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从《罗怙罗经》来看佛法的教学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林崇安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从《罗怙罗经》来看佛法的教学
  林崇安(2002)
  摘要:
  本文依据《杂阿含经》中的《罗怙罗经》来探讨释迦牟尼佛对罗怙罗的教导过程,此中,罗怙罗依次经由听闻、思考弄清佛法的义理,而后进入实修的体证,生起真正的智慧,并灭除痛苦,达到究竟的解脱。
  关键词:罗怙罗,佛法教学,三慧
  一、前言
  释迦牟尼佛(以下简称释尊)度化众生固然是因材施教,但是众生的学习过程是大同小异的,因此,本文以《罗怙罗经》来说明佛法的教学。此经在《大正藏》中的《杂阿含经》的编号是第二○○经(T2,p51a),在印顺导师的《杂阿含经论会编》〈中编〉为第二三五经。今引用经文时,有所改动的词句用〔〕标出。《罗怙罗经》是释尊对罗怙罗的一个完整教导,以下按照这一经典,分成六段来说明佛法的教学过程。
  二、经文说明
  第一段经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罗怙罗〕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善哉!世尊!为我说法!我闻法已,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已,如是思惟所以:族姓子剃除须发,正信非家,出家学道,修持梵行,见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尔时,世尊观察〔罗怙罗〕心,〔解脱智〕未熟,未堪任受增上法,问〔罗怙罗〕言:「汝以授人五受阴未?」
  〔罗怙罗〕白佛:「未也,世尊!」
  佛告〔罗怙罗〕:「汝当为人演说五受阴。」
  这一段经文先指出,罗怙罗尊者想要独自专心修行,练习高深的佛法(增上法),但是释尊先观察他的心智,知道他尚未成熟,因此要罗怙罗先去讲解五受阴(即,五取蕴),其目的是要他透过教学相长,彻底了解五受阴的意义。什么是五受阴呢?释尊在《杂阿含经》第五五经中曾对比丘们说:
  我今当说阴及受阴。云何为阴?
  若所有诸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麤、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总说色阴。随诸所有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彼一切总说受、想、行、识阴。是名为阴。
  云何为受阴?
  若色是有漏,是取;若彼色过去、未来、现在,生贪欲、瞋恚、愚痴,及余种种上烦恼心法。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名受阴。(T2,p13b)
  由此可知,释尊要弟子们了解色、受、想、行、识等五受阴(五取蕴),先要把阴(蕴)和受阴(取蕴)的意义弄明白,并且将色蕴从过去、未来、现在、内、外、麤、细、好、丑、远、近等十一个行相来分析,对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同样地分析清楚,彻底了解其意义,看清五取蕴使人产生烦恼(有漏)、产生种种的贪瞋痴。弄清五取薀的内涵是学习佛法的第一步。因此,释尊要求罗怙罗把五蕴的内容先弄清楚,并为人演说。
  第二段经文
  尔时,〔罗怙罗〕受佛教已,于异时为人演说五受阴;说已,还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已为人说五受阴,唯愿世尊为我说法;我闻法已,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后有。」
  尔时,世尊复观察〔罗怙罗〕心,解脱智未熟,不堪任受增上法;问〔罗怙罗〕言:「汝为人说六入处未?」
  〔罗怙罗〕白佛:「未也,世尊!」
  佛告〔罗怙罗〕:「汝当为人演说六入处。」
  这一段经文指出,罗怙罗尊者虽已为人演说五取蕴,但是释尊观察他的心 智尚未成熟,要他继续进一步为人讲解六入处(即,六处),其目的仍是要罗怙罗在身心上彻底了解六处的详细内容,建立起扎实的「思所成慧」。什么是六入处呢?六入处有六内入处和六外入处,释尊在《杂阿含经》第三二三经和三二四经中曾经分别对比丘们说:
  有六内入处。〔云何为六?〕谓眼内入处,耳、鼻、舌、身、意内入处。(T2,p91c)
  有六外入处。云何为六?谓色是外入处,声、香、味、触、法是外入处,是名六外入处。(T2,p91c)
  此处释尊指出:六内入处(六内处)是眼、耳、鼻、舌、身、意,此中,眼、耳、鼻、舌、身属于「身体」,而意属于「心理」,因此,释尊是要弟子们了解自己的身和心。六外入处(六外处)是色、声、香、味、触、法,这些是六内处的对象。释尊要弟子们警觉到外面的对象对自己身心的作用,他也希望罗怙罗仔细地分析这种身心运作的过程,并且为人演说。
  第三段经文
  尔时,〔罗怙罗〕于异时,为人演说六入处;说六入处已,来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已为人演说六入处,唯愿世尊为我说法!我闻法已,当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后有。」
  尔时,世尊观察〔罗怙罗〕心,解脱智未熟,不堪任受增上法;问〔罗怙罗〕言:「汝已为人说尼陀那法未?」
  〔罗怙罗〕白佛言:「未也,世尊!」
  佛告〔罗怙罗〕:「汝当为人演说尼陀那法。」
  这一段经文指出,罗怙罗尊者虽已为人演说六处,想进一步走入实修,但是释尊观察他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要他补强对「尼陀那法」的理解。什么是尼陀那法呢?此处的尼陀那法是「缘起」(南传相应部的缘起=尼陀那)。由此可知,释尊要罗怙罗注意身心前后变化的因缘,并且将所体会到的尼陀那法为人演说。
  第四段经文
  尔时,〔罗怙罗〕于异时,为人广说尼陀那法已,来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为我说法!我闻法已,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后有。」
  尔时,世尊复观察〔罗怙罗〕心,解脱智未熟,广说乃至告〔罗怙罗〕言:「汝当于上所说诸法,独于一静处,专精思惟,观察其义。」
  尔时,〔罗怙罗〕受佛教敕,如上所闻法、所说法,思惟称量,观察其义;作是念:此诸法,一切皆顺趣涅槃,流注涅槃,浚输涅槃。
  以上经文指出,罗怙罗尊者已经为人广说五取蕴、六处、缘起法,但是释尊观察他的解脱心智还未成熟,因此要他对这些法的义理更进一步深入观察。罗怙罗尊者独处一处,经过深入的思维,终于将这些佛法的义理豁然贯通,体会到这些佛法都是引导走向涅槃的。
  第五段经文
  尔时,〔罗怙罗〕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已于如上所闻法、所说法,独一静处,思惟称量,观察其义。知此诸法,皆顺趣涅槃,流注涅槃,浚输涅槃。」
  尔时,世尊观察〔罗怙罗〕心,解脱智熟,堪任受增上法,告〔罗怙罗〕言:「〔罗怙罗〕!一切无常。何等法无常?谓眼无常,若色、眼识、眼触,如上无常广说。」
  尔时,〔罗怙罗〕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礼佛而退。
  这一段经文指出,罗怙罗尊者已深深体会到佛法都是引导走向涅槃的,他的解脱心智已经成熟,因此释尊教导他直接观察自己的眼、耳、鼻、舌等的无常;色、声、香、味等的无常;眼识、耳识、鼻识、舌识等的无常;眼触、耳触、鼻触、舌触等的无常。这一段的教导可以用《增壹阿含经》卷七来补充: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到时,着衣持钵,将罗云入舍卫城分卫。尔时,世尊右旋顾谓罗云:「汝今当观色为无常。」罗云对曰:「如是,世尊!色为无常。」
  世尊告曰:「罗云!痛、想、行、识皆悉无常。」罗云对曰:「如是,世尊!痛、想、行、识皆为无常。」
  是时,尊者罗云复作是念:此有何因缘,今方向城分卫,又在道路,何故世尊而面告诲我?今宜当还归所在,不应入城乞食。尔时,尊者罗云卽中道还到祇桓精舍,持衣钵,诣一树下,正身正意,结跏趺坐,专精一心,念色无常,念痛、想、行、识无常。(T2,p581c)
  此处释尊要罗怙罗(又作罗云)深入地观察自己的身心现象:当眼睛看到色法时,在接触的剎那(即,眼触)生起了眼识,并且有感受(此处翻译作痛)的生起,要观察到受、想、行、识等都是无常;同样地,耳、鼻、舌、身、意以及相关的触、识、受等都是无常,如此层层深入观察自己的身心现象,体会到一切是无常、苦、空、非我等等,最后,就能不再执着自己的五蕴、六处,从世间解脱而不再有生老病死、忧悲恼苦了。
  第六段经文
  尔时,〔罗怙罗〕受佛教已,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思维所以〕:族姓子剃除须发,着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纯修梵行,乃至见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成阿罗汉,心善解脱。
  佛说此经已,〔罗怙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最后这一段经文指出,罗怙罗尊者经由专精思惟,不放逸住,终于成为阿罗汉,得到究竟的解脱,此中,如何「纯修梵行,乃至见法」?要由守护诸根、于食知量、正念正知等下手,使自己梵行清净,修出正定,进而才能以智慧善见四圣谛(见法),因此,在实修中含摄了戒学、定学、慧学等三学,为了了解上述经文的详细过程,今引用《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卷九的说明如下:
  01诸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出现世间,宣说正法,开示初善、中善、后善,文义巧妙,纯一圆满,清白梵行。
  02诸善男子或善女人,闻是法已,深生净信。
  03生净信已,作是思惟:在家迫迮,多诸尘秽,犹如牢狱。出家宽旷,离诸諠杂,犹若虚空。染室家者,不能相续,尽其形寿,精勤修习,纯一圆满,清白梵行,是故我今应以正信,剃除须发,被服袈裟,弃舍家法,出趣非家。既思惟已,财位亲属,若少若多,悉皆弃舍。
  04既弃舍已,以正信心,剃除须发,被服袈裟,远离家法,出趣非家。
  05既出家已,受持净戒,精勤守护别解律仪,轨则、所行无不圆满,于微小罪深见怖畏,于诸学处能具受学。
  a离害生命,弃诸刀杖;有惭有愧,具慈具悲,于诸有情,下至蚁卵,亦深怜愍,终不损害,毕竟远离害生命法。
  b离不与取,能施乐施;若净施物,知量而受;于诸所有不生染着,摄受清净无罪自体,毕竟远离不与取法。
  c离非梵行,常修梵行、远行、妙行,其心清洁;远离生臭淫欲秽法,毕竟远离非梵行法。
  d离虚诳语,常乐实语、谛语、信语、可承受语、世无诤语,毕竟远离虚诳语法。
  e离离间语,不破坏他,不闻彼语为破坏故向此而说,不闻此语为破坏故向彼而说,常乐和合已破坏者,诸和好者赞令坚固,常乐宣说和合他语、不破坏语,毕竟远离离间语法。
  f离麤恶语,所发语言不麤、不矿亦不苦楚。令他嫌恨,亦令多人不爱不乐不欣不喜,障碍修习等引等持,于如是等诸麤恶语,皆能断灭。所发语言,和软顺耳、悦意可乐、圆满清美、明显易了,令他乐闻,无依无尽,令多有情可爱可乐可欣可喜,能令修习等引等持,于如是等诸美妙语,常乐发起,毕竟远离麤恶语法。
  g离杂秽语,凡所发言,应时应处,称法称义,有实有真,能寂能静,有次序、有所为,应理合仪,无杂无秽,能引义利,毕竟远离杂秽语法。
  h远离买卖伪秤、伪斗、伪斛函等,终不摄养象马牛驴鸡猪狗等诸傍生类,亦不摄养奴婢作使男女大小朋友亲属,终不受畜谷麦豆等,亦不受畜金银等宝。不非时食,或唯一食,非时非处终不游行,若语若默不生讥论,于衣喜足粗得蔽身,于食喜足纔除饥渴。
  i凡所游住,衣钵自随,如鸟飞止,不舍嗉翼。彼由此故,成就戒蕴,密护根门,安住正念。
  06由正念力防守其心,眼见诸色,耳闻诸声,鼻嗅诸香,舌尝诸味,身觉诸触,意了诸法,不取其相,不执随好,于此诸处,住根律仪,防护贪忧、恶不善法,毕竟不令随心生长。
  07彼由戒蕴密护根门,观顾往来,屈申俯仰,着衣持钵,皆住正知。
  08彼既成就清净戒蕴,密护根门,正念正知,随所依止,城邑聚落,于日初分,执持衣钵,守护诸根,安住正念。
  09威仪庠序,修行乞食。既得食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持坐具。
  10往阿练若,旷野山林,远恶有情,舍诸卧具,其处唯有非人所居,或住空闲,或在树下。
  11结加趺坐,端直其身,舍异攀缘,住对面念,心恒专注,远离贪、瞋、惛沈睡眠、掉举恶作、疑惑犹豫。诸随烦恼能碍善品,令慧力羸,不证涅槃,住生死者。
  12由斯离欲恶不善法,乃至得住第四静虑。
  13彼由如是殊胜定心,清白无秽,离随烦恼,柔软堪能,得住无动,其心趣向,能证漏尽,智、见、明、觉,能如实知见:此是苦圣谛、此是集圣谛、此是灭圣谛、此是道圣谛。由如是知、如是见故,心解脱欲漏、有漏、无明漏;既解脱已,如实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T26,p406c)
  此中,第1、2、3、4段指出,从佛陀听闻正法之后,生起净信,出家学道。第5段到8段指出,出家后要守护戒律: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虚诳语、不离间语、不粗恶语、不杂秽语,在行住坐卧中都能保持正念正知。第9段指出,食要如法。第10-12段指出,要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远离五盖,修出正定。第13段指出,经由正定生起智慧,体证四圣谛,灭除痛苦,得到解脱。
  如何修定生慧?详细一点的过程,仍由前《增壹阿含经》卷七来补充:
  尔时,世尊于舍卫城乞食已,食后在祇桓精舍而自经行,渐渐至罗云所。到已,告罗云曰:「汝当修行安般之法,修行此法,所有愁忧之想皆当除尽。汝今复当修行恶露不净想,所有贪欲尽当除灭。汝今,罗云!当修行慈心!已行慈心,所有瞋恚皆当除尽。汝今,罗云!当行悲心!已行悲心,所有害心悉当除尽。汝今,罗云!当行喜心!已行喜心,所有嫉心皆当除尽。汝今,罗云!当行护心!已行护心,所有憍慢悉当除尽。…」
  尔时,世尊具足与罗云说微妙法已,罗云卽从座起,礼佛足,遶三匝而去。往诣安陀园,在一树下,正身正意,结跏趺坐,无他余念,系心鼻头(注:中部62经是系念在前):出息长亦知息长,入息长亦知息长;出息短亦知息短,入息短亦知息短;出息冷亦知息冷,入息冷亦知息冷;出息暖亦知息暖,入息暖亦知息暖。尽观身体入息、出息,皆悉知之。有时有息亦复知有,有时无息亦复知无。若息从心出亦复知从心出,若息从心入亦复知从心入。
  尔时,罗云作如是思惟,欲心便得解脱,无复众恶。有觉、有观,念持喜安,游于初禅。有觉、有观,内自欢喜,专其一心,无觉、无观,三昧念喜,游于二禅。无复喜念,自守觉知身乐,诸贤圣常所求护喜念,游于三禅。彼苦乐已灭,无复愁忧,无苦无乐,护念清净,游于四禅。
  a彼以此三昧,心清净无尘秽,身体柔软,知所从来,忆本所作,自识宿命无数劫事。亦知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万生、数十万生,成劫、败劫,无数成劫、无数败劫,亿载不可计,我曾生彼,名某姓某,食如此食,受如此苦乐,寿命长短,彼终生此,此终生彼。
  b彼以此三昧,心清净无瑕秽,亦无诸结,亦知众生所起之心。
  c彼复以天眼清净无暇秽,观众生类,生者、逝者,善色、恶色,善趣、恶趣,若好、若丑,所行、所造,如实知之。或有众生,身行恶,口行恶,意行恶,诽谤贤圣,行邪见,造邪见行,身坏命终,入地狱中。或复众生,身行善,口行善,意行善,不诽谤贤圣,恒行正见、造正见行,身坏命终,生善处天上。是谓天眼清净无瑕秽,观众生类:生者、逝者,善色、恶色,善趣、恶趣,若好、若丑,所行、所造,如实知之。
  d复更施意,成尽漏心,彼观此苦,如实知之。复观苦集,亦知苦尽,亦知苦出要,如实知之。彼以作是观,欲漏心得解脱,有漏、无明漏心得解脱。已得解脱,便得解脱智: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有,如实知之。
  是时,尊者罗云便成阿罗汉。(T2,p582a)
  此处详述罗云修习入出息念(安般之法),依次获得四禅以及a宿命通、b他心通、c天眼通,最后以d尽漏通,灭除欲漏、有漏、无明漏而得解脱。
  三、教学分析
  1由上述的《罗怙罗经》可以看出释尊的善于教学,他让罗怙罗先经由听闻和思考弄通佛法的义理,而后才走入实修。因此,要经由三个层次来生起真正的智能: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
  2经由三慧的依次生起,一方面要靠善知识的指导,免于盲修瞎练、闭门造车;一方面要靠自己的努力,以理论和实践双管齐下,来净化自己的内心。
  3经中明确地指出佛法的切入点是由自己的身心下手,五蕴和六处不外是个人的身心现象,要看清它们的实相,才能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因此,佛法的修行要落实到自己的身心上,不断地观察自己当下的身心,在六内处与六外处接触的剎那,看清感受的无常,不再生起贪瞋的心理,如此不断净化内心,顺者因果的过程,自然得到最后的解脱自在。
  4反之,若只花费力气在外相的典礼仪式或盲目地往外寻求庇护,而不往内观察自己的身心实相,就不能真正解决自己的问题。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不要好高骛远,要由理论下手厘清义理,而后走向实践,就较不易走岔;但若只沈迷于义理的争辩而不实修,则变成空谈,无法灭除自己的痛苦。
  5在《罗怙罗经》中,可看出佛法的教学有三个特色:
  第一、佛法的目的是使学习者达到真实而彻底的解脱,不再轮回(所作已作,不受后有)。
  第二、有具体达成目的的方法:从守戒、培养正念到定慧的完成,有完整的教学。
  第三、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者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自证自知,最后都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
  四、结语
  本文依据《罗怙罗经》来说明佛法的教学过程,其特点在于经由闻、思、修的三个阶段,生起真正的智慧;这种过程与一般世俗的求知步骤虽有相通之处,但在观察的对象和方法上有所不同:佛法所观察的对象是以个人的身心为主,在修的过程上,有戒、定、慧三学,如何守护诸根、培养正念正知以修定?如何由定生起智慧?这些都是佛法实修中重要的一环,为一般世法所缺。
  (佛学学术研讨会─佛学与人生,2002)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