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观影元非有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僧梵志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观影元非有,观身一是空。
如采水底月,似捉树头风。
揽之不可见,寻之不可穷。
众生随业转,恰似梦寐中!


  释诗中有一种是以释教义理为吟咏的直接对象的。但它不是释教义理的韵文,而是按照释教义理来观照人生,运用诗的表达方式传达作者对人生世事的深刻理解。《观影元非有》就是属于这一类的作品。


  僧梵志(590-660)俗姓王,名梵天,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南)人,是唐代的一位诗僧。其诗语言浅近,平白如话,大都类似佛经中的唱词偈语,然而这只是他的诗的外部特征,细加吟咏,我们又会觉得它的意蕴是十分隽永、深沉的。


  本诗的大意是:人的影子是虚幻不实的,让我们看看产生影子的身体吧,它也一样是空的。这就像“水底月”,“树头风”,摸不到,抓不着。动手抢它,它就看不见了。睁眼找它,也得不到什么结果。“众生”(一切有情假众缘而有生的人或物)随着“业”(行动、语言、思想)转来转去,好像是在睡梦中一样,昏昏沉沉。


  “空”是释学的一个重要概念,“非有”就是“空”。释学认为,有生死的“我”这个实体并非真正的存在,这叫做“无我”。按“空”的观点看,“身”和“影”都是“空”的,无可把握的。怎么办呢?办法只有一个,这就是以不变应万变,对世界万事、万物,都不能执着追求。这样,便可以超出美丑、善恶、是非、曲直的相对原则,也就是进入禅的境界。然而世间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众生都是随“业”转,如在梦中,这也就是众生的悲哀。怎样才能从这种悲哀中解脱出来呢?关键在于对“业”要有所认识。前面说过,“业”包括“行动”、“语言”、“思想”三个方面,分别称为“身业”、“口业”、“意业”。业有善有恶,一般偏指恶业。众生愚痴、贪爱,愚痴为父,贪爱为母,这便生出一切烦恼恶业来。必须去愚痴、除贪爱,才能消除一切烦恼恶业。而这便就是“空”了。进入空境,达到“无我”,这才是净土(极乐世界)中人。


  前六句分三个层次,层层进迫,势如奔马急矢,激人迅思捷想;最后两句宛如空中响雷,当头棒喝,叫人警醒。应该说,它类似偈词,更属于诗。
                        (摘自《释诗卷》潘人和主编)


佛法三根本要义 ②


                宗喀巴 著 多识 译

                 (一)


          若无正确的出世心而追求世间幸福,
          就无法进入根除烦恼的涅槃乐境;
          迷恋尘世的意识是锁链,
          求解脱要发彻底的出世心愿。


          常想人身良机难得而生存时间不多,
          就会从今生今世的纠缠中迷途知返;
          深思业报不爽、轮回苦多,
          对来世幸福的追求也会断然绝望。


          如此深思熟虑,并念念不忘,
          就对尘世的富贵安乐不抱幻想;
          时时刻刻除解脱不生别的念头,
          这时才可以看做萌发了正出世心。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