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学的两次译传 《大乘起信论》为昙延所造
唯识学的两次译传 《大乘起信论》为昙延所造
韩镜清
系统的唯识学,在这里就是指的玄奘糅译十大论师解释世亲《唯识三十颂》的成果——《成唯识论》(十大论师注解,梵藏文中只存安慧《唯识三十论》,藏译并有律天《安慧唯识三十论广释》)。
一
《成唯识论述记》卷一云:
“又今此论援引六经:所谓《华严》(重在《十地品》。世亲有《十地经论》,元魏菩提流支译。有藏译本,并有日成注解。)、(深密》(刘宋求那跋陀罗曾译第七八二品,元魏菩提流支译名《深密解脱经》五卷。陈真谛译首二品。玄奘译名《解深密经》五卷。有藏译本。慈氏所说一大论《瑜伽师地论》、除《序品》外整个收入)、 《如来出现功德庄严}(《成唯识论》卷三只引一颂:“如来无垢识、是净无漏界,解脱一切障、圆镜智相应。”虽无全书译入,但有唐玄奘所译《佛地经》在,并有亲光《佛地经论》七卷论在,可以代详。)、《阿毗达磨)(全经未译入。《摄大乘论》卷一初曾引此经一颂:“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并详为之解释。据说无著造《集论》亦据此经。)、《楞伽》(有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四卷本、元魏菩提流支译十卷本及唐实又难陀罗译七卷本。有藏译本,并有吉祥贤智释论。梵文原本亦在。)、《厚严》(唐地婆诃罗译名《大乘密严经》三卷。唐不空亦有译本名同。有藏译本。);十一部论:《输佃》(具云《瑜伽师地论》。一百卷。慈氏说,无著记。慈氏五颂之外,一天论也。唐玄奘以前有部分译本,如陈真谛曾译其中五十一至五十三之三卷为《决定藏论》等。有藏译本,部分梵文原来存。)、《显扬》(玄奘归来首译,并亲自修改。没有藏译。)、《庄严》(具云《大乘庄严经论》。颂为慈氏所造五颂之一。世亲释论,唐波罗颇迦罗密多罗译为十三卷,有藏译本,梵文原本存。藏译并有无性、安慧释论。)、《集量》(传唐义净有译本,已佚。近人有试译者。藏译有胜自在慧长注,重在三分义。)、《摄论》(为唯识学根本,是无著重要著作之一。陈真谛不但翻译世亲释本文,还作《义疏》予以讲解。元魏佛陀扇多、隋达磨笈多、唐玄奘均有本论译本。笈多亦译世亲释论,玄奘并有世亲无性两释译本。藏译亦有两释译本,并有《秘义显发略说》一种,解说前二品。)、《十地》 (即《十地经论》藏译并有日成解释。)、《分别瑜伽》(《摄大乘论》卷二《入所知相分》第四云:“复有教授二颂如《分别瑜伽论》说,‘菩萨于定位、观影唯是心。义想既灭除,审观唯自想。如是住内心、知所取非有,次能取亦无、后能无所得。”安慧《唯识三十论》亦有二颂,义大同而文小鼻。《成唯识论》卷九所引则毕同。《大智度论}卷入中则有云;“若知法无实,是心亦复空”。贤师子《慧度教授庄严现观论》第四品中亦有此义。但不作二颂形式。《慧度教授庄严现观颂》乃慈氏五颂之一,所谓:“教授二颂”、或即指此段文义。)、《观所缘缘》 (护法解释此论义净有译。藏译中有此论,并有律天解释。《成唯识论述记》评陈那以相分为行相,犹为过度之论。)、《二十唯识》(护法解释此论,义净有译名《宝生论》。《唯识二十论述记》之作,本为翻译护法释文之准备。可见护法文章极不易解。陈真译本论译本现存,名《大乘唯识论》。元魏般若流支亦有译本名《唯识论》,现存。世亲造颂、并得造论,可称美备。梵本存,亦有藏译并有律天释。)、《辨中边》(《辨中边颂》为慈氏五颂之一,与《慧度教授庄严现观颂》均为发展般若学或龙树学之最重要信息,大乘中道义进入圆满阶段。)、《集论》(具云《阿毗达磨集论》,为无著重要著作之一。汉译《阿毗达磨杂集论》,谓为觉师子将解释糅入本论。藏译《阿毗达磨杂集论》则谓为安慧糅释。藏译中有安慧《大乘五蕴论广释》多同《杂集论》)等, (此处有“等”字,限定“十一”,则为向内等。世亲有《大乘成业论》亦为重要典籍,中引讲种子、熏习义两颂,藏译性慧贤所作《大乘成业论解》,指出乃马鸣所造。元魏毗目智仙亦有译本名《业成就论》,现存。)为证理。明唯识、三性、十地因果行位,了相大乘,故知第三时中道之教也。这种以六经十一论为骨干之翻译与传扬,即华夏汉地唯识学之发展过程,归结为《成唯识论述记》之出现。
二
今截取6世纪初菩提流支翻译十卷《入楞伽经》及五卷《深密解脱经》,以及6世纪中期真谛译《瑜伽师地论》中餐决择分》前三卷、《显扬圣教论》部分文义、《中边分别论》、广演世亲《摄大乘论释》及《俱舍论》,并简略译传安慧《唯识三十论》(指《转识论》。)等的时间,作为唯识学经论第一次译传的开始,直至8世纪末共200年中,此学两次译传变迁情况进行约略考察),以显示玄奘在此唯识学系统化发展过程中起了如何重要作用。
从佛学运转趋势上看,3、4世纪龙树学或般若学大兴,4、5世纪慈氏学或瑜伽学继续发展,成为大乘中道义鼎盛时期。这时期可以《入楞伽经》及《解深密经》为代表,也可以慈氏五颂一大论为代表。
《入楞伽经》及《解深经》在5世纪中叶已由求那跋陀罗译出,但还不大完备,不过它还是可以表现出印度大乘佛教学发展潮流。如十卷本《入楞伽经》卷九(七卷本《入楞枷经》卷六)有云:
“如来灭度后,未来当有人,于南大国中,有大德比丘,名龙树菩萨,能破有无见,为人说我乘。大乘无上法,证得欢喜地,往生安乐国。”
《入楞枷经》并提出了大乘宏纲,刘宋求那跋陀罗在443年所译《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四、元魏译《入楞伽经》卷七、唐译《入楞伽经》卷五有云:
“彼名、彼相、毕竟不可得,彼是如相。我及诸佛随顺入处,普为众生如实演说、施设显示。于彼随入正觉不断、不常,妄想不起,随顺自觉圣趣,一切外道、声闻、缘觉、所不得相,是名正智。大慧是名五法、三种自性、八识、二种无我,一切佛法悉入其中。是故大慧
当自方便学,亦教他人勿随于他!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五法三自性,及与八种识,二种无有我,悉摄摩诃衍。名相虚妄想,自性二种相,正智及如如,是则为成相。”
实叉难陀则译此二颂云:
“五法三自性,及与八种识,二种无我法,普摄于大乘。名相及分别,二种自性摄,正智与如如,是则圆成相。”
可见大乘中道学已发展成为慈氏学中之三性学及唯识学,如日丽中天了。三性之名,实叉难陀定之为“妄计自性、缘起自性、圆成自性”。而菩提流支等以“分别性”或“虚妄分别相”为等一性。玄奘则开始确切译为“遍计所执性”,余二性为“依他起性、圆成实性”。而三性学与唯识学应密不可分,华化佛学往往混第三性于第二性,而恶取空者又往往混第二性于第一性,故造成莫大之错误,难于自圆其说。三性学可以作标准画分邪正,丝毫不爽。也可以说是照妖镜。
《深密解脱经》菩提流支亦译全,作十一品,可能与《入楞伽经》先后于513—514年译成。对唯识学中一个重要颂文,他译作:
“诸种阿陀那,能生于诸法。我说水镜喻,不为愚人说”
玄奘于647年译作:
“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暴流。
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
关于三性学,不但符合圆满中道义,还解释了密义所说的三无性义。这就是在唐译本经《无自性相品第五》或元魏译《圣者成就第一义菩萨品第八》中总结佛学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即三时说教。前两个阶段对有无、生灭问题,尚有因所化根器不同而针对性的宣说,尚未圆满、究竟,有上有容。
《解深密经•无自性相品第五》说第三时教云:
“世尊于第三时中,普为发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无自性性,以显了相转正*。第一、甚奇,最为希有,于今世尊所转*无上无容、是真了义,非诸诤论安足处所。”
《深密解脱经•圣者成就第一义菩萨问品第八》则云:
“世尊此是第三转*、为住一切大乘众生说诸法无体相:不生、不灭、寂静、自性涅槃。善说四谛差别之相。(相当唐译“以显了相转正*”)希中希有、无人能入、无人能对、无人能诤、更无有上、更无有胜、了义修多罗、无有论处。”
《解深密经》说第二时教云:
“世尊在昔第二时中,唯为发趣修大乘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以隐密相(藏译作“以宣说空性为行相故”)转正*。虽更甚奇,甚为希有,而于彼时所转*亦是有上,有所容受,犹未了义,诸诤论安足处所”。
《深密解脱经》则译为:
“世尊此第二转*说上法相、可入法相,分别彼计算不了义修多罗,为住大乘众生说于诸法无体相,诸法不生,诸法不灭,诸法寂静,自性涅槃,希有之中,复是希有。”
既本无自性,或无有我体,何有有无可言?何有生灭可起?一切有无、去来等分别,只是主观妄计。
从5世纪中期涌来华夏的印度佛学家如求那跋陀罗、求那跋摩、佛陀扇多、菩提流支、勒那摩提、般若流支、真谛、毗目智仙、达摩笈多、波罗颇迦罗密多罗约近十大明星,均以自己对慈氏学(或无著、世亲学)之高度涵养与热望、几乎很快掌握了汉文,用之以表达各自所译很深奥的佛学典籍中已经娴熟的义理,选词构句虽有一个成熟过程而或参差不齐,但无不有惊人的成就。从中亦可以看出印度佛学发展之汹涌潮流。《丹珠尔》的译传,更可为证。对汉、藏两个大藏中龙树学和慈氏学所有典籍整理、校对,仔细翻译为各种文字,对人类智慧之增强不无补益,尤其对人类主体的自我认识,乃开拓了新径。
三
根据以上对六经、十一论之简单列举,可知6世纪是系统唯识学传入华夏的第一个阶段。因为这中间出现一个逆流作梗,激起了一个深入探讨和重新译传的第二阶段,所以第一个阶段也可以叫作第一次译传时期。
第一次译传有哪些特点?
一、译出六经中最重要的三种;重新译出《入楞伽经》,全部或部分译出《解深密经》。重译出《华严经》中《十地品》,并主要译出世亲释论。慈氏所宣说一大论《瑜伽师地论》中《菩萨地》所讲“十住处”多参考此品。
二、菩提流支不但翻译了世亲的《十地经论》,还翻译了不少其它经论。慈氏所说《瑜伽师地论》已对大量大小乘经进行通解,而世亲所写大乘经论更是不少。恐怕世界哲学家中著作最多的要属世亲了,应该统计一下。而菩提流支所译经论后来并无重译。藏译中有不少世亲经论,有的没有汉译,应努力译传。
三、慈氏五颂中《一乘宝性颂》已有元魏与菩提流支同时之勒那摩提译出的由无著解释之《究竟一乘宝性论》。《辨中边颂》则有真谛译出世亲解释之《中边分别论》。
四、真谛所译传《转识论》,即是简略解释世亲《唯识三十颂》的,并且明显为安慧义,则真谛与般若流支已译世亲《唯识二十论》外,又译出了安慧《唯识三十论》略本。菩提流支所译《大宝积经论》四卷,据《丹珠尔》所署著者名为安慧造,汉译则未署名,谅非世亲所造。因译者所译世亲经解均署名无缺,因此可见解释《唯识三十颂》的十大论师在此时已在华夏出现。安慧是德慧的学生,但也比较在前,可能是5世纪中期人。
五、从5世纪初北凉昙无谶译出《大般涅槃经》以来,佛性义引人注意。尤其在6世纪初期元魏勒那摩提译出慈氏五颂之一《究竟一乘宝性颂》及无著所造释论《究竟一乘宝性论》四卷,及6世纪中期,陈真谛译出《佛性论》四卷后,更加强了讨论与研究。解释涅槃佛性著作增多了,所谓昙延、慧远等,更是其中名家,围绕“如来藏”生起了奇异论点,与误解《入楞伽经》所提出的“如来藏名藏识”也有关系。
六、真谛所译《决定藏论》即是《瑜伽师地论•决择分》中前三卷。他把“转依”译为“第九无垢识”,这也是他所持的特别见解。玄奘在那烂陀寺曾讲《唯识决择论》,并从胜军学习过此论之三卷。戒贤两次讲解《瑜伽师地论》,当亦包括这一部分。此乃《成唯识论》重要根据。
七、元魏菩提流支曾译无著所说颂、世亲所造释论之《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论》三卷,唐义净曾重译,足见此论之重要。与《大智度论》及《慧度教授庄严现观论》合并研究龙树学与慈氏学之密切关系殊为重要。并且菩提流支及真谛,以及隋达磨笈多、唐义净都在姚秦鸠摩罗什之后重译过《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9一卷,也是这一时期中应该注意的现象。那种故意割断般若与瑜伽为二宗者,不但对三性中道完全无知,且对佛学之发展进程造成不应有之障碍。硬要另外自造不了义及了义之一套谬论,的确无知!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