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管窥佛法真实义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满德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管窥佛法真实义

满德
  前言
  佛法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佛陀出生在人间,修学在人间,圆满成佛也在人间,他将所体悟的宇宙人生的真理,弘扬在人间。其目的是令众生断烦恼证菩提得究竟的寂灭之乐。他不仅关心生命之来源,死后之归宿,更重视现实人生的幸福快乐,故以种种善巧方法引导众生,断恶修善,提升道德修养,完善人格,共创人间净土。法藏浩瀚,不能——尽述,今就五戒、六度内容来说明,旨在抛砖引玉,让有缘者,同沾法乳。
  
       一、五戒是建立幸福美满人生的根本
  纵观现代社会,物欲横流,人心不古,浮躁动荡,就我们只要每天打开的报纸,不是世界各地战火逼人,就是劫杀、谋杀、自杀、奸淫、欺骗、暴动等惊人新闻。社会风气已失去昔日的纯朴,为求无穷之物欲,明争暗斗,社会公益荡然无存,愈来愈严重复杂。为了挽救社会人心,弥补教育之不足,使人们能得到真正幸福美满的人生,唯有推选佛陀教育。
  儒家因入世而提倡人信纸,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的行为准则。而佛教与相对应的是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佛陀教育我们,做人首先要持五戒。因为五戒是做人的根本,是每个佛教徒基本的行为规范。五戒正是着眼于现实人生的道德教育。
  1、不杀生
  现在人类杀业弥漫,以致世界上出现无以数计的天灾人祸,奇难杂症等不治之怪病。当今有些人,喜欢吃活物,如活吃猴脑、鲤鱼蛇等等。致使寄生虫,停留在体内,轻则导致生病,重则致人死亡。古人说的好:“千百年来碗里羹,冤深如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又偈云:“肉字里边两个人,里面照着外面人,众生还吃众生肉,仔细思量人吃人。”众生互相杀戮,互相食啖,便造成血债,刀兵灾劫永无止期。故曰:“世上欲无刀兵劫,须自众生不食肉。”作为佛教徒,应对一切众生长起慈悲爱护之心,勿起贪爱杀害之念,还要护生放生,持好杀戒,才是真正佛弟子。经云:“杀生断大慈悲种子。”所以太虚大师说:“佛法中首先戒杀,以残杀有失人德,人能不杀,则人世间之战争可弭。”所以我们一定要戒杀生。
  2、不偷盗
  如果没有偷盗,就能像唐朝一样夜可以不闭户了?如毛泽东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教导所有官兵,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信佛的人尚且都如此,何况信佛之人呢?所以说更不应以贪以去强取毫夺,贪污受贿等种种不良行为,所以说更不应以贪心去强取毫夺,贪污受贿等种种不良行为,以违反法规。俗语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凡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一丝一毫皆不取之,若能知足常乐,自然就不会犯偷盗的行为了。如果人人都能养成不偷盗的美德,社会治安自然稳定,人们的生命财产就有所保障了。
  3、不邪淫
  如果没有淫乱,就不会有那么多人离婚,婚外恋等多种堕落事情的发生。经云:“生死根本,欲为第一。”又云:“淫佚而生,不如贞沾而死。”众生的生死根本,淫欲为患。《圆觉经》上说:“欲因爱生,命因欲有。众生爱命,还依欲本。爱欲之因,爱命为果。”所以佛教导在家信徒必须离邪淫,出家众必须断淫欲。
  4、不妄语
  不说妄言,而说老实话,是待人接物的基本美德。《金刚经》云:“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作为人就不要打妄语,混淆是非,颠倒真理。妄语之人自欺欺人,最后还是害自己,就如狼来了的故事一样,没有时说来,等到真的狼来了,就没有人来救护了。一个正直的人是不会打妄语的。《十地经》云“实语之人,其心端直,易得免苦,譬如稠林木,直者易出也。妄语者,法不入心,故难解脱。”所以为了得到解脱,要做一个正直的人。
  5、不饮酒
  如果不饮酒,就没有伤俗败德之事的发生,因为酒迷乱神识。从前有一优婆塞,因破酒戒,遂致五戒俱犯,又如酒后驾车易出事故。贪饮酒者,心性迷昧。犯法丧生,时有出现。因此,做人不得不防患未然,应持好酒戒。
  由上可知:五戒,不仅是学佛者必须受持,凡属人类,都应该共同遵守。不可毁犯,试看牢狱中的囚犯,多半是犯了五戒的人。古今中外,各个国家,为安定社会,纲经人伦,立法条目,也没有超出五戒的范围。如我国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就是佛教所谓的五戒:不杀生曰仁,不偷盗曰义,不邪淫曰礼,不妄语曰信,不饮酒曰智。但儒家的五常,仅止于勉人律己;而佛教的五戒,约解脱而言:受持五戒就是入道之正因,若能精进不懈,则惑业渐消,或德渐长,最后得证圣果,约现实而言,五戒是净化人心的良药,一人受持,一人得益,万人受持,万人得益;若全世界人类共同受持,则大同世界指日可待。所以幸福美满的人生,就是在于持好五戒。

       二、六度是关怀人生之基
  作为一个佛教徒,不仅要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还要进一步关心他人的幸福利益,乃至全国的前途命运与社会的安定团结。
  大乘佛教所提倡的六度法,就是建立在对众生的终极关怀上。亦是菩萨道的具体表现。六度的“度”字,含有济度、转化之义。印度梵文是“波罗蜜多”,意思是到彼岸,过渡的人需乘舟筏,横越中流以抵彼岸。学佛的人,在生死轮回的此岸,须渡过烦恼的中流,到达涅槃寂静的彼岸。六波罗蜜就是舟筏,行六波罗蜜,就可以渡过生死轮回的苦海,到达涅槃解脱的彼岸。
  1、布施
  布施就是以福利恩惠施舍给别人。《无量寿经》上说:“布恩施惠”叫做“布施”。在六度中以布施为首,可见菩萨道的实践,是以布施为重心,因为要度众生,必须先要安慰众生,使众生在物质与精神上得到了安慰,然后才能对你产生好感,接受你的化导,即所谓的“先以欲勿牵,后令人佛道。”佛教认为:布施种类有三。以己资财随力施与的,叫做财施;以佛法化导众生,使其因闻法而得度者,叫做法施;救护众生苦难,予以精神慰藉,使其远离恐怖者,叫做无畏施。
  布施应该从慈悲心出发,欢欢喜喜的施舍,真正达到三轮体空的境界,即施者、受者、气施物皆不可得,如《金刚经》上所说的“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又如“行慈悲而不执有我,知无我而不断慈悲。”只以慈悲心布施,不求回报,这就是菩萨布施的最高境界。
  2、持戒 
  戒有防非止恶的功能,能调伏我们的身、口、意三业,佛法的一切利益,都建立在持戒的基础上。持戒不仅是消极的止恶,同时也是积极的行善。一定信佛学佛的人,要尊守戒律,远离过失,才能身心安定,开发智慧,圆成佛道。
  戒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菩萨戒等多种,可分为三种类型,称三聚净戒。
  (1)摄律仪戒:是遵守佛制的戒律,不作一切诸恶。
  (2)摄善法戒:即奉行一切诸善事。
  (3)摄众生戒:广修一切善法,以利益众生。
  上面三种戒法,第一步从身体上,行动起居,端庄有礼,不犯威仪、作诸恶事。第二步进而做一切善事,造福人群世界。第三步修一切善法,使心地明净,并以此法教导一切众生,同得安乐清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就是这个意思;可见持戒在佛法上是多么重要的一环。
  3、忍辱
  一个真正依佛言教如实修行的菩萨,必能抱定宗旨,忍受一切横逆之事,特别于此未法,众生刚强难化,毫不讲理,好心济人反成怨恨,往往有之。如要达到利生悲愿,非容忍不可。古人曾说:“小不忍则乱大谋”。若不忍辱,则平常所积聚的功德,就会被一念嗔火所毁灭。《遗教经》说:“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
  或以为忍辱是自己吃亏,实则忍辱可化干戈为玉帛,化暴戾为祥和,又可增加福德与智慧,是最明智之举。如布袋和尚常受人之取笑辱骂,不以为逆。反说:“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觉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痰吐在面上,让它自干了;我既省气力,他亦无烦恼。“又说:“是非憎爱世偏好,仔细思量奈我何。宽却肚皮须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若逢知己宜依分;纵同冤家也共和。倘能了此心头事,自然证得六波罗”。
  学佛之人要有宽大的胸襟,高深的涵养,人嗔我不嗔,不恼我不恼,怜悯恶人的侵犯,敬嗔在我,毁誉由人,这就是菩萨行忍辱最好方法。
  4、精进
  精而无杂,进而不退。德行之实践,学业之成就,事业之成功,都以精进为本。否则一曝十寒,实难收预期之效。特别是好事多磨,自古亦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所谓天魔、烦恼魔、死魔、五阴魔,时时不离我们左右,欲道业之成,非勇猛精进不可。《六波罗蜜经》云:“菩萨摩诃萨有四种精进,所谓未生不善,能令不生;已起不善,速令除灭;未生之善,当令速生;已起之善,能令增长。难舍能舍,难作能作,精勤勇猛,心无懈倦……为诸众生,于无数劫,修诸苦行,不辞劳倦。常以四摄,布施受语,利行同事,摄取有情,全得解脱。”读此,便知佛菩萨于自利利他的工作,是何等的热心与积极。
  5、禅定
  梵语禅那,此云静虑,六祖慧能大师说:“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也称一心研修为禅,一念静止为定,是扫除心中一切妄想,使心专注一之功夫。禅定在佛学中,占得要的位置,故有“无定不成佛,无佛不在定”之说。没有定不能开发智慧,当然也不能成佛。修习禅定不仅要有清净的环境,减少财、色、名、食、睡的贪欲,消除嗔心还要排除昏沉、散乱等干扰,结跏趺坐,调身、调息、调心。“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方可入道。”要有收摄身心,不被外境所转。如证道歌云:“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即平常生活中,无非是禅,非局限于枯坐蒲团或宴坐山林树下才是定。
  6、般若
  般若是梵语,译作智慧,它含义深广,高深莫测,能断烦恼,证菩提,明了宇宙人生之理,非一般的世界智辩聪。世人的知识,大多挟一端之理由,限于一面的观察,甚而仅凭个人的幻想与偏见虚构成的认识。孙文说:“普通人的知识,不过是肤浅的常识,唯科学的知识,才是真知特识。”此语未必尽然。倘科学的知识真知灼见,何以前者往往为后者所推翻?试看托勤索的地球不动说,被哥白尼的天体运动推翻了;牛顿的万有引律,又被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推翻了。但在不断进步中的科学,不但不能推翻佛学的真理,反而成为佛学的注脚。
  这真实智慧,是从禅定得来。因禅定制思凝聚契合真理之境,使境与智混而为一。这时的智慧,是彻底究竟的,名根本智。由这根本智所起种种应化,教导众生的事业,名差别智,亦名后得智。根本智是认识众生与万法缘起性空的真理。后得智是从认识根本真理原则后引发的智慧。辨知众生种种根性思欲,而投以适合的法药去拔苦与乐。根本智亦名如理智,即如其实理如何而证知其为如何。后得智亦名如量智,即知其所证量理而发挥不违反其其通原理的差别作用。能明乎此,证乎此,才是真实的智慧。
  以上六法,是菩萨自行化他,利他有情的大行大愿。也是每位学佛行者,应具基本宗教情操;这六度法,是相到联系,相到促进的,作为一个菩萨行者。假使持戒而不布施,则不能摄化有情;布施而不持戒,则难以进修定慧;忍辱而不精进,则道业难成;精进而不忍辱,则魔障难消;禅定而无智慧,则固执不通;智慧而无禅定,则凡情易动。因此,我们要发菩提心,学菩萨行愿与众生乐,拔众生苦,以慈悲精神,解脱众生的烦恼,普济众生,广修六度万行,从利他中完成自利——成佛。

三、佛法不离生活
  《六祖坛经》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恰如觅兔角。”佛法只是融于生活中,才能有其真正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在衣食住行中,如何应用佛法呢?《金刚经》云:“应无所住面生其心。”佛法就在当下,就在衣食用住行中,能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历史上许多禅宗大德,就从吃饭、打扫、耕作而悟道的。如虚云老和尚,当水杯打破时,就证道了,作偈说:“茶杯朴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破碎也,狂心当下息。”
  如穿衣,不要重视它的华丽与粗俗,能庶身御寒即可。因为身体是生老病死的槽穴,是无常的、虚假不实。所以应以高尚的品质充实内心,以良好的道德修养来庄严自己。
  至于食,出家人吃饭都要食存五观,“正事良药,为疗形枯,”饮食如良药,只是为了滋养色身。难道一个生病的人还能计较药的甘美与苦涩吗?佛在世时,规定弟子托钵乞食,就是这个道理。律宗大德弘一大师就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咸有咸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这是一句多么富有佛法味道的话。可知弘一大师真正体会到佛法在日常生活中。
  至于住,俗语有云:“日食一饱,夜眠一床”。我们应以这样的态度去住。一个一心身道的行者,他是不会计较住的好坏,不论是琼楼玉宁,还是茅逢小屋,人卧不过三尺,又何必汲汲于为住苦恼呢?一个心胸开阔的人,不论到哪里都觉得事事如意,慈航法师遗书说:“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既然如此,又何外不可以安身呢?
  至于行,约佛教讲,即是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总括而言不出六度。把六度融于生活中,融于一言一行中,则可以产生不可思议的妙用。以戒为规范,则可止身口意一切恶行;布施可以除却他人的贫穷;忍辱则代干戈为玉帛;精时可以时时使善法延续;禅定可以使我们身心调柔,专心一致;般若可以透视万法的虚幻,而证如来的真理。只有这样的实践佛法,体会佛法,驾御自己的行动,生活才是最幸福,最快乐的。
  总之,五戒、六度,都是佛教徒的基本修法,也是从人间凡夫走向成佛的必经之道。控代太虚大师、赵朴初会长等都提倡人间佛教思想,就是希望吾辈奉行五戒以净化自己,广修六度以利益人群。自觉地共同参加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以实现人间的极乐世界。
  
       结  语
  综上所述,佛法非高深莫测,玄妙至极,佛法尽在生活中体现。诚如六祖所说:“佛法在民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由此可知,佛法是在当下,在衣食住行中,觉悟即净土,迷惑就婆裟。故吾人不要辜负众生的厚望,不要辜负难得的人身,脚踏实地的实践佛法,证悟佛法。正所谓“人生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时度此身。”

  参考书目
  1、《三归五戒十善四摄六度》 印光大师、茗山法师著
  2、《星云大师佛学精选》 魏承恩编
  3、《太虚及其人间佛教》 明友著
  4、《太虚思想研究》 郭朋著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功德与福德
下一篇:玄奘塔前遐思