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活在当下----惠能的圆顿禅法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王开府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活在当下----惠能的圆顿禅法
  王开府 90年12月
  一、前言
  不论是印度佛教,还是中国佛教,它始终关怀的是生命的“苦”。“苦”就是“烦恼”。“烦恼”是生命的真相,它其实是一种病。释迦摩尼佛自称为“大医王”,因为他要治疗众生烦恼的病。所谓“烦恼无边誓愿断”。烦恼治好了,就叫做“涅槃”。
  也许有些人会说,生老病死固然是苦,但生活中也有很多快乐的事啊!譬如说,世界棒球赛中华队打败日本,得到季军,球员和球迷不是都很快乐吗?但是,这样的快乐能维持多久呢?到现在这样的快乐还存在吗?
  这次立法委员的选举,执政的民进党大获全胜,喜出望外。但阿扁总统如何在立法院中获得稳定的多数,如何获得在野党的支持,组成有效的财经内阁,挽救台湾的经济,种种烦恼还是如影随形。胜选的快乐,一下子就过去了。
  也许有些人说,人也可以想办法离苦得乐。譬如到了周末,你可以放下工作,好好休息一下,好好吃一顿晚餐,再看看电影。但是饭也吃了,电影也看了,当闲得没事时,你又觉得无聊,想找点什么乐趣。可见一旦没事时,你还是苦的,你拚命要解决这种无聊之苦。于是你又到学校附近的网咖,玩玩游戏,或上上网找人聊天。不知不觉玩了一整夜,精疲力竭,回到家里,无聊的苦又来了。这时不但心理的苦没解决,又多了身体疲惫的苦。
  我们用不断的工作和玩乐,来填补生命中的无聊,似乎正好反映了生命的本质就是无聊。“无聊”其实就是无所依靠或无所安住,反映了人对目前处境的不满或不安,这就是苦。这种“不安”蛰伏在人心深处,由来已久。当我们试图用各种方法摆脱这样的不安时,总是徒劳无功,它老是如影随形,不断地轮回。
  佛教或者禅宗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种循环不已、根深蒂固的不安。佛说《金刚经》,也是在回答须菩提长老所提的一个重要问题︰一个人发了菩提心,要如何安住?如何降伏其心?
  禅宗初祖达摩来到中国,提出的禅法,即名为“大乘安心之法”或“大乘入道四行”。他提供了“理入”与“行入”两种方法。“理入”是:
  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凡圣,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覆,不能显了。若也舍妄归真,凝住壁观。自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于言教。此即与真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名之理入。
  “理入”之法,首先透过教法,肯定人本来具足的真实本性,所谓“真性”或“佛性”。然而现实的生命,有种种虚妄使得真性不能实现,所以必须“舍妄归真”。于是达摩建议采用“凝住壁观”的禅法,使自己契入真理,“寂然无为”,这才是真正的“安心”。所谓“凝住壁观”,其实际的操作方法,不得而知,根据后人的说明,大体是摒除外缘,专注于自身的观法。
  至于“行入”的方法,是: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这是日常生活的实践之法。在生活中有了苦受,可以坦然不忧;有了乐受,可以随缘自在;即使是不苦不乐,也心无所求,不妄造作。总之,生活称理如法,无所执著,自然安心。其实不论“理入”或“行入”,最后都是“舍妄归真”而“入道”了。
  达摩的禅法,原是以《楞伽经》为依据而代代相传,《楞伽经》是讲如来藏“自性”思想的。但是传到第四代道信,又加入了般若系的经典,如《文殊说般若经》《金刚经》,以及一般视为中观思想的《维摩经》。也就是说,禅宗传到第四代时,不只重视“自性”(佛性),也开始重视“般若”。“般若”是观一切法皆“空无自性”的智慧,透过对一切生灭法“无自性”的观照,而见不生不灭的真实法性或实相。这就契入了绝对的“自性”或“佛性”。所以《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可见“佛性”的自性思想和“般若”的无自性思想并不矛盾、冲突。因为前者是对不生不灭法说;后者是对生灭法说。
  达摩禅法传到第六代神秀时,武则天问神秀所学的法门,其经典根据是什么,神秀却只提《文殊说般若经》,而不提《楞伽经》了。
  到了第六代,禅宗产生法门路线之争,神秀和惠能在禅法上开始分道扬镳。五祖弘忍传给惠能的是《金刚经》,后来《六祖坛经》经名上标的是“南宗顿教最上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所传的内容也是“摩诃般若波罗蜜法”。惠能尤其重视《金刚经》,却不再提《文殊说般若经》,也不用该经的“念佛”,转而强调“念般若”。达摩禅法到此不免同归殊途了。
  要了解惠能的禅法,必须参考《六祖坛经》。但是当代学者考察《六祖坛经》,认为其中有些部分是后来加进去的,这在早期的敦煌古写本《坛经》已是如此。胡适和印顺法师,以及日本的学者,在这方面有相当多的考证,在此不再赘述。本文专就“大正藏”的敦煌本《六祖坛经》一些主要内容,来介绍惠能禅法。笔者归纳《六祖坛经》的内容,认为惠能禅法是:即妄而真、顿悟顿修、活在当下、不取不舍的禅法。以下就将惠能禅法分成这四个子题来说明。
  二、即妄而真的禅法
  当初,五祖弘忍为了传衣钵,要门下弟子各作偈颂,以考察弟子的悟境。神秀是上座弟子,提出一首偈说︰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神秀要把沾在身心上的尘埃擦掉,使心明亮,这是近似达摩“舍妄归真”的禅法。但他把明净的“心”和“尘埃”对立起来,少了“般若”的一切法无自性的性空思想。弘忍看了后,批评神秀只到“门前”,还没“入门”,还没有看到“本性”。叫他另外再作一首来看看,结果神秀作不出来。
  后来惠能看到神秀的偈,也作了两首。第一首说︰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这首偈点出了清净“佛性”的常在、本有,也指出心和尘埃的本无,显示“般若”性空的思想。第二首偈说:
  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这首并未点出般若性空的思想。惠能的这两首偈,见于敦煌古写本。目前流行的元代宗宝所编的本子,只录了一首,作: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里将般若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佛性思想反而不见踪影。
  弘忍见了惠能的偈,当天半夜三更就为惠能讲《金刚经》,惠能当下开悟,于是弘忍就传给他所谓“顿法”及“衣钵”。这些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了。但是弘忍所传的“顿法”,到底是什么法,外人也不得其详。不过,可以确定的一点是,这种顿法一定与《金刚经》的无相、无住思想有关。这由后来惠能禅法的宗旨,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
  神秀的“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一方面是时时进展的渐入工夫;一方面他把尘埃看成独立存在之物,似乎仍有“妄”可舍。而惠能的“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并不把尘埃看成是实有的,真实常在的只有清净的佛性。相对于神秀的渐入的“离妄得真”,惠能却是顿入的“即妄而真”。惠能另有一偈说︰
  菩提本清净,起心即是妄;净性于妄中,但正除三障。
  清净的本性,即在妄之中,只要清净佛性显用,妄障就消失无形,这就是顿入的“即妄而真”。
  三、顿悟顿修的禅法
  1惟传顿教
  惠能自称他的禅法是顿教,他说︰“惟传顿教法,出世破邪宗。”他只传顿教,与此相反的渐教,就被判为“邪宗”。南顿北渐之争,在此已经很明显了。那么,什么是顿教呢?
  惠能说:“法无顿渐,人有利钝。迷即渐契,悟人顿修。识自本心,是见本性。”在他来看真正的佛法只有顿教一种。因为人的根器有利有钝,钝根的人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发现自己的本性。利根的人容易顿悟本性,所谓“从于自心顿见真如本性。”这样从顿悟而修,没有渐进的次第可说,所谓“自性顿修,无有渐次。”“迷来经累劫,悟则刹那间。”“一念修行,法身等佛。”“自性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是佛。”
  2定慧不二
  传统佛教的“戒定慧”三学,有其次第性,其顺序是:因“戒”得“定”,由“定”发“慧”。但惠能的顿教没有修行的次第,所以他提出“定慧不二”“不立戒定慧”的说法,他说︰“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第一勿迷,言慧定别。定慧体一不二。即定是慧体,即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定”“慧”不是两件事。“定”是“慧”的体;“慧”是“定”的用。“慧”发用时,必然是“定”;得“定”之时,必然有“慧”。他又以“灯”和“光”的关系来作比喻,说︰“有灯即有光,无灯即无光。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即有二,体无两般。此定惠法,亦复如是。”惠能曾对神秀的弟子志诚说:“汝师戒定慧劝小根之人;吾戒定惠劝上人。得悟自性,亦不立戒定慧。”对小根的人,不得已只好方便说“戒定慧”,说一种渐进的次第;但对上根器容易见性的人,则修行上没有戒定慧的次第可言,所以是顿悟顿修的。
  3自成佛道
  顿教不只是顿悟顿修,也是自悟自修的。惠能说:“见自性自净,自修自作自性法身,自行佛行,自作自成佛道。”这是一种不依赖他力的自力性宗教。有人问念佛往生西方的事,惠能则说︰“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不悟顿教大乘,念佛往生路遥,如何得达?……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惠能主张自净其心、自性作佛,不求藉佛之力往生他方。
  4示道见性
  不过,虽然是自力性宗教,一般人也不是无师自通的。一个人如果无法自悟见性,则须藉助别人的“示道见性”,惠能说:“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即缘心迷,不能自悟,须求大善知识示道见性。”至于什么人可以称为“大善知识”呢?他又说:“解最上乘法,直示正路,是大善知识。”所以“示道”是“直示正路”。
  “示道见性”,是由老师启示弟子学习的方法或途径,让他自己见性。如果自己不能见性,光靠老师的教授也没有用。所以惠能又说︰“若自心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即有教授,救不可得。汝若不得自悟,当起般若观照,刹那间,妄念俱灭,即是自真正善知识,一悟即至佛地。”这是说顿悟见性,还是要靠自己。其关键是在能在自心“起般若观照”。
  什么叫“见性”,惠能有一段生动的描述,他说:
  但于自心,令自本性常起正见,烦恼尘劳众生,当时尽悟,犹如大海,纳于众流,小水大水合为一体,即是见性。
  “见性”就是见到达摩所谓的“含生凡圣,同一真性。”,这是“显了”或“舍妄归真”“与真理冥符,无有分别。”的“理入”。这时“自他凡圣等一”,便如“小水大水合为一体”。“见性”时,“更不随于言教”并且“寂然无为”。
  如果没有“大善知识”作老师,也可以自己依持般若经典修行,惠能说:“但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即得见性。”这明确指出“见性”是由“般若”法门下手的。
  综合上述,惠能的“示道见性”,是由老师提示弟子正确的教法(修行之道),使其自己见性,是达摩的“藉教悟宗”之法。其实,《六祖坛经》名为“施法坛经”,整部《坛经》便是惠能所施的法,也就是他所示的见性之道。
  四、活在当下的禅法
  1不离世间
  惠能禅法最殊胜之处,在于他打破了“世间”与“出世间”的区分,更强调在家修行与出家修行,没有差别。禅宗在社会上能蓬勃发展至今,甚至一般的知识份子也能接受,这两点是很重要的。惠能说︰
  法元在世间,于世出世间;勿离世间上,外求出世间。
  此偈在“宗宝本”作︰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成为烩炙人口的名句。
  惠能又说:“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寺不修,如西方心恶之人;在家若修行,如东方人修善。但愿自家修清净,即是西方。”惠能的禅法,泯除在家、出家形式上的区别,认为在家人也可以修持成就。这使得外来的佛教,很容易获得重视家庭的中国社会之认同,而溶入中国文化之中。
  惠能禅法的“不离世间”“在家亦得”,显现了上述“即妄而真”的禅法精神。
  2一行三昧
  “即妄而真”的禅法,不离世间,也不离日常生活的“当下”,可以称之为“活在当下”的圆顿禅法。因此,惠能并不鼓励专用静坐的禅修方式,而主张一种在一切行、住、坐、卧中,随时随地都可以修的生活禅法。这种禅法惠能称之为“一行三昧”。他说:“一行三昧者,于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常行直心是。”
  “三昧”是“定”,如果只在“坐”中才能“定”,这种禅法就“偏”而不“圆”。惠能禅法是“即妄而真”,非“舍妄归真”,则禅修不必离开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也不能离开禅修。行、住、坐、卧,语、默、动、静,一切圆融无碍,才是真实又有效的修行。
  3非修不动
  传统坐禅,只是不动地坐著,来看心、看净。惠能认为这是大错特错的。因此他说自己的顿教禅法是:“此法门中,坐禅元不著心,亦不著净,亦不言不动。”他为“坐禅”和“禅定”,给了一个全新的界说,说:
  此法门中,何名坐禅?此法门中,一切无碍。外于一切境界上念不起为坐,见本性不乱为禅。何名为禅定?外离相曰禅,内不乱曰定。外若离相,内性不乱。本性自净自定。
  顿教的禅定,是来自见性以后的“本性自净自定”,其中自然有“离相”“念不起”的工夫。这样的坐禅,不执著看心的清净,因为执著于净相,便不能离相;也不勉强身、心不动,因为希望不动,也是一种执著。
  五、不取不舍的禅法
  1无念、无相、无住
  上述活在当下的“一行三昧”的禅法,实际上如何操作呢?前文引惠能说:“汝若不得自悟,当起般若观照,刹那间,妄念俱灭。”那么,在“一行三昧”中如何“起般若观照”呢?对此,惠能提出有名的“无念、无相、无住”具体操作原则。他说︰
  我此法门,从上已来,顿渐皆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何名无相?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不念。无住者,为人本性,念念不住,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无有断绝。若一念断绝,法身即是离色身。念念时中,于一切法上无住。
  有点坐禅经验的人都知道,禅坐中最难对治的是散乱与昏沉。当散乱时,心力很强,念头一个接一个不由自主地起来,心跟著念头到处跑,它对自己的散乱没有觉察力;当昏沉时,心力很弱,念头浑沌不清,心对自己的昏沉也没有觉察力。我们的念头生灭无常,无法也不必要加以控制,人也不能“一念断绝”。我们可以做的是增加自己的觉察力。有念但又能跳出念之外来觉察它,就是“于念而不念”,这也就是在“念”上不起妄念。
  “念”的对象或内容,叫做“法”或“相”。在念的活动中,不执著所念的对象、内容,就是“于相而离相”,也是“于一切法上无住”。所以无念、无相、无住,虽然是分开来说,却是同一种活动。
  “无念”并非没有念,是所谓:“自性起念,虽即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常自在。”如果不是“自性起念”,必然“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念从此而生。”这样起心动念,无不是贪、嗔、痴,无法断烦恼。“无相”并非没有相,惠能引《维摩经》云:“外能善分别诸法相,内于第一义而不动。”
  “无念”是不住于所念;“无相”是不迷于相、不动于相。惠能说:“外迷著相,内迷著空,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不迷。”不仅不迷于“相”,也不迷于“空”。如果把“空”视为“念”的对象或内容,视为“法”或“相”,这就是迷于“空”了。
  现在试举一些实例来说明“无念法”是如何修。譬如,你发现你的身高不高、皮肤不白,你有了“不高”或“不白”的“念”,念的内容是“不高”“不白”的“相”。你用不著去消灭这个“念”与“相”,你只要观察它就好了。观察而不要随它打转,你就不会因高、低、黑、白的分别,生起妄念,要去“增高”“美白”了。你虽然知道“不高”“不白”,却不在意它,不受它影响,这就是“起般若观照”“外能善分别诸法相,内于第一义而不动。”你能这样在生活中“外离相”“内不乱”,即是“一行三昧”“无念、无相、无住”。那么,一切因妄想“增高”“美白”而滋生的烦恼,都断灭不见了。这叫“即妄而真”。
  据说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位泼辣强悍的妻子,这位悍妇经常对苏格拉底喋喋不休地大骂。有一天,她骂完后,苏格拉底却称赞她的措词和技巧,比以前都进步了。苏格拉底在挨骂的当下,正是“于相而离相”,不被责骂的言辞所困,反而能观察对方言辞的本身,甚至加以欣赏,因而能够不动怒。
  又有一次,苏格拉底的妻子又开骂了,他还没作反应,就被一盆水泼上身来。苏格拉底笑说:“我就知道打雷之后,一定是一阵大雨。”他能这样于一切法无住,置身事外,似乎得到禅法的个中三昧了。
  2不取不舍
  无念、无相、无住的“一行三昧”禅法,其目的是在发起般若观照,觉察一切法的无相、不可念,也就是让修行人有机会亲证“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诸法空相、诸法实相,因而断除一切执著,也就灭尽一切烦恼。所以惠能说:“但行直心,于一切法上,无有执著,名一行三昧。”又说:“此法门中,一切无碍。”
  迷于“相”的人,会去执取“相”,这叫做“取”;迷于“空”的人,又会想消灭“相”,这叫做“舍”。前者执“有”;后者执“空”,都是妄执。所以中道的禅法,是离于两边,而“不取不舍”。
  一般人有了苦受,会起嗔心;有了乐受,会起贪心;即使在不苦不乐受中,也是痴心妄想。有了嗔心,就要逃避苦,这叫做“舍”;有了贪心,就要追求乐,这叫做“取”;有了痴心,就不能安住,而要趋乐避苦,也是妄生取舍。不论“取”或“舍”都是一种执著。“一行三昧”的禅法,“于一切法上,无有执著”,正表现出“不取不舍”的中道风格。惠能说:“恶法善法,尽皆不舍,不可染著。”“尽皆不舍”是“不舍”;“不可染著”是“不取”。他又说:“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莫起诳妄,即自是真如性。用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见性成佛道。”“无念”,就是用般若智慧观照一切法,于一切法不取不舍,这就是“见性”。
  “一行三昧”的无念顿法,其具体展现是:
  无念法者,见一切法,不著一切法;遍一切处,不著一切处。常净自性,使六识从六门走出,于六尘中不离不染,来去自由,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行。
  这是以般若智慧观照而自在解脱之法,充分落实了般若修行的根本原理。虽然自性清净,但不妨让眼、耳、鼻、舌、身六识,由六根门头出去,接触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而能不离、不染,来去自由。“一行三昧”虽然是般若法门,又是“但行直心”“常净自性”,这又扣紧了“佛性”思想,成为一种不偏空、有二边的圆顿禅法。
  惠能不取不舍的禅法,在印度佛教中是有理论基础的。这个理论叫“十二缘起法”。
  “十二缘起”是用来说明烦恼生起的原因或条件,这些条件共有十二个,依次生起,且互相依伴。它们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其中最根本的条件叫“无明”。我们不明白生命的真相,就是“无明”。因为“无明”,引起了盲目的生存意志或冲动,叫“行”。因为“行”,引起了分别认识的功能,叫作“识”。因为“识”,产生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对象)的区分,叫做“名色”。做为精神活动的“名”,为了认识事物,又引发了认识的六个机能:眼、耳、鼻、舌、身、意,叫“六入”。“六入”与对象的接触,叫做“触”。有了接触,就引起主观的情感反应,有苦、有乐、有不苦不乐,叫做“受”。有了“受”,“苦”就导致“嗔”,“乐”就导致“贪”,“不苦不乐”也免不了“痴”(无明)。贪、嗔、痴,以“贪爱”为代表,叫做“爱”。有了“爱”就会执著,叫做“取”。“取”的反面是“舍”,“舍”是对“不取”的执著。有了“取”,形成强烈的自我存在,叫做“有”。因为有“自我”,必然会“生”“老死”。所有忧、悲、恼、苦都来了。
  修行关键在去掉“无明”,而下手处在观察自己的三种“受”,和所引起的“爱”,也就是贪、嗔、痴三毒。在“如实观”中,当下发起般若智慧,能“不取不舍”,这才能斩断无明烦恼。惠能的一行三昧、不取不舍的禅法,就是符合缘起理论的修行方法。
  我认为一行三昧的无念禅法,和早期印度佛教的“四念处”禅修法,有其类似之处。“四念处”是专注在我们的身体、感受、心理及种种认识对象上,也就是对“身”“受”“心”“法”作观察。在对这四种对象作观察时,因自己的觉察力的发用,般若智慧现前,而有能力一步步断掉一切对对象的执取,而断一切烦恼。这就是惠能所谓的“于念而不念”“于相而离相”“念念时中,于一切法上无住”。
  与“四念处”不同的是,惠能的“一行三昧”无念禅法,以“见性”为目的,而“四念处”没有“自性”“佛性”的提法。不过,“四念处”的目的在“如实正观”,所观的是诸法实相,实相是空相。这样的观法,最后可以证不生不灭的涅槃。惠能禅法也是透过般若智慧观诸法空相,而见绝对的“自性”“佛性”。那么,“四念处”与惠能禅法,在这一点上并无差别。《楞伽经》中佛也告大慧菩萨说:“我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大慧!有时说空、无相、无愿,如实际、法性、法身、涅槃、离自性、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如是等句。”因此,“空”“无相”“离自性”,与“法性”“法身”“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本来就是无二无别。
  “四念处”与惠能“一行三昧”真正不同的是︰四念处的修行是一步步地升进,并不是一种顿法;惠能的无念法却是没有渐次的顿法,这是同中有异的。
  六、结语
  以上由四个面相来谈惠能的禅法,这四个面相并不是各自独立的,它们是交融互涉、本来一体的。它们是一体的四面。
  惠能禅法是“即妄而真”,“真”即在“妄”之中,并非一步步舍妄而后归真,所以一定是“顿悟顿修”的。“真”既然在眼前的“妄”之中,不离妄而另求真,所以禅修是“活在当下”“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常行直心”。在一切时中,发起般若观照,自然是不偏于空、有两边的“不取不舍”了。所以说,惠能禅法是活在当下的圆顿禅法。这种禅法极为方便殊胜,非常适合生活繁忙的现代人修行。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