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沙尘上的足迹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达弥卡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沙尘上的足迹 -- 文: 达弥卡法师 译:施性国
  在历史上,只有两位伟大的宗教师在他们有生之年,看到自己所创办的宗教成功地、稳建地成立和发展。他们是佛陀,即悉达多乔达摩,和先知默罕莫德。他们都用了很长的时间从事教导的工作。
  著名的研究印度学的学者巴商(A.L. Basham)著书说,佛教在阿育王接受和提倡佛教之前,只是一个不太显著的小宗教。巴商的假设是以考古学并没有发现任何证据为依据,但我认为这并不是一个强有力的论据。试问,这些到处行脚的苦行者哪会有留下什么证据?他们虽然建有一些固定的道场,但是这些道场都是以泥沙、竹片及茅草搭成的。至于佛塔,则是到了公元前3世纪的时候才被视为礼拜佛陀的重要圣物。巴利文藏经提供了充分及具说服力的论据,证明了佛陀当时的名声已传遍了整个北印度。而佛法也吸引了相当多来自不同阶级的民众,尤其是精英份子。而耆那教和婆罗门教对佛教所作的严厉批评,足以说明佛教对他们所造成的威胁。
  无疑的,佛陀成功的最主要因素是佛陀不凡的个性。尽管我们和佛陀的时代相距甚远,尽管在浩瀚的经典中,经典上的语言与文字虽然有些生涩,然而佛陀的慈悲、佛陀的光芒几乎照耀在经典上的每一页。当然,佛法的逻辑性和连贯性使它深具感染力。然而,不管一位导师是多么深具感染力,或是他的教义是如何的渊博,如果不亲自与人接触,就很难令人归化。佛陀就是一个身体力行的弘法者。他有一颗平静的心,孜孜不倦的身躯。根据三藏经的记载,佛陀悟道之后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启程去向人们宣说自己所发现的真理。很显然地,佛陀向他的首五位弟子的教导,也是要他们去四处弘扬他的教理。
  佛陀一生行脚的地方相当于今日印度的乌达巴拉迪(Uttar Pradesh)和比哈省份(Bihar), 稍微向东一点的康迦卡拉(Kajangala 或Gajangala,现今的康爵Kanjol,位于惹马哈以南18公里,孟加拉边界处),以及向西到达马呼拉(Madhura),距离德里以南大约180公里。这东西两地相距千多公里。佛陀行脚的范围最北当然不会穿越喜马拉雅山脚下覆盖着的大片森林,他也不大可能到最南部的恒河分水岭。然而,佛陀行脚的范围大约也有2万平方公里。以当时的标准来说,范围还是相当的大!
  根据考证,佛陀只是偶尔拜访这些偏远的边区。例如:佛陀向西只到过马呼拉一次,向东只到过安卡(Anga)一次。(即现今巴卡蒲地区Bhagalpur)。然而,佛陀一生行脚还是主要在东部地区,介于著名的舍卫城、王舍城、毗舍离及桥赏弥。
  在三藏经典里虽然提到,镇上的马车路以及其它陆路网遍及全国,但是,这里尚存疑点,那应该是指它的交通流量,而并非是指路面的状况。夏天的时候,古印度的陆路可以说是沙尘滚滚,路面凹凸不平;雨季时,路面泥泞,寸步难行,加上盗匪横行,使旅途变得更加艰险。旅人在从舍卫城到沙可达的路上经常遇到盗匪的掠夺。鸯屈摩罗就是其中一个例子,他不只是一个杀人犯,也是一名残暴的强盗。*1
  有一次佛陀和一位随从弟子前往乔萨罗国。当他们来到分岔口时,佛陀说应该走这条路,而他的随从弟子则认为应该走另一条。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过后随从弟子将佛陀的钵放在地上,怒气冲冲走自己认为是对的路。但是他走了不远就遇上强盗。强盗“以拳头打他,以脚踢他,并撕破他的僧袍。”*2
  在一些较为偏僻的地区,一些旅行者也会面对寻找粮食、食水和住宿等困难。三藏经典也提到,有些旅人得四肢伏俯在地,在牛群践踏的路面上的水坑处喝水。佛教里有一则故事,说有一对家长在旷野迷路,因为无法忍受饥饿,竟然把亲生骨肉杀了来吃。*3事实上,除非是有必要远行,不然出门远行是不舒适且艰辛的。佛陀是出于悲悯心和毅力,因此经常在路上奔走,以接触更多的人,向他们传达佛法。
  为了遵守佛陀自己定下来的戒律,也为了遵照沙门一贯的传统,佛陀一般上在雨季时会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安居三个月。而在其他时候,佛陀是长年累月都在游行奔走。根据经论的记载,佛陀在弘法了二十年之后,每逢雨季时就会在乔萨罗国的首都舍卫城安居。事实上,佛陀大多数的经典也是在这个城市宣说的。这也就说明了佛陀决定减少远游,这也许是年龄的关系,因为那时佛陀已将近六十岁了!
  除了必须借助小筏或渡轮穿越北印度的一些河流,佛陀一生的旅程可以说是凭着双脚步行。有一次,佛陀从卫兰迦(Veranja),途经卡兰达卡(Kalandaka)及桑卡沙(Sankassa)到本那勒斯(Baranasi),全程大约有400公里。他在位于巴雅卡(Payaga,即今日的阿拉哈巴 Allahabad)的地方度过恒河。*4河流在这此处非常宽广,虽然经典并没有提到佛陀是如何渡过此河,但很显然地,佛陀应是借助渡轮穿越河流。经典也没有提到佛陀是乘坐马车、牛车或轿子等交通工具出门远游,但很显然地,佛陀是禁止健康的比丘、比丘尼乘坐这些交通工具。*5在某一处则提到佛陀穿着凉鞋,而大多数时候,佛陀是赤着双脚步行的。*6
  三藏经典内所记载的佛陀的行程,足以让我们对他行脚的路程有一个初步的概念。比如当佛陀证悟的首十二个月,他从乌如卫拉(Uruvela)途经伽耶及本那勒斯到以喜巴达那(Isipatana),在那里度过了三个月的雨季,再经由本那勒斯、伽耶、乌如卫拉及拉蒂瓦那(Latthivana)到王舍城。这些路程是经过考查而证实的。因此我们可以估算出佛陀最少走了300公里路。根据三藏经典,佛陀最漫长的旅程是走了920公里,佛陀从王舍城走到舍卫国,途经毗舍离,然后经过齐塔吉力(Kitagiri)和阿拉卫(Alavi)再回到王舍城。*7佛陀一般上应该是在雨季过后开始他的旅程,然后在九个月之后,也就是另一个雨季开始前到达另一个目的地,遗憾的是,我们无从知道佛陀究竟花了多少时间在这些旅途上。
  我们可以猜测得出,佛陀在行脚时会在黎明之前起身,然后在太阳刚刚升起时到附近的村庄托钵。饭食完毕,佛陀会趁天气还凉爽的时候出发,一直走到中午时分,气温越来越高时才午休。如果村庄是在附近,佛陀就会在那儿逗留一夜,不然他就会继续行走到另一个村庄。
  至于佛陀在一个地方停留多久,通常由几个因素来决定——如当地人是否来和他交谈,聆听他说法,食物饮料是否充足,当地人是否衷心欢迎他。我们知道,当佛陀首次到王舍城时,他缩短了在那儿逗留的时间。当地人投诉因佛陀的到来,使那儿的许多年轻人跟着出家。*8有一次,当佛陀抵达土拿村(Thuna)时,发现无水可喝。因为当地的婆罗门一听说佛陀的到来,马上把水井给封了。*9尽管今日佛教僧侣们普遍受到信徒们的景仰和爱戴,然而对佛陀和他的弟子们来说,这并不是他们当时常有的礼遇。
  在经典里经常描述佛陀与五百位比丘(在传统上五百是指“多”的意思)或一大班比丘同行。有的时候,
  佛陀也会遣散他的弟子们,告诉他们他须要自己一个人
  独处。*10
  佛陀很明显的喜欢到处行脚,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然而,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游行,有着重要且实际的理由。由于当时的资讯并不发达,佛陀必须这样地游行才能把佛法传播的更远更广。佛陀也清楚地知道,他亲自与人接触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刚出家的比丘和比丘尼。这也决定了佛陀要去哪个区教化,或到哪个区访问的次数。*11
  佛陀在到处云游时,他也许到了一个地方,就会在那儿弘法、收了一些弟子,甚至为新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剃度,然后也许好几年都不会回来这里。因此如果有比丘想要见佛陀,他就得从那儿出发,然后看佛陀是住在哪儿,就往哪儿去找佛陀。梭那库谛坎那(Sona Kutikanna)在摩诃卡查那门下接受剃度,一年后他想见佛陀,他告诉他的剃度师:“我还未曾面对面见佛陀,我只听到人们谈起佛陀如何如何。如果您允许,我就会起程去见那尊贵的,觉悟的佛陀。”*12
  至于那些有家务在身的在家弟子,由于他们无法远道去谒见佛陀,只好在家乡等待。他们也许要等到好多年之后才能再见到佛陀。《塔帕塔雅经》 (Thapataya Sutta)让我们理解到那些住在偏远地区的弟子听到佛陀要来见他们,他们的心情都是异常激动,并且大家都会把佛陀要来的消息逐渐传开出来。*13 在别处经典我们读到一些人急切要知道佛陀的消息和他的教导。有一次,一位比丘刚好和佛陀一起在舍卫城度过雨季之后来到迦毗罗卫。当人们知道他从佛陀那儿来,他发觉许多人都迫不急待的向他发出一连串和佛陀有关的问题。*14 然而,佛陀由于到处行脚,除非他停在一处结夏安居,不然是很难知道佛陀的行踪。
  在《经集》的《彼岸道品》里,我们获悉有十六位婆罗门弟子从巴瓦利(Bavari)朝印度北部出发,希望能见到佛陀。开始时他们听到佛陀在舍卫城,他们“头束发髻,身穿兽皮”往那方向走。他们经过桥赏弥及娑盖多(Saketa)来到舍卫城时,发觉佛陀刚好从那里离开。于是,他们又毫不犹豫地沿着佛陀行走的路线,经过塞多维耶(Setavya)、迦毗罗卫城、鸠希那罗城(Kusinara)、巴婆(Pava)和毗舍离,最后在石寺(Pasanaka)(位于伽耶以北的巴拉巴山)追上佛陀。
  译者电邮: shinanda77@yahoo.com
  译自“The Buddha & His Disiciples”
  Ven S Dhammika 著
  Buddha Dhamma Mandala Society 出版
  参考资料:
  1.Mv 律藏大品 1.66 及 MN 中部经 86
  2.Ud 自说经 8.7
  3.SN 相应部经 12:63
  4.SVibh Parajika 律藏经分别驱摈 1.4
  5.Mv 律藏大品 5.9.4-10.3
  6.Mv 律藏大品 5.4
  7.Cv 律藏小品 6.5-21
  8.Mv 律藏大品 1.24
  9.Ud 自说经 7.9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