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宽忍法师著:佛教手册(7)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宽忍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静安寺
静安寺在上海静安区南京西路,是上海三大名刹之一。一进山门,便见黄色照壁上朱复戡老先生所书四个擘窠大字:“赤乌古刹’。赤乌,是三国东吴的年号,迄今已有1700余年的佛寺了。
“赤乌古刹”,据宋代杨潜所著《绍熙云间志》说,静安寺初名沪渎重元寺,始建于赤乌十年(247)。寺址原在吴淞江北岸(现在的苏州河)。又据唐道宣《释迦方志》:“晋建兴元年(313)有二石像浮于吴淞江,吴人朱膺迎至沪渎重元寺。像背一题维卫,一题迦叶。”这是静安寺创建年代的史据。当时江南流传有“经来马寺,僧到赤乌年”之说。赤乌年间到江南传播佛教的第一位高僧名叫康僧会,他一到建康(吴国都会,今南京)就“为权(孙权)感得舍利,以示灵应”,孙权“因大起寺译经。由此江左大法郁兴”。(《高僧传》)这个寺就是大报恩寺,乃江南第一大刹。各地亦随之广建佛寺,静安于是应运而生。与静安寺同时兴建的名刹,今天尚存的除龙华寺外,还有苏州的北寺。到了唐代,改名永泰禅院,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始改称静安寺,以迄于今。南宋宁宗嘉定九年(1216),由于江水冲击,危及寺基,善男信女便把寺从吴淞北岸移至芦浦沸井滨——今静安寺所在之地。尽管元明各代屡兴屡圮,寺址却始终未移,留存至今的建筑,皆清光绪年间所建。
再就寺的规模而言,元明两代相当宏伟,明末清初逐渐衰败。清乾隆六年(1741)和四十三年(1778)大殿得到两次重修。与此同时,寺僧大海又将寺内一株曾经自焚的银杏古树,命工雕成十八罗汉和韦驮像。太平天国时寺院复毁于战火,幸存者惟大雄宝殿屋壳一具而已。光绪六年(1880),住持僧鹤峰苦行募化,积资重建,翌年完工。落成之日,恰逢农历初八日释—迦牟尼佛诞辰,遂举行盛大浴佛节法会欢庆开光。从此,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必兴庙会,历久不衰。光绪十年(1884)住持僧正生再次扩建,东西两廊即于此时建成。
后来上海市区愈益向西扩展,1919年,静安寺滨(沸水滨)被填没,辟作马路,遂命名静寺路(现南京西路),静安寺香火亦随着市区繁荣而日益兴旺。寺僧便在大雄宝殿东建修三圣殿,以供香客朝拜。40年代,由于拓宽马路和豪绅的巧取豪夺,大雄宝殿以西房屋,被改成商店,连山门也不能幸免。1945年后,住持德悟禅师又在原山门东首另建山门,并把著名的“天下第六泉”疏浚一通,又在涌泉旁建阿育王石柱,并设铁栅以为保护。1953年4月,住持持松法师在寺内建立真言宗(密宗)坛场,每年春秋两季,举行修法大会弘扬密法。十年动乱中,寺内佛像,藏经、文物等均荡然无存,房舍也被占用。1972年,占用大雄宝殿的印花品厂,又不慎于火,全部焚毁,仅存焦椽数根。落实宗教政策后,静安寺得到修复,逐渐恢复旧观。最近,洪武古钟,八大山人名画、文徵明《琵琶行》行草真迹复归静安寺,又修复了大雄宝殿,象征了佛日重光,古刹复兴的朕兆。

龙华寺
龙华寺是上海三大寺之一,又名空相寺,亦称大兴国万寿慈华禅寺,明代又恢复龙华寺名,座落在上海南郊龙华镇。据传三国赤乌年间(238—250)古西域康居国高僧康僧会来江南弘传佛法。一天,他路过龙华荡,只见这里水天一色,荒草遍野。因此地是广泽龙王的故宫,会和尚遂于此地建寺。后来孙权又施资二万缗建塔,以供奉五色舍利。唐垂拱三年(687)武则天赐修塔钱五千贯、银千锭,建成圆通宝殿。唐末黄巢军兴,塔寺同毁。
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吴越王钱俶泛舟巡行江南,得知龙华寺的旧址,遂命工重建。建成后,寺、塔南北相邻,雄伟壮观,香火极一时之盛。元末兵燹,寺院被毁,仅存古塔。塔身七级八面,高40.40米,砖木结构,各层均有飞檐曲栏,姿态雄伟美观。明永乐年间再建殿宇,成化十六年(1480)扩建,中为大雄宝殿,前普贤殿,左观音殿,右弥勒殿;五百罗汉堂、四天王殿皆居大殿旁。长廊峻宇,宝塔钟楼,交相辉映,为当时江南诸刹之冠。明万历年间,神宗为龙华寺御批“大兴国万慈华禅寺”额,被列为中国天台宗十刹之一。殿中“经夏无蚊,不知有暑”,时人题有:“山人避暑龙华寺,疑是天台第一层。宝树迷人无六月,金人注水坐三僧”的赞美诗句。
龙华寺几历沧桑,迭经兴废,完全改变了初建时的面貌,1978年重修,始恢复宋式建筑。寺院大殿、天王殿、钟楼、三圣殿则保留了明代的建筑风格。寺内珍藏文物有:青铜古钟,铸于南宋绍兴二年(1132)已有850多年的历史,有代表印度早期佛像风格的旃檀铜质佛像,以及残断石柱上所刻的一部《心经》,它是宋代绍圣五年(1098)的经幢,也是上海市区内年代最远的一件出土文物,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寺内还新塑了高约4米多的西方三圣像,弥勒殿前添置丁一对重达8000余斤的石刻雄狮。山门前新开的放生池,池上有石桥相通,九龙照壁和石刻牌坊更耀人眼目。

沉香阁
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为上海著名佛寺。已故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应慈法师道场,对国内外有一定的影响。


第九节 江苏佛寺
南京灵谷寺
寺在南京市中山门外中山陵东。前身是开善寺,原在钟山南麓独龙阜。南朝梁天监十三年(514)梁武帝萧衍葬宝志和尚于独龙阜,建开善精舍,并造志公塔,唐代称宝公院,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改称太平兴国禅寺,明初改名蒋山寺。洪武十四年(1381)明太祖为在独龙阜建明孝陵,将寺及塔迁此,并改名灵谷寺。原殿宇自山门至大殿,长2.5公里,寺内有无梁殿、梅花坞、宝公塔、八功德水诸胜。八功德水原在悟真庵,后寺迁水移,僧人用竹管引水入寺,名竹逆泉。清咸丰年间,灵谷遭到严重破坏,仅无梁殿未毁,现寺仅是原灵谷寺龙王殿的一部分,清同治年间重修,规模较小。

南京栖霞寺
南齐永明七年(489)创建。隋吉藏在此创立我国佛教三论宗。为国内佛教四大丛林之一。
寺在栖霞山中峰西麓。南齐永明元年(483,亦说七年)为隐士明僧绍住宅改建。唐高祖李渊改寺为功德寺,又增建殿宇、楼阁四十余所。与山东灵岩、湖北玉泉、天台国清并称“四大丛林”。寺在清咸丰五年(1855)毁于火,现存木构建筑如山门、天王殿、毗卢殿、藏经楼、摄翠楼等,大部为光绪三十四年(1908)和民国初年,宗仰上人得孙中山先生的资助,再建道场。寺内还保存有南朝石造像、五代石塔和唐代碑刻等珍贵文物。建国后,尤其落实宗教政策以来,中国佛教协会于1982年在此开办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于是,十方云来,声势重振,成为江南第一胜地。

苏州西园戒幢寺
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为江南名刹。
寺在苏州市阊门外留园路,明嘉靖年间西园与留园的前身东园同为太仆徐时泰的私园。后其子工部郎中徐溶舍园为寺,取名复古归原寺。明崇祯八年(1635),茂林律师住持该寺,弘扬律宗,更名为戒幢律寺。清咸丰十年(1680)寺毁于火,同治、光绪年间重建。现在西园是戒幢律寺及其西花园的总称,为一组完整的佛教建筑。主要有:天王殿、大雄宝殿、罗汉堂、观音殿、藏经楼等。罗汉堂.共48间,呈田字形。以佛教四大名山塑座为中心,泥塑金身罗汉五百尊,分单双号对列,还有樟木雕造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和济公等圣像。

苏州寒山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是唐代诗人张继途经苏州,夜泊枫桥,听到寒山寺的钟声后所写下的一首《枫桥夜泊》诗。从此,诗韵钟声,脍炙人口。寒山寺亦因此而名扬天下,尤其风靡了邻国日本,几乎每个人都会朗诵这首诗。因此日本人到苏州来拜佛和观光的,无一不仰慕诗中的钟,一定要去参拜寒山寺。寒山寺钟,为明嘉靖年间们本寂所铸并建钟楼,因诗慕钟,实始于此。但寺钟已经历沧桑,不是当年张继诗中的古物了。据传寺和钟元末早毁,明代重建寺院,钟亦重铸,至清末被盗流入日本。后来康有为来游,曾题诗勒碑于寺:“钟声已渡海云东,冷尽寒山古寺风。勿使丰干又饶舌,化人再到不空空。”时日本伊藤博文使华,得知此事,回国后,另由日商醵资铸一钟送还,钟仿唐式而色黝,音量宏洪,今钟即伊藤博文所赠。
寒山寺在苏州阊门外枫桥镇,始建于梁天监年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唐贞观时高僧寒山曾住此寺,后人因以为寺名。宋太平兴国初(976),节度使孙承祐在寺建七级浮图,元末,寺塔俱毁,明洪武中重建,永乐及正统间在修,万历十四年(1586)添建藏经楼。清康熙五十年冬(1711)大殿火起,毁部分殿宇,咸丰十年(1860)寺塔全毁,现存建筑,均为宣统三年(1911)重建,有大殿、藏经楼、钟楼、枫桥夜泊楼、碑坊等。山门题额“妙利宗风”,入门即见御碑亭,铣清帝诗于其上。大殿供释迦佛。寒山、拾得两高僧却无塑像,但殿后有碑,刻寒山、拾得二像于其上。寒山寺规模并不太大,但很整齐,唐以下名人题刻甚多,除张继所吟名诗外,还有宋名将岳飞联语“三声马喋阏氏血,五伐旗枭可汗头”。以及文徵明、唐寅所书的《枫桥仅泊》诗碑,均一一嵌入壁间,虽年深日久,字迹漶漫不清,但仍为土林所珍视。
寒山寺《枫桥夜泊》诗碑,原由明代才子文徵明所书,因年久,文多剥落,不易辨认。现在张继的诗碑,是由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俞樾所书。抗战时,此碑他移,胜利后,当时因国史馆馆长张继(溥泉)与原诗作者同姓名,便请他重写,置于寺内,一时传为佳话。


苏州灵岩山寺
东晋末年(5世纪中叶),太尉陆沅舍宅为寺。为近代我国有中外影响的净土宗道场。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设于寺内。
寺又名崇报寺,在江苏吴县木渎镇灵岩山上,是净土宗著名道场。寺基原为春秋时馆蛙宫遗址,自东晋陆沅舍宅为寺后,梁天监年间名秀峰寺,唐代改称灵岩寺,明弘治间寺毁,清康熙时重建,咸丰时又毁于战争。现灵岩寺殿宇除一塔外,都为1919年~1932年重建,有弥勒楼阁、大雄殿、多宝塔、藏经楼、香光厅、钟楼等建筑。多宝塔俗名灵岩塔,梁代初建,五代吴越时重建,后又毁。现塔是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重建的九级八面砖塔。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塔遭雷击,腰檐焚毁,仅存砖砌塔身,1977年重修。灵岩寺全堂佛像,出自近代能工巧匠之手,惜已毁。现经修整,殿宇、佛像逐步恢复旧观。

常熟兴福寺
寺在虞山北麓,始建于南齐年间(480~502)初名大慈寺,梁大同五年(539)大修时,在大雄宝殿内发现一块隆起的大石,左看像“兴”字,右看像“福”字,故改名兴福寺。又因寺居破龙涧下,相传有黑白二龙相斗破山而出,又名破山寺。寺前原有唐、宋二经幢各一,现仅存唐幢。寺内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殿和藏经楼。中轴线东有白莲池、龙王殿、救虎阁、法堂和禅堂等,均明、清两代重建。高僧殿内奉四高僧像,殿前有唐桂、宋梅,每年秋冬,香气四溢,殿后米芾亭内碑刻,乃宋代著名书法家米南宫所书唐代常建作《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一首:“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此诗后为清代襄阳郡守言如泗所得,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勒石,并在寺内立碑,并立此亭。中轴线以西有僧寮、斋堂、五观堂、对月谈经亭、印心石屋、日照亭等以及空心潭、君子泉、破龙涧、罗汉桥等名胜。为江南著名风景区之一。

镇江金山江天寺
位于江苏镇江郊外之金山。寺宇依山而造,使山和寺混为一体,独具风格。前临长江,与焦山、北固山同为江南文人雅士游历之处。慈云塔、江天一览亭矗立山巅,留玉阁、大小观音阁围绕山腰,七峰亭、妙高台、楞严台等建筑联缀山腰,寺院各殿堂及紫竹林等建筑依傍山根,通过曲廊、回檐、石级的有机中连,形成楼上有楼、楼外有阁、阁中有亭的精巧建筑。据传创建于东晋元帝或明帝之时,初称“泽心寺”。梁武帝于天监四年(505)设水陆大会于此。宋真宗咸平初年(998),帝遣内侍蓝继宗敕赐大藏经,大中祥符五年(1012)改称“龙游寺”。元代以后则称为金山寺。此寺历代住僧颇众,有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等大德驻锡于此。其中佛印了元住寺期间,苏东坡常入寺叩问;高丽的义天亦来此参学。此外,杨歧宗的圜悟克勤及天台宗山家派的南屏梵臻等尝住于此。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曾一度改为道观,未几复改为佛寺。宋、明之际,迭有兴废。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更名为江天寺,与高旻寺、天宁寺合称临济三大丛林。因地处金山之西,故一般多称为金山寺。咸丰三年(1853)于太平军兴时焚毁;光绪初年重建,1943年又遭火焚。近年得海内四众的资助,大雄殿已修复落成。

镇江焦山定慧寺
原名普济庵,与余山寺同以风景秀丽而闻名,位于镇江焦山。焦山,又称樵山、谯山、浮玉山。传说后汉处士焦光隐居于此,现有焦仙岭,故一般皆称焦山。山中巉岩丛树,峭枝郁结,风景之佳,为江上之冠。寺始建于后汉兴平年间(194~195),初名普济寺,宋代重建,易名焦山寺,圜悟克勤、枯木法成、佛印了元等曾住此寺。元代时烧毁。清康熙南巡时赐匾额,改名定慧寺,并重修寺院。曹洞宗瑞白明雪之法孙古樵智光住此40年,改披剃子孙制为十方传贤制,振兴曹洞宗风。定慧寺与福州鼓山涌泉寺同为近世中国曹洞宗的主要道场。寺前有天王殿,中为大雄宝殿,后为藏经楼,还有斋堂、大寮、念佛堂、方丈室等。大雄宝殿建于南宋景定年间(1260~1264),后来历代屡兴屡废,建国后几经维修,仍保持明代建筑风格。寺内墨宝轩碑刻为有名的寺宝,并搜集有六朝至明清碑刻260余方,魏法师碑、澄鉴堂法帖及《瘗鹤铭》残刻托片墨宝,颇为著名。其它如周鼎、道德经幢等皆为寺藏名贵古物。

常州天宁寺
寺在江苏常州市内。寺址原为东晋谢安的别墅。始建于唐天复年间(901~904),名广福寺,北宋政和元年(1111)才称天宁寺。原有殿8座,堂、楼各25座,大小建筑群500楹,占地面积达130亩。现存主要殿宇有大雄宝殿、金刚殿、普贤殿、文殊殿、观音殿、罗汉堂等,都为清代建筑。大雄宝殿高达33米,进深约27米,殿内铁梨木柱高30米,有“栋宇摩霄汉,金碧灿云霞”之称。现存寺院建筑和石刻五百罗*0*5像等基本完好。为江南有名大丛林。

南通狼山广教寺(大圣寺)
位于江苏南通市南郊长江之滨的狼山。狼山海拔106.94米,其东为军山、剑山,其西为马鞍山、黄泥山,总称五山或狼五山。宋淳化年间地方官以狼字不雅,改狼为琅;又因山岩多紫色,故别名紫狼山。狼山正当江面最宽处,水天一色,风光绮丽,堪称江山胜揽。山顶庙门有对联:“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举头四顾,海阔天空。”山上建筑群总名广教寺。建于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寺内法乳堂,有当代画家范曾所绘十八高僧像,并烧制成瓷砖贴于堂的四壁,形象生动庄严,为现代佛像壁画艺术杰作。十八高僧是:安世高、道安、鸠摩罗什、法显、慧远、智(岂+页)、吉藏、玄奘、道宣、法藏、菩提达摩、慧能、善无畏、—行、鉴真,怀海、寄禅、弘一。

扬州高旻寺
高曼寺始建于隋唐年间,为扬州八大刹之一,有“邗江胜地”之称。位于三汊河西岸,有塔名“中天”,塔高七层,康熙三十八年(1699),为两淮盐商捐金修建。当时寺内大殿五楹,供三世佛像,殿左右建御碑亭、金佛殿,殿后中天塔,塔后为方丈室及僧寮。
高旻寺在清代经过顺治、康熙、咸丰、同治、光绪等五朝的修建。顺治间曾受破坏,后由河南总督吴惟华修建,康熙间两次重修三汊河宝塔,并建行宫,咸丰二年(1852)遭受火灾,塔毁于火,寺亦被延烧,募化重修未竣,旋遭兵燹,经寺僧募化,陆续建成。十年浩劫期间,寺大部分殿堂拆毁,天中塔基又拆除,许多文物遭受破坏。迄至近年,落实寺庙管理体制,寺塔交僧人管理后,并得到海内外大德的资助,大殿、宝塔始得逐步修复。

大明寺
又称西寺,别称平山堂。唐代鉴真法师曾于此弘律。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457~464)年间,称为大明寺。隋仁寿元年(601)于寺中建九级塔,称栖灵塔。会昌三年(843)塔遭大火,栖灵寺之名渐晦。宋欧阳修于寺右筑平山堂。清初复名栖灵寺。乾隆三十年(1765)赐名法净寺。民国初一再重修,成为颇具规模的巨刹。现为鉴真法师东渡事迹的陈列馆,是中日佛教文化关系史上著名重刹。

句容隆昌寺
隆昌寺在江苏句容境内的宝华山,始建于梁天监元年(502),初名宝志公庵。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妙峰大师得到朝廷的资助,造铜殿三座,分供蛾眉,五台,普陀三山。其中供普陀的铜殿,运行中因风受阻,遏于金陵,遂安奉于宝华山,内供观世音菩萨像,以供内地四众礼拜。明神宗赐藏经一部及“护国隆昌寺”额。
寺依山而建,规模宏伟,原有房屋999间半,兴盛时,常住僧众300余人。隆昌寺主体建筑尚有房屋数百间,大雄宝殿、大悲楼(即韦驮殿)为主的四合院占地面积达7200多平方米,戒台、斋堂、无量殿、铜殿、文殊院和慈姑楼等主要建筑也都保存完好。
建国后,宝华山常住僧众130余人,自耕水田138亩,管理山林2660亩。拨乱反正后,隆昌寺落实管理体制,寺院得到了全面修复。

第十节 浙江佛寺
杭州灵隐寺
位于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山麓飞来峰前。又称灵鹫寺。东晋咸和元年(326),印度沙门慧理来此,见飞来峰叹曰:“此天竺灵鹫峰一小岭,不知何年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遂面山建寺,名灵隐。唐大历六年(771)曾整修,会昌年中寺毁。五代吴越忠懿王重建,全寺有9楼18阁,73殿,房舍1300余间,僧众3000人,极盛一时。宋景德四年(1007),改称景德灵隐禅寺。宋建炎末年,毁于胡乱,绍兴年中始复旧观,慧远禅师主丈席,教化大行。元至正十九年(1359)毁。明洪武年:间再建,改今名。清康熙年间,赐名云林禅寺,而民间仍称旧名。
该寺白创建以来,历1600余年,曾十四度因兵乱、天灾而遭摧毁,今日所见大抵为近世重建。大雄宝殿前两座八角九层石塔、天王殿前两座石经幢,皆五代吴越国时期的遗物。寺前飞来峰岩石棱层奇秀,中多洞窟。山岩壁及石洞内外有五代及宋、元之石刻佛像338尊,中以元代造像最多,又因元代造像人信奉藏传佛教,故多作密宗佛像。
现浙江省佛教协会和杭州市佛教协会会址皆设于寺内。

杭州净慈寺
位于杭州市南屏山慧日峰下,原名慧日永明院,周显德元年(954)吴越王钱俶建。钱俶自衢州迎请道潜前来住持,为开山第一祖,钱俶助建罗汉堂,建隆二年(961),道潜示寂,王礼请杭州灵隐寺的永明延寿禅师住持本寺。延寿居此15年,大弘净土法门,王为设香严殿以酬其志。宋太宗时改称寿宁禅院,南宋绍兴九年(1139)改今名。其后毁于火,南宋高宗重建,更塑五百罗汉。明洪武年中铸一巨钟,号称2万斤重,此即西湖十景之南屏晚钟。寺分前、中、后三殿,中为大雄宝殿(1 960年重修)。寺内西首原有济公殿,供奉道济塑像,东首原有运木井,是从济公运木建寺神话而来。明万历二十年(1592)祩宏曾于此寺驻锡开法,大弘净土法门。该寺经清顺治、康熙、雍正重建以迄于今。寺有宗镜台、延寿墓塔与仅存五级的七级砖塔(雷峰塔)等,宋代的五百罗汉,惜今已不存。该寺诸殿堂正在全面修复中,昔日
庄严,不久将再现于世。

宁波天童寺
天童寺位于浙江省鄞县天童山太白山麓。距离市区30余公里,为全国著名禅宗丛林、浙东名刹。晋永康元年(300)义兴祖师来此结茅开山,至今已有1680多年的历史,唐开元二十年(732)僧法璇始建寺,至德二年(757)因东谷地狭,另辟新址,其废址今称古天童。同年僧宗弼等择地另建新寺,即今天童寺址。乾元二年(759)赐名天童玲珑寺。咸通十年(869)更赐名天寿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又赐名景德禅寺,明洪武二十五年(1 392)册定天童寺名。寺建成后,寺亦随着郧山之七次枯荣而屡兴屡废,最严重的一次是明神宗万历十五年(1587)山洪为患,寺舍尽圮。崇祯四年(1631)由密云禅师重修。不数年间,佛殿、天王殿、法堂、先觉堂,方丈室、云水堂,应供堂次第落成。寺宇恢宏,名重朝野,传灯海国。寺内现存千僧锅,为崇祯年间所铸,可作天童寺中兴时期实物稽考。
天童寺为禅宗十方丛林,历来僧才荟萃,宋嘉定宁宗十六年(1223)日本道元禅师远渡重洋来太白山礼天童寺住持如净禅师,得法后回日本创立曹洞宗。至今日本曹洞信徒,尊道元禅师为宗祖,视天重寺为祖庭。天童寺环境殊胜,为禅意深远的佛教圣地。整个建筑为群山环抱,前有“万松夹道”直通少白岭,令人脑际浮现宋王安石诗句“二十里松行欲尽,青山捧出梵王宫”诗境。山上奇峰异石,绿树清泉,与山下高楼峻阁,相映成趣。寺周有双池印景,玲珑天凿,太白生云,南山晚翠、东谷秋红,天岗修伯·、深径回松、清关喷雪,西涧分钟、平台铺月等十大景观。寺内珍藏文物有宋碑和竹禅画十八罗汉碑,八指头陀石刻画像等,均保存完好。
寺现存建筑为清代重建,1979年经过全面整修。寺院建筑布局,经“琵琶石”拾级而上进入天王殿,“其高八丈六尺,纵九十尺”,再进为全寺主殿——大雄宝殿。大殿“为间者七,其高九丈六尺,纵十一丈,广十三丈五尺。东掖则有伽蓝堂,西掖则有祖师堂,为楹各三”。法堂“间与佛殿同,惟偏又各一楹,六丈六尺者,其高也;八丈六尺者,其纵也”。先觉堂,“为间三,其高三丈,纵五丈,广六丈”,左侧有楼二间,曰“司香藏阁”,“凡七间,高四
丈六尺,纵七丈,广十有一丈”。西禅堂,崇祯十年(1637)建,东禅堂,崇祯十三年(1640)建。同年还建有钟楼,有又堂名日新新阁、回光楼、返照楼。还有五观堂、库房、客堂以及方丈楼等,总共建筑计达999间。

宁波七塔寺
七塔寺,位于浙江宁波市江东百丈街,是浙东的四大丛林之一。寺处闹市,无深谷洞石之奇,无茂林修竹之幽,然而梵宫深邃,气度宏伟。其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中兴法堂、藏经楼、大钟楼,方丈殿、玉佛阁等。大殿内奉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高5米多,为香樟雕刻,极具庄严形象。玉佛阁一派古朴典雅,上供玉佛一尊,庭前假山玲珑,秀竹婆娑,月季飘香,盆菊争秀,令人心旷神怡。
七塔寺的历史悠久,始建于唐大中十二年(858),距今已有1100余年。当时由任景求舍宅为寺,名东津禅院,敦请天童寺的心镜禅师主持。不数年,有兵昼入,禅师宴坐如常,神色不动,众兵惊悸,作礼而退。郡绅旌表师德,故名为“栖心寺”。到了宋代大中祥符元年(1008)再赐名为崇寿寺。明洪武二十年(1387)因海上不宁,朱元璋手下名将信国公汤和,把海岛居民迁至宁波江东,并将昌国宝陀寺内徙,故又改名为补陀寺。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建寺前七浮图,故俗称七塔寺。光绪十六年(1890),该寺由慈运长老主持,改造天王殿、大雄宝殿,新建法堂、藏经楼,如是梵宇一新,衲僧云集。1895年,慈运法师晋京请颁藏经,并蒙赐守额为“七塔报恩寺”。长老盛弘临济禅风,传有四十八法嗣,遍及全国,如南方的圆瑛法师,北方的道阶法师都是长老的及门弟子。后人为报师恩重振宗风,设立“慈荫堂”以示不忘师德。1935年,太虚大师曾在寺内创设“报恩佛:学院”讲学,弘一大师亦曾多次莅寺驻锡。民国年问常住僧众300余人,现住70余众,香火佛事尚称兴旺。
七塔寺大雄宝殿所奉千手观音像,这是七塔寺的最大特点。其历史渊源为明代信国公汤和于内徙宝陀寺时,将原寺的观音像也迎请过来,所以又名“补陀寺”,时人则呼之为“南海普陀”或“小普陀”。这也表明了七塔寺与普陀山有其历史渊源关系。
七塔寺现存古迹文物行唐心镜禅师(该寺开山祖师)之塔。此塔原置方丈室中央,上刻“唐敕赐心镜禅师真身舍利塔”,咸通十四年(873)癸巳六月甲午朔廿八日立,清光绪丙午(1906)住持慈运重修,有大铜钟两口,一口为北宋时铸,一口为南宋嘉定十一年(1218)铸;有明代古木槎一座,迄今400多年,木质、色泽未变,有湘刻五百罗汉像,嵌于大雄宝殿壁上,系清光绪二十年(1894)所刻,刻工精巧,神态飞扬,为国内稀有壁刻佳构。还有清龙藏等经籍,均保存完好。

宁波阿育王寺
阿育王寺,地处浙江东海之滨的宁波市郊,始建于东晋太康三年(262),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建筑结构古朴,楼阁轩敞,飞檐雕栋,宏伟壮观,富有民族风格,是我国禅宗名刹之一。其所以远近闻名,不仅因其地处鄮山的山光秀丽,殿宇巍峨,更由于寺内拥有一座举世瞩目的舍利宝塔。
供奉舍利宝塔的殿堂,全用黄色琉璃瓦覆盖,金碧辉煌。四周参天松樟,苍翠挺拔,正如宋代胡宗愈诗句所云:“长松偃地蛟龙卧,古殿摩空星斗寒”。笔砚池中波光粼粼,鱼乐国里钟楼倒映,晨奎阁外修竹萌翳,碧梧轩前苍松挺然,具见幽雅清静之情趣,处身其中,令人怡然自得。沿着阿耨达池边缘,绕一大匝才通天王殿,殿额“八吉祥地”为赵朴初会长手书,通过天王殿而进入主殿——大雄宝殿,再进为舍利塔宝殿。
阿育王寺在建寺之初的西晋太康年间,有一猎户刘萨诃(即该寺升山祖师慧达)在病中梦受梵僧指授,遍求舍利宝塔,行至会稽一山中,忽闻地上有钟磐之声,即诚心祷告,越三日,果见舍利宝塔从地下涌出。其色青,似金非金,似石非石,高约0.47米,广0.23米,灵盘五层,四角飞腾,光明照耀,眩人心目,内悬宝磬,中缀舍利,传即是印度阿育王所造84000塔之一,内贮释尊涅槃后的真身舍利,分布世界各地,凡遇“八吉祥六殊胜地”,就派神护送安放一座宝塔,为了保护释尊真身舍利,晋义羲元年(405)始建塔亭覆护,宋元嘉二年(425)建三级木浮图,并创建殿宇,规模初具。梁武帝普通三年(522)又修建殿堂楼阁,并赐寺额为“阿育王寺”(原名阿育王山广利禅寺)。
阿育王寺至今较完整地保存着珍贵的古代建筑和历代碑碣、石刻以及经藏古籍等文物。如始建于唐、重建于元的上下两塔,有唐范的“常住田碑”,宋苏轼的“宸奎阁记”,宋张九成的“妙喜泉铭”和元明清历代碑额,更雕有四天王石像,唐贯休画十六尊者石刻,以及宋高宗御书“佛顶光明之塔”,宋孝宗御书“妙胜之殿”,清乾隆御笔“觉行俱圆”,许多匾额和十大橱“钦赐龙藏”,经卷7242卷等历史文物。

新昌大佛寺
建于南齐永明年间(483~493)。寺内有“三僧石佛”。为国内外佛教徒瞻礼胜地。
寺原名宝相寺。在浙江新昌县西南南明山。大殿依山崖建造,正面外观五层,内有依岩雕成的弥勒佛一座。石佛于南齐永明四年(486)开雕,梁天监十五年(516)完成。主持者历护、俶、祐三僧,之所以有“三僧石佛”之称,即源于此。像作全跏坐式,高13.23米,掌心向上,可容十余人。像原为立式,元统二年(1334)用条石砖块砌成双膝,改作现状。寺附近有智者大师圆寂处等古迹。

普陀山 普济寺
普济寺亦名前寺。在普陀山白华顶南,灵鹫峰下。初建于北宋元丰三年(1080),称宝陀观音寺,后几经兴废。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三月重建大殿,并赐寺额“普济群灵”,故名。现存大殿为清雍正九年(1731)奉敕重建,有殿阁廊庑200余间,为山中供奉观音大士之主刹。建筑面积达14000平方米,有殿字9座,楼阁12座,堂屋16座。中轴线上有天土殿、圆通宝殿、藏经楼、方丈寮等。寺前有海印池,亦称莲花池,寺东南有多宝塔。

法雨寺
亦名后寺,在普陀山白华顶左,光熙峰下,为普陀三大寺之一。明万历八年(1580)始建。初名海潮庵,万历二十二年改名海潮寺,三十四年又名护国镇海禅寺。后毁于兵火。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兴修大殿等,并赐额“天花法雨”,因改今名。现存殿宇200余间,计7350平方米。全寺分列六层台基上,入山门依次升级,中轴线上前有天王殿,后有玉佛殿,两殿之间有钟鼓楼,又后依次为观音殿,玉牌殿,大雄宝殿,藏经楼、方丈寮。观音殿又称九龙殿,其中“九龙盘拱”等部十分考究的建筑结构,原为南京某宫旧殿所有,康熙三十六年(1697)迁建于此。

慧济寺
亦名佛顶山寺,在普陀山佛顶山上。原为一石亭,供佛其中,明时僧慧圆创慧济庵,乾隆五十八年(1793)始建圆通殿、玉皇殿,大悲楼等,护庵为寺。光绪三十三年(1907)请得大藏经,由文正和尚鸠工扩建,遂称巨刹,与普济、法雨鼎立,称为普陀山三大寺。全寺有四殿、七宫、六楼,寺周多古树异卉,寺西北有鹅耳枥一株,是稀有的观赏树。寺东南是白华顶,上有天灯,为海上航标。寺南有石刻“海天佛国”四字,为明抗倭名将侯继高所题。

天台国清寺
隋开皇十八年(598)创建。智(岂+页)于天台山开创我国佛教天台宗,此寺为我国天台宗根本道场。日本佛教天台宗及日莲宗均以天台山国清寺为祖庭。还有很多佛教宗派均与我国天台宗有直接或间接的渊源。
寺在天台县北之天台山麓。隋开皇十八年(598)晋王杨广承智者大师遗意所建。历代曾经多次修整,现存建筑系清代重修,1973年又作了全面整修。有殿宇14座,房屋600余间。中轴线上有弥勒殿、雨花殿、大雄宝殿。雨花殿前两侧有钟鼓二楼。大雄殿正中供释迦牟尼铜像,为明代铸造,连座高6.8米,重13吨。像后有以观音像为中心的慈航普渡群塑,殿两侧列楠木雕制的十八罗汉坐像。殿东侧小院有隋代古梅一株,为章安手植,主干枯而复生,丫枝生意茂盛,逢春繁花满树。西轴线上有安养堂、观音殿、文物室、妙法堂。妙法堂上为藏经楼。东轴线上有斋堂、方丈楼、迎塔楼。还有·修竹轩、禅堂、静观堂等。寺前有
一行墓塔,寒山亭、丰干桥等古迹。东侧有隋建砖塔,高59.3米,六面九级。

智者塔院
在真觉寺,殿中置智者大师肉身塔,塔连座高7米。智(岂+页)(538—597)自陈太建七年(575)入天台建茅庵讲经十年,人称天台大师,隋炀帝在藩邸时曾赐号智者,亦称智者大师。塔院初建于隋开皇十七年(597),现存建筑为明代重修,近年又曾整修,今塔为近年重建。

天台高明寺
寺为明代传灯大师复兴天台宗,于此新建的天台宗祖庭。

位于天台山距国清寺约8公里,以背倚天台山而得名。昔智者大师于佛陇讲《净名经》时,地忽起风,吹散经卷至五里外始落地,智者自后赶去,见其地有灵气,复感于山水秀丽,故筑净居居之。唐天祚年间(904~907),于其遗址创建该寺,称为高明寺。后唐清泰三年(936)又号智者幽溪道场。宋大中祥符元年(108),改额净名寺,至明万历年问重建。寺内建筑原有天王殿、大雄殿、楞严坛和钟楼等。但钟楼和大雄殿后毁于火,1980年重建,并已恢复旧观。寺周多奇石和名人石刻,石旁幽溪之上有一石梁架,下有四石相承,自成一洞,名曰圆通洞。高明山下有大石,突兀峥嵘,如笋如笏,称为看云石。

天台方广寺
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建,绍兴四年重建。原有上方广、中方广、下方广三寺,现上方广已废。为天台宗著名寺院。

位于浙江天台山,原属石梁寺之一院(又称石桥寺)。石梁飞瀑为天台山一大景观,因以得名。寺建于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居士葛一鹏重兴,后分为上、中、下方广寺。上方)寺原存山门、大雄殿、左右廊庑、方丈、罗汉堂、藏经阁、七石塔等,近年失火,已成废墟。中方广寺仅存客厅。下方广寺为小伽蓝,有大雄殿、左右僧房及前门等,最近,正在雕塑五百罗汉,罗汉堂亦在筹建之中。


温州江心寺
唐咸通(860~873)时建。为浙东著名古刹。
寺在浙江温州市江心屿。原有东塔普寂院,西塔净信院。南宋建炎四年(1130)改为龙翔、兴庆二院。绍兴间清了主持龙翔,始合二刹为一。元时屡有毁建。明洪武初建佛阁、法堂,辟方丈寮,翼以二庑,临江回廊。明正统、万历年间又重建。后几经修葺,始成现在规模。


第十一节 安徽佛寺
合肥明教寺
寺在合肥市逍遥津公园旁,始建于南朝萧梁时期,为合肥市有影响、规模宏大的古刹。唐代有大理评事韦玎,谓释道二教当对论以定胜负。奏上,玄宗遂诏三教各选一百人于内殿论对,时座中有释利涉(原籍西域人)与韦玎往返数千言,终令对方词屈,帝贬韦玎为象州庶民,而赐利涉师以钱绢,并造此寺以安师,因定名明教寺。现存殿宇为太平天国遗民袁宏谟所建。寺有救弩台,又称明教台、曹操点将台,高5米,面积3700平方米,东汉末曹操所筑。台上有井,因井口高出街道平房屋脊,故称“屋上井”,系西晋泰始五年遗物。
合肥市佛教协会会址,即设于明教寺内。


安庆迎江寺
迎江寺古称永昌禅寺、古万佛寺,位于安庆市内扬子江滨,为我国长江沿岸著名古寺之一。建于后晋天福二年(937),历代均有整修或扩建。明光宗赐·护国永昌禅寺”寺额,顺治七年(1650)改称“敕建迎江禅寺”。迄今诸堂整备,有大雄宝殿、藏经阁、大土阁、毗卢殿、东西廊房和振风塔等。
振风塔建于隆庆四年(1570),八角,各悬铜铃,风起即当当作响,故有“振风”之名。凡七层,分186阶盘旋而上,各层塔门多变化,游人往往迷其出入;塔的造型及工艺技巧,颇具明代建筑特色。内有浮雕佛像600多座,故有“万佛楼”之称:复有碑刻51块,是我国长江中下游著名古塔。

潜山乾元禅寺
系南朝梁武帝(503—547)时高僧宝志禅师所建。为禅宗著名古刹。
乾元寺又名山谷寺、三祖寺。在安徽天柱山野寨区。自梁志宝开山建寺后,三祖僧璨云游至此,扩建寺院声扬大江南北。隋大业二年(606)三祖立化于寺中大树下,后人建立化亭以作纪念。寺东有宝公洞、锡杖井、卓锡泉。洞为宝志禅师开山时所居,井、泉为宝志禅师锡杖所掘。西有石牛古洞,为宋文学家黄庭坚读书处。寺有一塔,名觉寂塔,屹立于寺内。开山以来,香客不绝,文人雅士常集。寺壁留有宋代张同之所题“禅林谁第一,此地冠南洲”的诗句。寺今仅存藏经楼和偏房数间。

滁县琅琊寺
唐大历(766~779)年中建造。是安徽省著名古刹。
寺在琅琊山中,原名宝应寺,又名开化寺、开化律寺。唐大历年间(766~779)刺史李幼卿与僧法琛创建,此后历代均有重修或增建。寺内外有大雄宝殿、藏经楼、悟经堂、明月观、三友亭、翠微亭、无梁殿、拜经台等建筑,唐宋明清各{℃摩岩、碑刻遍布其间。新近发现唐李幼卿,柳遂,皇甫曾等摩崖题诗,尤为珍贵。

芜湖广济寺
建于唐乾宁(894~897)年间。世称“小九华”,国内外来朝九华山的一般必在此烧香设供,有较大影响。
原名广济院,在安徽芜湖市赭山西南麓,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改今名。咸丰时毁于兵火,光绪时重建。殿宇依山构筑,分三重,后殿比前殿高10米。世传寺内藏有金印,宝若连城。寺后赭塔,规模宏大,为芜湖八景之一。寺旁滴翠轩,为宋黄山谷读书处,有石刻题额。

九华山 化城寺
化城寺在九华山中心。寺依山建筑,前后四进,为九华山开山寺,唐至德二年(757),青阳人诺葛节等建寺请金地居之。唐建中二年(?81)辟为地藏道场,额“化城寺”。明宣德、万历,清康熙、乾隆均迭书匾额并赐金修葺。今寺仍藏有谕旨、藏经等珍贵文物。寺多次毁于兵火,现除藏经楼为明宣德建筑外,余均清代重建。

月身宝殿(俗称肉身殿)。
在九华山神光岭。殿宇顶覆铁瓦,殿内七级木质宝塔,高约17米,每层有佛龛八座,供地藏金色坐像,塔两侧有十王立像拱侍。殿前石阶81级,旁有铁索栏杆。殿后半月形瑶台,台上列铁鼎,终日香火不断,称“布金胜地”。据有关史籍所载,新罗国王近宗金乔觉卓锡九华,居于南台(今神光岭)唐贞元十年的岁示寂,兜罗手软,金锁骨鸣,颜面如生,遂建塔纪念。塔、殿屡经废兴,今存者为清同治年间(1862~1878)重建。

百岁宫
又名万年禅寺,在九华山摩空岭上依山而建。殿宇上下五层,曲折相通,可容5000人。东壁以悬崖为基,面临九华峡谷。明万历间,河北宛平僧海玉,号无瑕禅师由五台来此结茅而居,名摘星庵,长年以野果为生。寿100余岁拈偈而逝。时人慕称“百岁公”并建宫纪念,明崇祯帝敕封“应身菩萨”,御题护国万年寺,钦赐百岁宫,宫中尚存无瑕禅师手书血经一卷。

甘露寺
在九华山北半山腰,为九华山的第一个风景点,与祗园寺、百岁宫、东岩寺并称九华四大丛林。清康熙六年(1667),有玉琳国师奉旨进香九华,见此地山水环拱,于是倡议在此立寺,动工之夕,满山松竹皆滴甘露,故名甘露寺。清同治年间重修。寺依山而建,高达五层,寺旁有“定心石”。九华山佛学院设于寺内。

祇园寺
原名祗树庵、祗园,在九华山化城寺东、东岩西麓。寺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清代几经重修和增建,规模为全山寺院之冠。清嘉庆间,隆山禅师主持开坛传戒,扩建寺宇,成为十方丛林。寺前铺石雕莲花、金钱图案甬道。大殿高约40米,内供三尊大佛.和海岛观音。诸殿佛像均十分庄严。

天台寺
又名地藏禅林,在九华山天台峰捧日亭北。始建于明,清光绪间重修。依山势高低构成楼阁,上下五层,有万佛楼、地藏殿

等,内供释迦佛、金地藏、弥勒等像。寺乃明代诗僧智仁在此著《雪花集》,明末清初兼工诗、书、画的默庵禅师长期居住之地,清康熙间僧尘尘子于寺旁结茅,名曰活埋庵。

旃檀林
旃檀林是旃檀禅林的简称,在神光岭东麓,为楼阁建筑。九华山佛教协会现在设于此寺。
寺两旁有花木一对,隆冬有青松傲雪,初夏有牡丹盛开。据传初建寺时,所采作梁古木,质坚纹细,异香扑鼻,近似旃檀香木,敞名。楼前小院,东南有小楼两间,与主楼相通。主楼山门内为两层佛殿,楼下前进为弥勒殿,后为韦驮殿,楼上为西方三圣殿。殿后两侧楼房上下为僧房、禅房、静室。巍峨的大雄宝殿高踞于对面。殿高16.7米,进深约1 2米,中奉释迦文佛,阿难、迦叶侍立左右,两侧是观音、地藏,统称一佛二菩萨。大殿两侧十八罗汉,或立、或坐,依于塑成形似大海波涛之上,在惊涛骇浪里稳如泰山。四周廊柱上,雕有八仙人物像。殿前前廊,深2.7米,宽16米多,廊下左右高悬钟鼓。

慧居寺
慧居寺,原名慧庆庵,位于九华山凤凰岭以北。在清末叶以后,寺院有了较大的发展,重修殿宇,扩展为丛林,遂改名为慧居禅寺,简称慧居寺。
慧居大殿高10米余,宽13米多,进深10米。大殿中奉释迦、药师,弥陀“三世佛”和文殊、普贤菩萨,两旁十八罗汉坐像。殿后有两层楼阁的地藏殿,上为观音楼,楼上楼下皆是三开间的殿堂,明亮宽敞。观音楼内奉“净水”观音。殿北有楼殿两层,使前殿与后殿连为一体,这两层楼殿,是派作客堂、禅房、配殿之类的用场。

上禅堂
原名景德堂,在九华山禅光岭月身殿下。清康熙间,玉琳国师弟子宗衍扩建,始易今名。旁有金沙泉,深不盈瓯,四时不竭,泉岩上“金沙泉”石刻传为李白所书,金地藏《送童子下山》诗中“爱向竹栏骑竹马,惯于金地聚金沙”即指此;泉边有金钱树,为九华三宝之一,传说是李白沽酒钱所化而成。据说九华山诸寺惟上禅堂香火最盛,风景最胜、院宇最丽。

第十二节 福建佛寺
福州涌泉寺
寺在鼓山白云峰麓,海拔455米处,占地25亩。唐末,州人于山庐墓,制满折庐,有泉涌出。山中原有华严寺,据传此地原为一积水潭,潭中有毒龙,唐建中四年(783)灵峤诵《华严经》逐之,遂建寺字,称华严寺,会昌法难时毁。五代梁开平二年(908)闽王王审知重兴,称涌泉寺,请名僧雪峰义存之法嗣神宴来居扩建殿寮,遂成丛林。宋真宗赐额“涌泉禅院”。明永乐五年(1407)改称为寺。永觉元贤,为霖道沛皆曾住锡于此。嘉靖二十一年(1542)毁于火,天启七年(1627)重建。寺中建筑,随山势布局,得天然形胜,规模宏伟,列为福州五大丛林之一。现存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钟鼓楼、白云堂、明月楼、圣箭堂、藏经殿,回龙阁等,均清及近代重建。寺以藏经、藏版驰名国内外,有明代南北藏,清代龙藏,日本叙藏等,还有明清两代本山高僧无贤、道霈等著述7500多册,明清经版万余方以及苦行僧刺血书写的佛经675册。

怡山西禅寺
西禅寺位于福州西门外怡山,是福州五大丛林中流传最古的五大著名禅寺。寺原名“清禅”,后改名“延寿”,长兴(930~933)时赐名长庆寺,后以福州四城门外有四个规模较大的禅寺分别名为东禅寺、南禅寺,北禅寺,因此把西㈠外的长庆寺通称西禅寺。
怡山又名凤山,旧志称为“飞风落洋第一福地”。据《三山志》载,梁时有王羁仙人在怡山修道,“寺隋末废圮,唐咸通八年(867)观察使李景温招沩山僧大安来居,起废而兴之”。按此,怡山建寺当在隋末之前,咸通八年(867)重建。寺历有兴废,在宋嘉熙间,明宣德二年(1427)、清顺治七年(1650)和光绪八年(1882)四次重修、扩建,今存殿宇园林,多为光绪间微妙禅师重修,布局及建筑结构仍依唐式。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阁、客堂,禅堂、念佛堂、明远楼、钟鼓楼以及方丈室、库房等数十座,占地约100亩。抗日战争中,天王殿、大雄宝殿、方丈室,念佛堂毁于炮火,后由寺僧及原西禅住僧云游驻锡于新加坡、马来亚、越南诸寺者募款修复。解放后复加修葺,后遭到破坏。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后,1979年重修,作宗教活动场所开放。
怡山的宗派,以开山祖师从沩山来应为沩仰宗,其后为临济宗。近年重整念佛堂,每日念佛六炷香,专修念佛法门。
寺内主要名胜古迹有:梁代“王羁升天”的冲虚观及白龟吐泉遗址,唐开山鼻祖懒安禅师塔碑,唐慧棱禅师塔,唐荔遗址,宋荔、唐七星井等。
西禅寺的下院(附属寺院)在本市有西湖开化寺,于山顶观音阁,坞昆头陀寺,长乐文殊寺等。在国外有新加坡的双林寺,马来西亚槟城的双庆寺,越南的南普陀寺(又名舍利院),二府庙、温陵会馆(观音寺)。各下院都由西禅派僧常住管理。
西禅寺垣内寄园,花木似锦,尤擅池馆之胜,垣内有古荔百余株。寺僧年年举办荔枝会,吟诗作画,“怡山啖荔”成为韵事。新建的玉佛楼里珍藏着一尊用上乘的整块翡翠精工雕刻的坐佛,重约8吨,高2.95米。楼上还有一尊翡翠卧佛,重约10吨,长4米。这两尊玉佛是由新加坡的谈禅法师、达贤比丘尼和真如居士等敬献的。缅政府视翡翠为国宝,由此足见中缅友谊之深。

福州林阳寺
寺亦名林洋寺,在福州北峰瑞峰之麓。后唐长兴二年(931)置名林洋院,后晋天福元年(936)创寺。明初废,万历四十年(1612)重建。现存寺院为清光绪间古月、圆朗等募资重建,称林阳寺。中轴线有天王殿、大雄殿、法堂,左右峙立钟鼓楼,旁衬禅堂、僧室、客厅等建筑,诸殿堂佛像均为1981年至1985年重修。寺西有南朝陈永定四年(560)隐山禅师藏骨塔。

地藏寺
创建于南朝梁武帝大通元年(527)。为福建著名古寺。

闽侯雪峰崇圣寺
雪峰祟圣寺位于福建闽侯境内,距福州市约70余公里,是禅宗云门、法眼二派的发源地,为江南五山十刹之一,素有“江南第一丛林”之称。
咸通十一年(870),义存禅师由福州北芙蓉山移锡雪峰筹划建寺,六年后初具规模,赐额应天雪峰禅院。昭宗乾宁元年(895)移寺陈洋(即今所),闽王王审知捐资赞助,于是夏屋渠渠,弥山待遍。
雪峰原名象骨峰,四围怪石苍松,灵湫邃壑,瀑布千寻,垂帘百丈,先冬而雪,盛夏而寒。光化元年(898)改名雪峰,光化三年(900)寺名应天广福禅院,宋太平兴国三年(978)赐名雪峰祟圣禅寺。明永乐二年(1404)重建,光绪十三年(1887)又重兴。抗日战争时期大殿毁于日军炮火,天王殿被大风吹倒。1979年后,在海内外僧俗四众的资助下,天王殿、钟鼓楼、大殿、法堂等得以重建和修葺。
雪峰现存古迹有:义存禅师和闽王(审知)各植柽树一株、清达本和尚加种二株(大小共4株),法堂旁有义存禅师塔及寺外的枯木庵等24大景观。枯木庵中的枯木,迄今已有1100余年,虽上无枝干,下仍着地,至今不朽。据云当时义存禅师常在此打坐,枯木空宫中刻有“维唐天佑己丑岁造庵子及作水池”等字样。笔法遒健,有柳公权之风。似此木刻,实为金石以外的奇珍,故有“神碑”之称。

厦门南普陀寺
寺在福建厦门市五老山下,背山面海,风景幽美,以位于浙江普陀山之南,故称南普陀。始建于唐代,初名普照寺,五代时释清浩改建为泗洲院,宋重建复原名,元明以后历有兴废。清康熙年间靖海将军施资重建,改名南普陀,自是成为闽南佛教胜地。有前殿、大雄宝殿、大悲殿和藏经阁等主要建筑依山而立,灿烂夺目,故为海内外闻名的古刹。大悲殿原系木构,因毁于火,1930年用混凝土仿木构重建。寺内保存碑记石刻,有乾隆御制碑,为有关台湾林爽文、庄大田起义的实物史料。1962年郭沫若游此寺并题诗,手迹珍藏寺内。1925年,会泉法师任住持,创建闽南佛学院,兼任院长。

莆田广化寺
寺在福建莆田县城南3公里许的凤凰山(别名“南山”)麓。南朝陈永定二年(558)初建金仙院,隋开皇九年(589)扩建为金仙寺,唐景仁二年(711)僧志彦被召进宫讲解四分律,赐名灵岩寺,并由柳公权书匾。北宋太平兴国初,改名广化寺。寺在宋明两代最兴盛,现存寺为清光绪年间依旧制重建,中轴以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楼等建筑组成,两旁有钟鼓楼、禅房、方丈寮、客房、斋堂等。大雄宝殿高约20米,为县内务寺之冠。殿前有北宋治平二年(1065)建造的石经幢两座,约高3米,八角七层,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咒》。

莆田囊山慈寿寺
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建。为福建省著名古刹,在海外佛教徒中有一定影响。

莆田光孝寺
始建于宋元丰八年(1085)。为闽南规模宏大著名古寺。

黄棠山万福寺
位于福建福清县渔溪镇黄檗山,以山多檗木,故有此称。其上有乳香岩,岩间有飞瀑悬空,甚为壮观。寺建于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原名般若堂,后改名建德禅寺,曾以禅宗道场而闻名遐迩。该寺之隆盛,于宋代达于最高峰,至元代渐趋衰微。明神宗万历四十二年(1614),蒙御赐藏经,并敕额“万福禅寺”重建诸堂,遂得复兴。明中叶毁于兵火。崇祯十年(1673),隐元禅师着手重建:后来仅存法堂一座。清顺治十一年(1654),隐元应日本长崎的崇福、兴福诸寺住持的邀请束装东渡。七年后,在京都东南郊建黄檗山万福寺,成为日本黄檗宗发源地。因而日本黄檗宗信众视我国万福寺为祖庭,历年朝礼不绝。1973年,为纪念隐元禅师300周年忌辰,在日本出版巨帙《黄檗文化》。
万福寺大雄宝殿,今已修复,重现昔日庄严,赵朴初会长为此撰书楹联“万劫婆心,原来佛法无多子,福田智种,重现圆珠七尺身”以志庆。其余堂宇和周围风景正在仿旧建制进行修复。

泉州开元寺
寺在福建泉州市西街。唐代为桑园,相传园主黄守恭以桑开白莲,舍地为寺,名“莲花寺”。开元二十六年(738)改今名。宋代有支院百余所,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并为一寺,赐额“大开元万寿禅寺”。现寺占地约50亩,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甘露戒坛、东西二塔等。大雄宝殿建于垂拱二年(686),相传建寺时有紫云盖地,因名“紫云大殿”。现存是明代所建,高20米,宽九间,深六间,原应立石柱百根(实减柱六根),故别称“百柱殿”。甘露戒坛,北宋天禧二年(1018)建,现存为清初修建,为坛五级,仍仿宋制。大殿西侧有古桑一株,传即唐代曾开白莲之树,寺前有东西两塔。

晋江龙山寺
寺在福建省晋江县安海镇,建于隋大业十四年(618),初名普现殿,又名天竺寺。明天启年间重修,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建山门、华表、殿堂门、钟鼓楼。世传原佛像处一巨樟,夜发祥光,时人乃斫作法鼓、寺门、千手佛,今俱存。千手佛通高4.2米,:头戴花冠,冠正中雕一坐佛,周围雕众多戴花冠小佛首,迭作帽状,主手合
十,两侧旁支1008只手,掌中均雕一眼,列如团扇,姿势各异;身披莲服,两足微露立莲台。殿前青石浮雕,巨龙绕柱,龙足抓珠,敲之锵然,左若清磬,右若红鱼。龙山寺支庶流长,台湾省有不少同名寺宇,与晋江龙山寺有密切关系。

漳州南山寺
位于福建漳州市南郊,原是唐太傅陈邕舍宅为寺,其女陈金花于此削发出家。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年间重修。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净业殿、陈太傅修真净室等。藏经楼内供奉玉佛一尊,高2米,重2000公斤,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间住持妙莲向缅甸华侨募化而来的,殿内还收藏有三藏经典及血书《华严经》等珍贵文物。殿左廊旁有净业室,室中有天然巨石雕成弥勒佛像,高5.3米,为唐代大型造像。1930年到1931年间,陶铸担任闽南特委书记时,曾在此领导闽南革命活动。解放后,陶铸重访漳州赋诗云:“南山古寺规模在,含笑依然花满枝。鬓白重来千百感,江山妩媚故人稀。”晚清佛乘和尚曾住持该寺,建树颇多,其弟子遍及东南亚各国,由海外佛教人士集资重建佛乘和尚舍利塔,1987年初落成,赵朴初会长题书“佛乘和尚舍利塔”七字以示纪念。这座闽南古寺正以它新的庄严形象,吸引着海内外广大信众的朝拜。

宁德支提山华严寺
支提山华严寺,是全国佛教重点寺院之一,位于宁德县西北部的霍童山。其山方圆百里,层峦叠蟑,四周环拱,状如千叶莲花,华严寺即位千叶莲瓣之中。
华严寺创建缘起:相传唐则天朝有高丽僧元表,负《华严经》来支提山那罗延窟礼诵,后为樵夫所见,告知山下甘露寺僧元白,白入山访表。表言其去西域得心王菩萨旨意,前来寻找天冠菩萨道场,遂将经授白。后来辗转传到吴越王钱俶,俶敕杭州灵隐寺了悟禅师入闽,觅得天冠坪圣地后,王命有司盖华严、化城二寺。宋开宝四年(971),吴越王敕赐支提山华严寺额,赐了悟禅师国师号,主支提法席。尔后,钱王铸铁佛千尊,俗称“千圣天冠”,分置正殿雕梁上。雍熙二年(985)太宗敕赐支提山雍熙禅寺,并遣使重修。淳化元年(990),赐隆师佑国记室禅师号,授紫衣,御书等,隆师寂后,以国师礼建塔于大印庄附近。宋政和年间(1111~1117),以黄裳之请,徽宗赐“政和万寿”寺额。元初,寺毁于黄华之变,世祖敕澄鉴禅师重兴。明永乐间(1403~1424)成祖敕建大殿,赐额华藏寺,诏无碍大师主持,赐紫衣一袭:仁孝皇后重赐铁铸“千圣天冠”佛像千尊,建阁于西祀之,即今寺中所存者。此铁佛各高尺许,重20余斤,神态各异,布局也有异于其他寺院,亦佛门一大特色。正德十五年(1520)寺为匪毁,嘉靖年间倭寇作乱,更遭兵燹。万历元年(1573)敕大迁和尚入闽中兴支提梵刹,神宗敕赐支提山万寿禅寺之名,寺院又得重修。翌年,以福州开元寺为支提下院,便于迎接圣驾及诸宰官。万历二十五年(1597)赐铸铜渗金大毗卢千佛托一尊。佛托为双层空心圆体,高达2米多,重千余斤,底层绕座20圈,每圈有莲瓣50,每瓣浮雕一尊高约9公分的小佛像,也足成千佛之数。上层供毗卢遮那佛。迄今仍金碧辉煌,熠熠灿光如昔。其工艺之精湛,形象之逼真,不愧为宫苑艺术珍品。
寺内现存文物有千佛托,“千圣天冠”铁佛946尊,五爪金龙紫衣—袭,明宫廷御碗二,以及部分图像、木刻和御赐藏经等,亦为难能可贵。
大雄宝殿为明代所建,高19米,深21米,有三重檐翼;结角内列九池,池的四面各两层,供天冠铁佛于其上。构造大方,宏伟壮丽,近年复修葺一新,殿前“华藏寺”匾赖为赵朴初会长手书。山门亦为明代建筑物,经修复后,挂上了明永乐帝敕赐“华藏寺”额和“天下第一山”的金匾。支提山下属的化城寺、那罗寺、辟支寺也得到修复。目前华严寺有僧众60余人,坚持以自养为主,种植粮食,兼作茶叶、中草药材等。近年白办水电站供生产和照明,入夜,灯火辉煌,给这座千年古寺焕发新的生机。


第十三节 江西佛寺
九江能仁寺
旧名承天院,在江西九江市东部,唐大历年间由白云端禅师重建,明洪武十二年(1379)又建,弘治二年(1489)改名能仁寺,后多次扩建。现存建筑多为清同治九年(1870)复建,面积约3000平方米。内有单层重檐、周体回廊的大雄宝殿、金刚殿、铁佛殿及左右禅房、藏经楼等古建筑。寺内还有大肚塔、双阳桥、飞来石船、雨穿石、冰山、雪洞、诲尔泉等七景,为九江市现有最大的古建筑群。其中大胜塔位于寺内大雄殿东南侧,建于东晋,后渐荒废,唐白云守端重建。塔共七层,高42.26米。其左侧底层镶嵌石碑一座,系同治十一年白景福所撰之《重修大胜宝塔碑记》,千余年来饱经地震及风雨剥蚀,仍巍然屹立。

庐山东林寺
东晋太元九年(384)慧远创建的道场。后世尊慧远为佛教净土宗初祖。为净土宗重要祖庭。
寺在庐山西北麓,唐时极盛,有殿厢塔室共310余问。扬州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前来寺,后和该寺智恩和尚同渡口本传经讲学,慧远和东林净土宗教义也随之传入日本。寺前虎溪,慧远专心修行,影不出户,送客不过虎溪桥,一次他送陶渊明、陆修静边谈边走,不觉过了桥,神虎吼叫不止,三人相视大笑。这则文苑佳话,称为“虎溪三笑”,流传至今。寺东罗汉松传为慧远手植。古松旁为护法殿,正殿神运宝殿供有释迦牟尼,文殊、普贤,阿难,迦叶等圣像,左右两殿是十八高贤堂,殿后有聪明泉、石龙泉、白莲池、出木池等古迹。历代文人如李白,白居易、柳公权,陆游、王阳明等均曾在此题诗。近年,大雄宝殿修复开光。

永修真如寺
建于唐元和年间(806~820)。为云居山历史悠久名刹。
寺在江西永修云居山,因在山巅,故又名云居寺。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改名真如禅院。先后大修17次,最后一次是1953年至1957年由虚云和尚主持。现有面积7000到8000平方米。计有四大部分:一为前殿,二为正殿,三为藏经楼,此三殿依次递进。另有一部分为偏房。此寺影响远及印度,尼泊尔及东南亚欧美各国,其华僧不少是虚云老和尚的弟子。寺内有古银杏一株,直径达2米,高数丈。寺外有赵州关石刻、明月湖、谈心石诸胜。

吉安青原山净居寺
始建于唐景龙三年(709)。唐代高僧禅宗七祖青原行思禅师道场。
寺在吉安市东南15公里的青原山,寺俗称大庙,正门上镌刻宋文天祥手:“青原山”三字,内有天王殿、大雄殿、毗卢阁相骈而立,殿阁内塑有四大金刚、十八罗汉、观音菩萨,铸有千人铜锅、百斤香炉,千斤大钟等古物。净居寺自古为青原山著名胜地,历代名人颜真卿、苏东坡,文天祥等曾到此游览,题词作诗。至今仍留有古人遗迹,遗篇。

第十四节 山东佛寺
济南千佛山兴国掸寺
寺在山东济南市南约2.5公里的千佛山麓。千沸山古名历山,传说帝舜耕稼于此,又名舜耕山,因岩石镌佛,遍布山岩,遂称千佛山。
寺始建于唐贞观间(627~649),寺内千佛岩有隋开皇七年(587)至唐贞观年间雕造的佛像多尊。岩下极乐、龙泉、黔娄等洞也多石佛造像,近年已大半修复。东院塑帝舜及娥皇、女英二妃像。


青岛湛山寺
1932~1935年建。原办有湛山佛学院,培养僧才甚众。因此,国外沿用湛山寺之名修建的寺庙甚多。影响较广。
寺在山东青岛市东部湛山西南,太平山东麓。为市区唯一的佛寺,面积23亩。山门有两石狮,寺前石砌莲花池,院内有大雄宝殿、三圣殿、天王殿及客舍,殿后为藏经楼,旧藏佛经6000余册及古代佛像。寺后东侧小山有八角七级砖塔。寺院南对大海,东四北三面,浮山、湛山、太平山屏列,烟岚变幻,海阔天空。青岛十景之一的“湛山清梵”即此。


第十五节 河南佛寺
洛阳白马寺

位于洛阳市东10公里处,背负邙山,南临洛河,东望洛阳,为中原形胜之地。原建有二说,一为东汉明帝时,一为永平十八年(75)。相传为我国最古的、第一座佛寺。由于天竺的摄摩腾、竺法兰二僧以白马自西域驮经来我国(或谓于永平十年[67]至我国),明帝遂敕令于洛阳城西雍门(西阳门)外为之建造精舍,称之为白马寺。关于寺名的由来,据《梁高僧传》卷1载,相传天竺国有伽蓝名招提。国王尝破坏诸寺,唯招提寺未及毁坏,后因夜有一白马绕塔悲鸣,王遂停毁,并改招提寺为白马寺,后诸寺立,多取此名。故谓东汉明帝于洛阳城西始建佛寺时,系因依准这一典故而称白马寺。相传寺式是模仿印度祗园精舍,寺中有塔,殿内有壁画,摄摩腾、竺法兰二人曾在此译出《四十二章经》,为汉译经典中最早的译籍。寺门两旁有摄摩腾、竺法兰墓塔。另于寺之东有齐云塔(或谓斋云塔),乃后唐庄宗(923~925在位)所建,其塔式为木造之九层塔,宋代靖康之乱毁于战火,金大定十五年(1175)僧彦公再建,清代嘉庆三年(1798)僧圆朗重修,现存为十*0*4层砖塔,高24米。
本寺以年代久远,且屡毁于兵灾,故于唐代垂拱,宋代淳化,元代至顺、明代洪武年间迭经兴复。唐末五代时,禅宗大德弘化于此。金末时则为华严诸师弘教之所。曹魏时的康僧铠、昙谛,白延,西晋的竺法护,北魏的昙摩流支、佛陀扇多,唐代的佛陀多罗等高僧,皆曾于此寺译经。宋真宗亦尝临幸本寺,礼拜摄摩腾、竺法兰故迹。北魏以降,白马寺为北朝佛教中心。原建筑雄伟,住僧多达千人。今仅存天王殿、大雄殿、接引殿、毗卢阁等建筑。所藏唐代经幢、元代碑刻都有较高艺术价值。原有石刻弥勒像,已被盗往美国。1928年,寺为军阀冯玉祥所毁,1931年,

由护法戴季陶及上海杜月笙等人加以重建。建国以后,全寺殿堂进行多次维修,已成为中原佛教胜地。

中岳嵩山少林寺
建于北魏太和二十年(496)。我国佛教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在此创立禅宗,为我国禅宗各派的共同祖庭。在国内外有深远影响。
寺在河南登封县城西北15公里的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唐初,少林僧人助唐开国有功,从此寺僧常习拳术,少林拳遂负盛名。寺内现存建筑有山门、客堂、达摩亭、白衣殿、地藏殿和千佛殿。千佛殿内有著名的明代五百罗汉朝毗卢壁画,约300多平方米。白衣殿内有少林拳谱、十三和尚救唐王(李世民)壁画。达摩亭传是二祖慧可在门外立候达摩,大雪没膝犹不稍动的地方,故又名立雪亭。寺西的塔林,西北的初祖庵、达摩面壁洞,西南的二祖庵以及附近的唐代法如塔、同光塔,五代时的法华塔,元代的缘公塔等,在建筑史上都有很重要的地位。寺内保存有唐以来的碑碣石刻约300余品,其中以唐王告少林寺主教碑以及苏东坡、米芾,赵孟頫,董其昌、日本邵元撰书的碑刻最为珍贵。

第十六节 湖北佛寺
武汉归元寺
清顺治十五年(1658),佛教禅宗的曹洞宗祖师白光创立。为

长江中游名刹之一。
寺在湖北武汉市汉阳翠微街西端。清顺治初由白光法师就明代王章甫葵园旧址创造,为武汉市四大丛林之一。因迭经战乱,屡兴屡废。现存建筑,系清同治三年(1864)、光绪二十一年(1895)及民国初年所陆续重建。内有争》鼓楼、韦驮殿、大雄宝殿、地藏王殿、天王殿、五百罗汉堂、大士阁、藏经楼、念佛堂、斋堂、客堂、方丈寮及僧寮、素餐馆等建筑,有翠微峰、翠微古井等古迹和小亭、花坛、放生池等设置,布局严谨,设计巧妙。罗汉堂内释迦牟尼、观音大士等塑像,形象高大,神情肃穆。特别是五百罗汉,起伏坐卧,喜怒哀乐,各具姿态,各有特色,技艺极为精湛。藏经阁建筑绚丽,其中保存着贝叶真经、龙藏及象牙玉石雕刻、玉佛与珍贵文物。湖北省、武汉市佛协均设于寺内。

武昌宝通寺
兴建于北宋大观年间(110?~1110),是武汉市四大丛林之一。
寺在武昌市洪山南麓。南宋端平年间(1234~1236),由隋县大洪山迁此。原名崇宁万寿禅寺,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始易今名。现存殿宇,多系清同治四年(1865)至光绪五年(1879)
建筑。其建筑特点,皆随山势而起伏,隐现自然,层叠有致,寺内有接引殿、东西厅、大雄宝殿、祖帅殿、禅堂、斋堂、方丈寮和宋铸铁钟、明雕石狮等。寺后有洪山宝塔(又名临济塔)、法界宫,另有层台、奇石,掩映于苍松翠柏之间,益显其庄严雄伟、古朴雅致。

黄梅五祖寺
唐咸亨年间(670~673)佛教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兴建,是有中外影响的禅宗重要祖庭之一。
寺又名东山寺,在湖北黄梅县城东12公里的东山(一名冯茂山)。明万历年间重建,清咸丰四年(1854)毁于兵燹后又重修。现存殿宇有麻姑殿、圣母殿、千佛殿、真身殿,以及方丈、禅堂、僧寮、客堂、戒堂等。自寺前“一天门”达寺后“白莲峰”行程达3公里,遍布名胜古迹,著名的有;释迦多宝如来佛塔、十方佛塔,飞虹桥、大满禅师石塔、讲经台、授法洞,舍身岩、棋盘石、莲花洞等,其中大满禅师石塔为喇嘛塔式,建于石台之上,高5米,是瘗五祖弘忍真身之所。白莲池,相传是五祖手植白莲之处。

当阳玉泉寺
隋开皇年间(581~600)隋文帝为佛教天台宗祖师智(岂+页)修建。与灵岩、栖霞、国清并称为天下丛林四绝。
寺在湖北当阳玉泉山东麓,汉建安年间(196~219)普净禅师结茅于此,梁宣帝勃建覆船山寺,隋开皇时,智者大师继倡立法门,唐贞观中法填又增建,宋天禧末,明肃皇后又重修,并改额为“景德禅寺”,使规模达到“为楼者九,为殿者十八,三千七百僧舍”,“占地左五里,右五里,前后十里”,被誉为“荆楚丛林之冠”。元、明、清都有所修葺。现存主要殿堂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毗卢殿、毗卢上方,东西二堂、般舟堂,藏经楼等,其中大雄宝殿,高2l米,七开间,立柱72根,整个建筑结构犹具元代风格。解放后复经修葺。殿前有重1.5吨的隋代铁镬、元代铁釜、铁钟。寺侧观音石刻画像,为唐代吴道子的杰作。寺内古柏、银杏参天蟠地,并蒂莲开千瓣,月桂四季飘香,为“三楚名山”增添了无限光彩。

第十七节 湖南佛寺
长沙岳麓山寺
建于西晋泰始四年(268),是历史悠久的著名佛寺,被称为“湖湘第一道场”。
寺在岳麓山半腰,是长沙最早的一座佛寺。明神宗时更名为万寿寺,民国初年复名为“古麓山寺”。1944年大殿被毁,仅存前门和藏经阁。阁前左右各有罗汉松一株,称为“松关”。寺内有玉泉,寺后有泉从石隙中流出;冬夏不涸,清冽甘甜,名曰“白鹤泉”。岳麓山下有“麓山寺碑”,为唐李邕撰书,碑全文1400多字,乃述晋至唐麓山寺历代建寺及禅师传法情况。

长沙开福寺
五代楚王马殷(907)建。殿宇宏伟,为著名佛教古刹。
寺在湖南长沙市湘春街外,楚王马殷建寺后,其子马希范又建会春园、嘉宴堂、祓楔亭于此。宋、明、清各代时修时毁。今

寺殿字有三圣殿、大雄宝殿、毗卢殿及山门。大雄宝殿1923年重建。山门额题“古开福寺”。寺内右康熙、光绪年间石碑各一通。

南岳衡山 祝圣寺
唐肃宗时(756~761)建。当时高僧承远于此宏扬佛法,为南岳著名古寺,信徒朝礼之地。南岳佛教协会所在地。
寺在衡山南岳镇东街,距南岳大庙半里。现寺为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重建,主要建筑有关圣殿、大佛殿、药师殿、说法堂、方丈寮、观岸堂、罗汉堂和山门等。罗汉堂内有青石阴刻五百罗汉像嵌左右壁。藏经楼藏有明南藏。
本寺慧思为开山,怀让、幻有正传、密云圆悟等皆曾居于此。唐代承远于此设立般舟道场,勤行念佛,故又称为弥陀寺。代宗大历(766一779)末年,赐“般舟道场”之名。后改为胜业寺。康熙十六年(1677)置行宫以来,改称祝圣寺,并沿用至今。

福严寺
寺在衡山掷钵峰下,距磨镜台约半公里。创建于南朝陈废帝光大元年(567),初名般若寺。天台宗二祖慧思曾久居于此,宜讲《般若经》、《中论》等般若中观的经典,故于当时多被称为般若寺、般舟道场。唐代怀让禅师亦栖止此寺,故世有“南岳怀让”之称。北宋太平兴国年间改称福严寺。现寺为清同治九年(1870)重建。有山门、过殿、大雄宝殿、岳神殿、藏经阁和僧寮等。寺后拜经台岩上刻“极高明”三字为唐李泌所书。寺右古银杏一株,腰围逾5米,迄今已有1400余年。寺前有“三生塔”,即慧思禅师墓。寺旁磨镜台,是六祖慧能大师弟子怀让传法于马祖道一的著名遗址。

南台寺
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503~519)。陈高僧海印、唐无际大师希迁道场。日本曹洞宗尊为祖庭。
寺在衡山南岳西北4公里。天宝九年(750)石头希迁在此著《草庵歌参同契》。日僧晓梅送来日本印藏经一部,1911年《日本僧藏经记》碑文中,称日本僧六休为石头(希迁)四十二代孙。现存建筑为清光绪二十八年至三十二年(1902~1906)时重建。除关圣殿、大雄殿、说法堂和两侧祖堂、禅堂、客堂及山门外,还有宋人石曼卿写的“释迦文佛”石刻以及“见相塔”等。

上封寺
原为道观,隋大业年间(605~618)易观为寺。在祝融峰顶,为南岳名刹。
寺旧名光天观,在衡山祝融峰下。隋大业间改寺后历经重修,现仅存后殿。寺后山顶有望日台,山上有松龄在500年以上的古木。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