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应县木塔的“千年修一回”
早在去年就听说过应县木塔即将进行大修的消息,上月在大同和恒山转悠了两天以后,终于可以赶往应县,一睹这座慕名已久的古塔,还好总算没有来得太晚。
应县木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2年),平面为八角形,外观五层六檐,各层间均设暗层,实际应为九层,总高67米。它是世界上现存的惟一一座全木结构的阁楼式宝塔,被誉为建筑史上的绝世精品。由于近千年的风雨侵蚀和多次地震、炮击的重创,应县木塔如今已成"应县斜塔",塔体扭曲变形(从图上可以清楚看到),一百馀处残损。木塔始建时全是榫卯结构,没有使用一根钉子,现在别说是钉子,连铁环都加了不少。据本人现场“勘察”,部分柱子已干裂倾斜,要靠加固的斜撑支持。出于文物保护的考虑,现在只能上到三层,恐怕再过一阵子就不许游人登塔了。
据报道,现在倾向于采纳的修缮方案是:在木塔的四周搭起钢架,在第4层的每根支柱上安上千斤顶,用电脑控制后,逐渐托起上面的6层,把下3层的每件木料做好标记,大小、位置等信息一一图示,然后拆卸下来,经过特殊的处理后再重新装配上去。据蹭来的导游说,目前正在紧张地进行方案设计,但专家们都不敢轻举妄动,生怕出了什么差错会招致后人的唾骂。虽然导游的话大多带点水分(居然有导游能把应县木塔和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联接在一起,想象力可真丰富),但这话倒也可信。引用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所说的话是:“这次维修木塔,不是百年大计,而是千年大计。维修方案的选择将不以耗资多少为依据,一定要选出最有利于保护木塔原有风貌的方案。”
众所周知,中国的传统建筑是以木结构为主。一般情况下,古建20年就得维修一次。在古代,由于没有保护意识,一般是采用当时的工艺进行翻修。再加上连年不断的天灾人祸,元代以前的建筑能留存至今的实在不多。近代一个多世纪的战乱,以及文革的动荡,文物更是经历了一次空前的劫难。即使是到了现在,仍有许多珍贵的古建筑被单位和个人占用,长期得不到修缮,现状令人惨不忍睹。更有一些无知和短视的政府和个人,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为破烂,肆意践踏破坏,甚至一推了事,美其名曰“危房改造”。此类事件屡屡上演,大家都已见惯不怪了。暂且抛开这些不提,另一些又如何?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文物是一笔宝贵的“旅游资源”,于是媒体上频频出现了“修葺一新”这个词语。恕我外行,实在分辨不出这些“古建筑”还有什么是“古”的东西,不明白它们是否还能称之为“文物”。面对它们,实在难以勾起什么感觉,更别提那些不惜花费巨资重建的“古建筑”了。也许现在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对古建的淡漠是明智的,最起码不需要有什么心理负担。但真的这样吗?看看我们的所谓风景名胜!
我并不反对修缮,如果不加以修缮,绝大多数的古建筑都不可能保存到现在,甚至适当的局部重建也是应该的。但本来已经完全毁坏了,还有重建的必要吗?!绝大多数的重建非但不是保护文物,反倒把好好的遗址给破坏了。尤其是对一些毁于侵略者战火的古建的重建,无异于为侵略者毁灭罪证!很向往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遗址,尽管从未亲身到过,它们代表的是一段真实的历史,即使是缺陷,也是一种缺陷的美。留一方遗址废墟,供人们缅怀凭吊历史,不也是一件很好的事吗?!反观我们自己,置那么多备受摧残摇摇欲坠的古建筑于不顾,却不惜花巨资去重建一堆没有任何价值的假古董,是不是很可笑?!对于假冒伪劣的商品,人们都知道要深恶痛绝;对于假球黑哨,球迷们都知道要人人喊打;唯独对于假造的古建,游客们却可以欣然地接受,甚至乐此不疲。重建之风之所以盛行一时,也是因为有它的市场需求。如果有一天驴友们可以自觉地抵制假古董,那么谁还会去做这些赔本还赚不到吆喝的生意呢?
但愿应县木塔的修缮,能给我们带来一点启示、一线希望。期望下次故地重游时,能看到仍旧古朴挺拔的应县木塔,而不是一座修葺一新的“古”塔。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