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工巧明>> 历史传记>>正文内容

爱国僧人释熙仲和他的佛教编年史《释氏资鉴》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曹仕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爱国僧人释熙仲和他的佛教编年史《释氏资鉴》
  曹仕邦
  中华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中华佛学学报 第十六期(2003.09) 页133-146
  ?2003 中华佛学研究所
  台湾 台北
  --------------------------------------------------------------------------------
  P133
  [English Abstract]
  提要
  公元1279年,元世祖(1264~1294在位)击败了南宋(1127~1279)最后一支抗战武力而征服整个中国之后,华人首次尝到国土全部于异族蒙古人的痛苦凡九十七年(1279~1368)。
  到了公元1336,蒙元治下的华僧释熙仲撰成佛教编年史《释氏资鉴》十二卷,此书极力奉承蒙元征服者,以至夸颂蒙古帝国有“寸地尺天,皆入版图”的强大(事实上蒙古人绝未征服整个世界)。
  虽然蒙元帝王历来对华夏佛寺赏赐甚优渥,熙仲即使有感恩的心,但其言论显示他不过一介凡夫僧而已!
  不过,作者注意到熙仲在他著作的开头处叙述了华夏传说中“三皇五帝”和真正出现于历史舞台上的夏、商、周三个远古的朝代的简史,这些朝代的存在远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凡千年。而且,书中也言中国历代的帝王多数跟“五帝”有点血缘。经过作者的一番研究,知道熙仲有意提醒他的读者们中国本来有久远的独立国传统,现今被异族统治,不过一时的困厄而已!
  更有进者,这部编年史本来极力避开描述异族入侵中国的史事,但却正面描述了南宋灭亡的经过,更说明了熙仲其实是一位爱国的僧人,他著书是为了暗中鼓吹民族主义以图复国,前面所述刻意奉承蒙古帝国的言论,不过为了掩饰自己的真正目的而已。
  本文对熙仲的史学方法,亦加以论及。
  关键词:1.爱国僧人 2.凡夫僧 3.唤醒读者 4.民族主义
  --------------------------------------------------------------------------------
  P134
  自从北宋司马光(1019~1986)编著了中国的编年史钜著《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而后,华夏僧徒大受影响而在南宋(1127~1279)以降纷纷从事中国佛教本身的编年史。这些南宋时所撰的编年史计有释祖琇(约1163~1164时人)的《隆兴佛教编年通论》三十卷,[1]  释宗鉴(约1237时人)的《释门正统》[2] 卷4〈兴衰志〉一卷,释志磐(约1258~1271时人)的《佛祖统纪》[3]  卷34~48底〈法运通塞志〉十五卷和释本觉(约1265~1274时人)的《释氏通鉴》[4]  十二卷。
  及至蒙古人先征服了在黄河流域的金朝(1115~1234)再攻灭了在长江流域的南宋,在禹域建立了元朝(1279~1368统治华夏);汉人首次遇到国土全部沦亡的劫难之后,最先出现的佛教编年史,阙为元释熙仲(约1336时人)所撰的《释氏资鉴(以下简称“资鉴”)》[5]  十二卷。其书卷1略云:
  三界之中,惟佛至尊。法演西干,教流东震。玉轴金文(指佛经),人人讽诵,广利众生。聊纂斯文,明佛祖之垂慈,彰王臣之皈仰。结为历朝释氏资鉴(页1正面)。
  同书卷12略云:
  皇元一统,佛法关系。宿德与王臣机语契合,对辩唱酬。去华取实,笔而萃之,至元丙子(3年)书成,目曰历朝释氏资鉴(页121正面下)。
  据上引两史文,知道熙仲著书目的,跟其他佛教编年史一样;也是为了用编年方式记录历代佛教在华的发展,以见本教自西竺传入后其基础建立的不易。成书之年,则在元顺帝(1331~1368在华夏御宇,之后遁回漠北)至元3年(1336)。至于其书的起迄,《资鉴》卷1略云:
  释迦如来入涅槃,至今大元至元2年丙子,历计二千二百八十五载(页6正
  --------------------------------------------------------------------------------
  [1] 这部书,可以在《卍字续藏经》册130中找到。
  [2] 这部书,可以在《卍字续藏经》册130中找到。
  [3] 这部书,可以在《大正大藏经》中找到,编号为2035。
  [4] 这部书,可以在《卍字续藏经》册131中找到。
  [5] 《释氏资鉴》命名之故:这部书,可以在《卍字续藏经》册132找到。它所以作此命名,大抵熙仲不愿跟南宋释本觉所撰《释氏通鉴》相混,而且“资鉴”既亦是“资治通鉴”的简称,同时也有“可资鉴诫”的意思在。
  --------------------------------------------------------------------------------
  p135
  面上)。(周)昭王24年4月8日,摩耶夫人游毗蓝园内无忧榭下,右胁生太子(页6背面)。
  同书卷12略云:
  自尧甲辰即位,至大元元统2年(1334)岁甲戍,凡三千六百九十二年,计六十二周甲子(页120背面上)。
  据此,知道《资鉴》始于周昭王24年[6]  佛陀降生,以迄元顺帝元统2年。
  也许缘于久已臣服于蒙古,书中对“大元”极力奉承,《资鉴》卷12略云:
  大元肇兴,间世英武,席卷八方,囊括四海。东至日出之旸谷,西至日昧之虞渊,寸地尺天,皆入版图。人心归之,天命归之,九流乐业,万国讴歌,自开(天)辟(地)以来,实未之有也。得一混一三千大世界而统御金轮,大元至元百亿万亿年华而延洪宝历(页120背面上)。
  可谓读来教人肉麻。大抵也缘于处身异族统治之下的写作环境,熙仲在书中遇上北方异族挥军南侵,都往轻描淡写地约略提及,今举两例以见:
  《资鉴》卷3略云:
  甲子,宋文帝(刘)义隆(424~453在位)8月即位,改元永嘉(424)
  --------------------------------------------------------------------------------
  [6] “周昭王24年”无法比对属公元前那一年的原因:“周昭王24年”相当于公元前哪一年?仕邦曾寻检董师彦堂(作宾,1895~1963)院士所著的《中国年历总谱》(以下简称“总谱”。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1960),据其计算,周昭王在位仅有十八年(公元前1041~1024,见页125~127),则这位君主不能有“二十四年”这一年份。《总谱》在年代计算上的问题:《总谱》的年代是从“黄帝元年”算起,缘于司马迁(公元前145?~90?)《史记》(台北:艺文映印武英殿刊本,约民48年至49年出版,以下引用二十五史均据同一版本)卷1〈五帝本纪〉的“黄帝崩”句下有则宋裴骃《集解》,略云:“皇甫谧曰:黄帝在位百年而崩,年百一十一也”(页29下)。董彦堂师相信此说,于是自“黄帝元年”下推至“黄帝一百年(公元前2674年~2575年,见页1~7)”。既然要制造黄帝有百年天下的中西历对照表,于是只好缩减以后朝代君主在位的年数。而《史记》卷4〈周本纪〉略云:“(周)康王卒子昭王立,昭王之时,王道微缺,昭王南狩不返,卒于江上”(页77上),未有片言述及周昭王在位的年数,因此彦堂师便将昭王在位计算为“十八年”,用以配合已制造“黄帝在位百年”所占用的年数。
  --------------------------------------------------------------------------------
  p136
  ,(北)魏世祖太武(帝拓跋)焘(424~451在位)即位,改元光始。魏来攻宋,文帝遣萧斌御之。先锋王元(玄)谟(约438~466时人)不闲抚驭,士卒畏缩,未战辄遁。(萧)斌怒,将斩谟,会王庆之谏曰:魏虏威震天下,岂谟能当?未阵而斩副将以自弱,非策也。斌悟,即贷其死(页23正面上)。
  按,魏太武帝军侵刘宋在元嘉22年(445),此提前叙述。然而自这一页之后直到同卷页26正面述魏太武帝被弑为止,再无片言提到北魏南侵的事。同书卷10略云:
  丙子岁,(赵宋)钦宗(1126~1127在位)即位,改元靖康(1126)。正月,金人干离不,元帅粘罕犯京阙,请上相见。上如青城,二夜而还宫。再请上皇(徽宗,1101~1125在位)与帝俱往,不复还京,皇族三千余人俱北狩。康王(宋高宗,1127~1162在位)即位南京,改元建炎(页100背面下)。
  自这一页之后的页101正面上以迄页107背面上,都是杂述佛教史事,再无有关二帝北狩或金兵活动事迹。同书11略云:
  丁末(1127),高宗改元建炎,幸维揭,诏佛果禅师克勤(1063~1135),诣行在引对(页107背面下)。
  这里的“幸维揭”指宋室南渡,建立中央政权于临安(今杭州)。但自这一页以后直到页108背面下述“癸末,孝宗(1163~1189在位)改元隆兴(1163)”,也无片言述及金只于建炎3年(1129)渡江进攻南宋,高宗仓惶逃亡海上避兵的极端危急险恶底情况。[7]
  --------------------------------------------------------------------------------
  [7] 宋高宗海上避金兵的危急险恶情况:南宋李心传(1165~1243)编著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七二〈编年类〉)卷30略云:“建炎3年(1129)10月2日己丑,上(高宗)幸定海县,御楼船(页325~405上)”。同书卷31略云:“建炎4年(1130),春正月,甲辰(初1日)朔,大风,御舟碇海中。乙巳(初2日),北风稍劲,晚泊台州港口,是日午,西风忽起,敌(金兵)乘之,侵明州(页325~458下)”。同书同卷略云:“丙寅(23日),御舟移之馆头。先是金人自明州攻定海县,破之,遂以舟师绝洋至昌国县,欲袭御舟。至埼头,风雨大作,和州防御使张公裕引大舶击散之,敌乃去。上闻明州失守,遂引舟而南,与金人才隔一日(页325~463下)”。据上所引,知道金兵南侵而高宗君臣避难海上二十三日的狼狈与险恶情况。
  --------------------------------------------------------------------------------
  p137
  自上述《资鉴》对北魏南侵与金国越江来犯两个轻描淡写的例子,可见熙仲极不愿触及异族大举入侵华夏的忌讳,以免得罪“寸地尺天,皆入版图”的强大蒙古帝国。
  如此看来,熙仲是个没骨头的;只知奉承异族统治者的下贱凡夫僧而已。按,元世祖(1264~1294在位)征服了整个中国之后,知道黄河流域的金国民众与长江流域的南宋民众都普遍信 奉佛教,因此这位薛禅汗便想到利用征服中国前的蒙古帝国早已奉为国教底喇嘛教去管治华夏佛教,再通过中国沙门来“劝诱”华人效忠于大元。[8]  职是之故,元代历朝皇帝都对华夏寺院非常厚待。据周叔迦先生(1899~1970)《周叔迦佛学论著集》(以下简称《佛学论集》)上集[9]  第七章第十九节〈元代的佛教(1206~1368)〉所考略云:
  (元)文宗(1328~1331在位)立大承天护圣寺,以荆襄提举司所领河南、湖广田土为大承天护圣寺常住,益都般阳、宁河间田四十六万二千九十顷为大承天护圣寺永业。至顺2年(1331),以晋邸部民刘元良等二万四千余户隶寿安山大昭孝寺为永业户(页264)。
  举此一例,已见元代君主对禹域沙门的奉养何等丰厚!夫如是,华僧在元代自视为生于乐邦,于是有熙仲之类的出家人歌功颂德,亦不为奇!
  然而倘使如此表面化地观察熙仲的为人,我们便犯了大错!因为《资鉴》自周昭王二十四年佛陀降生讲起,原本无需述及中国上古的历史,然而其书卷1开头处有〈三皇表〉、〈五帝表〉和〈三代表〉(页2正面~背面)如下:
  --------------------------------------------------------------------------------
  [8] 蒙古人的对华佛教政策:参陈观胜先生Buddhismin China──A HistoricalSurvey(简称Survey. Princeton Univervity Press, Princeton, 1964)页418~421。又参拙作〈记两种由中国译场方式编纂的非翻译佛典〉(刊于《新亚书院学术年刊》第11期,香港,民58年)页114~116。
  [9] 北平:中华书局出版,1991。
  --------------------------------------------------------------------------------
  p138
  不特此也,在这三个〈表〉的后面有一节说明文字,略云:
  历代帝王多出于黄帝:夏禹出于颛顼,商汤出于契,周出于弃皆帝喾之子也。秦祖伯益亦颛顼之子也。汉以刘氏承尧运,尧黄帝之玄孙。魏曹氏,曹叔振铎之后,晋司马氏出于重黎,亦颛顼之后。宋刘氏,汉楚元王应之后,亦尧之裔。齐、梁萧氏,出于春秋萧,萧,子姓,乃商之后。陈,舜之后。隋杨氏出颛顼,唐李氏出颛顼之子皋陶。梁朱氏本春秋邾,邾姬姓,周之后。周郭氏出周郭叔,皆帝喾之后。宋赵氏出于颛顼之子伯益(页2背面上)。
  极力强调中国汉族帝王皆属黄帝的后代。熙仲为何有此措施?以管见窥之,这是有意提醒他当时的读者们虽然身在蒙古异族统治之下,我们华夏之人本来属于久远的独立自主底国家,目前处境,不过一时困厄而已!是以他在著作中羼入有关佛教成立以前的中国古代史,暗中鼓动汉人的复国之念。
  至此,我们才愰然于前面引述熙仲奉承“大元”的谀词;不敢描述异族大举南犯的畏缩表现,完全是一种掩饰手段。也为了同一目的,仲公在《资鉴》卷1的页3背面立了一个“释迦如来宗派表”如下:
  --------------------------------------------------------------------------------
  p139
  --------------------------------------------------------------------------------
  p140
  借此表示贫僧不独替中国的“三皇五帝”和“三代”立表,同时也替佛陀的家世和传授立表,用以掩饰自己的真正企图。由是,我们知道熙仲并非人格卑下的凡夫僧,而是一位铁铮铮的出家好汉!一位爱民族爱国家的僧人!
  熙仲何以有此作为?这便要从他的居地讲起了。《资鉴》每卷开头之处,都明志“闽扆峰沙门熙仲集”字样,知道他是一位闽僧。而一般“中国通史”一类著作都有提到元朝把中国境内的民众分作四等:第一是国人(蒙古人),第二是色目人(西域人),第三是汉人(被征服的金国民众,不论汉族、契丹族和女真族都属“汉人”),第四等是南人(被征服的南宋民众),地位以“南人”最为低下。而闽地民众,恰好属“南人”范围,因此熙仲虽然是出家众,内心是深感不平的。
  更有进者,闽人对赵宋的灭亡,心中多少有点内疚。何以言之?《资鉴》卷11略云:
  乙亥(1275),宋幼主显,度宗子,即位,改德祐元年。明年丙子(1276)正月,(蒙古)大兵至临安,谢太后垂帘,举国归附。大元封(幼主显)为瀛国公。弟广、益二王入闽。丙子冬,大兵攻福建,广王至碙川而崩。益王驻崖山。己卯(1279),大兵攻崖山,陆秀夫(1236~1279)抱王赴海而死(页111正面下)。
  上引史料中所述及的“幼主显”,即南宋帝(1275~1276在位),“广王”即南宋端宗(1276~1278在位),“益王”即南宋帝昺(1278~1279在位)。大抵熙仲不愿触犯“大元”的忌讳,故不提及三位君主在南宋的帝号或庙号吧!
  南宋的灭亡,作为编年史的《资鉴》是要提及的。然而从前面引述的史料,知道熙仲叙述史事之时擅长于对某些事件避而不提,或轻轻带过,何以如今他特别正面地提到“陆秀夫抱王(帝昺)赴海而死”这一壮烈殉国的行为呢?因此,仕邦察觉出这代表了闽人对赵宋灭亡发自深心的内疚!
  何以言之?原来赵宋最后一支抗元武力,是由张世杰(卒于1279)所率领的千艘战船组成的舰队。缘于张氏战略错误,被元军舟师封锁于今广东省新会县的崖山湾内,终被歼灭,[10]  以至随军抗元的南宋丞相陆秀夫背负帝昺蹈海殉国。[11] 问题是
  --------------------------------------------------------------------------------
  [10] 张世杰的战略错误与军覆:元脱脱(1314~1355)《宋史》卷451〈忠义传.张世杰传〉略云:“(德祐)2年(1276)4月,(张世杰)从(广、益)二王入福州。5月,与陈宜中奉(赵)是(端宗)为主。(元)大军攻之,世杰乃奉益王入海,而自将陈吊眼,许夫人诸翼兵攻蒲寿庚(于泉州),不下。因徙碙州。至元14年(1277)世杰以碙州不可居,徙(益)王(帝昺)新会之崖山。明年(1278),(元)元帅张弘范(1235~1279)等兵至崖山。或谓世杰曰:北兵以舟师寨海口,则我不能进退。盍先据海口,幸而胜,国之福也。不胜,犹可西走。世杰恐久在海上,有离心,动则必散,乃曰:频年航海,何时已乎?今须与决胜负!悉焚行朝,草市,结大舶千余,作木砦为死守计,人皆危之。己而弘范兵据海口,樵汲绝,(宋)兵茹干粮十日余,渴甚,下掬海水饮之,海咸,饮即沤泄,兵大困。2月,弘范等攻崖山,世杰败走,以十余舰夺港去。世杰复欲奉杨太妃,求赵氏后而立之。俄飓风坏舟,溺死平章山下”(页5460~5461下)。张世杰的战略错误,首先是进攻泉州市舶司使蒲寿庚,欲夺其属下海舶以加强自己实力,因而导致蒲氏为了复仇而以其海军助元兵来攻崖山。其次是崖山是个深入内陆的大海湾,张世杰不听他人意见先据海湾出口,认为自己属下海军早有离心,故宁可在深湾内结队死守,结果为扼守崖山湾出海口的元军大败。他虽能率少数舰只突围,亦终以遇飓风而覆舟溺死。 蒲寿庚因被攻而跟张世杰结怨:关于此事,请参日本桑原骘藏博士撰、陈裕青先生译的《蒲寿庚考》(以下简称《陈译》。北平:中华书局出版,1957)页152。又参桑原博士同一著作,而由冯承钧先生译的《中国阿刺伯海上交通史》(以下简称《冯译》。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民74年)页204。
  --------------------------------------------------------------------------------
  p141
  蒙古崛起于漠北,一向无海战经验,加上在灭宋的军事进行期间,根本无暇训练海军,何以崖山之役能有舟师进行海战?
  却原来,长期在闽地泉州担任提举市舶司使[12] 的阿刺伯人满寿庾(约1250~1284时人)[13] 在南宋帝德祐2年(1276)降元之后,挟本身拥有的大量海舶与战士助元军南征,于是大败张世杰舰队的元军舟师,其主力便是蒲寿庚麾下的众多有击败海盗的海战经验底海员。
  灭宋的最后一战底元军主力是蒲寿庚手下以闽人水手为主所组成的舰队,是以闽地居民,尤其包括熙仲在内的知识份子,心里多少有点本地人带来国土全部沦亡的内疚。而熙仲著书于元顺帝至元3年(1336),在此十多年前的元泰定帝(1324~1328在位)泰定2年(1325)6月,已有息州人赵丑厮、郭菩萨在宣传弥勒佛将要下凡来治理天下,[14]  这虽然是下层民众在当时流行的弥勒信仰之下;不满现实生活中长久被蒙古人色目人压榨而作的谣言,但也给予人们以“变天”的新希望。到了《资鉴》成书的同年,又有陈州人捧胡借弥勒降生为口号而在汝宁府信阳聚众起事,打下归德府鹿邑,烧了陈州,[15] 更说明了变天造反非不可能。在此天下皆有反抗元朝之心的大环境之下,熙仲虽属出家人,亦不免受到感染而在所著之中暗地提倡民族主义,用以刺激大家反抗胡元,作为闽人对亡国的内疚作出一点救赎的心意!
  --------------------------------------------------------------------------------
  [11] 《宋史》卷451〈忠义传.陆秀夫传〉页5462下。
  [12] 蒲寿庚的年代问题:蒲寿庚出现于历史舞台的时日,请参《陈译》页149、186。又参《冯译》页200、243。
  [13] 参《陈译》页149~152。又参《冯译》页202~204。
  [14] 参吴晗先生(1909~1996)《朱元璋传》(台北:里仁书局出版,民86年),页20。
  [15] 同前注。
  --------------------------------------------------------------------------------
  p142
  到了元顺帝至正11年(1351),也就是《资鉴》成书的十一年后,奉信弥勒佛的明教徒到处聚众起义,起义军竟然将大元帝国在华夏的领土截作两段,南北隔绝不能相救,[16]  终而导致蒙古势力退出中国,汉人再建立自己当家作主的明朝(1368~1661)。然则熙仲的史著,或对大明帝国的建立贡献过轻微的助力!
  《资鉴》的作意已交代过了,缘于这是一部编年史,也让我们研究一下熙仲的史学。限于篇幅,今仅举一些例证如下。《资鉴》卷7略云:
  庚寅,(天宝)9年(750),洛阳有巨蛇出芒山下,长百余丈,触其气即死。有诏不空咒之,不空惊曰:将洛阳为潴也!咒三日而毙旧史五行志(页63正面下~背面上)。
  熙仲称这史事的出处是“旧史五行志”,当指后晋刘煦(888~947)主编的《旧唐书.五行志》,仕邦因检刘煦书,其卷37〈五行志〉略云:
  天宝中,洛阳巨蛇高丈余,长百尺,出于芒山下。胡僧无畏见之,叹曰:此欲决水注洛城,[17]  即以天竺法咒之,数日蛇死。(安)禄山(卒于757)陷洛之兆也(页700下)。
  据此,知道熙仲的确言之有据。只是《旧唐书.五行志》称用咒语杀蛇的是“胡僧无畏”,这是指天竺密京僧人善无畏(Subhakarasimha, 637~735),而《资鉴》的改作“不空”,则恐怕亦有其原因。
  --------------------------------------------------------------------------------
  [16] 参吴晗先生《朱元璋传》,页23~24。
  [17] 巨蛇欲引水灌洛阳城故事的详情:《资鉴》与《旧唐书.五行志》对不空或善无畏认为巨蛇有意引水灌洛阳城的惊叹都语意不详,其实不空的故事见于唐段成式(约843~862时人)《酉阳杂俎》(收在《四部丛刊初编子部缩本》编号027,上海:商务印书馆,民24~25年间出版)前集卷3〈具编〉略云:“邙山有大蛇,樵者常见,头若丘陵,夜常承露气。见不空,作人语曰:弟子恶报,和尚何以见度?常欲翻河水陷洛阳城,以快所居也!不空为受(授)戒,曰:汝以嗔心受此苦(指投生为巨蛇),复忿恨,吾力何及?当思吾言,此身自舍昔而来。后旬日,樵者见蛇死涧中,臭达数十里”(页29下)。至于善无畏的故事,则见于《宋高僧传》(大正藏编号2061)卷2〈唐洛京圣善寺善无畏传〉,略云:“(开元)12年(724),随驾入洛阳。邙山有巨蛇,(善)无畏见之,叹曰:汝欲决潴洛阳城耶?以天竺语咒数百声,不日蛇死,乃安禄山陷洛阳之兆也”(页714中~715下)。据上所引,始知两位密宗法师认为巨蛇欲施法术使水淹洛阳城之所指。据仕邦的研究,知道这故事仅属民间传说,是以故事的主角既可属之不空,也可委之善无畏,参拙作〈读史茹退〉第七节〈白蛇传中“水浸金山”故事来源的探讨〉页78~79,刊于《中国学会三十周年纪念刊》,新加坡,1979。
  --------------------------------------------------------------------------------
  p143
  却原来,善无畏与同属天竺密宗僧人的不空(Amoghavajra, 705~774)同样有咒死洛阳邙山上具有神通能力巨蛇的故事,[18]  熙仲改刘煦书中的“胡僧无畏”作“不空”,一者可能是笔误,另一可能是善无畏名气难比不空,故改为由不空咒死巨蛇,更能吸引他当时的读者。按,善无畏咒死巨蛇的故事亦见北宋释赞宁(919~1001)所撰《宋高僧传》,[19]  熙仲不采它而采《旧唐书.五行志》,足见懂得选用较早史料。《资鉴》卷11略云:
  癸未,(南宋)孝宗(1163~1189在位)改元隆兴(元年,1163)。明年(1164),给僧牒一万贯,付都督府分(颁)下诸路。又给二万道付诸路出鬻。陈良翰上言:昨者卖度牒二十余年,人民聚而不为,无益。唐人有言:十户不能养一僧,今方行者已十余万,与旧度者,无虑三四十万户不得休息也,不知国之所利者能几何?而今三四十万户不得息肩,又且暗损户口,侵扰斋民,奚止十万?其为害岂浅浅哉(页108背面下~109正面上)!
  上所引是陈良翰向孝宗痛言卖度牒之害。所谓“卖度牒”是什么?事缘唐玄宗即位后立法,凡有意出家的人,要向政府申请,而政府给予盖了官印的,称为“度牒”的证件,方被承认为合法的沙门。[20] 到了安史之乱(755~763)末期,唐中央政府为了筹募进剿叛军的军费,向民间出售“空名度牒”。[21]  所谓“空名度牒”,就是已盖上官印;但什么也未填写的度牒。买了度牒的俗人,只要随时愿意出家,找到一家寺院接纳,给予披剃,并且在度牒上填写一切资料,写上出家后的法号,这人便属正式出家人。民众手边有钱的愿意购入空名度牒,因为若遇上政府征兵,或叛军捉人充军旅之时,马上出家,便可免于从军,更在日后免得缴税。
  本来这是募款的权宜之计,政府卖出一份度牒,便得准备失去一位尽纳税当兵义务的公民,可谓“饮鸩止浊”的行为。然而到了宋代,缘于财政一直处于入不敷出的情况,因此北宋便经常出售空名度牒来应财务之急。[22] 到了南宋,国库更形困乏,因此更饮鸩止渴地依赖大量出售空名度牒来应急,[23] 是以陈良翰向孝宗痛论此举之非,指出这是“暗损户口”,减少纳税服役人口的自招损失底行为。
  --------------------------------------------------------------------------------
  [18] 参前注。
  [19] 同前注。
  [20] 参陈观胜先生Survey,页242~243。
  [21] 参陈观胜先生Survey,页243~244,页247~248,页354~355。
  [22] 参陈观胜先生Survey,页391~393。又参周叔迦先生《佛学论著集》,页237。
  [23] 参周叔迦先生《佛学论著集》,页250~252。
  --------------------------------------------------------------------------------
  p144
  熙仲身属沙门,而他肯在所著揭出上述史事,足见他是一位有眼光的史学家。他知道如此开放大量出家的方便之门,不特动摇国本,使积弱的南宋更为贫弱;而且也使出家人的质素继续下降(因为不问良莠,只要持有买入的度牒便可随时出家逃避赋役),对佛教同样有害无益,是以持反对态度而加以揭示!《资鉴》卷6略云:
  丙戍,武德9年(626)6月庚申,秦王李世民(后来的唐太宗,627~649在位)弑太子建成(卒于626)、齐王元吉(卒于626)。(同月)癸亥,立秦王为太子。8月甲子,(唐)高祖(618~626在位)逊位于太子,称太上皇(页48正面下)。
  上引是唐代著名的为了争夺将来帝位继承权而生的兄弟相残底“玄武门之变”故事。[24] 秦王后来成了唐朝最重要的皇帝唐太宗,故历来史书对这兄弟相残的史事未加贬斥,然而如今熙仲因太子李建成是兄,秦王李世民是弟,认为此役属以下犯上而用上贬斥性的“弑”字,这是仕邦第一次见到史书对唐太宗夺嫡行为的谴责!熙仲所以视秦王所为是“弑兄”,这反映了南宋理学思想的弥漫,在理学家们的“正统”与“道统”思想笼罩之下,连和尚亦受到感染而认为“弑兄”是一种罪过,因此施以儒家的所谓“一字褒贬”!
  关于熙仲的史学,值得探讨者尚多,限于篇幅,加上本书的主题非在探讨这些佛教编年史作者的史学修养,故于此打住,不再继续讨论了。
  ─本文属仕邦于民国86年~88年度缴交给本研究所的研究专题《危机感与中国佛教编年史的发展》中的第八章,如今稍作修改,先提出以应本学报的邀稿。
  --------------------------------------------------------------------------------
  [24] 关于“玄武门之变”:记载发生于唐代首都长安城内的宫城中的玄武门之内底骨肉相砍的史著之中,仕邦认为司马光《资治通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56)卷191“高祖武德九年”页6010~6011的描述最为简明扼要。所述双方在皇宫内的激战,颇似今日黑社会帮派的械斗。为了争权夺利,皇族跟市井无赖何异!此役中人性可谓表露无遗。
  秦王能在“玄武门之变”得胜的关键:玄武门是皇宫的北门,此役秦王李世民所以得胜,缘于能率属下武力先入据玄武门内,故能设伏围杀单骑入宫的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据陈寅恪先生(1888~1969)《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收在《陈寅恪先生论集》,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民63年)所考,知道当日屯守玄武门的将领常何原属李建成党羽,而为李世民所暗中收买,故世民得以伏兵于北阙而建成、元吉不疑常何已背叛自己,故中计身亡云云(页143)。
  --------------------------------------------------------------------------------
  p145-146
  [中文摘要]
  Monk-Patriot Shi Xizhong and hisBuddhist Chronicle Shishi Zijian
  TSO Szebong
  Associate Researcher,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Summary
  Since 1279, Emperor Shizu 世祖 (Setsan Khan, r. 1264~1294) of the Mongolian Yuan元Dynasty defeated the last resistant force of the Chinese Southern Sung宋Dynasty and then conquered the entire China proper, people in the whole of China began to experience the suffering of a barbarian rule which lasted 97 years (1279~1368).
  In 1336, Ven. Shi Xizhong释熙仲a Chinese monk, composed a chronicle entitled Shishi Zijian释氏资鉴 (A Comprehensive Chronicle of Buddhism in China) in 12 fascicles. In this work, Xizhong fulsomely praises his Mongolian conquerors by exaggerating that the Mongolian Empire had already put “every inch of land and each foot of sky” under her sovereign control (in fact the Yüan Empire had never conquered the entire world).
  Even though the Yuan emperors traditionally donated to Chinese Buddhist establishments handsomely and Xizhong would have been expressing his gratefulness in this way, his adulatory words still exposed that he himself seems to be a morally-low Buddhist cleric!
  But, the author notices that in his opening pages, Xizhong mentions the Chinese legendary ‘Sanhuang’ 三皇 (Three Emperors) and ‘Wudi’ 五帝 (Five Imperial Rulers) , and also the ancient dynasties, i.e., the Xia 夏, the Shang商and the Zhou周. All of the dynasties mentioned above, no matter whether they are legendary or historical existed long before the penetration of Buddhism into China for a thousand odd years. They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Buddhism. Besides, Xizhong also emphasized that the emperors of the dynasties established after the Zhou Dynasty were all the descendants of the Five Imperial Rulers. After doing research, the author found that Xizhong intended to awaken his readers by indicating that our China has long been an independent sovereign country, and now we just suffering from this barbarian rule temporarily.
  Moreover, in Xizhong’s work, he did his best to avoid mentioning history involving barbarian invasions of China, but exceptionally, he describes the downfall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This reveals that Xizhong is in fact a monk patriot and his Chronicle is prepared under an aim of propagandizing nationalism to his Chinese compatriots. Then, his fulsome adulation mentioned above is but a way of disguising his true intentions.
  This article also discusses the historical methods in Xizhong’s Chronicle.
  Key words: 1. monk patriot 2. morally-low Buddhist cleric 3. awakening of the readers 4.nationalism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