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明大师追思录
他是智慧高僧
昌明大师5岁起在地主家放牛,他不要工钱,只求能在私塾里旁听。就是这段长达5年的旁听经历,奠定了他的国学基础。此后,他在4个佛学院求学,佛学造诣深厚。
大师耳聪目明,口齿清晰,思维缜密,高龄之年记忆力仍十分惊人。2000年,大师的弟子为他起草了一个会议的发言稿,在禅房为大师念了一遍。没想到大师听了一遍之后,就脱稿复述了一遍。复述完,他对弟子说道,我刚才没说的就是需要修改的。
出现在世人面前的大师,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是他那蕴涵丰富哲学和智慧的偈语。他常常把深刻的道理自然而然地融汇贯通到偈语中,给大众以潜移默化的教益。
据他的弟子回忆,众多善男信女光顾归元寺,对观音顶礼膜拜,祈求菩萨保佑多子多福,昌明大师见了,就说偈开导:“计划生育好处多,一对夫妇送一个。优生优育出人才,利民利家又利国。”大师在谈经论道中宣传了法律,而许愿者在拜佛中也受到了教益。
他为和平而颂
作为十大高僧之一,昌明大师一生弘法,曾出访印度、泰国、韩国、新加坡等地进行佛教文化学术交流。
他与香港多有佛缘,曾先后5次赴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当天,昌明大师作为中国佛教协会代表团成员,与世界各地佛教高僧应邀参加了在香港举行的百万佛子迎回归祈福大法会。他在会上当场占诗以抒欢庆香港回归之情:“降旗升旗一瞬间,雪耻扬眉乐心田。当家做主治香港,历史进入新纪元。”
1980年,时任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到归元寺参观。闲谈中,他问身边陪同的省委领导“你信不信佛教?”昌明大师笑着接过话来:“我们信仰不同,但都能成为好朋友。”这句寓意深刻的话,令李光耀大为赞赏。
1986年为国际和平年,响应联合国号召,全国各宗教于当年6月举行和平祈祷。在归元禅寺大殿举行的祈祷和平大会上,昌明大师为和平而颂:“腥风血雨征魂苦,黩武穷兵战马惊。天道无亲常与善,心香一炷祝和平”。
今天,新加坡总理、泰国佛宫、日本首相、比利时王室等处,都珍藏着昌明大师的墨宝,大师已成为和平、友好的使者。
他上书周总理保护古刹
熟悉归元寺历史的人,一定还记得这样一件事:在史无前例的“文革”动乱中,400多年历史的归元寺也曾受到冲击,武汉地区某兵团、某造反派司令部等强行占据归元寺,并在寺内开设工厂,经常寻衅滋事,藏经阁、罗汉堂乃至整个归元寺都危在旦夕。
1968年4月6日,时任归元寺管理员的昌明紧急上书周总理。这封“求救信”以双挂号信的方式寄出后不到半个月,即收到总理批示,要求各级党委按照保护国家名胜古迹的政策,妥善保护寺庙。
此批示由武汉警备区下达并执行,归元古刹幸免于难。
他给归元寺留下首部寺志
归元寺建寺400余年,从未有过一部寺志。“文革”时有关归元寺的资料被毁殆尽,只留下一本不足2万字的清代写本《归元历史》。昌明大师决定修志。他倡导的修志原则是“党的领导、政府主持、专家修志”。
《归元禅寺志》主笔\江汉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邓泽森回忆说,昌明大师对修志一事看得十分慎重。整个修志过程中,昌明大师几乎都是事必躬亲,比一般人都想得周到。
1998年,修志人员在一次会后合影留念时,昌明大师要每人拿点会议用的水果在手上。临拍摄前,他发现有人拿的是梨,立即示意摄影师暂停,然后独自离开。所有人员都很纳闷,过了一会儿,大师抱着一堆红苹果出来,换下了大家手中的梨。他希望修志这件事能办得红红火火,圆圆满满。
邓教授说,此次修志,昌明大师突破了不为健在者修志的传统。他认为,只要对归元寺有贡献的人,都可入志。于是,此次修志,除对过世者修传外,还为健在者修了“录”。
浩大的修志工作历时10年,前3年,修志办公费用由归元寺资助,后来的所有费用,全部由昌明大师个人出资。
目前长达200多万字的《归元禅寺志》即将面世。武汉市地方志的一位工作人员认为,作为本市第一部寺观志,这部大书给地方文化建设留下了宝贵财富。仅凭此,昌明大师就算“功德圆满”了。
他倡导信众用3支线香寄愿
昌明大师海内外信徒达百万之众。追思会上,汉阳区旅游协会会长张彪说,大师心中每时每刻都装着这些信徒。
归元寺的门票原为1块钱,后来因物价上涨,有关方面建议将其提高到3元。为此,有关方面花了3年时间做昌明大师的工作。后来门票从3元涨到10元时,做他的工作又花了5年时间。大师不想给普通信众增加负担。
如今,归元寺的门票稳定在10元,在全国寺庙中都算较低的。只是从2003年开始的每年归元庙会上,为控制入庙人数,门票才调为20元。
每逢重大节日,归元寺迎来的信徒众多。昌明大师十分重视信众的安全。每逢节日前,他都要亲历亲为,组织僧侣做消防试验,让他们学会用水龙头。正因如此,归元寺每年接纳300余万信众和游客,却从未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
昌明大师最先提出文明敬香,鲜花供佛。他倡导大家用3支线香寄托福、禄、寿的美好愿望,以控制因烧香带来的环境污染。张彪说,归元寺成为迄今为止全国唯一一家被评为4A景点的寺庙,昌明大师功不可没。
他对一纸一物都生爱惜之心
邓泽森教授回忆说,昌明大师是个非常俭朴的人。一次,他刚好碰见大师午餐,仅是保存在保温瓶里的2个馒头和一点小菜而已。而张彪则说,大师个人财产不少,但他从来没花在自己身上,而是乐善好施。
1989年11月,昌明大师跟随省人大工作检查团,回到阔别30多年的家乡——枝江。
检查团为昌明留下半天时间让他回家看望,县里为他准备了回家的礼品,大师称公务在身,执意未从。并说,“家中有吉庆事,恐萌爱心;有不吉祥事,易引挂怀”,故以后路过枝江,均未回自己出生地看望。
1993年,枝江三佛古寺重修竣工,昌明大师应邀前往为佛像开光。县里热情安排条件比较好的县城宾馆,但大师执意住进了条件普通的某学校招待所。
招待所里,服务员为大师端来一盆洗脸水,洗毕,大师从袖兜里掏出一张餐巾纸将溅湿的地方擦干净。服务员忙说,这里有新毛巾,我来擦,那纸我帮您扔掉。
“不劳你,你很辛苦,我习惯了。这张餐巾纸是我在武汉开会时用过的,这是它第二次为我服务,过会它干了后,我要带回去蘸那散落的墨汁,这纸才算完成了使命。我们对一纸一物,应思其来之不易,都生爱惜之心。”
著名佛教高僧昌明大和尚,因病于1月28日凌晨1时零6分圆寂,享年90岁。
昌明法师,1917年生,湖北枝江人,19岁在枝江弥陀寺出家,1979年任归元寺第48世方丈至今。
昌明法师出生贫苦农民家庭,不到两岁父亲就去世,伯父把他抚养成人。战火纷飞的年代,家族的多位亲人失去了生命,这让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他,对中国共产党充满了感情。他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走向繁荣富强,我们僧人爱国就是要爱党。”
大师还常说,佛教必须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适应就是“是”,不适应就是“非”。市政协副主席郑心穗在日前召开的昌明大师追思会上评价:昌明大师的一生,是宗教与社会和顺的一生。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