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树对“空”之诠释
龙树对“空”之诠释
-以《中论》为主-
释如戒
提 要
“空”在时空的普遍发扬中,不免引起副作用,面对此教界内、外而来的批难,龙树是如何诠释“空”的真义、立场以及观破世俗的虚妄,从而脱落名相以契入实相的“空”义性质与“自性”的恒常绝对性相重叠部分?对此,龙树采取以“无自性”为立场来贯穿“空”的思想来诠释诸问题。
关键字:空,空性,空用,空义,无自性。
大 纲
一、 前 言
二、 实有论者对“空”之批难
三、 空与无自性
(一) 空之意义
(二) 无自性之意义
四、“空”之自性化的困思
五、结 语
后 记
【参考书目】
一、前 言
“空”,根源于阿含,到初期大乘已开始发展出博大的深观 ; 而笔者所感兴趣的是:“空”经过这样世谛的流布,且龙树也承袭了众多的“空”思想(可从《大智度论》卷八十七,大正25?729中看出),他是如何抉择空义,直探佛陀的本怀,而树立中观的“空”论 ? 这是笔者欲探讨的动机与本文写作原因所在。
但是,从龙树诸多著书中(可参阅:杨惠南,<龙树的著作>,《龙树与中观哲学》,(台北:东大图书公司,77,10),页12~21),一一去探讨也实非短时间内及一篇论文中就可含括概尽的。所以才以《中论》为主轴先来探究龙树是如何诠释“空”义 ?
其次,本文的架构共分成五个章节。一、绪论。二、<外人对“空”之批难>; 有云:“法不孤起,仗缘方生”,同样地,龙树会树立起“空”的旗帜,也是基于“人根转钝,深著诸法,求十二因缘、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等决定相,不知佛意,但著文字,闻大乘法中说:“毕竟空”,不知何因缘故空,即生疑见,若都“毕竟空”,云何分别有罪福应等 ?”(大正30?1下,青目释),故龙树欲说“空”的真义 ; 因此先安排此章。三、<空与无自性>,本章是承上章<外人对“空”之批难>,龙树所作的回应。再者,笔者以为:龙树是以“无自性”(=无我)的立场来贯穿整体的“空”思想,所以又另辟<无自性之意义>此小节来说明之。四、<“空”之自性化的困思>,此章所要探讨的是:中观学中的“空”(原始佛教的“缘起”及中国佛教亦然)与“自性”的恒常绝对性有相重叠,龙树如何说明呢?五、结语,总结“空”的真义。以上便是全文的组织架构。
二、实有论者对“空”之批难
空(wunya, subba)与空性(wunyata,subbata),是佛法中的重要术语。在佛法的弘传流通中,“空”义不断的发扬,从佛被称为“空王”,佛教被称为“空门”1,就可知:对“空无”投入最大关注的可说是佛教,“空”甚至成为大乘佛教的专利,但这并不表示空对佛教而言是一明了清晰的存有,相及地,反是一尚待厘清的不明物。2
龙树思想的显著特质在于:以否定的论法破斥一切法有实体存在,并据此论证“一切法空”3。同时,他的“空思想”使释尊所教示之“无我”的思想立场展开成为大乘4。以“一切法空”为立场的龙树,在《中论》(第二四品?一~六颂)提出法有论对“空性”的批难,如《论》中云5:
若一切皆空,无生亦无灭,如是则无有,四圣谛之法。(第一颂)
以无四谛故,见苦与断集,证灭及修道,如是事皆无。(第二颂)
以是事无故,则无四道果,无有四果故,得向果亦无。(第三颂)
若无八贤圣,则无有僧宝,以无四谛故,亦无有法宝。(第四颂)
以无法僧宝,亦无有佛宝,如是说空者,是则破三宝。(第五颂)
空法坏因果,亦坏于罪福,亦复悉毁坏,一切世俗法。(第六颂)
从上文,我人可知:批难者把“空”6解作“一切皆无所有”7-无或非存在。即把“事物是空”看作事物如“石女之子”、“兔角”、“龟毛”一样不存在8。换言之,即是把佛教的“空”看作就是零或空白9。所以,法有论者这样批难:“空”不能说“石女生子”一样,若事物是空则不能说它生或灭。又若没有生灭,则不能说苦生或苦灭,因此四谛不能成立 ; 因为无有四谛的关系,也就无僧宝及法宝。所以, 如法与僧不成,佛也根本不可得。所以说:一切法空的“空法”,不但破坏了出世法的三宝与四谛,也破坏了世间的因果。
此外,在龙树的另一著作《回诤论》中也澄显了实有论者(=正理学派),将“空”当成“一切法皆无自体(=无或非存在)”之立场来处理的情形10。
三、空与无自性
(一)空之意义
由上节中,吾人可知实有论者心目中的“空”,是一切无所有 ; 生不可得,灭也没有,才会做如上的诘难,那龙树对这种批难,是如何诠释“空”的意义-真义 ? 龙树说:
汝今实不能,知空、空因缘,及知于空义,是故自生恼11。
此段颂文,印顺法师(文中所提及的人物,此后一律省略敬称)说:外人之所以产生“空”=“无所有”这严重的错误,主要是不解:一、什么是空 ; 二、为什么要说空 ; 三、空是什么意义12。而日本学术界说:实有论不了“空之三态”-空性、空用、空义13。今依“空之三态”来解说“空”之真义,如下分述:
1.空性:
空性14,《中论》(第一八品?第九颂)叙述说:
自知不随他,寂灭无戏论,无异无分别,是则名实相15。
此偈颂依梵文解说为:没有条件地关联到任何质体,寂静的,不为戏论所概念化,没有区别的,没有分化的。这便是真实(真理)的性格16。此“空性”之解说,日人平川彰解为:空性,是说一切事物的本性是空17。
2.空用:
在《中论》(第一八品?第五颂)也可看到其解释,如说:
业烦灭故,名之为解脱,业烦恼非实,入空戏论灭。18
空,不是虚无的意思,空是有作用19 的,这叫做空用。也就是说,空是使任何事物得以成立的融通无碍的能力,其丰富的性质不能以任何语言表达。由于这个缘故,说诸法实相也不能以语言表达。因此空所具有的无限作用,就称为空用20。
3.空义:
所谓空义,也就是指,空力显现世间的现象(=空显现于现实事物之相是空义)21。依月称的看法:“缘起是空性”即“空义”,并引《佛说弘道广显三昧经》为经证,如说:“依缘而生者是不生。它不是有实体而生起的。依存于缘者说为空。知空(空性)的人不怠慢22。”; 月称将此诗句看作诠释“缘起是空性”即“空义”的经证 ; 他一再引用此诗句,因此它成为表示空性与缘起同义的重要根据,很受重视。关于这一点,清辨也一样。只是他不以为“缘起是空性”是“空义”。因为对他(清辨)而言,“空义”的意思是“空性即无分别智的对象”,就是真如23。
(二)无自性之意义
笔者以为:欲知“无自性”之真义时,必须先说明何为“自性”? 这因:当我们说“无自性”的时候,就已把自性划入缘起关系的范畴了24。所以,欲知“无自性”,必先明了“自性”25之定义。
龙树对于“自性”的具体说明,如在《中论》(第一五?第一及第二颂)说26:
众缘中有性,是事则不然,性从众缘出,即名为作法。(第一颂)
性若是作者,云何有此义 ? 性名为无作,不待异法成。(第二颂)
颂中所谓“性”者即是自性。首颂明显地表露,在缘起的世界中,是不可能有自性的存在。依龙树的看法,自性与缘起,是不相容并存的。有自性即不是缘起27,缘起的就不能说是自性有的。因为,若法要众缘如合而现起,即依众缘而存在与生起 ; 承认由众缘现起,即等于承认是作法。“作”就是“所作性故”的作,有新新非故的意义。若主张有自性,即不能是所作。因为自性有即自有的,自成的,自已规定著自已的。所以,所谓自性的定义,即是具备自有、常有、独有三条件28。依现代术语说,自性的定义就包含了绝对性、整全性(不能分成部分)和不灭性(不变化)的意思。现以下图例来说明这一点。这儿共有三个图例,分别表示著A和B有不同的关系:
图一: A和B完全相同
图二: A和B完全不同
图三: A和B的相交部分相同,而没
有交合的部分则不同
若以自性的立场来看,则A和B只能有图一(完全相同)和图二(完全不同)的两种关系,而图三中A与B有同有异的关系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若要A和B有同有异,则先要定A、B两者可被分割,才能形成两者有相同和不相同的部分,但自性具有整全而不能被分割的性格,故此,A和B不可能有图三所表示的那种关系。
在上一节所谈到《中论》(第二四品)有关实有论所提出一连串的问难(若一切法空 则 无生无灭 则 无有圣谛法 则 无三宝),龙树指出:
若苦有定性,何故从集生 ?(第二二颂前半)
苦若有定性,则不应有灭29。(第二三颂前半)
并对反对论者说:
若汝见诸法,决定有性者,即为见诸法,无因亦无缘。(第一六颂)
即为破因果,作作者作法,亦复坏一切,万物之生灭30。(第一七颂)
其他有关“自性”的指摘其矛盾点,如:“若谓生时生,是事已不成”(第七品.第一六颂)31、“若果定有性,因为何所生?”(第二十.第二一颂)32、“成坏若一者,是事则不然,成坏若异者,是事亦不然”(第二一品.第九颂)33等等,所以龙树在《七十空性论》说:
无少自性法,亦非无有法,以从因缘起,法无法皆空34。
(第六十七颂)
颂中之意与《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五所说:“过此诸法空”35有同样的意义。
而龙树的相关著作如:《壹输卢迦论》36,《大智度论》37等书均有对“自性”的界限说明之,在此略而不详述。
所以,所谓“无自性”(nihsvabhava)的真义,是和空(wunya)有密切的关系-因待于因缘,非具备自有、常有、独有(=非因缘所生,时位无变,不待他立)等三差别。并且“无自性”(nihsvabhava)和“全无的”(nasti)是有区别的。因,“无自性”:“是物属众因缘故无自性,无自性故空,空亦复空 ; 但为引导众生故,以假名说”38-无自性并非“全无”。因此,《中论》(第七品.第一七颂)说:
若法众缘生,即是寂灭性。39
此处所谓的“寂灭性”,是说:没有客观实在性的。而自性就是指一种客观实际的存在,所以“寂灭性”就是“无自性”,亦即是空寂的。
从本节的叙述中,我人可以感觉:龙树的“空”思想是以缘起、无自性、空三者为主轴。40
四、“空”之自性化的困思
所谓的<“空”之自性化的困思>,笔者所要探讨的问题是:“空”不论如何以非实或无自性来指述它,它与超越一切生灭等相对现象且不受诸因缘的绝对性是相通的,也就是说“空”具有自性界说中的存在与永恒不会变化的绝对性-“空的真常化”。41所以,在思想上即使我们在描述诠释或直接了解上仍具有上述“流弊”,因此,笔者欲从《中论》思想内容上去爬梳一些头绪来。
然而,以此而言:这种自性化的困思不只发生在《中论》(如:“业烦恼灭故,名之为解脱 ; 业烦恼非实,入空戏论灭”(18:5); “诸法实相者,心行言语断 ; 无生亦无灭,寂灭如涅槃”(18:7); “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 ; 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24:14);“受诸因缘故,轮转生死中 ; 不受诸因缘,是名为涅槃”(25:9);“无得亦无至,不断亦不常 ; 不生亦不灭,是说名涅槃”(25:3)等),原始佛教42,中国佛教43亦然。由于此一问题的存在,这就是为何龙树要说:
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 ; 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44
透过灭戏论和灭业烦恼之后超脱生死的“空”(=涅槃等种种异名),也只是“名言识所识”45-假施设,方便安立。就此而言(指“方便施设”),我们必须留意以下几个问题46:
1.人类的语言真能百分之百表达出你脑中所想到的全部思想内容吗 ?
2.人类的语言真能百分之百表达出思想世界中的丰富内容吗 ?
其次,我们也要了解语言所指涉的与最直接的具体思想仍有一段心理距离,其理由如下:47
1.语言是人类思维的抽象产物。
2.“概念”48也是抽象产物,它并不是百分之百全等或全符合于其思想内容。
3.语言是静态的,而思想内容是动态的流动。
以此而言,可见一切名义、一切分别,都不能表达“空”的。但此不可说,而必须要说的情形下,不可能没有这“名言识”的方便安立。所以《中论》说:“空则不可说,非空不可说,共、不共叵说,但以假名说”49。但一切不可说,为什么要说“空”呢 ? 当然是“但为引导众生故以假名说”50。
并且,龙树也积极地对空、涅槃、实相等同义词下 一“内涵定义”51,如《论》云:
自知不随他,寂灭无戏论 ; 无异无分别,是则名实相。52
又云:
诸法实相者,心行言语断 ; 无生亦无灭,寂灭如涅槃。53
续云:
一切实非实,亦实亦非实,非实非非实,是名诸佛法。54
由上引文,我们可看出:龙树在对“空”(或名实相、涅槃)下其“内涵定义”时,是列举出这“空”语词所能应用的一切指谓-“外延定义”55(如:自知,不随他等六义)及运用人类思考模式(如:一切实等四句)去表达“空”的性格。并以此为垫脚石,而直悟其“心行言语断”的“诸法实相”。
在本节最后,笔者有一点关键性的观念,提出来让大家做参考:法性-空性,不是一切法的动力因,质料因,不能说一切法从空性显现出来(=即一切为缘起法,由因缘生,非由空性生起一切或具足一切。然这里要郑重指出的,性空即缘起本相,不应作形而上的实体看,也不应作原理而为诸法的依托看 ; 这是形上形下或理事差别者的拟想,而非缘起性空的实相56)。这与一般哲学家的本体论,从本体而起现象的观念完全不同。57
五、结 语
对于“空”一语词,实难以诠释清楚的名目(如:龙树《十二门论》云:“大分深义所谓空”)。在学“空”理,如有所误解,则会极端如实有论者或方广道人,否决了“空”; 好一点的,便流于一极普遍的“自性感”58,将“空”视为一切法的动力因、质料因或作原理而为诸法的依托看,而产生一种“空”自性化的内在张力。欲消弭上述思想,得先知:
1.空,与“自性”是互不相容。
2.空,即是超脱了这“自性”的倒乱错觉。
3.空,在言说上即落于相待,也还是假名安立的。
4.空亦复空。
5.空,不是没有。
6.空,即一切法的实相,非离诸法而有一普遍实在之存有。
7.空,不可视为一切法的动力因、质料因或作原理而为诸法的依托看,也非由空性生起一切或具足一切。
8.空,是语言尽竟、心行处灭、离四句、绝百非,是唯证相应的境地。
9.空,以究极为自性说,空是真实、是究竟,也可能说空即(究极)自性。59
读者如能先具知上述这些观念,自能对“自性”产生免役,同时这些的观念顿时便成为你学空、知空、行空的“防腐剂”了。
后 记
本文至此,也将告一段落,但并非是结束。因为对于龙树“空”之诠释,是需广泛地从诸著书中去探讨,以及从各层面去切入(如:从方法论-四句 ; 从真理观-二谛等)。因此,本文只是做为日后毕业论文的一小部份 ; 而在这之中也必然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去探讨,使得本文具备了开放性。一方面可让更多人来探讨 ; 另一方面又随时准备摄受更多的资料,使此论题更清晰化、细节化。
最后,本文在编写的过程中,曾参考了许多宝贵的著作,设若没有这些著作作有力的支援,本文是很难以完成的,所以我特地将其直接或间接引注的书名列于本文后,并向这些书的作者,译者与出版者,表示谢意。
【参考书目】
(一)汉译大藏经:(依《大正藏》之经号排序)
《杂阿含经》五十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 T.vol.2 No.99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二十七卷(后秦.鸠摩罗什译) T.vol.8 No.223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十卷(后秦.鸠摩罗什译) T.vol.8 No.227
《大宝积经》百二十卷(唐.菩提流支译) T.vol.11 No.310
《佛说弘道广显三昧经》四卷(西晋.竺法护译) T.vol.15 No.635
《解深密经》五卷(唐.玄奘译) T.vol.16 No.676
《大智度论》一百卷(后秦.鸠摩罗什译) T.vol.25 No.1509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二百卷(唐.玄奘译) T.vol.27 No.1545
《中论》四卷(姚秦.鸠摩罗什译) T.vol.30 No.1564
《十二门论》一卷(姚秦.鸠摩罗什译) T.vol.30 No.1568
《壹输卢迦论》一卷(后魏.瞿昙般若留支译) T.vol.30 No.1573
《回诤论》一卷(后魏.毗目智仙共瞿昙流支译) T.vol.32 No.1631
(二)其他:(依作者笔划次序排列)
【中文】
E.J.D.Conze著,胡国坚译:
《佛教的本质及其发展》,(台北:华宇出版社,75,12,《译丛》V01.2)
印顺: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北:正闻出版社,83,7)
《性空学探源》,(台北:正闻出版社,81,4)
《无诤之辩》,(台北:正闻出版社,81,3)
《空之探究》,(台北:正闻出版社,81,10)
《中观论颂讲记》,(台北:正闻出版社,81,1)
《中观今论》,(台北:正闻出版社,81,4)
<答杨敏雄居士>,《华雨集(五)》,(台北:正闻出版社,82,4)
《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台北:正闻出版社,78,10)
《印度之佛教》,(台北:正闻出版社,79,10)
<法海探珍>,《华雨集(四)》,(台北:正闻出版社,82,4)
《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闻出版社,82,4)
《佛法概论》(台北:正闻出版社,81,1)
<大乘不共法>,《成佛之道》(台北:正闻出版社,82,6)
弘悲等译述:
《七十空性论科摄?中论略义?中论文句释》,(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84,12)
光川丰艺著.余万居译:
<实有说与无自性说-尤以婆沙论及中论所涉及者为重>,《无我的研究》,(台北:法尔出版社,78,6,1)
吴汝钧:
《龙树中论的哲学解读》,(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2)
李润生:
<别序>,《中论?(上)》,(香港:密宗学会,1995,4)
宗喀巴,法尊法师译: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一七,(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80,7)
许洋主译:
<中观派的空>,《中观与空义》,台北:华宇出版社,75,12),收于《世界佛学名著译丛》V01.62
水野弘元等著,<佛教的两大思潮(上) 中观佛教>,《印度的佛教》,(台北:法尔出版社,77,11,1)
崔忠镇译:
龙树菩萨原著,格西 苏南仁钦述,《七十空性论》,(台北:时轮译经院,79,5 )
杨士毅:
《逻辑与人生~语言与谬误》,(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94,3)
《语言?演绎逻辑?哲学~兼论在宗教与社会的应用》,(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94,3)
演培:
《成佛之道偈颂讲记》,(台北:正闻出版社,70,5)
杨惠南:
<“空”否定了什么 ? 一以龙树《回诤论》为主的一个研究>,《龙树与中观哲学》,(台北:东大图书公司,77,10)
<龙树的著作>,《龙树与中观哲学》,(台北:东大图书公司,77,10)
谛观等著:
《空?有?无》,(台北:世界佛教出版社,83,9)
【日文】
八力广喜:
<中论????无自性?无-青目释“空亦复空”????>,《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十七卷 第二号 [通卷第34号]
三枝充搋:
<龙树?-?>,《龙树?亲鸾?-?》,(东京:法藏馆,昭和58,7,10)
《中论偈颂总览》,(东京:第三文明社,1985,12,25)
小川一乘:
<“空”??误解>,《大乘佛教?根本思想》,(东京:法藏馆,1996,1,20)
<空?三态>,《大乘佛教?根本思想》,(东京:法藏馆,1996,1,20)
中村元:
<缘起?无自性?空?三概念?关系>,《中村元选集 [决定版]第22卷 空?论理》,(东京:春秋社,1994,10,10)
壬生台舜:
<龙树空思想?特质>,《龙树教学?研究》,(东京:大藏出版株式会社,1983,2,28)
丹治昭义:
<回诤论?空>,《实在?认识 中观思想研究Ⅱ》,(东京:关西大学出版部,平成4,3,31)
河村孝照:
<大智度论????“空”????>,《中村瑞隆博士古稀记念论集?佛教学论集》,(东京:春秋社,昭和60,2,28)
宫本正尊:
<大乘思想成立?场?于??论理?问题>,《大乘佛教?成立史的研空》,(东京:三省堂,昭和47,6,1)
财团法人铃木学术财团编:
《汉译对照梵和大辞典》(东京:讲谈社,1990,5,25)
【期刊】
李志夫:
<佛教中国化过程之研究>,《中华佛学学报》,(第八期,84,7)
许洋主译:
壬生台舜编<龙树空思想的特质>,《谛观》V01.61
黄俊威:
<从“真如缘起”到“法界缘起”的进路>,《中华佛学学报》,(第七期,83,7)
刘绍桢:
<西中印空无观之研究>,《谛观》,77,(1994,04,25 )
1 印顺,《空之探究》,(台北:正闻出版社,81,10),页1。
2 刘绍桢,<西中印空无观之研究>,《谛观》,77,(1994,04,25 ),页114。
3 “一切法空”之思想在龙树其它著作也谈到,如:《七十空性论》(第三颂)说:“一切法自性,于诸因缘中,若总若各别,无故说为空。”,参见:龙树菩萨原著,格西 苏南仁钦述,崔忠镇译,《七十空性论》,(台北:时轮译经院,79,5 ),页6~7,页161~163 ; 弘悲等译述,《七十空性论科摄?中论略义?中论文句释》,(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84,12),页4。
4 参见:瓜生津隆真,“中观派????空”,《佛教思想7?空下》,(东京:平乐寺书站,1988,11,20),页525,中译本许洋主译:“中观派的空”,《中观与空义》,台北:华宇出版社,75,12),收于《世界佛学名著译丛》V01.62【以下简称《译丛》 】,页31,转自上田义文,《大乘佛教?思想》,(东京:????文库,1977),页203以下。
5 《大正新修大藏经》(以下简称大正),30册.页32中~下。
6 “空”一术语,印顺法师在其著作中有作合理解释,如说:“空,不是抹煞一切,是陶汰 ; 依现在的术语说,是扬弃。是从思想与行为的革新中,摧破情执中心的人生,转化为正觉中心的人生。所以空不是什么都没有的“无见”,反而因为空,才能实现觉悟的、自在的、纯善的、綪净的。”,《性空学探源》,(台北:正闻出版社,81,4),页3 ;“性空,“非作用空无之义”。依中观者说,现证法空性,虽都无所取(与唯识者根本智证大同),而实不破坏一切。所以“毕竟空中不碍生死”,“不坏假名而说实相”。这点,不曾为问者所注意,所以说:“性空则一法不立矣”。“性空,而又何所谓唯名耶”。不知道,性空不但不破坏一切法,反而一切法由性空而成立。……性空不是什么都没有,反而能善巧立一切,此为中观学者唯一的特义。”,《无诤之辩》,(台北:正闻出版社,81,3),页127~128 ; “空,不是没有,举譬喻说,如虚空那样的无碍,空是不碍有的。由于空无自性,所以依缘起而一切-世出世法都能成立。反之,如一切不空,是自性有,那就不待因缘,一切法都不能成立了。”,《空之探究》,(台北:正闻出版社,81,10),页246~247。除上述三书外,其它著作中亦有对“空”作说明,资料繁多,在此略之。
7 大正30?32中(青目释)。把“空”误解为“一切世间皆空无所有”,龙树在《大智度论》卷6(大正25?105中)说:“空,不以不见为空,以其无实用故言空”; 宗喀巴亦说:“性空之空义,是缘起义,非作用空无事之义。”,法尊法师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卷17,(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80,7),页413。
8 外道将“空”视为“兔角”、“龟毛”般无所有,其实在部派佛教思想,趋于极端,如“佛法中方广道人比丘言:一切法不生不灭,空无所有,譬如兔角、龟毛常无”(《大智度论》卷1(大正25?61上~中)),难怪原始的《宝积经》卷43“普明菩萨会”(大正11?634),要大声疾呼:“宁起我见积若须弥,非以空见起增上慢。所以者何 ? 一切诸见依空得脱,若起空见,则不可除。”,此部分,尚可参阅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第十四章,页1167~1173。
9 E.J.D.Conze著,胡国坚译,《佛教的本质及其发展》,(台北:华宇出版社,75,12,《译丛》V01.2),页164。
10 如《论》(第一颂-第三颂)云:“若一切无体,言语是一切,言语自无体,何能遮彼体 ; 若语有自体,前所立宗坏,如是则有过,应更说胜因 ; 汝谓如勿声,是义则不然,声有能遮声,无声何能遮”。(大正32?13中~下),此是实有论者对一切空无自性之语言的表现之关难。上述颂文可参阅:宫本正尊,<大乘思想成立?场?于??论理?问题>,《大乘佛教?成立史的研空》,(东京:三省堂,昭和47,6,1),页135~154 ; 丹治昭义,<回诤论?空>,《实在?认识中观思想研究Ⅱ》,(东京:关西大学出版部,平成4,3,31),页46~80 ; 小川一乘,<“空”??误解>,《大乘佛教?根本思想》,(东京:法藏馆,1996,1,20),页332~35 ; 杨惠南,<“空”否定了什么 ? 一以龙树《回诤论》为主的一个研究>,《龙树与中观哲学》,(台北:东大图书公司,77,10),页165~228。
11 大正30?32下。
12 印顺,《中观论颂讲记》,(台北:正闻出版社,81,1),页452。
13 参见:瓜生津隆真著,许洋主译,<中观派的空>,《中观与空义》,(台北:华宇出版社,75,12),(《译丛》V01.62),页38 ; 另外,小川一乘<空?三态>,《大乘佛教?根本思想》,(东京:法藏馆,1996,1,20),页345~364,也有详尽的说明。
14 “空性”,印顺法师依《般若经》考证,空的种种异名,可分为三类:一、无生、无灭、无染、寂灭、离、涅槃 ; 二、空、无相、无愿,是三解脱门;三、真如、法界、法性、实际,详见,印顺,《空之探究》,(台北:正闻出版社,81,10),页142~145 ; 此外日人河村孝照依《大智度论》考证空的异名,如下列:
诸法实相毕竟空。
般若波罗蜜毕竟空。
空、无相、无作、虚空、无生、无灭。
无垢、无净、如梦。
法性、法住、法位、
毕竟空、如幻、如梦。
一切法空无所有。
无相、无作、寂灭、离、涅槃。
无数、无边、无尽、无量、毕竟空。
不可尽、无数、无量、无边。
无生、无灭。
空、无相、无作、无起。
不来、不去、无动、无发、法性常住。
毕竟法空、如、法性、法相、实际。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起、不作。
详见,<大智度论????“空”????>,《中村瑞隆博士古稀记念论集?
佛教学论集》,(东京:春秋社,昭和60,2,28),页283~287。
15 大正30?24上。
16 吴汝钧,《龙树中论的哲学解读》,(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2),页331。梵文本笔者转引自:三枝充搋《中论偈颂总览》,(东京:第三文明社,1985,12,25),页528,梵文如下列:
aparapratyayaj wantaj prapabcairaprapabcitam∣
nirvikalpamananarthametattattvasya laksanam∥
17 水野弘元等著,许洋主译,<佛教的两大思潮(上)中观佛教>,《印度的佛教》,(台北:法尔出版社,77,11,1),页152。
18 大正30?23下。印顺法师《成佛之道》中<大乘不共法>的“苦因于惑业,业惑由分别,分别由戏论,戏论依空灭”(页348)便依《中论》(第一八品?第五颂)而造。在本偈颂特别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龙树对于解脱的概念是“烦恼灭而得解脱”,持这种态度的包括中观学派和多数其他印度学派 ; 而认为“不断烦恼而证菩提”的,则包括有天台宗、褝宗、《维摩经》等二种态度 ; 以上详见:吴汝钧,《龙树中论的哲学解读》,(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7,2),页322~324。
19 依据财团法人铃木学术财团编《汉译对照梵和大辞典》(东京:讲谈社,1990,5,25,页868),被译为“空用”之“用”的prayojana有机会、对象、动机 ; 原因、目标、结果 ; 目的、计划、关心 ; 仕事 ; 获得之手段等的意思。
20 同注17。
21 同注17。
22 “知空(空性)的人不怠慢”之义趣,在《佛说弘道广显三昧经》卷2(大正15?497中)亦说:“慧解因缘法,不猗(异本:倚)于见际,法以因缘,无缘不有法,缘生彼无生,是不与自然,著缘斯亦空,知空彼无欲。”; 清辨的《般若灯论》卷14(大正30?126中)也说:“若诸缘起彼无起,自体不可得,若缘自在说彼空,解空名不放逸。”,所以《大智度论》卷18(大正25?194上)说:“不行诸功德,但欲得空,是名邪见”,又说:“戒信无基,妄想忆取一空,是为邪空”(转引自:印顺,<答杨敏雄居士>),《华雨集(五)》,(台北:正闻出版社,82,4),页283。
23 瓜生津隆真著,许洋主译,<中观派的空>,《中观与空义》(《译丛》V0l.62),(台北:华宇出版社,75,12),页50~51。
24 谛观等著,《空?有?无》,(台北:世界佛教出版社,83,9),页27。
25 “自性”:是一极重要的术语。对于法的解说,《大毗婆沙论》有<自性门>,说明某法的体性是什么,这就“出体”。自性以外,还有“本性”等,如《论》卷一(大正27?4上)说:“如说自性,我、物、自体、相分、本性,应知亦尔”,详见:印顺,《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台北:正闻出版社,78,10),页230~231 ; 或参阅《中观今论》,(台北:正闻出版社,81,4),页65 ; 其他有关“自性”的见解,《大毗婆沙论》尚有云:“诸法决定,无有杂乱,恒住自性,不舍自性”(大正27?171中)、“以一切法自性故,诸有为法,有胜劣,自性决定”(大正27?54中)、“诸法无因而摄自性,以不待因缘而有自体故”(大正27?307上),以上转引自:壬生台舜编,许洋主译<龙树空思想的特质>,《谛观》V01.61,页77 ,以及“此中自性谓法体”(大正27?680下)、“有因缘故生不生,谓一切法已有自性。本来各住体相故。已有体故,说名已生.非由因缘,已生自体故。”(大正27?394中),以上转引自:光川丰艺著,余万居译,<实有说与无自性说-尤以婆沙论及中论所涉及者为重>,《无我的研究》,(台北:法尔出版社,78,6,1),页57。
26 大正30?19下。
27 “缘起”之内涵可参阅:印顺,《中观今论》,(台北:正闻出版社,81,4),页59~63 ;《佛法概论》,(台北:正闻出版社,81,1),页145~149 ;《中观论颂讲记》,(台北:正闻出版社,81,1),页472,467 ; 李润生,<别序>,《中论?(上)》,(香港:密宗学会,1995,4),页1。
28 自性之三条件,可参阅:印顺,《中观今论》,(台北:正闻出版社,81,4),页64、186、188 ; 《中观论颂讲记》,(台北:正闻出版社,81,1),页22,253,《印度之佛教》,(台北:正闻出版社,79,10),页211~212。
29 大正30?33下。
30 大正30?33中。
31 大正30?10下。
32 大正30?27中。
33 大正30?28中。
34 崔忠镇译,《七十空性论》,(台北:时轮译经院,79,5),页132 ; 或弘悲等译述,《七十空性论科摄?中论略义?中论文句释》,(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84,12),页33。
35 大正8?251上。“过此诸法空”,与《般若经》所说:“我说涅槃亦如幻如梦 ; 若当有法胜于涅槃者,我说亦复如幻如梦”(大正8?276中),或参阅《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一(大正8?540下)亦有相同之文。
36 《壹输卢迦论》卷末云:“凡诸法体、性、法、物、事、有,名异义同。是故或言体,或言性,或言法,或言物,或言事,莫不皆是有之差别。正音云私婆婆,或译为自体(的体),或译为无法有法(的法),或译为无自性(的)性”。(大正30?253下)。
37 “自体”,在《大智度论》卷百解说:“性者名本有决定实事”、“性即是作法”、“性名不相待不相因,常应独有”(大正25?753上); 卷31云:“性名自有不待因缘”(大正25?292中),转引自:壬生台舜,<龙树空思想?特质>,《龙树教学?研究》,(东京:大藏出版株式会社,1983,2,28),页11,19。
38 大正30?33中(青目释)。此段内容可参阅:八力广喜,<中论????无自性?无-青目释“空亦复空”????>,《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十七卷,第二号 [通卷第34号],页273~278有详细说明。
39 大正30?10下。
40 三枝充搋<龙树?-?>,《龙树?亲鸾?-?》,(东京:法藏馆,昭和58,7,10),页59,99 ; 著者(三枝氏)更依此(缘起-无自性-空)论证《大智度论》是龙树的真作(参见同书,页99,118)。《大智度论》对<缘起-无自性-空>一贯性,资料如下所列:《大智度论》卷19(大正25?197下,204上); 二十?208中,211上 ; 二一?218上 ; 321上 ; 三七?331中 ; 四三?372下 ; 四四?382中 ; 四五?384上 ; 五十?418中、421上 ; 五一?429上 ; 五二?433 ; 五六?457下 ; 六二?500上 ; 七十?550 下 ; 八十?622上 ; 八二?637中 ; 八五? 654中 ; 九一?702下 ; 九二?707上、中、下 ; 九四?720下 ; 九六?730中 ; 百?753上 ; 或参阅:中村元,<缘起?无自性?空?三概念?关系>,《中村元选集 [决定版]第22卷 空?论理》,(东京:春秋社,1994,10,10), 页258~272。
41 此“空的真常化”,转借于印顺<法海探珍>,《华雨集(四)》,(台北:正闻出版社,82,4),页92。
42 如:《杂阿含经》卷12?第298经(大正2?85上)所说:“缘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余人作。然彼如来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在第296经中(大正2?84中),也有这样的一段明显的记载:“云何为因缘法 ? 谓:此有故彼有 ; 谓:缘无明、行,缘行、识,乃至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云何为缘生法 ? 谓:无明、行。若佛出世 ; 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此等诸法,法住、法空(定)、法如、法尔、法不离如 ; 法不异如 ; 审谛、真实、不颠倒。如是随顺缘起,是名缘生法”; 此“缘生法”的背后,似乎还隐约有一个称为“法界”或“法如”的东西存在,作为支撑整个“缘起”活动的一个更高层次的后设存有论,详见黄俊威,<从“真如缘起”到“法界缘起”的进路>,《中华佛学学报》,(第七期,83,7),页287~290。
43 详见:李志夫,<佛教中国化过程之研究>,《中华佛学学报》,(第八期,84,7),页87~89。
44 大正30?33中。
45 “名言识”依《解深密经》<无自性相品>说有三种,就是“由言说熏习心故,由言说随觉故,由言说随眠故”(大正16?694下),内容之解释可参阅:演培,《成佛之道偈颂讲记》,(台北:正闻出版社,70,5),页957~958。
46 杨士毅,《逻辑与人生~语言与谬误》,(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94,3),页83。
47 杨士毅,《语言?演绎逻辑?哲学~兼论在宗教与社会的应用》,(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94,3),页105。
48 “抽象”意指运用人类思维力量,从具体特殊的种种事物中,抽离出该事物中重要或全部的形式及形象并使其和大部份附属于此具体事物的具体经验内容分离,这些形式或形象即是概念 ; 同上书,页13。
49 大正30?30中。
50 大正30?33中(青目释)。
51 大正30?33中(青目释)。
52 大正30?24上。
53 同注52。
54 同注52。
55 “外延定义”也可称为指谓定义,乃是列举出这个语词所能应用的一切事物,或说,列举此语词所代表的集合中的每一元素,或列举此语词所代表的每一个分子。同注47,页88。
56 印顺,《中观今论》(台北:正闻出版社,81,4),页199~200。
57 印顺,《无诤之辩》(台北:正闻出版社,81,3),页156。
58 “自性感”一词转引自:印顺,《中观今论》,(台北:正闻出版社,81,4),页115。
59 同上书,页80。
190 福严学生论文集
龙树对《空》之诠释-以《中论》为主 189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