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試窺印順法師的思想大要(下)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釋觀淨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頁38

試窺印順法師的思想大要(下)

摘要:
   本文旨在以緣起思想貫通印順法師的「思想大要」。明
各重點的因果系統及各環節的進一步應用,不涉枝節。
   2.1:八不緣起。
   2.2:緣起有即空─空有無礙。
   2.3:依緣起說二諦教。
   2.4:緣起的三法印。
   2.5:緣起的三重性和二大理則。
   2.6:緣起的觀照─中觀法。
   2.7:依緣起貫徹慈悲。
   2.8:緣起的應用之一─抉擇宗教。
   2.9:緣起的應用之二─對佛教史四大問題的抉擇。
   2.9.1:判分空宗與有宗。
   2.9.2:貫通原始佛法與大乘空義。
   2.9.3:判分大乘三系。
   2.9.4:抉擇天佛一如。
   2.10:緣起的應用之三─(印度佛教的)歷史動力論。
   2.11:緣起的應用之四─研究方法論。
   2.12:緣起的應用之五─佛教思想的判攝準則。
   2.13:緣起的應用之六─抉擇中國佛教思想。
   2.14:緣起的應用之七─成佛之道。
   2.15:緣起的應用之八─創造人間淨土。


頁39

Peeking at the Gist of Master Yin-shun's Philosophy: The Red
Thread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
by Ch'en shui-yuan(Abstract)
   The present paper aims at weaving a red thread through
the gist of master Yin-shun's philosophy by means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 It clarifies only the major cause
-effect relationships and their further applications
but does not deal with minor problems.
   1. Dependent origination negating aspects The
empty existence of
2. dependent origination──emptiness and
existence unimpeded
   3. The doctrine of the two truths taught on the
basis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
   4. The three dharma seals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
   5. The threefold nature and two great principles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
   6. Meditation on dependent origination──the
method of the centrist view
   7. Combining kindness and compassion on the basis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
   8. One application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
choosing one's religion
   9. Another application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
──coming to a decision regarding the four
great questions of Buddhist history
    9.1 Discerning between proponents of existence and
those of emptiness
    9.2 Harmonizing original Buddhism and the Mahayana
teaching of emptiness
    9.3 Dicerning between the three great schools of
Mahayana


頁40

thought
    9.4 Deciding whether buddha and deva are the same
   10. The third application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
──the dynamics of the history (of Indian Buddhism)
   11. The fourth application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
──research methodology
   12. The fifth application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
──the standard of critically accepting Buddhist
thought
   13. The sixth application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
──discerning Chinese Buddhist thought
   14. The seventh application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
──the path to buddhahood
   15. The eighth application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
──creating a Pure Land in this world


頁41

2.8:緣起的應用之一─抉擇宗教。上來已說緣起的大要,
緣起無自性等的真理、緣起的觀察觀法、緣起的慈悲。以下分
幾部分說明印順法師如何應用緣起。
   依2.1:緣起無自性空的見地,宗教的層次可分為多神、一
神、梵我、唯心、正覺等五層(註16)。前四層是「自性見的變
形」,由粗而細作區分。佛教則為徹底揭破自性見的正覺宗教

   宗教之本質是人類意欲的表現,其真實內容不是神與人的
關係。具體而言,宗教就是人類自己的造像;是人類在環境中
,表現著自己最深刻的意欲,由之而顯現自己的真面目。而人
最深的意欲就是伴隨著愛欲的自性見。依此最深的渴求表現出
心中的實在感,就建立各種自性見的宗教。多神教,在哲學中
是泛神論;在佛法中,是四王天與忉利天共組的鬼神王國;道
教所傳說的玉皇大帝,近於忉利天主帝釋。一神教,在哲學中
唯神論;在佛法中,是兜率天以上,直到初禪的大梵天;「印
度的大梵天,與基督教的耶和華相合」(註17),都是一神教。
自我宗教,在哲學中,是高級唯我論;在佛法中,是二禪到四禪的
色究竟天;這類的天國是西方人所不大明了的。唯心教,在哲
學中是唯心論;在佛法中是無色界的四天,這四天的次第,便
是唯心觀的次第;在一般宗教中,自心宗教是最高的。
   佛教呢﹖佛教是超越這四類帶有自性見的宗教,不以神、
自我自心為究竟,實現為人間正覺的宗教。釋迦牟尼生於人間
,智證緣起三法印的空寂性,所以是絕對的,徹底的,稱為佛
陀。剋就佛陀生於人間,即有著緣起相對相待的特性,並非無
所不在,無所不能,無所不知。「佛陀的絕對性,即在這相對
性中完成」(註18)!佛陀,他就是緣起的相對有,智證緣起的
絕對空寂。始於某些部派,又在大乘法的展開中,佛陀觀到達
無所不知,無所不在,絕對無限的佛陀。正是人類意欲的表現
象,將人間佛陀而變為天佛一如。
   進一步應用緣起的佛陀觀研判佛陀觀於印度的演變,批判
天佛一如的思想,詳見2.9.4。
  


頁42

2.9:緣起的應用之二─對佛教史四大問題的抉擇。
   2.9.1:判分空宗與有宗。
   2.9.2:貫通原始佛法與大乘空義。
   2.9.3:判分大乘三系。
   2.9.4:抉擇天佛一如。
   2.9.1:判分空宗與有宗。抉擇空宗與有宗,這是貫穿一切
佛教的問題,廣說乃至一切思想。但就落實於印順法師的重點
來說,集中於佛教思想。其判分的根本在於是否諸法的自性本
空。空宗即是他大力弘揚的「2.1:緣起無自性空」,有宗不是
偏指大乘唯識學,而是遍指那些究竟處不空的學派。
   「根本的說,空宗與有宗在乎方法論的不同」(註19)。空
宗是主張諸法的自性即空。即以「此法有故,此法即空」為立
論原則,緣起有的本身就是空、空而即是緣起的幻有,雖說有
而歸結到空。有宗主張:因為他法更真實,所以此法是空。即
以「此法是空,餘法不空」為立論原則。因此,主張空者不有
、有者不空,雖說空而歸結到有。依方法論的不同,在因果依
存的現象論上。宗空,以空成立一切緣起有,緣起依存的萬有
即是空。有宗,不實的假法必依實有才存在,亦即「假必依實
」。歸結於認識論上,空宗,諸法無自性即可知。有宗,緣更
高的實有故可知不實的有。所以說,空宗才真能契合佛法根本
之緣起寂滅。
   再從(大乘)佛法「2.2:空有無礙」的見地來說。空宗最能
負起和會空有的見地,「從即有而空、即空而有的中,使真妄
、事理、性相、空有、平等與差別,能得到相依而不相礙的總
貫」(註20)。至於有宗,不是偏真即偏妄。偏妄者,難於說明
轉染還淨。偏真者,難於說明真性何以流轉為幻有。
   2.9.2:貫通原始佛法與大乘空義。一般上,他也隨順地說
「大小共貫」。但,精確地說,應是「貫通原始佛法與大乘空
義」。另方面,他也從行願中區別大小乘。
  

頁43


貫通的線索有二。首先,約智慧說,就是緣起的三法印即
一實相印。他認為釋迦佛開示的三法印,是同一命題而作兩面
解說,既是「事物的真相─普遍理性,也就是實踐的過程」(註
21)。就體悟緣起的三法印,有「漸入」與「頓入」(註22)。佛
陀的聲聞弟子的常道是漸次悟入三法印。「完備三法印,依聲
聞常道說,即先觀無常,由無常而觀無我,由無我而到涅槃,
為修行的次第過程。如經中說:厭、離欲、解脫,這即是依三
法印修行的次第」(註23)。另一種是頓入的。本著三法印的深
義原是一致的,三法印的無常性、無我性、無生性就是同一空
性,因此三法印即三解脫,三法印即一實相印。所以,「每一
法印能開顯正覺的內容,即每一法印能離執證真」(註24)。這
是佛為利根弟子說法,直示中道,不落兩邊。頓入的,就是大
乘少數利根悟得無生法忍,所以弘揚真空為究竟了義。般若經
的空義就是處處直示空義。
   釋迦佛開示的原始佛法就有漸次的三法印,直示中道不落
兩邊的三法印即一實相印。所以說,聲聞常道,「是以緣起因
果生滅為出發;應運光大的大乘學,是以本不生滅的寂滅無為
(緣起性)為出發的」(註25)。但是,大乘佛法的直示空義,依
涅槃真如為定準。畢竟只是少數人的境界,未流者多。龍樹以
緣起八不,觀見性空。依於緣起的生滅相,觀其緣起的不生不
滅等八不,悟無自性空。這八不緣起,提供了觀照經驗世界的
方法、路徑,依於世俗諦證入勝義空。所以,印順法師說:龍
樹的「中論確是以大乘學者的立場,......抉發阿含經的緣起
深義,將(大乘)佛法的正見確樹於緣起中道的磐石」(註26)。
   貫通大小的另一線索是緣起的慈悲(註27)。「2.7:依緣起
貫徹慈悲」已原則地結示:悲智雙運就是正覺緣起的圓滿。但
,就溝通原始佛法與大乘佛法來說,印順法師主要是集中於四
無量心的疏解。他認為:「無量心解脫,包含了適應世俗,佛
法不共二類」(註28)。前種是「假想觀」,「向外諦觀時,慈
悲喜捨,遍緣眾生而沒有限量」(註29)。後一種是「如實觀」
,「量」是依局限性而來,觀一切眾生而超越限量心,「並無
自他間的限量性。所以,無量三味,即是緣起相依相成,無自


頁44

無他而平等的正觀。通達自他的相關性,平等性,智與悲是融
合而並無別異的」。簡言之,觀眾生的緣起相關,通達於眾生
的平等寂滅。這就會通大乘與原始佛法。從「持戒與慈悲」會
通,是輔助性的線索。如說:「不殺生(其他的例同),實是人
類在(緣起的)自他依存中,(自覺或不自覺的)感覺到自他相同
,而引發對他的關懷與同情」(註30)。
   2.9.3:判分大乘三系論。印順法師對大乘論典判分為三系
,所謂「性空唯名論」、「虛妄唯識論」、「真常唯心論」。
其根本目的在於依佛法的基本法則判分三系的分際,便於以簡
馭繁,綱舉目張,確能利益學人參究。基本法則就是2.4:緣起
的二大理則。「一、由於惑業而生死流轉,到底依於什麼而有
流轉的可能。二、由於修證而得大菩提,到底依於什麼而有修
證的可能」(註31)。 圓滿的大乘宗派,必能圓滿地安立緣起的
流轉律與還滅律。
   性空論者以一切法無自性為核心,貫通緣起生滅的無常與
緣起不生不滅的真常。這如上廣說。虛妄唯識論,依識而成立
一切法。「識雖通於不虛妄,但總是依虛妄分別識為本,安立
染淨因果」(註32),所以說是「虛妄唯識論」。那就偏於緣起
生滅的無常,其困難在於如何轉染成淨。「真常唯心論」則是
以「真常心為依而有生死、涅槃事,為流轉、還滅的主體」(註
33)。這是另一邊,偏依真常的不生不滅,其困難在於不生不滅
的真常如何成為生滅幻像的本質。到於真常心論與「神我」的
關係則是另一問題。唯有性空論依無自性,合理地貫通生滅與
不生不滅。
   2.9.4:抉擇天佛一如。
   這是以2.8緣起的佛陀觀為基礎,抉擇佛陀觀的發展,更而
抉擇菩薩觀。詳情須另文說明。
   深入抉擇2.9的四大問題,印順法師得到如下的的結論:「
立本於根本佛教之淳樸,宏闡中期佛教(指『初期大乘』)之行
解,(天化之機應慎),攝取後期佛教之確當者,庶足以復興佛
教而暢佛之本懷也歟」!
  

頁45

2.10:緣起的應用之三─(印度佛教的)歷史動力論
   2.11:緣起的應用之四─研究方法論
   2.12:緣起的應用之五─佛教思想的判攝準則
   以上三節都是以緣起性空為基礎,次一層的原則化,應用
於研究佛教。其應用的大致結論,可參見陳水淵的〈略窺印順
導師的思想─從方法、判教到根本真理〉(註35)。該文重於說
明「三、歷史動力論」、「四、研究佛法的方法」、「五、判
攝佛教的原則」「六、以三法印判攝佛教史」「七、弘揚的思
想」,於「八、結論」再將前五節歸本於緣起性空。本文則立
基於緣起性空的根本思想,次及緣起的觀照與慈悲等,再論進
一步的應用。現在,我們就來看看,緣起性空的根本真理如何
「次一層的原則化」,應用於研究佛教思想及史。
   法師認為,佛法在印度的演變,主要的推動力,是「佛涅
槃後,佛弟子對佛陀的永恆懷念」(註36),這就是印度佛教的
歷史動力。「懷念」是通過情感,有想像的成分,這即未經緣
起正覺的淨化。所以,離佛陀時代愈久,想像的成分也就愈多
。其結果,就是佛弟子的意欲情執客觀化為「天佛一如」的佛
陀觀。懷念的對像是正覺的佛陀,就有著對緣起的法味。所以
,即使是自我意欲化的天佛一如,還是有一分超越世間宗教的
氣氛。向緣起的正覺、懷念的情感,這二重奏,演成印度佛教
史。所以說,自性見與向緣起正覺是佛教史的推動力。深一層
的觀察,佛教的發展就是緣起的世諦流布。眾生構成的佛教,
就有著自性見的作用,和逆向地朝緣起正覺。
   研究方法論就是以緣起的三法印研究佛法。佛教思想的判
攝原則是四悉檀。第一義悉檀「以顯了真義為宗,這是佛陀自
證的諸法實相。......所以依第一義悉檀說,是究竟了義說」
(註37)。其餘三悉檀是方便說,不了義說。換言之,前三悉檀
顯緣起的相待有,第一義悉檀顯緣起的實相。亦即,依緣起的
相待有與平等實相來施設四悉檀。而其應用可分兩方面,一、
聖典觀,「佛法一切聖典的集成,只是四大宗趣的重點開展。
......所以佛教聖典,不應有真偽問題,而只是了義與



頁46

不了義,方便與真實的問題」(註37)。二、佛教思想史觀,也
同樣是四悉檀的不同開展,但有著了義與不了義、真實與方便
的問題。
   上三節的應用結果,整理於如下的表一、表二。

表一:四悉檀的典據及其判攝的經典觀、佛教史觀
─────────────────────────────────────────────
薩婆多毗尼毗婆沙 摩訶止觀 覺音 四悉檀 雜阿含經 四部 印度佛教 弘揚的思想
(大正23.503C) (大46.4C)    (大25.59B) 的四部分 阿含 的四期 (《契》,P.32、33-43)
─────────────────────────────────────────────
坐禪人  隨勝義  顯揚真義 第一義 修多羅 雜  佛法  立本於根本佛教之
淳樸(原佛)
為利根說深義  隨對治  破斥猶豫 對治  弟子記說 中  初期大乘 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
(中觀)
為天人隨時說法 隨適宜 滿足希求 各各為人如來記說 增一 後期大乘 攝取後期佛教之確當
者(真常、唯識)
破諸外道  隨好樂  吉祥悅意 世界  祇夜  長  秘密大乘 梵化之機應慎
(兼通秘密天乘)
─────────────────────────────────────────────
表二:以四悉檀與三法印判攝佛教思想
─────────────────────────────────────────────
印度之佛教 法海探珍 聖典  論書  印度之佛教  三理炬論
1942 P.8 1941 1971P.878    1967(序)P.5  1942 P.10
─────────────────────────────────────────────
五期 三系 四期(對四悉) 三期 三法印對三時教 密乘的判法
─────────────────────────────────────────────
聲聞為本之解脫同歸 \
\
──佛法(第一義)──佛法──諸行無常──四諦義
/
菩薩傾向之聲聞分流/

菩薩為本之大小兼暢─性空唯名論─初期大乘(治對)───諸法無我
\ \
             \              \  
          虛妄唯識論 大乘佛法───波羅蜜義
/ \ /
/ \ /
如來傾向之菩薩分流─真常唯心論──後期大乘(為人)────涅槃寂靜
/
/
如來為本之天佛-如────────祕密大乘(世界)-秘大───────廣大密咒義
─────────────────────────────────────────────
  
2.13:緣起的應用之六─抉擇中國佛教思想。略分二點說
明。先說天台、華嚴、禪宗。他們的理論特色是「至圓」,
以真常唯心為法性,從無二無別的法性而生,「一即一切,一
切即一」,所以圓通無礙。這不同於佛法以緣起為宗,事相因
果差別,於因緣中漸次熏修



頁47


證成。三宗的理論至圓,所以修行方法「至簡」,修證的特色
是「至頓」。不須於差別多樣的經驗中修集功德,只須直下承
擔,悟得本具一切德用的自家心體,一了百了。中國淨土宗呢
﹖以念佛往生阿彌陀佛的西方淨土為依歸。依修證緣起的悲智
而言,淨土的真義是淨土從緣起,行者於緣起中,漸次淨化自
他,創造淨土。此點詳見2.15。
   2.14:緣起的應用之七─成佛之道。《成佛之道》的意趣
在「綜貫一切佛法向於佛道」(註39)。分三階施設五乘共法、
三乘不共、大乘不共(大乘三系見2.9.3)。其原則就是緣起。五
乘共法是未見緣起法,著於世間,正見則為凡夫的善惡三世業
果。三乘共法是智證緣起中道,屬出世道。大乘不共則在悲智
圓證緣起,智超世間而又悲願入世濟俗。
   2.15:緣起的應用之八--創造人間淨土。人間佛教是緣起
應用的總歸趨,亦是今日華語系佛教改革的動力。略說,可分
成三個環節。第一、人間佛教的理念。依人間佛陀是緣起的相
對性與絕對性,建立人間佛教的理念。第二、即人成佛的實踐
次第。依2.14的成佛之道,初階是人間正行,中階是即緣起有
證勝義空,上階則是成悲世濟俗之用。但也有依人間正行,直
趣大乘的悲增上行者,但其間還是得含攝各階段的解行。第三
、創造人間淨土。淨土從緣起,即人成佛的同願同行者,自淨
化他,即是創造人間淨土。

3:代結語
  
印順法師被譽為近現代最偉大的華語系佛教思想家,甚而
超越隋唐的大師。可惜,我們這時代似乎還未諦聽其法音,不
得其門而入。  
本文嚐試以緣起的真理與實踐為線索,分一五節,捉住大
綱,勾勒思想系統。但,某些環節只能舉要略說,更詳盡的詮
釋,尚待努力。
註解:
 (16) 《我之宗教觀》(台北:正聞出版社,1990年3月11版)〈
我之宗教觀〉,特別是13~17


頁48

頁。
(17) 同註(13),11頁。
 (18) 《佛法概論》(同註(7)),265頁。
(19) 《性空學探源》(同註(7)),5頁。
(20) 《中觀今論》(同註(5))〈自序〉,9頁。
(21) 《佛法概論》(同註(7)),156頁。
(22) 同上,153頁,8行。
(23) 同上,157頁。
(24) 同上,156頁。
(25) 《中觀今論》(同註(5)),29頁。
(26) 《空之探究》(同註(5))〈序〉,1頁。法師此一名著就
為了更嚴密地證明此一論斷。上述主張早年表達於《中觀
今論》(同註(5)),24頁。
(27) 相關的文獻主要集中於對四無量心的疏解,《佛法概論》
(同註(7))「空與慈悲」,239~242頁。《性空學探源
》(同註(7)),86頁。《空之探究》(同註(5)),24頁
。《佛學三要》(同註(15)),138頁。《契理契機之人
間佛教》(同註(3))「八解脫道與慈悲心行」。由持戒
講慈悲是輔助線索,《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同上),5
4~56頁。《佛法概論》(同註(7)),225~227頁。
(28) 《空之探究》(同註(5)),27頁。
(29) 《佛學三要》(同註(15)),138頁。
(30)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同註(3)),55頁。
(31) 《無諍之辯》(台北:正聞出版社,1990年3月11版)〈
大乘三系商榷〉,頁126。關於大乘三系的融貫乃是次一
層的問題。他認為,《成佛之道》的融貫是自己的意見(
《遊心法海六十年》,(同註(3)),22頁)。
(32) 同上,132頁。
(33) 同上,133頁。
(34)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同註(3)),32頁。又見其早
年的《印度之佛教》(台北:正聞出版社,1988年10月3
版)〈自序〉,7頁。
(35) 該文見《法光雜誌》第79期第4版(台北:法光雜誌社,
1996年4月)。可參考演培法師的〈印順導師對印度佛教
分期的詮述〉(收於註(2)的《印順導師的思想與學問》
,1~28頁)。
(36) 《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聞出版社,1988年9月2版
)〈自序〉,1頁。
(37) 〈從依機說教來說明人間佛教〉,見《佛在人間》(台北
:正聞出版社,1992年2月修


頁49

訂1版),31頁。
(38) 《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台北:正聞出版社,1988年4
月修訂本初版),878頁。
(39) 以下參考〈談入世與佛學〉(收於註(31)的《無諍之辯》
),186~192頁。關於禪宗的詳細批判請參考註(2)的〈
玄學與達摩禪中國化的再評價─讀《 中國禪宗史》 〉。
(40) 《成佛之道》(同註(13))〈自序〉,5頁。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慧心
下一篇:善恶业报如影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