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僧团的成立与发展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一、初转法轮

据<过去现在因果经>上说,悉达多太子,在尼连禅河畔菩提树下,入定思维:「第三夜分,破于无明,明星出时,得智能光,断于习障,成一切种智。」成为证悟真理的觉者——佛陀。

佛陀证道后,并没有立即离开菩提树他往,仍在原处禅定思维,他反复思维自证的境界,自己受用法乐。同时思考,为未来行止颇为踌躇:究竟是深入人间,去宣扬真理,普度众生呢?还是明哲保身,独处山林,自享法乐呢?反复思维的结果,终于决定还是深入人群,度化众生。<过去现在因果经>中,说是受了大梵天王的启请,佛陀答大梵天王释提桓因曰:「我亦欲为一切众生转于法轮,但所得法,微妙甚深,难解难知,诸众生等不能信受,生诽谤心,堕于地狱,我今为此故默然耳。」

佛陀所悟之法,微妙甚深,难知难解,恐众生不能信受,固然是使其踌躇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当时的客观环境,可能也是佛陀考虑的因素。佛陀悟道时,印度社会是一个思想混乱,邪说充斥的时代。传统的婆罗门教,祭司们借着主持祭祀,解释经典的权力,勒索财物,欺压百姓。虽然如此,但它根深蒂固,不可动摇(后来佛陀传教,始终没有进入婆罗门教的根据地——阎牟那河地区,由此可见一斑)。而新的沙门集团,所谓六师外道、九十六外道、三百六十三论师等等,虽然各创新说,但有的否定业报因果,有的一切归于宿命,邪说谬论,不一而足。但也各有其信徒和群众,也各有其地盘和势力范围——后来僧伽一直和外道斗争,

须达多长者在舍卫城建祗园精舍时,曾为外道所阻止;大目健连晚年出外传道,为外道乱石砸死;甚至于外道买通淫女,「带盂谤佛」,可见斗争激烈的一斑。观乎此,佛陀最初的踌躇就不为无因了。

不过最后他还是决定了入世度化。最初度化的对象,是他在苦行林中修道时,净饭王派去照应他生活的五名侍者。五侍者后来见太子接受农家女奉献的乳糜,以为太子退转道心,就离他而去。五人此时在恒河北岸、波罗奈国的鹿野苑修苦行。波罗奈距佛陀证道的伽耶山,有近三百公里的路程,佛陀赤足徒步,由伽耶走到鹿野苑。

所谓五侍者,是以年长的乔陈如为首,另外四人的名字是摩诃那摩、跋波、阿舍婆阇、跋陀罗阇。这五个人原是净饭王宫中的执事人员,都信婆罗门教。佛陀为他们讲解以[缘起]为基础的具体理论[四圣谛]——苦、集、灭、道四圣谛。由于这是佛陀初次传道,佛经上称此为[初转法论]。又因佛陀对五人以不同的角度讲解了三遍,佛经上称之为[三转法论]。佛陀还为他们讲解[中道]——既反对任情纵欲,也避免极端苦行,行于[中道」,才是正确的解脱方式,他们五人皈依了佛陀,成为僧伽中最初的五名比丘——关于四圣谛,后文再详为介绍。

这一年,佛陀在鹿野苑度过了雨安居。在此期间,还有一段插曲。伽尸城有一位[大富长者]俱梨迦,他的独子耶舍,生于富家,终日酒食征逐,在女人堆里打滚。他家中蓄有歌妓,一日饮酒作乐,醉后沉睡,夜半醒来,见那些歌妓在枕席间横七竖八沉睡。脂粉零落,口涎直流,使他有如置身死人堆中的感觉。他一阵憎厌,披衣而起,一口气跑到城外,口中喊着[烦死了、烦死了」。本来,财色名食睡的五欲之乐,可以使一个人麻醉、堕落,但填补不了一个人心灵上的空虚。耶舍就是这样,他跑到城外,无巧不巧的正跑到鹿野苑,遇到了正在「经行」的佛陀。佛陀见一青年,衣衫不整,急步奔走,不停的喊着[烦死了、烦死了]就拦住他一问究竟,问明原委后,说:[青年人,这儿有安静处,寂灭会脱雏烦恼]。于是领他到房内,为他讲解苦集灭道四圣谛的道理。耶舍原本是天分颇高的青年,只是无人领他走入正途,他听了佛陀的正法,逐渐觉悟,当下皈依于佛陀座下,出家修道,后来,耶舍的五十多名亲友,都随佛陀出家,成为继五比丘后的一群出家弟子。后来耶舍的父母也皈依了佛陀,因为年迈不能出家,乃做了在家的优婆塞和优婆夷。

二、僧伽——早期的佛教

佛陀初转法轮,五侍者皈依,成为最初的五名比丘,据佛经上说至此三宝齐备,「佛教]由此诞生。三宝者,佛、法、僧。佛、是释迦牟尼佛陀;法、是四圣谛;僧、是五比丘。不过,由五名比丘到初具僧伽规模,应该是三伽叶皈依以后的事。

佛陀在鹿野苑度雨安居时,想到摩揭陀国伽耶山附近的优娄频罗村,住有一个婆罗门种姓的事火外道,名叫优娄频罗伽叶。他座下有五百名弟子,他有两个兄弟,座下也各有二百五十名弟子。这三兄弟是摩揭陀国的有名的宗教家,甚为摩揭陀国人所敬重。如果把这三兄弟度化过来,则有助于教团的发展。雨安居过后,佛陀向座下的五十多位弟子说:

比丘们呀!我脱离了人天世界所有的芥蒂,你们也脱离了人天世界的所有芥蒂,而得到解脱。该是游行(传道)的时侯了,为了人们的利益和幸福,为了人天的利益和幸福,一条路不必走两个人。比丘们呀!无论开头也好,中间也好,末了也好,都好好讲说具备理路和表现的说法。而且,要说圆满和清净的梵行。众人之中,也少有染污尘者,如果不能听到法,将要堕落。比丘们呀!为了说法,我也到优娄频罗村去吧。这一段话,可以说是初期僧伽的传教宣言。

最初的僧伽,和外道的不同之处,就是教团成立之初,即深入社会群众中,积极的展开了传教活动。这是佛教以后能超越国界,成为世界三大宗教原因之一。因为当时的婆罗门教是国教,除了首陀罗的奴隶族外,是全国上下一致的信仰。六师外道等其它沙门集团,都是为了自身解脱而出家修道的,弟子投靠到师父座下,师父才予以传授,并不向外传道。所以深入群众从事教化,是僧伽的特色。[一条路不必走两个人],是为了扩大影响,使更多的人能够听到正法。

佛陀又托钵徒步行走了两百多公里,到了他修苦行的伽耶。他以借宿为名,住入了老伽叶——年已一百二十岁的优娄频罗迦叶的圣火堂中,以神通力降服了圣火堂中的毒龙,老迦叶敬服万分,带着五百名弟子皈依于佛陀座下。他的两个弟弟都提迦叶和伽耶迦叶,也各带两百五十人皈依佛陀。这是构成僧伽的基本成员。后来在王舍城时,舍利弗和大目健连也各带了百名弟子皈依佛陀,再加上鹿野苑的五十多名弟子,就是佛经中所说的:「一时,佛在某某国某某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具]。

本节中屡屡提到「僧伽」二字,这僧伽二字究作何解?

僧伽,是梵文Sangha的音译,亦有译为僧□,僧企耶。义译为众和会、和合众,含有群众的意义。僧伽一词,在佛教兴起以前,

印度社会早已流行使用。原来恒河中游,在公元前五、六世纪,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连带着运输、销售业也发达起来。这就兴起了许多以工商业为主的新都市。像恒河北的迦尸,就是有名的工商业城市。恒河南岸的巴咤理村,最初只是一个渡口,后来也发展成为水陆要冲的都市——华氏城。由于工商业发达,工商界人士依其职业性质组成不同的职业团体——有如现代的同业公会,这种职业团体,称做僧伽。甚至于当时毗舍离城人民所有的政治团体——会议政治的体制,也称做僧伽。这种社会通用的名词,后来也为宗教团体所采用。如当时各外道的沙门集团,也称为僧伽。佛陀的教团,由五名比丘开始,随着人数的成长,也成了僧伽。佛教传入中国后,僧伽二字,成为佛教出家众专用的名词。

三、象头山的开示

三迦叶的皈依,是早期僧伽的大事,有了上千名修道者加入教团,奠定了教团的基础。但是,上千名比丘,不能在伽耶附近的聚落托钵乞食,必须到人口众多的城市中才能生存。佛陀初出家时,在灵鹫山和频婆娑罗王相遇,频王曾有[他日道成,愿先见度]之约,佛陀决定带着众比丘到王舍城去。

佛陀带着众比丘首途,一行人登上伽耶山——伽耶山,又名象头山。时近黄昏,晚霞灿烂,佛陀游目四顾,这里有他许多回忆。东北山麓是伽耶的街市,东边有尼连禅河在山下迂缓的流过,远处,有着他证道之地的菩提树……这时,山下有野火在燃烧,火光熊熊,辉耀夺目。佛陀即以燃火为喻,对众比丘开示说:比丘们呀!万物皆在燃烧,且烧的很炽烈,你们必须知道这个事实。比丘们呀!万物皆在燃烧有何种意义呢?比丘们呀!人们的眼睛不是正在燃烧吗?不是在对它的对象燃烧吗?人们的耳朵不是正在燃烧吗?人们的鼻子不也是正在燃烧吗?舌头不也正在燃烧吗?心又何尝不是正在燃烧?所有的都对他的对象,炽烈的燃烧着。比丘们呀!这些何以会燃烧?那是为贪欲的火焰所燃烧,为嗔恚的火焰所燃烧,为愚痴的火焰所燃烧。火焰在燃烧,事实上是我们的心识在燃烧,我人内心的贪婪之火,嗔恚之火,愚痴之火,种种的烦恼之火,较原野上的火燃烧的更炽烈。因此,我们所有的感受、知觉、意念、认识,都是燥热的火种。我们时时刻刻、都受着这些烦恼之火的熬煎。贪婪、嗔恚、愚痴,是我人心头上的三把毒火,我们必须熄灭了心头上这些烦恼的火焰,才能解脱得到寂静与清凉。佛教中的[涅槃],就是由此万物皆在燃烧的思想中产生的。

据说,千名比丘听了佛陀[万物皆在燃烧]的开示后,皆开悟而证得须陀洹果。后来西洋人研究佛教,把这一段象头山的开示,比之为耶稣的登山宝训。

四、恒河南北的两大教区

佛陀带着千名弟子,步行走向王舍城,到得城郊,在一处地名杖林的地方停下来。这时摩揭陀国的频婆娑罗王,已经获知沙门瞿昙证了道果,带着弟子到了杖林,他以最隆重的礼节迎接佛陀,据说王舍城的人倾城而出,都要瞻仰一下这位证果的圣者。频王把佛陀迎入宫中,以最丰美的饮食供应佛陀和千名比丘,佛陀也于食后对频王说法——说施论、戒论、生天论的三论;和苦、集、灭、道的四圣谛。频王皈依于佛陀,他对佛陀行最尊敬的跪拜接足礼。这以后,凡是皈依佛陀的国王大臣,都行这种最敬礼。频王皈依后,感激而又愉快的说:

当我还是太子的时侯,我有五个心愿,今日得以全部成就了。第一就是愿自己能够灌顶为王,这已经得以成就了;第二是愿圣者来到我国,也已经得以成就了;第三愿自已能够师事圣者,已经得以成就了;第四愿圣者能够为我说法,也已经得以成就了;第五愿我能够领悟圣者所说的法,今日也得以成就了。我的五个心愿,因佛陀而得以全部成就,佛陀啊,接受我的供养,居留在摩揭陀吧!

频婆娑罗王在王舍城的东南郊,一处名叫迦兰陀竹园的地方,为佛陀起造了精舍,请佛陀和千名比丘居住,这就是后来佛经上所称的[竹林精舍]。——于此要把「精舍」二字加以说明,说到精舍,使我们误以为是精美的房舍。其实不是,精舍的正确意义,是:「精舍者,为精行者之所居,非精妙之谓也。」其重点在行者精进,不在房舍之华美。

当时的沙门集团,平时在树林中修行,一到雨季,便各行其适,雨季过后再回到林中。雨季时在精舍中集中修行,是僧团的创举。由于这一座竹林精舍,使僧团在王舍城扎了根,这对僧团以后的发展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果然,沙门瞿昙的僧伽,很快的在大王舍城地区发展起来,连六师外道之一的删阇耶吠罗胝子,他座下的大弟子舍利弗和大目犍连,也都带着两百名弟子皈依了佛陀,有名的学者摩诃俱希罗,大伽叶,也投入佛陀座下,至于民间青年子弟之投入僧伽的,更是不计其数。甚至于一度为王舍城造成恐惶不安——许多做父母的、以为沙门瞿昙夺走了他们的儿子,做妻子的以为沙门瞿昙夺去了他们的丈夫,满城议论纷纷。<四分律>三三中载有一首当时流行的偈子,语译后的意思是:

在摩揭陀国众山环绕的都城里,
出现了一个名叫瞿昙的大沙门,
他先引诱了删阇耶的二百徒众,
以后还要引诱那些人家的子弟呢?

当然,这只是一阵风潮,风潮过去也就平静了。

大约是佛陀成道两三年以后的事,拘萨罗国舍卫城有一位须达多长者,到王舍城探望他的老友迦兰陀长者,由伽兰陀长者的引见,他在竹林精舍拜谒了佛陀。他在佛陀庄严慈悲的威仪下,为佛陀开示的教法所感动。他当时向佛陀表达出他的心愿,他希望在舍卫城也建造一座精舍,请求佛陀带着弟子们去度化,使舍卫城的人也能沾到佛陀的法益。佛陀慈悲接受,须达多长者满心欢喜的回到舍城去筹建精舍。

须达多,乐善好施,人称给孤独长者,「祗树给孤独园]的故事尽人皆知,不再赘述。不过大家所未注意到的,精舍建造之初,须达多请佛陀派一位弟子去监造,佛陀派了舍利弗前去。开工不久,当地的外道、探知是为释迦族的沙门瞿昙所造,大为不平,许多外道去游说须达多长者,要求中止这项工程。须达多不为所动,外道提出一个要求,他们要与瞿昙的弟子开一次辩论会。须达多长者颇为担心,而舍利弗却一口答应下来。原来舍利弗出身外道,辩才无碍,在佛弟子中号称智能第一,在辩论会上他折服众外道,工程得以继续进行。

据说在佛陀证道的第五年,佛陀带着弟子游化拘萨罗国,住进舍卫城的祗园精舍。这以后,佛陀在恒河南北各有一处弘法据点,他经常率领弟子往返南北,到各地游行教化。

五、戒律的制定

僧团成立之初,尚没有律的制定。佛陀也为皈依者说戒,说的是基本五戒。基本五戒并非僧团所独有,像尼干陀若提子领导的耆那教,也有五戒的制定。耆那教的五戒是不杀生、真实语、不盗、不淫、无所有。无所有,是指不持有财物。僧团的五戒前四者相同,而第五戒是不饮酒。不淫一戒,对在家弟子说,改为[不邪淫]。

据说,住进竹园精舍精舍未久,舍利弗曾要求佛陀制定戒律,以为团体的规范。佛陀说:舍利弗,我此众中,未曾有法;我此众中,最小得须陀洹果。诸佛如来,不以未有漏法而为弟子结戒。

佛陀的意思是:在弟子们没有犯过失以前,如果先订出一套限制别人行为的戒律来,是对弟子们人格的不信任和不尊重。不过,上千人聚居居一处,也总应有一套生活公约似的东西。这生活公约可能就是[六和敬]。如旧译本的<仁王经>称:住在佛家修六和敬,所谓三业,同戒、同见、同学。<祖庭事苑>曰:六者是何,一身和、共住;二口和、无诤;三意和、同事;四戒和、同修;五见和、同解;六利和、同均。

戒、律的制定,大约在僧团成立三四年以后,佛陀游化跋祗国,在毗舍利结夏,是年灾旱,弟子们分散到各地就食。其中一个名叫须提那的比丘,家住毗舍利伽兰陀村,他回到家中,禁不住妻子的挑逗,破了戒体。事后深为奥悔,回到毗舍离向佛陀忏悔。佛陀为僧团前途着想,感到有制定戒律的必要,于是开始制定戒律——当然,戒律不是一次完成的,是遇到问题发生,由佛陀加以处理,这就成了一个案例。如此一件一件累积而成的。

本文中刚才说到[结夏],结夏就是[雨安居]。这并不自僧团开始,是印度传统的习俗。印度夏季多雨,外出不便,在森林中修行的婆罗门或沙门,雨季也要离开森林,各自所适。而僧团中的比丘,平时在外乞食、传道,到雨季来临时要结夏安居。不过与外道不同的,雨季并不分散,而是集中在精舍中精进修行。雨安居的期间,视雨季来临的早晚,而有前安居和后安居之分。前安居是自四月十六到七月十五;后安居是自五月十六到八月十五。

僧团中有[自恣]的制度。每年夏安居期满的次日晚间,比丘齐集一堂,检讨各人在三个月结夏期间,在言行上有没有违反戒律。各人自行反省,也可以互指别人过失,若有反戒者,要当众忏悔。<增一阿含>上载有[佛自乞僧举过],说是佛陀在自恣日的会堂中对众比丘说:「我有没有过失呢?我有没有反身口意三业呢?如果有的话,你们可以举出来,以便我反省忏悔。」

僧团中还有[布萨]之制。布萨,梵文Uposatha,义为净住、善宿、长养。其实就是每半个月一次的定期集会。时间在每月初一和十五,即太阴历新月之夜和满月之夜,在一定的区域内,出家众都要参加。由比丘轮流诵出波罗提木叉——戒律。参加的比丘要各自反省,在这半个月内有没有反戒,没有反戒者可保持沉默,反戒者要在大众前坦白出来,表示忏悔。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