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学角度透视中国佛教之少林文化
从生态学角度透视中国佛教之少林文化
生态学对于人类的意义,不言而谕是丰常重要的.因为人类社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人类自远古到现代一代代的繁衍生息,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文明.所以,自从有了生态学,人类就开始利用这门科学研究人类本身,试图从中找到人类发展的规律,找到人与自然矛盾的钥匙.从而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和谐的发展.
在人类漫长的文明发展史中,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过去近2000年的历史中,其文明发展程度一直居世界前列.是惟一的没有中断过文明史的古老国家,其它三个文明古老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灰飞烟灭了.只有中国依然保持着生机和活力.其古老的传统文明到现在依旧存在和不断的发展着.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则莫过于少林文化了.本文正是想借用生态学的角度来透视中国佛教少林文化,探寻中国的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关系、矛盾。并试图通过少林文化的研究来找到传统文化的发展之路.
1佛教文化在天竺的灭亡
佛教作为一种文化,完全可以把它看做是一个生态系统,我姑且称之为佛教生态系统.在这个生物种群中,可以分为僧侣和信众,僧侣作为佛教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也是信众的被供养者,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也是消费者,而信众是僧侣的供养者和佛教文化的接受者,是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和分解者也是生产者,它们的关系是相互依存,是双向的关系,而僧侣所居住的寺庙及佛教圣地则作为这个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环境.作为一个系统,它要发展,就必然要不造的进行精神粮食的生产和传播,必然要和外部世界发生联系,产生物质上,或精神上的交流.一个生态系统之所以在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内部生存不下去,而进行生态系统的转移是因为,这个生态系统与外界的交流发生了问题,我认为,可能是因为当时作为佛教产品的生产者和传播者的僧侣,其生产的佛教产品已经不能适应当时天竺各阶层的需要,更不能满足统治阶层的需要和认可,于是,佛教生态系统对外的交流就衰减下来,只能在其内部进行传播和获得内部信众的认可,一旦这个生态系统对外交流衰减甚至停滞,这个系统是不可能得到大的发展的.这个系统也就不会长大,最多只能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之上,其抗干扰能力也会大大降低,因为这个系统只能在内部交流,不能把更多的信众带入这个系统,甚至信众越来越少,则系统的僧侣作为消费者也会越来越少,而僧侣如果越来越少,他们作为系统的生产者,其佛教文化的生产和传播力度也会变的越来越弱,这导致了系统的恶性循环,使得佛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降,生态系统失衡以至于灭亡,导致了佛教文化在天竺的消失.
这说明,一个生态系统如果与外界的交流发生障碍甚至停滞,这个生态系统就会可能衰退甚至消亡,这给了我们很多启示,譬如,古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不能一味的逃避现代社会,要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来与外界进行交流,要主动适应社会让这个社会接受并尊重,才能使古文化得以恢复、保存和发展.尤其是中国传统佛教文化的发展就很能说明问题,在以下的几节里,我将比较全面的解释这个问题.
2佛教禅宗的产生
佛教在印度(即天竺)消失了,自有其外在和内部的原因,但是佛教并没有消亡,做为一个生态系统,其文化传播者要生存,必需要寻找出路以弘扬佛法,于是千里迢迢来到中国.一路上广播佛法,最后导致了西藏佛教和汉传佛教的产生.本文本要讨论汉传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和以汉传佛教文的主要流派禅宗为代表的少林文化.
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一十九年(公元495) .历尽沧桑,饱经磨难,已经走过1500年的漫长岁月.是中国佛教禅宗祖庭,何谓禅宗?据我认为,它是结合中国释道儒三教的某些教义,并以佛教经典为主形成的一种佛教文化,它是一种中国式的佛教.少林寺,是初是由北天竺高僧跋陀来到中国传播佛教,孝文帝为安置跋陀所敕建.天竺高僧跋陀之所以会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传播佛教,是因为在佛陀诞生地的天竺佛教在当时已经衰落了.做为当时的佛教发源地,已经不适应佛教的发展了,于是就产生了生态系统的迁移,当然,做为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环境当然是不可能产生迁移的,但作为生态系统主体的佛教文化的传播者,要使佛教生存和发展下去,就必需进行迁移而舍弃原来的一切所有,这是真的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信仰啊.来到中国,这是一个与天竺不同的国度,文字不同,语言不同,风俗习惯不同,怎么办?这一切都得去适应,这一点也充分说明了生态系统的自适应能力是很强的.所以佛教来中国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把它中国化,尤其是得让统治阶层认可,这样,佛教才能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
在禅宗产生之前,中国已经有了佛教,但主要都是小乘佛教,并非大乘佛教.而且主要是流传于宫廷贵族之中,小乘佛教更多的具有原始佛教的意味,它并没有把佛教宗教化,所以,在南北朝以前,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是非常缓慢的.这种状态很不利于佛教做为一种宗教在中国的传播.公元517年,中国禅宗之祖南天竺高僧达摩来到中国嵩山面壁九年,从此,少林寺成为禅宗祖庭而名扬天下.少林与禅宗的发展也就依依相存,自此1500年香火不断.
3少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少林寺做为禅宗祖庭到现在已经有1500年的历史了,在历史上少林寺几度兴废,而又中兴,特别是到20世纪80代初,因一部电影《少林寺》使当时并不为众人所知的少林寺名扬天下,这其中一定有它独特的奥秘所在.
我认为在少林寺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官供阶段,当时少林寺是敕建皇家寺院,生活衣食所需无忧,全靠皇家供养,如果再将少林寺看做是一个生态系统的话,那么这个生态系统在其发展历史过程中,这段时期便是其发展的最初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系统的发展完全是靠官府来推动,系统与外界的交流主要是与上层贵族之间的交流,其交流层面还是比较窄的,僧侣与信众那种相互依存的紧密关系还没有出现,因为信众只是上层贵族,其作为统治阶层,也许并非是出于对佛的虔诚,而是出于内心世界的需要,此时的少林佛教并未完全脱离小乘佛教的影响,故此,僧侣与贵族信众之间只是一种关系并不紧密的供养与被供养的关系,真正的佛教的教义对于贵族而言是不足以信的,因为对于权力的贪婪更大于对于精神解脱的渴望,此时系统复杂度比较低,僧侣与信众之间的关系还可能很不固定,可能会因为统治者的喜恶而对系统产生干扰和破坏,因此稳定性就比较差,在少林寺最初历史上,确实出现过两次毁寺灭佛运动.均发生在建寺初期,可以看出,做为一个生态系统,在其最初发展阶段,稳定性较差,抗干扰能力较差,而其再恢复能力是比较强的,可以看出佛教禅宗文化在中国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在此之后便是第二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佛教已被更多的中国人接受了,由于发展很快,官府不可能完全供给,于是赐给寺院大量土地、房产,于是寺院在经济上自食其力,农禅并重是中国佛教的一大特色。少林寺在这个阶段更是获得了大量土地和寺产,例如在581~600年间,隋文帝诏赐少林寺柏谷坞地一百顷,最著名的则是少林十三棍僧救秦王,少林因此而获皇家大量赏赐.在这一阶段少林寺,已经不紧紧局限于宫庭的随侍待诏,替君王贵族驱烦解闷了,而是面对大众苍生,扶危济贫,真正发展成为普渡众生的以大乘佛教为教义的禅宗祖庭了.此时的少林寺,以生态系统的角度去考查,僧侣与信众之间的紧密关系已经行成,社会各个阶层都已经接受了这一个原本的外来宗教.禅宗少林,作为中国化的佛教已经在中国深深的扎下根,并且结下的累累的硕果,这一期间是少林寺最为鼎盛的时期,供养者与被供养者,传播者与被传播者之间的互动的关系业已形成,他们之间不断交流传递使少林寺成为了举世闻名的文化传播中心.
而少林功夫与少林医学,作为少林文化中重要的部分,其产生与发展也正是在这一期间,会何少林寺会发展出来少林功夫和少林医学?少林功夫和少林医学众多秘藉又从何而来,为什么此禅为本的少林会发展出刚劲威猛的少林功夫?
我试图从生态学角度对此进行解释,因为这毕竟是一个大的系统不断运动发展而产生的结果,因此,也只能从系统内部及外部进行考察才能窥出奥秘之一二.
我认为,少林寺僧众在其"农禅合一"的日常生活中,一边农作一边修行,一定会遇到种种病痛劳损,少林寺僧侣作为这个生态系统里最重要的主体,有一定的条件对一些日常所积累的药方进行整理,并且,与民间信众的不断接触也可能获得了大量的民间灵验药方,这同时也被收录到少林寺的药典里,成为少林寺的不传秘方.这种通过生态系统内部与外部不断的交流,积年累月的,形成了少林寺的独特医学. 在少林僧侣修行过程中,要驱除山林虎豹和山匪强盗,除了对一些药方的收集外,更多的整理与收集则是对功夫秘藉的整理与收集,少林寺僧人很早就有习武健身的传统,在习武健身中有所领悟,创新均会记录整理,最重要的是,在这一期间,少林僧人的活动也不局限于吃斋念佛,而是参与了国家的许多军事行动.少林寺的习武之风也由此而来.自初唐至明末以来,少林寺僧人参加大型军事活动有数十次之多.这足以说明,少林寺的武术根源由此而来,因此,许多军中武术都传入寺中,被少林寺所保存,僧人得以不断练习改进,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少林功夫文化.
在以禅为本的少林寺却发展出到刚劲威猛的少林功夫,这不能不让人感到惊叹."禅"应是少林寺的核心价值观,是以静为主的修持法门,通过静心,静养来达到心灵的平和与宁静,有调合身体机能的作用.我这么说,可能会把"禅"的本意功利化,但也是为了说明"禅"在僧人日常生活中是最重要修行法门,而“武”是威猛刚强的,这两者怎么能在少林僧人身上得到完美的统一呢?有高僧云,禅为武之意,武为禅之用.少林出家人就是要达到两者合一的境界.把武字拆开是一个"止"和一个"弋",合起来念就是"止弋",这也许让我明白了少林僧人习武的真意,习武就是止弋,就是化争斗于和平,化大恶于无形,进而达到禅的意境.这正是作为佛教文化的主体"禅"的主旨所在.只有这样才能普渡众生,才能救民于水火之中,把恶消灭,只留清洁于人间.由此,我明白了为什么少林寺武僧数十次受命出师,北御蒙古于国门,杀倭寇于沿海.
以上说明少林寺僧人做为少林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也不断的受到外来的影响而不断的发展自已,给我们的启示是,一种文化要得以保存和发展就必须要与时继进,不断溶合时代的精华,因为做为一个主要以文化为特征的生态系统,其注定是要与外界联系与交流的,在这一交流过程中,产生了少林医学和少林功夫.即产生了一种原来佛教所没有的少林文化.这种少林文化是由外界交流和内部创造所形成的,其创造主体应是僧侣,但大部素材是由信众和外界所提供,由此产生的文化再传播出去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使得少林文化在历史文化长河中几经兴废而历久弥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禅是内在的,而武是外在的.将内外双修最终达到完美的统一,这种统一观是系统的统一观,这种合一的观点也符合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思想.因此会在古代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与发展.这也正是当今少林文化之魅力所在.
第三阶段是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现在.这个时期少林由衰败重新走向振兴.这个时期的少林寺,真是众说纷芸,自从1982年《少林寺》播出以来,少林寺从一个并不为多少人所知的寺院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寺院之一,这其中走过的路也并非一帆风顺,谈到少林寺之所以重新振兴,少林寺现任方丈释永信对电影《少林寺》大加肯定,他认为他认为电影《少林寺》给“少林寺”作了一次功德无量的大广告。
在这期间,少林寺又成立了自已的公司,又是出国访问巡回演出,创办了自己的杂志,光是现在少林寺下面的机构就有十几处之多,光从这一点看,少林寺具有了一个企业所具有的特征,面对少林寺的一片指责声,不能一味的以老的眼光看待.也不能一偏盖全,全面否定,毕竟这不只是宗教问题,更是一种文化的生存问题,以生态学的角度来讲,就是一个生态系统的发展与生存的问题.
做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少林文化的确有其独特的部分,它代表了佛教禅宗文化的精华部分.如何保持少林文化,如何来发展少林文化,许多人没有考虑,而是一味的指责这个问题,那个问题.少林文化代表中国文化自信与自强的一面,是中国文化的精华,是一定要保持和发展下去的.如何发展?是固步自封,固守成规,还是放开心灵,走出国门.答案应是后者,从前面的论述中的已经看到,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不与外界交流,则一定会走向衰退甚至消亡.所以,一定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来面对同样开放的世界.
4总结
佛教自传入中国起,就一直努力的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最终形成了本土的中国佛教文化,而少林正是中国佛教文化中的精华.一种文化的兴起与衰亡有其历史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看这个文化是否真正能满足广大民众的需要,是否真正与民众的生活习俗相溶合,而这个文化是否能发展延续下去,还得看它是否能够与外面的世界相互交流与学习,相互学习所长弥补所短.只有这样,这种文化,或是这种以文化为要特征的生态系统才能不断发展壮大,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更是由于中华文明有包容、接纳和交流的特性,才使得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而其它的文明古国正是没有或缺少这种特性,以至最终灭亡,永远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这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这也正是本文所要思考的问题和其意义所在.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