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法念处丙、十二处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法念处丙、十二处
  丙、十二处(ayatana)
  在解释依五取蕴而修行法念处之后,佛陀继续解释依十二处而修行法念处的方法。
  「再者,诸比丘,比丘依六内处与六外处而安住于观法为法。
  诸比丘,比丘如何依六内处与六外处而安住于观法为法呢?
  在此,诸比丘,比丘了知眼根,了知色尘及了知依靠此二者而生起的结,了知尚未生起的结如何生起,了知已经生起的结如何被灭除,了知已经被灭除的结如何不会再于未来生起。
  他了知耳根,了知声尘及了知依靠此二者而生起的结,了知尚未生起的结如何生起,了知已经生起的结如何被灭除,了知已经被灭除的结如何不会再于未来生起。
  他了知鼻根,了知香尘及了知依靠此二者而生起的结,了知尚未生起的结如何生起,了知已经生起的结如何被灭除,了知已经被灭除的结如何不会再于未来生起。
  他了知舌根,了知味尘及了知依靠此二者而生起的结,了知尚未生起的结如何生起,了知已经生起的结如何被灭除,了知已经被灭除的结如何不会再于未来生起。
  他了知身根,了知触尘及了知依靠此二者而生起的结,了知尚未生起的结如何生起,了知已经生起的结如何被灭除,了知已经被灭除的结如何不会再于未来生起。
  他了知意根,了知法尘及了知依靠此二者而生起的结,了知尚未生起的结如何生起,了知已经生起的结如何被灭除,了知已经被灭除的结如何不会再于未来生起。」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及意根就是六内处;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及法尘是六外处。
  「他了知眼根」意思是:他依眼根的特相、作用、现起及近因了知它。如何在实修上了知它呢?首先你必须观到眼净色,因为它就是眼根,亦即眼门。如何才能观到它呢?如果你能透彻地观全身的四界,就会看到组成身体的色聚,它们可以分为两大类,即透明与不透明的。你应该选眼睛里的一粒透明色聚来分析,照见它的十种色法,即地、水、火、风、颜色、香、味、食素、命根及净色(透明色)。在眼睛里只有两种净色,即眼净色与身净色。如何确定所照见的净色是眼净色而不是身净色呢?你应该观那净色,然后看离开该净色一段距离的一群色聚之颜色。如果那颜色撞击该净色,那么它就是眼净色,否则就是身净色。观到眼净色之后,就应该观它的特相、作用、现起及近因。
  眼净色的特相是准备让色尘撞击的四界之净(四界之透明性)。当你如前所述地见到颜色撞击眼净色时,就是见到了此特相。什么是透明?它必须是某个东西的透明。例如我们说玻璃是透明的、水是透明的,那是因为有玻璃及水才能如此说;同样地,必须知道眼净色即是同一粒色聚里四界的透明性。
  注疏举出眼净色的另一个特相,即以色爱(想见颜色之欲)为因缘的业生四界之透明性。对于这一个特相,你必须修到缘起才能明白。在过去世,你基于想要见颜色之欲而造下行与业,该欲即包含无明、爱与取,因此在过去世你即造下无明、爱、取、行与业这五个因。假设使你在今世成为比丘的是过去世供花给佛像之业,供花之后你发愿来世成为比丘。在如此发愿时,错误地认为有比丘存在是无明;渴爱比丘的生命是爱;由于重复而变强的渴爱是取。事实上,比丘只是名色法的组合体而已,如果你执着他的颜色,那就是色爱;如果你执着他的声音、气味等,那就是声爱、香爱等。基于想要见到颜色之欲,你造下善行,该行是无常的,一生起即刻就坏灭,但它在名色相续流中留下能令你获得比丘生命的业力。你必须观此业力,然后再观今世的眼净色,往返地重复观这两者,以便照见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观到这点时,你即了知被无明、爱、取围绕的行及业(过去因)产生今世的眼十法聚,而眼十法聚中四界之透明性即是眼净色。此时你即观到眼净色的第二个特相:以色爱为因缘的业生四界之透明性。
  眼净色的作用是牵引或带引眼门心路过程到色尘。只有当颜色撞击眼净色时,眼门心路过程才能生起;如果没有眼净色,眼门心路过程就不能生起。
  眼净色的现起是作为眼识的依处,也作为与眼识相应的触、受、想、思、命根、作意及一境性这七个心所的依处,因为在每一个心识剎那里,心(识)和心所同生、同灭、缘取同一个目标、依靠同一个依处生起,这是心和心所共同拥有的四相。在眼识剎那里,它们所缘取的目标是颜色,所依靠的依处是眼净色。在眼睛里有数不尽的透明色聚及不透明色聚,亦即有数不尽的眼净色,但每次眼识只依靠一个眼净色而生起,这是为何佛陀在说到「比丘了知眼根」时用单数词来表达「眼根」。但佛陀在说到「他了知色尘」时则用复数词来表达「色尘」,因为眼识可以同时缘取一群色聚的颜色(许多个颜色)作为目标。
  眼净色的近因是以色爱作为因缘的业生四界,即同一粒色聚里的四界。关于业生四界,在讨论眼净色的特相时已经解释过了。眼十法聚有许多粒,而每一粒都有业生四界及眼净色。眼净色的近因是同一粒色聚里的四界,而不是其它色聚里的四界。能如此观到眼净色的特相、作用、现起及近因时,你就已经「了知眼根」。
  「他了知色尘」意思是:他依特相、作用、现起和近因了知业生、心生、时节生及食生色法的颜色。每一粒色聚里都有可作为眼识目标的颜色。颜色必须是某个东西的颜色,例如纸的白色、袈裟的黄色或黑色等;同样的道理,颜色是同一粒色聚里四界的颜色。当你能够观到色聚里的颜色时,应该观它的特相、作用、现起及近因。
  颜色的特相是撞击眼净色。若要观到这一点,应该先观一个眼净色,然后看一群色聚的颜色。当那颜色撞击该眼净色时,你就观到了颜色的特相。
  颜色的作用是作为眼识的目标。若要观到这一点,你应该先观一个眼净色,再观意门,然后看一群色聚的颜色。当那颜色同时撞击该眼净色及意门时,眼门心路过程就生起。该心路过程的第一个心是五门转向心,第二个心是依靠眼净色而生起的眼识,此眼识缘取撞击眼净色的颜色为目标。
  颜色的现起是作为眼识之行处(境)。作为眼识的目标及作为眼识之行处两者有什么差别呢?眼识必须缘取颜色为目标才能生起,而一个颜色可以重复地被许多眼识缘取,因此它是眼识的行处,即眼识常去的地方。
  颜色的近因是同一粒色聚里的四界,而不是其它色聚里的四界。
  至此我已经解释「比丘了知眼根,了知色尘」,接下来我应当解释「他了知依靠此二者而生起的结」,它的意思是:他依特相、作用、现起和近因了知依靠眼根及色尘而生起的十种结。十种结是:欲欲、瞋恨、我慢、邪见、疑、戒禁取见、有欲(想要继续存在之欲)、嫉、悭及无明[36]。
  这十种结如何生起?对于取颜色为目标而生起的十种结,眼净色及颜色都是它们的因,但它们的近因是不如理作意,即视无常为常、视苦为乐、视无我为我、视不净为净。
  (一)若人取乐于呈现在眼门的可喜色尘,就生起了欲欲结。若要在实修时观到欲欲结,你必须已修到能观照究竟色法。你应该先观眼门及意门,然后看一群色聚的颜色,无论内或外、有情或非有情的颜色都可以,最好是漂亮的颜色,例如你喜欢的人或黄金之颜色。当那颜色同时撞击该眼净色及意门时,眼门心路过程就生起。如果该心路过程中的五门转向心及确定心作意该颜色为漂亮,欲欲就会在确定心之后的速行心中生起。欲欲不能单独生起,而必须与相应名法同时生起。根据情况的差异,欲欲速行心中的名法可以是二十、十九、二十二或二十一个。关于这点,我建议你在实修时理解它们之间的差别。其它结也都是生起于速行心中的名法。
  (二)若人由于见到不可喜色尘而感到讨厌,就生起了瞋恨结。若要观到瞋恨结,应该选你讨厌的颜色为目标。举例而言,假设你有一张白纸,而别人却用墨汁把它弄脏了,当你不如理地作意那讨厌的脏色时,瞋恨就会生起。
  (三)若人心想:「只有我才能如实地观照此色尘」,就生起了我慢结。譬如说你已熟练于观照究竟色法,而这次的禅修营已经过了一个多月,却还有许多人不能观到究竟色法,此时你或许会想:「嘿!这些人真笨,修了一个多月,连色聚都看不到!」你心中就生起了我慢结。
  (四)若人认为色尘是常的,就生起了邪见结。要观到这一点,一个好办法是观你家里大理石的颜色,譬如你作意:「这大理石的颜色真漂亮;昨天它就是这么漂亮,前天也是,更久之前也是。」如此你心中就生起了邪见结。
  (五)若人想:「色尘是有情或是属于某个有情?」,譬如你观一群色聚的颜色,然后猜疑它是否本身就是有情或是属于某个有情所有,你心中就生起了疑结。
  (六)若人实行仪式,心想:「实行这些仪式就能在未来获得这样的事物」,就生起了戒禁取见结;这尤其会发生在信仰印度教的人。
  (七)若人发愿投生到善趣,心想:「在善趣里,就能轻易地获得此色尘」,就生起了有欲结。
  (八)若人不满地心想:「如果别人得不到这色尘,那该多好!」,就生起了嫉结。
  (九)若人不能忍受跟别人分享自己的色尘,就生起了悭结。悭并不是贪吝,而是不能忍受别人用你的东西;如果别人还是用它,你就会生气,因此悭与瞋恨相应,而不与贪欲相应。
  (十)无明结依俱生缘跟前述的欲欲等一切结同时生起。
  如果能依照眼门心路过程观照这十结及与它们相应的名法,你就已经「了知依靠此眼根及色尘而生起的结」。
  接下来佛陀所说的「了知尚未生起的结如何生起」是指:他了知之前由于没有产生之因而未生起的十种结如何由于不如理作意而生起。关于这点,应该依照上述「了知依靠此眼根及色尘而生起的结」的解释来理解。
  「他了知已经生起的结如何被灭除」是指:他了知之前由于产生或未被灭除而存在的十种结被灭除之因。结是烦恼的另一种分类法,注疏解释三种舍断:暂时舍断(tadavga-pahana)、镇伏舍断(vikkhambhana-pahana)及正断舍断(samuccheda-pahana)。
  在你修行止禅时,无论是专注于安般念、四界分别观、白遍或其它业处的目标,那都是止禅的如理作意。由于该如理作意,十种结暂时不能生起,那即是暂时舍断。例如你持续地专注于气息一小时,在那一小时里就只有善心生起,而没有不善心生起,因此十种结暂时被灭除。当你的定力提升时,遍作相、取相及似相就会逐一地出现。在禅那之前的阶段,专注于禅相的定力称为遍作定或近行定。若你持续培育这些定力一或二小时,在这段时间里不善心不能生起,这也是暂时灭除十种结,即暂时舍断。
  再者,作意颜色为无常、苦、无我及不净来修行观禅时,由于这些如理作意,速行心中生起的是善法。此善法暂时灭除十种结,这也是暂时舍断。
  当你通过专注似相而安住于安止定一、二或更多小时,该安止定更长久地灭除十种结,这是镇伏舍断。
  由于烦恼被禅定镇伏而没有显现,有些禅修者甚至心想:「我是阿罗汉」,就像住在乌迦瓦里卡(Uccavalika)的大龙大长老(Mahanaga Mahathera)之例。
  以下是他的故事:据说住在达郎迦拉(Talavgara)的法施长老(Dhammadinna Thera)是大龙大长老的弟子,他是一位拥有四无碍解智的阿罗汉,也是一大群比丘的导师。
  有一天,当他坐在自己的住处时,心想:「我们住在乌迦瓦里卡的老师大龙大长老是否已达到最究竟的沙门果呢?」
  观察之下,他发现他的老师还是个凡夫,并且知道如果不去提醒老师,那么一直到死亡时他的老师都还是个凡夫。于是他以神通力飞到老师的住所,顶礼老师并且履行弟子的任务之后,坐在一旁。
  大龙大长老问他说:「法施,你为什么突然来到这里?」法施阿罗汉回答说:「我想来请教尊者一些问题。」大长老说:「问吧,我会尽我所知的来回答你。」于是他问了一千个问题。
  大长老毫不迟疑地回答了每个问题。法施长老称赞老师说:「尊者,您的智慧真是敏锐,您在何时达到这样的境界?」老师回答说:「六十年前。」
  他又问:「尊者,您修行过禅定吗?」老师回答说:「禅定并不困难。」于是他说:「尊者,那么请变出一只大象来吧。」
  大长老就变化出一只大白象。他又说:「尊者,现在就让那只大白象尾巴直竖,两耳向外伸张,长鼻伸入口中,发出恐怖的怒吼声,向你直冲过来吧。」
  大长老就照着做了。看到大白象快速直冲过来的可怕景象,大长老跳了起来,准备逃走。这时,断尽烦恼的法施阿罗汉伸手捉住老师的袈裟,说:「尊者,断尽烦恼的人还会胆怯吗?」
  这时他的老师才了解自己还是个凡夫,于是跪在法施阿罗汉脚下,说:「法施贤友,请帮助我。」
  法施阿罗汉说:「尊者,不必担忧,我正是为了要帮助您才来的。」于是他为老师详细地解说一种业处,大长老领受了该业处,然后向经行道走去,走到第三步时就证悟了阿罗汉果。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出,在禅定镇伏之下,烦恼甚至能在六十年那么久的时间里都没有显现。
  当烦恼被圣道根除时,即是正断舍断。证悟圣道之后,禅修者就能如经文中所说的:「他了知已经被灭除的结如何不会再于未来生起。」这是指:他了知之前已通过如理作意或安止定降伏的十种结不会再于未来生起之因。是什么原因令十种结灭尽而永远不会再生起呢?
  须陀洹道是邪见、疑、戒禁取见、嫉、悭这五种结最终灭尽的原因;斯陀含道是粗的欲界贪与瞋恨二结最终灭尽的原因;细的欲界贪与瞋恨二结最终被阿那含道灭尽;阿罗汉道则是导致我慢、有欲与无明三结永远灭尽的原因。
  证得圣道之后,你应检查自己心中还有什么不善法能缘取六尘而生起及什么不善法已经被圣道根除。若能如此知见,你就是了知那些已经被灭除的结不会再于未来生起。
  于经中佛陀继续开示: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法为法、安住于观照外在的法为法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法为法。他安住于观照法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法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法的生起与坏灭现象。或者他建立起『有法』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诸比丘,这就是比丘依六内处与六外处而安住于观法为法的方法。」
  对于这段经文,应当依照前面章节的解释来理解。
  --------------------------------------------------------------------------------
  [36] 十种结的字义解释请参阅本书后面的《词语汇解》。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