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至诚至真菩萨行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见旆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至诚至真菩萨行
  文/见旆法师
  立身处世之根本
  不妄,谓之“真”;言行符合,真实无伪,谓之“诚”。真诚,是立身待人之根本,君子德行之首要。《大学》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意若至诚无伪,心则刚正,则能真正改正恶习,修正己心,进而帮助他人。《中庸》曰:“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由此可知,诚是仁义礼智的根本,化育万物的主要核心。为人至真至诚,德行彰显,则处事踏实,能获得别人信任,人生充满光明及众多助缘。以真诚的心治国,则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必能利乐天下。
  然而,有些人喜欢标新立异,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喜欢应酬,说恭维、谄媚、不实的言语,在财色名利的交争中,忘了做人的根本;在短视近利中,背弃道德仁义。在虚伪逐渐取代真诚时,不劳而获的表相粉饰了踏实耕耘的可贵。但不要忘了“如是因,如是果”、“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种虚伪因,得到的果实亦必是虚伪、短暂,不会甘甜长久。常言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粉饰久了仍会被识破,到时身败名裂,再想补救,亦已挽回不了。《四十二章经》云:“人随情欲,求于声名,声名显著,身已故矣。贪世常名,而不学道,枉功劳形。”为了声名而不顾自己的人格,不仅德行缺损,操守失贞,更须背负沉重的果报。声名随因缘来去,但业报却是永远跟随,故为人处事当真诚并谨慎小心,不可因为贪求一时的利益自欺欺人,而毁了自身的清白和自性的光明。
  反省检讨 毋自欺欺人
  如何做到真诚?从反省检讨、修正自己著手。《大学》云:“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富润屋,德润身,心宽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真诚是不虚假、不造作,表里如一,诚实面对自他:于己不当的言行须彻底改过,于人要恳切至诚,踏实处事,自能摄受大众,此方是真正的真诚。
  真诚非造作可得,而是在点滴至真至诚的返照自心,和无虚无伪的待人处事中所成就,所谓“水滴虽小,渐盈大器”,故勿因善小而不为。且真诚贵在有恒、能行忍辱,不论遇任何顺逆境界均能不退缩,持守这念慈悲正直的心,久而久之,德行自然彰显。
  在古圣先贤、祖师大德中有许多值得效法的典范。如文天祥对国家的真诚尽忠,让后人听闻“正气歌”,无不为其忠义凛然所震撼。又如虚云老和尚为报父母恩,真诚朝礼五台山的途中,虽遇风霜雨雪,疾病饥寒,生命微弱时,却能感得文殊菩萨示现救护。后又曾为参加高旻寺禅七,途中不慎落水,拖著重病挨了几十香板,却打不走至诚打七求法的心,因此在进禅堂静坐二十余天后悟道。大师一生说法度众,到处开荒、建寺,且于云门事件时,年已百余岁,任凭红卫兵拳打脚踢,为延续佛法命脉,牺牲性命亦在所不惜。承担一切的苦难艰辛,只因为对父母、对佛法、对众生的一念真诚,因而在时局动荡中,传承了禅宗法脉。
  悲智双运利群萌 
  除了慈悲,更须般若大智慧来导引正确方向,方不负这念悲悯之真诚心。若只知真诚而无正知见,则落入相对的好善厌恶境界中,得不到究竟解脱。菩萨行履,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行“六波罗蜜”,帮助众生离苦得乐,于利他中完成自利,成就道业。而真诚的最高境界即是:一真法界、菩提涅槃,此是诸佛法界,是无分别、憎爱、取舍,永离生灭的净土世界。
  此法界即是众生本具之佛性,只因众生佛性被贪嗔痴恶习覆蔽,像澄清的水被泥沙沌浊,不能照天照地。若能透过觉察、觉照,改正烦恼习气、无明妄想,则当断一分无明,便现一分法身,直到无明断尽,还复本自清净之佛性,与菩提涅槃、一真法界相应。届时,不仅可以看清万法真实相状,更能化育万物,利益群萌。
  在菩提路上,当相互提携,用真诚的心面对自己的不圆满,进而帮助他人乃至一切众生,从身、语、意中踏实断恶修善,学诸佛菩萨六度万行,真诚耕耘,共证菩提。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嗔怒的火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