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经》译本学习玄奘大师的翻译技巧
从《心经》译本学习玄奘大师的翻译技巧
胜成居士学述
(四川省文史研究馆 四川成都 610016)
摘 要:本文以《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藏文译本与玄奘大师的译文对照比较,进一步学习/研究玄奘大师高明的翻译技巧。大师对梵文本作过取舍,以求突出主旨;注意不同文字的对应性,选用适当词语,省去冗语赘词,讲究文采,以利于诵读和传播流通。他为读者提供了既信且达的读本。玄奘大师无愧为舍身求法的高僧和泽遗后世的杰出翻译家。
关键词:玄奘 心经 翻译技巧
Studying the Translating Techniques of Hsuan-tsang from His Translation of The Prajna Paramita Heart Sutra
Upāsaka Shengcheng
(Sichuan Culture and history Research Institute, Chengdu ,610016)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kes a comparative discussion ab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ibetan translation and Hsuan-tsang’s translation of The Prajna Paramita Heart Sutra. Hsuan-tsang showed his marvelous translating techniques and set a good example for people by making some adventurous innovations in translation. He tried to make his translation laconic and intelligible by adequate use of transliteration and omission of redundancies and wisely highlighted the gist of The Prajna Paramita Heart Sutra. Thus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translations, Hsuan-tsang has left the readers a more faithful and more expressive edition which should be regarded as a masterpiece. So Hsuan-tsang is no doubt a great contributor of Buddhist scripture translation and an outstanding translator.
Key words: Hsuan-tsang, The Prajna Paramita Heart Sutra, translating techniques
历史学家范文澜同志是无神论者,他对宗教坚持自己的见解,持批判态度,但是对玄奘大师(Xuanzang或Hsuan-tsang)的介绍却保持了史家的公允态度。所以本文开头便摘引他在《中国通史简编》中的论述文字对玄奘大师作简介如下:
玄奘幼年贫穷,十一岁便出家。他十分勤学,亲到各地听名僧讲学。627年(贞观元年)到长安,跟名僧精探《俱舍》、《摄论》、《涅槃》等经论,大小乘无不通达,但还不能融贯。……发心去天竺学《瑜伽师地论》。629年成行。玄奘经历西域十六国,沿途访名僧学法,前后四年,才到北天竺摩揭陀国那烂陀寺。投戒贤法师,受《瑜伽师地论》,同时旁及大小乘《毗昙》各论,又向胜军居士学习唯识,天竺佛学的要义被玄奘全部吸收了。他著《会宗论》,疏通《瑜伽》和《中观》将加的诤论;又应戒日王的请求,折服小乘论师的破大乘论,著《制恶见论》。戒日王设无遮大会,揭示玄奘所著二论,允许数万会众提异议。大会十八天,无人敢出头诘难,大小乘一直推崇,大乘人称为“大乘天”,小乘人称为“解脱天”。玄奘战胜五天竺佛学者,取得无上荣誉,标志中国佛学已经超越天竺。玄奘并不因战胜论敌,发生傲惰心。①
玄奘大师被后世文豪誉为“舍身求法”的“民族脊梁”,这一评价已经成为全民的共识。他的巨大贡献是“求经译经”,弘扬佛法:
玄奘搜集六百五十七部梵文佛书,启程回国。 645年(贞观十九年)到达长安。唐太宗允许他专心译经,前后译出《瑜伽师地论》一百卷(胜成按,即Yogācārabhūmisāstra, i.e. Treatise on the Stages of Yoga Practice100 fascicles in 646-648 A.D.),《大般若经》六百卷(按,即大般若波罗蜜多经Mahāprajnāparamitā Sūtra, i.e. Great Perfection of Wisdom Sutra 600 fascicles in 660-663 A.D.)。玄奘从事翻译凡十九年,译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在四大译家(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中,玄奘译书最多,译文最精。……664年(麟德元年)玄奘积劳病故。①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该书表达了当时学术界的共识,对玄奘大师的翻译工作、翻译准则等作出比较切实的介绍:(关于“五不翻”,广超法师的解释更为具体,现摘引于括号内夹注以为参考。)
向来译经程序,起初是以梵文语法译成汉文,其次是改成汉语法,第三是笔人修正文句,中间增损,多失原意。玄奘精通汉梵文,又深探佛学,译经出语成章,笔人随写,即可披玩。
他创五种不翻的规则,一、秘密故,(秘密不翻:佛经里有许多咒语,有其秘密的意思与作用,所以不翻。)二、含多义故,(广义不翻:如有佛教名词含多个意思,就保留它,只作音译,如像“薄迦梵”,佛的名号之一,有六种意思,即:炽盛、自在、端严、名称、吉祥和尊贵。倘若只翻译尊贵就失去了吉祥义;翻译吉祥则失去了尊贵、自在等意,所以不翻。)三、此方所无故,(此土所无不翻:如像南洋出产的“榴櫣”(durian),中国、英国等地没有出产这种水果,所以中文和英文只是依据马来文音译,不作意译。佛教中的“娑罗树”也是一样,它是印度特有的一种树;佛陀在双林树,即两棵娑罗树下涅槃,中国没有这种树,所以只音译。)四、顺于古例故,(顺古不翻:即是顺着古人译的意思。在玄奘法师规定“五不翻”之前,已有古人把某些佛教专用语译出,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后的译经师就照用,不再作新的翻译,以免造成混乱。)五、为生善故,例如般若一词,译作智慧,便觉轻浅,不如译音,使闻者觉有深义。(尊重不翻:如人名“舍利弗”,在《心经》中奘师译作“舍利子”;“舍利”是一种眼极锋利,舌最灵巧的鹫鹭。舍利弗的母亲用鹫为名,鹫之子,得名舍利子,如要翻译则是“鹫的儿子”,但为了尊重那个人,所以不翻。)②
大抵佛经翻译事业,至玄奘已登上极峰,再没有佛经翻译家能超过他。①
下面摘引屈小强先生介绍玄奘大师翻译佛经的成就和影响所及的论述:
玄奘留学与讲学于那烂陀寺及主持曲女城辩论大会的故事,还在印度人民中广泛流传。印度的教科书有玄奘一课,印度的博物馆里陈列了玄奘负笈求经的图像,把他当作“圣人”。从《剑桥印度史》到辛哈·班纳吉的《印度通史》和潘尼迦的《印度简史》,以至尼赫鲁的《印度的发现》等书,都无不盛赞玄奘。《印度与中国》书中写道:“在到过印度的许多中国人之中,玄奘无疑是最伟大的一个。他是中印文化合作的象征。”柏乐天教授在《伟大的翻译家玄奘》中更倾服备至地说:“在全人类的文化史中,只好说玄奘是第一个伟大的翻译家。中国很荣幸是这位翻译家的祖国,只有伟大的中国才能产生这么伟大的翻译家。”“他的翻译……是中印两个民族的共同遗产。” ③
玄奘更为流行的般若部经典译作则是集《大般若经》中佛和舍利子问答般若思想的各品而成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即Prajnāpāramitā-hrdaya Sūtra, i.e. Heart of Wisdom Sutra, or simply Heart Sutra 1 fascicle in 649 A.D.)一卷。
本文主要依据藏文译本对比探讨玄奘大师翻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探讨奘法师根据需要运用各种技巧以突出主旨,使译文更趋信达的特点,浅说个人管窥所得,以求正于大德方家。
幼时读《西游记》第十九回“浮屠山玄奘受心经”,初次接触乌巢禅师向唐三藏传授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该书所载汉文《心经》是玄奘法师据梵文经文翻译的)。屈小强先生在《〈西游记〉中的悬案》中摘引《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说明故事被《西游记》作者“端了过去,加以改头换面”:
初,法师在蜀,见一病人,身疮臭秽,衣服破污,愍将向寺,施与饮食衣服之直。病者惭愧,乃授法师此经(按,即《心经》),因常诵习。至沙河间,逢诸恶鬼,奇形怪状,绕人前后,虽念观音不得全去,即诵此经,发声皆散,在危获济,实所凭焉。④
几十年来多次重阅,熟读成诵,深深感到所载汉语译文文字简洁,意思显豁,对一般读者,特别是很多不曾读过其他佛经的读者,影响较大,这个译本促进了《心经》的流传。
本师遍能和尚曾告诉胜成:《心经》以唐玄奘大师译本读者甚多,常见书家抄录,张贴,传颂广泛。玄奘大师是根据梵文原本翻译成汉语文言文的。但是一般读者,甚至一些佛学研究者因受条件限制,无法见到和读到梵文原本,对译本也就只能知其妙,而不能知其所以妙。这不能不说是一桩憾事。
胜成手边没有早期鸠摩罗什大师的译文,近读网上所载释超一和释慧清分别由藏文转译之《心经》两本,接近佛经梵文原本,可供对照研究奘大师根据佛经梵文原本翻译的文字。两位大德是诵读过一直广泛流传的玄奘法师译本的,之所以仍然据藏文本再转译为汉语,肯定是因为有所发现,有所讲求,意在给后之学者提供研究资料,暂不展开讨论。两本文字的异同,可能因异时异地转译,各有选择所致。胜成对照阅读,有所发现,有所体会,以为可供翻译研究参考,乐意述之如次:
第一,玄奘法师于《心经》原本,有所取舍,以求突出要旨,启示读者。
玄奘法师所舍弃的有由藏文转译为汉语的《心经》起首第一部分文字: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比丘僧及诸菩萨摩诃萨俱。尔时婆伽梵即入甚深明了三摩地法之异门。其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观察照见五蕴所有自性皆空。复次、具寿舍利子。承佛威力。白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曰。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彼应如何学。作是语巳。观自在菩萨摩诃萨。答具寿舍利子言。⑤
以上引文据释超一转译本。释慧清转译本文字略有不同,但无伤宏旨,需增补者以括号补入。
这段文字叙述经文由来,如同诸多佛经的开头一般,明言“如是我闻”开头,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开端。
舍弃的还有经文第三部分文字: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应如是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于是婆伽梵。从彼定起。赞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此也。善女人。如此也。如汝所说。行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一切如来。亦皆随喜。婆伽梵说是语已。具寿舍利子。及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并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乾达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于佛所说)信受奉行。⑤
原经文的这一部分,即叙述说法结果,佛对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所言大加赞赏。以后更有诸多听众“闻佛所言,皆大欢喜,于佛所说,信受奉行”的例行结尾。诸经都有如此格式化的记载,玄奘法师所译《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是保留了开头和结尾两大部分的。但是玄奘法师所译《心经》之所以舍去这两部分,可能至少考虑到两点:其一,读过佛经者,熟悉诸经格式大同小异,无关主旨,即使不录,也不影响读者理解要旨,可以省略。再者,省略首尾格式化的叙述,让广大读者开篇即可进入主题,突出重点,为一般读者节省许多时间,以便反复深究本经要旨。这种做法可能被贬斥为“离经叛道”,但确实是最为有效的改革性举措,给后人树立了典范。我们学习翻译者于此应该获得有益启迪。
第二,玄奘法师译文力求精练,省去冗语赘词,以求要言不烦,发人深省。
玄奘法师只翻译《心经》第二部分,因为这是全文的精髓,是读者必须认真反复阅读的内容。他十分注意不同语言文字的对应性,选择词语注意可接受性,而且省去冗语赘词,行文精炼,力避深奥冷僻词语。先看藏文转译本:
观自在菩萨摩诃萨。答具寿舍利子言。舍利子。若善男子、善女人。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彼应审谛观察五蕴一切自性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于)空。空(亦)不异(于)色。是故受、想、行、识。亦复皆空。舍利子。如是。一切法空性。无生。无灭。无垢。无净。无减。无增。舍利子。是故空性之中。无色。无受。无想。无诸行。无识。无眼。无耳。无鼻。无舌。无身。无意。无色。无声。无香。无味。无触。无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如是。无苦、集、灭、道。无智。无得。亦无不得。舍利子。以无所得故。诸菩提萨埵。依止般若波罗蜜多。心无罣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亦皆依此般若波罗蜜多故。证得无上正等菩提。是故谛知般若波罗蜜多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即说般若波罗蜜多咒曰。(以下咒语)⑤
再对照玄奘法师译文(加黑宋体字)⑥,作对比研究: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如此则以叙事开篇,下接说法。“深”即“甚深”,形容词也。“五蕴”,即“一切自性”。“度一切苦厄”,或系玄奘法师所加,以言其效应。藏译本未见,待考。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根据藏文转译本可知事情来由,读者应知此处直呼何以“舍利子”之名,告以至理明言。奘大师调整语序,先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引入,再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强调,因而先轻后重,逐层深入,使读者印象更为深刻。最后归结到“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概括无遗。“异”即“异于”,学习古文可知其意,此处以一系列四言句式表达意思,合乎中国传统文字整齐合律的特点,有利于诵读记忆。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即“这”,指示代词。以副词“不”代“无”(一般人以“无”为动词),避免混淆。用“垢”的单音节反义词“净”,不用双音节的“离垢”,也是保持四言句式,以利诵读记忆,全为读者设想。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同样19个动宾词组,奘法师译文只保留必要的6个“无”,其余的都省略,读者明白那是同样的结构,当然更喜欢简明扼要的表述方式。古人熟悉文言文,知道同样的动宾可以结构省略相同的动词;现代人见到逗号,就知道那些并列词语的隶属关系了。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省略“如是”、“亦无不(非)得”,无伤原意。“舍利子”不必第三次出现。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汉语不论单复数,可以省略“诸”,“如是”承前省。“障碍”多指客观存在,用“罣碍”更适合表示内心主观意识。增加“梦想”,亦强调内心活动,富有概括力。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亦皆依此”译文只取“依”,十分简洁。用“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证得无上正等菩提”)体现奘法师主张的“尊重不翻”、“顺古不翻”诸原则。如今,据藏文译本也可以理解梵文原本意义。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咒,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除了增加“是大神咒”,简化“谛知”,其余文字相同。末句强调说咒有理,转为“即说”提示。
第三,玄奘法师于咒语遵循“秘密不翻”原则,根据梵语直接音译,取其接近时人语音,读者亦宜明察。
以下对照排列三个译本咒语文字,以研究咒语读音(字体稍小者,与前字拼合读如一个音):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奘法师译文)
噶底噶底。把拉噶底。把拉僧噶底。菩提莎哈。(超一译文)
伽德黑伽德黑。巴罗伽德黑。巴罗萨姆伽德黑。菩提萨娃诃。(慧清译文)
Gate gate paragate parasamgate bodhisvaha (王尧音译)⑦
Gadi gadi baragadi barasengadi buodi suoha (张巍据安多藏语音译)
虽然三种译本文字差别很大,但是读音相近,可引藏传密宗咒语证之:
噶代噶代, 巴阿惹噶代, 巴阿惹桑噶代, 宝谛娑哈 ⑧
据此再对照《佛学大辞典·心经真言》的注音如下:
Gāti gāti, pra gāti, pra sam gāti, bodhi svāha ⑨
我们可以根据梵文和藏文的读音推断拟出汉语拼音如下:
Gadê gadê,bara gadê,bara sam gadê,bothi svaha 或
Gadi gadi,bra gadi, bra sam gadti, bodi svaha
我们今天诵读《心经》,可以按自己的习惯读,有条件也可按藏语发音读,力求接近梵语读音。奘法师的《心经》咒语音译,也给今天的语音研究者提供了研究梵文读音和唐代语音的可信度很高的宝贵参考资料,值得重视。
注释:
① 《中国通史简编》 范文澜著 人民出版社,1965
② 范文澜论述中以括号夹注广超法师的论述文字引自《网络中文佛法作品选录》。
③ 《〈西游记〉中的悬案》 屈小强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4
④ 广超法师讲《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说:玄奘法师从长安出发,经过所谓的“丝绸之路”西行赴印度,在西域经流沙,越葱岭,遇一大河阻隔前路,回顾无人,又无舟楫可渡,正在彷徨之间,忽见水面漂着人用的器物,知上流必有人住,乃溯流而上,果见有老僧卧病草舍,没人照顾,怜而服侍之;至病愈欲走,老僧意有所感,以梵本《心经》授之,并对他说:“你来日取经途中必遭诸多灾厄,若诵此经,便可解除。”后来奘师背熟此梵文《心经》,果然于途中,解除许多灾难。如有一次要渡恒河,因相貌庄严,为土著选中,欲杀之以祭河神。奘师央求他们让他先去取经,归来才供其祭神。土著不肯,绑之欲杀。奘师无可奈何,但临危不乱,默诵梵本《心经》,忽起风暴,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大祸降临。土著睹情大惊失色,知师神明,不可侵犯,乃松其绑,投地哀求谢罪,天复清明如故。(原注:摘自《大唐西域记》)(果逸居士笔录,载《网络中文佛法作品选录》)。
⑤ 释慧清《西藏傳本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卷載于《世間解》1947年1期;释慧清与释超一据藏文本翻译的《心经》文字均引自《网络中文佛法作品选录》。
⑥ 参见《白话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赵嗣崇著 成都出版社 1993
⑦ 中央民族学院王尧教授从藏文译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发表于《西藏研究》1988年3期。
⑧ 参见《密宗咒语》。
⑨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台湾华藏视听图书馆印,1993
2005年2月初稿,2006年8月修订
作者简介:张绍诚(1935-)佛历2533年皈依,蒙本师遍能方丈赐名胜成。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兼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副会长,研究员。主要从事语言文字、历史文化、诗词铭联的研究。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