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心物一元之佛法概论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南怀瑾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法言心,厥有二义:一指妄念意识之心,亦曰妄心。一指如来藏性之心,亦曰真心,复名为性。此二义之所示,研习佛法者,首当抉择;须视其经文全部教理,而审辨其所标之义别。若断章取义,以偏概全,则佛法与近代心理学所不同者几希。故视佛法为唯心论者诚误矣;然则,同于唯物论乎?斯尤误矣,盖佛法认心物二者,皆一体所生之用,亦即一元之二面也。故禅宗古德之言性,有时曰“即心即佛”,有时曰“不是心,不是物,亦不是佛”。以人智易执,一落言诠,即便迷头认影,故须种种巧设权言,以透脱滞见,独露真如。不知色身外洎山河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唯识概八识于心王含藏宇宙万有心物之种子,皆标明佛法之言心,即谓心物一元之体性。又曰如来藏性,亦曰真如。如者,如其真耳,非离诸妄以外,而别有一真如独立常存。苟其若此,则真如为常,常见者,佛所呵斥。盖真与妄对,凡有对待,真亦成妄,同遣真妄对待二边之见,故曰真如,乃无以名之强立之名也。
  本体之性,心物一如。寂然空净,能生万法。所谓法者,概心物等一切之理事而言。故谓自性具足一切法,不因修证而有增减,不因聚散而有生灭,不因动静善恶而有净染。虽能生万有,而不随万有迁流,故生生不已而实无生。万有虽灭而不随之断绝,故生灭轮旋而终无生灭处。夫既寂然不动,从何而得万有之生灭往来?盖体性功能,本然运行不息;运行者,体性无始功能之力,亦曰风,亦曰气,而非习知之风与气,故以功能之力言。功能之力,运行不息,常寂而常动。空寂之性,性自功能,无有主宰之者。唯动静二方,互为循环,运动发光。光明常寂而常照,明照极而暗生,明暗代谢,亦如动静之往复,皆为体性功能性自本然之力。光与热俱,光热炽然,电磁物质之极微,涵絪(yin)而成,热极而为溶液。复随力与光热电磁液体等物之互相化合,地质物质,于以形成。故谓万有之成,非自然而有,乃因缘所生。因缘者,多种生元之互为化合也。唯体性功能,既非自然,又非因缘所生,能生万有者,非万有所能。非生因之所生,乃自性之所现。故力者光电等之互为化合,万有得以滋生,天地由是乎分。然此地质物质总依虚空而住,虚空犹为体性功能之一现相,空间无际无量无边,与体性合其寂然。而虚空非即体性,乃真如本然一相也。
  于体性寂然空净之中,含有一灵明妙觉之知性。性净妙明,含裹十方,光耀独朗,能用于物,非物所容。灵明之光,为常寂无相之光,不倚物而常存,及其起用,须依物而相应。虽灵光独耀,而与体性功能力之运行,同其动静明暗,循环往复,运动力强;强力妄行,动极生乱,则灵明觉知,变易为动乱之无明矣。无明者,变易其明而不明也,虽然无明,而其为灵知之性光者一也。徇无明以依附于物体,带质而生我人之生命色身;身之生理,与物理同其功用,心之性理,则不同于物而异于本性之妙明寂净矣。然所谓异者,变异也,若力能反此变异,虽动而固常静,虽明暗生灭而不失其灵明妙觉,虽依附于物而常离,则复于体性寂然之功能,至此则灵光独耀,迥脱根尘矣。迥脱根尘者,非物所能拘也。而体性功能者,以空为体,其起用也,以万有一切之用为用,以一切相为相,本即空寂,故灵明妙觉亦空寂,物亦空寂,虽有相之与用,皆一时间空间上之偶然缘合。故万有之有,乃一时假聚化合而有,非有一常存者。唯体性能生空有,而非空有之所能。故曰:“缘生性空,性空缘生。”妙矣哉!诚非心思口议所可及矣。
  佛法于体性之颂名别号甚多,略举如曰“真如”,以其真而复如;如曰“涅槃”,状其寂然本净而圆寂;曰“法身”,为体性之自身;曰“如来藏”,表其含藏万有而本无去来;又曰“般若”,示灵明妙觉本空之灵知。凡此之类,异名罗列,皆体性一心之多名也。异学立为别名,尤多不胜收,如涵义同斯,则皆一法之所印,等无差别,否则,概非正见也。复如曰“佛陀”,曰“正觉”,曰“见性明心”等,亦皆表诠证悟体性之极果耳。等次以还,名、相、理,皆可汇推;要皆标示治心之学,或为心法之分析,不尽繁列矣。
  是知心物为一元之体性,证知体性者,乃明此心不复逐妄而迷真。而此非生因之所生,乃了因之所了,非徒为理知可及,乃心物之证验可圆。故华严宗立四法界,曰“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若透彻事之与理,证得真如,则心能转物,即同如来。倘逐物而迷心,认心而非物,则皆见未圆融,自生障碍也。
  心法与力学
  心理现象,与力学运动,其原理与事实,完全相通,心理现象所生之见、闻、觉、知,归纳称之曰念。当一意念生起作用,即发生联想,或忆念之过程,亦如力学之圆周运动。所以然者,即如一意念初起时,刹那之间,即循此一意念而联想,或忆及其他;当次一意念生时,前之初生意念,早已消逝。如此络绎不断,犹如一星之火,旋转而有轮圈现状,亦如波浪之相续,而见不断之瀑流。实则,水流乃波波相续而成,轮圈乃火星联转而有。此心之意念,虽自觉如流之不息、轮之无端,实亦始于一念,虽其中间经过无数其他意念,而终归于初生意念之流转。
  意念生起,或引发回忆,或引起联想。细者为思,粗者为想,一刹那间,速率频繁,不可捉摸。纵使捉摸得意念,已非初一意念。盖心理现象,亦如物体运动之力,一意念之生起,即为“向心力”,由内外界交感之“向心力”而构成一意念。但当一意念生时,同时即起“离心力”作用,“离心力”起作用,“向心力”即随之而生,故意念终不能停止于一,如此旋转不停,人之思想,永在变动,不得停止。试以念起之“向心力”生时,称之曰生,念起“离心力”散时,称之曰灭,如此生灭不已,交互循环,终无已时。即使在睡眠状态,所起梦境,仍为思想意念之一种,即心脑思维,亦未稍减,虽睡眠住在一种极度昏迷状态,亦有意念,自不觉察耳。即使完全停止意念而不起作用,谓之静力之境。所谓静力者,力之动向与功能,潜在未发也。如静极而动,亦可谓乃“向心”、“离心”二力之交互作用,何则?以静极为“离心力”之极致境界,变动为力之起用现象,故以“离心”、“向心”二力之交互往返,而见人生日常意识与生活动态;如强以“离心力”名之曰空,则“向心力”名之曰有,或代名谓之阴阳,均可象徵表示其体用。“离心力”中,含有“向心力”之能,“向心力”中,亦即具“离心力”之能;故空有阴动静,交互为用,心理生理,互为消长,心理之悲欢喜怒,精神之衰旺,衡以力学,莫不皆如。故物极必反,乐极悲生,心雄万夫,身力不及,身欲冲举,力不从心,疲劳而思休息,休息复又思动,个人心身,终如二力之生灭,天地昼夜、风雨晦明,亦皆二力之盈虚消长。推而观之,人与人间,人与社会间,人与宇宙间,亦复如是。如喜爱一物一人,久则生厌。久雨思晴,久旱祈雨,静极思动,常动欲静,皆同此离向二力之往复也。
  故佛法名心意识之力,而曰念力,曰业力,曰通力,曰不可思议力等,总之为一心之力也。此心力乃妙不可思议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其静也,动力潜能于静,故静极而必动;其动也,静力亦含于动,故动极而必静。盖心力亦如物力,有波动作用,其频率至速。故人与人间,人与物间,心力坚强者,可互通,所谓心灵感应是也。如力之波率方向相同,由二而合于一,共成为“向心力”,反之,复亦相排相荡,心力速率方向各异,而互成其“离心力”。故“三人同心,其利断金。”同为“向心力’’也,“一人一心,各奔西东”,各为“离心力”也。个人之心力,名为别业之力,合众人之心力,则成共业之力,其相同相反,而生共别业力之等差平等。由个体心力物力之单位,而与群体共力为相推相荡,互为吸引,乃合于宇宙万有功能之共力。复由本体功能而产生“离心”、“向心”之功,于是“地心吸力”引聚万类,“万有引力”引聚地球,及诸星球,而运行不息。其理不易,可通万汇。旷观宇宙,唯一力之世界耳。
  佛法治心,深明力之作用,以其“离心”、“向心”之力交互往还,旋转不停,生灭无已,不能自主其控制,又无一实体之存在。故喻此变易不定,如猿猴之不可捉摸,而又谓此心无一实体,只是空有盈虚消长,名之曰虚妄。《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即极言此心无一永恒常止之“向心力”可得,亦无一永恒终止之“离心力”可得,但能互为变易。而此力能实非生灭,生者,为力之动,灭者,为力之静,动静往返,互为消长。然当其力之波动功能起作用现象时,在个体与共体之力与力间,其相排相吸,互为摩荡,而形成因果关系,故因果律乃心力作用之不易原则也。然则,力之原起,又何自来耶?曰:本体之功能,本然具足也。然则,本体何状?曰:非状可及,姑谓之以空为体。然则,力之原起亦空耶?曰:诚然!诚然!性空真力,性力真空。姑举一相类似的譬喻,若吾人持一真空球,以其无一切之存在,故轻而易举,及其真空爆破,则其力至巨,故本体虽空,而真空中所含蕴之力源乃无穷也。
  故治心法则,乃循于力学原理,导之使返于真空体性,如修止修观等禅定方法;初则使心意识先能单提一念,止于一点,止者,乃求力之支点集中“向心力”也。然愈求止,愈益纷扰,愈见其止向之难,于此中方见离向二力之交互迅速刹那不停。用志不纷,工力渐熟,迨能止于一念,已渐习渐凝,或出于自动,或出于自然,止之一念,骤然离舍,乃见“离心力”之现象。及乎此也,“离心力”现,“向心力”泯,远离离向之二边,而呈现心境一段空之现象;唯此中空如有境(即有一空之境界),尚为念之觉受,空亦为微细之念。及舍此空,心身两忘,住于非思议之体性真空,则了无一物可得,常寂常惺之性现前,返合于体性功能矣。然犹未也,迨真空呈现妙有,习知空有离向之为用,然后自主自在,控制操纵总由一心而应用,返其自然之力,而约之在我,则治心程度,可臻玄奥矣。此循“向心力”之途径所立之法则也。心法谓之止念,谓之收心,谓之内观等,皆此例也。反之,但不随念起止,唯静观念之生灭;其生也,知为“向心力”所聚集;其灭也,知为“离心力”所消散。或住于离散之有相空境,渐求进步。或于离向二力之往返,概放任其自然,而不制止,唯住于无静境之静,观其变易,不加造 作。久而久之,生灭二力之交还,皆消失于无形,唯一静极呈现,亦无静相之可得,然后离静离动,能静能动,皆操持由我。但须知动静犹皆为自性境也。如此顺习,亦可入于玄阃。此循“离心力”之途径所立之法则也。心法谓之空,谓之放心,或谓之放下等,皆此例也。如禅宗有言:放下,放下的亦放下。又曰:放不下提起走。此皆指示治心之善巧矣。
  综上所述,本体功能运行而为力,力有动静离向等作用,生灭于万有,而本体功能非动静离向所能也。于
此观察,透彻证入性真,则于心物力之为用了然矣。
  心法与声音
  佛法于声音之学,虽未详说有如物理之声学,而于人类心身与声学之关系,特多阐发,并应用于心法之起修,约分为二:
  (一)寻求闻性之根源。
  (二)自发声音之缘起。
  二者统为观世音菩萨法门,亦曰耳根圆通。
  凡耳之于声,以闻性为用也。今首言前之一者:但择钟鼓铃铎风声水声等任何一种或多种,专意于耳根,以听闻其声。于此,又姑分为内外二法:(1)外闻者,当听觉缘此声时,闻有声时,此谓之动相。而声终无常,不能久住,当前声已灭,后声未生,此中间无声可闻,虽有听觉,亦了无用处,此谓之静相。夫声有断续之相,听缘可知,复乃追寻返闻,我之闻性,究有断续否?当其闻声闻性,是有忽无,闻时闻性何存?如是心观,追寻闻性,有声时不因静性而不闻,无声时不因有声而常存。如是久久渐纯,方知声有断续来去有无,而我此闻性,终未有变。或有习此者,虽无外声,而耳根似有声存,此乃意识自生影响,非真声也,未可自认为奇特。倘有迷恋,即成心理幻觉之精神变态矣。(2)内闻者,即于闻性听觉有声时,谓之动相,声无闻时,谓之静相,于动相闻时,不住于动,无闻静相时,亦复离舍,不住于静,于此动静二相之来去,了了分明,此了了者,亦复舍离,离至于无时,知得动静二相,皆为外缘所引发,我此闻性,非属动静,亦复当舍,舍之又舍,忽尔心身两忘,了不可得;于不可得中,无有内外动静诸相;经称此谓返闻闻自性,远离动静二相之法门。然犹未也,即此心身不可得中,又为静相,尚当舍离,迨至舍无可舍,动静如一,虽有二相,了然不生,则于闻性法门,可以入道矣。
  次言后者:今日我人所居之世界,其已为科学知识实验所了知者,为万物及人类所发之声,谓之动声也。
然声亦如光,尚有非我人听觉及科学智识所及知者,姑名为静声。何谓静声?试为例证:如修习禅定之人,至极静境,其所闻声,无远弗届,无微不至。以其静也,故能闻虫鸣如雷震,闻远处声音如在耳边,同时可闻十方之声。此即闻性功能凝聚于静定境中,故不因物而阻隔;及其至也,虽在万籁无声之高峰绝顶,亦可得闻空中旋律清绝之声;此声也,夐(音:xiong 去音 )非世间声,或曰:此即“天乐”也,或曰:此即庄子所谓“天籁之音”也,此说容亦有之。唯本体自性功能,具足一切法,体性之运行,声随光起,此体性功能自发之声,要非心身常在动乱者可闻,必至此心如空,接近于自性空体,方得知之。唯光之与声,自性均具,亦以空为自性也,其受干扰于万有之动乱,故通常所不能闻,唯自空其念力,能渐空清,接近于体性功能之波率者,即得闻知。如婴儿初生,首能闻声,动物无思维意识亦能辨声,五官感觉作用,唯以耳之听觉,其应用力所及程度,为最远而普遍,故有耳通性海之说。复次,五官为用,专事于一,易感疲劳,唯事听觉者,可以持久,如闻音乐,可以移人性情。靡靡郑声,令人心荡,易水悲歌,令人慨慷;以音乐训练动物,功效亦著,凡此之类,皆足见声之功能。
  故佛法教人,造作自发之音声,如持咒、念经、念佛号,以极和谐之旋律,先自怡悦,开廓其心情,然后依此音声,又自返闻其声,观察此声之缘起,乃喉、舌、口、齿、气、鼻之交作;主之者,意也,因此诸缘和合,乃有声音。有声之起用也,谓之动相,其无此声,谓之静相,并复追寻,虽无声音可闻,而心意识习惯已久,口虽无声,心声历然。迨至动静相灭,心声不生,静极无声,内外皆寂,寂与性合,了然于声之动静有无。缘声之动静有无,易现空寂之境,空寂境界,接近于体性本然之真空;则知经称“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者,义究何指。声以阻碍干扰而无,因空而传播,闻性以寂时而无,因有而起闻,由此声与闻二者之间,可明心法之理矣。
  心 法 与 光
  现代物理学之言光,凡发光之体,谓之光能,光有辐射折射等,光波互为干扰,光速至快,科学计程称谓
光年,凡物皆在发光,只因光波振动,而使光波之长短不同,乃有种种颜色不同,其为光者一也。复谓自然光则遍满空间,本此等原理,应用于事物者,洋洋乎大观矣。
  自然光者,遍满空间,红、橙、黄、绿、蓝、靛、紫,皆光之色相,亦光波振动所变现。自然光之光能,即为本 体功能显现,与力俱生,含照万有,日月星辰等发光体,皆借本体功能自然之力而放射光能,其力尽时,光亦消散。万有亦秉此事理而存在,亦随时在振动,我人心身,亦复如此。光之在人,曰神。心意识生起念力时,即有光之放射,唯非肉眼形器所能见。而眼之与心,互通作用,故心念静定,精神强盛者,目光炯炯,心邪则目邪,衰老则目昏,孟子所谓观眸子而知心者,良有以也。故佛法教修习禅定之人,“回光返照”,“内观其心”,皆借光之作用,而使渐返于本体之方法也。密宗“妥噶”(看光)、“光明成就”等法,亦即用此方便。禅定法门,初以两目垂睑,先使目光凝定,目光宁静,即不攀缘外物而逐色相,心念虽动,力渐薄弱,迨心目之光凝定于一,即至心无念可起,目无相可见,住于初禅。如初得定者,用功至力既久,必色泽光鲜,目光定而有神。盖心目静定于无念境上,心身念力少有波动,既少波动,乃保持其饱和状态,若能保持饱和状态,自然减少放射。故得精神充沛,色泽光润,此乃自然之理,不足为异。若在禅定过程境中,心身内外,发现种种幻相之光,即为念力未定,心力交互于动静之间,摩荡发光,统为幻相。禅宗名为“光影门头”,“弄识神影子”。此如人以手揉目,可见面前点点星光,体弱力衰,亦可见空中光或圆圈。此皆心身病态,未可认为奇迹,若一著此等,即成魔事,被幻觉错觉所转,而成心理变态之精神病象矣。凡修习禅定有经验者,初则目光最不易定,心念亦随之不止,迨将定时,目之与光,必如有外力骤使之返,乃入于宁静之境,心身两安矣。然虽至目光静定,心念无起时,亦但属初禅境象,及乎外观无相,人物天地,皆如在梦幻光中而观,一切觉无实体之存在;此时心身愉悦,无与伦比,虽视而不视,心而无心,用功至此,往往自谓已见本性,孰知此犹为“光影门头”事也。心身二者,已稍接近本体光力功能,犹为未是。然后心身内外,与自然光能同成一片,久久定深,返于本体无相光境,则常寂光现,实相无相之体以见。而此中过程,微细难言,要在学者之实验体会。苟至于此,与见性明心之事,犹迥无交涉,必如《楞严经》云:“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非见所及。”若能如此,方许有少分相应矣。
  故以佛法而观空间之自然光,及物体个别之光;在物言物,则今日物理学所谓之光学知识,洵有所见;若以光透心物一元之本体而言,尚未能确为究竟之论。盖如来藏性,性自发光。唯体性之光,寂然无象,非视觉仪器可见,名曰常寂光,亦曰法身之光。其体空而常寂,以光名者,顺世间之习称也。然此实非通常光明之光,常光寂然,先宇宙万有而常住,唯常光流注,静力饱和而忽动;动力与光热俱生,此之光明,即我人视觉仪器而 测可见者;明暗代谢,昼夜往来,皆自然光之盈虚消长。而明暗皆为光也,以光波振动不同,复生种种光色;万物借之以资生,非光能生万物,实为同体而互为用也。个别光体,振动放射,力尽时即消灭归于自然之光,自然光则返于空之体性。生灭旋轮,只是本体功能运行不息之现象也。以此旷观宇宙,真有“身世蜩双翼,乾坤马一毛”之感矣!
  人之心目为咎,念念生灭不休,目如照像机,心如摄影师,以机照像,留影而起分别者,我人心意识之作用也。如是念念旋流,心光振动频繁,从朝至暮,无有已时,使心光放射消耗而终归于无。迨生命灭时,即沦于黑暗状态,此明暗代谢,如旦暮往返,永无停日。故须假定慧之力以凝之,使返于常寂光体,则可不随生灭明暗之迁流,而能自为之主矣。经云:“静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通乎其理,明乎其事,则于物理学所言光学,可推究其未及知者矣。
  心法与电磁
  盈天地间,万物之生,皆一本体功能,性自运行,凝结而成,既成而住,又不断放射其功能,乃至消散坏灭,于是复变易互入于他物。物质不灭之说,以此现象,为其根据,迷于唯物论者,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盖天地万物之生灭,乃本体自性功能变易之现象,其光力热电等物,互为化合,互为消长,入此出彼,无有穷尽,虽生生不已,有世界之成住坏空,而本体寂然无生,无丝毫动静往来;其有动静往来,成为宇宙间一切变化者,皆为本体功能起用之相状也。体性功能,动含于心物,其动也,即本然运行之力,力之运行,即具足声光电化之变化。本体功能力之运行,本自具足电磁作用,空静时,电力之用,潜蓄于空静中,有向心吸引之能,运动时,电力放射,可生声光化合之变化现象,有离心排外之力。天地之中心空静,而有子午线与南北极之互为吸引,故见天体为一电组织,大地为一电磁场。电磁之为体,亦空静如无物,迨其互为摩荡而起用,方见有迹象之可循。佛法所说“真空妙有,妙有真空”之原理,比类可通。而电磁之为用,又与太阳放射之光热有密切关系,不但依年月而变,亦且随时日分秒而变,由点而面,由面而体,随时皆在放射其功能;其生成于万有,亦复随万有而归灭。故人与人间,人与物间,人与宇宙万有间,其电磁可以互通,心灵可以交感,悉循其自然之生灭轮转而无已时。
  人之为人,为有心身,心身生存于天地间,亦如天地同为一电磁组合,具放射与吸收作用,人物自然间,
彼此互为排吸,互为因缘,而为其枢纽者,乃即此心,故须修定慧以凝固其功能,使返于体性相应。初修定慧,为求止念,念止,则使心身放射者凝固。外物皆在放射,而我能凝固,则彼之放射者,即皆被吸收于我,渐得与外缘隔绝。复而心空一念,如磁针“中和区”现象,两端虽有感应之用,而“中和区”终不能起感缘作用矣。终进而复返于体性,无我无物,同其一如,然后能使用生灭,转心转物,不为生灭心物之所转。常人心身,循声逐响,遇色追形,心识纷驰,鹜于外境,如光电之放射无已,力难自主控制,强加制之,反生阻碍;若依定慧法门,久久修习,一旦豁然感通,则此心身,自与自然界之声光电化之力,同其作用,自可得神通之妙用矣。此中微妙,实验方知,略发其端,用供体究。
  心理与生理
  世出世间,一切事物之理,统摄于一心。而分析心法之最详尽者,莫过于佛法。如唯识学析心之法相,般若学辨心之法性,《楞伽》、《密严》、《大乘起信论》等,世称为如来藏宗者,详论心性之体用,渊深博大,迥非现代心理学所可几及。今之心理学,所牵涉范围,有生理、遗传、社会、病理等学,施之于实用。复有教育心理、群众心理二者,用之于政教。犯罪心理,用之于侦讯;变态心理,用之于医疗;而皆以心理现状为讨究之对象,用以培养人格,范围论理,功能至巨。但其为学内容,则以人类有生命存在,依此意识心活动现状为依据。故其所谓心理者,即现实人生意识活动之现象与变化也。现实人生,当不能离生理而独存,故学之造诣,亦止于意识而已。若离五官感觉与思想运用之明了意识,惟认知有一潜意识(或称下意识),以之比观唯识学之说,终不出第六意识范围。即所谓潜意识者,仅当唯识之独头意识(或称独影意识)。若唯识所说第七末那识(我执),第八阿赖耶识(含藏持种之义),固非今时心理学所知。故说如来藏性,乃心物一体,天地同根,万物一如,此中事之与理,若以心理学说观点视之,则幽玄而不切实际,几同于变态心理者知觉上之病态。复若般若学之说心识虚妄,体性空寂,意识运思,无一而非如空花梦幻,终无一实法可得,则尤为心理学所未知者。故以佛法视之,今时心理学者,实乃唯识法相学中之一分耳。苟谓佛法即心理学,或谓佛法乃一种学术思想者,其去佛法诚远矣。以此观念,谓之研究佛学则可,谓之学佛或深入佛法,诚有严格之辨别矣!佛法之言心言性,皆切就其通乎本体而论,虽亦有侈言法相,析说妄心意识现象,皆非究竟之第一义事。所谓第一义者,“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可思议者也。佛法实乃超科学、哲学之一大实验事,一切学理寻绎,但为其入门之准备,若滞情于此,则迷化城为宝所矣。
  不但一般学者,谓佛法乃心理之学,即学佛法者,在概念上,亦多落此窠臼,故于身心二者,在思想上,常截分为二。孰知心理与生理,亦即心物二事之交互作用,皆属一体之所生,《楞严经》及诸大乘经论,多涵此义。唯识学谓第八阿赖耶识,通含山河大地之种子。
  《大乘起信论》立一心真如生灭二门,而皆极论此二者一元之变。人而具有心身,心识之为用,名之曰心理,身体之为用,曰生理,心识强盛者,力可转变生理,例之精神治疗,及催眠瑜伽等术可知。但生理实足影响心理,如人有病,心理反常,事例尤多,若仔细实验观察,固知心身实为一体之所生。身同物理世界,气候之变化,通生理周期性之觉受,物质之转移,刺激心理变态之现象,此皆人所习知者。若人身之精气神同自然界之光热电,主其中枢者,寂然应物之心性也。明体达用,须融会而贯通,直入顿超,舍心宗而莫属。
  然佛法心宗,禅门古德,均不言及此者何也?盖祖意隐晦,蕴之工用之中,言之则恐落筌蹄,易滞迹象。至若密宗,则以调色身气脉为其首当要基(他如正统道家,除旁门左道外,则依身根而起修)。欲实验修证佛法戒定慧,而不明斯理,轻心掉之,虽尽形寿,恐终难有成矣。盖调摄气脉,为对治生理之缺陷,色身既调,通于自然,影响心理,得至空忍,二者之间,如风静浪平,晴空无翳,则永住安谧晴暘之境,得于胜定。然后逆其变化之流,复返于体性本然之域,则于四大假合之身,六尘缘影之心,取舍由人,可得自在矣。故身在动者,心随之移,心常乱者,色随之变。故曰“心能转物,则同如来”。鸦片、吗啡之为物,吸之可转移人心理性情,砒霜、草乌之为物,食之戕人之生命。不能转物,即为物转,事理至明。而心能转物者,如来藏性之本体真心也,妄心意识力弱,仅可移易小变耳。而言生理,则今时物理世界,声光电化等学,略可通悟,善用之者,以之化物成性,不善用之者,随流乘化以归尽,波靡轮转,终无已时矣。此义深窅(yao 三声),冀毋以人而废其言,当今科学日进无疆,无数崭新之创获,正好为佛法作注脚,而益资证明,世有高明,必肯斯语。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