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佛中寻
十余年前,笔者到上海出差,对上海人吃东西的口味颇不以为然,什么菜都做成甜味,吃着觉得不送饭,但对上海人乘公共汽车的公德,却有极良好的印象,妇孺老幼上车,必有年轻人起立让座。在这种良好风气中,笔者亦自觉受到熏染,见有年长者上车没有座位,也主动起身让座,此后,笔者一直未再去过上海,不知此种良好风尚是否保持依旧,但在笔者居住的城市,此种风气却是荡然无存。
一次笔者怀抱婴儿乘公共汽车,车行摇晃,立脚不稳,怀中婴儿饱受挤压碰撞之苦,啼哭不已。车上坐着的不乏年轻力强之人,但尽皆视若无睹,坦然安坐,无一人愿意起身相让。好不容易附近有一乘客离座下车,笔者刚想移过去坐下,冷不防又被一健妇捷足先登。因此笔者不由得时常在想,被当今世人不屑一提的雷锋精神,是否有重新发扬光大的必要呢
其实,当年上海人乘车主动向妇孺老幼让座,这就是一种雷锋精神,而这种精神在笔者看来与佛家普渡众生的无私奉献和牺牲精神是斗脉相通的。对于雷锋精神;近几年来颇有争议,不少人认为提倡雷锋式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对个人精神的压制。不利于张扬自我人格。笔者以为,这话对于那些将学雷锋庸俗化、形式化、强制化的做法和行为或许不无道理,但如果我们把雷锋精神看作一个心灵高尚者发自内心的对艰难困苦者的关怀和同情,看作一个深具善良心性的人对世人胸怀博大的爱,就像佛家对芸芸众生的爱和布施精神一样,那么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它不仅有发扬光大的必要,而且弥足珍贵。
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由于商品化大潮的兴起,由于金钱观念的膨胀,由于社会的集体行为逐渐被分工明确的个体化行为所取代,以集体主义理想为内核的雷锋精神不能不说是有所失落。年轻力壮的人乘公共汽车不愿为老弱病残让座尚属小事,更有甚者;遇到人命关天的事竟也无动于衷。
镜头一在某城市公园内,一小孩不慎失足掉入湖时,小孩的母亲惊慌呼救,众多游人悠然围观,无一人愿意主动下水相救。有两个年轻小伙讨价还价,直至小孩母亲开出足够数量的酬金,他们才入水把小孩教起,但小孩已差点抢救不醒。
镜头二:在某长途客车上,一伙歹徒动手抢劫乘客,车上有某单位书记、科长及共产党员数人,但他们只求自保,不敢站出来与歹徒斗争。眼睁睁看着歹徒对一妇女侮辱抢劫后扬长而去。
镜头三在某医院,有一外地农民重病垂危,却因交不出医疗费而被医院拒之门外,当病人家属好不容易凑齐医疗费时,病人终因抢救不及时而不治身亡。
这些片断都是报纸上的真实报道,随手采撷一二,已足见世风确有日下之虑。问题在于世风趋向于自利,人情趋向于冷漠,人心趋向于自保,是否是因为人们的心性和精神已经坚强到不需要任何精神慰藉和交流的程度,人们的生活已经幸福自足到没有任何匮乏,不需要任何人帮助的程度呢其实并非如此。正如前面我们谈到过的,商品化、世俗化、个性化、竞争化社会的产生,不可避免地将世人抛入了孤独、渺小和无助的境况。人们一方面有强烈自我实现的愿望,有张扬个性、显示个性力量的冲动,但另一方面也深感内心空虚,渴望慰藉,渴望群体温暖。弗罗姆曾经据此深刻地揭示出当代人逃避启由的心理和行为,即渴望自由的人们在争取到自由后又担负不起自由,主动放弃自由。可见,在商品化、世俗化大潮奔涌,在个性力量凸现的社会中,人心是渴暖温暖,需要慰藉,企盼被爱的。试想,当我们自己跌倒了爬不起来,难道不希望有人主动扶我们一把如果我们遇到危难,难道不需要有人关心帮助如果我们的儿女不慎掉入水中,难道不亟盼身边能站出一个雷锋这一切我们都肯定咕要。前不久,笔者一位在学术上颇有造诣的同事不幸患了脑瘤,做了脑手术,笔者与两位同事一道前往探视。他双目因手术暂时失明,看不到我们,但当听出我们三人的声音后,异常激动,眼角竟至渗出滴滴清泪。可见,身处危难的人,是多么的需要关心和帮助,这足以说明雷锋精神并未过时。如果有谁下定认为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高扬雷锋精神会唤起人们对极左时期畸形生活和畸形人格的不愉快回忆,那么就换一种做法,让佛家感天化地的超越精神与救世情怀充实和照耀我们吧1只要人们具备了佛家佛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大无畏牺牲精神,就不会面对歹徒行凶而身心瑟缩;只要人们像佛家一样,愿为遭遇困厄的人布施一切,人世间困苦危难的崎岖小路就会化为坦荡的大道;只要人们都胸怀普渡众生的宏愿和博大爱心,人类群体生活就会增添无穷的温暖。
这里借用一句歌词作为本章结束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摘自《红尘觉悟》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