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天台宗>>正文内容

天台宗音声修行法门初探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赖静涵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天台宗音声修行法门初探
  作者:赖静涵
  中国佛教发展到晋代以后,诵经的风气才发达起来。这和大乘佛教经典传来有关。由于大乘经典,诸如《般若经》、《华严经》、和《法华经》、《涅盘经》等都强调读诵经典的重要。因此很多僧人都以诵经为业,而慧皎大师也因此在《高僧传》特别立了《诵经》一篇。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诵经篇》的二十一位高僧当中,持诵《法华经》的就有十六位,占了绝对多数。可见诵持《法华经》是晋代以来最流行的法门之一。但是真正阐扬《法华经》为成佛的圆顿教,并以《法华经》为轨范,发现了以忏法为助缘来念诵经典,进入三昧的修行方法,这是天台宗的贡献。从此,音声法门与禅法的结合,为中国佛教开创了一个新的修行的传统。天台音声修行内容宏大,但主要的特色在于忏仪,笔者限于学力与篇幅所限,为收提纲挈领功效,谨以《法华三昧忏仪》作为代表介绍。
  一、天台宗音声修行法门样貌
  想要了解天台宗的音声修行法门,可以从天台宗的清规《国清百录》当中可以看出。《国清百录》不仅规定了天台宗最重要的寺庙,国清寺的日常生活仪规,也同时规定了天台宗门人修行内容。《国清百录》有四卷,其中在卷一〈立制法第一〉提到了寺院在音声修行上的重要规定:
  1. 1. 第一条规定,若依众者当修三行:一依堂坐禅,二别场忏悔,三知僧事。
  2. 2. 第二条规定,依堂之僧,本以四时坐禅六时礼佛,此为恒务。而第三条则规定六时礼佛当中不得违犯事项。
  3. 3. 第四条则规定所谓别行之意,即是精进勤修四种三昧。
  以上我们可以知道,天台宗的寺庙除了坐禅(即「止观」)外,还规定要修「礼佛」,所以在后面的〈敬礼法第二〉当中具体指出礼拜念诵佛号的内容,〈普礼法第三〉则列出咒愿拜佛内容。另外「忏悔」也是很重要的法门,提到了三部忏法:《请观世音忏法》、《金光明忏法》与《方等忏法》。
  前面提到第四条规定的「四种三昧」,即是音声念诵法门入禅观的运用。此即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卷二上举出的「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等四种三昧,内容是这样的:
  1. 1. 常坐三昧:依《文殊说般若经》而修之三昧。就是以九十天作为一期,这是一种闭关的修行,独自居住在关房内结跏正坐,舍杂念思,观一切法皆是佛法,并专心称念一佛名号。在修行期间中精勤不懈,念念无间,目标是破除业障,证入三昧,显发实相。因仅修禅坐一行,故又称「一行三昧」。
  2. 2. 常行三昧:是依据《般舟三昧经》所修持的三昧。又称「般舟三昧」。也是以九十天为一期,在道场内时常绕佛而行,没有间断,口常唱念阿弥陀佛,心亦常想念阿弥陀佛,即步步声声念念都是阿弥陀佛。如此精勤不懈,则可依佛威力加持,及行者的功德力量,在定中见十方诸佛显现于行者之前证入三昧,故又称「佛立三昧」。
  3. 3. 半行半坐三昧:指依据《大方等陀罗尼经》、《法华经》而修的三昧。其中,前者称「方等三昧」,后者称「法华三昧」。「方等三昧」以七天为一期,于道场内,诵持陀罗尼咒,绕行一百二十圈,转一圈则持诵一遍咒语,速度要快慢适中,绕行诵咒之后就静坐思惟,运用止观的观实相方法修行,观毕再起绕行念咒,如此反复修行。而「法华三昧」以三七(二十一)天为一期,修行内容包括严净道场、净身、三业供养、请佛、礼佛、六根忏悔、绕旋、诵经、坐禅、证相等次第。这是天台宗传统上最重视的修行方法,笔者将在后面详细介绍。
  4. 4. 非行非坐三昧:指上述三种以外之一切三昧,在行、住、坐、卧一切时当中依止观的方法修持禅观,这是一种不拘期限,念起即觉,意起即修的三昧禅法。智者大师对此三昧甚为重视。
  以上就是天台宗寺庙所规定的修行法门,几乎都有运用音声念诵修行,甚且以音声修行当作主角,这些方法大多也为后世所取法者。其中,若以各种忏法与四种三昧行法来看,不难看出天台宗大师创制这些法门的目的,无非是想要藉助音声念诵来入三摩地发智能。这四种三昧当中,尤其是「半行半坐三昧」的「法华三昧」最为重要,被天台宗视为「圆顿法门」,影响后代甚钜。
  二、天台宗音声修行法门的原理
  为什么天台宗会以念诵法入定作为该宗修行法门的重点呢?
  本来天台宗的教义分成两个部分:即「判教」与「止观」,而「止观」,也就是指禅法三昧的体系,就是在智者大师的「判教」之后总结而成,特别是站在法华思想「开权显实」作为基础下建立的。智者大师认为最能够代表世尊本怀的经典,就是以三乘终归一乘的《法华经》。他更依此发现佛陀开示的经藏内容,就是一套教化众生成佛的妙义妙谛之系统,即所谓的「五时八教」。「五时八教」将佛典有系统地整理成为教育众生的方法,它是一套非常庞大的体系,但智者大师最关心的,是能够直接成佛,不须次第的最高的法门,即「圆顿法门」。由于慧思禅师,智者大师的老师,认为《法华经》开示「一行即一切行」,并且说这部经典是末法恶世最稳当而易行的至高无上法门。而慧思禅师尤其赞叹《法华经》当中的「法华三昧」,称赞「法华三昧」是利根菩萨舍方便行,又可以不修次地行,而直证佛果之不次第行。所谓的「法华三昧」,照慧思禅师看法,就是按照〈普贤菩萨劝发品〉当中普贤菩萨所指示的修行方法,持诵《法华经》,行者可以亲得骑着六牙白象的普贤菩萨现身教导,因此获得甚深三昧,而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修证方法。
  慧思禅师是修此三昧成就,而智者大师也是修此「法华三昧」豁然开悟而成就的。他更认为「法华三昧」可以「得破四魔,净一切烦恼,灭一切障道道罪,现深入菩萨正位,具一切诸佛自在功德者」(《法华三昧忏仪》卷一)。因此「法华三昧」即为天台宗传统下来最重要的行门。因而天台宗的音声修行的念诵法门与观念,就是以「法华三昧」修行方法作主要规范而建立起来的。
  前面我们提到,晋代以来持诵《法华经》一直是中国佛教界所流行的法门。这些人也都是持诵《法华经》方法入「法华三昧」大定。但是智者大师所创制的却是一部忏法而且加入了禅坐的仪轨,《法华三昧忏仪》,这有别于过去修持「法华三昧」的方法,是何以故?有关「法华三昧」在传统上,主要是依照《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所说的,以读诵方法进行。但是,智者大师则发现到,光是读诵《法华经》不一定能入「法华三昧」,这是因为众生的业障实在太重了。智者大师认为,要让一切众生都能因此入「法华三昧」的大定,为此特别参考了《观普贤菩萨行法经》的修行忏悔方法,该经上说:
  「乐见普贤菩萨色身者,乐见多宝佛塔者,乐见释迦牟尼佛及分身诸佛者,乐得六根清净者,当学是观。此观功德除障碍,见上妙色,不入三昧,但诵持故。专心修习,心心相次,不离大乘。一日至三七日,得见普贤。……(行者)见事事已,复更忏悔。至心谛观思惟大乘,心不休废。」(《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本来,如果要按照正常的三昧次第修持,从「四禅八定」开始,经过如「狮子奋迅三昧」等,再来就是「菩萨十地」等诸位阶,是一段非常长久的时间。「法华三昧」至少可以亲见普贤菩萨,与十方诸佛,照经典记载来看,算是菩萨果位的高级三昧。真要照次第来修,那真是一条很远的路程。但是智者大师发现到,不入禅定的根本问题就在于业障,《摩诃止观》说:「事理二犯俱障,止观定慧不发。」尤其如果犯了「五逆众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这么重的罪,小乘教是没有办法忏除这些罪业。大乘教则有可以忏罪的方法,那就是要用「忏法」和「止观」的结合方法。智者大师说:「若除禅定,则无可救者。」于是智者大师为了能令众生入「法华三昧」,整合了《妙法莲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与《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之法而制定了《法华三昧忏仪》。从该忏仪的字义来看,表面上是在于「忏悔」,事实上是为了入甚深禅定。在此我们来看《法华三昧忏仪》的仪轨概略结构:
  1. 1. 严净道场
  2. 2. 净身
  3. 3. 修三业供养
  4. 4. 请三宝
  5. 5. 赞叹三宝
  6. 6.礼佛
  7. 7.忏悔六根及劝请、随喜、回向与发愿
  8. 8.行道
  9. 9.诵经
  10. 10.坐禅,正观实相
  从上面的仪轨,我们可以发现,「法华三昧忏仪」事实上就是入「法华三昧」的仪轨。从第一个仪节开始,一直到第六个仪节,目标是迎请三宝降临道场,接受行者的「忏悔六根及劝请、随喜、回向与发愿」,这个仪节非常重要,行者是在此时进行至心的忏悔。智者大师制定此一仪节,是根据了龙树菩萨的《十住毗婆沙论》的理论,该论《除业品》说;:「求阿惟越致地者,非但忆念、称名、礼敬而已,复应于诸佛所忏悔、劝请、随喜、回向。」换句话说,如能在诸佛菩萨面前诚恳请求忏悔,将此功德将可能获得阿惟越致果位,即「不退转地」。因此我们也就明白,原来忏悔的目的,就是要成为不退转菩萨。
  其后接着是「行道」,此一仪节之后就是以诵经,禅坐,称念佛号为主。所谓的「行道」即步行右绕法座来烧香,散花,当中心念三宝,次称念佛号。称念佛号之后则诵经。或者行道完成后,坐下端正身体,讽诵《法华经》。智者大师提到,整个《法华三昧忏仪》的过程当中,是以步行来诵经,行至本座的时候,就停止诵经,转称念佛菩萨名号,上了座以后,若不想要进行禅坐,则就再诵经,但是一天内的四时禅坐是不可以废除。诵经疲累的时候,可以暂时休息,等到不累的时候,就继续诵经。这就是前面我们提到的《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当中所谓的「不入三昧」之法,但以诵经不断,以见到普贤菩萨与十方佛现身为目标。事实上能够亲自见到佛菩萨,已然是三摩地境界,去佛果自然不远。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得出来,智者大师所设计的《法华三昧忏仪》就是建构一个方便入甚深禅定的环境与仪式。从「严净道场」开始,重点是驱邪,将不必要的外障先行去除,再来就是行者本人的障碍问题,必须净身与净心双管齐下,如此渐次累积与佛菩萨相应的条件。再来就是行者自身,要以「一心」来念诵经文与佛号,除以此来作「观心」的禅坐正观以外,配合三七日内一心祈请,以求入不思议境界,请佛菩萨现前护卫加持,最后在佛菩萨现身护卫加持之下,帮助自己能够进入正观实相,自然能入甚深三摩地,得到大智能。这可以说,智者大师可以说运用了非常高的智能,使众生依照经典所说不必入定,可以忏除重罪,今生能入不退转菩萨的境界。这可以说是以《法华经》哲学的精华之具体的展现。从而,我们就可以明白,所谓天台的最重要主张:「一心三观」,这可以从念诵法门来体验得到。谛观现前的一念心,来「三观」,即空,即假,即中,观一切法皆是佛法,自然一念就成了三千;而「一法」,也自然就是一切法,因此「方便即究竟」的「观心」法门,就是天台宗以音声修行法门的目的。
  三、结论
  天台宗的音声法门,对于后来的佛门课诵影响非常大,华严宗的课诵方法即以其为模板,禅宗的课诵也纳入天台忏法观念,净土宗则以四种三昧的修行方法制定佛七仪轨,而今天拜忏如此盛行,也是缘于天台宗的宏扬而成。但是中国佛教祖师能够自行创制圆顿教的忏仪行法,走出于印度佛教的传统,这都是天台宗最了不起的贡献。因此,我们可以说天台宗,特别是以音声法门为中心的忏仪,对中国佛教的贡献,就是促成了佛教中国化,走出印度佛教规制,智者大师可谓功不可没。
  其它的天台忏仪莫不是以《法华三昧忏仪》作轨范,即如四大三昧之一的《方等三昧》当中,一样有念诵法,并以陀罗尼为主作观心用功。即使到了宋代的天台宗祖师,四明知礼创制的《大悲忏》也还是遵守智者大师制定的《法华三昧忏仪》的修持方式作为轨范。因此,以「念诵摄其一心,一心助成忏悔,忏悔助修禅定」这就是天台宗行门的原理,也就是所谓的「一心三观」、「一念三千」最具体的实践。
  天台宗的「判教」原来就是将佛法分门别类,智者大师的伟大之处,固然是在于理出了「五时八教」,可惜今天大多数人以为天台宗主体在于「四教仪」,让不少学佛者以其名相众多而望之却步。其实天台宗真正的精华,不止在于文字的著述,最要紧的是在于具体的修持方法,「以忏仪入三昧」的圆顿之教法,《法华三昧忏仪》等各种行法。这个法门不但可以让利根菩萨修行,连钝根众生也可以依教奉行,积累开悟的因缘,末法时代的众生更可以依此修行。可惜中国因为战乱等种种关系,这种法华三昧的修行道场几乎是消失了,还好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日本比叡山延历寺还有这样的修行道场,笔者衷心希望这样的道场可以在台湾重新建起来。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天台宗思想大纲
下一篇:天台宗大义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