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慧能大师--一花开五叶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慧能大师--一花开五叶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首耳熟能详的偈子出自原为樵夫的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顿悟心地。
  史学大师钱穆先生,曾推崇惠能大师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两大巨擘之一。
  惠能大师在五祖处以顿悟心地独得达摩秘传衣钵,五祖授其《金刚经》至「应无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的真理,进而向五祖呈偈「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表达见性的悟境。
  惠能大师其后在曹溪广演顿悟禅,开创出一花五叶的辉煌禅史,弟子法海记录其教法成《六祖坛经》流传,国学大师胡适先生特标举《六祖坛经》是中国佛教史厥为首功的史料。
  一花开五叶
  从释迦牟尼佛拈花微笑传迦叶尊者,菩提达摩把这一系的禅宗教法东传中国,到中国大地上禅宗五家七派的兴盛,这中间,惠能是一个关键性的人物。
  惠能(公元六三八至七一三年),俗姓卢氏,三岁丧父,家境艰贫,稍长以伐薪卖柴为业养母度日。二十四岁时,惠能辞母出家,往蕲州黄梅东山参拜五祖弘忍大师。初为行者,随众劳役,踏碓舂米。后因书写了得法诗偈而备受弘忍赏识,嘱付衣法,成为禅宗六祖。因当时佛教内部争夺宗祖地位的竞争十分激烈,惠能多次遇险,最后藏迹于猎人群伍之中,隐居十五年。弘忍入灭之后,惠能才开始传法受戒。此后演化佛法三十余年,弘法度众无数。武则天、唐中宗闻其名声,多次敕书征召入京,惠能皆以老病相辞,竟不奉诏。唐玄宗先天二年(公元七一三年),惠能赴新州入灭,时年七十有六。
  惠能的思想核心有二,一是自有佛性说,一是顿悟成佛说。
  佛性是佛教的专有名词,也可以称作觉性、如来性。大乘佛教把佛性看作是宇宙的本体真如,是最高的般若智能,是人能成佛的根本原因。惠能认为,每个人都自具佛性,佛性本来就是清净无染的,所以说,每个人都可以成佛。但是,为什么大多数的人都没能成佛呢?因为人们心中所生的妄念覆盖了真如本性,使他们认识不到自己本有的佛性。传统佛教宣扬,求往生西方,而惠能认为,如果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方?所以,佛即在自性之中,求佛莫向西天求,也莫向身外求,只须向自己心中去求,一旦拨开云雾见青天,明心见性,自性便是佛。
  在惠能以前,禅师们普遍认为,若要成佛,必须要经过长期的坐禅修习,这实际上也是印度佛教的一种传统说法,如自印度而来的菩提达摩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长坐不动,以至于小鸟在肩上筑起了窝!这种修习功夫让多多少少有成佛之心的人望而却步。然而,惠能则以前所未有的革新精神,彻底否定了这种旷劫不息的累世修行;他说:「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说:「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又说:「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成佛在于一念,在于刹那顿悟,既然如此,那么,传统佛教所主张的诵经、念佛、坐禅等一系列修习功夫,也就失去了原有的重要意义。在惠能看来,担水砍柴无非妙道,顿悟并不要求离开现实生活,正如唐朝大诗人王维在《六祖惠能禅师碑铭》中所说的那样:「举足下足,常在道场;是心是情,同归性海。」
  惠能自有佛性、顿悟成佛的思想相对传统佛教而言,显得简捷明了;也因此,惠能的禅宗能够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弘扬起来,能够逐渐替代佛教各宗的地位,以至于成为中国最大的一个佛教宗派。
  早于禅宗或与禅宗同时的佛教各宗派,都是依据印度传来的一种或几种佛教经典而创宗立说的,因此受印度佛教的影响较大。惠能的禅宗则完全是一种独创,无论是从学说思想,还是从修习方法上来讲,都与印度佛教有很大的不同。从实质上说,禅宗的思想是融合了印度佛教文化与中国固有文化的产物,因此,禅宗比起佛教的其它各宗各派来说,也就具有了极强的生命力。
  可以说,在中国禅宗史上,惠能是一个具有革新精神的禅师;在中国佛教史上,惠能是一个将佛教事业发扬光大的高僧;在世界佛教史上,惠能是一个把中西佛教思想融合贯通的思想家。
  要了解中国佛教,不能不了解禅宗。
  要了解禅宗,不能不了解六祖惠能。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