈
大乘经典中之在家佛教徒的地位及其角色功能〉,亦建立在平
川彰的说法上,而稍微涉及到《法华经.法师品》是为突显在
家人在大乘佛教之地位。[注30]从以上诸学者所涉及的范围
而言,有一共同特点,即是以《法华经》作为讨论的对象。贺
利生(Paul Harrison)针对此种现象提出了非常卓越的看法,他
认为:“这是日本佛教的特殊情况,所以多方找寻经典支持在
家人住持佛法的资格,以加强其现有的形态。”[注31]事实
上过于重视一部经是一种偏差,
───────────────────────────
注27: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研究》,(东京:春秋社出
版,第一刷,1968年,第247页,注11)。
注28:参见印顺,《初期大乘佛之起源与开展》,(台北:正
闻出版社,1981年,初版,第1275页)。
注29:友冈雅弥,〈“法师品”????“法师”???〉,
收录于《东洋哲学研究所纪要》,第三号,第160页;
〈法华经????“法师”???〉收录于《东洋哲学
研究所纪要》第四号,第270页至246页;〈“法师品”
〉????“法师”???〉收录于《东洋哲学研究所
纪要》第五号,第258页至246页。河村孝照,〈法华经
法师品教说般若经〉收录于《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三
十六卷第二号,第312-319页。
注30:参见蓝吉富,〈大乘经典中之在家佛教徒的地位及其角
色功能〉收录于傅伟勋编《从传统到现代──佛教伦理
与现代社会》,(台北:东大图书股份公司出版,第49
-59页)。
注31:参见Harrisson, P. "Searching for the Origins of
the Mahayana: What are we looking for?" The
Eastern Buddhist, vol. 28, no.1, Spring, 1995,
p.60.以下简称 "Searching"。
页54
也因此导致带著有色的眼光来看待初期大乘经之发展,贺氏的
看法无形中还大乘经一个公道,好让学界能在往后的研究中,
更能客观与公正的看待问题。
幸而另有学者高明道亦曾写过两篇专题文章,探讨《法华
经》以外的大乘契经,针对《释氏要览》及《大法炬陀罗尼经
》的“法师”一词,从中文的语词,站在该部经典的立场,来
看“法师”含义。[注32]这确实开发了另一种经典研究的途
径,跳出上述学者所讨论的范围,即不停留于语词译法,同时
带出新且客观的态度与看法。诚然,有关“法师”的资料不仅
限于几部契经,它更遍布于藏经的各个角落。因此可谓资源非
常的丰富,可探讨领域之宽广,尚待大家努力拓荒。[注33]
(三)研究的主题与目的
如前所述,“法师”一词在各辞典的说明不清楚,同时所
引用经典也有限,恐怕会疏忽了一些重要的经典文献而误导读
者。幸好得到学术界前辈静谷正雄作了加强与补充,而令“法
师”的内容带来了生机与希望。虽然,静谷氏的研究并不圆满
至善,但不会因此而否定了他对学界的贡献。作为晚辈的初学
者,尚需感谢他老人家的一番努力,指引出一个方向并开拓了
探讨的空间,以便学术界能进一步的迈进。以下本篇基于静谷
氏的研究,触发想要厘清“法师”在初期大乘经典中,是否符
合静谷氏所作出的结论。也即是说,本篇的重点是在探讨:
第一、初期大乘经典中“法师”的译语,是否如静谷氏所
说:“只有“dhar mabhanaka”一个梵语词而已”;还是另有
其他梵语词,[注34]在
───────────────────────────
注32:参高明道,〈“法师”──〈释氏要览〉杂考之一〉收
录于《万行》第二十九期,1988年,第3页,及〈《大法
炬陀罗尼经》“法师说”初探〉收录于《万行》第六十
八期,1990年,第3页。
注33:诚如贺利生所言:“每一部大乘经都有它自己的特别价
值,同时有它的生命,……因此每一部经都应该个别整
体的看待。”参Harrison, Paul; "Searching" (1995,
p.69)。
注34:有关早期传到汉地的佛典,经多学者考察,该佛典的原
文是印度方言,所以这里以及以下本文统一采用“梵语
”一词,实际上所标示的,并不仅指狭义的梵语本身
(Sanskrit),同时也包括各种中古印度方言(Prakrit)
。感谢高明道老师的提示。
页55
初期大乘经典中译为“法师”,却尚未被发现?而“dharmakathika”
是否确实没有在初期大乘经典中被译为“法师”的可能,应该
可以作进一步探讨。
第二、初期大乘经典中的“法师”,是否如静谷氏所说:
“一群初期大乘经典的著者,他们著作经典后又自称‘法师’
来宣扬所著的经典。”这答案应该从初期大乘经典的经文本身
去寻找。
在此先说明本篇所谓的“初期大乘经典”的定义,乃根据
静谷氏的看法,“初期大乘经典”是在西元50至250年顷。[注
35]如果从译经史来看,最早在中国翻译的大乘经典,是支谶
于西元二世纪末所译出的经典。依据现今研究支谶译经专家,
纽西兰学者贺利生(Paul Harrision)的看法,支谶所译的大
乘经典,被一般学者视为是“初期大乘经”,其实应该是归属
于“中早期的大乘经”(Early Middle Mahayana)。他的理由是
:“因为无从知道大乘佛教在印度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而当
大乘经传入汉地,并且被翻译成中文的时候,又是经过一段时
空流变的事。另外一方面,那些大乘经典本身在印度本土的时
候,已是经过鼎盛时期才传入中国,这可从支谶的译经内容看
到不少大乘发展至圆熟的痕迹得致印证。”因此虽然无法[办
法] 看到最原始或早期的大乘经,但无可否认还是蕴藏著一些
非常原始的大乘资料在里面。[注36]显然贺氏的见解与所提
出的论证,具有相当强的说服力。
───────────────────────────
注35:静谷正雄,上引书,1987年,第274页。关于初期大乘佛
教的时间界定有多种说法:吕澄《印度佛学思想概论》
,(台北:天华出版社,1982年初版,第94 页)认为是
西元一世纪中到四世纪;印顺(上引书,1981年,第20
页),则是从西元前五十年至西元二百年;木村泰贤,
〈龙树、世亲的大乘佛教〉收录于张曼涛编《现代佛教
学术丛刊》,第98册,《大乘佛教之发展》(台北:现
代佛教学术丛刊编辑委员会,第5版,1979年,第306页
),文中如是提到:“征于印度的文献,在西洋纪元前
后的著书中,还没有明显的大乘思想。从中国译经史上
看,大乘经典的翻译也从纪元二世纪起,所以把大乘佛
教的起源追溯到西纪前太早的时间是不对的。”
注36:参Harrison, P. "The Earliest Chinese Translation
of Mahayana Buddhist Sutras: Some Notes on the
Works of Lokaksema" Buddhist Studies Review, Vol
.10, No.2, 1993, 139~140, n.4, 169~170)。以下简
称“Earliest”。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