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露集》——禅宗基本
《禅露集》——禅宗基本
现在社会上已经兴起“禅宗热”,书店里或书摊上有关禅宗的书 籍随处可见。早些年人们热衷读铃木大拙的禅学和蔡志忠的禅宗故 事漫画,这些年人们又热衷读南怀瑾的著作。最近,带有浓厚禅 宗趣味的小文章、小集子,比如林清玄等,也深受人们欢迎。对于 我们佛教徒来说,社会上有这么多人喜欢禅宗,喜欢佛教,当然是 非常值得高兴的事。尽管有许多人对禅宗的理解很浅,甚至有些偏, 但毕竟都是向佛的门路。如何引导人们走上向佛的正路,培养人们 对于佛教的正信,正是我们全体佛教徒的责任。
禅宗作为佛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主要普及途径之一,自达摩 祖师首开风气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特别是知识分子的欢迎。即使 在达摩时代,人们对禅宗就表现了极大的热情,“亡心寂默之士, 莫不归信。”从唐朝开始,禅宗逐渐成为汉地佛教的主要潮流, 并相应地形成了通过参禅门径学佛的传统。禅宗与人们特别是知识 分子的日常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所以只要社会生活安定,人 们就会对禅宗倾注极大的热情,参禅风气大盛;历朝如此,并留 下了许许多多美谈,比如:王维与神会,苏东坡与佛印,以及《灯 录》里无数趣味盎然的公案故事,等等。目前,港、台地区参禅 风气很盛,这与那里生活条件较好有很大关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 的提高,大陆也会掀起参禅潮流,现在社会上的“禅宗热”正是 一种预兆。
参禅作为学佛修行途径,实是一项非常艰苦的事业,决不象禅 宗公案表面上给我们印象的那么轻松有趣。参禅参透了,会轻松有 趣;在没参透以前,是很苦的。所以参禅需要我们投入全部的真诚、 全部的热情才行。当然,现在社会上的“禅宗热”,还不叫参禅, 只能说是门外看热闹,就象看电影,他们还正在电影院门口看电影 广告,或者正在买门票,他们还没有进入电影院放映厅里面看上电 影。总的说,他们对佛教的理解还非常浅,甚至有些偏。如果问一 问他们:“禅宗有些什么?”他们大多会答:“参话头,求解脱。” 有的甚至会答:“有趣,好玩。”他们大多被趣味盎然、机锋丛 生的禅宗公案故事本身所吸引而着迷,他们可能还都没有认认真真 想到,这些禅宗公案是历代僧人创作的,从而应该把这些禅宗公案 与僧人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读禅宗公案,一定要把禅宗公案与僧 人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读,否则就容易读偏。比如我们读到“达摩 面壁九年”,不能几秒钟就读过去了,要设心处地想想,面壁九个 年头,是多么的不容易,是多么的漫长和艰难,甚至想到日常起居, 吃喝穿住,风霜雨雪。一般人,即使现在让他在少林寺院住一个月, 可能都受不了,太寂寞啦,太清苦啦。至于说到二祖慧可断臂立雪, 可能很多人一听脸都吓白了;过去常听老和尚说,谁谁燃指割肉供 佛,谁谁刺血写经,现在许多人,打针都咬牙咧齿。即使那些看上 去轻松活泼的公案,也无不是僧人们长年累月苦修的结果。如果把禅宗公案比作美丽的花朵,那么这些美丽的花朵得以生长的,正是僧人们的日常不懈的修持。我们欣赏花朵,不能光看花朵,还要看到支 着花朵的枝叶,甚至根茎、泥土。花朵离不开枝叶、根茎、泥土。 花朵离开后者,便成枯花凋谢。这些禅宗公案故事也一样,离不开 僧人们的日常修持。只有基本的东西深厚了,日常修持的功夫到了, 那么,参禅才能开花结果。如果没有基本的日常修持来保证,参禅 参一辈子也不会开花,更谈不上结果。禅宗有个有名公案,就是大 灵山法会上佛陀拈花,迦叶微笑的故事,佛陀拈出一朵美丽的花朵, 几乎所有的人都被美丽的花朵所迷转,唯独迦叶不被所转。我们读禅 宗公案故事一样,所有的公案故事都是美丽的花朵,我们是不是被 迷转,那就看我们自己。
因此,我们喜欢公案的花朵同时,要念念不忘禅宗的基本。禅宗的基本,也是佛教的基本,就是僧人们的日常修持,也就是达摩 祖师一开始就教导我们的“四行”。“四行”不是什么深奥难懂的 佛教义理,而是通俗易行的学佛基本原则,对于今日的信众来说, “四行”的内容最熟悉不过了,因为上千年以来,大家都是这么做 的。离开了“四行”,禅宗不成为禅宗,佛教不成为佛教。所以, 达摩祖师是在“四行”的基本原则上传授“即心即佛”禅宗殊胜法 门的。“四行”,就是强调了“行”在学佛中的重要性。“行”在, 佛教在,禅宗在。禅宗不会仅仅是参话头,然后一悟成佛,世间 没有这等便宜事,出世间更没有这等便宜事。所以,我们喜欢禅宗 公案,并希望佛教对自己的人生有所帮助,那就不能停留在欣赏上, 还需要了解佛教的基本内容。只要了解了佛教的基本内容以后,才会懂得禅宗之所以是禅宗的道理,懂得参话头如何参法,公案又 是怎么一回事。
佛教的基本是正信、正愿、正行,它体现在佛教徒的日常修持 上。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禅宗也不例外。 首先,不管你什么宗,只要是出家众,都是一样的,一个光头一身 袈裟,平时吃住在寺院里,烧香,拜佛,做功课,守五戒,行十善, 过着与世俗生活有别的日常生活。出家人过与世俗有别的日常生活, 本身就是日常修持,易于培养出家人的净心净行。社会上流传着关 于出家人的俗语: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个人真的能坚持每天撞 钟,三年五年撞下来,他的心行肯定会发生变化,可以说,他的学 佛基本功已经比较扎实了。其次,在禅宗早期,达摩祖师亲自带头 修苦行,书上叫头陀行,面壁九年,实际上就是苦行。即使后来禅 宗有了自己的丛林,还提倡实行农禅并举,“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象我们少林寺,现在还有自己的田地,都是我们僧人自己耕作。 再次,有了上述的日常修持以后,我们再说到禅宗别具特色的“即 心即佛”殊胜法门,以参话头为例。话头很多,各色各样,如:什 么是佛祖西来意,念佛是谁,爹妈生你以前你在哪里,等等。话头 虽异,参法一样,都要求我们全心全意去参。刚开始参,大家觉得 有劲使不上;参得时间长了,只要得法,大家就觉得慢慢得劲了。 参话头不是让我们寻求字面的答案,而是通过寻求答案,通过持续 不懈地寻求答案,使我们进入特定的、无杂念的心境,然后,只要 功夫到了,机缘成熟了,就象瓜熟蒂落,开悟了,终于寻到了人生 的大答案。如果一个人不具备日常修持功夫,没有正信、正愿、正 行,他参起话头来是很难进入那种特定的无杂念的心境,据说,过 去有不少人参话头参神经病了,就是因为善根不够,日常修持没有。
下面谈谈我本人对于禅宗的整体看法。作为出家人,我们所做 的一切,最终都是为了引人向佛学佛,获得人生的大受用,这也是 释迦世尊的本怀。我们不应固守哪宗哪派,好像开小店一样,这不 好。佛教的所有法门,没有哪个好哪个坏,我们也不能说法门哪个 好哪个坏,只能说我们会不会使用法门,甚至会不会创造法门。这 一切,全取决于对象,即具体众生的根性如何。如果是契理契机, 说明我们做得好,如果不能契理契机,说明我们没做好。我们出家 人化度众生,不能只拿一个法门,说我只会棒喝,我只会教人念佛, 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化度众生,要主动走向众生,碰到谁就是谁, 要善于活用法门,要让法门迎合众生,不能倒过来让众生迎合法门, 所以,我们绝不能固守哪宗哪派,不能认为我是哪宗哪派人,比如 我是禅宗,我就不能劝人念佛,如果劝人念佛了,好象就出卖了祖 宗一样,这样不好。这有违佛教教理。我是少林寺僧人,少林寺是 禅宗祖庭,少林寺成为禅宗祖庭是历史造成的,不是谁封的。所以 我还是很开放的,并不自以为什么什么的传人而作茧自缚。这是我 对禅宗的基本立场。
由此反观整个汉传佛教的历史。我认为,有些佛教史书采用分 宗分派的方法论述汉传佛教历史不好,这样做容易掩盖了佛教整体 发展的真实情况。历史上任何一个宗派的产生,以至消失,都是作 为整体佛教发展的一个环节,并对整体佛教的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 用。一个宗派的消长,取决于它与整体佛教发展的关系或作用如何, 不存在各个宗派之间“斗争”的结果。粗粗地分,汉传佛教经历了 初传、译经、整理、弘扬四个过程。唐朝是汉传佛教最重要的翻译、 整理时期,产生的宗派最多。宗派多,表明着佛教教义的细化和完 善,意味着汉传佛教教义建设的成就,同时亦意味着汉传佛教教义 建设的完成。有些宗派的合并、稍歇,甚至消失,是自然而然的, 因为它们做了它们该做的事情,比如:俱舍宗、成实宗,法相宗、 三论宗等。后来禅宗、净土宗、天台宗等兴盛不衰,是由于这些宗 派属于弘扬性质,是化度众生的权巧方便法门,和法相宗那样属 于建设佛教教义性质的宗派不一样,两者的区别有如电视机的使用 和制造。后来禅宗、净土宗、天台宗等兴盛,并不是这些宗派的“ 胜利”,而是汉传佛教已经进入弘扬时期的必然结果。实际上,我 觉得禅宗,净土宗、天台宗等法门差别是很表相的,禅宗的参话头, 净土宗的念佛,天台宗的止息观想,甚至包括打坐,功夫用到一定 程度,境界都是差不多的,都是一个降熄妄想的过程,最后完全熄 掉妄想。
我本人并不赞同唐朝是汉传佛教黄金时期说法,唐朝确实是汉 传佛教教义建设的黄金时期,但教义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弘化。我们 不能用表面的辉煌,比如当国师,受皇帝恩宠,来衡量佛教的成就, 否则就著了外相。相传达摩与梁武帝交谈不契,达摩反对的就是这个。 佛教的弘化是长期的、大量的、平凡的、默默的工作,不是搞政治运动。佛教教义的弘扬和建设,是互为表里的两方面,两者互相联 系,但不能互相取代。
信佛与懂佛
在寺院里或出门在外,经常会有居士或朋友带人见我,说:永信师,这是谁谁,很信佛,是个虔诚的佛教徒。我听了就满心喜欢。但也经常会遇到另一种情形:永信师,这是谁谁,他对佛教很有研究。这时候,我一般都要问对方:“你信佛么?”我认为,要希望佛教对人生真正有帮助,改善人生,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起信。信佛,是学佛的第一步。 所以《华严经》首先强调的就是“信”。信为道源功德母。信,要实信,要一心一意信,不能三心二意信,想起来才信一下,那是不行的。
我从小有跑书店的习惯,过去要找佛教方面的书,只有去古籍书店里能看到一些,主要的还是到大寺院的法物流通处请一些经回来。现在不一样了,可以说走进大大小小的任何一家书店,总能看到佛教方面的书籍。这当然是佛门的大好事,说明现在信佛的人越来越多,想了解佛教的人越来越多。对于这么多佛教方面出版物,有两个现象要引起我们足够注意:一是有关禅宗公案故事方面的书多,什么《一日一禅》呀,《禅案公案百题》呀,《门外说禅》呀,等等,而有关佛教经典不多,有关佛教基本知识和修证方面介绍的更少。二是这些书籍的作者,除了佛教经典外,僧人和居士作者很少,绝大部分是俗人,甚至是不信佛的人所写。这两个现象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引导和满足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们对于佛教的了解和信仰需求;二是由谁来引导和满足人们这些需求。
随着国家政府改革开放政策和宗教政策贯彻实施,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宗教信仰自由,越来越多的人们了解佛教和信仰佛教是自然的。我们佛教界应该对此作出积极的反应,目前佛教出版物上所反映出来的两个问题,实际上归结为一个问题:佛教人才问题。这是佛教自身建设的大问题,记得四年前赵朴老在汉传佛教教育工作会议一再强调:“当前佛教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三个:第一是人才,第二是人才,第三还是人才。”只有造就合格的佛教人才,才能正确引导和满足社会上人们对于佛教的了解和信仰需求;只有造就一大批合格的佛教人才,才能正确引导和满足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们对于佛教的了解和信仰需求。合格的佛教人才,直接影响到社会上人们对于佛 教的正信。现在社会上有不少人自己研究佛教,自称懂佛教,然而 不信佛教,实在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工作没做到家,是我们不会 做工作。如果我们不能主动积极正确地去引导人们了解佛教和信仰 佛教,那么,人们对于佛教的理解和信仰就会发生偏差。比如说, 对于上面提到的佛教出版物有关禅宗公案故事方面的书多,而有关 佛教经典不多,有关佛教基本知识和修证方面介绍的书更少现象,我 就非常担心。我们光读禅宗公案故事的书,得不到佛教基本知识, 反以为禅宗公案表面上的机锋有趣就是佛教精华所在,而自以为懂 佛教。不少人把读禅宗公案故事书,当作世俗生活中类于看球赛、 唱卡拉OK一样的小节目,佛教成了聊天消遣的话题,成了世俗生 活的组成部分。由于这些人不知道佛教是改造世俗生活品质的大智 慧,所以他们对佛教就不会产生敬仰之心,自然就谈不上起信。
那么,如何才能使人们从根本上对佛教起信呢?我觉得:首先是让人们反省自己日常的世俗生活,而不是先了解佛教教义。只有当人们认识到自己日常世俗生活中,由于贪执愚昧怨恨所带来的空苦烦恼,认识到生老病死的无常,而生起厌离世俗生活之心时,再晓以佛理,人们才会从根本上对佛教起信,并且起的是实信,是正信。一个人对世俗日常生活反省得越深刻,越透彻,他对佛教起信越真,发心越切。所以,我们讲“四谛”时,都是先讲“苦谛”。如果一个人对世俗日常生活没生厌离之心,仍然贪恋沉迷在世俗日常生活之中,他是不可能真正对佛教起信的;即使他对佛教很有兴趣,但也只是把佛教当作普通的知识来研究。所以,我们弘扬佛法,一定要记住:我们是在世间,在世俗社会中间弘扬佛法,不是在须弥山头弘扬佛法。我们弘法时,不能一味唱高调,一味讲出世法,曲高和寡,人们跟不上。如果人们离开了我们,不会是人们抛弃了我们,肯定是我们抛弃了人们。我们研究佛法,同时也要研究世法。如何把佛法深入到世俗的日常生活中去,有效地接引众生,始终是佛教的重要工作。为此,释迦世尊根据当时人们的不同根机,亲自订立了八万四千法门,后来的高僧大德根据具体情况也订立了不少新的法门。这些法门看上去是多么的形形色色,但第一步都是一样的,就是使人们起信。能不能使人们起信,使人们在多大程度上起信,是衡量我们会不会灵活使用法门的重要标准之一。当然,起信只是学佛的第一步,并不是说起信了就得道成佛了。但起信确实很重要,迈出的坚实第一步,就是为学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起信有如造高楼的地基,树的根。
如何使人们对佛教起信,起实信,起正信。从我个人的十几年经历中可举三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通过学少林武术使人们起信,少林武术是世俗武术与佛教义理经过一千多年相互融化的结合物。人们通常称少林武术是“禅武合一”,我则称之为“武术禅”。少林武术是少林寺的家宝,它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财富,人类文化的财富,当然更是佛门的财富。我是少林寺僧人,平时也演习少林武术,所以用少林武术接引人们,实是少林寺僧人的方便。接引讲究对机。既然现代武术作为人们日常健身的体育运动而被人们普遍喜爱,那么用少林武术接引人们起信,自然是有效的。人们为什么要健身?是因为人们身体不好,或者怕身体不好。所以才健身。人们的日常烦恼不止于身体,还有其他问题。普通体育项目也能健身,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更不能解决其他问题。我们向人们传习少林武术,除了健身以外,同时把人们接引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使人们感到自己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生一切烦恼问题。少林武术俗称少林功夫,实际上也是修证功夫。人们在学习少林武术的过程中,更加坚定了对佛教的信仰。
第二个例子,是通过开展社会慈善福利活动,使人们起信。开展扶贫救灾助残慈善福利活动,为社会上孤寡贫病伤残灾难者提供力所能及的无私援助,是我们佛教界的优良传统,充分体现了佛陀慈悲救世、普渡众生的本怀,所以最能感召人们起信。为了更好地开展慈善福利事业,在上级领导部门关怀下,我于1994年2月,在郑州创立了少林慈善福利基金会。基金会成立两年多来,在海内外各界热情支持下,积极开展慈善福利活动,反应强烈,受到社会各界普遍赞扬。比如,1995年5月份,河南省商丘地区夏邑县桑固乡张庄村,由于上一年那一带旱情严重,夏秋两季连续歉收,大部分农户严重缺粮,村民生活非常困难。基金会得知详情后,立即给村民们送去一卡车面粉。村民领到面粉后,流着眼泪拉着我们的手说:“我们不信佛,你们也来救我们。”村民们就是这样毫不掩饰地表达着对我们的感激和信任。类似的事例很多。在我们开展的每一次慈善活动中,都无不感受到这样的感激和信任。当然,我们开展慈善活动,并不是为了获得人们的感激,但通过开展慈善活动所激起的人们对于我们的信任,无疑是真信、是实信。人们从最切身的事例中,对我们产生信任,并自然地对佛教产生信仰。由于开展慈善活动是利国利民的正事,所以,人们因此而起的信任,同时也是正信。
第三个例子,是通过办报办杂志出版书籍等,开展佛教文化宣传,使人们起信。以基金会开展慈善活动方式使人们起信,直接真切,效果显著,但有点不足,就是面不广。为了避免不足,我们基金会前后办起了报纸、杂志,向社会各阶层定期报道基金会的活动情况。同时还出版著作,介绍我们的活动和想法。各界反映都非常好。在这里我说一下我们办报办杂志出版书籍的一个基本原则,希望能引起佛教界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同道们注意。如果我们的报纸、杂志、书籍的读者对象是一般的社会读者,而不是佛教徒或僧伽内部,那么,我们的目的就是让人们信佛,而不是让人们懂佛。上面我已说过,让人们信佛,不宜直接宣讲佛理,而应该让人们首先反省自己的日常生活,所以,我们基金会创办会刊《禅露》时,就定下这样一条:《禅露》直接面对社会普通读者,任务就是让人们起信,并决定留出大部分版面,刊登通俗、可读、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同时与佛教教义基本一致的作品。只要所写的是正行,所讲的是正语,就可以了。我个人是非常喜欢六祖《坛经》中的一句话:行正即是道。既是通俗明白的日常行为规范,又是深奥通达的修证功夫。实是接引人、成就人的大方便。
最后,谈谈正信问题。人们对佛教起信以后,我们还是要追究一下,到底是正信还是邪信。比如说,有人为了求神通而信佛,有人为了求升官发财而信佛,有人为了混口饭而信佛,这些都是邪信。一般说来,一个人起正信还是起邪信,与起信的因缘有很大关系。起信的因缘是善事正语,一般就起正信;起信的因缘是外道恶趣,一般就起邪信。实际上,决定一个人是正信还是邪信,从根本上说,是这个人的发心行愿。行愿正,就是正信;行愿邪,就是邪信。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一看到这题目,有人就会说了:又是老调重弹。是的,确是老调重弹,因为这个老调值得重弹,必须重弹,要经常弹。不弹不行。这个老调不弹,学佛就会走弯路,甚至走邪路。现在的人,尤其年轻人,一提起学佛,就想到坐禅,什么数息观想呀,什么四禅八定呀,境界观前呀,空心空佛呀,一大堆。实际上,追求这一大堆东西本身就是妄想,是求,是贪,与佛教基本教理背道而驰。现在的人为什么会对佛教抱着这样的妄想?实在是这些凡夫俗子的生活旧习气使然。他们的生活旧习气是,肚子饿了,不是填饱就够,而是要吃鱼吃肉,越多越好,不怕吃剩一桌子;穿衣服,不是穿暖就够,而是要穿外国名牌,越贵越好;如果有烦恼痛苦想学佛,就要成老佛爷,罗汉菩萨都不要。这些人贪哪,还有痴哪、慢哪、疑哪,等等。我们学佛,正是 要改掉这些旧习气,要从根本上改掉这些旧习气。打坐、念佛,只是学佛的外相。如果没有平时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福德,即使打坐时能入定,可是一做事老毛病又犯了。要从根本上改掉 旧习气,那么我们就从根本做起。我们的根本在哪儿?就是我们的六根所在的地方。我们佛教为什么要把眼、鼻、耳、舌、身、意称为六根?就是因为六根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基础,就象树木的根部。所以,我们从根本做起,就是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做起,就是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做起。我们常说“六根清净”,就是要求我们净化我们日常生活污染,只要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心行净,那么我们的意念就自然而然地随着净了。只有我们的心行意念内外都净,我们的内心就安宁坦然,无牵无挂。六祖在《坛经》里说:“外不著相为禅,内心不乱为定。”一个人能做到于内安宁坦然,于外无牵无挂,这就是禅,这就是定。因此,我们要学佛修行,要改变俗世旧习气,就是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就是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做起 。 这是从根本上保证我们的学佛修行成就,实是学佛的正道、大道。大概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看上去太平常了,不象四禅八定、止息观想、三密相应之类神兮兮,有看头,于是人们就轻视它。人们学佛更象是来看戏,而不是为了了脱生死。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是人们信愿不正;信愿不正,学佛必走邪道。一个人信愿正,而轻视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会走弯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看上去平常,实际上教理很深。按照教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就是我们内在起心动念的外在表现;反过来也一 样,我们内在的起心动念,就是没有表现出来的行为。外在的行为与内在的心念是没有区别的。我们平时坐禅时的几禅几天,境界功夫,实际上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心行福德相应的、对等的。一个人平时心行福德高,他坐起禅来境界就高;如果一个人平时孽障深重,他坐禅坐一辈子也没有境界。我们平时经常说修证功夫,就想到坐禅已坐到哪禅哪天,这都想偏了,真正的功夫,是我们平时的行善积福积德。我们平时行善做好事,修三十七道品,六度万行,并不全是求外在的福报,而是“自净其意”。许多人都把“自净其意”理解为坐禅或念佛功夫,我认为不对,“自净其意”应该就是指“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功夫。我们平时说的修行,我认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正行,坐禅念佛之类是助行。我觉得很多人都低估了十六字偈中“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深意。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不仅与六祖《坛经》里的根本思想:“行正即是道”相契,也与“以戒为师”是同义的,意思完全一样。作恶犯戒,有善不行也犯戒。有人把“戒、定、慧”无漏之学理解为:戒是持戒,定是坐禅,也是错了。“戒、定、慧”无漏之学真正含意是由戒发定,由定发慧,也就是说,持戒功夫到了,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功夫到了,就自然而然发定了,就自然而然发慧了。这里的“定”,不指坐禅入定。坐禅入定不是佛教本身,外道也坐禅入定。坐禅入定对于我们只是一种助行而已。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确实是释迦本尊大慈大悲,为我们后世学佛者铺设的正道大道。易行,人人能行,这种修行功夫,真是行一日。得一日,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个人要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确实不易,这是真功夫。所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也是易行不易呵。“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作为“自净其意”法门,也是体证无我之空理深门。一般人总是从理上把握佛教无我之空理,实际上这才是空的,没用的。只有从行上下功夫,最后才能真正体证到无我之空理。如果光想打坐求空,没有日常行为上的功夫保证,是永远空不了的。因为我们坐在那里,空呀空呀的,那是“我”在求空。即使在意识境界上有那么一点点自以为是的“空”,可是“我”还整个在那儿。如此求空,不是自欺欺人吗?!做不到无我之空,都是假空。一个人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想到别人,忘了自己,他不就是经常体证到无我之空了么!
在这里,我又想到了六祖的《坛经》。后人读《坛经》,一般都很在意《坛经》里的顿悟法门,实际上,六祖的顿悟法门是建立在“行正即是道”的基础之上。没有“行正即是道”的平常功夫,顿悟法门便成了空中楼阁。六祖在《坛经》里为上乘根器开立顿悟殊胜法门同时,更强调“行正即是道”的平常功夫,象“心平何须持戒,行直何用修禅”。“心平行直是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等等,《坛经》里随处可见。说到底,顿悟法门也是日常功夫,是上乘根器的日常功夫。所谓上乘根器,我觉得并不是指那些自以为是的聪明人,应该指心平行直的善业深厚的人。只有心平行直的善行深厚的人,功夫积累到一定程度,机缘成熟,就象瓜熟蒂落,开悟了。所以,“行正即是道”与顿悟法门,功夫上是一致的;前者着重于因的说法,后者着重于果的说法。两者同是日常功夫。所以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我们读《坛经》,千万不要着迷于顿悟法门的外相描述,诸如“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之类。六祖为开立方便这样讲没错,但我们学佛修行者作如此想即错,即是妄想。我们要在“行正即是道”上下功夫,在“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日常生活里下功夫。这里引《坛经》里一则颂,供大家参究: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
但是,令我感慨的是,禅宗发达以后,特别是唐朝以后,参禅之风大盛,人们一心盯着顿悟法门,都想一念成佛,一步登天,而“行正即是道”却少有人提了,甚至陷入顿渐法门之争。这是我们佛教界的悲剧。佛教的基本被抛弃了,而去追逐那些细枝末节。实际上,所有的佛经,三藏十二部,讲的都是基本的东西,也是根本的东西,讲信,讲愿,讲行。讲得最多的就是如何行于正道,三十七道品,六度四摄,佛教重要的就是这些东西,这也是佛教生命力所在。细翻《坛经》,着重讲的是“行正即是道”。在为上乘根器开立顿悟法门同时,也容纳渐修法门,“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本来正教,无有顿渐,人性自有利钝。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所以立顿渐之假名”。
细读史籍和《灯录》,也不难发现,古代高僧大德们都是非常强调日常生活中的正行。如马祖道一的“平常心是道”,不仅仅是见地或境界,实在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修行。即使到了近代、当代,象虚云老和尚等以及在世的高僧大德们,也无不苦口婆心告诫学佛弟子,学佛需从正行开始,日常正行是学佛的根本。过去常有人向我请教“什么是禅”时,我就告诉他:什么是禅?不要胡思乱想就是禅。当然,我们讲“行正即是道”,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讲“以戒为师”,五戒十善,等等,目的是为了在日常生活中证悟无我之空观的深门,而不是为了求福报。如果把这一切看成是为了求福报,那就是著了事相,不能了脱生死,超出六道轮回。这使我想起社会上的“劳模”。“劳模”都是一些心平行直的人,工作勤奋踏实,为国家社会作出很多贡献,所以评上劳模。但我听人说,有时也在报上电视上看到,自从评上劳模后,劳模们一下子感到了周围压力,心里反而觉得累。为什么呢?那就是著了事相,内心纠缠于“荣誉”、“榜样”之中。
我想,这些劳模如果学学佛,就不会有这种成名之累,不要在乎“荣誉”、“榜样”之类,原来怎么做,现在照样怎么做,内心就会轻松、平静。所 以 我们学佛,就是要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止恶扬善,行于正道,不著事相而无所住,因循事理,任运无碍,最后证得无上佛果。其实,我们大家肯定都有过这样感受,如果今天做了一件好事,不一定得到别人表扬,但自己内心就觉得舒服,胃口也好,觉也睡得实睡得香;如果今天做了一件对不起别人的事,别人也没有怎么说,但自己内心总觉得别扭,饭吃不好,觉也睡不稳。因此,我们千万不能轻视我们日常生活中,哪怕很小很小的行为,哪怕一点一点的念头,它们都会影响到我们的内心。这就是我今天重新抬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理由,也希望大家能领会我老调重弹的苦心。下面引六祖《坛经》中无相颂,与大家共修: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
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
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
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
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
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
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
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
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
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
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
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
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
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
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
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
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
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
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1996年10月26日)
枫叶禅露
我这次带少林寺佛教文化访问团一行十五人,访问加拿大,是应多伦多市第二十七届国际多元文化节组委会、加拿大华人联会、鹰达集团北美影城联合邀请的。访问时间从1995年6月13日至7月4日,计22天。这次访问除了参加多伦多市第二十七届国际多元文化节文化活动,还访问了爱明顿、卡加利、温哥华等地。访问期间,通过参加国际多元文化节文化活动,举行祈福法会,表演少林武术,向加拿大人民展示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和博大精深的少林禅宗正法。访问团每到一个地方,都引起了当地极大轰动。这次访问加拿大的成功,再一次证明少林武术在展示中华民族文化和弘扬佛教文化过程中的作用。少林武术是上千年中华民族文化和佛教文化共同滋育出来的成果。加拿大人民观看少林武术,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和佛教文化的源远流长,丰富神奇。访问期间,访问团还拜访了湛山精舍、华严寺、居士林、北美佛教学会等,与他们共同组织佛事活动,并就两国佛教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
国际多元文化节
这次访问的主要内容是参加多伦多市第二十七届国际多元文化节文化活动。国际多元文化节是多伦多市每年一度的盛大活动,已有二十六年历史。今年的国际多元文化节举行时间是6月14日至24日,由七十五个民族社区派出代表,建成四十个不同风格的国际博览馆,每个国际博览馆都展示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包括歌舞、音乐、艺术品、工艺品,以及服装、饮食等等。多伦多市是加拿大华裔相对集中的地方,占本地区人口总数的十分之一,已发展成为本地区少数民族社区的主要力量。以展示中华民族文化的华夏博览馆,是国际博览馆的其中一个。华夏博览馆由全加华人联会联合各大华人社团主办,北美影城协办,地点设在多伦多市郊的万锦市北美影城内。由于北美影城场地宽大,室内设备完善,特别是我们访问团参与华夏博览馆的文化活动,并在6月23日、24日两晚在多伦多市中心美思音乐大厅进行了两场盛大的少林武术公演,使华夏博览馆成为二十七年来国际多元文化节国际博览馆中最出色也最成功的一个,用当地新闻报纸的标题和电视台的台词说:“国际多元文化节,华夏博览馆最有看头。”“少林寺佛教文化访问团参加国际多元文化节,少林武术演出盛况空前。”在国际多元文化节闭幕那天的庆功晚会上,国际多元文化节总裁加萨先生就说:“如果没有少林寺佛教文化访问团的参加,今年的华夏博览馆活动能搞成什么样子,很难想象。”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