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石岩著:禅语空人心(3)
一、开阔的心理生活空间
在日常生活当中,心胸必须开阔,才能和光接物,才能从容地待人处事。一个人若有海阔天空的心量,必能见识广博,气量大,能包容别人,不易跟别人冲突,人缘自然好起来,生活也就快乐无忧。各位想想,人际间的冲突,往往都是缺乏空间,就好像两部车子,总是在没有空间时才真正发生碰撞。驾驶人可能疏忽,可能一时违反交通规则,但是这未必一定发生车祸,车祸的现象是在没有空间可以闪躲时才发生。所以我们必须建立交通规则来争取空间,必须驾驶人遵守规则才能建立空间,必须时时注意争取空间。没有空间就有大难。
人与人之间所以会闹意见、起冲突,彼此对立,互不相容,是因为彼此都缺乏心理生活空间。禅告诉我们,人不是要生活在“无记空”里头,连一点意见都不表达,而是要有心理生活空间,才能彼此圆融相处。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因为每个人生来的根性不一样。所以我们必须建立“空”的心量,“心如虚空”才能涵容万法,互相尊重,和谐共存,一切如如自在。
这个礼堂就是一个空间。有了这个空间,今天我们才能在这儿聚集一堂,举办演讲会。如果这个礼堂堆满了杂物,那么礼堂的功用也就消失了,礼堂原有的本质也就不存在了。老子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无就是空的意思,空是万物所以能生存,能并育成长的原因。
二、达观的态度
现代人太忙碌了,太紧张了,如果没有达观的修养,恐怕心理就要不卫生,就要生玻一个人若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很挂心,都很在意,就会觉得心情沉重,很不快活。禅则告诉我们要在“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照破种种尘劳。人总是在尽心努力之后,要放旷达观,才能培养锐气,使生活有朝气,所以要学会“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有了好的休息才有好的活力。
现在我给各位讲个故事。唐朝的时候,有一位法眼文益禅师(是法眼宗的开山祖师),在未悟道前,曾到处参访行脚(旅行)。有一天他参访罗汉桂琛的道场,见到罗汉相谈甚欢。他们也讨论到“万法唯心”的道理。后来法眼要离开了,罗汉就问他,你刚刚说万法唯心,现在我问你,院子里那块石头是在你心中呢?还是在你心外?法眼说,在我心中。于是罗汉说,唉!好一个行脚僧,你何苦把那块大石头压在心中呢?法眼于是有所领悟,便留下来跟罗汉请教学习。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什么事都放不下心,我们就会扭曲生活的大好本质,而闷死了自己。
我发现许多人所以生活不快乐是因为心灵塞了许多烦恼,心量狭小,不能宽容,所以觉得痛苦难过。一个人要想有个喜悦的人生,达观是必要的。从前有一位布袋和尚(据说他是弥勒佛的化身)说:
“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
这里所谓的布袋就是胸襟。当一个人心胸旷达时,生活的智慧必流露出来,一切都能顺心自在。
三、恬淡少欲
去年我在佛光山举办的“世界显密佛学会议”上见到慧深法师。他在电台每天晚上用闽南语讲经,是传布佛法与生活艺术的菩萨。在休息闲聊时,他告诉我一段有关他自己的故事。他在年轻时便担任播音员,当时他是个很活泼,对人生充满憧憬的青年。但是他总是觉得人生好像需要有个究竟的道理,于是决定去请教一位老法师。当他到深山里去求见老法师时,却吃了老法师的闭门羹。只告诉他说,你是另一种人,我们属于两个不同的生活领域,以后不必来找我。老法师就走开了。慧深法师当时想不透为什么会被拒于千里之外,于是第二天又去看他,一定要问个究竟,老法师终于为他点破了。他说这世上有两种人,一种人生活在贪婪里头,所以满桌佳肴,食而无味,满柜子衣饰,出门总缺一件衣裳,家有千金心犹不足,心中赤贫甚于乞丐。另一种人清淡饭菜,餐餐足食;两件衣服,足够替换,丰足自在。你是属于前者,我是属于后者。现在你可明白,你要请教的生活道理,我这里没有。慧深法师甚为折服,拜为受业师父。这个小故事所揭示的一个真理是:生活之道在于恬淡,而不是在于贪婪。
四、分别下的困境
禅告诉我们不要起“分别想”。分别使生活陷于比较,导致对自己生活的否定,所以禅家说:“不起分别想”。俗语说:人比人气死人;比较会使我们否定自己,造成迷失。
每一个人有自己的因缘,有自己的环境和际遇。依照自己的际遇去生活,不跟别人比较时,虽然箪食瓢饮,也会过得自在快乐。反之,如果处处要向别人看齐,别人有轿车,自己也想有,别人华屋广居,自己也想要,这就很容易误入歧途了。
不起分别想就不会被物欲奴隶。人总是在比较色相时,我们才好美色;在比较音声时,才沉迷于别人的奉承。眼、耳、鼻、舌、身、意都是分辨的器官,我们要善用它来增进醒觉的智慧,而不用分别心来惹起许多生活的幻觉,所以六祖慧能说:
“常应诸根用,不起用想,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
分别想就是一种虚妄,它有害于健康的心理生活。
生活的统整
禅对生活还有一个重要的启示,那就是生活的统整。禅者非常重视一个人能言行一致,心行如一,落落实实的去生活。这就是生活的统整,它有以下几个涵义。
一、平等心的统整
这是博爱平等的大慈大悲心,各位都是未来的老师,我现在举一个教育上的问题,来说明这个平等心。一位老师任教的班上,总会有成绩好的学生,也有成绩差的学生。有的学生很听话,有的学生顽皮好动,每个学生都不一样。如果你有了成见,有了差别心,就会喜欢“好学生”,不喜欢“坏学生”。这一来老师就有了好恶,那就教不好学生,也可能因为你的好恶,而影响学生产生不合理的或错误的自我观念。事实上,这些学生是平等的,是一样的好,一样的优秀有用。你想想!一个功课好的学生,将来可能成为工程师,设计一栋大厦的蓝图,但是真正去建造那栋高楼大厦的人,也许是那些你认为“成绩不好”的学生。所以我认为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不好的学生是平等的,你一定要一样的爱护他们,一样的喜爱他们才对。
我想每一位老师一定会讨厌那些爬高爬低的顽皮孩子。但你一定要注意,这个平时会令你担心,令你伤透脑筋的孩子,将来就是站在二十几层高的鹰架上,为我们建造高楼的勇士。社会是一群根性不同的人组合的,每一种人都是社会上有用的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那么尊贵。
人唯有抱持平等心时,始能统整别人与我的关系,从而发出智慧与慈悲,产生仁爱与平静的态度,能以平等心待人,才能看出别人的优点,别具慧眼欣赏别人的优点。这就是禅者所谓的妙观察智。有了妙观察智,才可能过现实的生活。
二、感情与理智的统整
禅是感情与理智的融合,心智与行为的一致,福与慧两者兼修。佛家说,“皈依佛两足尊”就是感情与理智的统慧,用现代心理学来说,就是人格统整。
现代人有一种共同的特质——疏离感。总觉得别人和自己有距离,自己是孤单无援的,是寞落的,于是衍生成一种疏离的行为模式。每当感情激荡时,理智消失了,于是激情化为汹涌的情绪化,使行为变得亢奋,失掉冷静思考的能力。当他冷静时,却又显得那般智性化,以致严苛的对人情产生厌恶。性格两极化的结果,使我们想爱而没有能力去爱,使我们充满了偏见与不安。现代人的婚姻问题,大抵发生在这种不能统整上。夫妻间的不停争吵,失去互爱的能力,追根究底就是彼此责怪对方的错,谁也看不出谁是可尊敬的或可爱的,因为感情与理智的疏离,导致了彼此之间沟通的困难。
这种心灵上的疏离现象,在我们的社会上处处可见。譬如说大部分的人都希望环境整洁,生态环境得到保护,但自己却不注意地在破坏它。我们也知道要尊重别人,但我们总是对别人百般挑剔,对自己多方纵容。
禅家的合掌,代表着人我的融合,感情与理智的统整,福与慧同时兼修。他们时时刻刻在合掌,时时刻刻去实现它。
三、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统整
我们的思想、情感和一切行为,总是受到时间因素的制约。有些人经常生活在过去,一味地回忆过去,幻想过去的光荣或仇恨。这样的人,心理是老化的,而且是有偏见,有成见的。有些人则生活在现在,他们“今朝有酒今朝醉”,或者“有花堪折直须折”,这样的人是现实的,是纵欲的。至于生活在未来的人,他们生活在一个空中楼阁,一种虚妄,那也是虚幻的。
人必须同时生活在过去的经验,现在的事实和未来的憧憬中,同时又要离开这三者可能带来的执著,所以又是超愈的。禅家称这种统整为“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是《金刚经》的精神所在,现在我给各位再说个故事:
在唐朝的时候,四川省有一位佛学者,叫德山宣鉴,他专攻《金刚经》,而且对这部经的种种注疏,都广博的涉猎。有一天,他听说南方禅风很盛,可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他很不以为然。于是挑着他最精通的经书,由四川往湖南走,要去跟他们辩论。在路上遇到一个老太婆在卖饼。他又倦又饿,便放下担子,走向老太婆买点心。老太婆指着他的担子问:“这些是什么书?”
德山说:“青龙疏钞。”
老太婆又问:“是讲什么的?”
德山说:“《金刚经》。”
老太婆便说:“我有一个问题,如果答得出来,免费供给点心,否则请到别的地方去买。”他说:“《金刚经》上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不知道你要点的是什么心?”
德山当时还没有得到禅的指受,实在答不出来,只好饿着肚子,担着担子又继续往南行。但他以后的悟道却奠基在这一次偶然的脑力激荡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必须超愈于过去、现在、未来,同时还要回到当下落实的生活。这就是禅者的生活观,是清醒自在的态度,当时德山如果拿了点心就吃,老太婆会不让他吃吗?
禅与自在的态度
禅家最能清心自在了,自在表示一个人随遇而安,不受外境的引诱,能够当自己的主人。所以禅者很重视自我肯定,禅强调无我,所以才真正肯定了自己,因为他没有牵挂,能够平直去生活的缘故。禅者的心情能一直保持平静,如如不动,也是因为这个缘故。大梅禅师是马祖的学生,当他听到老师开示到“即心即佛”时,便开悟了。后来他到一个山上继续清修。有一天马祖叫另一位学生去考大梅,告诉大梅说,现在老师已经不再教“即心即佛”的道理了,而改说“非心非佛”。大梅回答说,那老和尚误人(即悟人之双关语)没有个了期,任他说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那位学生回去告诉马祖。马祖说“梅子熟矣1一个禅者总是那般的圆融,那般的稳定,所以心理是成熟自在的
一般人很容易人云亦云,见利思迁,自己把握不了自己,那就容易被分歧的价值观念蛊惑,也是导致名利薰心的主要原因。一个容易动心的人,总是跟着别人流行。跟着别人流行的人,他的心中存着相当程度的不安和不自在。
自在的人有一种特质,那就是能了解自己,接纳自己,能承担自己的生活。所以他是达观的,是快乐的,是实实在在的。禅不能使你免于饥饿,不能使你免于衰老病死,但能教你如何承担,获得法喜。
由于每个人的根性因缘各不相同,所以每个人都要有醒觉的功夫,才能真正自我肯定,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人生,那就是禅家所谓的“自悟自度”了。
平常心与欢喜心
禅家总是抱着一个持平的生活态度。他们揭示平常心即是道,道在平常生活中。什么叫平常心呢?平常心就是生活要正常。有一次有源律师(律宗)问怀让禅师说:“和尚修道还用功否?”
怀让答道:“用功。”
有源又问:“怎么用功?”
怀让说:“饥来吃饭,困来睡觉。”
有源说:“所有的人都如此,怎么算是用功呢?”
怀让说:“那不一样,他们吃饭时不肯好好吃,却百种须索,睡觉时不肯睡,却要千般计较,所以不同。”
现代人整天为了过分的贪求,弄得饮食无味,坐立不安,失眠与焦虑。这些现象已成为现代人的通病,都是失去平常心所致呀!
从前有一个叫陈道婆的,他有鉴于那些打柴的憔夫,每天为三餐辛苦,一心一意砍柴和卖柴,而忽略了生活的本身,以致苦不堪言。他很感慨地说:“高坡平顶上,尽是采樵翁;人人尽怀刀斧意,未见山花映水红。”
挑柴砍柴和卖柴固是忙碌辛苦,所为的无非是生活。如果在工作中不能体会个中的情趣,那么辛苦的工作就显得失去意义了。
禅告诉我们生活的本身就是一种丰富的意义。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工作如果违背了生活的本义,那么工作就会变为沉重的负担,永远生活在困境里。请注意!工作与生活就是生命之歌。
各位教授先生,各位同学,让我们一起唱着禅歌,过庄严的生活,并享受无尽的欢喜。
第九讲 人人心中有净土
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 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唐朝·六祖慧能今天我们能在净行法师主持的灵山讲堂,聚集一会,共飨佛陀法食,真是因缘殊胜,悦乐万分,共同参赞这“灵山法会”的妙悦。
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创造心中的净土”。在未开讲之前,我们把题目稍作解释。经上说,佛要从心中作,不是向心外求,而“自性本自清净,本自具足”,为什么还要去创造心中的净土呢?是的,吾人自性本来清净,能生万法,但是由于我们受境所牵,受到情染,心生愚迷,虚妄烦恼,以致“性地”受到污染。正因为人的性地受到污染,精神生活不能提升,自性般若不能显现,所以现在不能过实现的生活,未来(人生的终点)不能超生于佛界(一真法界或精神世界)。所以我才订下这个题目,说明净的本质,净的创造性与喜悦,净的培养,和净土的宇宙观。
心中自有太阳
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一个内在的心理世界,它与外在的世界一样,有山河大地,有时雨春风;每当风雪交加之后,总是恢复晴空万里,万物峥嵘。你知道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光明力量吗?那是在这个内在心理世界里,有一个伟大的法体,一颗纯真的心,一股活泼的创造力量,那就是我们心中的太阳。它带给我们光明和温暖,治愈我们的创伤,光耀亮丽我们的人生。它赐给我们朝气和活力,让我们有毅力转败为胜,化挫败为积极,转逃避为进取,扫除贪、睼、痴三毒,化烦恼为菩提,去过喜悦实现的人生。
你必须懂得应用心中自己本有的光明性智,这光明性智是本自具足,本来就有的。只要你扫除心中消极的念头,你的光明性智就会出现:只要你不被物欲所蒙蔽,你的智慧的太阳就会高照,只要你宽容别人,你的心中即刻晴空万里。
在《华严经》中讲到宇宙的主体和精神世界的基元,现出毗卢遮那佛,你知道这尊佛代表什么吗?这尊佛象征着光明自在。毗卢遮那佛的意思就是光明遍照的醒觉,所以这尊佛的汉文译名就是大日如来佛。它就是法身佛,就是精神生活的主体,也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本来就有的光明面,本来具足的智慧,本来自在的菩提。
现在我们要注意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每个人既然心中都有一尊大日如来佛,那么我们的光明觉性为什么显现不出来呢?各位仔细想想,你的光明觉性真的一点也显现不出来吗?真的生活在无尽的黑暗世界,一点儿光明面都没有吗?不然,你其实表现了许多光明面,比如说你崇尚客观和理性,通情达理和实践善行,表现慈悲和同情,发挥积极向上的精神等等。这些都是光明面,这些都是我们心中自性如来,光明遍照的力量。但是,你我的心中也未必始终光明如一,总是有贪婪和憎恨,免不了为爱欲而烦恼,破除不了虚妄的名利,熏染其中而不能自拔。这些又是我们的消极和烦恼。因此,我们正生活在光明与黑暗并存的心理世界。
为什么我们会处于喜悦自在与烦恼痛苦之间呢?为什么佛陀要强调般若(智慧)和烦恼是同体呢?为什么我要生活在有恨也有爱,有喜也有悲,有同情又有憎恨,有善良又有罪恶之中呢?各位请注意!昆卢法性是绝对光明的,我们心中的太阳是绝对光明的。我们所以会生活在光明与黑暗的矛盾,善良与罪恶的矛盾,爱与恨的矛盾,是因为我们心中有了障碍,有了成见,有了执著,有了一口咽不下的怨恨之气。
这些障碍就像是乌云一样,障蔽了阳光,阻隔了光明的来源,所以我们的心情也跟着阴霾起来,快活不起来。禅家告诉我们,你必须扫除心中的障碍,那就是净的功夫,使你的心中成为净土。风和日丽,万物并育,免于狂飙和霜雪的凌虐,免于雷电的袭击,免于一切烦恼和坏念头的危害。
人只要彼此能把成见放下,就能和谐相处;只要不拘泥在已学的知识,我们就懂得创造;只要不斤斤计较过去的恩怨,一切自然平静;只要你放下贪婪之念,你再也不会穷困;只要你不再自我中心,只顾想到自己,你就不再觉得别人亏待你。这就是净心的真谛,也就是促进光明醒觉的唯一途径。
净心能使智慧的光明性显露出来。精神生活的智慧没有成规可以引用,没有过去的教化可以直接套用,因为它必须建立在自由自在的光明觉性上。所以六祖慧能说:
“自心地上,觉性如来光明。”
每一个人都必须净化自心,使自己真正从许多偏见、自私和欲望中解脱出来,那才能放旷而行。真正的公义不是用一些现成的规范来衡量,而是用净心不偏私来实现。真正的自由不是放纵自己,为所欲为,而是从欲望的纠缠中解脱出来。
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里,价值观念是多元的,所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们的意见是分歧的,所以众说纷纭;如果我们不去实践净行,就会生活在盲目和肤浅的躁动之中。
我们生活在多元的社会体系之下,人的交往是复杂的,所以我们很容易陷于纠纷;彼此之间的竞争是剧烈的,所以很容易摩擦。因此,如果没有净行,我们无法获得安稳。
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请净一净心,把一些无关紧要的顾虑放下,光明本性自然发挥功能,发现最好的解决之道。当你有了什么苦闷情绪时,记得把它摆开,去旅行,或者找个朋友聊聊天,你的恶劣情绪一过,积极的活力将再露光芒,因为你心中自有太阳。
洗去心中的忧闷
每个人都要懂得洗去心中的浊恶情绪与愤怒,才能恢复本有的自在与活力。生活在这个紧张复杂的工业社会,想要保持恒常的清净并不是那么容易,所以学会如何排遣忧闷,获得自在,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唐朝神会和尚说:
“常生清净心,定中而有慧。”
现在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我们身在尘世,要如何才能常生清净心呢?关于这个问题,属于北禅的神秀禅师认为要“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虽然这是一种消极的方法,但对于现代人如何修持净的功夫,仍然不失为好方法。因为我们生活在烦浊的社会中,总免不了要发生紊乱,产生心理困扰的。因此,我很推崇一位心理学家所说:你每天都要打扫一下心理殿堂,在出门时,记得提醒自己,今天就是一个快乐如意的日子;回家时,记得把你沾染的灰尘和烦恼掸落,回复清净之身。
最近我读到高登(Arthur Gordon)所写一则亲身体验的故事。他说,他到壮年,事业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可是最近却觉得心灰意懒,有着莫名的苦闷与空虚。渐渐地愈发觉得严重,一直到有一天,不得不去看医生了。他去看一位医生,告诉他自己的身心情况。
“你并没有什么玻”医生说:“如果你想治疗你现在所说的病,我倒愿意开个处方给你试试1医生随即拿起笔纸,在四张纸上各写了几个字,分别把它摺好,放在一个药袋里,送给他说:“你明天要照我的话服用,九点钟以前自己到海边,不能带报章杂志,不能听广播,可以带一点午餐,到了海边,分别在九点、十二点、三点和五点,依序各服用一帖。”
他半信半疑地走出诊所。第二天依照医生的嘱咐来到海边,下了车,看着无垠的大海,海风迎面吹拂。九点钟到了,他打开第一个处方,上面写着“谛听”。他真的静下心来谛听,他听到海涛声,海鸟的啼叫声,海风拂面声,望着一碧万顷的海和天边的浮云,听着大自然的节奏。慢慢地,他忘掉了自己,而投入属于大自然才有的安宁。他的心胸与大自然的壮阔似乎拥抱吻合为一体了。他的郁闷被海风吹散了,被海涛洗净了。他甚至可以听到自己心跳的自然节拍,陶醉在无忧与忘我的清净世界。
到了中午,他打开第二个处方,上面写着“回忆”二字。他开始回忆自己的过去。想到少年时代的无忧无虑,想到创业时期兢兢业业的精神,想到事业初有所成的喜悦。他在海滩上优游地漫步,想着过去偌多的绮丽往事,父母的慈爱,兄弟间海滩的嬉戏与追逐。
太阳已渐渐移到三点钟的位子,他打开第三个处方,上面写着“检讨你的动机”。他坐了下来,仔细地想着自己做事的动机,觉得早年创业时代,总是为了服务的观点,热诚地工作,而现在呢?自己好像都是为了利益,彼此强烈敌对,只顾赚钱,失掉了经营事业的喜悦,他告诉自己,人毕竟是要关怀别人才有温暖。想到这里,自己已深有所悟了。
到了傍晚,他打开最后一个处方,上面写着“把烦恼写在沙滩上”。他走到沙滩,写下“烦恼”两个字,一波海浪随即淹没了它,洗净了它。他走向归途,深悟人生的道理。
从此以后,他再度恢复活力。因为他知道自己该怎么生活,该做些什么。医生的教诫,虽然只有四张小纸条,但它的效用,岂是药物所能及。
禅学非常注重反省与忏悔。《六祖坛经》是禅学的宝典,其中“传香忏悔”那一品,六祖慧能传授了无相忏悔。它的本义,就是要个人从许多名利色相中解脱出来,心生清净,发大智慧。他说:
“今与汝等授无相忏悔,灭三世罪,令得三业清净。”
当我们透过净化的过程,使自己的身、口、意三方面真正清净无染时,我们就获得心灵的自由。把现在、过去和未来三世的错误与痛苦一起忏悔改正,我们就能从烦恼中解脱,去过现实的生活。转识成智是净
我们都是平凡的人,免不了受到外境的干扰,而产生种种错误的想法。这些错误想法是导致我们生气、愤怒、忧郁和苦闷的原因。使我们变得不净,变得痛苦万分,很想解脱这些痛苦,但却无从着手。
如果我们去求助于禅家,他会告诉你,真正使你痛苦的是你自己,是你自己为自己预设了一个痛苦的圈套,然后钻入其中呀!六祖慧能说:
“一切众生自蔽光明,贪爱尘境,外缘内扰,甘受驱驰。”
有一位禅门弟子,对于一切烦恼源自取,既取之,又如何解脱,颇感困惑。于是很有技巧地问他的老师。他说:
“老师,如果一个人从小就钻进一个缸子里,当他慢慢长大之后,想要爬出来,却无从脱困,请问怎么办?”
他的老师在他说完问题之后,叫了弟子的名字一声,弟子随即应喏。
老师说:“这不是已经出来了吗?”
人在何时醒觉过来,何时就能离开那虚妄的意识,在我的辅导经验中,许多人有了情绪困扰,都是因为把一切事情看成非白即黑。稍有不如意,就会以全盘尽失的心情去看待它,不断往坏处联想。所以就作茧自缚,坐困其中。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理论,认为我们所有的困扰和苦闷都是因为认识偏差所引起, 为了要消除这种心理困境, 贝克( Aron T. Beck) 研究了所谓认识治疗法(Cognitive therapy)。他的结论是:“情绪并不能够决定思想。恰恰相反, 是思想决定了情绪,所以你的思想正确,你就会觉得舒泰。”从认识疗法中,我们可以归纳为三个原则:
你的不净的心情是由于你思想运作的结果。
你的抑郁是你的思想被消极性所吞噬;你总认为事情就是如你所想的那么糟,所以才更痛苦。但事实并不如此,是自己扭曲了事实。
消极的意识,足够扭曲事实,把你带入痛苦的意识之牢。
认知疗法就是要指导一个人能正确的认知。禅学又何尝不是呢?有一天一位学生问司空本净禅师说:
“十二部经教,都是为了接物度生,如果有一个人心中都是不净的虚妄,如何才能转变他,让他看到真实呢?”
本净禅师说:“因为有虚妄的错认,所以要引他去发现真实;要让他认识到他的意识思想本来就是一场空想呀!”
禅家所使用的方法就是破除虚假的意识假相,只有这样心地才真正净露出光明的本性。不过,禅家也使用“转识成智”的方法,在“情存一念悟”中,去“宁愈昔时迷”。这怎么说呢?现在我用一个例子来说明。
今年的春天,有一位陈先生来看我。他说他跟家里的人失和,每天总是吵个没完。他总觉得别人都在存心捣蛋,刁难他,给他为难,他觉得非常痛苦,每天心头气得发痛。经过一段时间的谈话,我发现那都是陈先生自己在挑剔别人。他的眼睛所看的,耳朵所听的,鼻子所嗅的似乎都是不好的。于是我教他每天去寻找别人的优点,去欣赏别人的优点,要他重新去认识别人。当一个人能认识到别人对他是“和善”的时候,一切就自在下来。这位陈先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他的情绪生活改善了很多。
我拿这个例子供教育系学生作“认知教学”的研讨。结果有一位学生跟我讨论到进一步的假设。他的问题是:“如果陈先生的家人确实让他看不惯,又不能离家出走,那该怎么办?”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因为人生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如果不能克服这种问题,一定每天气愤不堪。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要能承担”。在禅学中有一个故事。唐朝的时候,招提慧朗带着困惑和苦恼去参访石头希迁,问说:“如何是佛?”
石头回答说:“你没有佛性。”
招提又问:“那么飞禽走兽等蠢动含灵是否有佛性呢?”
石头说:“蠢动含灵却有佛性。”
招提不解地问:“那么我为什么没有佛性?”
石头说:“因为你不肯承担。”
不肯承担的人就缺乏宽容,缺乏宽容的人心中必然拥滞,一切放不下心来,产生邪知邪见,因其不净,所以障蔽佛性。
各位!一个人怎样才能承担呢?现在我再举一个例子。有一位女士告诉我她的不幸遭遇,希望我能给她一点意见。她说,她的丈夫另寻新欢,外头另有女人,使她在婚姻生活上受到严重的创伤与困扰。她忍无可忍,经常和丈夫吵架,现在她已绝望,决定要跟他离婚。问我的看法如何?
我告诉她说,你有两三个孩子,在还没有离婚之前,他们至少还能看到父母亲,离婚之后,他们会如何呢?你以为离婚了问题就不存在,事实上问题可能更严重。我问她:
“你先生真的一无是处?他从来不回家?不负担家计?”她摇摇头,因为她先生每天回家,按月负担家计。经过一番咨商,她同意我的看法:不离婚确实比离婚好得多了。现在的问题是:感情的这口气她咽不下去。于是我告诉她说:“你是虔诚的佛教徒,信佛学佛,你有没有听说过‘烦恼即菩提’这句经文呢?今天你所遭遇到的感情纠纷固然是痛苦的,但是这些痛苦正是你性灵修养的资粮。你如果学会不被这种感情纠纷所刺伤,你就多增加一分金刚般若。日子久了,你的般若自性大放光明,福慧必然兼得哪1
这位女士突然若有所悟,脸上的忧郁顿然减轻。一段时间之后,她告诉我说,她已能泰然自若了。
放下即是净
放下一件压抑在心头的东西,就是一种净化工作。它使一个人获得真正性灵生活的自由。各位也许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吧!
从前有一位和尚跟他的师父一起行脚。有一天两人要过河,正巧遇上一位姑娘也要过河。姑娘怕水就央求老和尚背她过河,老和尚就背她过河了。过了河,走了好长的一段路,小和尚不解的问:
“师父,有道是‘男女授受不亲’,你怎么可以背着姑娘过河呢?”
老和尚说:“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却到现在还抱着她!”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你一直有一种念头,像打死结一样老不通达,那就是不净。
唐朝时一位比丘尼去问赵州禅师什么是佛法大意,赵州用他惯用的启发法,伸手拧了他的手臂。那就是告诉他:就在这个会痛会动的驱体里头,有一尊大自在的清净法身佛。这位比丘尼被拧了之后,很生气地说:
“想不到你还有这个!”
赵州回答说:“想不到你还有这个!”
这个公案就在于说明净心的重要性了。当你是净的时候,你就能直接悟出活泼的知见。当你是不净的时候,起心动念总是摆脱不了它的浊恶。
戒即是自净本心
戒就是一个人的生活格律,没有它我们就失去自治和自制的能力。戒不只对佛门弟子极为重要,其对现代人也一样重要。因为它砥砺我们的心志,使我们变得真正的刚健与自由。
什么是最基本的戒律呢?我想在家佛教徒只要有五戒也就够了。五戒是指:不杀、不盗、不淫、不妄、不饮酒。这五戒是什么意思呢?现在我讲禅学上的一则故事,给各位参研参研。
唐朝嵩岳元皀禅师是一位高僧,后来结庐于嵩岳之南。有一天有山神来求戒,峨冠NFDA6褶而至,从者甚多,轻步舒除,称谒大师。神稽首说:
“我听明正直,讵知师有广大的智辩,请授我以正戒,令我度世。”
元皀禅师说:“你既乞戒,即既戒也。”
山神说:“我还是要请大师正式为我授戒,收我为门弟子。”
元皀禅师应允他的请求,准备几案炉香,为他授戒说:“付你五戒,若能奉行,就说能:不能奉行,就说不能。”
元皀禅师说:“你能不淫乎?”
山神答道:“我已娶了妻室,怎么办?”
元皀禅师说:“不是为此,而是能否不邪淫。”
山神说:“能。”
元皀禅师授第二戒说:“你能不偷盗吗?”
山神说:“我是山神,一点也不缺乏财物,怎么需要去盗取呢?”
元皀禅师说:“盗不是指这个意思,而是只要给你好处,即使坏人你也纵容他;没有给你好处,连善良的人也要受害。”
山神说:“能。”
元皀禅师又问:“你能不杀吗?”
山神说:“我实操权柄,哪有不杀的呢?”
元皀禅师说:“杀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滥杀无辜,无好生之德。”
山神说:“能。”
元皀禅师又问:“你能不狂妄吗?”
山神说:“我为人正直,哪有狂妄的事呢?”
元皀禅师说:“妄不是这个意思,而是一个人的起心动念待人处世不纯厚如一。”
山神说:“能。”
元皀禅师又问:“你能不遭酒败乎?”
山神说:“能。”五戒于是授毕。元皀禅师总结五戒的精要,由于文字简练,我来念给大家听,一起互相勉励:有心奉持而无心拘执,以有心为物而无心想身。能如是,则先天地生不为精,后天地死不为老,终日变化不为动,毕尽寂然不为休。信此则虽娶非妻也,虽飨非取也,虽柄非权也,虽作非故也,虽醉非胮也。若能无心于万物,则罗欲不为淫,福淫祸善不为盗,滥误疑混不为杀,先后违失不为妄,胮荒颠倒不为醉,是谓无心也。无心则无戒,无戒则无心,无佛无众生,无汝及无我,熟为戒哉!
从这个禅学公案中我们可以了解,戒就是为了培养净。能净就无伪,就是无心。无心之心就是真心,这时才有创造性,才能持平判断,才能获得心灵的自由,获真解脱。
自性净土与诸佛净土
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内在的宇宙,又同时生活在外在的宇宙。内在的宇宙就是我们的精神生活,而意识决定了这个精神生活的品质。每个人的生活现象都因为意识或思想的改变而改变,你有了强烈的防卫别人的意识,就会表现出与别人对立的态度与行为。你惧怕别人会伤害到你,自然产生焦虑不安的行为。当你相信某个地方有鬼,那儿就会有鬼出没。所以佛经上说“万法唯心”。
心中充满贪婪,就永远不能知足,永远要受一种“饥饿”意识的驱使,那就是饿鬼。心中充满恶毒、嫉妒愤恨,长久受暴戾之气所驱使,面目狰狞丑陋,所以成为阿修罗。罗欲不止,色心猖狂,被淫欲所驱,邪淫颠倒,散乱愚痴,所以叫做畜生。焦虑困苦,烦恼不止,被无明所驱,丧失心灵的自由,痛苦万分,有如火狱冰牢,所以叫地狱。
反之,自心清净,般若光生,慈航普度,喜悦自在。过实现的人生,就是菩萨,也是大乘法器。人的精神依自己的存心而发展,由精神生活之提升而参入一真法界,这就是内在宇宙与外在宇宙“不二”的道理。所以称为不二法门,又称为“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唐朝慧忠国师说:
“禅宗学者,应遵佛语,一乘了义,契自心源。”
学佛就是为了调养自心,让心不被境转,不被色相所迷,自净其意,落落实实,自自由由,去过实现的生活,那就是等参法界。
我讲一个公案给各位参究。唐朝天台山国清寺,有一位高僧,他是丰干禅师捡回来的,所以名字就叫拾得。他很自在,很逍遥,不落境转,直参大乘。但总是做一些打扫或粗重的工作,常常在别人吃过饭后,才在厨房找些剩菜吃。有一天来国清寺念戒的信众(出家人)很多。拾得就在大家念戒时拍手说:“聚在一起想那事又能如何呢?”维那就责叱他。拾得于是回答了下面这段像荒漠甘泉的禅偈:
“大德且住!无嗔即是戒,心净即出家;我性与你合,一切法无差。”
戒与净是分不开的,戒造就了自性净土。自性净土与西方极乐净土不二,亦不二于十方诸佛国土。所以说“一念万年,无在不在”。
诸位居士大德,佛门同修,我们以此共勉。
第十讲 放下攀缘本来佛
心本绝尘何用洗,身心无病岂求医?欲知是佛非身处,明鉴高悬未照时。——唐朝·智真禅师今天要给各位谈的是禅学中所谓的“空”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也是一个很丰富,很有意义的问题。因为空与有,真与妄,总是在禅学中相形存在。所以禅家说“真空妙有”、“是真亦妄”。空在禅学中不是一个死的观念,而是活的智慧,活的精神生命,是一切万有的源头。在生命的智慧中,空是一种能力,一种活活泼泼,贴贴切切的知与行。所以能空方知有,不真始是妄。现在我们从几个不同角度来接近它,但切记莫要攀缘于文字,否则空亦非空,难期大开性海,喜见菩提之光。
禅家最常说,一切见闻本是空。见闻明明是见闻,为什么会是空呢?
心理无碍即是空
因为我们常常把所见所闻加以曲解,从成见和自我中心来理会,所以所见所闻,无非是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说:“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唐朝志明禅师对心经这段话很怀疑,就去请教本净禅师,他的回答是:
“见闻觉知无障碍,声香味触常三昧;如鸟空中这么飞,无取无舍无憎爱;若会应处本无心,始得名为观自在。”
心中没有成见,没有偏见,没有心机,这时所看、所听、所闻、所品味的样样都是真实无妄,那就是真心的自在。否则认假作真,就不免邪迷失落,惹起无明烦恼了。
在禅者的眼里,凡是能用语言说出来的,都只是假名。如果认假名为道,那就是犯了错误。真正的道就是心,所以说“得意忘言”。得其意忘其言,行于动静,毫无障碍,契乎常道,就是真佛如来。禅家常言:“以心取之是颠倒见,无心取之是悟佛之见”。本净禅师说:
“无相似,无比况,言语道断,如鸟飞空。”
学佛之道,在于自己能发大智慧,获真醒觉,如鸟能飞,自由翱翔,不被种种成见欲望所牵,对生活的种种遭遇能接纳、包容与承担,才是真佛如来。所以一个人若死读经典,只不过是道学者,不能发现真正的自己,旷达地生活。如果一天到晚被种种欲望所牵,那必然是欲望的奴隶。各位现在来欣赏这段唐朝慧忠国师和弟子的对话,或可领会其中的道理。
学生问:“如何才能成佛?”
慧忠说:“佛与众生一时放下,当处解脱。”
学生觉得很奇怪,如果把佛与众生一时放下,不就成为空心人了吗?那怎么能成佛呢?于是又问:“这么放下,怎能与佛相应呢?”
慧忠说:“没有善恶的成见,自然能见佛性。”
学生问:“见得佛性又怎么能证得法身呢?”
慧忠说:“你必须愈入毗卢境地(按:毗卢即光明的本性)。”
学生说:“那么清净法身又怎么来的呢?”
慧忠说:“不执著于追求作佛。”
学生开始怀疑到,如果学佛的真义就是不求作佛,那么佛又是什么呢?于是又问:“照你那么说,佛是什么呢?”
慧忠说:“即心即佛。”
这时学生又有了疑问,如果即心即佛,那么心中有烦恼,有七情六欲,怎么会是佛呢?所以又问:“心有烦恼,怎么会是佛呢?”
慧忠说:“要让烦恼性自然离去。”
学生问:“照你这么说,不就是断灭,而成为无记空了吗?”
慧忠说:“如果用断灭的方法来去除烦恼,就是二乘(非究竟意义),必也烦恼不生,才是大涅。”
从这段问法,我们可以得悉,空的意义不是断灭,不是拥塞,更不是规范化与教条化,而是放下成见,放下执著,放下贪欲,放下别人对自己的苛责,放下憎恨与不满,让心灵真正能发出自由之光,智慧之泉。那就是觉者,就是禅,就是成佛之道。
放下虚幻见真我
根据上面的说法,我们不难体会“道即是空”,因为只有空才能显现真我。所以又说,道即是真如(真我)。但是,各位必须注意,真我是你自己,是你独一无二的如如本性。所以你无从描摹,无从模仿,必须你自己坦荡荡地去发现它,实现它。所以真我是当下现成的,是生活的自然表现。惟宽禅师说:
“思之不及,议之不得,故曰不可思议。”
道即是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的生活意义与价值,所以没有办法言传,而必须由自己去悟,去发现。许多禅师被问到这一关键问题时,总会说:我母亲为我生的嘴巴,不是给你说这个的。或者干脆告诉对方说:我即使说了也只是我的,不会是你的呀!
有一次一位学生问马祖禅师说:“离四句(即一与异;俱与不俱;有无与非有非无;常与无常。指禅无定法。见《楞伽经》一切佛与心品二),绝百非,请老师告诉我,什么是达摩祖师西来的指授?”马祖知道这是不能说破的,说了反而错引了方向,便告诉他说:“我今日疲倦,不能为你说,你去问智藏吧。”
于是学生去问智藏。智藏说:“我今日头痛,不能为你解说,你还是去问海兄(即百丈怀海)吧!”
这位学生又去问怀海,怀海则更彻底的告诉他说:“我到这里也不会。”
这位学生问不出答案,就回去告诉马祖。马祖说:“藏头白,海头马。”意思是说,怀海比智藏更直截了当,更彻底地点出原委。
这样说来,道就是真我,真我必须由自己去发现,并让真我投入生活,不扭曲、不执著、不作为。所以说行、注坐、卧都是道。从前有一位僧人问道:“道在何处?”
惟宽禅师说:“只在目前。”
各位,当下直心就是道。这个直心是真心,是诚心啊!香严禅师告诉问道者说:“兄弟!佛是尘,法是灵,终日驰求,有什么休歇。但一切时中不用挂惜,情不挂物,无善可取,无恶可弃,莫叫他笼罩着,始是学道处。”
各位!佛不是从心外求,而是要从心中做。佛的本义是醒觉,是发现自己,从而肯定本真,提升精神生活,成就圆满的人生,而不是有一个外在的法界可求。反观现代人,大都不愿意当做自己,而一心希望当别人期望的人。这样一来,愈外求,离道愈远,愈认真去讨得别人的羡慕,愈是否定内在的真我,使自己更烦恼,更疲于奔命、更空虚。
空与自由
空是心灵自由的能力。人能自由就能流露出本有的智慧,使生活更真实,更具觉性,更有创造力。于是自由成为禅家修行办道的重要关键。自由是什么呢?
有一位僧人问百丈怀海说:“如何是自由分?”百丈说:“但随贪爱重处,业识所引,随着受生,都无自由分。如今,得即得,或对五欲八风,情无取舍,悭嫉贪爱,我所情尽,垢净俱亡,如日月在空,不缘而照心……。夫读经看教,语言皆须宛转归就自己,但是一切言教,只明如今分。”各位!什么是自由独立,大家一定有所领会吧。
禅家讲的自由是不被欲望所迷,不被五欲八风所牵引,不被三毒(贪、睼、痴)所转,而现代人所谓的自由又是如何呢?现代人把自由误为放纵,错解为“为所欲为”。所以现代人有了更多的烦恼和苦难,因为失掉了真我。
有一次法真禅师答覆一位学生询问什么是佛法时,只是默默地举起一只掸子反问学生说,你会了吗?学生说“不会”。法真禅师说:“尘尾拂子(按:那就是举掸子的那个人)!”
于是学生又问:“如何是学人自己?”
法真说:“是我自己。”
学生问:“为什么却是和尚自己?”
法真说:“是汝自己。”
这个自己就是真正的主动举起掸子的人,是能自由自主的自己。
自由表示自己是醒觉的,是行动的主体,是独立自由的判断,不被外境所扭曲。所以生活行动起来非常自由,没有勉强。我再讲一个故事,给各位参究。
唐朝耽源应真禅师是慧忠国师的弟子。有一天他提着篮子回方丈室。国师问:“篮里头是什么物?”
耽源回答说:“那是青梅子。”
国师问:“青梅子用来作什么?”
耽源说:“是用来供养的。”
国师说:“青的梅子尚未成熟怎么供养呢?”
耽源说:“以此表献。”
国师说:“佛不受供养。”
耽源说:“我现在就这样在供养,和尚你呢?”
国师说:“我不供养。”
耽源说:“你为什么不供养?”
国师说:“我爱果子。”
各位!这段对话是多么生动地表达:我没有果子,所以我不供养。我只有青果子,就以青果子供养。那种平直清净心,是多么率真单纯!但是,你我是否能如此率真呢?我知道大部分的人,总喜欢打肿脸充胖子,总觉得自己必须处处跟别人一样,那就失去生活的喜悦和心灵的自由了。
创造的本质是空
创造力源自空,觉性悟性也源自空。因为空才可能放下现有知识的束缚,悟入生活的真义,掌握事事物物的如来。创造的灵感源自直觉,直觉必须是空性下才能运作。因为直觉非属于理性和知识的系统,它属于非理性的直观般若。
为便于各位了解,创造即空的意义,我再举一个例子给各位参究。唐朝时一位讲经说道的僧人,有一天来参拜监官禅师。监官问:“你做些什么?”
讲僧说:“我讲《华严经》。”
监官禅师说:“《华严经》中谈到几种法界?”
讲僧说:“广说则重重无尽,略说有四种(按:即理法界、事法界、理事法界、事法界)。”
监官禅师竖起掸子说:“这个是第几种法界?”这时,讲僧沉吟良久,答不出来。
监官禅师说:“思而知,虑而解,是鬼家活计,日下孤灯,果然失照。”禅是讲求悟的,讲究发现的,因为只有透过悟与发现才会有真的智慧流露出来。如果读经看教,只有在知解上讲述,对于处理生活上的问题,并没有什么帮助。
有一次行者问大珠慧海禅师说:“即心即佛,哪个是佛?”
大珠说:“你怀疑哪个不是佛,请说说看。”行者说不上来。于是接着说:
“通达了到处可以见佛,不悟则永远见不到。”
禅家所谓的空就是悟的历练过程,因此空不是百无所思的消极逃避,而是空下尘劳之后,才使自己的本身活络起来。有一次一位专修律宗的法明和尚跟大珠讨论到“空”的问题,法明在大珠的禅机接引下,恍然大悟“空”的真义。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下这一段高妙的对话:
法明说:“禅家多落空。”因为法明误以为禅家不重视客观存在的佛力和依据经、律、论所阐述出来的理则规范。
大珠听了很慈祥地告诉他说:“却是座主自己落空。”
法明听了非常惊异。便反问说:“怎么会落空呢?”
大珠说:“经论只不过是纸墨文字,那些都是文字符号所建立的名句,它不是真我如来的本身。你执滞在那些虚有的架构上,岂不是落空吗?”
法明说:“那么禅师你落空否?”法明以为大珠所说的“空”是百物不思。
大珠说:“不落空。”
法明说:“怎么样才不落空。”
大珠说:“文字规范等都从智慧而生。当自己发明心地,创造性自然流露出来,大用现前,何关文字?所以不落空。”
空所涉及的创造意义,又关系到真理变与不变的问题。这是哲学家们常讨论的问题。禅家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则处于超然物外,禅者永远抱着既是变的,又是不变的活泼态度,因此能藉着空而居于醒觉。有一位三藏法师问大珠说:“真如有变易否?”
大珠告诉他说,真如有变易。三藏便批评大珠说,“禅师你错了”。于是大珠问三藏说:“真如有否存在?”
三藏说:“有。”
大珠说:“既然有。若无变易,岂不就是凡僧了吗?你岂未听过古德们说:能转三毒(贪、睼、痴)为三净戒,化六识(眼、耳、鼻、舌、身、意)为六通神(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画通);转烦恼作菩提,化无明为大智。如果说没有变易,那么你就没有正确的领悟。”
三藏说:“照你这么说,真如是有变易罗!”
大珠又说:“若执著于真如有变易,也是不正确的。”
这时三藏大感疑惑了,便问道为什么你刚刚说有变易,现在又说没有变易呢?大珠告诉他说:“如果能发现真我,了了见性,如摩尼珠现色,见者不同,而珠未曾变。若不见性,听到别人家说真如是变异的,便执以为是,那就会错本义。”这时三藏如饮醍醐,便说:“现在我才知道禅宗之深不可测。”
禅所讲求的是彻悟与创造,是真知而非囫囵吞枣。那种记诵之知,不是真正的创造力,不是禅家所认可的。创造性是透过彻底领悟之后,所发出来的真知卓见。
从自我中心解脱出来
禅家的空是没有我相的。“不我相”是指放下自我中心和虚幻的尊严,不贪执名利,不恋眷一切。外物而行,旷达而生活。所以他们常常以“心如虚空”和“出没太虚之中”来说明其去来自由的心量。
有“我相”的人总是自私的,总是囤积的,总是攻于心机,有强烈的自我防卫机制行为的。这样一个我执的人,一定是不自由的,不能达观,不能见真如本性。
人只有放下自我中心,才能真正解脱烦恼,做到诸法不相到。有一次慧忠国师答覆唐肃宗的问法,慧忠没有对他特殊的礼遇,甚至答话时都很少看他一眼。于是肃宗说:“我是大唐天子,大师为什么连看都不看我呢?”
慧忠国师道:“你见过虚空没有?”
肃宗说:“见过。”
慧忠国师说:“它曾对陛下眨目顾示吗?”
慧忠给肃宗指授的是:放下自我中心的“我相”吧!它不但使你自艾自怜,自视不凡之外,还会障碍你的视听,给你错误的见闻。
人生的一瞬
人生只有那一瞬,禅家的看法又如何呢?禅家的看法超愈于常与无常之上,而认为生活的本质也是空的过程。把握生活,悟入真趣,生死自然可以置之度外了。司空本净禅师说:
“视生如在梦,梦里实是闹。忽觉万事休。还同睡时悟。”人生的熙熙攘攘,好像是梦。一旦逝世,又好像从梦中醒过来。所以他又说:
“智者会悟梦,迷人信梦闹,会梦如雨般,一悟无别悟,富贵与贫贱,更无分别路。”
人生的贫富与贵贱并没有什么价值上的不同,问题是你能否从中悟出。
那么人的生命是何去又何从呢?我们来看看唐顺宗与佛光如满禅师这段对话,好有个参悟之趣。
顺宗问:“佛从何方来?灭向何方去?既言常住世?如今在何处?”
如满禅师回答:“佛从无为来,灭向无为处。法身等虚空,常住无心处。有念归无念,有住归无住,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清净真如海,湛然体常在,智者善思惟,更勿生疑虑。”
各位!禅家虽然认为人生如梦,但对人生是达观的,是不执著的,是超愈于去来的,是积极的。但他们所有的努力与服务都表于无念,所有的布施与慈悲都根置于无住(不执取为己有)。来这世上是为众生来的,去也是为众生去的,所以永远常住在清净真如性海里,湛然的性体从未来去。这就是空的真实义。
空是生活的能力与知慧。它让你扫除心中的积郁,放下既有的成见,摆脱欲望的牵扯;让你发出清澈的智慧之光,接纳自己的一切遭遇,肯定生活的价值。它使你有生活的空间,有性灵的自由,有醒觉的事实,有证得法身的凭籍。空使你得到喜悦,得到知足,得到圆满。所以说:放下攀缘本来就是佛。
各位居士、大德,今天我们共聚一堂,共飨佛光给予的法食,殊胜因缘不可思议。我们彼此共勉,共度好时光,与佛如来同游毗卢性海。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