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法的受用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辜隐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法的受用
  辜隐
  生:我观察许多学佛的人,他们可以研读、谈论艰难、深奥的理论,可是跟他们实际接触以后,却发现在行为表现上,不像是一个有修行的人。怎么会这么矛盾?
  师:你觉得自己有修行吗?
  生:虽然很想努力修行,可是还是差得远!
  师:为什么会这样?
  生: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我想,解和行是有差距的,修行的功夫太浅也有关系!
  师:如果知见正确,也努力修行,却不得力,那是因为不得要领!对于自己身心没有真实的觉知,对于法也没有切身的体会,所以无法确实得到佛法的受用!
  生:那么,真正说来,复杂、艰深的佛学理论未必有用?!
  师:修行本身并不复杂,所有的修行都在于内心的净化!佛学理论的发展是后代学佛者为了探讨或解决思想问题而发展出来的。现代人面对累积了两千五百年的庞大经典、论着和分歧的思想,为了厘清佛法的究竟本质和方便适应,而以客观的方法和虚心的态度来作研究,这对于正见的确立是有帮助的!至于理论的复杂、艰深并不是必然的,它是哲学化的结果,我想这是较为中肯的看法!
  生:修行的要领是什么?
  师:世尊在世时,以四圣谛、十二缘起为说法核心,以三十七道品为修行准则。后代佛教徒发展出很多的修行法门:中观、唯识、禅宗、净土、天台、华严、密宗等,都不应离开根本教法。
  生:依照根本佛法的修行能有立竿见影的功效吗?
  师:虽不能说立竿见影,因为因缘的成熟需要时间,至少效果是明显的!
  例如五根、五力、四念住的修持是循序渐进、步骤明确的,如法用功,自然可以增强觉察力、稳定性、清晰度!
  当您了了分明六根对六尘生六识,起受、想、思的过程,真切澈悟整个过程的无常、无我、寂灭,不再执取根、尘、识和受、想、思,就会体验到身心自在、毫无负担的自由和轻松,这是可以自己验证的!
  如果没有这种受用,就表示修持不得力,或是觉知力不够,或是智能不足,没有照破内心的盲点,修行的效果就显现不出来!
  生:盲点在哪里?
  师:譬如说:虽然知道自己有烦恼,却没有看见自己的嫉妒、自负或迷恋等,所以没有机会对治、改善,这是缺少返观自照而形成的盲点!
  再者,知道自己脾气暴躁或多愁善感,却无力对治、改善,不自觉地把遭遇到的情境看成不变的、自我的、绝对的,这是对事物认知错误所形成的盲点!
  由于这些内心的阴暗和扭曲,虽然修行,却得不到明显的效果,原因很清楚,就是没有针对内心束缚的症结去解开它,总是隔靴搔痒!
  生:要怎样才能照破内心的盲点?
  师:要勇敢、诚实地面对自己,自我发现,随时挑战自己的既定观点和立场,放下面子,虚心倾听善友的诤言!
  如果发现自己居然也跟别人一样地嫉妒、自负或迷恋,仔细观照它的缘起空性,终会发现自己为了一个虚幻的影子在那里嫉妒、自负或迷恋,根本毫无意义,实在有够笨!能这样看清自己的盲点,就能得到心灵自在的受用!
  生:除了内心的自在之外,有没有其它的受用?
  师:只要循序渐进修持佛法,那么信心的坚定、戒律的清净、禅定的寂静、智能的明利,慈悲喜舍的温暖、悲悯、喜悦、清凉,这些都是可以真实感受到的!
  佛法就好象宝藏,经典就像是寻宝图,信心、道心、毅力就是装备,善知识就如向导。要得到宝藏,就看自己能不能循着正确的道路寻找到它,把它发掘出来,好好享用!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缘起的理论与实践
下一篇:不增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