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初法相學風札記
民初法相學風札記
--楊仁山,章太炎,歐陽漸的唯識論--
黃公偉
華岡佛學學報第2期
頁113-123
--------------------------------------------------------------------------------
113頁
(壹)楊文會與法相唯識之薪傳
(一)法相唯識學風復起之前因
溯自初清佛法承明人「禪淨合一」之餘澤,雍正帝自稱
「圓明居士」熱中禪法,信崇淨土,宗尚「喇嘛教」,使其
他教派大受限制。用是自盛清以下,華嚴唯識二宗乃轉為居
士之業。中清今文經派學家龔自珍與魏源既依「天臺」以排
禪宗,而學風為之一變。龔氏學宗朱王調和,儒佛融會。由
天臺宗彭紹升所出,廣習性宗諸典,但於祖師禪則推神秀北
宗而斥惠能一系。如他說﹕「敬觀佛書記師弟傳授,大約附
會成之,甚鄙誕不可訓。不止如朱子之所詆用中國音韻聲律
而已。浮圖稍有識力,如元沙備徑山果不為是言,況諸尊者
之超然哉﹖故壇經止次其世,無假辭焉。後之人可以無惑於
附會之說矣」。(壇經書後)又說﹕「大通禪師偈曰﹕『時時
勤拂拭,不使惹塵埃。』大鑒禪師反之曰﹕『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今壇經所言皆拂拭之功耳。何耶﹖蓋圓頓漸
三教,未有不終拂拭者也。未悟之前,拂拭導之,既悟之後
拂拭養之,宗門宿德皆如此。然滯於拂拭有漏之因耳,故大
鑒以『無物』救之。滯於無物亦有漏之因耳,故大通以未見
性救之。涅槃經言佛性常諸法無常。大鑒乃言佛性無常諸法
有常。皆以解黏去縛而已。惟如此乃可以言拂拭之功。壇經
所言,非止為接引初機設也。」(同上)由是龔氏批評禪宗至
力,即以「如來禪」與儒相通,「宗門禪」則非。他反「機
鋒」,反「棒哈」,反「公案」,反「看話頭」, (支那古
德遺書序)
114頁
痛擊曹洞宗說﹕「昧禪之行,冒禪之名,語錄學興,夥於小
說。工者用庾,拙者用謀,下者雜俳優成之。」是自中清而
後,有「太平天國」一役之「破佛」。維新之議起,佛法再
由心宗而趨般若。楊文會乃起而為華嚴唯識護法,再以澄清
心宗之弊。他指斥禪宗弊病云﹕「慨自江河日下,後後遜於
前前。即有真參實悟者,亦不能如古德之精純。何況杜撰禪
和,於光影門頭。稍得佳境,即以宗師自命。認賊為子,自
誤誤人。詰慧者竊其言句,而轉換之。粗魯者仿其規模而強
效之」。(十宗略說)又云﹕「禪門掃除文字,單提念佛的是
誰﹖一句話頭,以為成佛作祖之基。試問三藏聖教,有是法
乎」(佛學研究會小引)故清代佛教演至咸豐同治之際,禪宗
之末流幾無立足餘地。而由法相唯識所取代。
誠如楊文會說﹕「除卻釋門之病,必須先熟習佛教教義
。對大乘起信論、楞嚴、楞伽、唯識諸書義理通達之後,再
看禪宗語錄,始能處處有著落」。(答釋德高質疑十八問)他
以為法相之學,「誠末法救弊之良藥也。參禪習教之士,苟
研習此道而有得焉,自不致顢頇佛性,儱侗真如」。 (十宗
略說) 歐陽漸也說﹕「明末諸老,仗宗鏡研唯識,以故相宗
八要,諸多錯謬。居士(指仁山)得唯識述記而刊之,然後圭
臬不遺,與基之論討有路」。(仁山居士傳)
(二)楊文會講經說法與授徒
楊文會字仁山,皖之石棣人,道光十七年生 (一八三七
~一九一二),其父樸安公與曾國藩為同年進士。自幼好讀奇
書,性任俠,但與舉子業無緣。年十七值「洪楊」之變,隨
家流徙各地,一度佐曾氏幕府辦理糧台。以對工程事業嫻熟
,為曾國藩李鴻章所垂青。「咸以國士目之」。 (見「事略
」) 然楊氏淡於名利,而饒民族思想,不喜官場生涯。李文
忠函聘辦工,辭不往。曾氏密保荐亦不就。由於家計困難,
後任職於「江寧籌防局」。光緒二年(一八
115頁
七六)受聘於曾紀澤。四年隨曾氏出使英倫。十二年又隨劉
芝田,(星使)出使英法,做起外交官來。西人尉慈氏(Holmes
Welch) 稱其為「近代中國第一個至歐洲的佛教徒」。楊氏
早婚不滿意,遂栖心內典。由「大乘起信論」寄心性於佛法
。治法相華嚴之學起而抵制天臺。晚年棄政歸隱於金陵,專
以刻經弘法為事。創立「學佛研究會」以為「居士道場」,
與「祇洹精舍」以為僧眾學堂。(一九0八) 他授徒講經由唯
識而淨土。分初中高三級,九年學成。即最初之「佛學院」
也。如太虛法師云﹕「參與祇洹精舍的諸緇素若歐陽漸,梅
光羲,釋仁山,智光多為現今佛教中重要份子,而筆者(太
虛)亦其中之一人也」。(太虛全書,「三十年來中國佛教」
)時譚嗣同在南京候補知府,亦問學於楊氏。故譚氏主唯識
。歐陽漸說﹕「唯居士(指楊)之規模弘廣,故門下多才。譚
嗣同善華嚴,桂伯華善密宗,黎端甫善三論,而唯識法相之
學有章太炎,孫少候,梅擷芸,李證剛,蒯若木,歐陽漸等
,亦云夥矣」。(楊仁山居士傳)楊氏教徒勤修淨土,他說﹕
「此時學佛法不能求證道,若求證道反遭魔障。但須專念彌
陀,求生淨土,捨報之後,不受輪迴」。(與廖迪心書)他指
淨土法門是「純雜無礙,利根上智所行之道也」。(與李澹
緣書)
┌居士道
│ ┌歐陽漸(唯識)
楊仁山─┤ │譚嗣同(華嚴)
│ │桂伯華(密宗)
│ │黎端甫(三論)
└祇洹精舍┤章太炎(唯識)
│梅光羲(唯識)
│李證剛(唯識)
│蒯若木(唯識)
│智 光(唯識)
└太 虛(唯識)
116頁
光緒十六年成立「金陵刻經處」,於授徒之外,以刻經
為務。原以太平天國一役,佛經喪亡至多。依日人南條文雄
所贈經二百八十三部中刻十餘部。又發願刻單行本經廿一種
,四百六十部,三千二百廿卷。他說﹕「第募刻全部藏經之
舉係與一僧名妙空者同發是願。至今十有三年已成二千餘卷
」。(致南條書)他雖未完成是項全部計劃,卻與英人教士李
提摩太(Richard Timothy) 合作譯「起信論」為英文。其華
嚴,唯識,淨土之學,則由弟子分傳於民初。尤以唯識之學
,則由章太炎,歐陽漸傳於民初諸哲,遂為現代中國佛教復
興之開山。宣統三年八月十七日卒壽七十五。遺著有「楊仁
山居士集」(歐陽漸撰,民八金陵刻),「佛教宗派」(萬鈞
注),「楊仁山事略」,(遺書),「楊仁山居士塔銘」(沈曾
植撰),「楊仁山居士別傳」(張爾田撰),「楊仁山傳」(蔡
冠洛編),「先祖仁山公之生平」(楊步偉女士撰), 而歐陽
漸,桂伯華,黎端甫,李證剛又稱楊門四大弟子。
(貳)楊氏學統與章炳麟的新唯識論
楊仁山所傳法相,由「大乘起信論」說起,故於印度唯
識學系屬於「舊派」,即「無相唯識」。就本體論而言,夙
以「萬法唯心」為宗旨。傳於章太炎,則擴充仁山之說以中
國哲學荀子墨子學說,以證唯識之根本旨趣。而宗新唯識。
(一)章氏的形名知見論
章太炎氏精研陳那之學,以墨子之「墨辯」,荀子之「
正名」論釋「因明」三支作法,頗饒獨到卓見。他說﹕「凡
領錄散名者,論名之所以成,與其所以存長者,與所以為辯
者也。各之成始於『受』,中於『想』,終於『思』。領納
之謂受,受非愛憎不著。取緣之謂想,想非呼召不徵。造作
之謂思,思非動變不形」。(原名篇)他依「成唯識論」以釋
「五蘊」,進而再論四緣。他說﹕
117頁
「接於五官曰受,受者謂之當薄。傳於心曰想,
想者謂之徵知。一接焉二傳焉,曰緣。凡緣有四﹕增
上緣者謂之緣耳知聲,緣目知形,此名之所以成也。
(原名篇)名雖成藏於胸中久而不渝,浮屠謂之法。五
蘊者,若浮屠所謂九緣,一曰空緣,二曰明緣,三曰
根緣,四曰境緣,五曰作意緣,六曰分別依,七曰染
淨依,八曰根本依,九曰種子依」。(同上)
「孫卿曰﹕物有同狀而異所者,雖可合謂之二實
。有異狀而同所者謂之化,有化而無別謂之一實。(
正名篇)此名之所以長也。諸同類同情者謂之『眾同
分』,其受想同其思同,是有有辨。辨所依隱有三﹕
墨經曰﹕知,聞,說,親,名實合為說曰知,傳受之
聞也。方不障說也。身觀焉,親也。所以謂之名也。
所謂實也,名實偶,合也。志行為也。(經上,說經
上)親者,因明以為『現量』,說者因明以為『比量
』,聞者因明以為『聲量』。」(原名篇)
(二)章氏論性相與唯識
章氏就孔子「性分善惡」,智分上下以言知識。由知識
論以入本體論。他分析說﹕
由「我見」,人有好真之性,由「我愛」人有好適之性
。由「我慢」人有好勝之性。責善惡者於愛慢,責智愚者於
見痴。以「無明」不自識如來義,執阿賴耶以為「我執」,
此之謂「見」。不知彼謂之「痴」。二者一根,若廣修同體
而異其相,意識用之,由見即為「智」,由痴即為「愚」,
故智愚於相離。上智無痴,必無我見也。下愚世所無有。太
上有「唯識論」,其次有「唯物論」。識者以自證其知,物
者以觸受而知。皆有「現量」,故可就成也。計唯物者,雖
不知圓成實性,然猶據依他起性,最下有唯理論師,以無體
之名為實,獨據遍計所執性,以為固然,無體之名,浮屠謂
之「不相應行」。(辨性下篇)按「成唯識論」有廿四種「不
相應行法」。
118頁
章氏論知識,由成唯識論發論。他引荀子說﹕「知而有
志,志也者藏也 」。於是他論及藏識云﹕
藏者,瑜伽師所謂阿賴耶識,謂其能藏所藏執
藏。持執諸種,故為能藏矣。受諸薰,故為所藏矣。
任諸根故為執藏矣。而藏識者無覆,無覆故不以已藏
害所將受。異者,瑜伽師所謂「異熟」,異熟有三﹕
孫卿之言,當異類而熟也。以藏識持諸種,引以生果
,名異熟識。而六識名異熟生。異形而熟。官有五根
,物有五塵,故知而有異。凡人之知,必有五「遍行
境」,謂之觸,作意,受,想,行。五遍行者與阿賴
耶識相應,當其觸受,聲色味香觸,可以同時兼知也
。(原見篇)
心者,兼阿賴耶識與意識。性者,為末那識。末
那識有覆,執我以慢,謂之惡之本,故曰﹕性惡而心
非惡。(同上)
章氏辨心性,以心為「八識」,性為「七識」。性依心
起,非心由性生。他引道家言云﹕
阿賴耶者藏萬有,既分即以起末那。末那者此言
意根,意根常執阿賴耶以為我,我愛我慢由之而起。
意根之動謂之意識。物至而知接謂之眼耳鼻舌身識。
彼六識者或施或受,復歸於阿賴耶。藏萬有者謂之初
種,六識之所歸者謂之受薰之種。(辨性上篇)
告子亦言﹕生之謂性,夫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
即意根也。即生以為性即阿羅耶也。阿羅耶者未始執
我,未始執生,有執我則我愛我慢無所起,故曰﹕「
無善無不善」也。雖牛犬與人者智愚有異,則種子之
隱顯殊耳。孟子不悟已之言性與告子之言性者異實,
以盛氣之訟告子亦無以自明。知其實不能舉其名,故
辭為之詘矣。楊子以阿羅耶識受薰之種為性,夫我愛
我慢者此意根所有,動而有所愛有所慢,謂之意識。
意識與意根相應,愛慢之見,薰其阿羅耶,阿羅耶即
受藏其種,更迭生死,而種不焦蔽。前有之種為後有
之增性,故曰﹕善惡混也。(同上)
119頁
大抵民初法相學者,均由「以太」論宇宙之本源。窮究
自然之本體根源,「有宗」本於以太之「分解」說,故有生
滅。而空宗則依於「常在」說,是以不生不死。相宗言三自
性,性宗言三無性,是相一致的。章氏申其義云﹕
第二自性由第八阿賴耶識,第七末那識與眼耳鼻
舌身等五識,虛妄分別而成。阿賴耶識以自識「見分
」,緣自識中一切種子以為「相分」。故其心不必現
行,而其境可以常在。末那識以自識見分阿賴耶識以
為相分,即此相分便執為我。或執或法,心不現行,
境得常在。亦阿賴耶識無識。(因爾不知其妄)五識惟
以自識見分緣色及空,以為相分,心緣境起,非現行
則不相續。境依心起,非感覺則無所有,而此五識對
色及空不作色空等想。末那說雖阿賴耶識以為我,以
此為法而無現行我法等想。阿賴耶識雖緣色空,自他
內外能所體用,一異有無生滅,斷常來去,因果以為
其境,而此數者各有自相,未嘗更互相屬。亦緣此而
相者,亦情緣此自相種子,而無現行色空。自他內外
體用一異有無生滅,斷常往來去因果為想。此數識者
非如意識之周遍計度,執著名言者也。(因無想故)即
依此識而起見分,相分二者。境雖無其想幻有。是為
依他起自性。(梁漱溟「究元決疑論」引)
(三)章氏學說之傳授
章太炎字枚叔,浙江餘杭人。生於同治六年(一八六七-
-一九三六)。早歲從事革命,治古文經學,對小學史學,著
論極豐,有國學大師名。與康南海今文經學相對立。弟子錢
玄同(夏)朱希祖(□先)。吳承仕(硯齋)汪東(旭初)但壽(植
之),許壽裳(季茀)周樹人(豫才),黃侃(季剛)開民初國學
考據之風。而弟子中錢玄同又以疑古考據著稱。與黃侃齊名
。其佛學則鮮傳。
┌朱希祖-歷史 許壽裳-國學 汪東-文學 但燾-史學
章太炎┤
└錢玄同-史學 黃 侃-文學 吳承仕-國學
120頁
(參)歐陽漸與其新唯識論
(一)正謬誤以有相唯識立說
歐陽漸早歲心儀陸王心學,「甲午」戰後,慨以雜學無
濟於世變,對陽明學說執之甚堅。及從學於楊仁山居士,乃
歸心唯識,潛究法相,精推玄奘學統,以闢唯識舊論。時章
太炎以佛合於老莊,歐陽則以儒融於佛。他曾說﹕「佛不礙
儒,儒佛法而儒術愈精深。儒不礙佛,得儒術而佛法以普被
」。(大般若經序)故由「論語」,「中庸」,陸王與佛法互
發之幽旨,殆與章氏殊途同歸焉。
歐陽大師學宗新唯識,首由闢「起信論」之謬誤說起,
蓋與仁山,太虛之宗無相者道不同也。他說﹕「疑偽之來,
源於學謬而譯謬,由譯謬而造作謬,為欲傳謬迫而造據。是
以疑偽經論葳蕤紛紜,戕賊慧命,闇無天日,賊聖教,不可
長也」。依他說「大乘起信論」出於偽造,遍蒐印度佛典古
義,并無其書。且就「楞嚴經」思想體系言,決非佛說。求
諸印度亦不可得。均屬中土所偽造。因此他揭穿偽經而斥世
親一系之無相唯識。他說﹕
北魏普提流支重譯「楞伽」大異宋譯。譯藉雖多
,歧義屢見。於是「起信論」出,獨幟法壇。支離儱
侗之害,千百餘年,至今不熄。蓋起信論之謬在立「
真如門」,而不立「證智門」,違二轉依。般若說,
與生滅合者為菩提,不能事生滅者為涅槃。而起信論
說,不生不滅。與生滅合者為阿賴耶識,瑜伽薰習。
是識用旁事,非寂滅旁事。而起信論說,無明真如互
相薰習,賢首天台欲成法界一乘之勛,而義根起信,
反竊據於外魔。蓋體性智用,樊亂淆然。嗚乎﹗正法
乘教何分﹖而教綱設阱都談一乘,胡薄涅槃天台過也
﹖不明增上,皆一合相,圓頓奚殊﹖襲四而五,賢首
過也。(楞伽疏決)
(二)新舊唯識經之爭與歐陽漸
121頁
新舊唯識之論爭楊仁山既由舊唯識出發,同時吳樹虛作
「唐三藏法師唯識量質疑論」,「因明入正理論後記」等文
,亦由中觀而持無相唯識。自仁山傳法,其弟子太虛法師作
「大乘起信論真偽辨」,與歐陽持論相反。由是乃引起新舊
唯識一場熱辨。而歐陽與其弟子卻為此一論爭之發動者。歐
陽既攻「起信論」為偽作,直斥為「梁陳小兒無知遍計」,
指為「膚淺模稜,剷盡慧命」。故其所作「抉擇唯識」,從
「外說唯識」,「一切唯識」,告知法相學者所謂「名相分
別,正智,如如」,以及五位百法之義。在舊唯識一邊,韓
清淨支持太虛作,「唯識三十頌詮句」,「唯識三十論略解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彙論」,由「所變唯識」,「
萬法唯心」,而言「證得唯識」。從認識論上以言目的論,
在宇宙論上以主「三界唯心」,「攝物歸心」。在本體論上
,主「心為涅槃」。由解析以歸證會。在人生論上則又以此
心捨染成淨,轉識成智,然後離苦得樂。所謂勢大聲宏。歐
陽針對此說,以「萬法唯識」為號召,告知學者,前四是「
有」,「有為」,第五是「性」,「無為」,揭明色法心法
,心所法是實物,而「不相應行法」是無體。性相一對,假
實一對。心物相對,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乃至四諦十二因緣,
皆可納入五位百法之中。以光大玄奘法統為正宗。而舊唯識
說終於失勢。
(三)歐陽漸的傳經與授徒
歐陽漸字竟無,江西宜黃人。生於同治十年 (一八七一
~一九四四) 初習程朱之學,不了生死 。家道寒微,坎坷多
難。年三十四以後歸心佛法,至南京受學於楊仁山,潛修唯
識,深持般若涅槃幽旨者數十年。著書有「大般若經序」,
「瑜伽師地論釋」,「大般涅槃經序」,「俱舍論序」,「
法相諸論敘」,「五分般若讀」,「心經讀」,「唯識抉擇
談」,「唯識研究次第」,「內學雜著」,「楞伽疏決」,
「中庸傳」等廿五種。其傳法說經,直揭「平等」「實性」
,「無餘涅槃」之義以定歸極,以根本三智,方便三漸次,
以明修證。發明正學。其倡「抉擇唯識」,提出瑜伽所謂「
五法」,「三自性」,「二無我」,與八識二無我,析俱舍
瑜伽之門徑,明唯識與唯智二而言
122頁
理。指出大般若十六分之釋「畢竟空」以會般若極。提出「
五分般若」而特詳談「方便」,以開般若門徑。闡明般若甚
深,詳談心經,以示般若樞要。標大般涅槃為取淨最後究竟
。復特舉無餘涅槃以示寂靜即畢竟空。三德二轉依為一真法
界,一功所依。由是法相之學為之大明。
歐陽大師創「支那內學院」,以「師,悲,教,戒」為
院訓。為在家居士立四信條,以頓境漸行之論,設教授徒。
民國十年,陳真如,梁啟超,熊十力等人來學,氏已年五十
。十一年在寧「內學院」講「抉擇唯識」凡十次之多。民國
二十年前後,湯用彤,黃懺華,梁漱溟入座聽講由蒙文通,
湯用彤主持其事。是時則以說涅槃為主。直至雙七事變達六
年之久。所謂「三張三弛」者,唯識,般若,涅槃也。此時
李炳南作「唯識新裁擷彙」五種,「相宗十勝論」等書,對
「唯識觀智」,「唯識修位」,「唯識加行」等關鍵問題,
提出「勝義唯識」新闡釋。慈航法師(一八五九--一九四五)
作「相宗十講」,李圓淨作「佛法導論」 (民廿,梅光羲序
一則重「統攝唯識」。唐大圓作「唯識實驗學」,「八識概
論」,王恩洋作「八識規矩釋論」,俱循歐陽路線以光大唯
識新學風。熊十力著「新唯識論」,「破破新唯識論」,以
反擊韓清淨太虛之舊說。民國廿五年(一九三六)印度文豪太
戈爾訪華曾訪大師。雙七事變後遷四川江津,陳獨秀高語罕
(共黨左派份子)曾受學於大師。三十三年二月逝於江南,年
七十三。國府明令褒揚特卹。學者稱「宜黃大師」。
自歐陽傳法,而民初學者多以法相知名。如熊十力,梁
任公,黃懺華,均有著述。梁漱溟三十以前,亦以法相為治
學之基。其影響可謂大矣。
123頁
┌陳真如
│熊十力
┌前期弟子 ┤譚嗣同
│ └梁啟超─蔡鍔
歐陽漸 ┤
│ ┌蒙文通
└後期門生 ┤湯用彤
│黃懺華
└梁漱溟
大師繼楊仁山後主持「金陵刻經處」,廿五年,刻經二
千卷,於般若,瑜伽,俱舍,涅槃都為之序。完成仁山居士
之遺志。功不可沒。
附識﹕本文為計劃撰寫「中國現代學術思想史」
中有關佛教思想問題之一部分。但尚屬筆記,未予詳
研細論,茲先摘錄發表者,以待方家惠予指教也。
六十一年七月三日,臺北板橋東雨軒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